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是互通的--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1(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5:5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言教育是互通的--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言教育是互通的--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1》。

第一篇:语言教育是互通的--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1

语言教育是互通的——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秣陵小学 林佩

“我们的教学,源于儿童,基于母语,要让儿童先有情感,再产生品质。同时,品质有支持语言学习的兴趣与情感。双向流动,奔流的语言就与丰富的情感共同构筑了高效率的语文教学。”

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任北京中央商务区实验小学校长的窦桂梅在《回到教育的原点》中,将怎么样进行高效的语文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回到教育的原点》讲了好教师该具备的修养从哪里来?好教师怎么样才能真正走进课堂去?怎么样有效评课?是“教语文”还是“用语文教人”?本书全方位阐述了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尤其是课例部分。生动的体现了她的教学魅力,让年轻的教师有路可循。

这本书的内容是如此的精彩,案例如此的真是贴切,可以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说起来惭愧,这本书最初不是我自己买的,是校长发给我们的。开始只是看了封面,就定义为“无用书”——这本书封面上就醒目的标注着语文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窦桂梅著。毋庸置疑,内容肯定会是关于怎么教好语文、怎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书,而我自身是英语教师,所以… …临放假前,校长在会上将这本书列为必读书——寒假作业——每位教师,不仅要阅读这本书,而且还要写读后感。听了之后,我才阅读的,因为我们校长本来就是做事非常严谨的人,不会让我们做无用功的,这样安排肯定是有原因的。开始读时抱着尝试的态度,可是读着读着,就越觉得有趣、越觉得实用,不愧是校长啊!

虽然整本书都是讲的语文教学案例,可是读了之后发现,原来语言学科可以这样教,英语也是语言,语言教学是相通的啊!作者讲到“我们的教学,源于儿童,基于母语,要让儿童先有情感,再产生品质。同时,品质有支持语言学习的兴趣与情感”是我在文首就摘出的,其实英语何尝不是一样的,源于儿童,让儿童先有情感,再产生品质呢?

在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兴趣”。这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就有提到,儿童英语的一级目标就要是引导学生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对英语学习中接触到的外国文化感兴趣。而怎样才能让中国儿童对晦涩难懂的英语产生兴趣呢?我们都知道,儿童的天性就

是在于喜欢游戏,在于好奇心强,乐于参与,热衷于教师对自己的表扬。因此,我们就抓住这几点,从游戏入手,让他们能根据简单的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等)。并给学生的表现给于一定的表扬与鼓励。还可以给他们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或者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让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满足感、快乐感,那么他们就自然而然的对英语产生兴趣了。

对于我现在来讲,代六年级英语,根据课程标准,他们应该达到二级目标,即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上课时间总量却没有增加。有时候为了自己赶教学进度,就不再设计那么多的游戏,那么多的活动给他们,认为是浪费教学时间。孰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即使再紧的时间,适量给学生做一些小游戏,才能吸引学生喜欢这门功课,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有效的实现教学效果。而小学高年级课本中的有些知识还是涉及到异国的文化、习俗之类的。大多时候,教师上课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而不会讲析它的渊源。不全面的了解文化背景,会使学生对异国文化觉得疑惑和迷茫。所以,我在教到类似知识的时候都会特地去说明渊源和介绍背景,并把与之相关的知识较系统的介绍给学生,因此上课进度往往比同年级教师慢一点。假期读了这本书不仅使我明白了不能忽略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激发也不能忽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而且还坚定了自己的教学信念和教学方法,重视“磨刀”,此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作者在“走向专业自我的深处”中写到的两点也让我收获颇多。

其一,不跪着教书。

面对课改一波又一笔的浪潮,教师首先要抱定真我不放松。对于课程、教材、教法,在一句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走向专业的自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跪着教书”。

比如,对于教材,我们不应该否认教材是教学依据,但我们也应当客观的看待教材,联系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例如,对教材中A部分与B部分的先后上课顺序,不是说一定要按先A后B的顺序上,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来调节上的顺序,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获得知识。

其二,路要靠自己走。

现在由于许多学校对教学的各种应试化的规定,“重分数轻能力”,英语教学不可避免的出现忽视儿童的情感体验、生命体验,只是一味的进行知识教学。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要有自我、有较高的自身素养——关键是读书。说到读书,从古到今无论是文人墨客、官员领导还是乡间贫民百姓,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为什么通过读书使自己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的依然是少数呢?也许就是没有坚持,没有养成习惯。在读了这本书后,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沉重的教学负担中,尽可能的找点时间,通过阅读丰富自己,并把阅读养成一种习惯,变成平常事。套用窦桂梅老师的一句话“习惯了就平常了。平常了,最终或许就造就出不平常来”。

教育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我们要通过阅读,通过实践,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因为教育是相通的,要学会借鉴。

秣陵小学 林佩

第二篇: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是窦桂梅老师10多本著作中的一本。在这本书里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大量活生生的例子,从“回到素养

好教师从哪里来”、“回到课堂

好教师到哪里去”、“回到制度 教学管理者该怎么做”、“回到教育

我们能做什么”、“玫瑰小语

致你我他”五个部分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办法。读完这本书,对我最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是第二部分中的 “一堂好课好在哪”。窦老师以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课《水生植物》为例,从“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轻松与不轻松之间”分析了这堂课。最后她还强调了“一堂好课,一定是体现上述‘教学艺术’的课。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投入;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于是,就在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砥砺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充满着新的教学生机,洋溢着新的教学活力。”我想这段话就是窦桂梅老师给我们提出的一堂好课的标准吧!

自己走上工作岗位二十多年,经过不计其数的课堂。课堂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可以说都太不尽人意。课到底该如何上?什么样的课才称得好课?从窦老师的这个课例中我终于明白了。一堂好课需要贯通教材,充分理解教材,需要课前认真周密的备课、揣摩学生和学科的特点,需要掌握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需要关心周围的生活等等。我也深深地懂得一节课可以是一种艺术品的展示,可以带给学生美妙的享受。

在《回到教育的原点》一书里,窦老师很多次提到关于阅读。她说“有阅读,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她还说“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曾经我也是个爱看书的人,自从踏上教育工作岗位开始,阅读却越来越远离我,究竟是为什么?没看这本书以前我堂而皇之地用没有时间安慰自己。可在《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里,我却看到了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披衣裹被,捧书卷、闻墨香的窦桂梅老师的样子。我想自己必须做个深深的检讨。因为我的读书意识还很淡薄,读书还没有成为我的生命需求。要想体会到教育的幸福,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生活质量,必须多读书,挤出时间来读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的教师;一所好学校应该是书香满园的地方。我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不要再给自己拒绝阅读找任何理由和借口,拯救教师的阅读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

第三篇:《回到教育原点》读书笔记

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每当到了暑假,就是读书的好时机。一个多月的时间,能让我放送自己的思维,拥有自己的阅读空间,把平常攒起来的书慢慢品味。我相信人与书是有一种缘分,总有一本书是属于你,总有某一段文字能打动你。这个夏天,学校推荐的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有那么一篇打动我的文章。

窦桂梅老师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她的文章都是教育精华,每一篇总是能让人有所感触。可能由于我是数学老师,所以翻开的时候,我下意识就寻找“数学”这两字眼。这次读书笔记就是《“秀”中方能“眉目清”——从一节数学课看教学》有感而发。

语文老师改作文总是注重头尾,我看文章也是先看首尾两段,了解文章大致,再看中间精华部分。那么第一段先摘录:

“有人说数学课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课堂思路清晰简单,思维严谨,并深入浅出。我的理解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眉清目秀。”

开头很有意思,我听到过有学生是这么形容数学的:“数学就好比是一条线,不过我眼中的数学是一乱线团,根本理不清。”可能很多初中生对于数学是又爱又怕,感觉很难理解。这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用“眉清目秀”来形容,很清雅,但不容易达到。所以,第一段很吸引我,令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怎么样能更好的用这种方法上更好的课。接着看第二段:

“眉清目秀,清清爽爽,方能‘秀’中看清眉目。当然,这里的‘秀’,应该是指我们的学生。„„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秀’,引领学生成为课堂上思维活跃的主人。学生呢,也知道自己‘秀’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是知道自己究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这样,‘秀’的水平和质量才能高,才能清晰地看清自己所学的‘眉目’。”

想起赵大运教研员说过的,中国的课堂,最怕是上完一堂很完美的课,但是课后学生根本不知道上了什么,美国的课堂,最好的地方是,上完一堂课,学生能提出很多问题。现在国内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窦桂梅老师这段话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一节课,“作秀”的不能是讲台上挥洒粉笔的老师,而应该是学习主体的学生。窦老师文中所指的“作秀”是学生的表现。课堂是学生的主场,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观众,只是看着讲台上老师“表演”而不开拓思维,要的是让学生活跃思维,随着老师的启发而思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今时今日,“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作秀者”,让他们从自己思考中体会学到什么,看清自己所学的“眉目”,这才是以后课改的方向,也是接下来我要摸索,发挥到自己教学中的新学期的一个问题。

由文章起始引发的问题,我希望能在结尾找到答案或者启示,所以,我翻到了结尾,摘录如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一直被称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被专家们改为‘课程工作者’。用刘良华教授形容,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这个时候,教师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教教材’者,而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者说是‘重新开发教材’的人。

换句话说,课堂无论怎么改,要让学生听得‘懂’,落得‘实’,教学的效果必须看得见,而不是一种感觉,一种想象,特别是像数学这类学科。否则,一切都是无效的。”

虽然结尾的这段话并没有给我答案,但是这是让我深有体会的,怎么把数学教学让学生听得‘懂’,落得‘实’。其实数学一直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纵观初中三年的教材,都会发现很多课程是环环相扣,初一教的内容会在初二加深,初二教的内容会在初三再总结加深。如果初一数学没掌握好,初二学习会很吃力,初三还要面临中考压力就更不用说了。林日福老师说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其实这里面也包含了,要让学生把每节课学习的内容落实,不能云里雾里。

现在初中数学教育普遍是,喜欢数学、数学成绩好、又觉得数学很容易学的学生不多,很多数学对学习数学兴趣不大,觉得下的功夫很多,但是成绩就是上不了,看到题目就是不懂。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而且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差。这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上课学生习惯跟着老师的思维,跟着老师的解题习惯,没有自己去思考如何解题,反而是死记硬背,把解题的方法当成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所以,有部分学生只要题目稍微一改变,就不会做题了。这就是死做题,做死题。要么一部分学生,课程掌握不完整,那做几何题目就惨了,一部分概念理解,一部分概念不理解,题目连通不到,找不到解题思路,那么,这道几何题也就作废了。

反正咀嚼窦老师文章,联想到平常教学中的一些困难,越发觉得“眉清目秀”四字成语言轻意重,不容易达到。但是我相信,有问题才能引发思路,有问题才能开拓创新。就像平时我也喜欢学生多问问题,这说明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所以,要改变以往学习数学的旧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每节课都能及时掌握到自己学习的路线,清楚明白课程内容。

新的学期,我会带着暑假读后感中得到的问题,来作为我新学期工作的方向,希望能在实践中找寻到答案。

第四篇:回到教育原点“看”课堂

回到教育原点“看”课堂

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案设计和重难点的突破以及课堂组织能力进行评价,这种方式随意性很大,缺乏精细度,指导性和针对性不强。由此,一种立足量化、便于操作的课堂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开始受到学界和教师们的关注。自2008年起,自治区骨干教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三中历史教师李杰依托广西基础教育重点课题“基于课堂观察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在南宁三中历史组全体同仁的支持下,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科特色开展了历史课堂观察的探索。2013年11月,其研究成果《历史课堂观察的方法与策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在该书的编写过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参与者,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他们对学术的认真态度着实令人起敬。因此,当作者将亲笔签名的样书赠予笔者的时候,笔者便迫不及待地“一睹为快”。浅紫色的封面设计简约大气、质朴无华,似乎透露着一种定律――越纯粹越质朴。深入浅出是本书的特点之一。翻开书页,一段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所记录的日本樱丘小学小林老师的教学研究经历让人感到意味深长,其中这样比喻:回到教育原点,就是从“一年一度的法国大菜”变成“一日三餐做出美味佳肴”。生动而浅白的比喻让本书少了一份枯燥,多了一份生趣。

课堂观察与传统评课有什么区别?课堂观察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课堂观察有何理论支撑?课堂观察有哪些程序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该书通过总结实践中的典型历史教学案例,对历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深感困惑的问题,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分析和诊断,并尝试构建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历史课堂观察模式,力图给广大历史教师提供较有针对性的借鉴,促使他们进行反思。

作为“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第一辑)书目之一,该书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丰富其历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引导其深入理解历史课堂教学,促进其专业发展;而对于其他学科教师而言,该书也提供了一种可作参考的课堂研究范式。

《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一书按照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感悟、理解、掌握、反思4个层次系统介绍了常用的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每介绍一种观察方法,作者都配以多个翔实的案例与分析,以引导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更全面地掌握这些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对帮助教师建立起客观、理性的课堂观察方法有积极的作用。

(王陆、张敏霞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定价22.50元)

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一书中,作者借鉴了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建构了比较独特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和分析框架。书中分析了认知与技能类目标达成的观察、个体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的观察、合作学习过程的观察、课堂中的积极学科情感和社会关系的观察,对每一类的观察都提供了课堂观察分析单和观察实例,详尽地展现了如何充分使用观察分析技术,为广大教师呈现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进行教学重建的全过程。

(夏雪梅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定价32.00元)

学生在做小动作,学生在交头接耳,教室一角的嗡嗡说话声不绝于耳……面对这种情景,教师该怎么办?视而不见?怒目相视?大声呵斥?把学生“请”到教室外?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并且如今还在为解决这类问题“不给力”而苦恼。那么,建议你读一读《让学生都爱听你讲》这本书,书中介绍的“6步法”也许能帮助你把课堂管理好,让你的课堂充满学生的欢笑声。

([美]佩奇著,屈宇清、咸佳彩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定价20.00元)

第五篇:《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

什么是教育?这样的问题相信许多人问过,许多搞教育的人思考过,许多教育家研究过。而对于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来说,教育也许就是上上课,改改本子,管管学生,参加必要的教研活动等等。因为终日的忙碌,我们的工作日益浅表化、机械化、功利化,教育的本质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给了我宗教一般的洗礼,这样一扇窗口,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当我们面对困惑的时候,当我们孤独无助的时候,当我们自身的教育信念逐步沙化的时候,也许亲近经典,回到教育的原点去思考、去驻留、去寻找,才是最好的选择。——雅斯贝尔斯著作《什么是教育》读后

一、教育离心灵有多远?

在本书的第一章,雅斯贝尔斯明确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的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

雅氏多次提到灵魂,自然让我想起加里宁的经典语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柏拉图也说过:“教育乃是人的心灵的转向。”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在《要相信孩子》这本书中说道:“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教育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教育的主旨和诉求聚焦到人的心灵,人的精神世界上。静下心来想,是的,教师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开垦挖掘、培植信念、点亮希望。教育这份心灵的事业,多么需要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融、精神的相遇,多么需要师生有心灵的碰撞而产生智慧的火花。

基于这样的观点,雅斯贝尔斯评析了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种是训练,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他认为在第一种方法中,人是纯粹的客体,在第二种方法中,人还是处在相对开放的交往中。而只有在第三种方法中,人才将自身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开、相互平等的关系中。如果存在的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

回顾我们的课堂,受传统文化及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总习惯于“传道”,习惯于“言传身教”。语文课上,很多老师注重道义的传播和信念的追求,教师俨然成了布道者,传授或变相传授着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同学们,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呀?”“这个人具有哪些品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充斥课堂,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们从文本中感受到的往往是“高大全”的人物形象以及许许多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难以在心底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在老师的话语霸权下,在热闹喧嚣的背后,学生缺失了自己的思想。

教育是应该触及灵魂的,它应追求人格的唤醒、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敞亮。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课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潜入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嬗变,它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了。

二、是什么爱?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他说,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眼中显现出来,因为真正的爱不是盲目的,它使人的眼睛明亮。他分析道: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实现它的途径如今似乎不是教育,因为现行教育的运用恰恰阻碍了爱的交流。因此,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他还说:“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中的重要一维。与人的爱的天性相对的是怯懦,然而怯懦恰恰会助长别人对自己的控制,人的良知和在良心规则之下的爱与交流是逐步减少怯懦的重要途径。”

爱是一种责任,爱是教育的方法,爱是沟通的法宝,爱是情感的润滑剂,爱是精神的佐餐,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的爱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然而“爱”最重要的前提当是理解——“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只有基于理解,基于信任和尊重的爱才是无私的爱、真正的爱,教师绝不能为了爱而爱。

听过这样一个教育故事:有一位名师在介绍经验时谈到,一次上课铃响后,他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这时,一名迟到的同学站在教室门口喊报告。这位老师点点头示意他进来,直等到他在位置上坐下来,翻开书本,才开始讲课。结果,这堂课上,这位迟到的学生听得尤其认真,不住地举手回答问题,表现十分积极。一个老师听说这件事后,也效仿了一次。那天,他碰巧也遇到一个学生上课迟到。他让学生走进教室,也同样看着他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课本后,才开始讲课。不料这位学生却因此满脸通红,整堂课上总是心神不定。课后,这位老师百思不得其解。之后通过其他学生才了解到,那位学生认为是老师故意跟他过不去,当众出他的丑„„

同样的背景,同样的做法得到的却是不同的效果!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是多么重要!这是爱的基础,爱的源泉。教育的爱是什么?是几次物质的帮助?是衣食住行的关心?还是几句温暖的安慰?也许都不完全是。斯霞老师用她一生的经历向我们诠释:老师的爱其实就是一粒种子,它要在学生的心田里开花、结果。

雅斯贝尔斯说:“爱在彼此存在中实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和另一个真实的自我在彼此互爱中联系起来,这样,一切事物才能在存在的光辉中敞亮。”“爱把生命提升到真正存在的境界,它超越了感官的直观。”那位名师,正是在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用理解,用尊重,用涓涓细流般的爱心赢得了学生。他们的心灵之门已经彻底打开,相互融通,所以才会心照不宣,配合默契。师生之间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便能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而没有爱心,没有相互之间的信任,是绝对达不到这一境界的。

三、对话是什么?

什么是对话?雅氏这样说:“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他认为:“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对不能说与不可说的东西,在对话中只能间接传达出来,但是在毫无保留的对话方式中,这种方式在团体中时常发生,真理会一刹那在人群中突然亮起来,但这只能在生活交往中出现。”

关于对话,很多哲学家、教育家有过论述。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早期奠定时期,都有先哲推崇和主张通过“对话”来探究真理和知识。比如,孔子、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的形式来教学,成效显著,意义非凡。巴赫金认为,“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被称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的马丁·布伯认为:“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而是发生于“我”

与“你”之间,他指出个体“我”不应当把他者视为客体而形成“我—他”关系,而是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关系,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这种“我—你”关系和敞开心怀便被称之为“对话”。

然而,雅斯贝尔斯对“对话”的论述还不止于此,他进一步阐述道:“对话的唯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其过程首先是解放被理性限定的、但有着无限发展的和终极状况的自明性,然后是对纯理智判断的怀疑;最后则是通过构造完备的高层次智慧所把握的绝对真实,以整个身心去体认和接受真理的内核和指引。”由此可见,“对话”的内涵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个体自我内在的思考。——“师生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去寻找难题,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去自我思考。”“在一筹莫展的‘思’的痛苦中,会产生自己独立的判断力。”

无疑,这强调了一种特殊的对话,即个体主观意识层面的“潜对话”。著名学者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论述到:对话不仅有“显对话”、“隐对话”,还有“潜对话”。“潜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话,也不是直接与某人的言语交流,它是人与文本、世界的视界融合和沟通。对于人的心灵拓展、思维深化、境界的跃迁来说,潜对话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文本内涵的复杂性,与文本的潜对话,是在十分广阔的范围里、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进行的,它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和言语生命养育,作用甚至超过师生间的对话。

一位老师执教陈忠实的作品《青海高原一株柳》,教者先引导学生感知柳树的神奇和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生命力的强大,在出示作者陈忠实的一段简介后(这简介主要写陈忠实历经磨难的人生历程),师生之间有这样的一段对话:老师问:“同学们,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一生答:“我觉得作者不仅仅在写柳树,还在写他自己。”一生答:“我认为作者是通过柳树来书写他自己的人生。”又一生答:“我觉得柳树的经历仿佛就是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所以他写柳树就是写他自己。”„„老师大声感叹:“你们都是陈忠实的知音呀!正因为作者从这株柳树的身上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生命的磨难,由此而抒发出了自己的心声,所以他才会写得这么动人、这么深刻、这么震撼人心。”

这段对话看似精彩,实则并没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更难以使他们领悟到柳树那种的神奇力量。如何处理好“柳树”与“人”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蕴含在文本之中的人性魅力和人格力量,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他们的理解、感悟都是一个层面的,且没有融入文本进行深入的“潜对话”。教师的问题“你觉得作者

仅仅是写柳树吗”是个二元论的选择性问题,它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无法拓开,思考无法深入。如果这样问:“同学们,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吗?在作者与‘柳树’之间你感觉到了什么吗?”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感觉便会多向度敞开。他们就会在琢磨柳树生长经历的同时,仔细品味作者的传奇人生。这时他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相似之处,这样的比对、观照过程就是柳树的“人格化”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过程。只有基于这样的“潜对话”,学生才能从文本中领悟到更多的精神内涵、摄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课堂上也必然会呈现出精彩而深刻的对话。

审视我们当下的课堂教学,当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渐成蓬勃之势。我们不得不重温这样的忠告:“人们的愚蠢常常在于忘记了目的而只重视了手段。” 理想的课堂,我们需要师生自由、民主的对话,但更需要培育学生的“潜对话”。每一位教师应有责任引导学生在自我意识中与自然对话,与自己对话,与思想对话,与世界对话。深层的潜对话体现出一种思维品质,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生存方式,它能真正带来生命的成长、精神的超越。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下载语言教育是互通的--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1(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言教育是互通的--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1(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徐家沟小学 张红霞 这学期,我读了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学的原点》一书,受益深刻。在这本书里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大量活生生的例子,从“回到素养.......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很久没有安安静静的读一本书了,我一直觉得读书是需要一种环境的:一缕阳光、一杯清茶,心怀悠然、手捧墨香,就这样我走进了这本书——《回到教育的原点......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肖东伟 我平时书看的不多,阅读十分浅薄。今年干训部推荐给校级领导的必读书目有一本是窦桂梅的《回到教育原点》。一日,打开书,一看便不能放下。这本......

    回到教育的原点doc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并对教育作出新的部署。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教育已呈现......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学习《回到教育的原点》。看完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精彩语句舍不得放下,记录在此。1、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独立之思......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推荐)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自从有了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的读书时间就被无情地挤占了。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成了我这一年来唯一一本精神食粮,精神饥渴程度可见一斑。......

    窦桂梅《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爱在细节学在阅读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 读后感 符蓉 在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中,提出教育的原点就是师生中流淌的爱;在王阳明的眼中教育的原点是......

    窦桂梅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窦桂梅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一) 拜读着窦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越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人格魅力,教学造诣……越加的佩服之至。 窦桂梅是我们当今语文界的一个标杆,一位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