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5:3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

第一篇: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

学苏州经验促船营发展

——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

中国共产党xx区委组织部长贾恒

2005年10月9日至20日,我参加了全省市县党委组织部长赴苏沪培训班,充分领略了苏州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所见所闻,感慨万千。

苏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5个县级市、7个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42.5。总人口584万,其中市区人口209万。改革开放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苏州市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市实现gdp总量3450亿元,比2003年增长12.31。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85亿元,比2004年增长14.27。全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标准。5个县级市中有4个进入全国百强县前10名。培训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收获很大。下面从对苏州成功经验的理解和如何将这些经验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两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对苏州主要经验的理解

近年来,苏州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以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发展和变化,走出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创新之路。苏州的基本经验很多,在学习考察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发展意识强。改革开放20多年来,苏州对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动摇过,从来没有偏离过,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但他们积极寻找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了不是特区、胜似特区的投资环境,成为跨国公司和台商投资比较密集的地方。谈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苏州有一个最典型的事例给我的启发很大。1992年4月,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苏州市委明确提出苏州发展战略调整为大开放大开发战略,并且在市委文件上明确提出市县两级都要办开发区,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苏州有16个开发区,除苏州工业园区以外,其它开发区的批件都是在1992年就拿到手的,之后开始名正言顺地进行开发区建设,从而赢得了苏州多年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这种强烈的发展意识很值得我们学习。1994年,苏州市创办了中新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在我国开了国际合作兴办开发区的先河,创造了比经济特区建设层次更高、与国际合作更紧密的开发区模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苏州干部群众在推进发展上有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谋发展、促发展、求发展、比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

第二,招商引资精。我在学习考察中得知,苏州各级领导干部全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抓招商、跑项目、下企业上。苏州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领导身体力行,各部门协调配合,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专业招商人员全力以赴,形成了上下结合、条块配合、举全市之力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在办理审批手续时,不拖不推,能快则快,主动为外商提供良好服务,就连医院、学校也对外商发放绿卡,尽一切可能提供方便。他们还十分注重抓好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招商机构都配备懂外语、懂经济、会谈判、会公关的专业人员,必要时还聘请科研专家参与招商活动。对招商人员明确任务,奖罚分明,比如苏州新区负责招商工作的人员,实行年薪制,重压力、重奖励,全市上下凝聚了一股招商引资的巨大热情和力量。苏州各地在招商引资方式上,一是精明;二是精细;三是精诚。已经从当初的招商引资向今天的招商选资转变。苏州的招商引资工作不单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各部门齐抓共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招商引资合力。

第三,人才机制活。苏州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与引进体系。一是注重加强对全市人才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宏观指导,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苏州重视加强对人才工作的考核和对人才工作的投入,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不断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二是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重点培养与吸纳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外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建立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形成民主、开放的人才工作机制。在拓宽识才选才渠道方面,他们加强与开发区、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的沟通,把高级技能人才和青年人才、妇女人才与

第二篇:赴上海、苏州学习考察的几点体会

靠创新求突破 以特色促发展

——赴上海、苏州考察学习的几点体会

我有幸随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苏州等地考察学习园区建设、新特产业发展及区城融合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我们用两天时间密集参观考察了20多个现场点。发达地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特别是大胆创新的精神,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拓宽了思路,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这次考察学习,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我今后开展工作有很大启发。现将我考察学习的几点体会及工业区建设的下一步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一、要大力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回眸苏州经济发展历程,创造机遇、利用机遇,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是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我们要实现镇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就一定要大力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靠创新寻求突破,要积极培养各级干部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争做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二、要营造优良环境,积极招商引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在项目服务上,成立专门帮办小组,由党政班子成员牵头,现场办公,定员帮办,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帮办服务,让投资者体会到投资**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要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生产领域;要创新招商方式,瞄准特色产业领域,配套招商引资政策,增加引导性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创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三、要推进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要加快培育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带动产品、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一个一流的地区和产业必定要有一流的人才作为支撑,我们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四、要找准产业定位,推动经济发展。**镇工业基础薄弱,规模企业只有3家,而且产业层次不高,缺乏竞争的比较优势。我们谋划**的工业发展,必须要找准产业定位,具体的说就是要围绕机床整机制造产业来招引和集聚各类装备制造企业。要突出特色,致力打造专业化精品产业园区。园区建设,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配套,提升园区承载力。大力引进三产服务业项目落户园区,为企业生产生活配套,全面提升园区的项目承载力。研究完善园区管理办法,规范服务管理。

五、要弘扬拼搏精神,坚定发展信心。在苏州,我们参观考察了昆山、苏州工业园区、浒墅关开发区等地,我深为苏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所感染,他们普遍具有那种“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的极致精神追求,当地干部群众都在积极思考谋划发展。而目前,我们的一些干部群众还在一定程度上

落实”的目标。

三是进一步突出产业特色。从产业类型上来看,纺织、食品加工等是**的传统产业,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大力发展整机机床装备制造业,突出产业特色,以特色促进发展。在发展路径选择上采取先引入中小企业,尽量吸纳本地中青年人就业,在量上求得突破。今后逐渐引入规模以上企业,带动在外打工技能型工人返乡,吸引配套产业跟进,逐步形成产业链条。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职能单位的大力帮助支持下,通过全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我镇工业一定能够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2012年2月6日

第三篇: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模式不可复制 经验可资借鉴

——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日前,我们在县委组织部领导和县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赴苏州开展为期10天的异地考察学习。学习期间,聆听了“解放思想与苏州发展的实践”、“苏州创新型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领导干部的情商与影响力”等12次专题授课,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基层党建品牌“乡情工作法”发源地——常熟市蒋巷村、常熟市党建品牌——枫泾社区、“中国第一村”——江阴市华西村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典型,亲身感受到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滚滚浪潮,感受到苏州人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气魄。

通过参观学习和实地考察,给我的触动很大。认真思考苏州发展的成功经验,我认为苏州的发展,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文历史环境有密切联系,这种模式不可盲目复制;但苏州精神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思考和借鉴。

一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的精神。苏州的发展经验证明,思想解放是经济发展的先导,经济的大发展、大转型,离不开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发展经济的实践中,苏州人始终牢记“发展就是硬道理”,抛除私心杂念,抛除“唯条件论”和狭隘的自我意识,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框框,善于把握每一次发展机遇。考察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几句话就是:“机遇在犹豫中消失,差距在等待中拉大”、“抓

住机遇比政策优惠更重要”、“拿到批件是硬道理”。80年代初期,当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在探讨乡镇企业能不能发展、怎么发展,并为资金、技术等问题困扰时,苏州人却不等不靠,没资源到全国各地去配置,没资金到各金融部门去融资,没技术和人才到上海请“星期日工程师”,创造出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到80年代末期,苏州市乡镇企业产值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占全国二十分之一。九十年代初,正当全国许多地区沉浸在姓资姓社的探讨和困惑之中时,苏州人却不犹豫、不彷徨,抓住国家实施浦东开发的战略机遇,确立了外向带动战略,建港口、修铁路、建立开发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上下一拥而上,经济过热,开发区限批时,精明的苏州人已远远走在了前面,5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手续齐全,建设已初具规模,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本世纪初,当全国许多地区处于拼资源、拼环境、拼资金,大上“三高一低”项目之时,敏锐的苏州人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一方面鼓励市民创业,构建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7大平台,以解决发展外向型经济出现的“市强民不富”的现象。另一方面,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发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他们再一次抢先抓住了国家实施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以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培育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新

苏州”正在茁壮成长。这几年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特别与苏州相比,我们还是落后了很多,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抢抓机遇意识还不强。当前,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特别是重庆作为直辖市,又是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是我们又一个良好战略机遇期,时不待我,我们必须学习苏州精神,抢抓机遇,突破定势,充分灵活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对政策没有明确的事情,要大胆想、大胆试、大胆探索,把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效应。

二是“大胆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大胆创新、敢于争先又是苏州的成功经验之一。苏州人处处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他们学习中央文件既研究国家政策让干什么,怎样才能用好用足;更主要的是研究国家政策哪些方面没有禁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们把中央比作设计师和高压线,把地方比作工程师和变压器,研究怎么施工,怎么变压,才能不碰高压线;把中央比作太阳,把地方比作地球,在做好地球(地方)围绕太阳(中央)公转的同时,研究在不违背公转的情况下,怎么进行自转。正是这种思想上的原动力,使他们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夺得先机,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苏州的成功范例之一就是“昆山之路”:创办全国第一个自

费建设的开发区;兴办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出让全省第一幅国有土地使用权;建立全省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创建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这一个又一个“第一个”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再比如,蒋巷村原先是个既无交通区位优势,又无环境资源优势,人口仅800人的偏僻小山村,就是凭借着“天不能变,地一定要换”的创新意识,大胆试,大胆干,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家,工业富家,旅游旺家”的发展道路,成为全国文明村。但是当前,我们很多干部就是缺乏这种争先发展、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敢“争第一”、不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决策、干工作要先看看政策文件有没有规定,周边地区有没有在做,这样导致我们丧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三是“优化环境、善于借力”的精神。苏州人注重学习借鉴,全方位、宽领域、多行业地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借力发展,又是苏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另一妙招。在苏州人的心目中,营造一个社会诚信、服务周到、环境优美、文明多彩的对外开放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他们所倡导的“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已成为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环境品牌形象。在招商中,苏州人总结了“三要”的秘诀:“脸皮要厚,不怕吃闭门羹,不怕脸难看;嘴皮子要薄,能说会道;腿要勤,三天两头找上门,不达目的不走人”。正是依靠优良的服务环境和善于借力发展,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蓬

勃的发展。苏州在引进科技、人才、金融、物流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筑巢引凤的新型模式,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特别是苏州市政府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在中新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积极借鉴新加坡经验,累计派出公务员近1800人次到新加坡学习,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为苏州的快速、持续、和谐、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苏州的三种精神堪称“三大法宝”。苏州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客观的物质发展上,而且主要体现在精神风貌上,从苏州之路到苏州精神,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历程。我们学习苏州,不是要学习苏州之路、苏州模式,而是要学习苏州精神的精髓和内涵;我们学习苏州,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寻找契合点和突破口,逐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第四篇:赴苏州考察学习总结

取苏州之真经悟育人之真谛----赴苏州培训学习总结

2013 年 11 月 24日至12月4日,我们“国培计划(2013)中西部(贵州)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苏州大学小学校长班全体学员开始了为期10天的培训学习。整个10天都沐浴在苏州浓浓的文化雨露之中,10天里我们先后参观学习了苏州市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苏州市姑苏区彩香实验小学。听了成尚荣院长、夏骏教授等专家、学者关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校长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教研等学术报告。所参观学习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所听的各种学术报告理念超前,兼顾专业理念与顺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发展,启发收获很大。现将培训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参观学习见闻

所有学校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育质量求生存,以教学特色、文化特色求发展,在务实,求真,完美,特色精神指导下,全面育人,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教育设施先进,教室走廊的墙壁上,展示了艺术节、读书节、双 语节等活动的图片; 科学实验室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是那么精致,琴房墙上世界著名音乐家和乐器的图片介绍等,达到了让草木劝学、让墙 壁说话、让石头砺志的目的。充分利用每一处空间,从环境的小处着眼,将名言 警句、优秀的文化、做人的准则、各科知识都搬入了学生的视线,孩子们在潜移 默化中,学会了做人,提升了道德情操,拓宽了知识范围。学生置身校园中,人 格,品德,知识时时处处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校园环境幽雅、文化气息浓厚。漫步在校园 中,学校的所有场所,各个角落,每一扇墙壁都书香四溢,沁人心脾;从教室、兴趣小组活动室、科学探索室、科技创新室、阅览室的精心设计,到教室走廊、墙壁的精巧布置都显得那么地精雕细琢,那么地充满了文化气息。这处处无不透 出

学校的构思巧妙、匠心独具、真令人 驻足,令人留恋。

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苏州市姑苏区彩香实验小学小巧玲珑。校园布置巧妙大方,古朴庄重,办学特色鲜明,将传统文化、数学知识作为学校发展的巧实力。让学生在张扬自己的个性中学习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挖掘自己的个性特长。让素质教育在学生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推进。

二、专家讲座感受

江苏省教科院成尚荣院长《在文化的进步中,有更大的追求》的讲座,充分阐述了学校文化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影响和作用,阐述了文化软实力对一个民族未来的影响。已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校长怎样用文化推动学校发展、推动教师发展;明白了文化是一门科学;明白了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文化的繁荣是学校发展的最高境界。

苏州大学副教授夏骏《校长影响力提升策略》的讲座论点鲜明,语言精辟为怎样当一名好校长指明了方向。取得了怎样当一名校长的真经,知道了作为一名校长应该怎样处理和班子成员、教师、上级领导的关心,应该怎样带领全体教师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让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快乐学习。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于维涛主任、陈国安博士、周兴元局长等几位专家的讲座对新课程改革,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传统文化的发展,教师优化发展进行全面而深刻的阐述,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今后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升了自己的素质。在今后工作中将苏大精神,苏州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指导学校的工作,为山区教育托起一片蓝天。

第五篇:赴苏州学习考察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按照党校统一安排,6月12日到20日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 8天的培训。培训期间,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介绍,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市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市和海澜集团等,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接受了大量新视点、新思路,使我受到了强烈震撼,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现将我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一些体会汇报于下。

一、苏州印象

苏州是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7个区和5个县级市,全市人口630万人。苏州是一座千年古城,苏州园林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上海的后花园”。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总量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飚升,发 展速度飞快。现有外企超过万家,世界五百强中有118家到苏州投资,苏州下属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前十名。5个县级市都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全部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苏州发展如此之快,固然有着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旅游资

源优势等等,但也与苏州人解放思想、大胆作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分不开。

二、苏州经验

一是解放思想引领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苏州破除障碍、引领发展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苏州借助背靠大上海的区位优势和悠久文化的人文优势,看准时机,抢抓机遇,培育“不管东西南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不闯官场闯市场、不比官职比贡献,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新思想,形成“亲商、安商、富商;干部办企业、老板当领导,全部放开、全民创业”的新观念,强化“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新意识,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苏南模式,诞生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三大法宝。苏州的实践证明,思想活跃,发展才有活力;思想僵化,发展必然受阻。只有在解放思想上先人一步,抢抓机遇,才能高人一筹;只有在思想解放上率先胜出,才能在加快发展上走在前列。

二是文化带动助推发展。文化已成为苏州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州从思想上认识到文化是一种经济状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坚定做优做强文化产业的信念,积极利用苏州“文化高地”的优势,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苏州的文化竞争力,促进和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苏州注重古城文化的保护,已经走出了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困局,以文化古城为基础、为主体,打造新区、园区,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实现了新区园区对古城的反哺。目前,从苏州老城区内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城内最高建筑北寺塔,仅从这点就体现了苏州在古城保护上的力度和效果。苏州也非常注重现代文化的发展与张扬,近年来苏州兴起太湖文化论坛,为苏州太湖确立了“文化新地标”,进一步推动太湖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太湖生态文明与区域内经济、文化、旅游等的互动互融,全面提升太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也建设性地推动苏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是优化环境促进发展。苏州视环境为形象与财富,视环境为经济资源与生产力。一方面,加强硬环境建设,“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相继高标准成立了昆山开发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吴江开发区等一批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工业园区。同时,加大园区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让苏州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彻底改善了城区和园 区的环境面貌,打造了秀美的园林式东方古城。另一方面,加强软环境建设,发挥“以一带

十、以十带百”的乘数效应。通过职能归并、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压缩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一站式”、服务体系、“电子政务”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办事效能;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倡导“办事高效,信守承诺,不讲不好办,只讲怎么办”的服务理念,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良好投资软环境,以人性化服务、契约型服务等举措吸引外商投资。四是扬长避短善于发展。苏州与上海各方面条件相比,明显优势不足,但是苏州人能找准定位,没有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上海力争发展项目,而是充分依托上海及周边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自己的人文、旅游资源等优势互补,真正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被誉为了“上海的后花园”。今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苏州厨房”走进世博会、世博动漫宣传片由苏州打造、世博论坛登陆苏州、世博会游客中心落户太仓、世博会“水世界”签约周庄等等,都可以看出苏州发展的勃勃生机,可以说,善于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也造就了苏州的辉煌。

三、苏州启示

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苏州有很多东西我们学不到,但也有很多东西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如在解放思想、招商引资、服务环境和抓落实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纵观苏州经济发展历程,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苏州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快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经

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本取决于领导干部。要积极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海,争做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二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大力度,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机制,定期发布关于审批、办税等方面的政务信息,定期公布招商引资政策,真正营造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软环境;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使关卡少下来,使门槛降下来,使程序简下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生产领域;要创新招商方式,放宽进入领域,配套招商引资政策,同时政府继续增加引导性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创业,推动我市经济发展。

三要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进步。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要用先进、适应的技术提升我市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带动产品、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苏州人的认识是:所有竞争实质上

都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一个一流的国家,必定要有一流的教育。一个一流的城市,必定要有一流的大学,一个一流的地区和产业必定要有一流的人才作为支撑。

四是要找准市场定位,推动产业升级。在晋城,以煤炭、电力、冶铸、化肥为主的传统产业,占到全市工业经济的80%以上,这是优势所在,不能丢了优势找优势,必须把传统优势发扬光大。在展方式上,我们必须要准确定位,大胆创新产业形态,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替代和产业拓展,指导各类产业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从依托资源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由黑变绿、由 重变轻、由粗变精、由大变强的根本性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新路;要坚持把产业转型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协调推动增长方式、发展动力、经济环境、体制机制和社会建设全面转型。

下载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几点体会和思考按照管委会组织部统一安排,我参加了高新区处科级干部赴苏州培训班。培训期间,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进行了介......

    赴苏州学习考察情况报告

    9月15日至28日,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笔者在苏州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四川省南充市招商引资专题班”培训。期间,听取了苏州市各层次、各方面领导、专家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

    赴南京学习考察体会

    赴南京学习考察体会 东方红中心校 赵玉铁 2011.10.26 2011年10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莫旗教育局组织的校长任职培训考察团,到南京、山东的五所学校南京五老村小学、中山小学、......

    赴俄罗斯学习考察体会

    赴俄罗斯学习考察体会非常有幸在今年7月20日到7月23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学习考察活动,访问城市是我们的近邻海参崴市,此次考察不仅领略了俄罗斯的风土人情,而且对俄罗斯......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

    赴浙江学习考察后,感慨万千,我认为浙江改革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一是经济实力雄厚。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快,运行质量高,发展气魄大,人民生活水平高;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工业所占比......

    赴无锡学习考察体会

    创新意识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赴无锡市学习考察的体会 作者:覃彦儒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的安排,我们于2003年3月29日至4月7日赴江苏省无锡市干部学校(国务......

    关于赴苏州、昆山考察学习报告

    关于赴苏州、昆山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全市“项目年”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步伐,2007年4月15日至20日,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委主任AA同志带队、各县(市......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5月19日至24日,按照省委党校统一安排,我随同支部到苏、沪、浙一带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听取了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