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致青春影评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如果仅从一个偶像派明星的首次执导的处女作来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可以说是成功的。它以90年代为背景,使影片带着浓重的怀旧气氛,从而深沉地诉说了美好的存在与惨淡的逝去。脱离普通言情电影的固有轨道,这或许就是这部电影可轻松赚得6亿票房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影片中仍有不少的瑕疵,可它就像一块儿原石,虽未经打磨,却从内里散发着一种正能量。
作为一个普通的观影者,自认为是不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这部影片做出评价的,但仍对那些青春的画面略感触。
不得不说杨子珊是自己最认可的一个演员,她将敢爱敢恨的郑微演的活灵活现。郑微在校园里一会儿上演热辣般的泼妇,一会儿苦苦追求赵又廷扮演的陈孝正,她爱得干净,爱的洒脱,不爱也是意气风发,可歌可泣。不得不说,郑微的气场是大于陈孝正的,也是大于曾毓的,所以她打败了曾,也收了陈。她与陈孝正的爱情让我想起了舒婷的一首诗:
她是他的小阴谋家。
祈求回答,她一言不发,需要沉默时她却笑呀闹呀
叫人头昏眼花。
她破坏平衡,她轻视概念,她像任性的小林妖
以怪诞的舞步绕着他。
她是他的小阴谋家。
他梦寐以求的,她拒不给予,他从不向往的,她偏要求接纳。
被柔情吸引又躲避表示;
还未得到就已害怕失去;
自己是一个漩涡,还制造无数漩涡,谁也不明白她的魔法。
她是他的小阴谋家。
招之不来,挥之不去,似近非近,欲罢难罢。
她是他的小阴谋家。
有时像冰山,有时像火海,时时像一首无字的歌,聆听里不知是真是假,回味里莫辨是甜是辣。
他的,他的,她是他的小阴谋家。
是的,她就像陈孝正的小阴谋家。也因此,她让将人生计划的没有一厘米偏差的陈孝正失了她那一厘,郑微的出现,让陈孝正这条平滑的直线,出现了拐点。可这一厘米是陈的幸运,是郑微的不幸。如果陈的人生真如他自己计划的那般,他也许会和曾毓走到一起,结婚生子,事业有成。但这样平淡无奇的人生轨迹注定与青春无关。而郑微却因这场爱情尝试了人生最苦涩的结局,当甜蜜被给予甜蜜的人终止时,是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残酷。
然而,我们并不能单方面地将罪过归咎于陈孝正。剧中有一个细节,在水房分手的那场戏里,他洗衣服用的是那么小的一个盆,肥皂也只有那么一点。一个人在这样的一种生活状况下拿什么去爱自己喜欢的女孩呢?他也是勇敢的,他敢在电视上对所有人说“我的成功是用我做人的失败换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都有自己的无能为力,我们不能太过强求。更何况,陈孝正也确实爱过他的小阴谋家。对当初的放弃,或者说是背叛,我们为何不宽容的将它归结于陈孝正的青春的一个错误呢?“如果少年时没有犯过傻,犯过错,长大以后,这样的机会就不会再有了。”这样的话,我们拿来安慰郑微,安慰阮莞,安慰一切青春中受伤的人,可唯一就把同样失去挚爱的陈孝正落下了,这既是我们的欠缺,也是陈的悲哀。
其实,这世界的错误就在于,成人总是用自己的行为准则,去要求小孩子不去犯规、不去犯错,最终使他们学会用各种规则要求自我。然而,人不是机器,人有感情,如果一味的用规则去约束自己,人生又有何滋味。正如事业有成的陈孝正,不知七年后的他自己是否会痛恨那些自己编织的藤条。我们无法准确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世事的多变与无常会让曾经的永恒变为笑谈,将不变的誓言转为儿戏,将陌路的人们连结在一起。所以,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里,就该去做那个阶段里该做的事情,青春意味着未知与疯狂,也许会错过某些人某些事,可不会错过记忆。
阮莞正如大家所言,女神般地存在,只是爱情使她盲目,她爱错了人。阮莞是个聪明大气的女孩儿,她的美是纯正的,没有郑微的痞气,没有黎维娟的拜金。她更像一个大家闺秀,远离世俗地存在着,而隐约中,又有一份倔强,虽不如朱小北那样强烈,可仍让人不敢忽略。也许就是那份若隐若无的倔强害了她,害了她的美好。她倔强地将爱情看得比生命重要,倔强地不忍放下苦苦经营的初恋。“彭”的一声,断了所有人的呼吸,赵导把“我们的青春里不是只有爱情”这一主题残酷的摆在了观众的面前,没有人会想到,没有人会料到那样美好的阮莞就毫无征兆的为爱离去。
而,这样戏剧化的安排,又何尝不现实呢?
阮莞的那一声惊醒了仍在童话般的梦里的郑微,不得不说,七年来,郑微并没有走出陈孝正的阴影,长大后的她仍幻想着七年里大家都没有变。即使现实中林静变了,陈孝正变了,她自己也变了,可她仍不禁感伤,仍抱有幻想,渴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而阮莞的离去,使郑微失去了青春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她彻底接受了现实,一心想要过平静的生活!而当她知道施洁的存在后,她想,施洁应该更需要林静的那份爱。(施洁与林静的戏,不管是七年前还是七年后,色彩都太压抑,剧情不太真实,与整部戏的基调也有少许偏差!)
“我们爱自己胜过爱爱情”,而阮莞偏偏就是那个将爱情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傻子,当她发现了赵世永的背叛后,仍忍着那份悲痛去帮他,去宽容,只因她爱的深,爱的切。阮莞在剧中一直安静而又不容忽视地存在,她的真正爆发是在火车上痛哭的戏,她哭得撕心裂肺,哭出了自己的尊严,哭出了自己的怨,也哭碎了我们的心。这样的阮莞让我想起了《神女峰》里的那句“与其在高处展望千年,不如在爱人肩上痛哭一晚”,然而,她又该如何?她的生命太过美好,太过纯净,所以那一声,太凄惨。凄惨之后,想起了那年夏天阮莞说的那句“希望自己的青春永垂不朽”,也许是剧情安排的巧合,可何尝又不是世事无常的必然。她的逝去与黛玉、湘云 “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时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无论哪般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此时,我们只能期盼真的有另一个世界。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张开,他的满天星对阮莞,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安慰。与其说张开是在低处仰望着阮莞,不如说是两个悲情的人物互相取暖,因为他的执着和默默奉献都让阮莞的美不是那么的孤单。张开如一面镜子似的的存在,他的爱是否会让自私的陈孝正感到自残形愧,他的洒脱是否会让纠于世俗的林静自愧不如。从剧情效果来说,张开的存在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他的风趣从不做作,他的付出总是那么感人,他的生命走向又是那么现实和讽刺。
黎维娟和朱小北是整部电影对社会形态的两种反映。虽说黎维娟的拜金是自己所不赞同的,可她拜的理直气壮,拜的无伤大雅,就因她的毫不掩饰毫不做作,让人鄙夷不起来,反而生出些敬佩。黎维娟最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也许我们会感到不齿,可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这样的追求只要不伤害他人就是无可厚非的。而朱小北从最初的被强大自尊束缚的假小子蜕变成了圆滑的商业精英,其中不乏社会的打压吧!名字的改变,记忆的改变,寓意着真正的、以前的朱小北已经不在了,彻底不在了。我想,这即使改变说明了社会的残酷,我们仍不能武断地认为改变是幸运还是不幸,因为我们并不希望朱小北像以前那样生存着。,如果让我选一个朱小北,我会选后者。
几十年后,我们会发现,人生的爱恨情仇说起来大多不过是虚惊一场,但也只有经历后才能分辨出这苦中带甜、乐中带悲的复杂感受。爱情里没有全知全能者,也没有付出就有回报的理想化真爱,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探险者,所以我们无可避免地被刮得鲜血淋漓,甚至失去生命。爱情能如此刻骨铭心,估计离不开这些惨痛的结局吧!
我不想否认,这部电影拍得有点乏善可陈,但作为一部新生导演的首部作品,一些缺陷我们都应原谅。毕竟看电影看的是一种感悟,一种震撼,而这些,《致青春》做到了,为此,我们就应对它说:Yes!
第二篇:致青春影评
《致青春》:青春? 伤痕!
严格地说,《致青春》是两个人的作品。导演赵薇的乐观、活泼以及小小的恶作剧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戏;编剧李樯的细腻、敏锐,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戏。今天已经高度社会化的大学校园,过早地培养出了不少“成熟”的学生。但在上世纪90年代,校园之墙还是一堵防卫线。《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来呈现出走后的坍塌感,然而青春还有余烬之热,在催促着人们奔向理想方向。
看完电影后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时期是最适合激烈表达感情的时候,而有过这种激情燃烧之后,就再也不会心生涟漪——看看郑微后来是怎么对待重新回来找她的陈孝正,看看韩庚饰演的林静如何对待他的追求者。赵又廷与韩庚,一个为出身贫贱而自卑,另一个因看到父亲爱上郑微的妈妈蒙上心理阴影。在青春的两头,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后面是中年无法面对之尴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没心没肺、敢爱敢恨的青春,才是生命中最热情的岁月。但青春却如篝火,燃烧得越旺盛,成为灰烬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终将逝去”这样的描述再合适不过。
按照目前电影市场最流行的喜剧元素来看,《致青春》一个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营造、戏剧冲突的设置、角色表现完成度等方面,均体现出不错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获取一场欢笑,《致青春》不会令人失望。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呆板、严肃的外表与其孩子气的言行,制造了差异感很强的“笑果”;客串午夜电台主持人的韩红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里的糗事令人心领神会„„ 《致青春》完全可以采取《泰囧》式的喜剧狂欢,把搞笑进行到底,最后来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这样似乎更符合观众的期待。但这部电影还是试图把社会的切面呈现出来。在后来的情节里,《致青春》放弃了继续逗观众笑,转而去思索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以及情感之于人的重要性。郑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陈孝正以回归救赎内心,林静以努力想换回爱的能力,朱小北以遗忘告别过去„„他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无法用成败来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于残忍之中奢侈地品尝点滴甜蜜。
《致青春》对于沉重部分的把握,不会影响到只图来影院找乐的观众的心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内心充满欢愉者,会通过这部电影得到欢愉;内心曾有荆棘者,也会得到一些安慰。影片在角色的情感过渡方面,有操之过急之处。在角色戏份分配方面,后半部分也有些吝于删减,但作为赵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用最简单的四个字可以评价:超过期待。
第三篇:影评《致青春》
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首映看片会上,赵又廷和赵薇说的两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赵又廷:我拿到剧本时,就问导演:„台词这样写,好像不是很生活化‟。导演告诉我,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体现出天真。
赵薇:青春就是这样,你在青春时期与A和B谈恋爱,但最终会与C结婚。
确实,我们在大学不就是很天真么,天真的以为毕业后会一帆风顺,天真的以为你会与大学的男/女友走到最后,但最后青春逝去了,天真逝去了,人和物也随之逝去了。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部让你在观影中回忆起过去的电影,首先会让你想起你的大学。
赵薇、关锦鹏对于大学的还原令影片成为中国最真实的大学电影:随处可见的男女生吵架、男生宿舍一地的烟头和瓜子皮、上铺男生的夜间打手枪、假惺惺却管用的请假理由、大学各种靠谱与不靠谱的社团招新,不关你事70后、80后还是90后,你在大学经历过的,在《致青春》中全部会找回来。
当然,你会想起很多大学同学。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可能就是你班上那位天天泡在自习室年年拿一等奖学金的好学生;杨子姗饰演的郑薇,也许就是你大学时看到的在男生宿舍楼下求爱的女生;包贝尔饰演的老张,放在现在就是天天宿舍打Dota的宅男;至于江疏影饰演的阮莞,不就是沈佳宜那样的“我们都动过心思的女孩”吗?
作为工科男,最让我感触的角色是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这里要夸赵又廷,把理工科书呆子走路的方式表演的极棒,瞬间令人物可信。而宿舍扫地、面对女生表白不知所措,更是有工科书呆子本色,话说当年我就是宿舍里看不惯地脏扫地的人,宿舍里的人的心态是“你看不下去你去扫啊,反正我们无所谓”,所以陈孝正扫地的心情我很能理解!
刚看完影片时,我发微博说哭了四次,有人不理解,这就要看《致青春》有没有拍出你的青春了。这些天看到有人说“青春有哪点好啊,还要致来致去”,可能我们被社会的生活磨的太圆,可能我们处理不痛不痒的感情已经处理到麻木,所以早已忘记了校园的那段时光。《致青春》中有太多人的青春,等看到影片时才会被突然勾起一些回忆。
有两场戏我很感触,一场是郑薇在校园演出上唱《红日》,看的时候我还质疑“哪里来的配乐和现场效果”这种问题,但当看到郑薇想表现但胆怯的动作时,我有些感动,大学时期学校组织的歌唱比赛不
就是这样吗?从电视上学来的几个动作,在台上根本没胆量施展开,搞得可笑又业余,但这确实就是大学生,天真可爱的大学生。
另一场感触很深的戏,也是很多人都流泪的一场戏,便是陈孝正带着郑薇去海洋馆那场戏。陈孝正向训豚员胆怯询问的神态、郑薇欢乐地跑向海豚的慢镜头,令我猝不及防,顿时想到了一段大学时期3年多的恋爱,回想到那段恋爱是多么的欢乐,同时也想到不久之后她就要嫁于他人,心中的酸瞬间顶到鼻子里,眼泪也留了下来。
还好最后赵薇导演的话安抚了我,就是那句“青春给了A和B,最后和C结婚”,可能青春就是这样残酷,就如同影片所展现的那样,被谎言毁了也好,被绿茶婊毁了也好,最终青春如同摔碎在林静脚边的玻璃,还得给你留出一道疤痕,让你永生难忘。
第四篇:致青春影评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永远陪伴你。”这首《红日》是电影《致青春》中“玉面小飞龙”郑薇在分手后的舞台上演出的煽动人心的一首歌,唱出了观众台上所有听众的心声,也唱出了我们观影者对于青春无悔真实的感受。
也许郑薇选择站在舞台上唱这首歌的时候是受到当时毕业情绪的感染一时兴起,也可能是她内心压抑很久的情感的爆发,但我认为,她选择了在面对所有曾经的同学曾经的青春的舞台上唱出这首歌的时候已经走出了曾经分手失恋的阴影,放下了对失恋对青春的悔恨不解,选择了新的人生。
这部电影中人物复杂,感情纠纷也比较多,但人物的感情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随着时间的流逝,感情被现实打败。林静对父亲的丑闻无法释怀,他舍弃郑微选择逃避,然而逃避并没有让他捡拾到新的快乐,林静没有幸福可言。陈孝正则是为了“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毅然决然的放弃郑微。直到他有所成就的一刻,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成就是用做人的失败换来的。而郑微呢,奉献了青春,牺牲了自己,满腔热血换来的是两手空空„„还有阮莞,为了保全真爱,放弃了作为女人“不可辱”的尊严,一味的包容,最终命丧黄泉„„
郑微对陈孝正的坚持,是对爱情直白的注脚。她认定了的,就要不顾一切代价的陪着他,投其所好。结果,陈孝正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惜抛下她远走他方。这一打击尽管让她满目沧桑,但郑微的心里其实还是没有放下这份坚持,她在等一个答案,哪怕不再会接受这个人,但仍然要为自己的真爱讨回一个说法,因为放不下,尽管事业成功,内心仍然备受煎熬。
而陈孝正理性的计算着如何离开,也一定精心的计划过日后如何来弥补郑微。他为了目标不停的算计,但他算计不到,下一次见面,郑微额不再活泼,不再炽热,唯有肃静的表情和黯然的瞳孔。那些不懂“青春”的人,给郑微戳成的伤痕,他永远不会明白。
当陈孝正多年后再一次回归,信誓旦旦要给郑微无以复加的完美爱情。可是,青春已经不再,怎样做才能够完美呢?陈孝正只知道他在海洋馆的内心独白是真心实意的,却不知道郑微当年说的“我愿意跟你吃苦”也是心甘情愿的。
都说失恋可以让人成熟,郑薇也在后半场当中完成了自己性格的最终催熟。只不过这种催熟每次都需要用感情上的伤痕累累来作为代价,我们也终会发现,没几个人不是自私的,“我们都应该惭愧,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我一直记得电影里郑薇和陈孝正之间的几句台词:“你答应我,不要突然失踪,我怕我没勇气一直等着你。我怕我们走着走着,就再也找不到彼此了。”青春就是一场葬礼,谁的青春里又没有埋葬过爱情?郑薇以及阮莞的悲剧就在于他们还在坚持,坚持那份带有“青春”烙印的直白、火热。“一个女孩是因为爱上一个男孩而成长,一个男孩是因为失去一个女孩而成长”。这句话不无道理。智商不会催人成熟,情商才能促人成长。失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堂感情课。失恋的价值之一就在于男女双方都是在无法平衡的舍与得中,丰富自己的内心,拨开懵懂的面纱,在寻觅中接受各种挫折和无奈,并为此心甘情愿的付出,无怨无悔的努力。
种种与现实的写照,由于一块石头砸在了平静的水面上,引起人们对自己人生青春的思考。爱情里没有全知全能者,也没有付出就有回报的“真爱大胜利”,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探险者,无可避免的被刮到鲜血淋漓,甚至失去生命。这是最贴近现实的层次感,我们青春时代的爱情,还不就是这么茫然又炽热,陷入时,叫人不疯魔不成活,面对岔路,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的举步维艰,不断质疑、权衡、否定着当下的状态,却对迈出崭新的一步战战兢兢。正如我们对采访身边同学的结论,即使知道学生时代的爱情不一定会有结果,相恋的两个人会受到来自学校家长工作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即使明知道失恋会给双方都带来不可预知的负面影响,但仍然会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抓紧对方的手。当被问到“失恋后,有没有后悔过曾经的这段恋情”的时候,所有的回答都那么毫不犹豫的一致:“不后悔”。正如我们很多同学相信的爱情观:“正青春,如果爱,请深爱;来日若不能圆满,那也不必遗
憾!”
第五篇:致青春 影评
弱弱地说,本人是从来都不会花钱去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人。但是这一次,不知道是百无聊赖亦或是亟不可待。为了《致青春》,我走进了电影院。当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觉得,这一趟算是没有白来。
130分钟的片长可能略显冗长。但是作为一个原著党,我觉得即便130分钟,也不能完全展现原著所表达的。青春的长河里,那样厚重的积淀,又岂是130分钟的容量可以承载的。
影片的开头颇有些意外,以至于笔者以为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放映厅。但是,当庚哥高喊,那不是一颗豌豆,是一个打火机,惹得全场爆笑的时候。我才定下心来。豌豆公主的故事大多数人都听过,我不由得心生好奇,不知女主这位豌豆公主,又会有何奇遇?
略过开胃菜般的开头,斑驳的月台,远去的列车,等候的女孩,避而不见的男孩。也许,当郑微失落地拿起行李,一瘸一拐地离开,林静却只能偷偷地望着她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两个人的躲猫猫生涯就此开始。虽然原著的结尾时两人在一起,但是我总觉得电影一定会在这个地方作出改动。
随着镜头,终于来到了熟悉的校园。相信无论80后,90后 都不会陌生的场面都被一一重现。熙熙攘攘的人流,喧闹如菜市场般的校园,各怀鬼胎的学长,挑选着新上架的学妹......影片在这里运用了比较厚重的色彩,略显泛黄的画质,也让人在无形之中感受到一股怀旧的气息。跟随者郑微的脚步,又一次回到那些充满了回忆的地方。如果不是见到郑维娟叽叽喳喳的不停,也许你早已忘记第一次与室友见面的情景;如果不是朱小北的突然闯入,也许你早已忘记每个寝室都会存在那么一个“异类”;如果不是阮莞的惊艳,也许你早已忘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神。
当黎维娟穿行于“战火纷飞”的寝室走廊,左右躲闪那些飞枪流弹的时候,你也会机器自己当时是如何的放纵;当郑微为了断电事件和寝室供电科纠缠不休的时候,你也会记起自己当时是如何提心吊胆地偷偷用着违禁电器,甚至会暗暗嘲笑郑微太傻,远没有自己的高明。是的,青春的印记总是相似的,因为我们同经历,所以我们能共鸣。
该来的终究会俩。追寻着林静脚步而来的郑微,还是去求证了。当她听见林静远赴美利坚的消息时,她崩溃了,支持者她走到这一不的支柱池底崩塌了,那一刻,他放肆地大哭,已经顾不得身边的是谁。青春是美的,也是痛的,我们不可能只享受它给予的青春活力,而不去承受那些必要的痛楚。
患难见真情的道理在这一刻显得格外的灵验。在郑微孤立无援的时候,一个她并不喜欢的人——阮莞,给了她支持。阮莞给她的并非是一罐啤酒,而是一剂强心针。两个人的距离由此拉近。那一晚,被拉近的,不仅仅是郑微和阮莞,而是四颗年少轻狂,放荡不羁的心。
社团招新的操场,郑微和老张还有郑开阳的接触。将人么你带入了男人的世界。郑微迈入老张他么你寝室那一刻,我都暗自窃喜我们寝室足以秒杀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的寝室了。在散落着各种垃圾,充斥着各种异味的寝室里,郑微遇见了青春里最不可抹去的记忆——陈孝正。初次见面,她被他粗野地推到在地,还据理力争,态度强硬地不肯认错。也许是受气,也许是不满,她开始一次次对上这个男生。半路拦截,揪住他不依不饶。在食堂当着他和女友的面给他难堪。也许郑微自己也不清楚,她究竟是想要一个道歉,亦或是其他。
爱与恨其实没有区别,本质相同,都是你在乎。当那样一阵处处找茬后,爱恋与喜欢与顺理成章。影片在这里不分的处理上比较到位,能让人信服。死缠烂打的郑微不顾形象。二木讷,自闭的陈孝正却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当郑微对他说,“我喜欢你‘的时候,她的回答居然是”你神经病啊“,然后踉踉跄跄地离开。这样略带无厘头的情节,当场戳中观众的笑点,让相对冗长的影片不那么沉闷。同时也更加能凸显人物的形象与性格。
蛋糕时间一度拉近了两个人的关系,但石桥之游的失约,又让两个人的关系降到冰点。终于,在这样的纠缠中,沉默的陈孝正爆发了,宿舍楼外,连个人终于敞开了心扉。有人批评影片在这一段用光过亮,未免太不符合实际,但个人觉得,这样的灯光氛围,适合这样一个亢奋的场景。
获得承认的那一刻,郑微就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当她靠着身边的王子时,却未发现,曾经的王子正在默默注视着她。
即使在一起,但也免不了磕磕绊绊。郑微与陈孝正的冲突与矛盾从多个方面被展现。理想与选择的不同,外界感情因素的介入,这些激化这两个人的矛盾。也许就像陈孝正所说,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所以,我太紧张,害怕行差步错。他的小心翼翼,郑微的轻狂和不计小节,这样的两个人,注定走不到一起。另外,不得不说,郑微生日在草坪上那场戏居然没剪,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不知是赵导面子太大,还是XX局与时俱进了。
在这期间,同时穿插了阮莞,黎维娟的干亲个生活,以及小北的离开。这些在后文再详叙。
毕业临近,在人山人海的人才市场里,郑微和陈小郑一起追寻着前途与未来。甜蜜的海洋馆之旅,没想到却是最后的分手礼物。陈孝正为了前途,还是是决定远赴美国。郑微又一次被抛弃。当青春遭遇现实,结局却是这样的无力。
毕业之后,各自奔走。影片也进入后半段.进入工作时期,影片在色调上转向了深色,灰色,黑色成为主色调。让人略感沉闷。也许这就是现实与社会该有的压得人无法喘息的残酷。
七年后,院莞放弃了负心的男友,另觅佳偶。黎维娟加入豪门,当了后妈。郑微变得更加地干练,坚强,又多了几份圆滑。社会与现实所带给她们的,并非言语可以表达。青春不再,她们都变了。
当郑微和林静重遇,两人早已换了一种心境。但是,那些年少时光已经回不去了。如果说,林静的出现让郑微乱了阵脚,那么陈孝正的归来,则是彻底搅乱了她的心。纠缠在两个她曾经都纠缠过男人中间,她手足无措。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阮莞的离去。这个曾经无数男生眼中的女神,这个为爱痴狂了大半辈子的女孩,这个为了爱傻得直到丢掉性命的女孩。就这样,随风而去了。最后的她,还是死在了赴前男友约的路上。郑微训斥她,你这辈子也就爱牺牲这点出息。听上去是训斥,更多的是无奈。她去了,但是她的青春永远是活的。她爱过,也就不后悔。
当郑微知道林静离开她的原因,她似乎无法接受。但是,阮莞的离去,或许让她懂得了一些。她选了林静。但是,林静和施洁的故事,又让她彻悟,原来,他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林静说,爱情就像一条河,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郑微用自己的青春年少,去趟过了爱情这条河,她摸过林静和陈孝正这两块石头,这就足够了。那一刻,她或许已经彻底地向青春告别,青春已逝,是该祭奠了。
结局是最让人非议的。很多人觉得结局太过突兀,还有好多事情没有交代完。还不如采用原著的结局,让林静和郑微在一起。个人觉得,留白也不是不可以。在影片的已有构架中,郑微似乎不适合跟任何一人在一起。但是,这个白留似乎太多了一点,应该交代的更多一些才好。
影片里的男人和女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作为女主角,郑微下如同一条主线,贯穿于全剧始终。她是女性里的实践者,敢爱敢恨,我要的我就去追,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她的青春,充斥了太多的任性妄为,年少轻狂。她的青春,是自主的,因为她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她的青春,也是不由自主的,尽管她追求,她最终还是什么都没得到,这并不是她能够掌控的。她的青春,有些许遗憾,却没有悔恨。
而与她相反的阮莞,这个布依族的少女,却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她用自己最好的时光,去经营 了一份失败的爱情。她的付出,被无情地辜负。最后,她用生命,在这条追爱之路上,划下了最后的终点。很多人觉得,一个女人是有着多大的忍耐力,居然能容忍男友同别的女人发生关系,甚至还借钱给女人去打胎。其实,并不是因为她能忍,只是因为她爱的太深。她并不是毫无反应,她也会躲在离去的火车上一个人痛哭。在郑微并不支持的态度下,她依然决定去赴前男友的约,圆那个山羊之梦。她的青春年华,是最繁华灿烂,最绚烂的烟花,即便短暂,也能让人永不忘记。我记得郑微略带妒忌的呢喃,阮阮,只有你的青春是永不腐朽的。这一句,就足够了。
黎维娟则是现实主义的践行者。她出身贫寒,为了逃出那个小县城。她努力考大学。上了大学,她又得为以后的生计打算。当那个所谓的同学出现时,她惊慌失措。她不愿提再带着任何小县城的烙印。最后,她嫁入豪门,做了后妈。虽然看上去风光,但是,其实过的并不好。但是,她得到了她想要的,青春年少的时光也算不后悔吧。
最后一位女性,朱小北。她似乎看上去不再乎自己的出身,家境。但是,当她的底线被挑战,人格被践踏,她还是会爆发。被怀疑小偷,她打烂了整个商店,在自己的青春里疯狂了一次。再见之时,她已经华丽转身,成为记忆培训大师。改名换姓,面对老同学的问候,依然否认。各中缘由,或许只有她自己懂了。
男性在这部剧里处于一个尴尬地位置。无论是林静,陈孝正,还是负心男人赵世永。无疑不是被唾弃的对象。林静的逃避,陈孝正的自私,赵世永的负心。反而是老张和郑开阳两个痞子比较讨喜。尤其是老张,最后他在阮莞墓前的那一番话,真的刺中了人心理最柔软的地方。满天星的花语,是甘愿做配角。为你守候过那青春时光,无怨无悔。林静或陈孝正都事出有因,我们可以批判他们,但是,他们的青春,同样也有他们自己的印迹,我们无权干涉。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已逝,但是,青春无悔。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我们不是没有青春过,只是缺少对青春的怀念。影片带给我们的,只是部分。青春的内涵实在太过丰富,这几个男男女女的经历,他们的青春,有着大多人共同的印迹。青春里的爱,无拘无束,自由挥洒;青春里的恨,轰轰烈烈,直截了当;青春里的我们,任性妄我,自由随性。我们经历过青春,我们无悔。不知道诺干年后,我们是否还会记得,曾经有那么一部影片,让我去追忆那些逝去的时光。当青春已逝,我们怀念;当我们回味,我们知道,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