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芷江受降纪念馆后有感
参观芷江受降纪念馆有感
学院班级:
学号:
姓名:
位于湖南西部的芷江,在很久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而已。抗战时期,它作为大后方的空军作战基地、盟国军事基地、湘西会战指挥中心,为中国军队特别是空军打击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小小飞虎队》,如果说那只是当年孩子们天真的想象,那么,真正的飞虎队就在芷江。在中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很少看到中国空军的事迹,而芷江空军基地的飞虎队,这就是中国军队少数的,并且建立丰功伟业的中国空军!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受降仪式就在芷江举行。正因此,芷江蜚声海内外。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遥想上个世纪,中国遭受到了多大的耻辱,作为曾经虚心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迅速发展壮大,其帝国扩张野心也是空前强烈。中国,作为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富饶广阔的国土,储量巨大的矿藏,数亿廉价劳动力,这些,都是日本渴望的。在日本扩张计划中,中国首当其冲。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半壁江山,沦陷区的中国人民陷入更痛苦的生活中„„但是中国人是不畏强暴的,无数爱国青年抛头颅,洒热血,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后,中华人民终于打垮了日本侵略者,五千年文明古国终于赢来了属于自己的尊严!
记得去芷江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在温和的风中,我们来到了芷江受降纪念馆。走进大门,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牌坊,一个“血”字形的牌坊,据导游说,这表示中国的抗战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现在的受降坊是新建的,原来的在文革时期已经遭到破坏。说是坊,其实更严格的说,她是中国的凯旋门,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最好证明!几十年来,中国人民在铭记祖国耻辱的时候,很少会想到,中国也是战胜国!在参观纪念馆时,导游小姐对我们说,日本代表下飞机的时候是高昂着头的,他们妄想在中国得到什么投降条件,可是他们走出会场的时候是低着头的,因为他们必须无条件投降。他们没有正义的侵略行为,残害了数千万中国军民,中国付出了巨大牺牲,绝不接受有条件投降!在以中国式受害国为主流的思想下,卢沟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蜚声海内外,而芷江受降纪念馆却很少被游客提及,甚至有些青少年并不知道中国还有受降纪念馆。在此我不得不说,你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是战胜国!饱经风霜的中国,请抬起你原本高傲的头,自信的做一个胜利者!
看过了纪念馆中国军队的装备,也看过了日本军队的装备,看过了中国军队的烈士名册,也看过了日本兵屠杀中国军民的照片。我只想说,中国,你是伟大的!面对武器精良的敌人,中国军队悍不畏死,往往上战场时一个团,能活着回后方的可能已剩下一个营,或者,全军覆没„„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多少将士在沙场上以身殉国,为的就是打跑日本侵略者,为的就是家人未来的幸福生活!最近看完了《我的团长我的团》,一帮散兵游勇,上战场时却是那么的英勇。不是所有的兵都是勇敢的,他们中也有胆小者,也有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他们上战场,并不是想证明他们有多强大,为的只是替死去的亲人报仇,为的只是让日寇血债血偿!去年爬衡山,上山一个多小时左右,走到了忠烈祠,当初我以为中国有很多忠烈祠,事实上,国民党执政时期由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修建的唯
一一座抗日烈士忠烈祠,就在衡山。那里有烈士名册,那里也有逃兵名册,我想,这些逃兵,一定很后悔为什么没有上战场吧!
也许,很多当代人并不了解杀人的意义,总说什么和平方式,殊不知,在特定时期,与侵略者讲和平就是绥靖,就是卖国!面对野蛮的侵略,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拿起手中的枪,拿起手中的大刀,拿起手中的锄头,向鬼子头上砍去!或许当初中国放弃日本的赔偿是错误的做法。中国可以用这笔钱进行工业建设,可以恢复已被战争破坏殆尽的经济,而日本省下了这笔钱,他们使战后经济快速恢复,他们的右翼分子,会认为这是中国软弱的表现!多少右翼分子蠢蠢欲动,难道忘了你们败在我们手下吗?自古以来,日本侵华就从没胜利过,以前不能,今后更不能!继往开来的中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今后的我们,今后的祖国,定将强大,恢复我中华世界瞩目的地位,让反华分子见鬼去吧!
后记:
参观芷江受降纪念馆后,我们去了风雨桥。抗战时期芷江风雨桥是大西南主要军需供给线,最多的一天27架日机轮番轰炸。但是,任凭日机怎样狂轰滥炸,它却安然横卧在舞水之上。如今复修的芷江龙津风雨桥,是一座集贸易、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侗族风雨桥,它是历史古迹和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成为华夏大地一道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2011年5月30日
第二篇:参观芷江受降纪念馆心得体会(推荐)
参观芷江受降纪念旧址心得体会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遥想上个世纪,中国遭受到了多大的耻辱,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吸收党员同志。我系党总支组织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一起来到芷江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并进行了入党宣誓。
走进大门,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牌坊,一个“血”字形的牌坊,据导游说,这表示中国的抗战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现在的受降坊是新建的,原来的在文革时期已经遭到破坏。说是坊,其实更严格的说,它是中国的凯旋门,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最好证明!几十年来,中国人民在铭记祖国耻辱的时候,很少会想到,中国也是战胜国!在参观纪念馆时,导游小姐对我们说,日本代表下飞机的时候是高昂着头的,他们妄想在中国得到什么投降条件,可是他们走出会场的时候是低着头的,因为他们必须无条件投降。他们没有正义的侵略行为,残害了数千万中国军民,中国付出了巨大牺牲,绝不接受有条件投降!在以中国式受害国为主流的思想下,卢沟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蜚声海内外,而芷江受降纪念馆却很少被游客提及,甚至有些青少年并不知道中国还有受降纪念馆。在此我不得不说,你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是战胜国!饱经风霜的中国,请抬起你原本高傲的头,自信的做一个胜利者!在受降纪念坊下,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高举起右手,庄严地向党旗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之后看过了纪念馆中国军队的装备,也看过了日本军队的装备,看过了中国军队的烈士名册,也看过了日本兵屠杀中国军民的照片。我只想说,中国,你是伟大的!面对武器精良的敌人,中国军队悍不畏死,往往上战场时一个团,能活着回后方的可能已剩下一个营,或者,全军覆没。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多少将士在沙场上以身殉国,为的就是打跑日本侵略者,为的就是家人未来的幸福生活!
享受了芷江受降给我们带来的雀跃,我们才能时时感受我们曾有的痛,我们也才会更加发奋图强,建设好我们的国家。记得在受降纪念馆的墙上有这样一段话:历史是映照现实的一面明镜,历史的教训永远不能忘记„„..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告诫年轻人,记住昨天的历史及经验教训,时刻警惕如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xx x年x月x日
第三篇:参观纪念馆有感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12本科班--赵蕊-47 一直对连云港革命纪念馆充满了敬畏与好奇,宏伟的纪念馆矗立在市政府对面,让它多了一分严肃与神秘。终于这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纪念馆。
5月4日上午,我随班上几个同学一起去参观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天气虽好,但很沉闷。一到纪念馆前面,觉得一股令人肃然起敬的气势压了过来。在明朗的天空下,纪念馆显得越发的雄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作为中央、省委高度重视,倾力打造的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宣教、收藏、研究、旅游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目前全国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综合类革命纪念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7年6月,原址始建于1925年的陇海公寓。1938年3月,中共中央长江局特派员张文海、谷牧奉命到新海地区驻军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第一一二师建立中共地下工作委员会就寓居于此。工委建立后,3月11日由张文梅和工委委员刘曼生(谷牧)介绍,发展第一 一二师第六六七团团长、抗日名将万毅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入党宣誓也在陇海公寓。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中共连云港市委、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6月6日决定将这里辟为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是一座固定的永久性革命史陈列馆,是雄伟、庄严、富有时代风格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宣传教育基地。重温历史,让人感叹不已。纪念馆内成列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共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现在的连云港的图片、资料等。这段历史中,最令人难忘的定时抗日战争时期。我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和对伟大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认真地参观了整个纪念馆。每到一处,我都会驻足沉思,仔细观看了各展厅的文字介绍、图片、影像和珍贵实物。通过参观,我了解到连云港市在“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史,了解到连云港市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经过、做法、取得的成绩以及美好愿景。我都深深地感受到先辈们对封建帝国主义坚贞不屈,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同时有责任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勤奋踏实。
这次活动使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连云港地区的发展斗争史以及连云港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情况,接受了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中国共产党在港城的艰苦奋斗历程,感受港城近代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跟随党的步伐,多读书、勤思考、苦钻研,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烈士前辈用生命和热血换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我们才有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以此不断鞭策自己,珍惜现在的生活,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缅怀先烈!
第四篇:参观纪念馆有感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4月24日,老院党支部联合医务处、口腔、医技机关等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
纪念馆正前方是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使纪念馆尤显肃穆、庄严。
进入序厅,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的大型铸铜浮雕“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左右两侧墙壁上,分别镶着《义勇军进行曲》和《八路军进行曲》的曲谱,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着8口方形古钟,象征着八年抗战。
展览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第二部分,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第三部分,抗战灯塔、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日军暴行、惨绝人寰;第五部分,浴血疆场、民族壮歌;第六部分,得道多助、国际支援;第七部分,历史胜利、巨大贡献;第八部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展览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
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
回顾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日军铁蹄过处,一片凋零;一桩桩惨案,一个个“万人坑”,让人触目惊心;推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发动细菌战等,日军企图用武力击垮中国人民,然而他们错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魂犹如卢沟桥一样,岿然屹立永不倒!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走出纪念馆后,大家心中仍旧感慨万千,今日的中华民族已经崛起并屹立于世界之中,现在的我们已不惧怕任何来犯之敌。但历史不容忘记,我们只有牢记曾受的苦难,才会倍加珍惜今日的和平,要奋发学习和工作,为国家的强盛而奋斗!
第五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南昌,历史赋予了她一个神圣的称号—红色英雄城,即使不懂史的人身临在高耸屹立的八一纪念碑下和广场中央,都会被一股红色的革命气息熏染。在我来到南昌之前,南昌是我心目中很向往的革命圣地,因为史载着我们的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现在我来到南昌两年了,最熟悉的还是八一广场,也算是我体验红色革命之地了,也许是高楼大厦的缘故,太多的革命区都不显眼,在今天出于学习的需要,我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感触也颇深„„ 有人说太多的现代元素的掺杂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先辈的不尊,比如馆内安保需要摄像头布置的森严戒备的,馆内安装了做解说用的电视机„„这些元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的教育效果。然而我们是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植入的现代元素是在所难免的,那就要我们真正用心去领略那份红色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早已在心中涌起,在馆前,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革命烈火们不朽的英名,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江西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的决议。”没有庄严地宣言,但能感受到这是发自人民肺腑的铮铮誓言,对历史革命精神的继承之心,对接班人的斗志激扬之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我,不能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今天对这个遗址拆迁,明天对那个革命圣地改造„„时刻怀有感恩的心,感恩在战场上洒热血的同胞们,感恩在国家建设中献身的同胞们。我们要秉承革命精神去参与国家的建设中,这样才会有长久的发展。
步入堂内,前厅展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土万岁!”。遒劲有力的墨迹更是斗志激昂的写照,人民顽强战斗的精神。在正厅祭坛的纪念碑上,有朱德司令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句简短却震撼心灵的话,表达的是司令对烈士的崇敬,对后人的警醒之情。
在堂内给我心灵震撼的不得不说是那一座座铮铮铁骨的烈士雕塑,一幅幅烈士队伍的战斗图画,也许是阅的史书少,了解的只是大众熟知的英雄代表,更多牺牲在战场的烈士为人不知。现在可以给我知识空缺的修补,史书用的是数字形式来记载,现在馆内呈现的是活生生的写照,是血肉的写照,无形中我们已沐浴在烈士的队伍中,足以让我想象当年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参与革命场景,顿时也震慑了我的灵魂。
在众多烈士同胞中,刘和珍和方志敏同志的英雄事迹是大家熟知的,但这次身临在烈士的一幅幅插画的真实写照中,这样来重温她们的英雄事迹是更能震撼人心的,在这我把我的感想用文字来刻画。
我们初次接触刘和珍时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鲁迅笔下的《纪念刘和珍君》课文中,所以她的生平事迹在我们大脑中产生了烙印。在她的生平中,有这样的描述: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可以看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身上的高贵品质,满怀着报国的远大志向,体现了一个知识青年风范。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为悼念刘和珍及一同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中,最为悲壮沉痛的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
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由此更深。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翻阅方志敏同志的遗著更是一中精神的提高,在《可爱的中国》文章中: 他这样描写自己的祖国:“这位母亲蛮可爱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意趣的表达。这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积极的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过清贫、朴素、洁白的生活。可以看出方志敏时代讲爱国是为了救国。时代赋予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内涵,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支撑方志敏等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党、爱国这个强大的信念。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学习历史,感受历史,感受红色革命精神,后人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观念,别在物质追求中丢失了民族心,感恩的心,对用鲜血染红的大地的烈士的崇敬之心„„无论我们身处哪个角落,都要有一颗民族的心,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拥护感。排斥一切外来势力对国家稳定影响的思想煽动和挑拨,站在革命先辈的的先驱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