第一篇:个人成长案例
青年教师成长案例
肖雪梅
“在什么环境下学习不是最重要的,做一个有梦想,有思想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这是父亲送我进大学时说的一句话,他或许是出于安慰才说了这句话,也或许是他内心真正的想法,但是我还是选择相信后者,也是因为这句话,在大学里我真正的喜欢上了数学,特别是听杨天标教授讲立体几何和拓扑学的课时,不仅让我发现了数学世界的美,还有他那些跨学科的渊博知识和发自内心的对同学们的关怀和教诲都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魅力,从此,教师这个职业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了新的定义,我也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2008年7月,我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数学系,带着理想和热情,考入了南川水江中学,任教9班和11班的数学,兼11班的班主任,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的那份紧张和羞涩,茫然不知所措的眼神,将我的稚嫩写在了我的脸上,不过这个过程很短暂,我很快的适应了学校的教学工作。
2009年7月,我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天宫殿学校,虽然换了环境,但是没有迅速的反应出大的问题,就在自己感觉得心应手的虽然时候,学生们的问题也开始曾不不穷,一天一个花样,仅此是靠借鉴经验老师的方法和教学理论好像根本不能处理好学生的问题,再加上面对新的学生,新的学情,我有点不知所措。
面对眼前纷繁复杂的问题,我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解决方法,课余和同事们交流自己的心得,阅读学校推荐的优秀教学书籍,同时在学校开展的“一帮一”、“结对子”、促进青年教师主体性发展的课题研究、青年教师诊断课、汇报课等活动下,我慢慢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一步一步成长。
特别是在学校为我们青年教师开展的市级课题研究“促进青年教师的主体性发展的研究策略”中,我明白了,课题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还可以提高老师们的教学理论水平。在学校和黄教授的帮助下,我们每位青年教师结合研究专题与个人的教学实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微型课题,经过反复修订,形成自己的论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通过查阅资料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理论素养,也给我提供了教学过程中的困惑的处理方法。
我的青年教师成长历程,让我懂得了:对教育多一点执着,对教学多一点追求,对学生对一点爱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多用一点时间,提高自身修养,只有我们课余大量阅读有关的教育刊物,汲取营养,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在专家和同行的帮助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也会随之升华。
其次,以反思促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进行反思,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预见性,解决不同学生所生成的不同问题。
最后,保持最专业的情怀——激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份职业怀着一种激情,我们才能正视一切困难和挫折,才能承受一切委屈和压力,才能在这条平凡而伟大的人生道路上走的坚定和从容。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始终怀着激情地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
第二篇:个人成长案例
个人成长案例
一年级四班
郑希铎
身为八零后的新任教师,我们拥有这个时代的青年的所有特点。我们努力执着。为了自己的目标愿意耗尽自己最后一点心力;我们激情四溢。新的岗位,三尺讲台的梦想圆满实现。为它,我们努力撑起一篇绚丽的天空;我们积极交流。与前辈,与学生,抛开了所谓师道尊严,无所顾忌的融入属于自己的事业;我们急躁苦恼。是为自己的缺乏耐心,忍受不了后进生出格的行为;我们苦心经营。为自己喜欢的职业默默学习,安静钻研。
90后的学生,早已和我们的观念迥乎不同。他们对世界总是充满了无穷的幻想和激情,时时准备着为自己的目标做最后一搏!他们超乎自信,事情在还没有干之前,他们早早幻想了那些虚幻的美好结局;完成目标过程的马虎和不在意同样是他们时代的标签;他们是生活和学习的独行侠,“利益”是他们考虑问题的第一要素,利我者,趋之,反之,则避;他们有超强的自尊,为了在集体里的荣耀,为了受别人的仰慕,他们会调动所有资源去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他们大胆张扬,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是他们共有的特点,而自我保护的意识使他们事事围绕自己去表达看法。
八零后教师的青涩与执着“遭遇”九零后学生的张扬和超强自尊,这不是矛盾的惨烈碰撞,两者完美地切合会使教育变得绚烂。在这个过程中师德将会是开启绚美的关键钥匙。主题:
良好的师德会使八零后教师学会分析九零后学生的特点,结合自身感触和经历,利用各种教育技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自信和动力。这个教育的技巧的考虑来自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过程的主体。案例:
我班高某某在分到班的时候是中游层次的学生。开学刚刚接触他,给人的印象是乐学懂事的,见了老师总是笑嘻嘻的和老师打招呼。在课上偶尔起来回答问题也是非常的到位,他从来不会违反纪律,在各个任课教师眼里简直就是好好学生。一直这样的状态使我相信在下一次考试他肯定会“杀进”前十名的,起码我揣测以他的实力和状态表现会是这样的结果的。可是事与愿违,第二次的学习检测高某某反而后退了不少的名次!
我感觉问题远远不会这么简单,于是开始我观察他的行为。他是很聪明的学生,但是他更善于观察别人,去揣测别人的心理从而确定自己的行为表现。教师一般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喜好早早被他“破解”了,所以在我的面前他才会有那么好的表现。他竟然能在学习和教师之间玩的游刃有余!当这些“伎俩”被我识破,我开始反思教育方式,开始了自己的教育计划。
在教育的前期,我试着让他首先信任我,能够无所芥蒂的接受我的想法和意见,而不是在内心里有师生之别的隔阂。如果存在芥蒂,教育的效果肯定不会很好。于是,平时在教室闲逛的时候我时不时的和高某某周围的同学开开玩笑,顺便调侃一下他的学习。我用玩笑的方式让高某某明白自己现在的学习成绩是完全和自己的能力不符合的。从他的神情表现我看出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慢慢的,高某某开始“偷偷”努力了。但是他的自制力还是不行,时不时的开开小差,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时候稍稍思考便很快放弃解决的努力。
我开始第二步教育策略。我开始把高某某叫到办公室与他面对面的谈心。开始时候,他是有所抵触的,总是满面堆笑的敷衍我的谈话。但我依旧是以玩笑的方式和他交流,在这个过程我明显感觉出高某某已经十分愿意接受我的一些看法了。直等到谈话到三四次的时候,我拿出他前后考试的对比给他看,高某某的笑变得尴尬而僵硬。我知道教育的时机来了。但是,我并没有直接进行机械的说教。我开始和他谈我的一个和他行为性格十分相似的同学的学习经历——他是怎样的聪明却对什么都不在乎,怎样在竞争中惨败,怎样从失败中深刻剖析自己然后奋发图强的。这个时候,我看高某某的表情开始变得坚毅,能看出他是在暗暗地下决心,于是我适时的让高某某给我定了一个由我负责监督的短期目标。高某某也信誓旦旦的告诉我他一定会实现的,我一大堆鼓励的话更是他信心高涨,仿佛胜利就在眼前了。
一段时间后,验收成绩的时候来了。高某某却是一脸的苦恼来到我的办公室的。进来他便向我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又剖析自己学习的环境之不利因素。我静静的听高某某讲完了自己的“委屈”,然后用一句“你做的很好!”来评价他。这时候,高某某一脸的茫然“老师,你不是在讽刺我吧?”“绝对不是!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因为我见证了你为目标努力的过程,你的执着让我敬佩!”高某某几乎感动的落泪!他沉默了一会便开始和我敞开心扉交流“老师,你给我分析一下吧”。在这个阶段我也并没有直接的教育他怎样怎样学习。我开始和他讲我上学时期的故事,我的骄傲,我的挫折,我的奋起直追,我是如何确定目标并且为他而努力的。高某某似乎有所感受。
我帮助高某某重新确定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自身达到怎样的学习层次,而是寻找自己学习的楷模。我们班是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习惯上能够做高某某的模范的。我们商讨并最终确定了一个合适的对象。以后的时间里,段高某某有了对比的对象,他开始自我约束,不再把精力放在揣测教师,钻空子上了。在学习上他开始变得沉稳又不失激情。
整个教育的过程,我时不时问候高某某的生活使他更加信任我,把我当做了值得信任的人。在他心目中没有了教师学生两者身份带来的芥蒂。我们的交流也就变得高效。
高某某现在的成绩成功进入了前十名,并且担任了我们班的班干部和学习小组组长。评论:
学生为教育主体,教师为教育主导,这不仅仅是体现于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在教育的点点滴滴里同样适用,并且这样的教育效果是高效的。笔者认为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应该围绕这个理念来实施。具体如何实施体现呢?以下是笔者所得:
1、以教师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自传体小说《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重任之前,你自已是否造就成了一个人,你自己是否成为了学生推崇的模范?”《论语》中也曾明确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至理名言给我们以启发:教师、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精神成长、生命发展的“引路人”。作为引路人,班主任需要重塑角色,树立“诚信是金”的育人观念,以健康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管理技能引导学生,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魁力博得学生发自心底的敬重,“亲其师则信其道也”。
一个理想的老师仅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不够的,要想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而紧紧吸引着自己的学生就要同时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此外,教师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也十分重要,因为这不仅有益于自身素养的提高,表现出人格美和教学艺术美,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不只用眼而且用心去感受真、善、美。对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响力。但我们必须认清如果这种影响力是建立在教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力基础之上的,那是不稳固的。而如果这种影响力是靠教师的人格魅力赢得的,那就相当持久而强大了,这种影响甚至可以强大到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高尚的德行和追求,会随着他(她)的教学深入学生心田,从而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而作为教师,要想真正培养出新一代的栋梁之材,就必须随时随地以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使学生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而这种教育将会使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职业选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学生学会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全人格、人际关系的调整能力,自强不息的品德意志.体会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重大影响,在教学中应该时刻紧记在心,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能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师个人魅力的手段、机会,都不应轻易放过,要不遗余力地去争取,努力成为能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的优秀教师。
2、真正地热爱学生。
传统的“仁义”,谦爱”思想是可以引导着师生关系的优化的。倡导“仁义”的孔子始终以“仁”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墨家要求“兼爱”——爱天下的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当然应该时时事事以君子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追求一种由感情构建的永久性关系;而并非由物质利益粘合的临时性关系。《吕氏春秋》认为,“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体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生活上偶尔的问候,学习上时时的关心都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温暖。教师关爱学生的
方式不应是“功利性”的,矫揉造作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树立真爱学生的观念,把教育和学生看作自己毕生的追求,而不是单纯机械职业的应付。教师的关爱应该是“非官方的”,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到无私的爱。
3、真正尊重宽容学生。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族、不同籍贯、不同出生、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权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当遇到学生“顶牛”“越轨”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三思而后行,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也许学生的“顶牛”“越轨”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萌发,作为教师要小心呵护,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此,教育的理想必会实现!
第三篇:个人成长、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指导
个人成长、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指导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 二级综合评审文章撰写要求
一、评审文章 二级学员必须提交两篇文章包括案例报告、个人分析报告各一篇具体题目自行拟定。
二、文章撰写要求 1.必须由学员本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他人代写引用部分内容须注明出处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2.文章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不多于5000字。3.文章一律采用a4纸打印。
4.考生应围绕文章主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或个人分析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实践得出相关结论并将这一研究过程和结论以文字、图表等方式组织到文章之中形成完整的文章内容。5.文章内容应做到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叙述流畅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
三、文章格式的一般要求 1.文章由标题、署名、摘要、正文及参考文献组成。文章首页格式见附表
1、附表2 2.标题即文章的名称它应当能够反映文章的内容或是反映论题的范围尽量做到简短、直接、贴切
3.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超过500字。4.文章的末尾须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的目录 5.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为 1 图书作者、书名、出版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版次、页码 2 期刊作者、篇名、期刊名称、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四、文章内容的要求 一 案例报告内容参见 案例报告-------书写要求与规范 案例报告------书写要求与规范正文部分建议稿 1.来访者一般情况一般人口学资料 2.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疑有精神病性症状者须有他人对来访者问题的叙述 3.咨询师对问题过程的描述指当前困扰或症状的程度、频率、发生时间及起因等 4.来访者背景资料 1 个人成长的自我描述摘要记录从出生至今的重要人际关系和重要生活事件、个性特征等 2 一般现状的自我描述摘要记录近一年来工作、学校、婚姻家庭、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社会交往、兴趣爱好、理想自我或人生目标等 5.咨询问题的归类或诊断 1 对是否精神障碍的基本判断三原则、是否存在精神病症状、自知力状态 2 心理问题的归类参考附件中的分类或诊断诊断依据与鉴别 3 对症状或情绪状态的归纳严重程度分级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 4 心理测查结果 6.咨询师对问题的归因分析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层面 7咨询方案与知情同意 1 咨询目标包括具体目标和最终目标 2 所依据的理论和采用的技术或疗法 3 拟实施的步骤或程序 4 知情同意说明双方的权益和义务。8咨询效果评价 1 来访者的主要感受 2 相关他人或责任人的评价 3 心理测查结果 4 咨询师的评价 9总结 1需改进和需要肯定的方面 2经验总结为以后的咨询提供什么样的借鉴 10参考文献按学术期刊格式要求标注 附录咨询过程记录一般不少于3次附原始记录的复印件病程记录 1每次咨询的时间、主题。2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下次咨询的主题 4其他必要的记录 注此规范适用于心理问题咨询。二 个人分析报告内容可根椐自身情况参考以下项目撰写 1.自我成长分析 1 应怎样评估自己的发展史高峰和低谷分别在哪里 2 我何时意识自己已成为一个成人了我是如何处理这种认识的 3 我最好的五个品质是什么 4 在我人生中哪五个方面是需要增强的 5 我的基本的人生观是什么 6 我最近大部分时间的心情是怎样的 7 一般情况下我是怎样看待其他人的 8 在我对生活的看法中我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道德标准、性别和性倾向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9 我是什么样的人格类型 10 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11 我认为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12 我的个人奋斗目标有哪些 13 什么人或什么事影响了我的人生发展 14 我最好的朋友会怎样评价我 15 人们对我的批评意见集中在什么方面 16 用哪三个形容词能最好地对我进行描述 2.职业行为分析 1 我为何要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 2 成为心理咨询师后我的情绪问题是否会被明确并得到解决 3 我需要做什么准备才能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 4 我具备哪些条件能使我成为一个出色的心理咨询师 5 我经常出现的反移情问题是什么 6 我对求助者有何期待 7 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何期待 8 我希望从同事那里获得什么 9 我的职业优点和弱点有哪些 10 我的职业奋斗目标有哪些 11 我的同事会怎样评论我 12 我希望接待那一类型的求助者为什么 13 我将如何应对自己的心理压力或崩溃状态 14 我如何处理对于自己工作的赞许和责难
五、文章提交要求 学员须提交案例报告与个人分析报告打印稿各三份分别贴上封面同时将案例报告与个人分析报告两篇论文的word文档刻成光盘一律装入文件袋并贴封论文封面及文件袋封面格式见 “论文格式”中的“论文提交封面格式”于规定时间内提交至鉴定中心指定的地点。此论文提交要求如有变动请以最新通知为准。全军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 2011年7月14日 附件 心理问题分类 1社会学分类层面 1.1恋爱婚姻与家庭问题 1.2人际关系问题 1.3学校学习与适应问题 1.4职场工作压力与适应问题
1.5重大生活事件应激 1.5.1社会生活的改变包括自然与人为问题 1.5.2个人的特殊机遇问题 1.6其他。2心理学分类层面 2.1情感问题 2.2认知问题 2.3意志行为问题 2.4人格问题 2.5其他。3医学分类层面 3.1症状学ccmd、dsm、icd等 3.2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问题 3.4其他。4危机与自杀干预方面 注三个层面及一个方面请任选其一作为“心理问题的归类或诊断”依据。
第四篇:个人成长报告
成长报告
回首高中四年,感觉就像是昨天才踏进高中校门。刚去学校,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校园、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不变是,天仍那样的蓝、树仍那样的绿、花儿仍是那样的鲜艳、学校也仍是那样的美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一切都变得熟悉了,校园不再陌生,和同学、老师也都成为了朋友。于是,走过了陌生,一切都变得快乐起来了!在高一的时候我申请加入了共青团和校学生会,此后两年的学习和生活是忙碌的,也是单纯快乐的。我在学生会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现在我开朗热情的性格就是在那里形成的。在没上高中时,我在班级是那种老师都不知道名字的存在着;但是加入学生会后,我整个人都变了。就这样我在快乐中结束了在实验中学的两年半学习,后来转回了重庆准备参加高考。可是事与愿,重庆高考报名时间已经过了,所以我就只能等到来年再报名参加高考了。可是回去了面对的又是一个陌生的学校,和陌生的人。虽然我很快就融入了班级,但是因为地域差异,我的成绩还是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而且再一次进入高三,心理压力特别大。有时压力很大时,就产生了抵抗情绪,于是考虑的也多了,做事也变得犹豫不决,不敢果断处理了。就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又度过了一年半,然后参加了高考。我的高中也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我刚来到大学不久,但我已经体会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因为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也不同,矛盾难免就会产生,但我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无论是宿舍还是集体,都需要精诚所至,大家一条心,否则受害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我是一个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女生。我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也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班级活动;一般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能和对方聊得比较来;在集体中我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受一些情绪波动的影响;有时也可能会有点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也有点儿差。但是我会慢慢改掉那些不好的地方,让自己在大学里磨掉那些扎人的棱角。
第五篇:个人成长感悟
个人成长感悟
缤纷的画卷在金色的九月里不知不觉展开。灼眼的阳光烘烤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植物气味,热情的学长学姐们带我们来到喧闹的报名点,还有那些拥挤不堪的超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家长们匆忙的脚步和溢满了爱的嘱咐叮咛,这些都是刚踏入大学校园时留存的记忆碎片。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惊喜或者兴奋,只是一丝淡淡的似有似无的新奇和因为准备开学事宜而带来的切实的疲惫感提醒着我真的已经来到了大学,借用一句歌词“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大学,就这样我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初见陌生人一样既好奇又怯生生地和你打了第一个招呼。恍惚间,新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修读课程、室友同学一下子填满了我的生活轨迹,跌跌撞撞地就度过了大半个学期,“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已然几近变做“小别而已,来年再见”,大学,谢谢你陪我成长那么多。
一、新生适应
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经历过寄宿生活,甚至从未离开过爸妈的人来说,摆脱依赖,尽量
适应寄宿生活是我刚开学首先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原本以为自己在这方面会遇到很大问题,父母亲也很担心我没办法照顾好自己,不过真的开始了新生活后发现一切都很自然,饮食起居、生活细节等等我都应付的很好,同寝的室友也很友好地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我很高兴自己在一周的适应时间中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再是从前那个被爸爸妈妈时时呵护,事事操心的小孩子了。自立,对很多人来说是一门早已修读合格的功课,可对我来说这确实是来到大学才真正开始的课程,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独立自主的大学生,我要完善的方面还很多,除了基本生活技能以外还要锻炼自己的选择决断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大学最主要的任务依然是学习,其次才是通过活动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还记得刚开学的时候依然没有从高考后的轻松假期中回过神来,突然的自由反而更加让自己无所适从,作息时间没有规律,不愿意花很多时间看书、学习,每天晚上熄灯后仍然很精神,和室友一样玩手机到很晚。而上课的情况是像大家都在转发的那条说说一样“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看似是调侃,其实确实反映了大多数人的状态。这里没有早自习,我们不用天不亮就离开心爱的被窝,不用睡眼朦胧的草草洗漱,不用因为害怕迟到而来不及吃早餐,不用利用坐车的时间背单词默课文。于是,我们忘了从小念叨的“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总是集体起床失败,虽然食堂与寝室近在咫尺,我们还是没办法每天去食堂吃到虽然不怎么可口却至少热气腾腾的早饭,手中攥着干巴巴的面包一边狼吞虎咽一边风风火火的往教室赶,好像我们是全世界最忙碌的人一样,可事实是这些不过只是懒惰者的悲情演绎而已。我们好不容易赶到了教室,拿出课本的同时情不自禁的打开手机,学校为了方便同学学习而设置的的WIFI成了大家用手机消磨时间堂而皇之的借口,我们听着学长学姐们不断地说:“没关系的,在复习月中加油就可以了”、“每年的试题都大同小异”、“老师会提供教学PPT的”等等诸如此类慰藉的话,我们好像总是容易或者非常乐于接受这种教导,却从不愿意去思考它们到底代表着什么态度,会导致什么结果。我们知道高数和英语是作为财大学生必须抓好的法宝,于是,只有这两门课是可以被称之为课堂的课堂,为了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通识教育课程被大家“亲切地”唤作“水课”。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初入大学时的颓废,学姐们说:“这很正常,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大一嘛,没关系的”,于是,我也就这样迷惘的度过了一个多月,以为从前那个努力的自己真的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幸运的是,自己终于从混沌中走出来了,因为一场讲座和后来的心理健康课期中小组作业。在这里,我遇到了几位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和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大学生活和未来规划方面的话题,包括课业学习、社团活动、素质拓展、心理健康、考研出国事项、就业信息等等很多方面。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学,无论是学业、活动还是个人兴趣培养、能力发展他们都做得十分出色,他们让我知道大学不应该是虚度光阴、随波逐流,这里是我们追逐梦想的地方,这儿将成为塑造自己的绝佳平台。因此在那之后,我开始积极的调整自己,每天坚持背单词,为四级考试做准备,重视理论修养,认真听课,积极消化老师所讲的知识,抽空去图书馆选些书籍拓宽知识面,逐渐从高中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方式。
就在这样的点点滴滴中我一边把玩着光阴的尾巴,一边咀嚼着成长馈赠的甘饴,适应了大学,爱上了大学。
二、自我认识
在来到大学之前,同学们都是原来学校的佼佼者,来到这里组建成“高手如云”的新集体,以前的优势不复存在,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我知道我还是独一无二的我。在沟通与写作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上我们都专门做了有关自我认识的测试并撰写了个性分析报告,通过这些课程实践我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认为这些测试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个人实际情况,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只有充分了解了自己的性格倾向、认知习惯以及优劣势表现才能明确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以达到修正完善的目的。通过九型人格测试以及MBTI职业性格测试,我了解到自己是理智型人格,表现为温文儒雅、条理分明、表达含蓄、沉默内向、冷漠疏离、欠缺活力、反应缓慢、喜爱观察、批评好辩;爱倾听不爱说话,发言时表现深刻全面,语调平板,句句精警、寡言,没有感情;喜欢思考分析,要知很多,但缺乏行动,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喜欢精神生活,不善表达内心感受,也不会乱发脾气发泄情绪;不喜欢过多娱乐活动,想藉由获取更多的知识,来了解环境,面对周遭的事物,想找出事情的脉络与原理作为行动的准则;是个很冷静的人,很多时候,都会先做旁观者,之后才会投入参与,同时需要充分的私人空间和高度的私隐,否则会觉得焦虑。我觉得自己的性格适宜做研究,在人际交往方面会遇到一些小问题,而且不善于做操作或者需要体力投入和实际动手的工作,所以在未来选择上自己倾向于考研,希望进一步学习更深入的知识,也是一个大致的大学发展目标。
三、人际关系
来到大学,最先认识的是三位可爱的室友,从初见的陌生和客气到如今的默契和融洽,我们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很感谢命运让我们相遇,让我们一起度过未来的花样年华,从此我们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散步,一起自习,生活上的联系拉近了我们心灵上的距离,我们同欢笑,共迷茫,你们成功的喜悦里有我赞许的目光,你们失意的忧伤里有我坚定的鼓励,我们将携手成长,共谱人生的乐章。后来,通过参加班级活动,我慢慢的认识了班级中的各位同学,也找到了除室友外的和自己很谈得来的同学,我一直积极地和大家友好地相处,因为我们的相遇都是美丽的缘分。除此之外,上课时我们还有机会接触其他专业的同学,通过各类课程的小组活动我又结识了一些很不错的同学,我们一起完成课堂任务、一起交流学习,很好地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成了我有趣的大学回忆。我参加了暖星义工组织,每周会去当地的亲子苑帮助那里的老师辅助教学,在这儿我又结识了一些热衷公益的伙伴们,我们共同帮助那些智力残疾的孩子们学习,我们一起实现着自己的小小公益梦想。
四、情绪和压力管理
多彩大学生活的开始意味着远离过去熟悉的家乡、挚爱的亲友,告别曾经的朋友、同学,我们都会产生不舍留恋的感情,将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情境进行对比,免不了会产生失落的情绪。我们总是容易美化过去,回忆永远是美好而让人难以忘怀的,叫人牵肠挂肚又惆怅难眠,我回忆着曾经温馨的课堂,熟悉的座位,做不完的试卷,喋喋不休的老师们,那些我们在高考前深恶痛绝的一切在短短的三个月后成了我们这辈子最珍贵的留恋,多想回到曾经去看看,看看那些叫人晕头转向的物理公式,看看那些乱七八糟的课桌涂鸦,看看那一张张可爱的脸颊……恋旧是我们大一的主旋律之一,我们疯狂地追忆过去,拼命挽留住那些可能稍不留意就会溜走的点滴记忆,也许这就是成长吧,就像有句话说的“如果一个人开始回忆过去,那么就证明他已经老了”。我想这些情绪是健康的,它并不代表我们没有积极地面对新生活,恰恰是这种追忆让我更加明白过去的就真的过去了,眼前的世界才是鲜活真实的现实,曾经就让它安睡在昨日,明天才是我要更加珍视的未来。
压力,有的时候来自于自我要求,而更多时候是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就在这种迷乱心神的状况中我们将自己舒服于自己编织的一团乱麻中。其实,压力的存在是正常而且必需的,我时常会觉得自己离既定的目标很遥远,完成的动力也不足,而身边的人又太优秀,如此种种纠结却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压力有其正面和负面的双重作用,我能做的只有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推动我学习的热情,至于它的负面影响我只能努力缓解,因为这世上并没有完美的存在,我只做了我该做的和我能做的,这就够了。
五、生命教育
生命,总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话题,它时而平易近人,时而深沉厚重,这几个月的大学生活对我在生命方面启迪最大的便是源自亲子苑的经历。那里的孩子们都有智力障碍,程度或轻或重,却都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开始见到他们的时候,看着他们稚嫩的面庞,我丝毫看不出他们与正常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可是当我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基本没有语言能力,有些恢复较好的孩子还能勉强用手势加上一些含混不清的字眼表达他们的感受,而另一些孩子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让他们的视线落在老师的身上都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我们所干的工作无非是帮家长、老师带他们去上课,强制帮助他们遵从指示进行运动、绘画、识物等,我想我们真的帮不了他们什么,看着他们连常人眼中最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还要被老师批评甚至体罚,我真的只能心痛而已。一边怀疑着这里的教学是否能够达到让他们获得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未来他们能不能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一边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在一次工作结束之际,我带了一下午的小女孩终于在要回家的时候看着我的眼睛向我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突如其来的巨大惊喜,泪水在眼眶中打着转。原来,这就是生命的伟大之处,没有所谓的残缺或是完整,没有高低贵贱,我们都是善良的存在,因为生命,我们感受到彼此,我们珍惜着彼此,就像阿凡达中的台词“I see you”,以生命之名感知周遭的世界,根本区别于冰冷的机械。看着他们在积极地生活,我会为自己时而抱怨生活而感到羞愧,看着他们的父母亲如此辛苦的抚养他们,感恩我的父母赐予我完整的生命,与其说我们在做义工帮助他们,不如说他们点亮了我们的生命,教会了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