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5:3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篇: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苏州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东接上海,西望南京,北临长江,南抱太湖,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区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XX年底在籍人口630多万,现管辖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和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等7个区。苏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各式各类的能工巧匠,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世界500强中五分之一的跨国公司落户苏州,构筑了规模实力雄厚、产业配套齐全的it产业链,成为了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

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农业以发展生态型农业为重点,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建立了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专业经济合作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工业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和发展民营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2、经济社会协调发展。XX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68.9亿元,名列全国第五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0.6亿元,在XX年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所辖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前10名。全市仅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就有五个,省级开发区十一个,其中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无论在城镇规划、管理体制、服务体系,还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方面,均成为全国工业开发区的典范。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苏州坚持“几个文明一起抓,几个成果一起要”,统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化率达到70.1%,城镇三大保险覆盖率均超过98%,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67元,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城市,呈现出政通人和,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涌现出张家港、昆山等一批全国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

3、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苏州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农村非农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最大限度地转移农民,富裕农民,让广大农村充分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农村劳动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83万农民领到基本养老金或养老补贴,实现了农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4、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苏州以“天人合一,持续发展”的理念,把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利用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和水源生态保护工程,走出了一条经济繁荣与环境优美有机结合的发展之路。张家港、常熟、昆山三市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生态市”。苏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市群。荣获XXcctv“中国魅力城市”之冠。

二、苏州发展的主要经验

在学习培训中感觉苏州的基本经验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发展意识强。改革开放30年来,苏州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但他们积极寻找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了不是特区、胜似特区的投资环境。1992年4月,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苏州市委明确提出苏州发展战略调整为大开放大开发战略,并发文提出市县两级都要办开发区,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1994年,苏州市创办了中新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在我国开了国际合作兴办开发区的先河,创造了比经济特区建设层次更高、比国际合作更紧密的开发区模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苏州干部群众在推进发展上有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谋发展、促发展、求发展、比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

第二,招商引资精。在学习考察中得知,苏州各级领导干部全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抓招商、跑项目、下企业上。苏州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领导身体力行,各部门协调配合,专业招商人员全力以赴,形成了上下结合,条块配合、举全市之力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在办理审批手续时,不拖不推,能快则快,主动为外商提供良好服务,尽一切可能提供方便。在招商引资方式上,一是精明,二是精细,三是精诚,已经从当初的招商引资向今天的招商选资转变。

第三,人才机制活。苏州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与引进体系。一是注重加强对全市人才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宏观指导,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人才工作机制。二是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三是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了人才成长环境。在人才市场建设方面,苏州注重有形人才市场和无形人才市场的协调发展,疏通公有制组织与非公有制组织、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形成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第四,服务环境优。苏州各地十分注重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努力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品牌。他们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搞行政服务一条龙,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将40个职能部门的610个审批及服务事项在中心进行“一站式”办理。所有的企业要进来,只要在行政服务中心里边跑跑,所有的手续就都办妥了。在创设优良的服务环境上,他们提出对外商“不讲不能办,只讲怎么办,马上办”,着力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品牌,绝不允许外商白跑一趟。苏州工业园区推出了“1对1”特色服务,投资者只要进管委会一个大门,只需在一个窗口,面对一个工作人员,就能办妥全部手续。

三、苏州经验的几点体会

通过学习和考察,分析我们与苏州的差距,我认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上的差距,汉中怎么发展,我的体会是:

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解放思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先进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有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问题。要想实现快速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展意识问题。一是要不断强化率先意识。二是要不断强化机遇意识。苏州在建设开发区方面,就是在1992年抢先抓住了机遇,做到先行一步,从而为苏州多年的经济发展赢得了主动权。三是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包括思想观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工作方法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我感觉,在干部队伍中应大力提倡创新精神,选拔干部时要倾向敢于创新的同志。

第二篇: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市委组织部门安排,20**年11月24日——12月4日我有幸赴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学习培训,此次的学习培训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安排有听专家、教授讲课,又有实地考察参观的机会。通过7天的学习考察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找出了差距,增长了知识。特别是他们城市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成功的经验,使我感受很多,收获不小。现将本次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学习概况

在学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镇规划与发展》、《健康城镇化道路》、《苏州城市规划建设及未来发展趋势》、《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课程;考察参观了苏州古典园林、。

个重大法宝是招商引资。苏州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引进外资超过400 亿美元;外来人口680万人,占苏州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大量的外资源源不断的引进来,除了他们政府提出的亲商政策外,我认为他们的宣传工作做的也很到位,宣传用段进军教授说的就是“吹”。几天在苏州学习和考察下来,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字善于“吹”,苏州人的确很会宣传,他们上至领导干部、党校教授,下到旅行社导游、出租车司机、普通老百姓他们都有一种对外宣传苏州、推介苏州的理念。在苏州学习期间曾三次搭乘出租车,每次坐上车,苏州的出租司机就会对你热情的介绍苏州的人文地理、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特色产品以及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等等,更让人佩服的是在等公交车时因为问路,遇到一位苏州大叔,他也在喋喋不休地向我们介绍苏州。可见,苏州政府在抓宣传工作上的力度,用苏州的话说真是“不得了”了,他们全民都是宣传员。

当然,“吹”也要有本钱。苏州有它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历史名城,我们不可比拟。我们高平也有我们的特色,有平原地区看不到的青山绿水,有大城市没有的新鲜空气,是全国的绿化模范县城;我们有美丽的七佛山和大粮山;有几千年佛教文化的羊头山;有人文始祖活动的遗迹等等。但我们却没有很好地包装和打造,没有系统的宣传方案,没苏州人那种“高平是我家,宣传靠大家”的理念。

(三)思想转变快,发展意识强

苏州确有发展的便利条件,傍着“大款”大上海,交通便利,一出门就海阔天空。但令人钦佩的是苏州人强烈的经济观念和发展意识,不管是昆山市的引资,还是张家港的建设,无不透露出强烈的旺盛的人气。苏州经济发展快,他们不光真正吃透了、抓住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思想解放程度高,观念转变更新快,更多的是有着强烈的发展意识。他们统一认识后形成合力的最有力的武器是快速发展经济,坚持不管东南西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这种强烈的发展意识、中心意识、机遇意识,恰恰是造就和保持苏州发展的根本原因。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观念。在教育、考核领导干部工作中,他们提出:“听话要听党的话,讲话要讲自己话;干事要干党的事,走路要走自己的路”、“有错是过,无错也是过,无功还是过”、“开会坐在第一排,第一个发言,是有地位、有能力的表示”。在发展经济工作中,又提出:“四个不论(即:不论哪一种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公有私有,能发展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赚钱就行;不论归谁所有,能交税就行)”的观念。这些观念的迅速更新,保证他们实施了比较正确的发展战略。而每一次的思想观念更新和突破,都推动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朝,促进着他们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11月初,我们一行23人去苏州学习,来到了平江实验幼儿园,第一时间听取了教育专家和幼儿园园长的管理经验介绍,参加了观摩课活动,课余时间我与部分园长同行就办园经验、管理方略、幼儿园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不仅使我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结识了许多幼教行业的新朋友,更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洗礼,给我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我们幼儿园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我也找到幼儿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之处。回顾这次学习过程,真是受益匪浅,感慨颇深。

首先,通过培训学习、参观,使我理解了“以人为本”的幼儿园教育理念,懂得了与幼儿园息息相关的教育法规,更进一步深入的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应该怎样科学管理、如何做好安全工作、如何做一名教职工喜欢的园长、如何科学地开展幼儿园活动、如何看待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应该怎样关注孩子,怎样去研究孩子,以及怎样创新幼儿园的管理等,这次学习培训为我今后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从而避免管理和教育的盲目性。

其次,作为一名年轻的园长,对于当什么样的园长,办什么样的幼儿园正是我所面临的问题,讲座中很明确的给我们提出了现代园长应具备的观点和要求。明确了我们园长的角色和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在此次学习中,让我明确幼儿园的管理不容忽视,从师资、设备、环境、孩子、家长等各个方面做了全方位的分析,幼儿园必须朝着精细 化方向发展。作为一名直接的幼儿园的管理者,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第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学政治、学管理、学理论、学专业等,时刻关注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发展动态,不断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切实转变教育管理理念,让理论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化自己的知识领域,努力营造科学发展的氛围,为幼儿园走上科学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创造条件,让自己站于教师队伍前沿,当好教职工开展幼教工作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助手,切实做到依法办园,依法治教,努力发挥示范园的辐射作用。

第四,深入实践,勤于反思。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为幼儿服务、为教师服务的观念,在日常事务繁忙中要科学安排时间,经常深入教职工和家长中,切实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同心同德促进幼儿园科学发展。每天要挤出时间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一切工作,从反思中自省,从反思中明理,从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发挥表率作用。

第五,在培训学习和参观过程中,使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教师专业,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如何去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以后开展教师培养和自身培养方面明确了方向。

第六,在培训会上,多数专家对幼儿的管理和发展作了明确界定与深刻解读。作为一名管理者,应首先领会幼儿园科学发展的内涵,切实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努力营造科学发展的氛围,为幼儿园走上科 学发展之路积极创造条件。在教育理念方面,我要进一步系统学习《纲要》精神,树立全新的幼儿素质观念,在管理方面,要摈弃传统的监督、检查者的观念,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为教师服务的观念,甘心情愿当好家长平等的合作伙伴,当好教职工开展幼教工作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助手,深入教职工中,深入家长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心同德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发展。

几天的培训结束了,静下心来,查找差距,借鉴别人,反思自己,确定今后自身努力的方向。下面就本人学习后,对幼儿园今后的发展方向谈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明确幼儿园的发展方向

根据幼儿园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具体规划,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不足,促使幼儿园管理日趋规范化、精细化,办园水平优质化,力求做到在发展中创特色,在特色中求提高。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根据我园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师老龄化突出,专业知识人才匮乏,教师数量少,任务重,这对幼儿园的发展来说是不容乐观的。幼儿园科学发展的关键在师资。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我园幼儿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通过县教师培训、幼儿园内培训、园本教研等,帮助新教师在业务上成长起来,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示范作用,使所有教师在思想 业务方面尽快成熟起来,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锤炼组织教育活动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艺术,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2、完善考核、评价等制度,促使幼儿园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

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完善幼儿园的教职工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加强幼儿园科学的管理体制,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级精细化管理力度。

3、加大园本课程开发的科研力度,办出特色

本学期尝试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课程,多研讨,多实践,多积累经验。争取做到,每周四交流研讨,每班一特色,每学期开展一次美术作品展评等,力争使幼儿园形成鲜明的美术特色。

4、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奠定良好基础。

在幼儿养成教育方面,要制定幼儿园的总体方案,月活动主题,周活动安排。班级要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及相关的教育内容,将无形的知识,实施到有形的教育中。幼儿园将制定班级养成教育评比方案。

5、规范一日生活,提高保教水平,确保幼儿安全健康成长。

要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为实现这一目标,强化细节管理,在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加大教育、引导力度,让每一个幼儿实现科学发展。

6、多与家长沟通,转变育儿观念。

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耐心、诚心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化的建议。通过开展家长会、半日活动,元旦亲子运动会等;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争取营造和谐、自然、轻松、愉快的家园共育的氛围。通过开展育儿交流主题会,耐心告诉家长要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肯定孩子的成绩,强化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争取每个孩子都不断的提高成长。

7、做好幼儿园资料的积累和活动的宣传工作。

幼儿园日常的教育教学内容是幼儿园成长的宝贵资料,它不仅记录着幼儿园本身的发展,也记录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我们的幼儿教师要及时整理教学内容和孩子的成长作品。通过孩子的作品,我们教师才能了解到孩子的个性特点,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家长直观地看到孩子的成长,内心感到无比欣慰;孩子积存作品财富,更是长大后永远美好的回忆。我们幼儿园的资料积累工作成就的是多人的梦想与未来。另外,开设育儿专题栏,不定期的进行科学的育儿经验知识更换,让家长在来园接送孩子的过程中就能育儿有所获。在六

一、元旦的亲子活动中充分展示我们办园的实力与理念,增强家园共育,力争我园在各方面达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之,我会以这次学习培训为契机,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相信自己能学有所用,在今后工作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管理好幼儿园,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幼儿教育,使孩子们终身受益,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四篇: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模式不可复制 经验可资借鉴

——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日前,我们在县委组织部领导和县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赴苏州开展为期10天的异地考察学习。学习期间,聆听了“解放思想与苏州发展的实践”、“苏州创新型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领导干部的情商与影响力”等12次专题授课,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基层党建品牌“乡情工作法”发源地——常熟市蒋巷村、常熟市党建品牌——枫泾社区、“中国第一村”——江阴市华西村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典型,亲身感受到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滚滚浪潮,感受到苏州人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气魄。

通过参观学习和实地考察,给我的触动很大。认真思考苏州发展的成功经验,我认为苏州的发展,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文历史环境有密切联系,这种模式不可盲目复制;但苏州精神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思考和借鉴。

一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的精神。苏州的发展经验证明,思想解放是经济发展的先导,经济的大发展、大转型,离不开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发展经济的实践中,苏州人始终牢记“发展就是硬道理”,抛除私心杂念,抛除“唯条件论”和狭隘的自我意识,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框框,善于把握每一次发展机遇。考察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几句话就是:“机遇在犹豫中消失,差距在等待中拉大”、“抓

住机遇比政策优惠更重要”、“拿到批件是硬道理”。80年代初期,当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在探讨乡镇企业能不能发展、怎么发展,并为资金、技术等问题困扰时,苏州人却不等不靠,没资源到全国各地去配置,没资金到各金融部门去融资,没技术和人才到上海请“星期日工程师”,创造出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到80年代末期,苏州市乡镇企业产值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占全国二十分之一。九十年代初,正当全国许多地区沉浸在姓资姓社的探讨和困惑之中时,苏州人却不犹豫、不彷徨,抓住国家实施浦东开发的战略机遇,确立了外向带动战略,建港口、修铁路、建立开发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上下一拥而上,经济过热,开发区限批时,精明的苏州人已远远走在了前面,5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手续齐全,建设已初具规模,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本世纪初,当全国许多地区处于拼资源、拼环境、拼资金,大上“三高一低”项目之时,敏锐的苏州人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一方面鼓励市民创业,构建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7大平台,以解决发展外向型经济出现的“市强民不富”的现象。另一方面,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发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他们再一次抢先抓住了国家实施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以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培育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新

苏州”正在茁壮成长。这几年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特别与苏州相比,我们还是落后了很多,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抢抓机遇意识还不强。当前,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特别是重庆作为直辖市,又是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是我们又一个良好战略机遇期,时不待我,我们必须学习苏州精神,抢抓机遇,突破定势,充分灵活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对政策没有明确的事情,要大胆想、大胆试、大胆探索,把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效应。

二是“大胆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大胆创新、敢于争先又是苏州的成功经验之一。苏州人处处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他们学习中央文件既研究国家政策让干什么,怎样才能用好用足;更主要的是研究国家政策哪些方面没有禁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们把中央比作设计师和高压线,把地方比作工程师和变压器,研究怎么施工,怎么变压,才能不碰高压线;把中央比作太阳,把地方比作地球,在做好地球(地方)围绕太阳(中央)公转的同时,研究在不违背公转的情况下,怎么进行自转。正是这种思想上的原动力,使他们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夺得先机,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苏州的成功范例之一就是“昆山之路”:创办全国第一个自

费建设的开发区;兴办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出让全省第一幅国有土地使用权;建立全省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创建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这一个又一个“第一个”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再比如,蒋巷村原先是个既无交通区位优势,又无环境资源优势,人口仅800人的偏僻小山村,就是凭借着“天不能变,地一定要换”的创新意识,大胆试,大胆干,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家,工业富家,旅游旺家”的发展道路,成为全国文明村。但是当前,我们很多干部就是缺乏这种争先发展、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敢“争第一”、不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决策、干工作要先看看政策文件有没有规定,周边地区有没有在做,这样导致我们丧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三是“优化环境、善于借力”的精神。苏州人注重学习借鉴,全方位、宽领域、多行业地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借力发展,又是苏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另一妙招。在苏州人的心目中,营造一个社会诚信、服务周到、环境优美、文明多彩的对外开放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他们所倡导的“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已成为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环境品牌形象。在招商中,苏州人总结了“三要”的秘诀:“脸皮要厚,不怕吃闭门羹,不怕脸难看;嘴皮子要薄,能说会道;腿要勤,三天两头找上门,不达目的不走人”。正是依靠优良的服务环境和善于借力发展,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蓬

勃的发展。苏州在引进科技、人才、金融、物流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筑巢引凤的新型模式,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特别是苏州市政府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在中新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积极借鉴新加坡经验,累计派出公务员近1800人次到新加坡学习,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为苏州的快速、持续、和谐、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苏州的三种精神堪称“三大法宝”。苏州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客观的物质发展上,而且主要体现在精神风貌上,从苏州之路到苏州精神,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历程。我们学习苏州,不是要学习苏州之路、苏州模式,而是要学习苏州精神的精髓和内涵;我们学习苏州,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寻找契合点和突破口,逐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第五篇:赴苏州工业园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拓宽干部视野,更好地服务、助推岳阳“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市委、市政府于3月下旬在苏州举办第三期岳阳市园区产业经济发展专项培训班。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我的将学习情况。

一、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苏州工业园位于苏州市东部,东邻昆山、上海,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7万,常住人口72.3万。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园区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之路,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

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主要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苏州工业园之所以能够从经济发展的“追随者”成功转变为“领跑者”,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关键得益于他们善于借鉴,敢于创新,这是他们的最可贵之处。

(一)以先进经验指导建设。他们并非简单复制国外发展模式,而是结合国情和苏州实际,自主地、选择性地参考利用了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经济发展、行政管理三个层次的先进经验,做到合作中有特色、学习中有发展、借鉴中有创新。一是创造性定位建设方向。在开发伊始就摒弃了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把园区作为一座新城进行布局,规划建设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导向,开放型经济为主体,基础先行、工业带头、第三产业配套的具有世界水准的现代化工业园,并且耗资3000万元聘请国内外顶尖设计师,制定了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这在90年代初期的中国绝无仅有。二是高标准规划发展目标。1994年就开始制定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例及法规、商业配套和财政金融政策,打造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产权清晰的工商企业,以及和谐的劳、资、政三者关系。计划2014年达到区域生产总值20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0亿元,进出口总额 800亿美元,利用外资250亿美元,内外资投入1000亿美元。实际上,这个目标已基本实现。三是高规格搭建管理体系。中新双方共同建立了三个层面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即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双边工作委员会、日常联络机构,分层次协商园区开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而园区管委会作为苏州政府派出机构在辖区范围内全面行使主权和行政管理职能。同时,实行开发主体与管理主体相分离,由中新双方大型财团合资组建公司进行园区建设开发,全面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物业管理、咨询服务、产业开发等业务。

(二)以优良环境提升层次。由于超前的理念指引,在环境建设上始终追求高标准,打造了能与国际市场、国际惯例有效接轨的服务环境和硬件平台,成为国内工业发展借鉴国外经验、认识自我差距、奋力赶超发展的榜样。一是建强“硬”平台。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建园之初就对工业、住宅、绿地、商务等用地按32%、22%、14%、2.4%的比例作出明确规定,并做到适当超前滚动发展,先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1000多亿元,按“九通一平”、设施配套、环境一流的高标准,使8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达到了类似新加坡裕廊镇的基础建设水平,成为苏州市功能完善、文明现代的新城区。二是创优“软”环境。弘扬开放包容、现代时尚、精致和谐、创新创优的圆融文化,积极发展高水平的社会事业;国内最早倡导亲商、择商理念;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建立了高效的政府架构和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坚持体制创新,推行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以及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一站式”服务体系,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秩序和法治环境。可以说,类似发达国家的体制优势在苏州工业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三是破解“难”题目。为缓解工业发展瓶颈,建立了总规模600亿元的国创母基金,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母基金;集聚金融和准金融机构近50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26家,集聚度全省最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启动实施苏通科技产业园、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援建项目、园区和相城合作经济开发区、安徽滁州合作项目等,增强了园区发展空间。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成为全国首个“数字化城市建设示范区”、江苏省首个“两经融合示范区”。

(三)以创新创造推进发展。突破传统、敢试敢干的精神在苏州工业园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不固守自封,善用人才,积极创新,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大量蓄积人才。实施“姑苏计划”等人才发展战略,高端人才加速集聚,共评选出486个科技人才领军项目;6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引进外国专家1000多名,在园区就业的外籍人才近6000名,4000名海外归国人才创办了400多家企业,大专以上人才总量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一位,被评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同时,专门设立2亿元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累计派出2000多人次赴国外学习培训。二是大胆推进创新。大力推进“科技跨越计划”和“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设立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引进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一批世界名校、国内23所高等院校入驻,建立各类研发机构250个,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3.33%,建成各类科技载体300多万平米,建成“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2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等2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每年新增科技项目超50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9家。三是大力升级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纳米技术为引领的光电新能源、融合通信、生物医药、软件及创意、生态环保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精密机械、新材料为主的高新企业群。2012年实现新兴产业产值202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4%,成为全国唯一“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三、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建议

开发区及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抓住、抓好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就牵住了经济发展的 牛鼻子。目前,我市重点园区的数量不足,建设水平不高,发展速度不快是我市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研究完善全市促进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速度是我市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和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特别是在去年“园区十条”印发以来,全市掀起了为园区建设服务的高潮。现就加快我市园区建设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1、园区产业要体现大布局。一份好的规划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什么是好的规划,苏州工业园给出了明确答案:一张规划图管了近二十年没有改变,90年代就是国内外规划的经典,至今仍是经典。我们的园区发展,也要从拥有高质量的规划入手,具体来讲:一是科学定目标。首先要体现胆识,把眼光放到十年、二十年之后,站在全县甚至全市角度,认真分析本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态势和速度,高标准、高规格设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到既有理性的适度超前但又不失压力和动力,还要与城镇的长远发展相适应。其次要多方认可,特别是对于整体布局、产业方向、招商重点、发展目标等要多层次组织专家论证,尽可能把问题考虑周全,把偏差降至最小程度,同时还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尤其是本地干部群众的意见,便于今后的顺利操作。二是执行讲规矩。要真正做到以规划统领建设和发展,一张图纸管到底,不允许在规划的落实过程中讲条件,变相执行或者拒不执行,更不允许擅自更改规划,确保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同时,要制定落实规划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对违反规划的任何人和事,都要敢于及时、从重严肃查处,从根本上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完整性。三是修编重延续。好的规划应该注重延续性,不能连年修编,更不能边建边修编。当然,对于因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导致不便操作或难以执行的地方,必须有针对性的及时调整,但调整应该是为了更好操作执行而做的修订和补充,而且要在多方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慎重调整,大的框架和方向绝不能轻易变动,避免因规划问题导致经济波动、发展受阻或者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二)招商引资要紧盯大项目。招商引资很不简单,招商选资更不简单,但苏州园区经验告诉我们,再难也必须择商、选资。目前,我县已经成立了招商选资专班,对引进的项目进行环境评估,但还应该上升到对投资规模、产业前景、税收贡献等方面的整体把关。招商专班也要调整努力方向,盯住优势项目不放松。一是跟紧大块头。即紧盯大财团、大型企业集团,以大项目促进大建设、大发展。一个投资上亿、几亿的大项目可以带来稳定的税收,带动一个地区的人员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这是小企业无法比拟的。而且这些大型企业实力更雄厚,很少出现融资困难等问题,项目运作也更加规范,更注重技改投入和长远发展,可以把本地经济运行的风险降至最低水平。二是追求高税收。就是要抓住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这类项目可以有效提升当地产业层次,带领与之相关行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协调发展。同时,高产值、高利润必将产生高额税收,可以把更多的剩余财富留在当地支持经济发展。一年招引几个低效能企业,不如几年招引一个高税收企业,占用土地更少,在目前园区征地拆迁难度大、可用存量土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更应该作为招商重点。三是算好资源帐。一个地方的资源毕竟有限,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也非常有限,在招商过程中,要算好长远帐,宁可空地等待,不搞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优先招引工艺先进、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环保型企业,确保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因小失大,实现了短暂进步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掠夺,后期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的成本可能更高。

三加速发展要推动大创新。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要求,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苏州工业园区能够实现高速发展,离不开他们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要想实现我县园区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必须积极挖掘人才和科技潜能,以创新进步助推经济发展。一是全民造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宏观引导,加大信息服务力度,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政策环境;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支持各类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实行强强联合,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评比和考核表彰力度,及时查处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营造全县上下尊重科技、积极创新的浓厚氛围。二是全力促升级。大力支持企业加强科技投入,积极为企业争取各类技改专项资金,强力推进企业主动参与竞争,狠抓新产品开发,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实施推进“两化融合”,努力实现产品由“制造”到“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型工业产业,不断提升创新型经济在全县工业产值中的占比,增强我县整体竞争实力。三是真心聚人才。要尽快制定专门的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大力扶持和奖励引进各类领军型人才的企业。对引进的高技能型人才,县住建、人社、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其住房、保险、职称评定等相关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要加大本地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使用力度,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最大限度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化地创造经济价值,真正为我县跨越发展、科学发展蓄积持久能量和动力。

4、园区管理要实行大突破。

2、进行功能分区,发挥比较优势

编制产业园区功能分区规划,依托各区资源优势,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特点

经过17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的旗舰项目、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

1、中新合作,高位推动

为了实现高标准要求、高效率运转、高质量服务,全面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的顺利发展,中新双方建立了高层次、多层面的领导工作机构。第一层面是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负责协调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和借鉴新加坡经验中的重大问题。由两国副总理担任理事会共同主席,我国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财政部、外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和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外交部、总理公署、国家发展部、教育部为理事会成员。第二层面是中新双边工作委员会,由苏州市市长和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主席共同主持,苏州市政府、园区管委会与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及其负责人为组成人员。第三层面是借鉴机构,由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和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软件项目办公室负责日常联络工作。

2、着眼长远,科学规划

“规划先行”、“规划即法”是园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最值得推广的园区发展理念之一。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中新双方专家融合国际上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联合编制完成了具有前瞻性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制定完善了400多项专业规划,科学布局了工业、商贸、居住、交通等各项城市功能,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严密完善的规划体系和“执法从严”、“适度超前”的规划管理制度。

在基础设施方面,借鉴新加坡“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的做法,园区秉承“执法从严”、“适度超前”的开发理念,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园区不仅根据社会需求大力发展酒店、旅馆、金融、商业、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而且积极兴办学校、科技馆、体育场、邻里中心、社区工作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增强区域社会服务功能。

3、创新开发,高效治理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CSSD)是中新两国合作的载体和苏州工业园区早期主要的开发主体,由中新双方财团组成:中方财团由中粮、中远、中化、华能等14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出资组建;新方财团由新加坡政府控股公司、有实力的私人公司和一些闻名跨国公司等24个股东联合组成。管委会是园区的治理主体,下设15个职能局(办),并通过树立“亲商亲民”理念、增强一站式服务功能、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等途径,初步形成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体系、“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和“科学、规范、透明”的法制化环境。

4、转型发展,产业升级

园区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启动实施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纳米产业双倍增、金融三年翻番、金鸡湖双百人才、文化繁荣“八大计划”,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效。新兴产业裂变增长,全力发展以纳米技术为引领、以五大新兴产业(纳米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与动漫游戏和生态环保)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4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4%,居全市第一位;纳米技术及相关产业品牌初步打响,新型平板显示、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三大产业规模在全市占比均超1/3,获得了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创新型科技园区、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融合通信科技产业园”等称号。

5、全球定位,创新招商

园区始终突出招商工作的龙头地位,积极拓展招商思路,构建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园区倡导“择商选资”理念,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基地型、旗舰型项目作为招商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及其关联项目,引进位居产业核心地位的龙头项目,带动相关配套项目进驻。至2010年底,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外企4000余家、合同外资40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9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项目137个、上亿美元项目112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利用外资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在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汽车及航空零部件、软件和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占中国十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3%进出口总额、3%IT产值、15%IC产值和5%离岸外包产值,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区域发展强劲引擎和主要增长极。

6、招才引智,产研结合

园区按照“政策引人、事业留人、环境育人”的方针,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新模式,建立了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体系,形成人才需求的分类预测机制,建立大容量的高级人才信息库。目前,园区科技型企业已超过400家,区内聚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超过2万名。

园区积极构建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适应外商投资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园区于1998年成立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目前,已有8所高校进区办学,近10家培训机构入驻。全区在校生规模约2.5万人,其中博士生约600人,硕士生约3700人。

四、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对我省发展建设的启示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全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通过在省内与苏北共建工业园区,在省外直接投资的方式,积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走出去”。这一举措为我省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推动九江沿江开放开发,进行产业园区发展建设,进而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飞地经济”提供了契机,因此加强与苏州工业园区的沟通和衔接,出台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其“外出”企业来我省投资建设是有益于双方发展的双赢之举。

1、创新开发模式,提高治理效率

创新园区的开发模式,引进有实力的开发主体,建立高层次、多层面的组织机构,共同推进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设立亲商、亲民、廉洁、高效的园区治理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园区治理效率。

2、进行功能分区,发挥比较优势

编制产业园区功能分区规划,依托各区资源优势,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3、承接梯度转移,推动产业升级

依托产业优势,承接关联成套产业转移;依托资源优势,承接深加工产业转移;依托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依托区位优势,承接加工贸易和服务产业转移;依托特色优势,承接特色产业转移。

几点工作建议

开发区及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抓住、抓好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就牵住了经济发展的 牛鼻子。目前,我省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工业园区发展才刚刚起步,重点园区的数量不足,建设水平不高,发展速度不快是我省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研究完善全省促进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速度是我省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立完善省市联动工作机制。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建设,是一项事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宏大系统工程,涉及土地、规划、城建、环保等若干个工作部门,建议省政府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和协调推进我省园区经济加快发展。

统筹保障园区建设用地。土地是工业园区经营的基本资源。土地供应已成为制约我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鉴于工业园区土地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建议省政府推广昆明市的做法,对省级重点园区土地利用指标实行单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低于50%用于工业园区,重点保障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研究制定省级园区配套政策。我省园区建设起步慢,滚动发展能力弱,各级政府财政因底子薄,园区建设前期需大量资金注入及各级政策扶持。建议省政府尽快制定出台全省促进园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园区税收、土地出让金或其它税费除上缴中央部分外,全额留给园区作为滚动开发后备基金;建立省级土地成本补贴机制,依据每年经营性用地项目的土地出让金收益中不少于省级可用部分的5%,提取工业用地地价成本调节资金,专项用于重点工业园区地价成本调节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园区规划管理。坚持以城市化理念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把园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功能区域,与城市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 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 要求,对园区规划进行前溯性审查,搞好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提高资源共享度,有效解决用地规划、空间布局、环保治理等问题,做到无障碍规划、有界面建设,永不搬迁。当前,加快制定云南省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办法,加强规划管理,强化规划落实,提高规划执行力,切实提高全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水平和发展速度。

多元筹资加大投入。各工业园区要拓展思路,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融资思路,首先取得各级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其明确对工业园区的投入政策和投入规模,取得金融信度,为贷款建设打下基础。其次是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按一定比例投入工业园区建设。第三是盘活土地存量,采取BOT、BO、BT等形式利用外资,筹资建设。第四是积极争取国债指标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尽快拉开园区建设框架。

下载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苏州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赴苏州参观学习心得体会2012年3月24日至3月27日,在区委组织部的组织下,我们一行100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神往已久的——苏州市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江阴......

    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五篇范例)

    赴苏州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 8月13日,市委组织部组织县市区及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行赴苏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通过培训考察,亲眼目睹了苏杭地区人才工作取得的......

    赴苏州学习考察报告

    赴苏州学习考察报告 最近,随第十三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考察团一行去苏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期间听取6场颇有深度和启示的专题讲座,包括现代营销理念、苏州市经......

    赴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赴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10月15日至10月26日,在市教育局的组织安排下,在教务处、思政部的派遣下,我参加了西安市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高级研修班(9......

    赴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赴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10月15日至10月26日,在市教育局的组织安排下,在教务处、思政部的派遣下,我参加了西安市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高级研修班(9......

    赴江苏、苏州学习考察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对道路交通管理的要求便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全市公安交警的执法规范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学习借鉴在执法规范化方面成绩突出的......

    赴苏州考察学习总结

    取苏州之真经悟育人之真谛----赴苏州培训学习总结2013 年 11 月 24日至12月4日,我们“国培计划(2013)中西部(贵州)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苏州大学小学校长班全体学员开始了为期10天的......

    赴苏州参观学习报告

    赴苏州考察学习报告 2012年3月16日,在安博集团倪校长的陪同下,我们一行5人,赴苏州外国语学校和新区实验小学考察学习。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一路行程紧张而充实。所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