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题实验方案

时间:2019-05-15 05:4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语课题实验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语课题实验方案》。

第一篇:英语课题实验方案

《激学、导学、会学》英语

实验课题方案

揭东县玉窖镇桥头小学英语教研组

2009年9月

玉窖镇桥头小学英语教研组

实验课题方案

一、课题名称:激学、导学、会学。

二、实验范围及规模:

实验班级:五年级一个班41人,三年级一个班38人。

对照班级:五年级一个班33人。

普通班:四年级二个班。

三、实验期限: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

四、研究内容及实验目的:

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如何创设科学的教学技巧并设计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引导学生学好英语。目的在于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一个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英语,应用英语,享受英语。做到想说、会说、乐说。

五、实验理论依据及原则:

依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课标》指出:“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原则:兴趣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参与性原则。

六、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适时地开展课题组的信息交流。

(二)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按照《激学、导学、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改革的新理念,得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英语的欲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力求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收获。

(三)组织常规的课外活动。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English, I can do”为活动主题,有计划地进行竞赛、表演、歌吟唱等活动,以提高、巩固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让英语慢慢地走进孩子的生活,使他们想说、敢说、会说、乐说。

七、实验工作制度:

学校组织了有一定英语教学经验的行政领导和科任老师共4人组成课研小组,制定定期的课研交流的制度(每半学期一小结,每一学期一总结,每学年进行全面总结),制订每小阶段的教学教研计划,开展小组内听评课经常化制度,通过考核分析、对照、总结、提高等制度规范活动过程。

第二篇:课题实验方案

《如何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

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国内外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目前针对这一课题国内外都在开展研究探索,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如美国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目标中都增加了创新目标,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创新教育的发展。我国近几年结合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很多学者都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在此课题研究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丰富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用于指导各学科教学实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对于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课题研究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意识对于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灵活性、新颖性的思维活动,它既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又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综合。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播、掌握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才能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是推进新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又关系到中学生能否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一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是科学发展观及素质教育理论、创新学习理论。围绕中学生各学科教学改革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坚持一切从中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其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学习基础等现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着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和超越,勇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使学生在不断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意识不断得到激发,创造潜能不断得到挖掘,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过程

1、研究方法:立足于目前中学生实际,提出相关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形式和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研究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研究实验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逐步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最终结题。

2、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周期为2年,自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按计划分为准备与培训、实验与研究、总结成果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与培训(自2008年7月至2008年10月)(1)组成课题小组,确定研究方向,明确分工。(2)制定详细具体一的课题研究方案。(3)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资料。

(4)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开展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与研究(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1)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在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2)课题组成员每月举行一次小型座谈会,做项目阶段性的研究分析,不断调整方案,完善过程,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实验成果,指导教学实践(自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

(1)整理加工全部教学实践材料和阶段性的成果。(2)尝试将研究理论成果推广指导教学,达到研究的目标。(3)课题组撰写经验论文。

四、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1、课题组成员及其它分工为:

吴宝明

38岁

中学高级

课题总负责人 陈

30岁

中学一级

负责资料收集、打印 武

34岁

中学一级

负责教学实验

仇丽鹏

40岁

中学一级

负责组织协调、会议召集、记录

姚智鑫

34岁

中学一级

负责教学实验

2、研究经费及保障

本研究课题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所需人力、物力和经费确保及其足额到位。

第三篇:课题实验方案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实验与研究》

海丰县陶河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已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既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数学其他知识的学习: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在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特别是近几年来,我镇六年级数学毕业检测的成绩逐年下降,纵观一份毕业检测的数学试卷,单纯计算一大题就安排30分以上,第1页(共7页)

相当部分的学生得分都在15分以下。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有主观的因素(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包括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影响的因素等),我所在的陶河镇的各小学都属农村小学,近几年在我国加大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进城成风,陶河镇也在所难免,造成学校规模越来越小,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大不如前,农村的留守儿童也对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教师平时教学的因素。

基于以上几种原因,我们提出了“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实验与研究”这个课题。希望以此课题为突破口,跟随新课标的深化实施,我们面对21世纪的小学生,教学也要与时俱进需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计算教学方面应寻求创新,力求有新的突破。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找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然后对症下药,排除学生学习的不利因素。使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相互统一,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毅力和意志。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出造成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及存在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培养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准确率以及计算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营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计算课堂。在创造性的开发学习资源、设计情景及教研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在教师中形成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教研精神。

第2页(共7页)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计算。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所学内容的特点,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以便逐步实现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因此,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基础和年龄特征出发,投其所好,使他们主动地得到发展。

3、差异性原则。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发展上是存在差异的,要求没有差异就意味着不要求发展。我们要尊重这个差异,为学生自由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4、激励性原则。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强大的、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以极高的热情进行学习,并积极引导他们向某一方面发展。这是挖掘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加速人才培养的关键。

5、趣味性原则。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学生对该知识感兴趣,他就学得认真,做得用心,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符合学生特点,要有趣、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如下:

1、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习惯影响的分析研究。

第3页(共7页)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没有熟练掌握算法等原因,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生理、家庭和社会等因素。

2、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有关计算方面的基础知识广泛分布于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中,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必须熟悉各册教材的教学要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以及知识基础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调控教学过程。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寻找能够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3.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

探索在新课程标准下以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速度的指导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深入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实地调查,寻找错误的原因。

2、文献研究法: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错例和课例的分析,找到问题的实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同时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有借鉴价值的先进经验,宣传推广,为提高计算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帮助。

4、行动研究法: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在调研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研究对策;开展教学研究课比赛,给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第4页(共7页)

5、经验总结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总结、分析课题研究的经验,形成课题研究论文(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实录计算教学实验课堂教学案例,依照新课程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自觉检查验算和独立纠正错误的良好习惯。

3、开展教学研究反思和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积累教学成功的案例。

4、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实验周期为一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2年10月至2012年11月。主要组织理论学习,确立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制订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课题研究和实验过程。

1、深入了解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及其计算能力差的根源。

2、召开研讨会,对学生存在的计算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

3、开展实验课,邀请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吕崇平老师等专家指导。

第5页(共7页)

4、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课题实践活动,实验现状分析调查,进行实验操作,反复进行探究活动操作,积累资料。

5、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阶段性的成果总结,将优秀课例、教案、论文。

第三阶段: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收集、整理实验资料,总结及撰写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论文。课题组写出全程报告和收集有关数据、教案、课例、体会、论文向上汇报,注重“理论——实践——理论”的升华过程。

七、课题研究达到的预期成果

1、教师探索“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教学模式的论文2-4篇,分段总结并努力将成果发表于各级报刊上。

2、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请专家、同仁指导,写出优秀课例及教案。

3、分阶段形成阶段实验报告和终期实验报告,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和实验总结。

4、请有关科研单位对课题进行结题评估,并把教学经验推广。

八、课题组织机构及其分工

1、课题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林少粒 副组长:陈鸿标 陈可亲 成员:黄伟庆 刘克引 邓怀强

2、课题实验工作指导

吕崇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源德(海丰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3、课题研究负责人:陈鸿标(组织课题组实验教师开展理论学习;组织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组织课题组做好阶段小结及各阶段性评价;组织实验教师撰写论文、案例,总结经验,撰写实验报告)。

第6页(共7页)

4、课题研究成员:陈鸿标、邓怀强、黄杰锦、刘克东、刘克专、刘惠雪、吕伟成、李赛贤(认真学习课题相关的理论;做好学情调查、分析;开展实验研究;做好各阶段的实验小结,撰写案例、论文)。

九、课题研究实验经费

本课题估计需要的经费不多,由主持人所在的学校自筹。

海丰县陶河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2012年10月30日

第7页(共7页)

第四篇:学校课题实验方案

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方式改革为载体——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新世纪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

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就成为了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而教学过程也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和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为使我校的教学改革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为使我们的教学模式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为更好地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拟开展“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方式改革为载体,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地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为了充分发挥课程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本课题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方式改革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点,从课程的创造与开发、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新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展开具体的研究工作,以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从而最终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三、研究目标㈠、教师发展目标

1、让教师提高素质,发展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让教师更新观念,发展为课程的建议者和开发者。

3、让教师转变角色,发展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㈡、学生发展目标

1、转变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兴趣。

2、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㈢、教学模式发展目标

1、通过教学,实现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2、让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视探究、选择、创造,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正确世界观的逐步形成。

4、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重视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四、研究内容

1、如何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的发展。具体内容有:改变观念、增强能力,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以教师为本”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如何评价教师等。

2、如何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内容有:如何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如何评价学生等。

3、如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有:教学要关注人(包括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体现尊重、民主、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反思等。

五、研究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课题着眼于教师的发展,特别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2、全面性原则: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研究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重视学生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

3、综合性原则:在各学科中综合开展课题的研究,强调学科间融合、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联系,引导学生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4、体验性原则: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5、实践性原则: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开展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为儿童创建实践的最根本途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认识、理解和发展。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4、观察比较法。

5、经验总结法。

七、研究措施㈠、成立课题组,组织、管理好研究队伍,制定好研究实验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调控,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正确、有效地开展。课题负责人:季宏伟课题组成员:邹敏艳、孟建东、高敏、罗品、马莉、麦霜叶、马建国、张旻翔、缪一平。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1、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重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加大经费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课题组教师,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可采用自学、集中学、讲座、录像、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

3、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㈢、加强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深入课堂。

1、形成课题研究的氛围。由校长亲自承担学校的主课题,定期撰写阶段报告书,课题组成员和相关教师全员参与,积极探讨,形成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加快课题的研究进程。

2、围绕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研科研不分家,使课题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课题研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㈣、及时总结,落实奖励措施,调动教师的教科研激情。

1、组织教师围绕课题,参加教案评比和教学评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成果,撰写论文和教学反思。

2、发挥集体的智慧,加强集体研究和讨论,精心设计实验课、公开课的教案,推出优质课,培养优秀教师。

3、采用激励机制,对教科研工作的优秀者,对教科研卓有成效的教师落实奖励措施,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激情。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3年3月——2003年8月)组织学习新课标;选题、讨论并制定、完善课题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

2、中期实施阶段:(2003年9月——2006年6月)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积累资料,形成中期成果;动态管理计划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充实。

3、后期总结阶段:(2006年7月——2007年1月)全面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九、预期研究成果有质量的教学实践课、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反映研究水平的研究报告和其它一些研究成果资料。**市**中心小学课题组

第五篇:学校课题实验方案

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方式改革为载体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xx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当课程由“~”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就成为了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而教学过程也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和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为使我校的教学改革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为使我们的教学模式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为更好地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拟开展“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方式改革为载体,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地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为了充分发挥课程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本课题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方式改革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点,从课程的创造与开发、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新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展开具体的研究工作,以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从而最终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三、研究目标

㈠、教师发展目标

1、让教师提高素质,发展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让教师更新观念,发展为课程的建议者和开发者。

3、让教师转变角色,发展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㈡、学生发展目标

1、转变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兴趣。

2、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㈢、教学模式发展目标

1、通过教学,实现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2、让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视探究、选择、创造,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正确世界观的逐步形成。

4、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重视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四、研究内容

1、如何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的发展。

具体内容有:改变观念、增强能力,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以教师为本”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如何评价教师等。

2、如何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内容有:如何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如何评价学生等。

3、如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具体内容有:教学要关注人(包括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体现尊重、民主、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反思等。

五、研究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课题着眼于教师的发展,特别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2、全面性原则: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研究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重视学生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

3、综合性原则:在各学科中综合开展课题的研究,强调学科间融合、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联系,引导学生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4、体验性原则: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5、实践性原则: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开展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为儿童创建实践的最根本途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认识、理解和发展。

六、研究方法

&

nbsp;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4、观察比较法。

5、经验总结法。

七、研究措施

㈠、成立课题组,组织、管理好研究队伍,制定好研究实验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调控,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正确、有效地开展。

课题负责人:季宏伟

课题组成员:邹敏艳、孟建东、高敏、罗品、马莉、麦霜叶、马建国、张旻翔、缪一平。

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1、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重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加大经费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课题组教师,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可采用自学、集中学、讲座、录像、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

3、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㈢、加强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深入课堂。

1、形成课题研究的氛围。由校长亲自承担学校的主课题,定期撰写阶段报告书,课题组成员和相关教师全员参与,积极探讨,形成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加快课题的研究进程。

2、围绕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研科研不分家,使课题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课题研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㈣、及时总结,落实奖励措施,调动教师的教科研激情。

1、组织教师围绕课题,参加教案评比和教学评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成果,撰写论文和教学反思。

2、发挥集体的智慧,加强集体研究和讨论,精心设计实验课、公开课的教案,推出优质课,培养优秀教师。

3、采用激励机制,对教科研工作的优秀者,对教科研卓有成效的教师落实奖励措施,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激情。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年3月——~年8月)组织学习新课标;选题、讨论并制定、完善课题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

2、中期实施阶段:(~年9月——~年6月)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积累资料,形成中期成果;动态管理计划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充实。

3、后期总结阶段:(~年7月——~年1月)全面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九、预期研究成果

有质量的教学实践课、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反映研究水平的研究报告和其它一些研究成果资料。

xx市xx中心小学课题组

下载英语课题实验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语课题实验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英语实验课题总结

    《巧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课题总结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故事......

    小学英语课题实验小结

    小学英语课题实验小结 泮境中心小学何晓红 本学期,我们的课题研究还是秉承上学期的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深化课题,做好每一个英语教学的课题,有目的性的针对一些难题,共同攻克,共同探......

    理科教研组实验课题方案

    理科教研组实验课题方案: “预习——得出规律”实验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及价值 (一)研究背景 1. 自主学习的召唤 自主发展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自主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

    小班化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小班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九台市兴华小学 二0一四年三月 《小班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实验的目标 1.探索“小班化教学”的课堂......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5篇)

    《评课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长期以来,在我们很多人心目中,学校只是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师的发展受到忽略。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成长提......

    课题实验

    课题实验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旧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述、灌注知识,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现在,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使我更加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观察......

    阶段总结---小学英语实验课题总结

    《小学五年级英语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

    攀登英语实验方案

    攀登英语课题实验方案 桃红坡明德小学 一、本学期实验情况分析 1、课题组的组成。本学期,我校的攀登英语课题组,依然是由本校校长任课题组长,吸收优秀的、年轻有为的教师参与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