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

时间:2019-05-15 05:2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第一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花卉苗木产业生产经营户44家,种植面积

近1750亩,主要分布于安枞东线和安枞西线,其中:杨桥镇20户700亩,以永顺植物园260亩为代表林业休闲农家乐为主;大桥办事处眉山村17户400亩,以中小盆景花卉绿化苗木为主;白泽乡3户150亩,以城市绿化苗木为主;五横乡2户350亩,主要有浙江金华客商程久虎引进桂花新品种‘状元红’、‘金球桂’大苗基地300亩、安庆龙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棚育苗50亩;罗岭镇2户150亩,目前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生产经营就业的人员达到400人,年生产各类花卉苗木 175万株,年销售花卉苗木100多万株,实现销售总收入3000多万元。全区花木在地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有 2 户,100万元以上有10 户,50万元以上的有 32 户。大多育苗户在安庆江边都有盆景、桩头的销售网点,初步形成了以小区绿化、单位租赁办公绿化、零售的市场格局。

二、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发展目标明确。近年来,各级领导对花卉苗木产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将花卉苗木产业列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花卉苗木工作列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

要日程,要求林业部门围绕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建设市郊最大花卉苗木基地,要广泛宣传花卉苗木的发展远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地大户参与我区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

2、谋划发展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区以安枞东

线和安枞西线两条重点线路,形成两条绿色产业带。安枞东线以常规绿化树种为主;安枞西线的大桥办事处以盆景、树桩以及名贵绿化树种为主,杨桥镇花卉苗木以服务生态旅游和农家乐为主;五横乡和大龙山镇以桂花新品种“金球桂”和“状元红”培育推广和大棚育苗为主,罗岭镇以巨石山风景区入口积极申报安庆植物园项目。引进有经济实力的外商来投资花卉苗木业,实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与管理,以外商的销售市场带动花卉苗木生产的大发展,加快由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

3、排忧解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林业部门发挥指导

作用帮助苗木生产企业积极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积极引导和帮助相关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申报项目和争取优惠政策,解决企业苗木用地问题,培养当地土专家。

4、对接旅游,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以花卉苗木观光园、休闲农庄为方向,把花卉苗木种植和休闲观光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观光园区,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杨桥镇的永顺植物园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现已经是国家AAA级风景区和安庆市的科普教育基地。

三、存在问题

1、种植规模不大,辐射带动力不强。虽然目前我区花

卉苗木种植规模达1750 亩,但和发达地区相比整个产业总体规模还偏小。永顺植物园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全区只有40多户参与花卉苗木种植。农民群众对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缺乏技术和资金,没有形成种植热情。

2、布局不合理,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我区花卉苗木

经营分散、专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受传统小农观念束缚和资金条件等的限制,处于小、散、多、杂的状态,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技术引进等方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组织,抵抗自然灾害和防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3、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搭建花卉种植的保暖钢棚每亩需要资金近2万元,广大苗木户缺乏发展资金,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流动资金也不足,而在花卉苗木产业上缺乏项目资金的支持,目前信贷服务明显滞后,行业担保机制不健全,抵押贷款难以解决。

4、技术人才相对缺乏,服务体系有待提高。现有技术

服务人才不多,服务网络不健全,农户种植管理和经营水平粗放,技术、信贷、信息、流通等专门服务不到位,比较效益不高。

四、发展对策

花卉苗木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

景。我们将以此调研的契机,理清思路,继续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1、制定我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在现有苗木花卉

产业发展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重点要围绕建设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科普观光园和市郊最大花卉苗木基地的目标,要体现发展的规模、档次,要建设标准化生产区域。采取一次性规划,分年度实施的办法有序推进我区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

2、土地流转是加快我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区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不应是简单的规模扩张,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应以提升产品档次、打造特色精品。这些靠一家一户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必须进行大范围的土地流转,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进驻我区带动苗木花卉标准化生产,这是我区在今后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上要做的重点工作。

3、健全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一是成立区花卉苗木

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承担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宣传、规划、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二是建立专门的宜秀区花卉苗木网站。通过有关文字资料、展示相关图片积极推介宜秀区发展花卉苗木政策、产业现状和发展远景规划,让外界更加了解宜秀区,进一步提高我区花卉苗木的知名度。

4、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效应。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全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棚、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品牌、协调销售,努力实现花卉苗木生产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和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扩大种植规模,增强辐射带动力。使企业做得大、发展效益好,也让广大农户在成功典型示范引导下,发展我区花卉苗木产业。

5、突出我区花卉苗木的特色。要搞好本地传统产品开

发利用,通过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引进一批适合推广的新品种,实行规模化种植。如我区香樟、望春花、桂花大苗、柑桔等乡土树种资源较丰富,市场供不应求,结合安庆城市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围绕城市和乡镇村的绿化,建立香樟、望春花、桂花大苗移栽基地。要加强科技服务力量,加快森防、植保等科技服务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服务力度,为苗农的生产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的新时期,在森林城市建设和安庆后花园的建设中,我区花卉苗木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只要积极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制订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载体,以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必能推动我区花卉苗木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第二篇:花卉苗木调研报告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目前,我街道花卉苗木产业目前已具一定规模,在促进该地

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应 对当前花木产业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及实现产业升级的高度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寻找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花木发展的科技水平不高。从调查情况看,一些地区花

木大都由花农依靠经验来种植和管理。生产手段落后,经营比较粗放;大路货多,名贵品种少;农科教结合不紧密,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不广;花木产业自身科研基础差,科技人员短缺。总体科技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和加入WTO后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

二是布局分散。虽然目前也出现一些专业镇、村、组和户,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影响不远,缺乏象宜兴比利时杜鹃、苏州维生种苗、句容草坪草等在 全国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三是外向化程度低。目前,一些地区对外交流与合作基本空

白,一些国外品种都是从国内其它花木企业转手而来,难以从直接的对外交流中获取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销售上也全部为内销。

四是花木产业化中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花木公司与经纪

人、经纪人与农户之间并未真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 共同体。公司与经纪人之间是单纯的收费与服务的关系,经纪人

与农户之间也是单纯的买卖 关系。花木种植户承担了主要的风险,但收益远远低于花木经纪人,这种极不合理的利益分 配机制影响了该镇花木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五是众多花木公司无序竞争。大多数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市

场和品牌,导致本地产品大多成为外地产品的提货基地,使花木销售利润大部份被外地所占据。

六是产业投入不足。公司加农户的生产形式并未真正形成,花木生产仍以小农生产为主,种植盲目的性较大,如安龙镇前几年心意的大面积种植,导致了许多农户后来不得不将其扔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极不利于本地花木进入国内或国际大市场,花木生产的风险也非常之大。

二、建议意见

一是继续扩大花木重点产区规模,放大做强产业优势。以现

有产区为基础,在横向和纵向上延伸、拓展、辐射。可以借鉴常州市的做法,大力引进花木种植大户和经纪人,形成规模。逐步形成旅游沿线花木产业密集带,形成花木产业的独特景观和氛围。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花木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以现有专业村、组、户为基础,加快形成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尽快形成一个或几个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花木品种规模化生产基地,形成声势,打响牌子。

二是科技兴花,努力提高花木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要加快农

科教结合步代。把科技对接、人才引进作为提高花木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产学研联合,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挂钩,鼓励专家教授、技术人员到本地技术指

导、科技攻关、科技合作。要加快花木科技示范园建设。借鉴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路与办法,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走企业化发展的路子。一方面对培育、引进的新品进行试种、示范,另一方面进一步壮大公司自身实力。要充分利用现有花木产业基础设施较好的有利条件,创办花木科技示范园。要积极培植花木大企业。围绕花木产业,积极引导现有花木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和资本重组,发展集生产基地、科研开发、加工生产、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大型花木企业集团。加快从国外引进新品良种,加快对外合作步伐。要紧紧抓住我国将要入世的机遇,利用本地基础条件、劳动力等优势,吸引发达国家合作经营。

三是追踪市场脉搏,大力发展市场适销对路的花木产品。苗

木生产上,要瞄准城镇建设的需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种植苗木,再经过产业区适应性供应市场。要积极引进高档、稀有品种,根

据市场需求,加快新品更新步伐,缩短产品周期,提高种植效益。

四是拉长产业链,大力发展花木相关产业。要积极发展花木

生产用材工业。凡花木及相关产业所需材料,本地都应大力发展。既可拓展本地花木产业领域,壮大产业整体规模,又可降低本地花木生产成本,提高花木产业竞争力。努力发展旅游观光业。充分利用本地花木种植优势、园林设计建筑优势积极开发花卉旅游业。吸引社会资金、个人资金参与投资,允许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参与建设。此外,与旅游观光相配套,线沿线乡镇的镇区必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利用本地花卉苗木优势,逐步建成风景秀丽、各具特色的花园式小城镇。最终形成房在花中建、人在花中行的旅游专线。

五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多渠道搞活市场流通。要抓好花木

大市场建设。市场建设要突破行政区域,按照产业布局,组建统一的大市场。在统一的市场体系中,要有主市场,有配套市场;有综合市场,有专业市场;有批发市场,有产地市场;有季节性市场,有常年性市场。要进一步到外地设立销售窗口和上网销售。

六是进一步加强对花木产业的信息指导和服务。要切实增强

产业化意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花卉苗木发展置于社会经济的总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按照产业联动的要求,科学地做好产业规划、指导、服务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业知名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可以拍摄产业区花木发展的录像或VCD光盘发行,扩大影响。要学习利用互联网络获取信息及进行电子商务贸易。要切实加强对花木产业的领导。花卉苗木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产业,必须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建议成立市花卉苗木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成员由农业、城管、园林、环保、建筑、水利、规划等部门组成,以加强对花木产业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订和实施各项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在此基础上,农技推广部门要积极开展花卉苗木生产中的技术服务、引种试验和研究开发。

2012年11月01日

第三篇: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组 2011年10月14日

为全面了解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存在困难和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措施,培养壮大龙头企业,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不断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经济板块”,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2011年10月13日至14日,县委办、县委政研室、县蚕桑办和相关单位组成课题调研组,以听取汇报、交流座谈、现场走访等方式深入部分乡镇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2008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被列为“云南省蚕茧核心基地县”的战略机遇,严格按照“围绕市场建基地、突出规模抓重点、集中连片上水平、依托龙头带农户、创新技术求突破”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种养质量,不断巩固提升老桑园,稳步拓展新桑园,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持续推动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一)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2011年,全县累计种植桑园面积****亩,涉及****个乡镇****个村民委员会****个村民小组****户农户;累计新建大蚕房****

—1— 座****平方米,改建大蚕房****座****平方米,新建小蚕房****3座****平方米;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场次****人次,发放资料121827份;率先实现生产技术“四个100%”,即100%栽植嫁接苗和地膜覆盖,100%实现黑暗袋收蚁,100%实现小蚕共育,100%使用纸板方格蔟具上蔟;预计全年可完成养蚕****张,实现产茧量****吨,实现农业产业****万元。其中分发展情况为:

2008年,全县计划新植面积****亩,产茧量151.5吨;实际完成种植面积11190亩、占计划任务的111.9%,累计养蚕2503张、实现产茧量95.46吨、占计划任务的63.01%,蚕茧综合均价达20.31元/公斤,实现农业产值1****万元。

2009年,全县计划新植面****亩,产茧量267吨;实际完成种植面积25036亩、占计划任务的100.14%,累计养蚕4504张、实现产茧量158吨、占计划任务的58.18%,蚕茧综合均价达20.82元/公斤、比上年增加0.51元/公斤、同比增长2.51%,实现农业产值****万元。

2010年,全县计划新植面积****亩,低改面积****亩,产茧量****吨;实际完成新植桑园****亩、占计划任务的125.27%,完成低产桑园改造****亩、占计划任务的105.3%,累计养蚕9127.66张,实现产茧316.8吨、占计划任务的52.8%,蚕茧综合均价达24.06元/公斤、比上年增加3.24元/公斤、同比增长15.56%,实现农业产值****万元。

2011年,全县计划新植面积****亩,低改面积****亩,产茧

—2— ****吨;实际完成新植桑园面积****亩、占计划任务的99.26%,完成低产桑园改造4038亩、占计划任务的100.95%,预计可100%完成计划产茧任务。截止目前,已完成养蚕12170.66张,收购蚕茧403.13吨,实现农业产值1390.17万元。其中,实现张产茧****公斤,张产值达****元,上茧均价****元/公斤。

(二)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欣盛恒茧丝有限公司是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东桑西移”、“浙商入滇”等发展战略背景下,到我县投资开发建设蚕桑基地和丝绸加工业的首家股份制企业,是一家集蚕种繁育、蚕桑生产、蚕茧收烘、茧丝绸加工销售一体化、全县唯一具有鲜茧收购资格的公司。该公司位于****,于2008年7月22日正式注册成立,其前身为2007年11月26日成立的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驻****办事处,公司注册资本金达200万元,在册股东2人,其中,自然人股东****,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法人股东为****有限公司。公司下设办公室、质检部、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和生产技术部,拥有蚕桑基地5.05万亩,职工70人,建成中心茧站1座,占地面积9330.36㎡,建筑面积7500㎡,建成投产自动烘茧设备1套。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企农“风险共担、利益均占”的利益联结机制,尤其是在鲜茧收购过程中,严格执行“随行就市、优质优价、劣质低价、不打白条”的收购政策,认真与农户签订《蚕茧生产收购合同》,明确蚕茧收购最低保护价为每公斤鲜

—3— 上茧23元,有效保障蚕农的实际利益。2010年,鲜上茧实际收购价为26.20元/公斤;2011年,春茧实际收购价为36元/公斤。

(三)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按照“重点建设蚕桑核心乡镇、走蚕桑生产专业化道路”的发展原则,2011年,全县共打造****个蚕桑生产核心乡镇,建设****等蚕桑生产重点村28个,成立****酒药蚕桑专业合作社等蚕桑专业合作社6个,建立蚕桑生产记账户28户。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我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由高渐低,形成山坝南北纵列、高山坝谷相间的地貌状态,山区面积97.05%,境内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40.4℃,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滞后,大部分桑园都建在坡陡谷深的山地中,生产、灌溉等基础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高优桑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

二是产业矛盾突出。一方面,由于各乡镇产业较多,产业生产时间、生产要素大体趋同,导致产业之间互相争地、争劳力情况现象十分突出。产业规划布局未能较好落实,桑园新植时间与小春种植时间冲突,多数桑园只能向“两荒三边”、山边水尾地块发展,连片种植规划难,种桑不养蚕的农户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蚕桑产业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群众普遍难以承受。以2011年为例,农户每新植1亩桑园,当年投入成本大约需700元,而每亩养蚕可产生效益1000元,扣除成本后直接收入仅300元,虽

—4— 然以后的投入成本逐步减少、效益逐年上升,但由于当年的对比效益不明显,群众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是桑园面积不实。老桑园统计面积与养蚕面积差距较大,养蚕户与种植户不配套,部分地块有效桑株严重不足,所有乡镇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挖桑弃管现象。实际调研中发现,全县统计面积43710.8亩,现存有效面积26800.4亩,仅占61.3%;养蚕面积为22268.7亩,占50.9%;低产桑园10103.4亩,占23.1%;不养蚕及毁桑面积面积16910.4亩,占38.7%。

四是桑园管理不到位。部分蚕农对桑园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重视桑树修剪、肥培和病虫害防治,只求产出、不重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各乡镇都不同程度发生褐斑病,还有部分乡镇发生红蜘蛛病,导致桑园桑树长势差、产叶量低、质量差,影响养蚕量的增长。根据专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施肥不当,偏施氮肥,少施磷钾肥,以及修剪不及时、枝条过密等管理措施不到位。

五是科技措施不力。部分蚕农的科技意识、质量意识淡薄,技术落实不到位,养蚕批次较密、消毒意识差、重治不重防、消毒不彻底等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蚕的抗病能力较弱、蚕病发生严重,蚕茧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公司所聘请的技术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培训,大多是半路出家,培训学习的机会少,技术更新缓慢,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很难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是基础建设滞后。由于大蚕房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导致农户投入严重不足,标准化程度较低,普遍缺乏地火龙、对流窗

—5— 等必备设施。此外,蚕室条件差,蚕具不配套,导致蚕房面积不足,难以做到规模养殖,产值效益提高速度较慢。

七是小蚕共育户积极性差。由于蚕茧价格上涨,蚕用物资价格上调,小蚕共育技术性要求较高、任务繁重,但小蚕共育费用收取标准不变,而且小蚕共育室补助不能一次性兑付,造成大部分小蚕共育户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小蚕抚育质量参差不齐。

八是企业服务不到位。公司主要开展原料收购、销售和桑苗、蚕种供应等服务,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不足,整体上对蚕桑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强。调研中还发现,公司在桑蚕生产技术指导和鲜茧收购过程中存在服务态度较差、收购价格不统一、随意上调蚕用物资价格等问题,蚕桑办、乡镇农技站、蚕农对公司意见较大,影响群众种桑养蚕积极性。

九是奖惩机制不健全。一方面,乡镇农技站、村组干部在产业发展中付出较多,但缺乏工作经费,工作难以开展,作用发挥不明显,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实行的风险抵押金制度取消了对乡镇农技站站长、村级领导的考核,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2009年以后公司聘请技术辅导员的待遇低、经费得不到保障,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积极性不高,特别是部分乡镇2009年第四季度蚕桑辅导员的考核工资还没有兑现。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是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各乡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把宣传工作做到位,引导广大蚕农正视困难,立

—6— 足长远,增强信心,逐步消除“重栽植,轻管理”、毁桑改种现象。同时,强化示范带动,重点打造专业村组,建设示范样板,用比较效益和典型引导、发动农民,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发展蚕桑产业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增收的认识上来。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遵循适度规模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各产业之间存在的矛盾,科学制定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蚕桑生产基地,妥善解决好种桑养蚕与发展粮食、烤烟、茶叶、甘蔗等争地的问题,做到互为补充,各自形成规模。

三是提升改造,补实面积。适当减少新植任务,加大低产桑园改造力度,每年由县财政安排老桑园提升改造专项资金。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坚持把低产桑园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大低产桑园改造力度,不断提高桑园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四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以高优桑园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加大蚕桑基地建设、蚕房建设和小蚕共育费用的扶持和补助力度,力争将大蚕房补助由40元/平方提高到60元/平方,推动蚕房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发展扶持和补助政策,积极推广联村联户种桑养蚕,培养种养大村大户,推动规模化发展。

五是落实科技,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服务网络,加强科技人员力量配备,每个蚕桑重点村确保配备1至2名蚕桑科技人员。以县蚕桑站和乡镇农技中心蚕桑科技人员为主,进一步加大桑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力度,重点做好桑叶褐斑病、红蜘蛛病的防治工作。切实抓好小蚕共育、大蚕饲育批次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生产,落

—7— 实蚕房消毒防病措施,全面做好蚕前、蚕期消毒防病工作。

六要加强引导,强化服务。健全完善蚕桑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密切企业与政府、蚕桑站和村委会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能职责,落实各项服务措施,着力构建“统一指挥、同力推进”的良好格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七是强化考核,健全机制。改进考核办法,加大奖惩力度,坚持以规划连片区块为新植任务数对乡镇进行产业任务考核,凡补植和零星栽培均不纳入统计,坚决杜绝以发苗数作为新植任务数完成标准进行考核。坚持把生产一线技术员和辅导员的工资与技术培训的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激励机制,适当安排乡镇农技站、村组干部蚕桑工作经费,将乡镇农技站长、重点村支书纳入风险抵押金考核,做到技术联产承包,工作责任到人,强化考核管理,调动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推进产业发展。

—8—

第四篇:农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加快推进农机产业发展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需要。我县从2010年初启动农机产业园项目建设,到2012年底获市政府“重庆市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基地”授牌,一步一脚印造就了一个农机产业园。目前,正值产业园区建设关键期,或为鼓劲呐喊,或为抛砖引玉,本文将试论其发展之路。

一、粗略看前景,抉择之路乐观

(一)较大的市场蛋糕。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逐年增加,以及市场内在需求的拉动,农机行业行情持续看涨。2012年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达3382.4亿元,是2006年的3倍;据预测,2015年将达4000亿元以上。我市正在申报“中国微耕机之都”,现有相关生产企业100家左右,年产量100余万台,2012年实现产值50亿元;按规划,2015年产值将突破500亿元。武陵山区农机化程度普遍较低(如我县虽为国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县,但2013年底农机综合水平也仅为44.01%)。经调查,我县周边27个市县(重庆市6个、贵州省10个、湖南省8个、湖北省3个)2013年有农业机械约70万台,初步估计5年内市场需求将达100万台以上,市场空白至少在30万台、60亿元以上。此外,本地区规模性农机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都较少,区域外企业也尚未有效渗透,2011年地区农机工业产值为10.9亿元,仅占全国的0.38%,可谓一块“处女地”,为本地企业发展留足了成长空间和时间。

(二)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每年外出务工人次全国约1.5亿人、我市约700万人、我县约20万人),农村劳动力短缺越演愈烈,农机的大规模使用有其强大的内生动力。同时,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发展道路已成必然,提升机械化普及率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成为国家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农机具生产、购置、更新等方面的政策补贴和税收减免力度空前,一般情况为每台机器补贴总价的30%(总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重庆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由摩托车行业拓展而来的农机企业特别是微耕机企业发展较好,明确提出打造全国最大的小型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和小型农机产品集散中心,极大地刺激了农机市场,也为我县农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三)可贵的区域优势。仅就小范围特别是武陵山区而言,我县在农机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从交通区位方面看:我县地处渝、鄂、湘、黔4省市边区武陵山中心腹地,500公里半径内有4个省会城市、10多个地级城市和200余个县市;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及国道319线、326线贯穿县境,是我市东南门户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从政策支持方面看:武陵山扶贫攻坚和我市关于五大功能分区的战略中,都将机械工业列为区域重点支持产业,农机发展契合政策。同时,我县农机产业园被定位为“重庆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基地”,其发展得到市政府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就县级层面来说这在周边区县是绝无仅有的。另外,我市体制机制优势突出,比如对农机的补贴方面,对相同农机,我市的补贴标准为35%左右、湖南为17%左右、贵州仅为15%左右。从产业基础方面看:我县农机产业在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已顺利起步:就产业规划而言,按“园中园”思路将农机产业园布局于县工业园区内,规划占地1500亩,为武陵山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就招商引资而言,已正式入驻企业7家、意向入驻企业10余家,其中富福锻压公司将投资20亿元;就基础建设而言,年内将累计完成投入1.25亿元。目前,已投产徐州宋氏车业有限公司电动三轮车等项目12个,农机具交易中心入驻农机经销企业21家、农机品牌22个。

二、冷静析现状,发展之路漫漫

(一)看外部,竞争激烈。表现有二:其一,行业霸主根基已稳,不会轻易割舍一城一池。在优惠政策和市场需求趋动下,国外知名企业都已经进入了我国市场,且其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如占据北美50%市场的迪尔公司,已在津、京、豫等地扎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打捆机等销量名列世界前茅的凯斯纽荷兰公司,已在黑、沪等地立足;产品畅销世界140余个国家的爱科公司,已在疆、黑、桂等地站稳。同时,国内大型农机企业加速膨胀发展,鲁、浙等地的农机气候已成。如潍坊被誉为“中国农机城”,现有农机生产企业近500余家、2012年产值达1500亿元,占全国“半壁江山”。其二,行业新军群起夺食,免不了一番激烈竞争。从宏观上看,各省市在国家大政策和产业市场的引导下,纷纷各显神通,积极抢夺农机市场蛋糕;从微观上说,周边湘潭的“湖南农机产业园”、武汉的“中国武汉国际农业装备交易中心”、成都的“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都是各自省份的战略性农机产业基地,我市梁平的农机产业园也风头正劲。这些园区或在技术、物流、投入等支撑,或在区位、交通等条件,较我县有优势,决定了我县农机产业的崛起之路免不了激烈竞争,注定一路荆棘。

(二)看内部,支撑尚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问题。农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对农机产品性能、质量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要求很高。为此,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业人才、产业工人等支撑是重中之重,而这方面恰是我们的最大短板。二是物流问题。物流事关生产资料的“进”和生产产品的“出”。目前,我县正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且初显成效,但总体来说仍处于“物聚而不流、物流而不畅”的初始阶段,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仍然较小。三是配套问题。农机产业涉及到产品研发、零部件生产、机械组装、调试检测、产品展销、售后服务等方面,需要集群式招商或是引进整条产业链方能支撑其发展。但目前,整机生产大企业对落地我县兴趣不够,零散的小企业也持有疑虑,导致我县在项目引进上比较困难,整个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三、沉着谋发展,崛起之路可待

(一)抓规划定位,进一步理清思路。简单随意的“无头苍蝇”式发展和反反复复的“折腾”式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大忌,易浪费资源、耽误时机和挫伤信心。为此,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一是建立目标体系。按照短期、中期、长期分别对产业产值规模、发展定位等方面予以明确和细化,到2015年,园区建设形象初显;到2017年,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产业产值100亿元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站稳武陵山区区域市场,初步打开南方丘陵片区市场。二是确立功能分区。按照“功能完善、集约发展、分区布局”的原则,重点打造“一个基地、四个中心”功能分区,即农机产品制造基地和农机展销交易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三是树立主打产品。农机产品有几千种,就短期而言,应围绕“能适应本区域地形地貌条件、能满足本区域主要经济作物农机化需求”的原则,着重发展小型农机,重点打造中小型微耕机、水稻烘干机、小型农用三轮车等“拳头产品”,拓展金银花烘干、植物油料榨取、蔬菜脱水保存等内销性强的农机产品。

(二)抓项目建设,进一步活跃园区。没有企业生产、毫无活力的园区顶多只是一片厂房。2012年10月,时任副市长童小平在我县《关于建设“重庆市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基地”的请示》上就指出农机产业基地的关键是“抓到重大项目”。对此,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积极“筑巢”。巢好凤自栖,要迅速完成征地拆迁、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加快完善园区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公用设施等配套建设,完善园区发展条件,使企业能够“拎包入住”。二是全力“引凤”。以产业化、集群化为目标,大力引进技术先进、竞争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要做好产业转移承接,主动接受农机产业辐射;要真正地“走出去,请进来”,创新项目跟踪落实和服务机制,为重大项目报批、落地、建设、投产提供全方位“一条龙”优质服务,力争大项目、大企业入驻,打造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三是加速“集群”。生产要素配套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规模再大、实力再强的企业也需要互助合作。要积极发展协作配套企业,聚集和培育发展关联度高、配套性强、互补性好、产业链长的中小配套企业,加快形成园艺植保、农业机械等优势产业集群,降低物流成本,夯实产业基础。

(三)抓配套完善,进一步强化支撑。产业配套往往决定着产业成败。市上指出我县农机产业到2017年“整个产业要形成100亿级的生产能力,本地零部件配套率超60%”、“全市行业占比达20%以上”。为此,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强化人才支撑。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新型农机具、农艺种植、经营管理技能知识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引进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类高端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的作用,为园区发展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和“蓝领”工人,实现园区、学校的良性互动和共赢。二是升级服务能力。按照“提高效率、提升质量、降低成本”的要求,以“一个基地、四个中心”为平台,大力培育发展金融、物流、中介等服务业,加快构建农机大市场、大服务、大品牌。以参加品牌展会等方式展示、推荐园区,到2015年,初步形成规模较大、影响较好的区域性农机产业园形象。三是突出技术创新。要加快建成农机产业自主创新平台,推进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成果转化。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形成科研开发、主机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一体化产业体系。

(四)抓保障强化,进一步增强后劲。政策是产业发展的保障,要从组织领导、税费扶持等方面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围绕把农业制造打造成百亿级支柱产业,咬定青山不放松,组建农机产业园议事协调机构,落实人员,负责园区规划建设的统筹协调、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强化政策扶持。从信贷、资金帮扶、税费减免返还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打造投资政策“洼地”,吸引更多“外商”前来投资。创新思路,探索采取“工业地产”模式平衡产业园区资金瓶颈。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建设。研究组建主要开展农机融资服务的金融租赁公司。制定农机产品输出物流补贴政策,全力争取将生产的农机纳入国家、市级农机补贴目录。三是抓好向上衔接。我县的农机产业园是得到市级层面认可的,已明确由市经信委、市农委对该基地进行动态管理并评估验收。要主动向上级部门衔接汇报,积极争取政策资金、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搭上我市“500亿元农机产业”规划和发展的东风,真正把我县产业园打造成“市级基地”。

实事求是地讲,我县的农机产业是“凭空”造就的陌生产业,此前毫无相关产业基础和工作经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凡事都需摸着石头过河,加之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其发展壮大之路注定艰辛而漫长。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其发展的机遇期、黄金期,需要全县上下咬定目标不放松,共同努力,培育其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崛起武陵、走向全国”。

第五篇: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要求,落实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规划,将充分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两大国际性枢纽港的优势,延伸和拓展浦东开发开放的经济社会效应,准确把握在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贯彻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体现区位优势,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度,提升产业能级。加快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以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形成产业细化、优势明显、集群度高的产业群,共同推进经济圈产业的竞争力。

一、年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年,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4.7亿元。其中四大重点行业:电子信息业占总产值的11.2%,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占2.8%,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3.3%,装备业占51.3%。从行业小类看,通用、专用、运输设备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38.2亿元;电气机械、通信设备、计算机、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9.6亿元,比上年增长78.5%,其中电子信息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9亿元,同比增长155.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2亿元,占全区工业的7.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亿元;通用、专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0%,其中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件制造业完成1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完成18.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全区工业实现利润41.0亿元,电子信息业占4.1%,医药及医疗制造业占3.0%,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9.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22.3%。从主营业务收入看,四大重点产业共实现49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数的74.2%。其中电子信息业占11.1%,医药及医疗制造业占0.2%,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2.1%,装备业占50.9%。

(一)总体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我区4大重点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呈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产业规模看,4大产业创造的经济总量在全区工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汇总数据显示,年,我区工业4个重点产业共有582户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51.0%;就业人数8577人,占规模以上工业就业人数的5.2%;资产合计40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资产的69.7%;主营业务收入49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4.2%;利润总额3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74.3%。

二是从经济效益看,重点产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普遍好于全区工业平均水平。数据显示,年我区工业重点产业的资产周转率为2.14次,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5%;劳动生产率为11.7万元/人,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2万元;重点产业产品销售率为98.7%,高出全区工业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负债率为53.5%。

(二)各产业发展现状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区产业的发展现状,下面对各产业逐一进行分析:

1、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9家,从业人员1020人,资产56.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8.8亿元,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三。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0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45.8亿元)、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17.6亿元)、申龙客车有限公司(5.2亿元)。

2、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21家,从业人员339人,资产16.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4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9.1%,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有2家企业的产值超过4亿元,分别是扬子江药业集团海尼药业有限公司(5.5亿元)和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4.7亿元)。

3、电子信息制造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52家,从业人员1190人,资产61.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4.1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5家,超30亿的有1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昌硕科技()有限公司(35.0亿元)、胜华电缆厂(12.8亿元)、堂福电子有限公司(3.4亿元)。

4、装备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60家,从业人员6028人,资产272.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38.3亿元,实现利润21.2亿元。其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一。资产周转率为2.1次,产品销售率为99.9%,资产负债率为55.9%。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法人单位102家,从业人员1393人,资产63.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3.0亿元,实现利润9亿元。其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二。资产周转率为2.3次,劳动生产率为14.8万元/人,产品销售率为97.8%,资产负债率为52.9%。

二、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虽然目前重点产业还很弱小,但已经有一批正处强劲发展的产业,还有一批具有较明显发展潜力的产业,经济崛起的步伐在明显的加快。经济发展的提速,我们认为其根本而有效的途径应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来加速改变经济发展的固有状态,不断激发发展活力。从产业发展的层面上看,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应着力抓好六个方面。

(一)实施好“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

在实际的发展中,应结合国际产业发展和转移规律、我国产业发展状况,制定出推进工业产业发展具体可行的措施。要从工业整体发展出发,立足于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状况,着眼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强势发展产业--潜在优势产业,围绕产业联动,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集群,合理布局生产力,形成产业聚集,要与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想结合,与产业园的特色相匹配,与人力资源相适应,发展以现代装备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同时与浦东联动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坚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的产业发展方针,在发展中完成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调整中实现产业创新提升,逐步构筑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现代装备工业为支柱,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体现临港经济特征的多元产业体系,努力构筑“现代装备工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信息产业基地”。要做好工业产业集群,其根本点就是要以产业中心发展区域的产业为基础,特别是利用其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整合同类产业和产品资源,发挥产业集群的引领导作用,带动经济圈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利时机,努力创造条件,改善软硬环境,大力引进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特别是要吸引外资在我区建立研发中心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提升加工产品档次和开发能力。

(三)以产品为核心,加强产业集群分析研究

从产业竞争力上看,我们要对重点行业进行细化研究,从中类行业细化到小类行业、细化到产品。从小类行业上研究,以龙头产品为纽带,进行产业集群,进行充分合作和有效的竞争,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赢利水平。同时充分重视国内外市场,做好两个市场大文章。比如电子信息行业,它的发展与国际IT产业的发展休戚相关,但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对电子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眼睛向外的同时,也要眼睛向内,加大技术投入,集中攻关,寻求核心技术突破,不但可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行业的产品附加值,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法力培育优秀品牌,使之成为的产品新亮点。

(四)“开源节流”并举,应对能源紧张局面。

工业的快速发展,用能需求急剧增加,能源供需趋紧。短期来说,强化节能意识,组织协调好能源供给,最大限度地舒缓用能紧张的局面。长远来看,关键是加强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可替代新能源,特别是可循环使用的新能源,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应用,还是从根本上化解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增大的最佳途径。

(五)统筹协调好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工业园区良性有序发展。招商引资是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工业园区则是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战场。要把园区的工业做大做强,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和资金仍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把加快工业发展、壮大工业规模、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作为重大措施来抓,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园区建设创造宽松环境。提升工业园区的能级,加快培育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产业区、国际医学园区和信息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功能培育。通过园区建设,拓宽我区工业发展空间,吸纳新的工业项目,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后劲。从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扩容和功能提升出发,把工业园区整合成产业功能区,加快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化、市场专业化的发展。

(六)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扶持大型优势企业和中小高技术企业,针对我区目前存在的企业多、技术竞争力弱的问题,要继续实施企业集团战略、龙头企业战略,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整体抗市场风险能力,力求在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等重点领域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和拳头产品。与此同时,进一步扶持中小高技术企业,培育大型企业的后备力量,以形成梯次推进的产业组织体系。比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工业的五大重点发展产业。年,该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我区规模以上总量的6.8%,实现总产值占总量的7.1%。要把握好产业发展的大势,着力发展增长潜力大、带动效益强、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展和壮大新兴产业。

下载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这段时间,我通过整理工作两年来积累的有关资料,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对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日常包村下队的过程中我先后在*......

    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681 更新时间:2009-3-30 23:33:18按照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要求,落实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规划,将充分依托洋山国际深水......

    新能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对XX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和用能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石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石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石材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1.产业总体运营情况 云浮是全国四大石材加工生产基地之一,石材生产能力、年销售量均列全国前列,石材品种95%以上来自国内外各地,......

    制种产业发展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制种产业规范化发展的 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制种产业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全镇制种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镇党委政府安排对制种产业进行调研。通过采取深入农户了解、......

    物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物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物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物流产业是国家“十大振兴规划”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业是海南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产业之一,也是我市各产业之间的重要纽带,是......

    发展水电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水电产业的思考在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国内环境下,为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的伟大奋斗目标,**县人民政......

    葡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镇葡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又是一个重要的棉花种植基地,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由于农产品市场不稳定等各种因素,极大地阻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