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部总结10年创意产业发展成果范文

时间:2019-05-15 05:3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国文化部总结10年创意产业发展成果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国文化部总结10年创意产业发展成果范文》。

第一篇:英国文化部总结10年创意产业发展成果范文

英国文化部总结10年创意产业发展成果

在英国首相布莱尔即将离任之际,各界纷纷展开了对他执政10年功过是非的讨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持续增长、北爱实现和平,功不可没;陷入伊战泥潭、丑闻迭出、国内诸多政策失误,形象大损。

而在“经济持续增长”这一最重要的成果中,他对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1997年大选上台后,布莱尔着手成立“创意产业专责小组”推进文化、个人原创力在经济中的贡献,以此作为“新英国”计划的一部分。这一作法后为各国所效仿。实践证明,创意确实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2007年3月,布莱尔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演说指出,与10年前相比,英国的艺术和文化更加自信、更富有创意,也更鲜活了;而这应归功于国民的创新能力及公私共同资助艺术的混和经济模式。随后,英国文化体育与传媒部发布《文化与创意2007》(Culture & Creativity in 2007)报告,以案例的形式总结了这10年来创意产业的发展成果,可谓是为布莱尔的执政成果作一诠释。

布莱尔欢呼艺术的“黄金时代”

2007年3月6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参观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并发表了关于英国10年艺术产业改革的重要讲演,英国引人入胜的文化生活(Britain’s cultural life is“spectacular”)。他认为,与10年前相比,英国的艺术与文化更加自信、更富有创意,也更鲜活了。

随后,英国文化体育与传媒部发布了《文化与创意2007》报告,以案例的形式总结了英国10年来创意产业的发展成果,并在新闻稿中以“首相欢呼艺术的‘黄金时代’(Prime Minister hails ''''Golden Age'''' in the Arts)”为题,肯定了布莱尔10年执政生涯中在文化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布莱尔指出,艺术塑造了一个积极的、富有国际形象的英国。如同奥斯卡奖得主海伦·米伦(Helen Mirren)的《女王》(Queen)风靡全球一样,英国戏剧、绘画、音乐、文学、建筑等各种艺术形态正因它们的创造者、观赏者和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享受着新时期英国文艺复兴的硕果。尤其是当代艺术,即使最苛刻的评论家也无法忽视伦敦当代艺术的繁荣气象。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文化成为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例如,每天都有百来万人访问泰特现代艺术馆的网页,其中许多访客来自国外。英国越来越多的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在各国游历。艺术委员会的国际伙伴计划(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programme)及其在中国的艺术家联系计划(Artists Link Programme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都提供了不少国际交流机会。大英博物馆和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V&A)更是宣布了一项史无前例的与中国合作的计划。而大英博物馆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展览有助于当地公民社会的建立。布莱尔还认为,艺术对政府政策的许多关键领域如经济复兴、解决青年就业和消除社会歧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地方复兴、政治认同、凝聚力的形成等方面,通常都是政府发现有解决难度的问题,但文化产业在这些方面都有所贡献。

如曼彻斯特海滨城市索尔福德码头的文化重建创造了11000个就业岗位,单劳瑞艺术中心就占了6500个。而泰特现代艺术馆在伦敦南华克地区解决的就业人数为3000,开张第一年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达到了1亿英镑。布里斯托尔港口,伯明翰珠宝区,曼彻斯特的Ancoats地区都靠欣欣向荣的文化生活而得以复兴。

英国创业产业十年回顾

英国文化传媒与体育部的报告显示:

创意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超过了7%,并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长,远高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产值达560亿英镑,解决了18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2004年艺术

产业所创造的外贸总额达到了130亿英镑,占出口产品与服务总额的4.3%。音乐产业的产值达到了60亿英镑,就业人数为13万人。

在一系列已普及的文化事件中,如遗产开放日、免费参观国有博物馆、促进便宜电影票计划(如国有剧院的10英镑票季旅行)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如国有博物馆允许免费入场后,其参观人数增加了83%,尤其是2001年以来,增加了近3000万游客。

在政府资助的“人民网络”计划(People''''s Network)帮助下,公共图书馆开通了互联网终端。2000-2003年间,有4200家公共图书馆接入互联网。国家彩票基金向各图书馆提供了1.2亿英镑用以建立2.4万个终端,培训图书馆员工,以及学习材料的数字化。目前可查到的在线文化内容相当可观。10年前,大英图书馆将《大宪章》(Magna Carta)上了网;其获奖的电脑“翻阅”系统最近将许多图片资料放在了互联网上,读者只需借助电脑触摸屏,就可以近距离翻阅大量珍贵的书籍和手稿。

在十个最受游客欢迎的英国旅游目的地中,有七个是政府主办的博物馆和画廊。如泰特现代美术馆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现代艺术画廊,参观人数超过了纽约现代艺术馆和巴黎蓬皮杜中心。调查显示,有28%的海外游客会选择去伦敦的剧院;英国剧院经济产值达26亿英镑,2001年宣布剧院补助后,七个主要地区剧院的观众增加了40%。

1997年以来,新建100多座艺术建筑,翻修超过500多座。

在文化遗产行业中,志愿者数量约为40万人,而在剧院相关的行业里,志愿者还要多

1.6万人。

在英国艺术委员会的常规资助机构中,有90%以上的机构都有艺术教育的功能,33万青年人被纳入到了创意合作伙伴计划中,他们有机会与艺术家和其它创意专业人员一起工作。大约有3000个学校在音乐、舞蹈、戏剧、艺术和设计等学科方面设置了艺术学分。

文化部门在社会中扮演了一个主要的角色,它受到了公众的肯定与信任。例如,关于互联网使用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的网页内容信任度很高,十个受调查者中有九个认为他们相信大部分内容。

国民的创新能力造就了英国的文化繁荣

布莱尔认为,像英国这样的国家,今天之所以能够存在与繁荣,得益于国民的创新能力、再思考的能力、创意的能力——他们思维非常活跃:常常为下一个想法抱有好奇心,他们欢迎一个开放世界的挑战。而思维的活跃很大程度上是在与艺术和文化的互动中提高的。所以,当我们的孩子从艺术中获得欢乐时,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艺术”,还有生活、思考与创造的艺术。他们或许永远都不会成为一名艺术家、舞蹈家或设计师,但无论在哪一份工作中,无论走哪一条路,他们都会怀揣一种无关乎买卖的理念,而是如何将平凡化为神奇。低收入人群免费参观博物馆时,艺术巨作也许也能刺激他们的些许灵感。

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前景取决于是否能够吸引并且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在这一点上,英国政府可谓不惜血本倾巨资,并为此成立了创意产业专责小组。1997年至2005年间,英国已培育了12万多家创意企业。许多艺术机构和艺术活动因此受惠,被注入的资金至今已超过1.5亿英镑。而在未来,政府承诺将会继续信息支持和资金扶持艺术产业,具体的议案,将会在2007年夏天出台的创意经济计划(The Creative Economy Programme Green Paper)绿皮书里公布。布莱尔认为,关心艺术的国度不仅仅只是一个更美好的国度,在21世纪,它也将会成为一个更成功的国度。“在我看来,不重视艺术的民族很难进步。我提倡政府加强对艺术的重视,是因为艺术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让创意经济发挥最大价值成为英国未来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不仅仅只关注到它对经济的贡献。对2012年乃至以后的目标是非常清晰的:深化目前的成果,会聚各个创意产业的世界一流人才,创造机会让人们享受到创意的成果,无论他们是何种背景,也不管他们来自哪里。

混合经济模式促成创意产业的成功

无疑,投身于文化与创意活动中的个人与机构是取得这些文化与创意成果的主角,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国家彩票基金和政府的财政资助,以及私人投资的工作。

在泰特现代美术馆里发表的演讲中,布莱尔将成功归因于“混合经济”模式,即政府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相结合,没有它们,英国也不可能取得世界一流的文化和创意成果。具体来说,就是艺术委员会作为一个触手可及的实体来操作,而政府只要履行它的“资助”职责即可,无需对艺术进行控制。文化大臣补充说:“1997年英国在文化生活和创意产业方面的转变并不令人惊讶。来自政府和私人方面的创记录的投资已获得了丰硕成果,与每一个英国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1997年以来,政府对英格兰艺术委员会的资助金额,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3%,每年超过4亿英镑。而自2001年3月起,政府又通过彩票基金和政府直接拨款及税收减免等措施,来补贴因停售门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鼓励博物馆和画廊实行免费入场制度。此举很快就得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艺术画廊、国家肖像美术馆、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和泰特英国美术馆以及泰特现代美术馆等诸多机构的响应,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4200多万人次免费光临博物馆和画廊。艺术开始走下神坛,人们也可以尽情享受艺术带来的欢愉并激发自身潜在的创造力。10年来,英国文化部对博物馆和画廊的投入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28%,2008年总额将达到3.36亿英镑。

而私人资助艺术的金额每年都超过了5亿英镑,不考虑通货膨胀的话,每年的增长率也超过了2%。例如,伯明翰珠宝区项目,整个计划预算是100万英镑,五分之一来自地区保护组织(the Conservation Area Partnership),其余的都来自私企。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Manchester International Festival)也是如此操作的:曼彻斯特市议会对其投入了200万英镑;随后,艺术委员会资助了90万英镑;同时,私人资助金额也达到了270多万英镑。

第二篇: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经验

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经验

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创意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像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对创意经济有着较早的自觉,它们不仅起步较早,创意经济较为发达,更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值得认真思考、总结与借鉴。

在创意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中,英国的经验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英国是最早提出和界定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1994年,澳大利亚的一份文化报告中曾经提出要建立“创意国家”的战略,英国政府在非常敏感和及时地借鉴、考察与研究后,于1998年发布了首份《创意产业图录报告》,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这一概念认为,所谓的创意产业,就是“源于个体的创意、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这在英国和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成了关于创意产业的权威定义。按照这样的定义和英国自身的产业状况,英国政府将创意产业划分为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脑软件、电视和广播等13个门类。经过十多年来的积极努力,包括上述很多门类在内的整个英国的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已达200多万人,总产值占GDP的8%以上,每年都以高于5%的速度在增长,远大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成了仅次于金融行业的第二大产业,而且还在产业理念和产业模式等方面影响了整个世界,成了名副其实的“全球创意产业中心”。

英国创意产业的成功,最基本的就是以创意产业为中心,将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历史高度,整个社会高效运作、密切配合,共同致力于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各级政府积极支持、推动。英国政府对于创意产业的最初重视是基于经济发展陷入瓶颈、布莱尔的工党政府需要争取民意和增强其合法性的经济、政治背景。在澳大利亚“创意国家”的战略提出之初,布莱尔政府就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战略的历史性意义,认为这对英国社会未来发展特别是对其经济发展冲破瓶颈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历史机遇,因此随即派员专门考察,并于1997年成立了由文化、媒体和体育部牵头,以外交部、贸易与工业部、地方政府官员及创意产业代表等为主要成员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首相布莱尔亲任主席,提出要以“高度的创意性”来体现英国的实力,使英国从传统的“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创意中心”,充分确立创意产业在英国经济振兴中的中心地位,以全面提高英国的核心竞争力。而作为英国政府专门设立的关于创意产业方面的最高领导机构,CITF在全球创意产业的追踪研究、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调查、发展规划、政策制定、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市场开拓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许多非常重要和具体的作用。

——注重培养创意产业人才。正如英国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中所强调的,“个体的创意、技能和天分”是创意产业的源头和基础,没有大批具有创意能力的人才,创意产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所以在这样的意义上,英国对创意人才的培养和打造尤其注重。这种培养和打造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注重在高等教育中努力培养创意产业人才。一方面,英国的高等教育非常自觉地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创意产业发展中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认识到对创意产业的关注和对创意产业人才的加强培养是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路径和新的学术增长点,因此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及办学方式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比如舍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就专门开设了一门由“文化政策研究”和“创意产业管理”等科目所组成的文化政策与管理课程,授课人员不仅有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也有创意产业的业界精英,理论学习和考察实习密切结合,为创意产业输送了很多优秀人才,也为该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二是注重培养英国公民的创意素质与创意能力。英国政府认为,创意产业人才不同于其他类型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个体的天分、想像力、知识视野、艺术文化素养、创意能力和思维的活跃性等等具有相当突出的重要性,而无论是对广大学生还是对英国公民来说,这不仅要靠学校教育的系统培养,学校之外的熏陶和养成也非常重要。因此他们制订政策和采取措施,实施了遗产开放日和国有博物馆、美术馆的免费参观等一系列方案,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英国社会的创意氛围,培养全体公民的创意素质与创意能力,这对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也相当有益。

三是注重设立关于创意产业的对话平台。英国政府倡议设立了创意产业高等教育论坛,努力促进产、学、研间的对话与合作,这对创意产业的学习者、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无疑都有加深了解和共同提高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和业界经常举办形形色色规模不等的创意产业推介及创意产品营销活动,对于促进创意工作者和广大公民间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对于培育公民的创意素质及所应有的创意接受、创意产品消费能力,同样也非常重要。

——探索建立一种复合性的融资模式。创意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及投资风险远不同于以往的产业类型,根据这样的特点,英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经过多方面的积极探索,成功建立了一种非常适合和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复合性的融资模式。

在这种复合性的融资模式中,政府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英国政府“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各个门类和各个地区创意产业的资金需求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研,一方面编写有关的情况报告和指导手册,为投资者和产业界提供供需信息及资金对接;另一方面,以税收政策来保护创意产业发展,并为国外资金进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英国创意产业复合性融资模式的主体结构,是各种各样的产业基金。这些基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公共基金;二是私人基金。公共基金有不少来自政府,但英国政府并不直接作为投资方投资具体的创意产业,而是通过诸如英国艺术委员会、英国电影协会、英国设计协会和英国科技及艺术基金会等专业性的协会或基金会来调节分配和投入资金,更加合理和更加有效地保证了资金的使用;英国还通过立法规定将国家彩票的部分收入投入到创意产业,特别是在相关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意人才的培养方面,国家彩票基金起到了很大作用。私人基金则主要是私人企业为创意产业所提供的资金,这在英国以至于整个西方世界都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也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比如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就是由政府、社会组织及私人企业分别出资,共同主办的。以多种渠道的发展基金为主体的复合性的融资模式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资金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社会各界在创意产业方面的参与热情与活力,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性意义。

——注重加强对创意产业的研究。在英国的创意产业发展中,创意产业研究的作用相当独特。“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承担着对创意产业的现状与问题追踪研究的任务,这是国家调整和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的前提与基础;另外,基于资金投入可行性论证等方面的需要,与创意产业相关的政府部门、有关的艺术委员会或协会

等民间组织和各种基金会对产业现状或产业项目的研究与评估,也开展得非常广泛与频繁。以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代表,很多高等学府都越来越多地开设了创意产业研究方面的专业课程。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和对创意产业研究的特别重视,使英国对创意产业的认识丰富且深刻,形成了不少很有影响的产业理论,也造就了一批以“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为代表的研究大师与名家,这不仅有助于产业自身的良性发展,对于英国创意产业向国外拓展、创意产品向国外销售、创意品牌向国外推广,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助推作用。

当然,作为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创意产品的开发、产业园区的建设、国际合作的广泛开展和国际市场的奋力开拓等很多方面,也有不少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江苏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篇:英国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英国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北京市首期高级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

编辑:陈 睿

日期:2008-07-03

20世纪90年代,英国专家学者率先提出了创意经济这个概念。经过10年的努力,创意经济在英国已成为与金融业相媲美的支柱产业。英国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当前我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顺应客观实际的需要而发展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率先在英国产生,是英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剧变后的必然产物,也是客观实际和主观愿望相结合的产物。

一方面,英国的创意产业是被压力挤出来的。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社会保障负担日益加重,社会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政府和国民都急需突破经济发展困境,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形势下,以国际文化经济专家霍金斯教授为首的英国专家学者率先提出了创意经济这个概念,并将其特征概括为:以知识创新为源泉,以服务业为载体,以创造经济价值为目标。概念提出之时,正值工党上台执政,工党顺应社会的普遍需求,吸纳并借助创意经济理念,迅速推进了创意产业。

另一方面,英国的创意产业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即英国的社会基础和文化传统为创意和挥洒个人才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英国经济基础雄厚,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教育发达,文化资源丰富集中,国家文化消费层次高,在创新理论和实践方面始终走在世界时尚、文化潮流最前列。许多人把自身思想智慧融入时代,积极寻求满足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的兴奋点和立足点。这种源自于个人想像力的创意活动,已在英国逐步形成了风尚和潮流,其社会波及面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刻,社会效益越来越彰显。

在积极应对压力、充分利用优势的基础上,英国政府在发展创意产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而又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在广泛宣传和推广创意概念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通过资金、税收、培训以及市场准入等手段,加强对创意产业的引导、培育、扶持,使基于个人的创造性活力逐步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轨道。政府不是扮演“保姆”角色,而是发挥“助推器”作用,注意把握好创意产业的两头:一是创意的萌芽时期,政府通过项目申报、资金支持、人员培训等办法,促使创意由个人想法形成成熟的策划文案;二是创造条件,把创意产品或创意服务尽快推向市场,为创意公司或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迅速赢利争取时间。

二、建立成熟的创意产业运营模式

英国政府设立了全国性的创意产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创意产业,包括制定创意产业的各项产业政策、规划创意产业发展蓝图、预算和划拨创意产业资金等。各级地方政府相应地成立了自己的创意产业组织领导机构。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政府向他们购买服务。这些中介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渠道,从而帮助和指导那些由个人创意行为发展起来的企业或公司,将创意产品推向市场,逐步形成市场、公司及个人多方共赢的经营活动。

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英国政府只是起着主导和引导作用,政府及其组织不直接干预市场,尽可能规避与企业或公司直接接触。这样做,避免了政府及其机构陷入事务性忙乱而忽略政策法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腐败、官僚主义等行为的发生。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应该是英国创意产业的一大特色。创意产业成为一条衔接严密的产业链,从它的产生、培育、发展到壮大,包括对它的审核、认定、监督,一直到人才和资金支持,全部交由中介组织负责。这些中介组织接受政府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而政府部门拥有资格认定、下达任务指标、提出具体任务的权力,以保证中介组织按照政府的意图开展工作。但政府的意图并不是唯一的指标,最终检验一个中介组织是否称职,关键还是看创意产业在市场中的效果是否好。对于那些有突出表现的中介组织,政府给予一定奖励,相反,对于那些不称职的中介组织,政府则予以注销。

英国政府这种“两只手”的运营模式,非常值得学习借鉴。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及其他手段这只有形的手,大力彰显政府的主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并通过中介组织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大大小小的社会中介组织又将政府的意图和影响呈几何级扩大和延伸,并将自己的触角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形成巨大的社会共振效应。可以看到,在这种运营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政府一直扮演着“看得见的那只手”的角色,通过政策、法规、资金、税收等手段将其意图向全社会公布,以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氛围;然后,各种中介组织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在发现、培育和扶持创意公司的过程中,这些中介组织分别从政府和公司中获得一定利润;创意公司在中介组织帮助指导下,逐步与市场接轨,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提供服务。接下来,公司开始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增加员工,促进利润增长。可以说,在这个利益链条中,基本实现了政府、中介组织与公司多方共赢的局面。

三、在发展创意产业中注重多种形式的结合

英国创意产业在市场中表现得十分灵活,就像创意本身一样不拘一格,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是大小结合,创意无限。公司不分大小,小公司只有两三个人,大的公司可以是一座海港、一座城市。在创意公司中,几个人是普遍现象。英国社会的创意理念十分时尚和包容,既不追求规模,也不限制类别;既不怕大,更不怕小。创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台节目,也可以是一次文化节,还可以是电视台一个专题节目,也有可能是一座漂流在泰晤士河面上的气球咖啡馆,真正体现了创意无限、创意不分大小、创意不分样式和类别。只要符合政府产业政策、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又能增加就业的项目,都会不同程度地得到政府的资助和中介组织的垂青。但是,不管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精致,不追求速度,不追求盲目扩张,发现一个,就培育和推进一个,把项目做得扎扎实实。

二是新旧结合,和谐搭配。有保存价值的古旧设施包括房屋、马厩、古堡废墟,甚至一块有保存价值的石头都会被精心保护起来。他们维修古旧房屋的做法是只动心脏,不动外壳,一定要维持外表的原样,努力保持这座房屋的古建风貌和神韵。对于失去社会生产价值的巨大废弃场所,他们也不是推倒或者拆掉了之,而是千方百计加以利用,以最大限度节约社会成本和社会资源。

三是内外结合,打造品牌。除了大力推进国内创意产业的发展外,英国政府和中介组织还在极力向全世界推广传播他们的创意产业理念和创意产业项目。他们通过主流媒体包括BBC电视台、英国金融时报等著名媒体,向全球密集发布创意产业资讯,向其他国家推介创意产业项目,争取更多的合作。英国政府也为此制定了新的政策,激励国内企业积极地向外发展和扩张。这些企业在向外发展的同时,既壮大了自己,也把创新理念和文化价值观推向了世界。

四、政府在发展创意产业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发展创意产业中,英国政府立足本职,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是主导性。英国各级政府在发展创意产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虽然与市场、企业、甚至中介组织都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距离,但政府通过法规、政策、资金、税收等手段,始终控制和主导着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进度、发展重点,甚至包括大型创意项目,影响和引导着国家资本、社会资本和私人资本的投资方向、投资趋势和投资重点。

二是专业性。政府专门机构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大都是由既懂创意、又懂管理的专业人才组成。政府机构的专业化程度高,对中介组织的要求也相应地非常高。这些中介组织大都立足于教育、文化、社会民间组织之中,人员大都是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企业领袖,专业互补性强,市场意识也比较强。因此,发现、培育、发展创意公司或企业,并将其推向市场的成功率相对要高。

三是基础性。政府在推进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这一点上,英国各级政府做得比较好。他们的法律制度相对完善,惩戒措施十分严厉。英国政府在推进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注意培育创意环境和培训创意人才,从创环境、打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扎实推进。

五、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

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前景取决于是否能够吸引并且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在这一点上,英国政府可谓不惜血本倾巨资。

一是加大创意人力资源开发投资。2007年,英国政府宣布在未来的3年之内对音乐学校投资3.32亿英镑,包括每年1000万英镑用于购买乐器,并为每所小学校的孩子免去一年的音乐学费。同时,着重创造多种条件以支持和鼓励年轻人从事创意方面的事业。1997—2005年间,英国培育了12万多家创意企业,注入资金超过1.5亿英镑,许多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因此受惠。积极探索、寻找、发现更多创意领域中创新人才的途径,包括设计“发现你的天赋”节目、“创造更好职业生涯建议的菜单”、“守候天才”活动、“良师指导”活动、“国家创造技能夏令营”活动等,以发现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二是发挥社会力量,利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大投入。成立于1946年的英国艺术委员会,经费来源于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是英国最大的艺术拨款机构,代表政府辅佐艺术发展和艺术人才培养。2003—2006年的年经费预算超过10亿英镑,其中8.35亿英镑用于1000多个长期资助项目。还通过发行国家彩票等形式,为创意产业发展筹集了大量经费,使一批重大创意产业项目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三是注重人才培训,树立“终身培训第一”的理念。利用社会组织力量,培育和发展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达到上千家。保证了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急需掌握本领的需求。职业培训由104个培训企业协会负责,协会由政府、雇主和培训专家组成,协会同政府培训部门每年签订培训合同,确定培训任务,再分别与有资格的培训机构签订分包合同。同时,英国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60%的技术工人达到中级职业技术水平,30%的达到高级水平。

六、相关的思考和启示

对比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市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思考和启示。

一是以发展为要务。从“创意产业”概念在英国提出以来,对其的概念诠释,至今莫衷一是。学者的建议、业界的理解、地方的界定都不相同,理论界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各种观点、思想层出不穷。但是,这些没有影响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发展创意产业的过程中,英国重视实证研究,讲实用、重实效。大到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等地政府,小到一个城市乃至社区文化中心,都能从实际出发,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北京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也遇到了概念争论、界线划定的问题。为此,建议不搞争论,深入研究,下功夫推进实际工作。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利用文化聚集区的优势,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聚集研究能力,不断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的研究成果,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论坛”,打造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的平台。

二是细分类,做规划,突出发展重点。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实践中不断衍生出新的门类。英国是城市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城市,每个城市在发展创意产业时,当地市政厅都有规划,以创意为主,规划城市发展,逐步实现城市功能转型。

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应考虑突出特点,抓住重点,形成亮点。北京有十大门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建议整合好资源,开发聚集区。对重点产业方向和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植,坚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力争做出品牌,做出规模,使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同时,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谋划,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出台相关政策,避免发展的同质化,突出多样性。

三是调职能,促多样,营造创意宽松环境。英国的文化实践,具有多样性特征。各种创意相互激荡,是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土壤。尽管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有不同理解,但人们的一个共识是:创意首先是个人的头脑行为,然后是产业化运作,再则是产品生产和销售。因此,英国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更多体现在规划、咨询、指导、培训方面,政府并不直接介入具体事务。

政府过多直接介入创意的具体事务,可能会使企业形成依赖,产生惰性,甚至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产业的发展。因此,北京要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环境的建设,对宋庄、798等文化聚集现象要研究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实行有限和有效管理。

四是重知识,尊法律,着力抓好法律体系建设。健全相关法律与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英国政府对创意产业的扶持主要是在项目立项和资金方面,在立项完毕、政府给予一定资金之后,具体如何运作由被资助对象自己去决定,政府不直接管理。当被资助对象出现违规问题时,由相关法律去解决,政府不负任何责任。

随着形势的发展,北京也要强调加快文化立法工作。要组织专门力量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把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摸清摸透。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文化创意产业活动始终在法律范围内有秩序地发展、受保护地发展。概括地说,就是要循着“政府引导、面向市场、依法经营、健康发展”的原则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五是重基础,抓教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能只依靠几个或一群“头脑灵光”的人。努力营造社会的创意氛围,培养人们的创意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在这方面也应长期努力。要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培养有开放性思维的学生。要统筹利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训等资源,形成相互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加大创意活动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努力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创意的社会氛围,从而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一个积极、宽容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前言

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经济活力、城市功能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代城市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之一。创意产业所具有的渗透性、带动性和辐射性对于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激发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集聚创新要素,建设创新型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基础和推动作用。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发挥上海在区位、经济、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上海城市功能优化,提升国际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

上海创意产业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融合,以及城市功能加快转型的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上海创意产业正处于全面启动、提升功能、形成集聚的快速发展期。2005年也是上海创意产业国际交流活动广泛开展的一年,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会继续扩大,功能水平将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意设计成为创意产业的主要核心内容;在产业布局上,功能定位合理、区域特色明显的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将进一步形成。总之,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发展规律,突出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产业内涵,在推进创意产业集聚区载体建设的同时,注重产业的提升,完善市区两级政府的引导协调机制,加快培育各类市场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吸引国内外更多投资者、企业和机构参与创意产业发展。

第一部分 总 论

一、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实现了集群发展与规模效应的统一,呈现全面、协调和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2006 年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规划组织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创意产业发展

2.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展迅速

3.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4.成功地举办了多次重大活动

5.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引起了国内外普遍关注

二、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在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和大力参与下,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宏观导向上,形成了一批具有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2.在发展路径上,形成了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模式

3.在推进机制上,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运作机制

4.在对外交流上,上海创意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海创意产业在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

1.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聚焦。

2.创意产业发展的市场体系还需加快培育。

3.各类创意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力度还需加大。

四、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在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建设的大背景下,上海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恰逢其时。从2006年的情况看,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将面临着十分有利的环境。

五、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和关注重点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本市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的总体目标,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将紧紧围绕今年全市中心工作,进一步突出“创意设计、自主创新”的功能定位;突出政府引导、活动引领、市场运作的推进模式;突出创意、创新和创造联动的互动机制。

从产业发展走势看,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业规模总量将进一步增大。

第二部分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概况

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机构服务的运作机制,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下,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建成创意产业园区36家。

第三部分 上海创意产业2005年大事记

附件 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十大看点1、1月8日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成立,作为推进全市创意产业的专业性机构,成员单位涵盖1300余家创意领域企业、机构和个人。

2、4月28日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举行第一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授牌仪式,包括“8号桥”“田子坊”“时尚产业园”在内的18家园区名列其中。

3、8月2日市长韩正、副市长胡延照等赴“8号桥”创意产业集聚区调研,对上海推进创意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4、8月17日由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发起组建的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成立。

5、8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陈良宇及殷一璀、范德官、王仲伟、周禹鹏、胡延照等市领导赴“8号桥”“田子坊”“时尚产业园”等创意产业集聚区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布署本市创意产业发展工作。

6、11月28日,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统计局编制的《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发布。指南将上海创意产业分为5大类、38个中类和55个小类,首次明确了现阶段上海创意产业的基本分类和发展重点。

7、11月30日至12月6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经委等十二个政府部门指导支持、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等五家单位主办的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在杨浦区“海上海”创意园隆重举行。活动周包括两大主题论坛、三大版快、23项活动,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参会国家和地区最多的综合性创意产业盛会。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

8、11月30日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举行第二批创意产业集聚区授牌活动,“海上海”、“2577创意大院”、“创意联盟”等18家园区名列其中,使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达到36家。

9、12月6日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卢湾区政府主办,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等承办的“上海创意之窗”在淮海中路香港新世界大厦建成,该平台为创意产业永不落幕的集展示、交流、发布、交易为一体的新平台。

10、12月15、16日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南南合作特设局等组织举办的“联合国创意产业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召开,来自亚、非、拉及欧美17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的20多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2

第五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在世界各先进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深入发展,并成为其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介绍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经济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1.1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纵观创意产业在英国的发展,直至1998年,创意产业的地位才开始上升并日益得到更多重视。根据英国文体部2004年8月发布的《创意产业经济估算统计公报》的估算,创意产业占2002年英国GVA的8%,超过金融业占英国GVA的5%,创意产业对伦敦经济的重要程度已超过金融业,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官方统计,过去十年,英国创意产业增长93%,而整体经济增长仅为70%。在这十年间,英国创意产业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超过英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3%的增长速度。

在就业方面,1997至2006十年间,英国创意产业就业人数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其中2005至2006年间则高达4%。创意企业的数量从1997年的11万多增至2006年的12万多,2006年,英国创意产业就业人数高达200万人,成为全球创造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1.2美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1977至1997年20年间,美国核心版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6.3%,超过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2.7%的增长率。核心版权占美国GDP的份额已经从1997年的5.65%,增长到2001年的5.89%和2002年的5.98%。2002年全部版权产业占到美国经济的12%,为12540亿美元,版权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呈继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3年为23.28%,2005年为24%。

在就业方面,1997年美国核心版权就业人数为513万,至2001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增至582万,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和全美就业人数均有所下降,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就业人数降至548万,但1997至2001年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均超过美国就业总增长率,2003至2004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仍呈下降趋势,2005年又有所回升。至今,核心版权一直保持着比整个美国经济较快的增长势头,对提高美国就业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3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日本数码内容协会《数码内容白皮书2004》的统计,以动漫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文化创意产业,2004年的产值达到12.8万亿日元,约占日本本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5%,超过了日本农林水产品产值10万亿日元。另据韩国文化体育部数据显示,在世界动画片总计3000亿日元的版权交易中,日本动画片占65%,在欧洲,日本动画片的市场份额竟高达80%。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钢铁总收入的四倍。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是极具意义的一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入了一个调整、完善、反思的阶段,改革经验向政策、法规转化,产业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有序的阶段。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明确提出“逐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群体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重点培育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式,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文化创意产业正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地争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北京798艺术园区、杭州Loft49等知名的创意集聚地和一批如“蓝猫”等文化创意活动活动品牌。

纵观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文化创意实践更多的是以城市和地区为载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态势。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北京、上海,二者利用全国领先的文化、经济优势,引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第二梯队为深圳、昆明、广州、长沙、杭州等省会级城市,它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民族、文化优势,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三梯队其他城市,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本为将以北京为例,影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增加值603.5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8.76%,从业人员77.4万人,总资产达到4537亿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以逐年扩大之势增长,2006年实现增加值812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比重增至10.3%,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为89.5万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活跃、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

纵观世界各国争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可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是大势所趋,并大有可为。

下载英国文化部总结10年创意产业发展成果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国文化部总结10年创意产业发展成果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以其低投入、高回报的优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而随着我......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上海创意产业考察报告 创新思维和国际化水平提升培训班第三学习小组 6月28日至7月8日,新津县“创新思维和国际化水平提升”专题培训班在上海黄浦区委党校举行,在为期十天的学......

    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

    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型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

    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谈及山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煤、资源大省;却没有一个代表山西的文化,每个省虽然一直都在致力于各省的文化创意和品牌形象,但结局却并非尽如人意。下面就......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摘要】作为中国西部中心城市的成都明确提出要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力之城”,并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写入“十二五”规划。那么成都为何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没有先天......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关于公开征集2009年度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公告 2009-5-8 18:40:33来源:中国动漫资源网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京财文[200......

    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课程作业表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传播应用学班 路璐 201012071036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建设中将占有越......

    闵行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闵行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4月2日,上海市召开了文化创意产业工作推进会议,闵行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