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春:苏、辛两首农村词比较(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5 05:3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美春:苏、辛两首农村词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美春:苏、辛两首农村词比较》。

第一篇:王美春:苏、辛两首农村词比较

苏、辛两首农村词比较

王美春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苏 轼《浣溪沙》(“麻叶层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前人论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这是就其词气象雄浑,风格豪放而言。其实,这两位宋代豪放词的代表,既有“大江东去”、“千古江山”的放歌,又有上录《浣溪沙》、《西江月》这样清新活泼的小唱。

苏轼的这首《浣溪沙》,是他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夏在徐州知州任上,去石潭谢雨(是年徐州春旱,他曾去石潭求雨)途中所作《浣溪沙》5首词中的第三首。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是他于江西上饶带湖闲居时所作。将这两首不同词牌的农村词作一番比较,是颇有意义的。

苏轼曾评赞王维“诗中有画”,现在,我们借用此语来评赞这两首农村词也较为贴切。这两首词都以浅显生动的语言,逼真地摹写了

农村夏景,而且都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绘,各尽其妙,各具特色。苏词描写的是徐州城东乡村夏日的风光。因而,它写苘麻等农作物,写蚕妇、老叟等农家人,写煮茧缫丝、捋取新麦等农家事,无不扣住了彼时彼地的特点。词中虽未用“夏”字直接点明时令,却借助写苘麻、收麦等间接交代时值夏日。试想,倘若不在夏季,那须发将白的老叟会摘取新麦吗?倘若不在白日,而在黑夜,那“麻叶层层苘叶光”,那老叟扶着拐杖“抬醉眼”的神态,能显得如此清晰吗?辛词描写的是上饶西黄沙岭一带夏夜的景色。因而,它所描写的不可能是苏词中“苘叶”、“煮茧”等彼时彼地的情景,而只能是星月、鹊蝉、稻花、茅店等此时此地的景物。在交代时间上也与苏词有别。对夏这一季节,它通过蝉鸣、蛙声,以及“七八个星”、“两三点雨”等间接点出;对夜这一具体时间,一是于词题中以“夜行”标明,二是于词中以“半夜”与星月等直接、间接地交代清楚。

这两首词不仅惟妙惟肖地摹写农村夏景,而且以巧笔写人。或描写其音容笑貌,或勾勒其劳作情景,或反映其生活境遇,或刻画其心理状态。苏词写人,这是一目了然的。上片以一特写镜头写蚕妇,下片也以一特写镜头写老叟。写蚕妇,仅“隔篱”一句,便使蚕妇煮茧缫丝时娇语谈笑的情态跃然纸上。写老叟,既传神地刻画了其老态龙钟、醉眼朦胧的肖像:“垂白杖藜抬醉眼”,也逼真地描写了他贫困的生活境遇及其盼望秋熟的心境:“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辛词也写人。写农民(不言而喻,没有农民的辛勤耕耘,哪来“稻花香”?因此,“稻花”一句可理解为间接地写农民),更主要的是写作者自己。

这与苏词不同,而且写得也不似苏词那样明显,妙在“于无人处见斯人”。看起来,全词似乎无一笔写人,笔笔都在绘景:月光皎洁,惊动了鹊飞离枝头,清风吹拂,蝉儿在深夜还在不停歇地鸣叫,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仿佛在预言今年的丰收;七八颗星悬挂在天际,两三滴雨洒落在山前……其实,笔笔不离写人。从这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山村夏夜晴雨图中,我们不难感觉到个中夜行人--作者的存在,可以想象到他在黄沙岭上悄然而行,一路留意周围动静的情态,感受到他在这山村夏夜展望丰收年景时的惬意,体察到他因夜行久了,且遇小雨,想找“旧时茅店”休憩可又找不着的焦虑,以及经小桥过溪转弯后,在土地庙树丛旁的“旧时茅店”忽然出现时的欣慰。

这两首词都善于以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感受来描绘乡村夏景。苏词上片的“麻叶”句,诉诸视觉;“谁家”句,诉诸嗅觉;“隔篱”句,诉诸听觉。下片3句也诉诸视觉、听觉等。这样,便使词中蚕妇、老叟等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具有浮雕感;使苘麻等景物及村民劳作、生活的情景历历在目,逼真可感。辛词中写“明月”,“七八个星天外”,“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等,着眼于视觉;写“鸣蝉”、“蛙声”等,着眼于听觉;写“稻花香”等,着眼于嗅觉;写“清风”、“两三点雨”,则着眼于触觉。如此调动了众多的感觉因素,加之天上景与地上物相映衬,动态的与静态的相结合,夜行者的心境与夜行途中见闻相交融,相吻合,便使这幅山村夏夜晴雨图声色俱全,活了,动了,从而,也极易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使之多方面地真切具体地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这两首词在结构上也不尽相同。苏词上片由屋外的苘麻写到屋内的煮茧缫丝,蚕妇的谈笑风生,构成一幅以村姑劳作为主的画面;下片写老叟“抬醉眼”,“捋青捣麨”,也构成了一幅以田翁劳作为主的画面。这两幅画面又组合成和谐统一的乡村夏日风光图。这是从横的方面着墨的,因而,空间的转换显而易见,而时间的推移则不那么明显。辛词上片写晴景,下片写雨景,两相对照,颇有情致。它是以夜行时间为经,以途中见闻为纬,来编织这样一幅山村夏夜晴雨图的。词从月光皎洁写到星稀雨疏,便极其巧妙地显示出时间的推移,而对蝉鸣、蛙声、稻花、溪桥、茅店等景物的描写,则又十分自然地表现了空间的转换。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首农村词在绘景写人及结构等方面,是同中见异,异曲同工的。这两首词尽管词牌不同,但读来都琅琅上口,极有音乐感。其语言质朴清新,字里行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乡土气息,堪称宋词中吟咏农村风光的代表作。细加品评,对我们今天的诗歌尤其是农村题材的诗歌创作,不无启迪。

(原载《语文园地》1985年第3期)

第二篇:苏辛词作风格之比较

见证历史的豪迈

——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之比较

苏轼辛弃疾,两位伟大的词人,他们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词作风格——豪放派。

虽然我相比较婉约派来说不是很喜欢豪放派,但是不得不说苏辛这二人将词这种文学形式推上了有一个新的高峰。

同为豪放派,但这二人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二者相同之处在于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同之处是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

苏词有诗化的倾向,使词的审美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生动的景物描写生成雄宏壮阔的画面,所能宣泄的激情与义愤,往往以不可遏阻之势表现理想与抱负,以及理想与抱负难以实现的怅惘,也显得那么自然与雄放。放逸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所体验的人生,常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这种渗透人生感悟的情愫,从激越的冲动终归于深沉的平静。华丽典雅而又高傲不羁的语言风格,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佛老思想,使其本来故作矜持的态度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大度。把喧哗与骚动的人生看作一场大梦的喟叹,超重低音的穿越,打破时空的樊篱,与遥远的圣哲一起,在宇宙中共鸣。

辛词有散文化的意境,这种笔法有利于表现散乱的心灵。慷慨纵横是其情绪的主流。以炽热的政治情感与崇高的政治理想来拥抱人生。豪爽的英雄本色常常企图与历史上的众英雄相认同。关注社会现实,往往以时代的歌手自居。执着的爱国热忱与壮志难酬的忧愤悲情相交织,使其内心痛苦不已。“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诘问与感喟,使人产生几多悲凉之感。田园风光所能慰藉的苍凉老境,其温度毕竟还是有限的。典故所能表达的文化底蕴与口语化的鲜活话语所包装的鲜活而又坚持的思想,以及以后意义的坚持,以及以后的再坚持,是其人生最彻底的悲剧。至于意象的奔腾耸峙所呈现的阔大境界,只能看作一种故作深沉的虚张声势罢了。怀揣一块永远也晤不热的石头,永不放弃;如同一个见弃于途中的妇人,而“归正人”所感受到的猜疑与歧视,使其常常自怨自艾,用来剖白的语言,琐屑到婆婆妈妈的程度,往往也能博得普遍意义上的认同。

尽管说了那么多二人的差异,不过整体上来讲二人还是相同的,要不也不会合称为苏辛,共同属于豪放派。二人都为词这种文学形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伟大的词人。

第三篇:《苏辛词说》杂文随笔

顾随先生的《苏辛词说》,篇幅不长,82000字,基本上是用文言文写的,作者学识渊博,每一篇文章看似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巨大,每一次读都不宜读太多,然后慢慢品读它的意思。

这个过程很慢,但沉浸其中,很是享受。即使有的地方读不懂,但沉浸在那种力图想弄明白的感觉里也是非常享受的。诗词的意境,还有解释诗词的意境,还有我们读书时的感觉,合起来产生了一种综合的意境,悠远,深静,如随意娓娓道来,却又耐人寻味。

这本书读的较慢较认真,把里面几乎所有不懂的词,都通过网络查了它的意思,并且抄在了书上。但是这样也记不住。但是记不住也忍不住去查去抄,简直都有点强迫症。在其他书中再遇到同样的词,再查一两次,也就多少能记住点儿了。

在这本书里,经常看到一些不常用的词汇和成语,如“颊上三毫”、“沦浃肌髓”、“深文周纳”、“椎轮大辂”、“逾闲荡检”、“探骊得珠”等,很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总之,读这本书,内心感到很充实、丰满、满足。读了顾随的《苏辛词说》,再读他的学生周汝昌的《千秋一寸心》,感觉容易多了。不过,同样也是美好的享受。

中国诗词文化,涵养性情,沟通灵魂,意境悠远,博大精深,实在是美的享受。

第四篇:对李清照两首词比较阅读课的思考

对李清照两首词比较阅读课的思考

内容摘要:比较阅读鉴赏是诗词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一方面掌握这种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加深对看似是相同情感的诗词的理解。通过反思来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比较鉴赏 思考

李清照的两首词《醉花阴》《声声慢》安排在必修4的第二单元最后一课,是作为略读课文安排的,本单元是宋词单元,包括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宋代词人的作品,他们分别代表了宋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如何学习她的这两首词,在做本单元备课之前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后来在备课中了解到李清照的《声声慢》学生初中就学习了,那么把这首词又放在高中课本里,怎么学习就必须和初中有不同的方法,而新课标中在感受?鉴赏中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另外在新课标的阅读与鉴赏中也有这样的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对这种情况我对这两首词的学习采用了比较阅读鉴赏的方法。

课前准备。首先询问了初中学习《声声慢》的情况,了解到除了背诵,还记得开头的叠词运用。于是我提出了预习要求,第一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第二为了做到更好的学习课文内容,查找有关李清照的生平以及这两首词的创作背景。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及两首词的背景。

2、比较两首词,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学习重点、难点:

1、比较两首词的意象的异同,体会两首词的情感的异同。

2、通过学习,掌握阅读鉴赏诗词的一些方法。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方法:比较阅读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学生背诵知道的李清照的诗词名句。

检查预习:背诵两首诗词,指名背诵。(有背会的,也有背的不熟的)学生通过自己查找的有关资料介绍李清照,教师更具情况作补充。(基本以学生介绍的为主,我没补充什么,因为他们介绍的已经足够了)两首词的背景放在了学诗词的过程中作了介绍。

比较学习:诵读两首词,找出两首词的词眼。(学生读完就找到了“愁”字,我说那这两首词的感情看来相同了,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于是我让学生介绍两首词的写作背景。介绍完后又问你觉得这两首词的“愁”情相同吗?此时大部分学生觉得不同,但还有一些同学还是有些疑问,带着这个不同的观点,我让学生再读这两首词)

自主学习:再读两首词找出词中相同和不同的意象。

相同的意象是:黄花 酒 秋风 黄昏

不同的意象:《醉花阴》薄雾 浓云 瑞脑销金兽 暗香 玉枕 纱橱

《声声慢》大雁 梧桐 细雨

合作探究:这些相同的意象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前面找到的那个代表情感的词“愁”你们探究一下相同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黄花:《醉花阴》中的黄花有“有暗香盈袖”来看,象征词人自己的美好年华,虽然是“人比黄花瘦”,确认不是孤芳自赏的情调和诗酒自适的潇洒。

《声声慢》中则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花开花落象征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这里黄花既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飘零的处境,又隐含对生命将失的悲哀。

酒:《醉花阴》中的酒是相思的载体,是才情的伴侣,词人在酒中品尝思夫之情,挥洒旷世之才,释放一位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

《声声慢》中的酒,是凉薄的慰藉,是生存的一丝寄托,词人欲借酒暖身,也暖一暖冰冷的心,可惜这一丝酒温难敌“晚来风急”。酒融化不了词人心头的冰霜。

秋风、黄昏:《醉花阴》中是“帘卷西风”,词人单单摹写的这一画面富含想象与联想,能卷起珠帘的西风,固然不是微风,但是也许西风卷帘让词人产生幻觉:远道而归的夫君翩翩而入,给自己一份巨大的惊喜;也许想到曾经二人双双卷帘入室,笑语欢颜如在眼前;也许风解人意,催词人黄昏已晚,莫在夜凉中再作逗留……词人用画面轻轻说话,以心灵自我应答,富有诗情画意。

《醉花阴》中有“人约黄昏后”的潜隐蕴涵,黄昏,似是词人等候的起点时刻。到了黄昏,就应彼此的心灵之约来到东篱遥相问候。虽然思念着的人并不在身边,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爱侣之间的情意应该是可以遥相感知、心有灵犀的吧。就算不能“千里共婵娟”,或许也能千里共黄昏吧。

《声声慢》中是“晚来风急”直抒胸臆,明明白白地表达自已的感受:急风中,难存点滴暖意;急风中,记忆变成碎片,如落叶茫无寄处;急风中,难理愁绪,只好任由它纷如柳絮;急风中,最难将息,单薄此身流离无寄……如死的孤寂与哀怆,令词人无意对字句作任何唯美的熏染或修饰,直面眼前景,直抒胸中情。

《声声慢》中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黄昏”似是词人苦捱至斯的终点时刻。前面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说时光难捱,又加上梧叶纷纷,细雨霏霏,好不容易才独自熬到了黄昏,但又要怎样继续熬过黑夜,则又是更深的痛苦,更大的煎熬。所以《声声慢》中的黄昏,充满了完全的冰冷和绝望,而《醉花阴》中的黄昏,尚存一丝想象的浪漫和甜蜜。

总结:

意象虽然相同,表达的情感却有不同,虽然表面看起来都是一个“愁”字,但是这“愁”又分明的不同。(学生讨论探究后再次明确两首词中的“愁”)

《醉花阴》以“愁”发端,《声声慢》以“愁”作结。

《醉花阴》以愁发端,词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老,此三愁也。三种愁思聚于一处,借酒浇愁,不胜酒力,酒醒之后愁绪更浓。《醉花阴》通过摹愁态、绘愁容,抒写了一位敏感多才的少妇在重阳佳节对远方丈夫刻骨铭心又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词中先摹愁态,把一位彷徨室内,心中充满愁云情雾的思妇寂寞无主的愁态勾画了出来:白昼寂寞难耐,夜间彻夜难眠,黄昏东篱把酒。再绘愁容:“人比黄花瘦”,人与花争瘦,我物相融,把离愁别绪写透,所以《醉花阴》中所见的愁是迷蒙而华丽的。

《声声慢》在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词人宕开了这个“愁”字的浅表意义,企图赋予它更深广而厚重的内涵:丧夫之痛、亡国之悲、孀居之苦、沦落之愁以及一个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所有无助与无奈……而这些?群?是词人并未指望他人能够完全了解的,因为那是词人自己的生命世界、独特的生命体验,她理解他人的不理解,却期望着他人能理解“一个愁字”并不能够概括她全部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声声慢》通过设愁境、布愁景,抒发了一个凄惶孤孀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乱离,孤独寂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中先设愁境。用七对叠词刻画了冷清萧索的环境,烘托了一位寡居妇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回顾寻觅的恍惚悲凉的孤独之境,描绘了她痛定思痛时“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心理过程。再布愁景: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过雁、满地黄花、梧桐秋雨这一系列的愁景,景景含愁,声声入心,所以《声声慢》中所见的愁是孤标而凄清的。

小结:《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夫妻暂离但又彼此眷恋的幸福生活的写照,是一首惆怅的幽怨的相思之愁的思夫绝唱;《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家破夫亡受尽折磨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是一首沉重的哀伤的忧患之愁的生死恋歌。两首词,同样是写愁,但表现“愁”的方式不同,诠释“愁”的内涵各异,塑造的形象也有别,这既是词人情感、生活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时代变迁的有力佐证。

布置作业:

两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的探究留为作业,选择两个不同意象写一段赏析文。

这堂课学生比较活跃,积极主动探讨问题,互相解答问题,学习到了比较阅读鉴赏的方法,体会了相同意象表达的不同程度的情感。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比较,有分析地进行阅读,这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这种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之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文章脉络、表达方法和语言特色等诸方面的明确。这节课的比较阅读我有如下收获:

比较阅读鉴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准备前,当我问到学生关于李清照的词时,他们积极性很高并告诉我初中学习了《声声慢》,为什么把初中学过的内容放在了高中,并另外又加了一首词,我们怎么学习这两首词呢?我觉得这节课的比较阅读学习还是起到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于是布置了,从课堂上的情况看课前预习,学不仅有兴趣,而且查找的资料很全,在他们的互相补充介绍下,我在没做其他补充,积极主动的查找有关资料,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比较阅读鉴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这节课主要是比较两首词的相同意象表达的不同程度的愁情。在找意象时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也很快找到了,小组讨论探究时,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求同存异中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合作性。

比较阅读鉴赏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在学习探讨之前,学生对于两首词所表达感情都认为是相同的,因为两首词中都有一个“愁”字,那两首词不都是表达作者的愁绪之情吗?等到进一步比较后,加深对两首词的理解,明白两首词表面看都是一个“愁”字,但由于所处的境况不同,此人的愁情也是不同的,《声声慢》的“愁情”要比《醉花阴》凄凉得多,浓得多,深得多,这就是比较后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原作品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比较阅读鉴赏的这种方法,而其提升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课后的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这种效果。

所以作为一节课的学习虽然给了自己启发,也有了收获,但是学习中如何进一步引导学在合作探究中能更主动,情感投入更深入,还是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究的关键。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

第五篇:柳永词两首比较鉴赏教学_周国瑞

柳永词两首比较鉴赏教学

周国瑞

一、诵读品味,感受体会作品呈现的情景特点,这是熟悉课文内容的基本前提

要了解一篇课文,尤其是古代诗词篇目,若不先对它进行熟读和品味,是不可能抓住课文的写作特点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诵读放在突出位置,通过自由朗读、齐声诵读、教师范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柳永词两首》的情景特点。

通过诵读,我们不难感受到,《望海潮》《雨霖铃》分别体现了柳永的两种创作风格:前者豪迈大气,后者缠绵悱侧;前者写的是乐情乐景,后者写的是哀情哀景。

二、知人论世,筛选梳理课文已有的信息要点,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

要想认识同一作者所表现出的不同创作风格与巨大情感反差,就需要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创作背景作一番了解,做到文艺理论中所说的“知人论世”。

我站在学生的角度,尽量不查阅教材以外的教学参考资料,而是完全依据教材所提供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词语注释等来解读课文。因为高考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就是要求学生不借助任何外部资料来赏析诗歌的。既然学生能在考场上做到,语文教师就更有理由在平时做到,以此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独立鉴赏能力。

课文中的《望海潮》和《雨霖铃》,分别选取的是柳永人生两个阶段的代表作。从课文下面的注释来看,前者写于作者的人生高潮期———赴京赶考、踌躇满志之际,后者写于作者的人生低谷期———屡试不中、惆怅伤感之时;前者所投赠的对象是一位朝廷高官,后者所倾诉的对象是一位亲密朋友。正是由于作者的生活境遇、情绪状态、交流对象、创作目的均不同,因而同一作者创作的两首词,在情感的抒发和词风的呈现上,显得别有艺术美感。

三、合理取舍,突出规定课时之内的教学重点,这是处理课文内容的必要措施 《柳永词两首》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它后面接着还有《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由于这一单元涉及宋词方面的知识太多,如词牌格律、代表人物、流派风格等,如果都放到课堂上来作介绍,定会占用较多的时间。我曾观看过一些老师上《柳永词两首》的课堂教学录像,发现他们在课堂上仅在介绍作者生平、讲解词牌知识、分析词句意思等环节上,就用去了不少时间,最后真正花在研读品析文本、感受作者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时间却不多,致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节奏不紧凑,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学过程平淡乏味。因此,我主张让学生在课外去阅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以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去深入研读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如果教学计划要求用1个课时将这篇课文授完,那我们就要确定好一节课上的教学重点;如果教学计划要求用2个课时将这篇课文授完,那我们就要确定好两节课上的教学重点。既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浮光掠影。

四、比较鉴赏,用问题研讨推进教学层层深入,这是解读组合篇目的最佳方式

大凡教学组合课文,如果不从比较阅读、比较鉴赏的角度来切入,是不可能把组合文本联系起来讲解好的。而要推进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恰当的问题研讨环节来一步一步地穷幽极微。为此,我按照1个课时的教学要求,根据《柳永词两首》这篇组合课文的特点,设计了“三轮”课堂教学研讨环节,用问题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了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的解读与鉴赏。现将具体过程呈现如下:

【导入语】同学们,在本单元里,我们将集中学习一组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继楚辞、唐诗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宋词名家辈出,佳作众多,尤其是宋词中“婉约派”和“豪放派”的独特创作风格,对后世诗歌创作乃至其他文学样式的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北宋词人柳永,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浪迹江湖的游客,有人说他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也有人说他是创作发展宋词的巨匠。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柳永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写的《望海潮》和《雨霖铃》这两首词,来具体、深入地感受一下他的思想情感与创作风格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同时板书课题,以上导入与板书时间不超过3分钟。)

【第一轮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柳永的两首词,同时提出要求:请大家在朗读过程中,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分别了解:这两首词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两首词各自主要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这里提出的两个思考题其实很简单。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下面的注释里,如《望海潮》注释②所言,这首词应是作者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考,路经钱塘时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而作。再如《雨霖铃》注释①:“这首词应是作者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教师可在这时作适当的补充说明,就是《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屡次赴京赶考不中,在一次离开京城开封时写的。第二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在课文中找:从《望海潮》中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来看,季节大致是夏、秋时节;从《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冷落清秋节”来看,季节也应大致是夏、秋时节。

说明:开展第一轮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来初步感知柳永两首词的基本内容,即让学生大致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即两首词写于什么地点(分别是杭州和开封),写的什么季节之景(都是夏、秋之景)。(这一活动过程大约在8分钟以内。)

【第二轮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学生诵读和教师范读这两首词后,启发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于大致相同季节里的两首词,在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上,各有什么不同?

这第二轮研讨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太难,因为在学生读过两轮之后,教师能很容易地从学生的发言中作出如下归纳:柳永赴京赶考前写的《望海潮》,在景物描写上偏于外部刻画,景色显得鲜明;在情感抒发上显得踌躇满志、豪情洋溢。柳永屡次落第后写的《雨霖铃》,在景物描写上偏于心理感受,景色显得惨淡;在情感抒发上显得惆怅伤感、愁情难诉。

说明:开展第二轮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来具体感受柳永两首词在写作情景上的明显差异,即《望海潮》写的是乐景与乐情,《雨霖铃》写的是哀景与哀情。(这一活动过程大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由于前面两轮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比较简单,学生都能够轻松完成。因此,下面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再提出有一定难度和坡度的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研讨,引导学生实现从浅层次的感受向深层次的思考跨越。

【第三轮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请学生再默读这两首词,然后结合课文下面注释中所介绍的作者人生经历,思考与讨论:在柳永两首词的结句中,各蕴涵着哪些“言外之意”或“韵外之旨”?请你把它揭示出来。

这一轮提出的思考与讨论题,既是品析句子的深刻含义,也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定难度,却也非常符合古代诗词的创作特点。因为从古代诗词创作的一般规律来看,在一首词里,大都是上片侧重写景,下片侧重议论或抒情;若单从下片来看,通常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结句。因此,我们应把对柳永这两首词的结句的品析,作为重点和难点来突破。

说明:开展第三轮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品析《望海潮》的结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和《雨霖铃》的结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来深入体察作者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情感。我认为,这两首词的结句,内涵非常丰富,无论是字面意思,还是隐含意思,都很值得引导学生去深入解析和细细品味。可以说,第三轮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应是这堂课的高潮。(为了保证第三轮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进行得充分而深入,至少要为这一活动过程预留20分钟时间。)

在这一轮教学活动中,我们对两首词的结句的品析与研讨,必须紧密联系作者当时写作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教材注释里已有交代)来理解。当然,由于学生认识水平与鉴赏能力的不同,他们对两首词结句的品析与研讨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下面,我把自己试着对两首词的结句所作的品析扼要呈现出来,以供同仁们在教学中参考。先看《望海潮》的结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其字面意思是:等哪天我把钱塘的美好景致画出来,回去时要向京城朝廷的人夸耀。从课文注释关于“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的介绍中,可见柳永擅长作词作曲,在音乐创作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而能向京城朝廷夸耀的画,其绘画技艺也一定是了不得的,但没有资料说柳永还擅长绘画。因此,“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明显带有夸张的意味,它所蕴涵的丰富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旨”,应该有这样一些:①对自己即将赴京赶考之行感到很有把握;②对自己的学识才华充满自信;③对自己规划的人生宏图十分看好;④希望两浙转运使孙何能给自己一个施展理想抱负的平台;⑤表达对孙何日后能继续升迁、会得到朝廷嘉奖的一种祝愿(柳永利用结句说说奉承话也是合情合理的。意思是:等哪天把孙何在两浙任上辖治有方的美名传扬到京城,孙何回朝时一定会得到朝廷或皇上的赞许与夸奖的)„„

再看《雨霖铃》的结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其字面意思是:即便我有满腹的情思与心语,又能够向哪个诉说呢?从课文注释关于柳永“早年常出入于歌楼舞馆,应科举屡试不中”的介绍中,可见像柳永这样的风流才子,本没有什么“风情”做不出、说不出的。然而,作者在结句中却说他有一些心里话无法向他的“蓝颜”或“红颜”们诉说。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深入剖析一下:到底是什么之类的“风情”或“隐情”,让作者不愿意或不好意思向任何人诉说呢?联系课文注释所介绍的柳永“应科举屡试不中”的人生经历和柳永在《望海潮》结句中所夸下的海口,我恍然若悟,原来,在这一结句里,竟蕴涵着一些令柳永无法启齿的复杂情感:①对自己的学识才华不被考官赏识而感到委屈;②对自己过去人前夸下海口、现在却屡试不中感到羞愧;③对自己不能顺利实现人生理想感到郁闷;④看着一个个曾一同来京应考而被高中外放做官的朋友,心里不是滋味(尽管课文注释中说这首词是作者在离开都城汴京时写的,是抒发离别之苦的,但从全篇来看,不论是他送别人还是别人送他,都说得过去);⑤反衬出作者与眼前告别的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因为两人这一分别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可以交心谈心的人了)„„

说明:在品析柳永两首词的结句时,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哪位学生还谈得有新意或能言之成理的,都可搜集起来作为备用选项。总之,要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这两首词中的情景描写,来深入发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和迥然不同的情感。

【结束语】诗歌创作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每个作者的内心情感变化,无不受到各自的人生追求、经历、遭遇等因素的影响,并同时通过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来。柳永词是这样,后面我们将要学习的苏轼词、辛弃疾词和李清照词等,也是这样。我们可以把学习《柳永词两首》的方法,运用到后面学习《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的过程中。这堂课就上到这里。最后,我们大家再来齐声把《柳永词两首》朗读一遍„„下课。(这一过程控制在5分钟以内。)

五、教学反思,将课改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突出特点

1.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单一而明确,不面面俱到。没有按惯常的做法,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对两首词表现技巧的分析讲解上,也没有把一般性的宋词知识放到这节课里来介绍,更没有把背诵两首词的任务放到课堂上来完成,而只是通过比较鉴赏,来深刻感受柳永在两首词中所反映的复杂思想感情,以及不同的创作风格。因此,教学过程简明,教学重点突出。

2.对课文的处理,侧重于宏观把握和比较阅读,没把时间花在对具体词语、句子的微观品析上。一个课时就能把两首词学习完,教学效率高,符合课改后的教材编写要求。

3.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只通过三轮问题的提出,来引领学生学习,并适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要点评、小结。

4.整堂课突出了诗歌教学的特点,不仅充分让学生读课文,而且读的形式多样。在第一轮活动中,学生自由读。在第二轮活动中,学生单人诵读和教师范读相结合。在第三轮活动中,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下课前,还安排了全班齐读。

5.整节课具有全局意识,不是单就柳永的词来讲词,而是通过教师的导入语和小结语,把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和之后的有关内容都联系起来了,既让学生了解到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为学生后面学习《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等课文提供了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研读方法,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6.教学设计中所预设的时间都比较灵活,有余地,不至于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能让教师在课堂上比较轻松、自如地掌控教学进度,让课堂的节奏、重点、高潮都能体现出来。7.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没有借助于其他教学参考资料,而是完全依靠课文中已有的注释来和学生一起研读、鉴赏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自主探究能力;这也正与高考“古诗鉴赏”的答题要求相符合。

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下载王美春:苏、辛两首农村词比较(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美春:苏、辛两首农村词比较(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