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艺术管理学科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
浅析艺术管理学科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中暴露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凸显了‚非遗‛保护领域从理论到实践等相关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艺术管理学科在中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已相当迅速,也越来越显现其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艺术管理‚非遗‛保护 意义
一、中国‚非遗‛保护发展概况
在世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急剧发展以及由此造成的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如何保护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从联合国到各国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2003 年10 月1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举行的第32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我国政府正式加入该公约,并立即开始着手制定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由此正式拉开了我国‚非遗‛保护的大幕。从此,在政府行为的推动下,我国掀起了一场空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
近年来,我国政府、学术团体及社会各方面在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逐步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突出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国家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建设;2.‚中华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取得巨大成就;3.实施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4.加强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5.在全社会形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①
我国‚非遗‛保护在取得上述诸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当下我国地方各级的‚非遗‛保护工作大多与当地经济发展挂钩。经济开发必然因为利益因素的驱使,使得工作中相对容易出现诸多的有违‚非遗‛保护初衷的行为。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②
(一)重视不够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2.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会消失是一个客观现实;3.认识的局限性,即重于其他价值的挖掘,而忽视对其经济价值的开发。
(二)参与不足
在开发中,往往存在着‚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热的一头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政府为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不断地鼓与呼,而作为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主力军的民众却表现得相当冷漠,其积极性并不高,从而导致开发效果不佳的状态。
(三)缺少规划
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过程中,由于各地认识不统一、协调不一致、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存在条块分割、点面断裂、缺乏整体规划与统筹的情况,这样的开发和利用往往会导致盲目开发,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四)投资不足
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已高度重视,并从中央财政上加大了投资力度。但从具体情况看,中央财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而地方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投入则更少。这样的投资情况,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是不可能的。
(五)法律不完善
从目前情况看,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许多省市也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现有的条例多不具有操作性。
(六)过度开发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二、中国艺术管理学科发展概况
艺术管理,简单说就是‚管理者为了一定的目的,对艺术创造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和艺术事业的总体发展所进行的管理‛③。艺术管理学是以艺术生产管理为研究对象的,艺术生产管理是一个多种力量交汇、多种人物参与的过程。它包括艺术生产组织建构、资源的配臵,艺术生产目标的计划、决策,艺术生产者的积极性调动、潜力的开掘,艺术生产过程的协调、控制等。④所有这些研究还要建立在对党和国家文艺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上,建立在对文艺法律、法规的遵守和熟练运用上,要洞悉文化市场的变化和消费的需求,要把握其他行业和领域的风云变幻等。
艺术管理学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产生于欧美的新兴学科,但是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我国的艺术管理建设起步比较晚,在2000年以前,无论是作为产业管理还是作为学科,都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演出制作人和管理人。上自中央、下至地方的各个文化艺术单位,既懂艺术又懂管理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这些单位的管理者多由优秀的演员、导演、编剧、画家来兼任,他们中几乎没有一个真正学习过管理学,他们大都是凭借自己的资历和社会影响力而走上领导岗位,在管理方面也全凭经验办事,带有很强的个人因素和非理性色彩,很难说是科学管理。
面对艺术管理急需人才的状况,中央戏剧学院在国内的艺术院校中率先开始尝试培养艺术管理类人才。从1985年开始在舞美系尝试开办舞台技术管理班,此后又于1990年在舞美系再次开办了舞台管理班。中央戏剧学院在艺术管理教学方面探索了十几年后,终于于2001年正式开设了艺术管理系,并于同年招收30名本科学生,这是国内第一个艺术管理专业。⑤此后,许多高校都借鉴中央戏剧学院的模式,‚遍地开花‛,创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艺术管理及相关专业。由于各个艺术院校的艺术门类不同,其艺术管理专业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一般各专门院校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科体系设立针对性较强的艺术管理专业,因此,各自开始的课程也不尽相同,但是,大体的框架模式还是有许多相似处。如其专业基础课,主要定位于中外艺术史论、艺术理论与艺术美学、艺术批评学,以及一定的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等课程;其专业课,主要是艺术管理学、艺
术市场营销、艺术经纪人、艺术创意学、艺术创意思维等课程;其专业选修课,则主要表现为艺术管理特有方向的课程,如艺术统计学、艺术信息学、艺术科技学,等等。这样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与理论,同时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与技能。
如今,艺术管理专业从无到有至今已有10余年,目前全国有60所高校开设此类专业,专业教师200多人,每年毕业生2000多人。⑥其适应了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对于当前我国艺术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艺术管理学科之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意义
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开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因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上所述,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综观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发现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它们归结到一点,那就是,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的全国性‚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导致了与‚非遗‛保护相关的专业人才,包括理论与实践,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相通型的复合人才的严重缺乏。参与理论建设与实践保护的人士大多是高校或各研究机构的相关学者、研究人员及各类基层艺术工作者。他们中特别是基层的具体实践者大多没有深厚艺术理论知识的储备,在具体的实践经验与方法上,则更为欠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遗‛资源巨大的经济属性,有些‚非遗‛的开发者和管理者往往不能从市场角度,不能从保护艺术、保护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合理开发。
对‚非遗‛的保护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它的管理工作。因此,对于艺术类‚非遗‛来说,对其的保护实际就是一种艺术管理。虽然这两种范畴的艺术管理很多方面都不尽相同,但在当下,高校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业无疑对于急需专业人才的‚非遗‛保护工作来说,这是最重要、也是最为合适的途径之一。
艺术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其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宏观管理主要是对艺术事业的总体规划及方针、政策、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以及实施其他间接的协调、控制等手段。微观管理主要是指对具体的艺术生产过程(包括演出)的有效管理。⑦
众多‚非遗‛保护的实践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成功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离不开精通专业理论且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们的指导,他们能从理论上对这项文化工程进行全面论析,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较完整的理论学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咨询,帮助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务实的工作方案。这些工作我们称之为宏观管理。也许,初出茅庐的艺术管理专业毕业生,短时间内还不足以胜任此类宏观性的管理工作,但是,暂时来说,他们却是极好的‚非遗‛的微观管理者,而目前,‚非遗‛保护工作中缺乏大量的这类人才。如甘肃省委、省政府为了使‚非遗‛保护工作科学规范,确保保护工程健康有序开展,狠抓了保护工作队伍的建设,先后举办了两期保护工作骨干培训班,邀请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著名专家、教授到兰州讲学,培训了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骨干,形成了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同时,发掘参加保护工程的人力资源,通过开展传承和培训活动,加强从业人员队伍(专业人员队伍、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才能保证这项文化工程有效而可持续地向前推进。⑧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方面,我国很多地方都已实施。这些培训的对象大都是来自基层文化单位的工作人员,可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综合艺术素养,可能比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欠缺些。
因此,‚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实践操作者完全可以从艺术管理专业毕业生中选择。因为‚非遗‛保护的特殊性,使得很多高校艺术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已经逐渐与地域文化特色挂钩。如在具体课程建设过程中,各个高校凸显出自身地域文化资源和特色:山东大学强调如何使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因为他们是在历史和文化学院开办这个专业;信阳师范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等院校侧重于让学生熟知地域文化内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而开设了地方文化气息浓郁的特色课程,如‚中原民俗研究‛‚红色文化资源概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木卡姆研究‛‚新疆历史民族宗教‛‚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等课程,将艺术管理专业课程与地域特色和旅游资源相结合,为地区文化发展及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高校建设艺术管理专业的思路。⑨
当以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在‚非遗‛保护的实践工作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后,他们便能够较为容易地逐渐向宏观管理的角色蜕变,因为他们比非艺术管理专业学习背景者具备了更多蜕变的素质。如艺术管理人才须懂得艺术活动的一般规律,尤其应当立于宏观艺术的高度,俯瞰与审视艺术活动的基本态势及其前景;懂得各类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亦即懂得各艺术门类的形式因素与艺术语言特点,以求借助于各种艺术语言与形式因素,获得良好的创意;熟悉艺术家创作的特色与心理特点以及一般创作的流程;具有深厚的人文与历史的素质和修养;熟悉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懂得艺术经济与市场的基本规律,以及艺术制作、传播与营销的运行方式;具有较强的组织与策划能力,懂得项目策划所应具有的规则与流程;懂得不同地域、民族人们特有的接受心理,以最大的可能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懂得国家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同时,艺术管理者又应兼有艺术创意者、创作者,策划者等职能,既应具有宽广的视野,又应具有细腻的微观的创造能力;既应富有研究素质,又具有批评内涵;既应具有理论修养,也应拥有管理运作的较高水平等。⑩
上述一个合格或优秀的‚非遗‛保护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与素养,如果再辅以扎实、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艺术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相信能够比一般人能更快地融入到‚非遗‛保护工作中,为具体的‚非遗‛保护工作找到更多可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从而为‚非遗‛保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艺术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尽管还存在着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如其学科属性尚未取得共识,各个学校的教育方式也千差万别,由此引发的学校培养计划、课程设臵以及教学安排等方面的差异也相对较大,等等,但是目前在世界各国不断重视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背景下,我国长久以来形成的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需要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艺术管理为它们的正确认识和发展提供了最为合理的广阔平台。正如蓝雪霏所说,‚‘非遗’是‘民族音乐学’教育实践的良好契机,是与吾辈学术密切相关的大规模运动。应加强音乐学术界对‘非遗’的研究工作,为其提供理论支持。‛而这也是当下艺术管理教育大力发展,为‚非遗‛保护培养大量优秀人才的良好契机。
注释:
①宋建林.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成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inc/detail.jsp?info_id=865.②谭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2).③⑦王文章.艺术管理概论[J].艺术评论,2009(7).
④⑤商尔刚.浅析艺术管理学及其在我国的学科建设[J].艺术评论,2007
(5).
⑥董峰,王纯子.沟通的桥梁,互动的平台——第四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暨艺术管理国际论坛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4).
⑧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措施[M].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inc/detail.jsp?info_id=843.⑨⑩田川流.论艺术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属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
(4).
第二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五、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六、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言佳句:
文化遗产不是“文化财产”,不能把“申遗”异化为“遗产搭台、经济唱戏”,使其成为一笔单纯的经济账;不能把开发等同于门票经济,使文化遗产患上“富贵病”;也不能把保护局限于古董楼阁,甚至高价制造假文物,使文化资源遭到“保护性破坏”。“申遗”成功只是保护的序曲,应该像《土楼神韵》那样,去发掘文化遗产所蕴藏的内在神韵,保存文化遗产所积淀的岁月印痕,传承文化遗产所记录的民族基因,使之真正成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民族的认同载体、文化的繁荣源泉。
第三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二、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不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相适应。由于保护工作仍未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三、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四、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一些具体工作人员,甚至有的分管领导和专家小组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不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
五、政府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许多地方连基本的普查工作经费尚且不足,更谈不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
六、宣传不足,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
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五、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六、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背景材料】
非改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题目】
请联系给定材料,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2)字数大约在1000~1200字。
【范文】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传统文化星耀历史长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
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国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评】
文章在深入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后,列举一系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最后在篇末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的中心论点。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结构来进行写作。文章整体结构完整规范,论述具体,逻辑严密。申论考试中策论文格式方便考生把握,使用的人数很多,能在普通的结构中推陈出新,不仅能引起阅卷人员的兴趣,更是提高自己申论考试分数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指出问题后,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加强社会上的宣传三个方面展开对策表述,文章全面合理,体现了结构安排和论述上逻辑的严密性。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题目:给定材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给定材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总字数800-1000字。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被誉为“民间文化抢救人”的作家在看完贺兰山岩画后,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一发自内心的感概,不正是在警示人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延续,需要后人来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我国强大的文化武器。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全民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发动全民一起行动,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统筹、规划。然而,一些社会现状仍令人堪忧。当一些古老、特色的的当地传统文化渐渐被当代人淡忘,而外来文明却成为年轻人追逐的趣味时;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表面政绩,发动全县资源“申遗”,而不顾之后的保护导致文化的衰落时;当传统的文化与习俗成为电视屏幕上孩子们看到的影像和记录时......我们已经遗失了过去的记忆,忘记了我们的“根”在何处。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发动全民的力量。首先,要提升民众对文化保护的意识。这不仅要在宣传上下足够的功夫,还要在教育上灌输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政府部门、文化部门要把“非遗”保护作为一个战略性的目标来规划,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社会上一些民众破坏和侮辱“非遗”的现状,让民众理解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政府要扶持民间组织的文化团体,民众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中,那么“非遗”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当地的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科学正确的保护方案,对“非遗”施行有效、可持续地保护。一方面,政府要咨询相关文物专家们的意见,统筹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政策和执行上做好统一的部署;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征求“非遗”传承人和了解这一内容的民众的想法,把政策真正落实到社会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民族财富。作家们常在作品中提及的古老戏曲、剪纸和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不能只成为后人翻阅名著时遐想的片段,应是一
种思想在现实中的延续,文化“活着”的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发扬光大。一个有文化积淀的民族,一个重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民族,才真正能够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梦,需要全民一起运用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必将振兴!中国龙必将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