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作者简单的把它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关在大学里的知识学习与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二部是讲述在大学学会该如何为人处世,第三部分则是关于恋爱与考研。其中我对第一部分感受较深。
大学不是技校,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而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那么大学生的优势便凸现出来了。技校学习到的的是一门专业技能,是直观的,而大学应该掌握的不仅仅是深层的理论知识,并且训练得一门专业技能,还要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即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被动的记忆能力已经上升为了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是一个合格大学生最本质的特征——系统分析的能力。现在反观自己,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英语师范专业,未来的对应就业方向也比较明确——英文教育者。开设这样专业的学校有很多,有大学本科的,也有专科学校的,如果是仅仅掌握授予知识的能力,那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自称为老师了,我应该有所计划,让自己一个大学生和另外一些掌握熟练专业技能的专科生区分开来,凸显自己的优势——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
然而要习得这样深入分析问题,让自己拥有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的的一种能力,前提便是需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做到怀疑并不难,但是如果怀疑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渊博的知识,怀疑就将堕落成一种玩世不恭。没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凭空产生,就算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也无法将这种能力付诸现实的工作之中。在第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就曾常常觉得自己和许多其他大学同学不同——感觉到自己在专业上并未学会些什么新的东西,仍是在学习英语,感觉没有什么新的突破,现在才懂得真正的突破是以拥有丰厚的专业知识为前提的,没能得到突破是因为专业知识的不足,基础的不够牢固,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我应该减少不必要的困惑,认真仔细深入的学习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并带着理性的思考深入分析问题,来培养让自己拥有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的的一种能力。
本书还提到,一个合格大学生应该有理由让自己更有深度,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而要做到这样,作者提到: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不单单只是因为他的占地面积大,是他的容纳性大,大学的图书馆就容纳了不少有思想深度的书,是难能可贵的资源,但我反思自己一个学期下来,图书馆是去了不少次,但真正利用到图书馆的资源就一次都没,现在想起,真的觉得很可惜,如果是四年都是如此,浪费的资源也就很多了。另外,我就得自己有些将自己思想偏离了现实的土壤,最初想着读大学的目的只是毕业后能够胜任一份理想的工作,可是走出校门以后将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份工作啊,而是整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如果没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如果自己的视野只局限于自己的利益范围之内,那么只会被这个社会孤立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对现实的关注不一定能够让你得到什么,社会也不一定会因为你的关注而发生什么改变,但是,如果谁都不来关注,那到底该由谁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句话现在时刻提醒着我。
最后一点我有感触的是“ 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这是至理名言,他表达的意思是不要除了专长之外就一无所有,有专长还要有另一些特长。这样将来就业的时候就让自己有了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能掌握一门特长也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
总而言之,《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是一本很值得看,参考的书,里面的内容丰富而又实用,无论是对刚入学还是快要毕业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根据书中教我们的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再灵活的变通加以修改成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们最后才能真正意义上明白,该如何去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大学,读的是什么。
第二篇: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是个困惑了了几乎所有大一新生甚至老生的问题,有人说,读大学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有的人认为是为了获取文凭,有的人是为了帮父母圆梦,也有的人是为了毕业找份好工作,有的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有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上大学,且从未思考过,而大学又应该怎样去读,是随随便便混一混?还是把专业课学好就好?
今天,我读了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想到毕业之后,这已经不遥远了,我现在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快,三年时间会很快过去。人们常常说“人生没有草稿纸”,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拿青春来挥霍。或许正如覃彪喜所说:“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过自己想做什么”。如果我们不想毕业就是失业的开始,那么在大学,我们一定要有上进心,或许这样,我们就可以骄傲的说“其实,我是一个大学生!”,难道这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吗?
2012年8月31日,来到这里,一切都没准备好、什么都没考虑到就匆匆忙忙踏上了征途,而生命中某些不可或缺的东西却仿佛一点一点从脑海中淡出了……
无聊的时候,我就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思索,思索我辛苦了三年、忙碌了三年考到这里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该做些什么。难道仅仅是每天吃饭、睡觉、听课、聊天?难道仅仅是交交朋友、逛逛街?曾经的誓言呢?曾经的梦想呢?这些最初在我的心灵中高贵而神圣的东西究竟到哪里去了?
一晃眼,大一就快完了,我居然浑浑噩噩到没有为自己的脑海中留下些许回忆。难不成我还要继续这样走下去?走完大学四年甚至一生的时光?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个问题是否值得所有大学生思索。当我们在大型超市里随心所欲地购物时,当我们在饭店里觥筹交错时,当我们成群结队地奔向网吧时,当我们和女朋友谈情说爱时,我们是否问过自己的良心:这样做,对自己、对亲友意味着什么?这样做,对得起父母对你的付出吗?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必须慎重思考的一点。只有去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几年的大学生活中才会一直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而只有有了明确的生活和追求才不会盲目,才不会变得毫无意义。只有有着明确清晰的目标加上坚持不懈地努力付出你才会有可能成功。世界上有多少事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堕落,明明在午夜梦回时空虚得无以复加,却还是在清晨醒来的时候带上面具开始新一天那自欺欺人的生活.我们能够依赖父母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如此单纯平静地生活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时日不多了,当我们收拾行装准备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的羽翼是否已经丰满,我们是否能够在无垠的天地间自由的翱翔。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热情在哪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大气在哪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刚毅又在哪里?难道这些振奋人心的诗句只是考卷中的唱词、高考作文中的钱币?难道它们只配做我们奔向所谓的“天堂大学”不可或缺的工具吗?
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孩子如同商品,从幼儿园开始生产,走过小学、初中、高中到了大学,这商品早就已经坏掉了。你以为中国男足换个教练就能够将乾坤扭转吗?不可能了,同学们……”下面哄堂大笑——我笑不出来,我想哭,我觉得,我也坏掉了。
商品坏了还可以做一件,而人,是不是也可以回到娘胎里再活一次? 我不是悲观的人,但我乐观不起来……
第三篇: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曾经夜夜憧憬的大学梦如今已经实现。但在大学里,并没有当初想象中的那份欣喜,我们开始迷茫,开始颓废,开始堕落。因为我们不知道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究竟和高中除了知识更难,学校更大,老师学历更高以外还有什么区别?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
大学是我们从学校踏入社会的跳板,社会上的招聘单位是用人才的地方而非培养人才的地方。在踏入社会之前,我们就要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到最高,这时,能力的提升有多方面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社会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于是使很多人想到了兼职,既赚钱又锻炼能力。然而为打工而打工,最终可能一无所获。首先在打工之前,明白自己的身份是学生而不是打工者,如果做大量的兼职工作而荒废学业那就成了兼职学生,那上大学和不上大学没什么区别了。另外,做兼职工作的目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赚钱,有所选择地做兼职才有用。既然大学以提升能力为主,那我们在学习时就应该重点学习系统分析的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住更多的学术观点,否则,大学生活就只是在更大的高中校园里学习而已。大学学子被称为国家的栋梁,社会改革的先锋,民族振兴的希望不仅仅是他们的知识有多渊博,文化水平有多高,而是他们能够对某问题深入分析,究其本质,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走出校门以后面对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整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如果说社会上的机遇是鱼,那我们在大学里的过程就是在织网,虽然网鱼可能只用一个网眼,但在捕鱼之前,我们不能确定这只鱼究竟会被哪个网眼捕到。图书馆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织网胜地”,这里虽不是天文地理,样样都全,但这里的书足够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浅了。所以,上大学一定要把图书馆这一资源利用好。尽可能地多读书,读好书。大学还有两个普遍的现象:考研,谈恋爱。
随着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对人才要求愈来愈高,这使很多本科生决定考研,于是掀起了一股“考研风”。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人通过考研,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得到了更好的工作,但也有一些人虽然考上了研,却成了“烟酒生”,毕业后仍然找不到工作,薪水甚至不如本科生,专科生,还有一些人成了“考研专业户”实在可悲可叹!所以在考研的时候,应仔细度量自身的情况,坚定考研的决心,再去考研,切不可盲目跟风,那样最终受伤害,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大学的课余时间很多,一但无事可干就容易寂寞空虚,于是很多人想利用爱情来填补心灵的这份空虚。但爱情并非是寂寞的产物,因为寂寞去恋爱,那样得到的除了伤痕累累的心以外,再没有什么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面对爱情,我们能做到只有等待,并做好爱情以外的事情。或许我们已经有了这样一份爱情,此时,我们就要好好经营这份爱,协调好它与学业,朋友之间的关系,因为大学因丰富多彩而更有意义!
大学这门课,我们在经历的时候,更要慢慢摸索,细细品味...
第四篇: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爱因斯坦说过:“没有实践的理论是苍白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
如果,生命终究用来挥霍,最好的时光只能在路上。如果,选择离开的理由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那么,出发需要更多的勇气,更多的担当,需要放下一切,甚至付出代价...我当时惊讶得差点患上老年痴呆症!
社会需要的究竟是专才还是通才?十个百分之十和一个百分之百,究竟哪一个在社会上更受欢迎?
所以说,在用人单位的眼中,十个百分之十并不是百分之百,而是零。
千招会,不如一招熟
李敖自称“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三教九流无所不晓”
毛爷爷告诉我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在考研的考场上这句话可还真是真理了。
华为老总任正非曾经对员工说:你们买房子一定要挑套阳台大一点的,如果家里的钱发霉了,好拿到阳台上来晒一晒。
娱乐天王吴宗宪的话来说:努力就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
不管你是什么专业,都有必要适当学习一些关于经济、经营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中国经营报》、《南风窗》、《南方周末》之类的大众报刊杂志大致了解目前中国各个行业的情况,还需要对身边的经济现象勤于思考,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商业思维。
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马上正色纠正道:“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先后两次掉进同一条河流当然是不应该的,但两个人相继掉进同一条河流却往往在所难免,除非第一个掉进河流的人爬起来以后为后来者做出显眼的警示标志。可惜的是,掉进河流的人很少会想办法让后来者不再重蹈覆辙,没有掉进河流的人也不会为后来者刻下成功的足迹。失败的人总觉得没有资格说,成功的人却又不屑于,或者是没有时间说。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人相继掉进了同一条河流,相同的迷茫和困惑在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身上重演。
比如说,大家都认为逃课是不思进取的表现,我却说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第一次,有家电器公司通知我面试,出门前打扮得太久,加上路上堵车,结果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工作人员扬起手上一堆报名表对我说:“小姐,你不适合做员工,适合做老总。”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学生的这种非功利的历史使命感迅速消退了。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越来
越大,就业被放在了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位置,对于哲学、历史、社会等问题的思索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甚至如果有人拿一本尼采或者哈耶克的著作去自习室,宿舍的同学还会觉得他是吃饱了撑的。
一批又一批的思想侏儒从大学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
要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以下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
宋代的太学生陈东、明代的东林学士、清末的“公车上书”,都曾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上书写过动人的篇章。
不是只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才能研读弗洛伊德,也不是只有近现代历史专业的学生才有必要翻看《独秀文存》。
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
见微知著
每天都有很多件小事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溜走。看到一则广告,听到一则新闻,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可是,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这些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保洁公司多品牌战略 我发现飘柔强调的是发质的柔顺,海飞丝专注于去屑,潘婷突出的是营养,而沙宣给人的印象是专业,走美容院路线。
联通就是“廉通”让我们享受年轻。
同样是走回宿舍,同样是接着坐车,少想一个问题根本就不会让自己更轻松一些。我想,对于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来说,如果用这些时间来考虑更深层的东西,应该会从这种思考中得到一种快乐和满足吧。
《铁屋中的呐喊》里有一篇叫做“那塔·那湖”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的大意是:我们皆非草木,草木可以在这片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
过客。只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可是,更多的人却不能及时地意识到这一点。当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过客无法带走那些曾经引以为荣的大楼时,他们也已经无法带走原本可以带走的东西了。
《资治通鉴》有一句话:“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大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
《现代化的陷阱》这种曾经非常畅销而且很有思想深度的书籍也难免被打入冷宫。
看书为什么一定要抱着“有用”的心态呢?看书的过程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思辨的享受。
罗素、杜威、尼采、哈耶克、昆德拉、拉德布鲁赫、朱苏力、何清涟……这些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学术领域的人被我们同时引用了。
要想走更远的路,既要马不停蹄地赶路,还要尽量不走弯路。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大致说来,每个人大学毕业以后有三条可供选择的路:仕途,商界,学术。削尖脑袋挤进
《无间道2》里倪永孝说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人在河边走,怎能不湿脚?既然湿了脚,何不洗个脚?既然洗了脚,何不洗个澡?既然洗了澡,干脆一顿乱搞。
李宗吾的《厚黑学》可谓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官场哲学演绎到了极致。脸皮够厚心够黑,你就可以去做官了。
每次考试的分数高得让人爬上去就会缺氧,曾经获得的奖学金如果换成硬币恐怕足以砸死一头年轻力壮的大黄牛。
在很多领域,学术腐败现象根本就不用去找,它会像茅厕里的熏天臭气一样扑鼻而来。
2004年10月,各大网站纷纷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的文章
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只有努力才可能有结果。
工作职位所要求的基本专业技能好比是鸟的身体,而专业以外的特长就是鸟的翅膀。鸟无身体自然无法存活,但没有翅膀就无法振翅高飞。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做到“术业有专攻”,不断让身体变得强壮结实,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锻炼特长,不断丰满羽翼让自己能够有朝一日展翅高飞。
如果你想抓住满山的麻雀,你就一只也抓不到。
很多老师唯一的本事就是误人子弟
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
我想大部分中国的大学生也愿意像哈佛的学生那样“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填鸭式教学唯一的作用就是扼杀精英
大学之所以为大,就是因为它的包容。
想找这种老师学东西,那还不如去找拉登借武器呢!
第五篇: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沉入了深思。进入大学也快一年了,可是从未去思考过:进入大学,究竟要做些什么,究竟要学些什么,应该怎么做,才能怎样做才能拥有更多的能力来适应以后激烈的工作竞争。而且这一年似乎都是在蒙混日子,有时候真的感觉好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该往哪走……
而且,说实话,进入大学后,相比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然而看书的时间还相对减少了。即使拿起教科书以外的书来翻阅,也很少看什么有营养的书。而这一本书也是经人推荐才去看的。但是给了我无限的感想。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中涉及了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恋爱,人际交往,兼职等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的事。而这些内容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引导我们如何读大学。并且书中最强调的一点是:大学生一定要有系统分析能力,大学生的思想一定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是作者开篇提出的一个关于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的观点。我很认同作者的这个观点。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成为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非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实践专业方面的能力,同样可以达到大学生的标准。大学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思想深度。一个人思想的深度,对这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对主观意识的发展,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和把握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这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对你的思想深度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读大学,我们究竟读什么呢?以下是我看完这本书所得出的结论:
第一:学会思考。想法决定活法,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大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知识体系构建的黄金期,这个时候的积累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通过思考,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及大学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不断去实施。
第二:学会学习。学历不能代表能力,文凭不能代表水平,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大学时,我经常告诫学弟学妹一定要学会学习,首先把专业知识学好,日本战略管理之父大前研一在《专业—你唯一的生存之道》中也反复强调了专业的重要性;除了学好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如延边大学得天独厚的韩国语学习氛围,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交流等等资源;还要抱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适应大学,学习如何和同学、朋友、老师相处……
第三: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准!这是我进入公司后最深刻的感悟。大学期间,一些学生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而缺乏社会实践,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操作技能,当遇到问题时,不知如何去解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说,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就。可见,一个人的成功最需要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问题的能力又源自于思考、学习及实践的综合。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思考、学习,再加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