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党史,知党情,弘扬苏区精神,振兴苏区发展演讲稿
学党史,知党情,弘扬苏区精神,振兴苏区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演讲台上,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学党史,知党情,弘扬苏区精神,振兴苏区发展”。众所周知,奉献、付出、使命、责任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最高贵的品质。她像一株冰山雪莲,洁白无瑕;像满山的杜鹃,温暖人间。
回首往事,90年前的中国正处在风雨如磐、长夜难明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时候,人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的道路,咱们敬爱的党组织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她诞生于灾难深重的中国,成长于艰苦斗争的环境,经过长期曲折的道路,终于取得了全国政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90多年来,她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有过挫折,有过失误,但谁也无法否认,成就是巨大的,业绩是辉煌的。在她的带领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总量跃居世界第七,高科技领域也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人民的生活也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九十年后,中国已巍峨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九十个寒暑,九十个足迹。
九十年的风雨,九十年的辉煌。
历史说明,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和勤政为民的优良作风,显示出了共产党执政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这也是中央苏区能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无疑,勤政为民是苏区精神的本质内涵。
苏区历史尽管成为过去,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的精神财富。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所需要的,弘扬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更加凸显。
苏区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虽然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目标任务已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群众的主体地位没有变。
有一种倒下,可以托起生命;
有一种抉择,为人民点燃希望;
有一种号召,可以振奋人心。
中国共产党——多么光荣的名字,您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儿女的心中,也将永远成为中国历史那最辉煌的一页!
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作为一名出生在苏区、成长在苏区、将来还将奋斗在苏区的青年一员,我们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党史,熟知党情,弘扬苏区精神,积极的献谋献策,为振兴苏区发展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追寻您的脚步,满怀豪情的再创新世纪的辉煌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第二篇:弘扬苏区精神演讲稿
弘扬苏区精神,立足本职当先锋(演讲稿)
苏区历史尽管成为过去,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的精神财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所需要的,弘扬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更加凸显。
苏区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虽然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目标任务已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群众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当前,我们面l临的历史任务艰巨而繁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应当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改进工作方法,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实际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强化公仆意识,有爱民之心,把民生问题时刻放在心头,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标准,人民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心系群众安危冷暖,尤其是要关心和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人心的实事好事,不断增进群众福祉。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群众工作是党员于部的基本功,必须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特征逐渐显露,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等新特点,把发扬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与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群众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耐心细致的做好宣传解释,克服简单粗暴。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增进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
弘扬苏区精神始终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传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好做法更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
在全县大力倡导“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的民政精神大竞争中,作为一名民政干部,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基层民政工作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民政工作,顾名思义,第一要热爱民政的工作业务,包括对他的热情和冷淡,所谓热情是民政干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热爱,所谓冷淡是社会部分公众对民政工作不理解的做法。第二要加强对民政业务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掌握民政法规的精神和内涵,达到更好的为民政对象服务的目的。第三要掌握民政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观点和新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说大一点,民政工作,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随着社会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民政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重要。
一是爱心:即爱民之心。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平常的爱,更要有一种大爱的境界。对于新时期民政工作者就是要深怀爱民之心,这是世上最博大、最深厚的爱。与其他部门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相比,民政部门的许多业务,可说是面向千家万户的。在我们的工作的对象中,婚姻登记、殡葬改革、村据)委会建设、行政区划、地名管理、民间组织管理等,是以全民为对象的,还有许多工作是为特定的服务对象即是最可爱的人,有烈军属、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国家建设做过贡献,有的上过战场,为国家安全立下了功劳。在最困难的人中,有贫、孤、老、病、残等等,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最需要是关爱,最缺少也是关爱,只有通过我们民政工作者的勤奋工作,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给他们。面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只有深怀爱民之心,心里时刻想着百姓,竭尽全力帮其排忧解难,才能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和民政对象对民政工作的厚望,民政工作的存在才有社会价值,我们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二是要忠心:即忠于职责。老一辈革命家陈毅曾将民政工作概括“上为中央分忧,下替百姓解愁”。随着时代发展,民政工作的内涵延伸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职责范围更广、涉及面更多,民政工作的职责决定民政部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每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通过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各项工作,帮助社会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困难;通过优抚安置工作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搞好服务:通过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民问组织管理、行政区划、婚姻登记等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维护城乡居民合法权益。这些职责都是党和政府赋予民政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事关‘“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起着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作用。这都需要我们民政工作者要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如何成为一名忠于职守的民政工作者,民政系统倡导和实践的“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精神就作了很好的概括:一是崇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二是崇尚知难而进,一往无前;三是崇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四是崇尚艰苦奋斗,勤俭兴业。
三是要热心:即热爱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民政人,首先必须热爱民政工作,有一颖炽热的爱心,工作起来才会有热情,才能满腔热忱为需要服务的民政对象做好服务,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政工作中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问题才会被热情所化解。民政工作头绪多,范围广,各项工作之间没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而每项工作又都很重要,都必须做好。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在共享发展成果的情势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今天开展民政工作的社会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民政对象、具体任务已同计划经济时期和革命战争年代有了大所不同,每一项工作要做好,要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都不容易。民政工作的多元性,要求民政工作者要努力学习,不断增强服务本领,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在工作中把握规律性、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新期待增多,新要求更高,这都需要民政工作者主动分析新形势,适应新形势,多谋善思,多想新办法,多出新措施,增强工作者驾驭民政工作的能力。
四是要诚心:即诚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要对民政对象、民政事业充满感情,把他们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落实到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平等对待每一个民政对象,不歧视他们,而是像对待自已的亲人那样,尊重、理解、关心他们;二是多替民政对象着想,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替他们分忧解愁;三是要说真话。民政工作者必须说真话、实话,不能说假话、空话,要真实反映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呼声和实际困难。四是要办实事。要切实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办实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形式主义;五是要讲原则。要严格按规定、政策处理一切事情;六是要讲公平。处理、解决问题要合理、公道,对所有人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亲有疏。
五是要操心:即勤奋敬业。为民,就是要把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关注民生、民意、民权、民利,做到亲民、爱民、利民,为人民谋福利、为群众办实事。
心中时刻想着群众,想着需要服务的对象,把对群众的浓厚感情融入到民政工作过程中,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勤于思考,为一方的民政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拿措施,民政工作是具体实在的,经常遇到困难和矛盾,一项民政业务部署下来,如何抓好落实,需要我们善于在困难中寻出路,想加去,善于在矛盾中讲协调,勤于劳作,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走百家、进千户,一户一户研究,一个一个解决。这样,才能把党和政府对民政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使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把民政工作的职责落实在为民服务中。
六是要耐心:即耐心热忱。遇事冷静不发火,常修道德、素质之养,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民政工作都是服务性工作,具体的业务就是服务的具体体现。民政工作的服务性,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政对象服务,特别是对最困难的人的服务。由于社会利益格局调整,他们中很多人长期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下,造成性格的不健全和不完整。那些最可爱的人,曾经对革命和国家建设做过贡献,由于现在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有的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少数人对现实社会有不满情绪,心理不平衡,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民政工作者以耐心矫正他们的性格,以耐心融化他们的不满情绪,在人格上尊重他们,视他们为亲人,对他们的诉求,做到耐心细致地听,耐心细致地说服解释,对合理的要求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不合理的诉求,不厌其烦地解释疏导。
七是要细心:即细致周到。对所服务的对象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把民政对象的需要想在前、做在前。民政的每项工作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包含着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因此,民政工作者要加强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带着感情做民政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满腔热情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每一个困难群众。对基层的民政工作者来说,要做到对我们所服务的民政对象情况进行分类梳理,时刻装在心中,记在脑里。
也许,很多人会感慨‘“弘扬苏区精神?离我们生活工作太遥远!”,其实,不远,她就在我们身边,她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落实在行动上的坚定信念和开拓创新、勇争第一的法宝。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苏区精神发扬光大,传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好做法,用 “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的民政精神去论释一个真正的民政人。
第三篇:弘扬苏区精神
“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的良好氛围,切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0351113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全班广泛开展了“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主题教育。“红歌”一词虽然早有耳闻,尤其是在建党九十周年以来时常可以看到、听到;但事实上对于红歌的了解可以说非常少。一直以来,我认为红歌就是中国革命时期产生和流传的鼓舞人民斗志的革命歌曲;而且,在我的印象中,凡是“红歌”绝对不会是我们这样的年青一代喜欢的音乐。经过去年军训期间关于红歌的学习后发现之前对于红歌的认识实在狭隘,也逐渐开始体悟到它的魅力。
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能使人们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如《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冰山上的雪莲》一曲,《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连歌》,《林海雪原》同名主题曲„„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和电影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经久不衰地在人们的记忆中闪烁着耀眼光芒。
我觉得,红歌似乎就是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当你开口唱,你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和生机在胸中奔涌,你会不由自主的昂起头,挺起胸。或许这就是红歌能够历久弥新并深刻融入人们生活的秘密,我们不能否认红歌夹杂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但它本身就具有那样独特的魅力,能够以它神奇的感召力,推动人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正如红歌会评委牟玄甫所说:“时代呼唤着创新激情,激情源于心灵的感动,当红歌在心中唱响,那红色文化所凝聚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红歌带给我们什么,其实很难用语言表达,“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虽然是事实,但听起来怎么都像套话。红歌真正的价值在于每个中华儿女对它的理解,只要你用心去聆听、去欣赏、去体味,你一定更发现红歌属于你自己的宝贵意义。
第四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上个世纪3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在赣南等地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进程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培育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1996年9月,江泽民在视察赣南老区时指出:“我们要把老区的精神和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永远发扬光大!” 2003年8月,胡锦涛来视察指导时强调:“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永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2011年11月,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继承先烈遗志,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结合改革发展新的实践,继续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奋力谱写赣州发展振兴的崭新篇章。
一、坚定理想信念,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促进赣南 苏区发展振兴
忠贞的革命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苏区精神的灵魂,是苏区共产党人和广大军民战胜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有了这样的信仰和信念,就会充满革命到底的决心、前仆后继的毅力、攻坚克难的勇气,就会面对任何白色恐怖也不屈服,经历任何腥风血雨也不变节,遭受任何封锁围剿也不退缩。中央革命根据地能在此开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能在此奠基,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能在此浴血坚持,靠的就是革命的理想信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一定会打回来”等,就是这种理想信念的生动注解和真实写照。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坚定理想信念,在勇于攻坚克难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当前,赣州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新的严峻挑战,尤其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必须以忠贞的信仰作精神支柱,以坚定的信念作精神支撑。我们要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赣州转型发展的信心,不断筑牢信仰信念的精神基石;要以“十二五”时期赣州的发展蓝图为 凝聚赣南人民的理想火炬,团结带领群众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直面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挑战,以奋发有为的姿态破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各种难题,推动赣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二、崇尚实事求是,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和方略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实事求是是苏区精神的精髓,是苏区保存革命火种、建设根据地的强大法宝。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本本主义的樊篱,顶住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形势,从苏区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一套苏区根据地建设的策略体系,不懈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些彰显着实事求是精神的伟大历史实践,使苏区成为毛泽东思想、党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重要发源地。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崇尚实事求是,在科学务实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新形势下,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正确分析我们的优势与机遇、问题与挑战,需要实事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市情的科学发展战略,需要实事求是;找准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经 济分工中的定位,形成具有赣州特色的经济板块,仍然需要实事求是。我们将在全面认识和牢牢把握赣州发展优势和基本市情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把握“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核心要求,明确“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的发展基本路径,着力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发展战略,加速将人口地域大市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后发优势,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加快老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三、密切联系群众,以凝聚民心民力的优势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一心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苏区精神的实质,体现了苏区共产党人和红军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也是中央苏区赢得人民群众支持的精神之源。苏区斗争时期,红军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残酷的斗争环境下站稳脚跟,赢得苏区人民的真心拥护,开创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革命局面,归根到底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关系。一心为民、密切联系群众,使中央苏区时期 成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保持得最好的时期之一,为铸塑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密切联系群众,在凝聚民心民力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是非常艰巨的事业,是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实现。密切联系群众,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应有之义,是吸纳和集中群众智慧共创发展振兴新局面的现实需要。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弘扬苏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最根本的从政追求。要“身入”基层、“心入”群众,深入扎实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自觉把根基植入群众,把血脉融入群众,把福祉带给群众。要深怀爱民之心,常思民生之艰,常察百姓之苦,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群众,像感受亲情那样感受民意,时刻记挂群众的安危冷暖,关注群众的最新期待。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充分吸纳群众智慧,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赣南苏区加快发展振兴的轨道上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坚持艰苦奋斗,以拼搏奉献的创业精神促进赣南苏 区发展振兴
艰苦奋斗是苏区精神的要义,是苏区共产党人和红军与广大劳动人民共渡难关、开创革命事业新局面的精神瑰宝。当年,苏维埃政权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之中,中央苏区物资严重匮乏,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苏区共产党人和红军以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把广大劳动人民团结在自己周围。赣南老区至今仍传颂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与苏区群众同甘共苦,“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感人故事。“苏区干部好作风”,“红米饭、南瓜汤”,“日着草鞋”、“夜打灯笼”,正是这种朴素的作风、高昂的斗志和创业的精神,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凝聚苏区军民克服了困难,渡过了难关。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坚持艰苦奋斗,在舍得拼搏奉献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今天,赣州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廉政、勤俭、创业、奉献应当成为继承发扬苏区精神的重心。我们要牢牢把握艰苦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始终保持苏区时期那么一股革命干劲和作风,始终秉承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苦干实干、顽强拼搏,在建 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事业中彰显艰苦奋斗精神的强大力量。
五、追求“一等工作”,以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追求“一等工作”,是苏区精神的导向,是苏区共产党人和广大军民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内在动力。在苏区斗争时期,“争创第一等工作”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军民心中的一团火,点燃了大家的工作激情。在“争创第一等工作”的激励下,苏区干部群众竞相支援前线、慰劳红军、优待红属、发展生产、购买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创办合作社,形成你争我赶、不甘落后的火热场面,涌现出模范兴国县、模范长冈乡和模范才溪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追求“一等工作”,在锐意开拓进取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在工作目标上,我们定“跳一跳,够得着”的指标,防止小进即满、原地踏步,要靠对“一等工作”的追求。在工作标准上,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戒 “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要靠对“一等工作”的追求。在工作状态上,我们要保持昂扬锐气,避免庸庸碌碌、懒散无为,同样要靠对“一等工作”的追求。我们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的要求,树立精益求精、优中创优的标准,秉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胆识,永葆发奋 图强、昂扬向上的斗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用新理念、新办法、新举措来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发展。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的战略,努力把赣州打造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成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钨产业、稀土产业战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
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政治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赣南苏区加快发展振兴的进程中,我们要把苏区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伟大的苏区精神永远焕发时代的光芒!
第五篇:弘扬苏区精神总结
“弘扬苏区精神,争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月活动总结
赣南苏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为弘扬老一辈革命者的优良传统,把这种“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带进校园。我校制定了积极的活动方案。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1、学习宣传热潮。2月27日各班利用班会课认真学习苏区精神宣讲材料及南康是苏区的历史材料(材料另发),在全校兴起学习宣称苏区精神的热潮。
2、传唱红歌。选取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为内容的红歌,如《十送红军》、《红星照我去战斗》、《苏区干部好作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让红歌在全校传唱,确保“人人都参与、班班有歌声”。
3、观看红片。充分利用我校网络优势,利用星期六晚上展播优秀红色电影,如《党的女儿》、《闪闪的红星》、《红孩子》、《中华儿女》、《烈火中永生》、《英雄儿女》、《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强化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记忆,让学生感受红色经典魅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争做文明学生。
4、品读红书。认真开展以“读红色经典,学革命历史,树崇高信念”为主题的读书活动,通过品读红色经典,使全体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红色历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革命信念,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深入理解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红色经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红岩》、《星星之火》、《创业史》、《山乡巨变》、、《保卫延安》等
5、撰写心得。通过观看红片和品读红书,校团委、语文组组织学生撰写观后感或读后感,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将苏区精神转化为“争做文明学生”的具体行动,截至3月6日,政教处收到学生优秀心得体会14篇。
6、书画展览。由校团委、美术组牵头,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反映苏区精神、展示发展成就的美术、书法等作品,举办书画展览。截至3月6日,选送师生优秀作品3-5幅交政教处。
7、舆论宣传。第二周团委出了一期宣传专栏;第四周各班出了一期主题为“弘扬苏区精神,争做文明学生”的黑板报,政治组,历史组,语文组结合本学科特点,深入挖掘苏区精神的内涵,在教研组宣传栏各出了一期具有南康特点,展示苏区精神的宣传刊。校广播站展播了以“苏区精神为主题”专题内容。
南 康 中 学
2012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