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欧洲风情展策划
“欧洲风情”展策划
一、活动目的:
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世界各国特色的民族风情、异域文化、风俗习惯、特色建筑等。感受不同文化国家的魅力所在。在提高学生对各国不同文化了解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民族意识及民族归属感,丰富学生视野。
二、活动主题:
宣传欧洲特色国家民族风情
弘扬民族文化多样性
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
三、活动形式:
展板宣传——在教学楼大厅设置展板,对活动进行宣传及展览
四、活动内容:
展出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鲜明特色的异域风情。展现民族文化多样性。
展出国家及城市:
法国:巴黎、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宫,现是卢浮宫博物馆。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与之齐名的还有著名的巴黎凯旋门,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中心。普罗旺斯、普罗旺斯是欧洲的“骑士之城”而普罗旺斯令外一个让人心驰神
往的便是薰衣草。
英国:伦敦、英国首都伦敦,位于英格兰东部平原上,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伦敦也被称为“雾都”白金汉宫是英国王宫。英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英语语言学习者的首选之地。爱丁堡、有世界上最盛大的艺术节。曼彻斯特、曼彻斯特因曼彻斯特联队而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所周知。
奥地利:奥地利的维也纳盛产音乐家,其中多位艺术家在世界范围内极富盛名,莫扎特就是其中的典范,莫扎特也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先驱。而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则是伟大的钢琴家舒伯特。而施特劳斯则以圆舞曲风靡世界。除此之外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及音乐大厅也作为世界建筑点典范而存在着。
芬兰:芬兰是欧洲第七大国家,与俄罗斯接壤。芬兰森林面积极大被誉为“绿色的靴子”,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在6~9月你可以在芬兰看到极昼奇观。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世界罕见的北极光。
西班牙: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市是欧洲地势最高的首都。而它的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则以足球而闻名于世,西班牙刚刚获得了2010南非世界杯冠军。斗牛士西班牙的国粹,享誉世界。
丹麦: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因两个东西而著名,其一是联合国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另一就是安徒生著名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其中人物,小美人鱼的雕像就静静伫立在海边。
冰岛:冰岛队大多数探险家来说,是一个好的选择,冰岛火山、湖泊、山间溶洞丰富。
挪威:挪威被称为“万岛之国”,波多是挪威的重要城市及最大港口,是旅行者的最佳选择。挪威的黄石国家公园,恬淡舒适,也极富盛名。除此之外挪威的葡萄酒及威士忌也极为出名。
五、工作人员:
素拓部 部长:王汉唐
陈冉、魏芳、副部长:陈丽 干事:李鑫、武祎辰、
第二篇:文化风情展策划
http:// http:// http://www.xiexiebang.com/default.asp
民族文化风俗大体验 古筝伴奏品茶香 其乐融融做游戏 带你找回儿时的记忆
(一)体育竞技类 请体育部合作 出人 出道具 1投壶 2滚铁环 3踢毽子
又叫作“踢箭”、“攒花”。汉代砖雕中已出现踢毽者的形象,这说明至少在两千多年前此项游戏即已问世。踢毽之戏在宋代极为流行,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济”中有这一项。既然集市上有专卖毽子的,那么可以说当时已经流行踢毽之俗。
清代李声振《面戏竹枝词》中有《踢毽儿》一首咏曰: 青泉万选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诗前小序云:“缚雉毛钱眼上,数人更番踢之,名曰'攒花',幼女之戏也。踢时则脱裙裳以为便。”以上谈到制毽之法,都说用鸡毛为羽,以铜钱为托,把鸡毛缚固于钱眼之中。这是最普遍的制毽方法。
明清时,踢毽子游戏得以大发展。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八记当时北京踢毽云:“京师杂技,千态万状,以踢毽为最,三四人同踢,高下远近,旋转承接,不差铢黍。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其目如里外帘、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等,总其大略,不外盘、拐、磕、足蹦四大类。“盘”用双脚替换踢,“拐”以脚外侧踢,“磕”用膝,“蹦”则在足尖上见功夫。
清代在广州,每年的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人们不分尊卑都来参加,一试身手。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宝岛台湾踢毽子活动也十分流行。台湾溪口乡,无论男女老幼,都爱踢毽子,踢法也多:有文踢,称“小武”,一脚直立,一脚踢,这是最简单的踢法;有武踢,称“太武”,踢时,双脚离地,空中踢;还有定点踢,即将毽子平稳地停于肩、背、头、脚、肚、脖等部位。参见陶冶:《踢毽子》,载《民俗研究》总第25期,1993年,第78页。
4跳绳 跳绳,古称“跳白索”。今天的跳绳游戏大致可分为两类:跳小绳和跳大绳。小绳多为自摇自跳,大绳为两人或四人摇,多人跳。
跳小绳时,双手各执绳的一端,双脚跃起,以绳抡过头顶从脚下掠过,如此循复往返。单人跳可以跳出许多花样,如飞绳、编花、带人、连摇等。跳大绳,一般由两人相对而立,将绳抡起,跳者趁绳抡至最高点时,跑至绳下,绳从脚下而过。跳者一人多人皆可。跳大绳可以多人跳八字,也可以绳中翻斤斗。
跳白索,一作“跳百索”,明人沈榜《宛署杂记》卷一七《民风》记载非常详细:“十六日,儿以一绳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似乎百牵,其实一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为罚。”沈榜记载的是明代中叶的事。明末崇祯年间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时,也作了跳百索的记载,至于诗、词、曲咏此戏者,更是举不胜举。
清代儿童跳白索,还配以歌谣: 太平鼓,声冬冬, 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 一童跳入光轮中。诗为清代道光间人彭蕴章所作,见《松风阁诗钞》所收《幽州土风吟•太平鼓》。
不但要唱歌,还要配以太平鼓声。同样的玩法在《帝京景物略》录明人谭贞默《灯市》诗中也有表现,其诗句如“铙鼓殷阗赛跳绳”。可见跳绳时配以太平鼓是一种习俗。
(二)文化传承类
书法展示 书法社 中文系 服装展示 汉服社 社团 民族舞蹈展示 茶艺展示 社团茶社 竹竿舞 陶艺
(三)儿时那些事 1跳皮筋 2打弹弓
打弹弓是男童们喜爱的一项游戏。弹弓的制作,截取“丫”形树枝或用硬铁条折成“丫”形,两角顶端系以皮条,皮条中部截断,再系以薄皮制作的小兜。搓泥为丸,臵小兜之中,或打鸟或射铜钱,以为嬉戏。
儿童以打弹弓为戏的文字记述,大约以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为最早了,该书卷十曰:“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下,迎而欲弹之。”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条中记载市井中专打弹弓者,如杨宝、蛮王等十人。清代北京街头有专卖弹弓的小贩,儿童们花上几个铜钱就可以买到一个。王隐菊等人编著的《旧北京三百六十行》一书记述说:“卖弹弓、卖袖箭的小贩,多赶庙会或到厂甸摆摊出售。弹弓系用竹子制作的,其弦的中间附有圆形小槽,是丝编成的,弹槽内安上泥丸,对准枝头小鸟把弹丸射出去。” 3吹雨水泡
所谓吹雨水泡,就是今天儿童们玩的“吹肥皂泡”,以前用雨水配成,叫“雨水泡”。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由北京民间艺人绘制的《北京民间风俗百图》第七十三图标曰“雨水泡”,图之左侧有文字曰:“此中国雨水泡之图也。此物必须连阴天用雨水着紫碱、松香调和,盛在碗内,用竹披作圈,点水往空掠去成泡,借日光照之,化五彩颜色,名曰'雨水泡'”。
今天不用雨水,自然名字也变了。此游戏的制作及玩法极其简单,把少许肥皂溶解于水,用一竹管沾肥皂水吹,大小不等的肥皂泡就接二连三地飞向空中,在日光的照射下现出五颜六色,非常好看。4捉中指
这是一种老幼咸宜的游戏。由两个人玩,一人先将右手的五个手指并拢,不让对方看见,而以左手握紧右手,使左手在大拇指和食指之中形成一个“圆窝”,五个手指,半隐半露于圆窝中,让对方猜中指并捉住它。
中指可以有不同的藏法,如错位法、隐蔽法、突出法、换指法等等。换指是说将右手的中指撤出,以左手某指替代,以迷惑对方。此游戏以不让对方捉到中指为目的,但是,无论哪种方法,必须保证五个手指同时在圆窝中出现。5拍手(打麦)
“劈劈啪,劈劈啪,大家来打麦。麦子好,麦子多,白面做馍馍。”这是京郊儿童,两两相对,做拍手游戏时吟颂的童谣。这种游戏,古称为“打麦”,今称“拍手”。
唐代儿童打麦游戏也是边拍手边唱歌谣:“打麦,麦打,三三三,舞了也。”(《新唐书•五行志》)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博弈嬉戏》也记道:“今俗儿童有打麦,鼓掌作打麦声,后必三拍之。”打麦游戏是儿童们模仿农村用连枷打麦时的“劈劈啪啪”的声音,而在节奏上稍作处理,以击掌为节,并效其声,口里唱的也是“打麦,麦打”之类的内容。
今天流行的拍手游戏,其方法、歌谣已不限于“打麦”一种,可以打出许多花点儿来。两个人先讲好点儿,以及某点儿用掌心,某点儿用掌背。拍时不能错乱,乱则输。至于儿歌,各地不同。吉林省吉林市的儿童拍手歌是这样的:“你拍一,我拍一,黄鸟儿落在树当西。你拍二,我拍二,喜鹊落在树当间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三见九九连环。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打老虎。你拍六,我拍六,六碗包子六碗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儿撵野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儿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条胳膊九只手。你拍十,我拍十,庄稼佬,倒骑驴,你骑着,我赶着,你丢了,我捡着,你哭了,我给你,你骂我,我捶你。”说着“我捶你”,双方各打对方一拳,跑开。6翻 花
翻花游戏尤为女孩们喜爱,其名称各地不同,有的地方叫翻花、翻单单、翻股,有的地方叫挑线、抄花等。翻花历史悠久,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有这方面的描写。封云亭与梅女因长夜难遣,聊以交线之戏。此处所谓“交线”就是翻花,二人“促膝戟指,翻变良久”,“愈出愈幻,不穷于术。封笑曰:'此闺房之绝技也'”。
翻花使用的工具很简便,只需一米左右线绳一根,打结,呈环状。可一人玩,可二人玩。借助双手,通过勾线翻动,可挑翻成各种图案,如动物、植物及各种生活用品等。动静结合,惟妙惟肖,妙趣横生。最流行的翻花图案有以下几种:一人挑翻的有乌龟、蚊子、松紧带、金鱼、桥、喇叭、秋千、降落伞、太阳落山。二人挑翻的有双十字、花手绢、面条、牛糟、酒盅、媳妇开门等。
翻花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使手指关节灵活,促进大脑的发育。7老鹰抓小鸡又叫黄鼠狼吃鸡。
多人参加,由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皆扮小鸡。“小鸡”依次拉住“母鸡”的后衣襟,“母鸡”张开双臂保护“小鸡”,“小鸡”则紧随其后。“老鹰”窜入“鸡群”,左赶右追,瞅机会企图抓到“小鸡”。若抓到一只“小鸡”,则角色臵换,原充“老鹰”者改扮“小鸡”,“小鸡”则做“老鹰”,若抓不到,则依旧扮“老鹰”,继续抓“小鸡”。
河北定县儿童玩的“鹰捕小鸟”游戏与此属于同类:在院中或空地聚集十四人,从中选出五人;一人做鹰,四人做小鸟,其余九人,分成三伙,每伙三人,都携手作圈,直立不动,作为小鸟的窝。三个窝只准各住一个小鸟,剩下的一只就在窝外。做鹰的只准在外边,无论如何不许进入鸟窝。游戏开始,鹰就奋勇直前捕捉在外边的小鸟。小鸟奔跑,不使老鹰捕获。到不得已的时候,被追的小鸟,可以随意跑进那个窝去避难。这时那窝里原住的小鸟,就得赶快飞出。鹰看见后飞出的小鸟,再去追捕,小鸟再跑。就这样,直到鹰追上小鸟,再重新开始分工。见李景汉编:《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第331页。8 闯麻城
这种游戏多为男童参加。一群小孩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然后相对站成横排,各排用手拉成人墙,由一方先齐声喊叫:“天上雾沉沉,地下闯麻城,麻城闯不开,河那边的哪个敢过来?”对方回应,接着一人出阵,用力冲向对方人墙,冲破了人墙,就可以为本队赢回一人来;冲不破,就被对方留住。最后,一方人少到不能构成人墙,游戏就结束了。这种竞技游戏,要求善于把握时机,选择好突破口,否则难以取胜。见萧放:《荆山楚水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9 抽冰棒棍
10抽陀螺是一项传统的游戏,又叫鞭陀螺、打猴、打皮猴、打懒婆等。玩此游戏者多为男孩。
陀螺有着悠久的历史,按日本《浮世绘大百科事典》载,其传入日本的时间至晚是在北宋末年,也就是说,陀螺之戏在此之前便在中国民间广泛存在了。明末人刘桐写过一首咏赞抽陀螺的诗歌,名为《杨柳活》:杨柳活,杨柳多, 小孩小女闲不过, 丝绒结鞭鞭陀罗。鞭陀罗,鞭不已, 鞭不已,陀罗死。
诗歌生动地描绘了春风乍起之季,杨柳初黄之时,群儿三五,边抽陀螺边歌唱的快乐情景。
民间流行的陀螺种类繁多。制作陀螺的材料,以木头为最常见,或使用砖、石、竹等。最简单的陀螺只需将木头旋成圆柱体,上圆下尖就行;比较复杂的,是把圆柱体内挖空,外面留一长方孔,使内部形成一个腔体,用鞭抽拉,使其旋转,可以发出“嗡嗡”的声响,这种能叫的陀螺叫“鸣声陀螺”。
玩陀螺时,要准备一根鞭子,一手拿陀螺,一手持鞭,将陀螺捻转在地上,立即用鞭子抽打底部尖端,使陀螺在地上不停地旋转。还有一种玩法:一手拿陀螺,一手拿鞭,先将鞭绳缠在陀螺的上端,在将陀螺放在地上的同时,用力拉绳子,陀螺便旋转起来了。
陀螺可以一个人自抽自乐,也可以几个人比赛。比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陀螺加足鞭以后,看谁的陀螺先停下来,先停的算输;另一种比赛方法叫“撞架”,各自将陀螺鞭得飞快,然后向对方的陀螺撞去,谁的陀螺被撞倒,谁输。
东北人把陀螺叫“冰猴儿”,那儿的习俗不在春季鞭陀螺,而在冬季,在冰上嬉戏,陀螺一经抽打,旋转灵活得如猴儿一般,故人们称之为“冰猴儿”。见麻国钧:《中华传统游戏大全》,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39页。
凡是优秀的玩具,都蕴涵着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原理。据说陀螺的稳定旋转,曾给原子反应堆的发明者恩里科•费米以极大的影响。11 抖空竹
是主要流行于北方的传统游戏,又叫抖空钟、抖空筝、抖壶卢、抖嗡子等。传统的空竹,包括两种:在地上旋转的和在空中抖动的。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记载:
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荡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钟,小亦蛣蜣飞声,一钟声歇时乃已,制径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这类“空钟”,以前北京俗称“抽绳转”,天津人叫它“闷壶卢”,有的地方则叫“地铃”。
我们今天所谓的空竹,不再包括在地上玩耍的“抽绳转”,专指抖在空中,嗡嗡作响的那一种了。空竹有大有小,以多少“响”加以区别,响数从六、八到十二、二十四不等。一个“响”也就是一个音孔,“响”越多,声音越大,价钱也贵。空竹多少响,都以红纸黑字标出。空竹有单筒、双筒两种,双筒好学,单筒的操作起来较难,不易掌握好平衡。空竹之戏,清代非常受欢迎。无名氏著的《燕京杂记》记述当时北京空竹的制法、玩法说:“京师儿童有抖空竹之戏,截竹为二,短筒中作小干,连而不断,实其两头,窍其中间,以绳绕其小干,引两端而擞抖之,声如洪钟,甚为可听。”
抖空竹技法多样,令人叹为观止。舞式主要有“鹞子翻身”、“飞燕入云”、“响鸽铃”、“攀十字架”、“扔高”、“张飞骗马”、“猴爬竿”等。单说“扔高”一技,有的能将空竹抛向空中达数丈高,待其下落再以抖线承接,准确无误。
从前北京以及北方许多城市一到春节庙会,都有专门的空竹摊子,经营各种空竹,颇受人们的喜爱。
第三篇:欧洲风情--教案
音乐课《欧洲风情——桑塔露琪亚》教学案例
教 材 分 析:
1、《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
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难以忘怀。
2、歌曲为c大调、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船歌:这种歌曲或乐曲的特点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
色彩是开朗奔放的,热情洋溢的。
教 学 目 标:
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词,并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
2、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
3、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4、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各种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段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学
生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索、创造、审美体验的无穷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 点: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用有感情的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
难 点:唱准变化音。
课 前 准 备:
1、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船歌的素材
2、教学器材:电子琴、3、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礼仪
2、导入新课(导语:每个国家都有着极具特色的民歌或民族音乐,先来听一段音乐 《乌苏里船歌》,今天我们走出国门,到欧洲去看看,领略那里的民歌,老师和大家走进意大利----多媒体展示欧洲和意大利的版图)
二、新课学习《桑塔.露琪亚》
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观赏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佛罗论撒(通过影像资料)
2.听范唱两遍(请学生讲解歌曲结构,明确歌曲的调号和拍号)
学唱歌曲:a: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b:请有键盘基础的学生带领大家学习歌曲的曲谱或旋律;
c:老师带领学生来练习曲中的变化音(这是难点);
d:完整演唱第一段,体会歌曲的内容和风格;
3、请学生讨论(如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贡多拉,佛罗论撒的歌剧院,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等)
4、请学生设计此歌演唱方案(演唱音色、情绪等)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5、实践活动:按照学生设计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请两位以上的学生演唱个别段落,来展示
他们设计的演唱方案。
6、学生对《桑塔.露琪亚》进行表演和再创造。
体会划船动作,并分组练习
三、欣赏意大利的音乐艺术。
(1)、请学生观看帕瓦罗第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民歌)
(2)、让学生讨论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声音特点:
(帕瓦罗第-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明亮,有穿透力),(多明戈-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丰满华丽,坚强有力)
(卡雷拉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流畅抒情)。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桑塔·露琪亚》这首威尼斯船歌,我们接触到了欧洲的一些船歌,并感受
到了它们所具有的维尼斯船歌的风格和特点。
威尼斯船歌的特点是:旋律优美,浪漫抒情,节拍以八三拍子,八六拍子为主,节奏富有摇动感。
船歌的音乐体裁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但由于民族的不同,所形成的风格也有所不同。以后我们会接触到。祝贺我们大家度过了愉快而又充实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咱们下节课再见。
五、板书设计
标题《桑塔露琪亚》
拍号:3/8
强弱弱
船歌体裁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欣赏、演唱、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学生能初步了解欧洲不同国家的人文背景、音乐风格特征。但仅从一首作品来了解一个国家似乎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音乐能积极进行深入的探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第四篇:异国风情展活动策划书
活动主题:异国风情展活动
活动时间:4月~5月 历时5~6周活动地点:山东大学新校,老校,南外环校区
具体形式:以展板形式展现各国风情,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国家概况
2.服装方面如各国有代表性民族服装的彩印图片
3.饮食展现各国饮食文化
4.艺术及艺术家体现各国艺术精髓 如德国的音乐,法国的绘画,日本的歌舞伎,俄罗斯民间舞蹈等
5.旅游各国自然风光美景 以及时间著名的城市 建筑 博物馆等名胜古迹
6.经济发展状况代表性产业及与中国的交流合作 如德国汽车 日本电子等
7.特点各国有代表性的特点 以及广受人们欢迎的突出的文化形式 如 德国足球法国时尚业 韩剧 日本动漫业等。
具体要求及安排
展板要求图文并茂,照片全部彩印,并付相关文字介绍。
展板背景图画及版面设计要体现所展示国家的风格。
7张展板,6张大的1张小的。6张大的分别展示六个国家。小的用于开头,对外语文化节的宣传和介绍。算是一个开场画。
外语文化节期间在新校老校两校区巡回展示。大约4~6周时间。
展示顺序为:英,法,德,日,韩,俄(如有时间可加上西班牙)
预算
展板:20*6=120元
彩印:1元/张 1*30*6=180元
打印:0.6元/张 0.6*40*6=144元
合计:624元
备注
此项活动需要社团联合会各个部门及宣传部的指导和协助
第五篇:家乡文化风情展策划沈丁盼
家乡文化风情展
——策划书
活动背景:待定
活动主题:家乡文化风情展示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同学家乡的文化,增加对中国区域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大融合活动时间:待定
活动对象:大一,大二学生
活动主办方:人文学院文艺部、传媒部
活动内容:1家乡文化风情 PPT制作、演讲比赛
2、家乡文化风情 征文比赛
3、家乡文化风情 方言版歌唱比赛
4、家乡文化风情 人文地理科技知识竞赛
内容简介:1:家乡文化风情 PPT制作、演讲比赛
比赛形式: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收集有关自己家乡的相关文件、图片、视频等资料收集整理后以PPT演示的方式展示自己家乡多姿多彩的文化等进行比赛。其中演示方式各自发挥,可以通过演讲+演示等方式进行。
1)、X月X天以宣传单通知各班进行宣传,并在文化长廊或西门口
或扫楼宣传。
2、X月XX日——X月XX日收集统计各班报名信息。
3、①、X月XX日进行比赛,②、X月X出优胜者,并颁发有关证书和奖品。
③、相关人员进行扫尾处理,写出工作总结。
4、奖项设置:设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注意事项:
1、所选内容必须真实、内容必须健康向上。
2、演示时长原则上不要超过6分钟。
3、由系内学生观众、学生会相关人员与部分相关社团同学评选。
4、如需特殊条件要求需提前24小时向主办方说明。
2、家乡文化风情 征文比赛
1、以 家乡文化 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内容不限,可介绍家乡风土人情,以及美食,河流等具体事物,内容积极向上,字数500-2000字,须体现对家乡的热爱,思念之情
2、奖项设置:设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可以考虑与思韵 院刊合作,将优秀文章予以刊载
3、家乡文化风情 方言版歌唱比赛
1借鉴 国语新唱 经验,改编任意歌曲歌词,将家乡文化事物风情写入歌词,然后唱出,可以普通话、方言任一形式
2、可分初赛、复赛,复赛歌曲须与初赛不同,评分标准:歌词60% 唱功40%
奖项设置:设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4、家乡文化风情 人文地理科技知识竞赛
比赛形式:
1、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本次比赛,本次活动的“家乡”定义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
2、X月XX号开始宣传并开始接受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X月XX日,3、X月XX日开始比赛,比赛形式为以个人为单位参加竞赛,竞赛的内容为所报城市的有关科技、人文、地理等知识。比赛分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自主发挥题四部分
1)必答题:各参赛者从所给的n套题中任选一套,每套题有3道小题,答题时间60秒(每题100分,答对加100,答错不得分)
2)抢答题:①抢答题进行一轮,分值均为100分,答对加100分,答错不得分
②主持人宣布“开始”后方可开始抢答,主持人未发出“开始”指令举牌抢答者的视为犯规(扣除50分)
(3)一经选题就必须在5秒内开始答题,答题时限为:选择题10秒填空题60秒,所限时间内答不完全者视为答题超时(不得分)
3)风险题:每人一题,在所有的风险题中选择一题回答,题目分值为100分、200分、300分,选择时只报题号即可,答对得相应分值,答错扣除相应分值,每队答题时间为60秒
4)在科技、人文、地理等方面任选一方面进行演讲,根据眼睛内容及表现由评委给分然后取平均值计入选手总分
4、计分者抓紧时间统计分数,由主持人宣布各参赛队总分及名次
5、每场比赛分别评出××(城市名)之星一名,优秀奖若干名
七、比赛纪律:
1.答题时,只有在主持人宣布“请回答”或“开始”才可以站起回答,否则视无效。
2.选手回答问题必须站立,答题完应说“回答完毕”,不可在做补充。
3.各参赛者必须服从评委和主持人的一切判断和指挥,严禁在现场发生争执及出现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将取消比赛资格和成绩。
活动总结:因考虑到活动经费问题,部分活动构想并未提及,同时由于对策划的写法的不熟悉,对活动构想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望指出并见谅。
活动期望:类似的活动有很多,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定能将此次活动完满举办。
策划人:人文学院 文艺部沈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