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供销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05:2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节约型供销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节约型供销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

第一篇:建设节约型供销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

横供联发(2012)号

横山县供销联社

建设节约型供销系统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大力推进全社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按照市委、市政府《榆林市2012年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横山县2012年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相关规定,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结合本社实际,特制定建设节约型供销系统的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公共机构节能是引导和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建设节约型 1

社会的有效途径。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公共机构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共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同时,公共机构带头节能,对于增强公众的节能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能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广大供销社系统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从节约一度电、节省一张纸等点滴事做起,逐步形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的良好氛围,扎扎实实推进我社节能工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坚持“四个原则”(坚持不影响机关工作效率和干部职工生活质量的原则;坚持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原则),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加强管理、强化宣传,积极推进我社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开展,逐步改善公共机构用能现状,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

三、主要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社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建设节约型

社会工作。

1.以2011年为基数,使水、电、汽车燃油等能耗得到有效控制,比2011年实际消耗均下降15%以上。

2.建立较为完善的节约型机关建设工作制度和机制。

3.全面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节约意识,在全社机关上下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风气。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用电管理

1.严格执行空调运行及电暖气和燃煤炉使用的规定。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夏季室内温度在30℃以上使用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冬季室内温度在10℃以下使用空调及电暖气,温度设置不高于20℃。人离开办公室较长时间及时关停空调及电暖气,开空调不开门窗及电暖气。

2.做好照明系统节电工作。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内自然光亮度足够时不开灯,做到人走灯熄。杜绝长明灯以及拉上窗帘开灯现象,走廊、通道等场所全部使用瓦数较小的节能灯。

3.加强办公设备管理。办公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原则上只能与工作有关的事务。使用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时,尽量减少待机消耗,减少开启和使用耗电量大的设备,长时间不使用或下班时间应及时关闭电源(传真机除外)。

(二)加强用水管理

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普及使用节水器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控制各个阀门、龙头的出水流量,杜绝长流水,杜绝跑冒滴漏,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切实减少耗水量。

(三)节约办公费用

1.加强办公用品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配备和领取,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办公设备配备标准,严格控制办公设备的采购。坚持办公用品登记、签字、领用制度。

2.强化办公耗材的管理。打印机、复印机的墨粉用完后,要重新灌装,再次使用;提倡双面用纸,降低纸张消耗,减少、重复打印、复印次数,注重稿纸、复印纸的再利用;不使用时即行关闭办公设备,减少待机能耗;积极组织开展废旧办公用品回收再利用工作,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办公用品和再生材料。

3.大力推行网络办公。尽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

(四)加强公务车辆管理

1.加强车辆使用管理,合理安排公务车辆出行路线和用车人员搭配,减少车辆空驶里程。

2.落实公务派车审批及登记制度,严禁公车私用,公车私驾。

3.落实县政府有关车辆费用管理的工作要求,所有公务车辆必须做到定点维修、定点保险、定点加油。

五、建立完善节能管理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2012年全社机关节能目标全面落实,成立社机关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副职任副组长,其他干部职工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社办公室。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力求取得实效。

(二)加强督导检查。将节能工作目标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办公

室采取实地抽查、定期考核等方式检查分析节能情况,定期通报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力争创建节能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示范单位。

(三)注重奖惩。各股室要充分明确责任,提高认识,社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专项检查和年终考核评比相结合的方式,把节能降耗指标纳入年度目标体系,纳入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并将有关情况进行公示。对节能降耗达标考评优秀股室给予通报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工作严重滞后的给予通报批评。

横山县供销联社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

第二篇: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

2009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事实一再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突破资源瓶颈、缓解环境压力和维护环境安全,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党的十七大关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要求,是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提出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循环经济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许多资源都很稀缺。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

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土壤污染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近20多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重化工业较快增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

因此,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第二、循环经济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发展循环经济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当前,根据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其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选择和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

第四、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第五、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建立资源节约的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各行各业改进工作,堵塞浪费资源的漏洞。

第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持续的努力。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最后,联创世华祝愿各位考生公考成功!

第三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随着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的到来,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相继出现能源、原材料短缺,这为西部地区资源依托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作为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循环经济克服了传统经济理论割裂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弊端,要求以与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环式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和我国的发展历程,都曾出现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酒泉戈壁荒漠面积占7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

3、世界平均水平的1/6,森林覆盖率只有1.4%,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自净能力不强。但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过度垦荒,移民开发,超载放牧,超采地下水等因素,导致了土地沙化、河流枯竭和湿地减少,自然生态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工业“三废”及城市生活废水、垃圾排放,造成了河流、水库及空气污染,这些己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污染排放总量逐年减少,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资源利用率低,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依然较大。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道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维持经济增长,以末端治理为环境保护手段,将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方面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重建生态环境的任务己刻不容缓。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发展循环经济来保证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的土地光热条件优越,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比较优势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矿产资源采选和农产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层次低,产品链条短,农产品加工业仍处于初级产品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停留在采选层面,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率仅为25%,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加工工业仅占重工业的11.8%,比全国低29.3个百分点,属于典型的原料型生产,存在着资源消耗量大、产出效率低、浪费较为严重等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受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和产业边缘化等因素制约,我市能源、原材料的高消耗问题更为突出。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利于资源的永续开发利用。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关键时期,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建立环境经济体系的成本较低,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按照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生态工业链和生态工业园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拉长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由初级原材料输出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

4、择优发展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工业园区广泛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产业链试点工作。通过择优扶强,重点培植,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企业,示范带动集约型、生态化工业体系新框架的建立。如以阿克塞非金属矿产研究所和新运公司石棉研究所为核心,加快石棉尾矿综合利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将石棉工业园改造成为集石棉、化工、轻质建材、保温材料等为一体的生态工业园,使多年废弃的1亿多立方米石棉尾矿尽早发挥效益。南郊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应考虑建设清洁中水供水系统,与园区内及周边水质要求不高的企业进行链接,实现中水的最佳配置利用。应扶持酒泉城区及各县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引进先进成熟技术,对污泥和中水进行资源利用,使中水能够用于城市绿化和农业灌溉,污泥用来加工生产有机复合肥料。应鼓励玉门电冶工业园区通过水电、风电、硅铁厂、钢铁厂、选矿厂与建材生产企业的链接,实现粉煤灰、矿石尾渣的资源化,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

5、加强组织领导和舆论宣传。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提高全民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

内容摘要: 我国至今,以往曾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继续提供发展动力。循环经济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我党倡导的发展观。它的提出,为我们解决当前国家社会经济建设中存在的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措施和。

关 键 词:循环经济资源 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突破资源瓶颈、缓解环境压力和维护环境安全,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党的十七大关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要求,是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1]“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的和现实意义。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本质和原则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运动。“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指在人、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的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循环经济则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和能源更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为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有力举措。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原则,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行为准则。1,减量化原则(reduce)。

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此外,减量化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奢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2,再使用原则(reuse)。

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使用原则要求抑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3,再循环原则(recycle)。

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生产同一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侵入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非常来生。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将会使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也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来生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发展循环经济来保证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持。

〈二〉循环是有效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的需要。

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严重缺乏,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虽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占1.2%,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原材料和能源的不足将成为我国总体经济规模扩张的“瓶颈”,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越来越突出。200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问题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七大水系干流中,只有57.7%的断面达到或优于国家地面环境质量三类标准,城市河段、沿海河口地区及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严重的污染水平,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废弃物排放量3186万吨,其中近200万吨危险废弃物直接向环境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首先,发展循环经济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提出了讲究人与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尽管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但包含着许多合理因素,至今仍然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酸雨、赤潮、沙暴……使人们惊愕;猪肉里的四环素、蔬菜里残余的农药、被严重污染的水源……使人们感慨。在人们惊愕、感慨之余,我们又会想到了什么呢?假如我们从理性的高度来审视这些现象,问题就不难得出结

论。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众多实惠,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人们的物欲膨胀----就是片面地强调自己是自然界的主人,忘记了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错误地把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只有树立“人类珍惜和尊重大自然,大自然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这样的新观念,我们人类才能更好的、顺利的发展。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我们不难得到有益的启发。它不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和顺应,并主张因自然而成人事,以人事而和自然。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富民”、“惠民”,但要取财有道,合乎自然。这种在具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上,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论。《国语》中就记述了“夏之月川泽不入网略”的制度。《管子·地数》则说:“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吕氏春秋》中记载了对砍、烧、猎、捕行为的四时之禁。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则在其《王制》中阐发了保护自然和生态的思想:“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悦。”

其次,国家领导层的高度关注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在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我国参与并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6年7月16日,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江泽民主席提出,在社会主义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此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和会议中多次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也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3]“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可持续发展被写入各级的规划和计划之中。与此同时,我国加快了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立法进度,制定、修改了一系列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大力推行了清洁生产,努力实现环保与发展经济的“双赢”。目前,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框架体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逐步走上了法治化、制度化和化的轨道。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持续的努力。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提出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3] 2009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

第五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申论热点辅导“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 ”

2009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事实一再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突破资源瓶颈、缓解环境压力和维护环境安全,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党的十七大关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要求,是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提出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循环经济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许多资源都很稀缺。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

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土壤污染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近20多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重化工业较快增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

因此,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第二、循环经济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

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发展循环经济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当前,根据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其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选择和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

第四、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第五、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建立资源节约的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各行各业改进工作,堵塞浪费资源的漏洞。

第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持续的努力。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申论热点辅导“节约型社会”

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我国正面临着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

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力求在重点环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要尽快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第一,应当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结构升级,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第二,应当经过努力,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第三,应当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这是摆脱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的根本出路,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大对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应用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节水及污水处理回用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各类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企业清洁生产技术、企业间产业生态链的集成技术,推进技术开发成果的产业化,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力度。

(4)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建立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新建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不得施工、验收备案、销售和使用。

(5)政府机构带头节约。各级政府机构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贯穿于日常公务活动中,深入开展“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活动,坚持无纸办公、压缩会议、降低油耗、节约用电、惜水省材。

(6)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舆论氛围。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宣传报道作为长期的任务,开设相关栏目,制作专题,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举措、新经验、新典型,通俗易懂地介绍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的“金点子”。对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给予必要地揭露和曝光。在企事业单位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在宾馆饭店开展“争创绿色饭店”活动,在社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在质量月开展“降废减损兴质量”活动。

下载建设节约型供销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节约型供销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循环经济理念 建设资源节约型抚顺

    用循环经济理念 建设资源节约型抚顺 (刘士全) 近年来,抚顺出现了煤炭资源相对枯竭,其他能源材料等相对匮乏的问题。因此,抚顺市委和市政府非常重视废弃资源再利用。把发展废弃资......

    发展循环经济

    摘要:由于世界各国对可持续 发展 的日益重视,发展循环 经济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一股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应从国外吸取那......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园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根据......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作者:吴光玲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8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剧,建设节约型社会是......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大全五篇]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招远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和思考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招远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和思考 招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招远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总面积1433平方公里,辖1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

    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合集)

    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健康环保,越来越被人们所提倡。社会发展是我们所乐见......

    以人为本发展循环经济

    以人为本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安全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前提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县委、县府关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