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以下关于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的文章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近日读了《苦难辉煌》一书,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回顾历史,是为了心灵更好的共响。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我们是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在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前,我们更要看到今天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忘却曾经的苦难,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去面对任何险阻艰难,去铸造新的辉煌。
《苦难辉煌》最根本特色就是进一步还原历史,让史实说话,让真实的中国共产党早期成长史展现在人们面前,丝毫没有掩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幼稚与单纯,也没有遮掩早期共产党人的大量背叛与退缩,但一切都是成长的必然阶段,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苦难的历程换来了革命的真谛和最后的成功。作者不想让文革中的那些高大全、那些造神式的描述再次重复出现,以“重新思考”的姿态,不断发现历史的价值,这恐怕是本书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们党和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赢得了无数辉煌胜利。《苦难辉煌》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性问题,表现了可贵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开始,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将以问题告终。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时代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有一种说法: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苦难辉煌》这本书提出的问题比较好,提炼的思想也很深刻,这也是我们当前需要大力提倡的治学态度,要不断地提出问题,给自己提问题,给别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才能激活我们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培养一流人才。
《苦难辉煌》这本输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从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李立
三、蒋介石等,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任默默无闻的英雄,这让我更加敬重历史的伟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不是从苦难跌入深渊,就是以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艰苦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只有探寻这些历史,才能让我们真正聆听生命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所以,不要为自己籍籍无名而忧伤,却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把自己极其有限的生命融入永恒的人民的事业中去。
历史是相对的,辩证的。过去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以上关于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统一整理,请您继续关注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
第二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追忆峥嵘岁月共创美好未来
——《苦难辉煌》读后感
近日,怀着无比敬重和激动的心情细读了金一南教授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感慨良多,受益匪浅。虽然,我不曾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但《苦难辉煌》再次在字里行间带我重温了一遍那段波澜壮阔、血雨腥风的历史。长街几许升沉事,付与征途热泪痕,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求救国救民、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舍生忘死,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困苦、挫折与失败后的勇往直前、百折不饶,最终像凤凰涅盘那样,从苦难走向辉煌,重获新生。掩卷长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些东西始终萦绕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以前看过一些历史书籍或者影视作品,总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赋予片面或单一的主观色彩,而《苦难辉煌》这本书给我感觉最大的特点就是客观和真实。一些在很多书籍或资料里刻意隐瞒或避而不谈的历史故事,在此书中却娓娓道来,如长征在刚开始时其实根本不知未来的方向,曾经遭遇四面楚歌;红军的四渡赤水并不是神机妙算的行军,而是完全被迫的战略调整;毛泽东主席也打过败战,并曾经在公开的场合坦承自己的指挥失误。伟人本不是圣人,不是天生的成功者,他们也会犯错误,也会打败仗,也会骂人。这样反而让我觉得更加真实,亦让历史人物和事件“有血有肉”,更加丰满、生动和具体。
其次,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让我心潮澎湃、感动万分、倍受鼓舞。两万五千里长征无疑是最好最真实的写照,中共党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步,莫过于出发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1
万水千山若等闲,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最深重的苦难与最耀眼的辉煌,皆出自于此。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百折不饶的惊人毅力,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怕牺牲。四渡赤水、突破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这些史诗般的壮举皆是长征一步一步的过程。被誉为里程碑的遵义会议,也是长征路上的里程碑,是长征的产物。我想,长征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故事,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
书中有段父子的对白至今让我铭记于心。1922年春节,李立三回家探亲。其父李镜蓉以为他刚刚从法国回到国内,便问:“你留学回来准备做什么事?”李立三答:“我要干共产!”李镜蓉听了后暴跳如雷:“这纯属胡来!是自己找死!人家督军有那么多兵,那么多枪,你们几个小娃娃,一千年也搞不成!”李立三答:“军阀有枪,我们有真理,有人民,我们死了不要紧,牺牲了一些人,一定有更多的人起来革命,革命一定成功!”正是有了像李立
三、方志敏、陈延年、李启汉、瞿秋白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决心,才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摧不毁,打不垮,战不胜,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9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90年岁月,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昨天是一页翻过的历史;今天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明天是一幅宏伟的蓝图。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纪检监察的工作人员,我们不仅应珍惜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今天,更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中华儿女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共产党诞辰90周年即将来临的时刻,我们应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玫瑰色的憧憬,放飞坚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赞美的诗行。
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词中说:“携来百侣同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就让我们一起追忆峥嵘岁月,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2012年5月23日
第三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读后感
——做民族脊梁,树民族栋梁
读《苦难辉煌》,就是在读中国的苦难史,读中国的辉煌历史。我们触摸的是厚重的中国历史,思考的是中国的未来。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金一南先生的这部《苦难辉煌》是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它向我们再现了一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读后颇有感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对长征的一番评价:“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毛主席的大无畏精神,伟人已逝去,回音壁上的轰隆声,仍然如雷贯耳。
金一南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事业和主义已经没有躲闪吸引力了,但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始终抱有不变的信仰,所以我特别想写这批真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但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努力成为新时期的民族脊梁。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深深知道:很多工作有他的功利性,唯独教师这个行业没有。很多行业、事业可以失败,教育不行。我们的学生就是社会的未来,我们作为教育者是为未来工作着,与未来同行——每个孩子的未来,众多家庭的未来,我们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的未来,一个民族的辉煌的蓝图要靠这些学生来绘制。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们首先要成为民族的脊梁,然后在工作中要努力培养民族栋梁之才。
然而成长在电脑时代“九零后”,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苦难辉煌,可谓知之甚少。对于书中提及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的理解,更多的是流于表面。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如何教育他们,肩负起历史使命,把中国带向另一个辉煌,是作为当代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我想,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最重要的是拥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这样可以从正面感染、教育和激励学生。
《苦难辉煌》一书中引了周恩来总理年轻时的一段话,让我感受颇深:欲筹一生之计划,舍求学其无从。然学而不勤,则又何贵乎学。是故求学贵勤,勤则一生之计定矣。人人能勤,则一国之事定矣。”我们每一个老师都用自身的“勤”去带动身边的学生,何愁我们的祖国不辉煌呢?
有人把精神力量的来源归之于苦难和胜利。苦难砥砺意志,胜利催人奋进。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在革命战争年代用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所凝结成的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不正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吗?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重温党的革命历史,培养民族栋梁,积蓄让党的事业永葆辉煌的精神力量!
第四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读《苦难辉煌》有感
在21世纪的今天,许多年轻人已经淡忘了当年先辈们的历史,社会上的风气也是没有了当年革命精神,每个人只是想着如何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但是我认为身为一个中国人,就不应该忘记历史,历史是多层面的,我们要记住历史留下的错误为了是日后改正,我们要记住被侵略的历史以保护我们的国家不在收到侵犯。我们要更加看清自己的身份,重温那段过去党和先辈们创造的历史。我这假期重读苦难辉煌,便再次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感受。
如今,我们再回看历史,中国共产党1921年建党,1927年建军,之后历经红军长征,抗日、解放、朝鲜、越南等战争,从最初的53名党员到后来的百万雄狮过大江,夺取全国政权,经历多少磨难,到底是一批什么样的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前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这些在我没有读到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时,我还不是特别熟悉。直到那年4月,金一南教授推出了《苦难辉煌》,他一改传统党史的思维视野和叙述风格,探索出一条党史研读的新路。历时15年完成了《苦难辉煌》的12章,以散文式写实的手法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至36年西安事变这一时期的历史。金一南教授说“历史上先有伟人,后有伟业”,正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一批伟人的历史自觉,才造就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和中国革命的奇迹。试想如果历史上没有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精辟论述,没有对中国当时社会现状和问题的清晰认识,中国革命不知道在黑暗中还要探索多少年;如果没有朱德在南昌起义失败,与主力失散后,面对仅存的800名起义军坚定的喊出:“同志们,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了,但是1917年俄国革命终于取得了胜利,现在就是我们的1905年,我们也终将迎来自己的1917年。同志们,要干革命的跟我走,不愿意的可以回家!不勉强!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就不会有未来的朱毛会师,不会有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为的只是心中的政治信念,为的是振救中国的理想,为的是造福人民的愿望,即使面临背叛,面临死亡,也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雄气概,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以下是我对我在书中的一些感受,共四点:分别是意义、历史、人物、客观。
一、读懂中国如何在最艰苦时期攻坚克难的历史对青年人意义深远
金一南教授在自己的书评中说到过这样一句话:“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每一代共产党人都要回答的问题,从1840到2050年,一百年救中国,一百年发展中国。”当年毛泽东成功的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不是一劳永逸的,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人,依然要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问题,从人民群众的需求中寻找答案。所以我们不仅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上,更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上,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近代以来中国那段最为艰难曲折、最为惊心动魄的追求、选择和奋斗史,其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也是我们现在需要警醒和借鉴的。看现在的年轻一代,如果对于这笔财富我们没有很好的挖掘,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是难以估量后果的。可能会导致一个国家的颠覆,年轻人是一个国家往后的发展力量。如果我们能多一些“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的设问,多一些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追溯和探寻,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宽度。美国两百多年国家史,开掘的非常充分,使每一个美国公民都能清晰感觉到自己的根基。苏联卫国战争不过4年,文卷浩如烟海,足令今天的俄罗斯人坚信和平与强军密不可分,所以我认为学好历史非常重要,可以在学习中更好更快发展,走向新的辉煌。当年邓小平也指出了: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现在习近平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历史在人民的探索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又造就了新的辉煌。
二、我们要从战略角度看待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
我认为书中分别以战略角度和思维高度解读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把它放到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日本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剧烈碰撞的背景下研究,着重探究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何以能够统揽全局,把握重点,既着眼当下又布局长远,从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确立了勇于探索、铸就辉煌的方向。现如今也是一样,我们党是一个纪律严明的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批有着历史自觉地伟人所缔造的,一个人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不仅仅是只为了追求自己学业、事业和家庭,因为在除此之外,还有人性的关怀,还有国家的发展,还有社会的进步,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做,因为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我认为书中涉及到各派利益的博弈及得失,对我党的历史中肯的剖析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的深刻影响,剖析了党内不断发生的左右倾错误造成的巨大损失,分析了党内主要领导人的优点和局限。并客观的评价了敌方阵营,说明了敌方为什么会输掉战争,为什么他们都打不过我们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利用此深刻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狼子野心,揭示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残杀共产党人、疯狂“围剿”革命根据地、在日本侵华战争时还多次进行残害共产党人、建立独裁统治的本质。也正说明了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科学回答了为人民才会导致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说明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些重大问题。书中写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送来了组织领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剧,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出中国化道路的。金一南教授在书里详述了当时背景各方力量相互制约的历史,说明历史发源于苦难,苦难孕育着辉煌。当时我也是不禁想起自己在入党志愿书中谈到,我为什么要入党?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清晰。
三、我们应当注重对重要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
我在书中看到金一南教授对每个重要人物都有他的介绍,除谈他的出身、功绩,还谈个人命运的结局,说明是由无数个个体变化组成了这一大气磅礴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对我们党的众多领导人和高级将领的描述,没有人为拔高全是客观和历史选择,既讲他们的历史功绩,也讲他们的历史局限和错误挫折。对像最开始的领导人有陈独秀、王明、张国焘、李德、汪精卫等这样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都有客观公正的评价。说起领导人,在这里我也是回想到前段时间,中纪委发布大型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这部视频一出便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时正值十八大之后的那段时间,被查处的违纪违法“大老虎”们纷纷亮相荧幕,忏悔自己的过错。他们或掩面而泣,或悔恨不已,自感愧对党和组织的培养,身居高位之后迷失于自身利益,忘记了曾经的原则和信仰,成为被自己和人民唾弃的人。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集团利益,特权思想。他们并不能做到像当年的那些领导人们一样,不关注命运,不看重历史。然后在书中也是说到了毛泽东,在书里评价毛泽东用兵真如神。1956年9月,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描述一生中打过四次败仗,两次就发生在被描述为“用兵如神”的四渡赤水,这说明,历史从来就在挫折中轰然前进的,伟人不是不犯错误的人,而是犯了错误能及时纠正的人。对,这些大老虎们,也可以犯错误,但是他们不仅没有改正,还变本加厉,欲贪则贪。所以他们做不到像毛泽东一样,他们都不是合格的党员。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仅像这些老虎一样,我们自己的党员干部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虽说都有共产党人的信仰,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党员做好了,才好向人民回答红色政权到底是什么样的政权。
四、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书中提及的问题和回答
我感觉面对书中的那些回答和问题,我们应该客观角度来看,毕竟书中那些回到都是人的回答,我们应当从自身理解加上前人的总结做以判断。但是也正是如此,我才会认为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便是,每当金一南教授他自己描述一段史实后,都会有他独特的点评和回答,我后来也是从网上了解到,金一南还特此请到了37位亲历者、开国元勋子女和专家从战略思维的高度进行了评述。比如提出的问题有,列宁与孙中山有无交集;马林是最早提出国共合作的人吗;谁是最早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中国人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共产国际给蒋介石定性,访问苏联与思想转变;李立三南昌起义作为如何;长征是如何开始的;红军长征出发之后,苏区留守人员的生存是什么情况;过草地红军到底牺牲了多少等等。这些问题不单单是金一南自己想出来的怎么回答而是众多的亲历者和开国元勋子女根据历史真实而创造出的,值得我们深思。记得也有人曾说过,不了解国家历史的人,就不能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思想,这个民族的灵魂。读完《苦难辉煌》这本书后,也告诉了我必须要铭记的这一段历史,铭记历史上的人和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也正如金一南书中所说:“如果没有国民党第五次反围剿也就没有长征;没有长征也就没有西安事变;没有西安事变也就没有国共两党的联合革命。然而历史没有假如,历史就是历史。”今天我们生活在安定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历过战争、革命、饥饿、牺牲等,所以不能深刻体会革命战争年代的那种拼搏奋斗的精神。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开始新征程的,就是在苦难艰辛的探索和奋斗中铸就辉煌的。
第五篇:《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读后感
今年7月份公司给我下发了《苦难辉煌》一书,让我有幸拜读那些事儿在正规历史书里面是找不到,对于普通人恰恰是这样的一些事儿,才能让人真正的感悟历史,触摸历史。揭开或粉饰、或掩饰、或扭曲、或回避的帷幕,会发现真实的历史真的比任何文学作品更精彩、更深刻。在体验这种真实的那一刻,确实有一种分不清历史与现实的感觉。历史不过是过去的现实,现实不过是历史的再现。
曾经有过轻视古人的念头,其实那是无知的表现。
社会总算还是在进步,有不少人在做拂去历史尘埃的工作,让人们在重峦叠嶂中感受到那一缕透过云层的光芒。最近有前辈推荐一本书《苦难辉煌》,讲的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到西安事变国共联合抗日这一时段的历史。开始没在意,后来竟一口气看完,直呼过瘾,颇有收获。书中留下较深印象事儿很多,下面是一部分:
北伐战争的“赞助商”是苏俄。苏联提供了巨额资金和军火(这一点其实在《货币战争3》里就提到了)。在北方苏联对冯玉祥也提供了巨额赞助。书中提供了精确的数字。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夕,孙中山给蒋介石一封信中说与共党的合作走不下去的时候,必要时候需有决断的手段。
陈独秀一开始就要保持中共的独立,直到自筹经费用尽没折了,才接受共产国际的资助和领导。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而马列主义却是通过日本这个中转站传到中国。当年最早在日本翻译马列主义著作的人大部分是国民党元老。“共产党”三字,就直接是日文中的汉字,与英文或德文原意有点距离。
毛泽东奔赴秋收起义的路上被民团抓住,当时就要押回枪毙,毛借钱贿赂了看押的人,可民团头子没搞定,快押到民团总部还有200米的时候,毛才找到机会逃跑,然后民团和民团发动的老百姓一起搜,都没搜到。这个故事早知道,只是这200米的距离才知道,如果走完这200米,人们就会说历史就将改写了。
朱德的地位一开始并不高,南昌起义时只安排了一个并不重要的任务。在南昌起义失败队伍即将散伙的时候,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存下了人民军队的火种,然后在艰难历程中才建立的崇高地位。
井冈山“朱毛”,其实一开始是“朱毛龚”。龚的地位是红军参谋长,红军长征后在苏区叛变。
长征中穷追猛打红军的薛岳,曾支持过上海工人起义,在四一二政变前曾到中共中央总部问要不要把蒋介石抓起来。此人当年是孙中山警卫营二营长,一营长是叶挺,三营长是张发奎。当然我们知道后来抗日,再后来丢失海南岛的也是这个人。
所谓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四处撞墙的结果,最后终于撞出一个口子出去了。可贵的地方是,每次撞了墙都知道回头,这就是所谓的“不二错”。
在苏维埃的时候,毛被排挤,是林彪写给毛一封支持的信让毛彻夜难眠奋笔回信,这个事儿没在其它书中看到。
土城战役想打进四川,让中央红军差点拼光老底的川军指挥官郭勋祺曾保护过杨暗公和陈毅。
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分道扬镳的时候,徐向前说了著名的“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那句话,那个问要不要打的人是谁呢,其它书里都没有交待。那个人是许世友。后来追上来威胁毛泽东,并把红军大学四方面军学员带走的人是李特。
网上对这本书有这样的介绍:《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这本书必须细细品读,慢慢回味,不可以一蹴而就,一目十行,因为,字里行间的信息量太大了,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历史事件犬牙交错,是非对错翻云覆雨。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理解了苦难的岁月如何让一个人磨砺成才,在与大家共享的同时,也希望能给自己敲响警钟,步步实事求是,在做好移动单位本职工作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添一点绵薄之力!
政企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