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次读书报告(xiexiebang推荐)
读书报告
122012042洪远乔电子一班 读完刘瑜的《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和《送你一颗子弹》,刘瑜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另类,疯狂,有才,开放,虚荣,敢爱敢恨,敢把想说的说出口„„这一幕幕在我心中组成了多么真实的人性。我觉得写政治文章的作家里,她也许不是知识最渊博、逻辑最缜密的,但你读她的文字就如跟邻家姐姐聊天一般轻松,就算对政治、经济没有什么涉猎,读起她的书来也不会吃力。这本书比起她前两本书来,内容丰富了许多,不但包含政治和经济,还花了大篇幅介绍了一些她喜欢的电影和书,以及最后的一些随笔。一个人会说道理不难,难的是能让你如沐春风的接受它,刘瑜就是有这个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从未遇到过一个思想跟我如此相近的人,也许某天我靠近她,或许脑子会因为产生共鸣而嗡嗡作响。从刘瑜的《民主的细节》结合老师的讲课中可以非常肯定的理解到天堂与地狱除人不同,其他均一样,吃饭时每个人都是用一双长长的筷子,天堂之人(应该是灵魂吧)将菜夹给对方,大家都能吃上;地狱之人各顾各的,筷子都打到一起,结果大家都吃不上。不过,这也就是天堂之所以能称之为天堂的原因。地狱里大家都是利己的,天堂里大家都是有道德的(不能说天堂的人都是利他的,如果有一个人不给对方夹菜,要么整个天堂原有的道德系统不复存在,天堂沦为地狱,要么天堂会把伪装成“天使”的“魔鬼”清除,但无论如何,天堂的道德都是基于每个人都能吃到菜这个本质上利己“经济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集体主义吧),但是这个道德的存在又要基于大家的互相信任,没有绝对的信任是不可能达到天堂的状态的。刚刚说到集体主义,其实我觉得集体主义本质上是好的,只是中国不是适合孕育集体主义的沃土,相反的,我觉得美国反而更适合。可能由于中国人长期被封建专制统治太久,在现如今的社会又被应试教育压迫了很久,再加之社会制度各方面的不完善和媒体导向的问题,许多中国人都十分渴望自由(e.g.89年6月),但是又不能成熟地运用自己的自由,再加上现今中国主流意识过分强调“集体主义”,使得国人产生了逆反心理,就像妈妈整天啰啰嗦嗦叫我们做些什么事,就算明知那是对的也不听。相反,我们一贯认为自由,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其实不然),却能在集体上做的很好,例如他们的民主就明显是集体主义的,让个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时候,由个人构成的集体的利益必然也是得到保障的;他们的自由也是确保其他人的自由不被侵犯下的自由,所以这所谓的“个人主义”也不是完全的那么“个人”,或许也正是他们强调“个人”并能切实的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使得他们由“每一个人”组成的集体能够得到利益最大化吧。所以一切去个人的集体主义都是浮云,而可惜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国恰恰一直在强调这浮云。
刘瑜的《观念的水位》上可以看出她政治上提倡民主自由,经济上倾向开放市场。但总《民主的细节》(刘瑜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你管得着吗》一章,209页;《先天下之急而急》一章,215页;《自由社会就是责任社会》一章,220页。221页:当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伤害他人的”自由”时,他就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而且是”信息充分前提下的同意”;222页:自由的悖论恰恰在于,自由的保障,来抑郁对自由的限制.所周知,本国的政治如同酱缸一样污浊,思想管制在世界也排得上号,总是有一大群人心甘情愿的把脑子拿出来洗白白,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队另一群人发出语言甚至肉体的攻击。这种口号式的、不假思索的行为,中国人早已司空见惯。如何去改变这个现状,我从当年的满腔热情已经变得慢慢的无力了,面对那种无力感如果内心不坚强一点,我早就变成一个犬儒主义者了,幸好我内心还有理想还有希望在支撑,我承认我影响不了很多人,但至少我能改变我自己,然后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能够稍微影响一下身边的人就够了。
书里有几个观点是我想着重提出的。第一点就是她认为人们看书不要一味看经典,而是要看实际的,有所依据的书,就像她说的那样,几世纪前的大家写作大多是以逻辑推理得出,并没有相关实际数据支持,一位美国科学家就用数学模型证实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的理论是错误的,现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形势也证明了他的观点是错误的。第二点很简单,她说每个人的灵魂重量都不一样,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灵魂所羁绊,比如道德标准太高的我。另外,我还有个疑问,爱上一个人很痛苦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灵魂被剥离开身体的原因呢?
在《给理想一点时间》文章中,对比了国民党大陆失败的原因,或许因为没有实行土改政策吧,不过国民党的土改政策确实较共党温和多了,诚然,暴风骤雨式土改,其实质上就是农民运动。或许是中国的农民太狂热了,忘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悲苦吧,居然相信一夜之间自己可以华丽转身。可是,我一直坚信一句话:以暴力得到的东西必定以暴力方式失去。或者这是一种规律,于是,中国农民再一次的失去了土地。因为,一个政府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也可以把一切夺去。
书里有几个观点是我想着重提出的。第一点就是她认为人们看书不要一味看经典,而是要看实际的,有所依据的书,就像她说的那样,几世纪前的大家写作大多是以逻辑推理得出,并没有相关实际数据支持,一位美国科学家就用数学模型证实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的理论是错误的,现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形势也证明了他的观点是错误的。第二点很简单,她说每个人的灵魂重量都不一样,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灵魂所羁绊,比如道德标准太高的我。另外,我还有个疑问,爱上一个人很痛苦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灵魂被剥离开身体的原因呢?
观念的力量可不能小瞧。当年老老实实给地主打长工的农民,就是被灌输了“剥削”这个观念后,开始理直气壮地剥夺地主的土地。过去30年经济发展蹭蹭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观念倒了一个个儿:同一种活动,过去叫“投机倒把”,现在叫“市场经济”。80年代苏东剧变,并非经济有什么大危机,无非是观念的水位变化了,过去曾经对着那件皇帝的刘瑜:《民主的细节》,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10月第1版。
《送你一颗子弹》,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月第1版。
新衣啧啧赞叹,现在一觉醒来,民众突然不干了--你害臊不害臊,怎么什么都不穿?
而在《送你一颗子弹》里面使我感悟到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人的非理性、顽固、自私之地步,让我觉得匪夷所思。比大海更深不可测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深不可测的,是人的心灵。人生不一定都痛苦,我们要走自己的路。海明威:上帝先创造了毛里求斯,然后创造了天堂,天堂是毛里求斯的复制品。春天来的时候,总觉得会发生点什么,但是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发生,然后就觉得自己错过了点什么。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自由这个东西的神奇,不在于它会带来多少洪水猛兽,而在于,这些洪水猛兽出现以后,你发现它其实也不过如此。因为一个自由的人注定是一个精神上的孤儿,他无依无靠,除了自己的头脑和心灵。
亨利·基辛格开口说话,全世界仍会倾听。被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基辛格的新作《论中国》,其简体中文版在全国上市,也可谓是外交界和思想界的一件盛事。但是,在今天再次读完他的《论中国》的时候,我完全改变了当时的想法,基辛格没有因为岁月流逝有所懈怠,而是更为孜孜不倦地观望世界。他在书的末尾写道:“如果历史只是机械地重复过去,以往的任何转变都不可能发生,每个伟大成就在成为现实之前都是一种远见。在这种意义上,它产生于勇于担当,而不是听天由命。”一方面,他在鼓励那些致力于中美关系以及中美关系的决策者要勇于担当;另一方面,他也在向世界表明自己是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对于过去,世人已有目共睹;对于将来,《论中国》本身就是基辛格的一种担当。
读完后对于《历史何以至此》的疑问还在,没有归纳出何以至此的理由一二三,还是一片关于个别事件的、某一时期的混沌的印象,所以我在读书报告中能写出的也只是自己零星的感悟、串不成逻辑构不成体系。此外我还有一个常识性的疑问,自己上网查了大家说法不一,根据我对书名意思的理解,书名应该写成《历史:何以至此?》或者《历史,何以至此?》为什么要加冒号,不加问号呢?个人感觉《历史:何以至此》更加通俗好读,他的通俗又不是光讲故事,而是能把问题讲到点子上。要使别人能听明白自己讲明白的前提是自己对要讲的事情有反复深刻的认识,有超出常人的真知灼见,而文章的表达方式是简简单单随意几句平白直抒也好,费尽心思句句雕琢也罢,能把深刻的道理讲明白的就够了,就是好文章,因为表达乃是其次,道理才是真谛啊!
刘瑜:《民主的细节》,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10月第1版。
《送你一颗子弹》,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月第1版。
第二篇:第一次读书交流会记录
第一次读书交流会记录
主题:我眼中的世界
引言: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
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经历着不同的事情、有着不同的遭遇。当你选择了一条适合你的路走下去的时候,你可能就失去了从另一个方向了解这个世界的机会。
读书不仅可以告诉你世界是怎样的多彩,让你在没有亲身经历的情况下对其他人的人生道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会告诉你另一些了解世界的方法,让你在自己允许的条件下去实践。
主持人抛砖引玉推书籍: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王龙
本书是一部对比解读中西方名人的拍案惊奇之作,更是一次令人深思浩叹的历史探险。作者驻足于近代中西方社会激烈交锋、动荡转型的十字路口,通过那些主导、影响国运民生的风云人物,如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等人在急剧变迁的历史关头截然不同的道路选择,透视近代中国迷失落伍的深层原因,剖析大国兴衰的关键节点,为今天的中华复兴之路寻找宝贵的历史借鉴。
《千年一叹》——余秋雨
凤凰卫视在世纪之交主办了一个节目。叫做“千禧之年”。本节目组历时4个月,跨越4万多公里,历经全球10个国家,全程的交通工具为越野车,所以拥有不同的视角。途径希腊、埃及、印度、中国,又去了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祥地。每天的旅行结束后余秋雨就以日记的形式将本天的见闻记述下来,经各大报纸刊登后反应极好,后整理为《千年一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
书中用了近百个真实案例,来阐述如何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选择自己的价值观,阐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选择做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最终说明“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些案例当中,有李开复自己的成败得失,也有如比尔·盖茨一般显赫人物的故事。
同学积极发言表感想
Part 1:
主题发言或书籍介绍
洪福:推荐《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
世界很大,我们了解的太少,但为何我们还不关心身边的鸟语花香?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
Part 2:
自由发言
弓璇:推荐《俺爹俺娘》(焦波)
以为时间会等我,却不知那是你给我的最后一次呼唤。
慧雅:推荐《围城》(关于人性心灵的剖析)(钱钟书)
珍惜自己的家人,多回家看看。
夏杨:推荐《哈佛家书》
东煌:推荐作家 理查德耶茨
推荐书籍《美国焦虑时代》《十一种孤独》《革命之路》《复活节的游行》
喜欢一个作家不如就多找些他的作品来读,以便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国添:推荐金庸小说
一本书没有读过三遍就相当于没读过,忘记了也相当于没读过。读书不
在于多,而是在于精,贪多犹烂。
卫军:推荐专业书籍《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
展的模式跟限制》
第三篇:第一次读书
第一次读书
我小时候最讨厌读书了,因为我觉得读书很乏味,没意思,不如玩。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天,妈妈出去买菜,把我留在家里,当时正好停电。看不了电视,于是我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转悠,我来到了书房,看到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我想现在只能看书了。我从书架上拿出一本《格林童话》开始看。打开书的第一页是白雪公主的故事,看着看着我居然为白雪公主有那样狠毒的继母哭了起来。老妈回来找不到我了,听到书房有哭声便走了过来,一看我在地上哭,就问我为什么哭,我说:你看白雪公主太惨了,呜呜......可是老妈却欣慰的笑了,说:“儿子你终于会读书了。”我哭完了,又在书架上找了一本《阿衰》,看着看着我居然为阿衰的糗事笑了起来。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和书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了。我现在几乎是什么书都看。看的最多的要数科普类书籍,曾为研究一只小虫子忘记了吃饭,也曾被人类登上月球而激动得热泪盈眶,也曾随着童话中那些悲惨人物的命运而悲伤……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要用心灵去感受,就能领悟出其中的快乐。
第四篇:第一次读书沙龙活动总结
第一次读书沙龙活动总结
2013年10月25日中午,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科四楼开展了第一期读书沙龙交流会。参会成员有:体育部、组织部、实践部和秘书处部长和副部以及主席团全体成员。本次讨论的书籍是《论语别裁》。
12:30交流会在主持人孙烨文的宣布中准时开始。会议期间大家就读书心得进行了分享与交流,特别对于《论语别裁》中针对论语的独特而深刻的解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贾如同学认为作者南怀瑾先生从自己对《论语》独特深刻的理解入手用幽默而且简单易懂的言语向大家讲明了《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她还认为之所以人们越来越不懂古代大家的著作,是因为白话文的普及让大家渐渐远离了对古文的学习,从而使我们不能理解古之大家的思想与精神,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上的缺失,贾如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深思。谢美凤,尚珊珊等同学用书中的具体段落举例,摘录另他们印象深刻的话,说出他们自己的理解。大家各抒己见,在不断的讨论中,不仅增进了对书籍的认识,同时也收获了新的知识与思想,获益良多。经过40分钟的交流和学习,本次交流会圆满结束。
第五篇:第一次谈话报告
组织谈话报告
敬爱的党组织:
通过这次与组织的谈话,我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加强了对党的认识,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
此次谈话虽短,但意义重大,内容丰富,大体分为五部分: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党员标准,党的纪律,以及作为学生党员应该如何。
根据谈话内容,谈谈我对这五方面的认识,希望组织批评指正。一,入党动机
什么是入党动机?
我认为,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入党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因为它们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的条件是一致的。可能有的人质疑我的话,说我的话像官话、像口号,不切实际。我认为为了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并不是空话,而是平时我们努力工作、学习、思想进步的一种理论升华。只有端正入党动机,才符合党章规定的入党条件,入党以后才能发挥一个党员的战斗力。相反,如果让那些动机不纯的人特别是企图利用党员的称号来捞取好处的人进入党内,就难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甚至给党带来严重的损失
只有端正入党动机,方可为创造入党的条件产生正确的导向和内在动力,方可在入党后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端正入党动机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思想基础,端正入党动机是端正入党行为的前提,端正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起点,端正入党动机是坚定信念经得起组织考验的有效办法。
然而,怎样才能端正入党动机呢?
首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
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
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认真学习时事和党的方针政策
把朴素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自觉的、理性的高度
其次,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勤奋学习:掌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高尚情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凝聚力:联系群众的模范
榜样:以先进党员的模范事迹激励自己
升华:对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再次,思想上入党,为党奋斗终身
毛主席说: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
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
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
每位要求入党的同志都要引以为戒,应当经常检查自己
做党员的动机,反省自己是否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党支部也要经常过组织生活,党员们互相督促,开
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战斗堡垒。
二,对党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建立于是1921年7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自身的独立与解放。
党的最终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我们党以发展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兴国为已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基于对党的热爱,我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党员的标准
首先要明确申请入党的条件,那就是,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再次,要知道,党员的基本条件:1,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2,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3,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党员要做到。。。。。。。。。。。。。。。。。。。
四,党的纪律
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共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必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五,学生党员应该如何做
作为学生党员,还应该努力争取在思想上进一步完全入党,更加
明确地知道自己入党是为了什么。我认为:入党就意味着责任与使命,意味着拼搏与奋斗。入党决不是为了捞取个人的某种政治资本,也不是为了达到升官发财、贪图金钱与名利的目的。入党为的是能比别人多吃苦、吃得亏、吃大苦、耐大劳;为的是不图名不图利,不计个人的得与失;为的是任劳任怨,踏踏实实,抛弃个人私利。作为一个党员来说,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条件下都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事事当先锋、处处作表率,充分发挥好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党的先进性。
报告完毕。
此致
敬礼
汇报人:王海文
2012年3月4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