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乡端午的记忆(写写帮推荐)
故乡端午的记忆
离端午还有那么几天,街上卖粽子的大姐、大哥老伯们已经开始忙活了,唯恐耽误了端午节,也让我想起我年幼时在家过端午的情景。
我家在农村,端午的时候也正是农忙的时候,虽然是农忙时节,却从不因为农忙而忘了庆贺这传统的节日。虽然那时不像现在有政府的硬性规定.条条款款等必须要放假,但是老师还是会给我们放一天假,是出于私还是公咱也没有必要追究了,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点小福利才让我们有了这珍贵的回忆。
一大早父亲已起床,同时也会叫上我,带上镰刀,跟着父亲的脚步,去离家不远的小山坡和小河沟去割艾蒿。偶尔还会遇到青蛙,这时父亲就会说:嗬,在这儿躲端午呢!在我们家乡,传说癞蛤蟆和蛇是要躲端午的,这一点和《白蛇传》是一致的(青蛙和癞蛤蟆应该有亲戚,只是癞蛤蟆长坏了而已吧)。割好了艾蒿,运送工作就落在了我的肩上咯。当然,我只是搬一小部分,父亲会捆俩小捆,用木棍穿起来,我则担起它晃晃悠悠,屁颠屁颠的搬回家。帮父亲将艾蒿插在门头上,剩下的则挂在屋檐下晒干,以便等到夏夜里熏蚊子。
晴朗的夏夜里,村里人都会睡在自己家的打麦场里,夜风习习,月朗星稀。人们都会感觉到说不出的惬意和舒畅,点上一点艾蒿足以对付讨厌的蚊子。到了阴雨天气里,没有办法睡外面了,一到傍晚家家户户就会飘起雾白色的轻烟,氤氲着浓郁的艾蒿味。艾蒿的味道有点苦,有点涩,可是人们却都喜欢闻,仿佛产生了烟瘾的人一样,还觉
得特别好闻。蚊子傍晚被熏出去,往往后来还会回来。夜里,我总会被蚊子叮醒,这时候,奶奶就会拿着蒲扇,拍打着蚊子。那个场景,成为我记忆里特别温馨的细节。如今,家里封闭得很严,很少有蚊子。即使有,也有蚊香、灭蚊剂、电蚊拍……哪还有蚊子的立足之地。可是,依然有许多人在夏夜里失眠,不知什么原因。
我们那的端午节没有粽子,没有艾叶蛋,但永远少不了雄黄酒和老腊肉。上午母亲会炒上盘竹笋老腊肉,另加两盘时令的蔬菜,打壶雄黄酒,我也被破例的让喝上两杯。杯底沉淀的雄黄则抹在我的耳朵,鼻子,眼睛和额头上,用来辟邪和克制蛇、蝎等百虫。我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些功效,但是到现在我还是深信不疑。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多的是母亲对子女的祝福和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吧。那顿酒即是因为端午节,也有另外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庆祝丰收,过了端午节麦子要不了几天也就该收割了,麦粒也该归仓了,麦草也该垛上垛了,秋庄稼也该种上了,作为农民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庆贺的了。
现在的端午节,不会因为农忙而耽误,而是因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而被遗忘。人们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电脑前,有几人还记得端午的艾蒿、雄黄、青蛙。纵然有谁想起了白蛇,恐怕还想着她的性感和美丽吧?青蛙因人们贪嘴快被赶尽杀绝了;就连粽子也都是些速制食品,早已失去了竹笋叶的味道;住在汨罗江畔的人们也不用往江里扔粽子了,江里的鱼虾已经濒临灭绝了;白娘子也不用担心了,甚至还可以喝两杯了,雄黄和酒等伪劣产品太多了,喝不醉人的。
现如今端午已经被列为法定节日,但愿更多人在放假的时候,会想
起故乡的艾草,想起田里的青蛙,想起家乡的雄黄酒,想起善良的白娘子吧、、、李振山
第二篇:故乡的记忆
故乡的记忆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语文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什么。只有这句我听得真切,听得明白。又是思乡的诗人,又是浓浓的乡愁!家乡,那是什么?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语,它太陌生,太遥远了„„
我5岁便离开了我所谓的家乡――东北。在我屈指可数的记忆里,那只是个贫穷落后的地方。然而难得的是在记忆的长河里,我还能搜罗处一些关于“它”的美好回忆„„
家,东北的家,破旧的土房,铺草的房顶,宽敞的院子,还有一个不大的菜园,这便是我的家,我的家乡。
在破旧的土房里,有我的回忆,温欣又美好的回忆„„在太阳刚刚露头的时候,院子里的大公鸡便开始了它的高歌。那可能还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呢吧!一定很可爱!我翻起身,爷爷穿着蓝外套,把炉子烧得劈啪响,爷爷当时真的很英俊„„不知道是爷爷抽的烟,还是从炉子里冒出的,整个屋子朦胧一片,我站起身,哭着叫着:“奶,奶!尿尿!尿尿!”雾里确实来了个人,应该是某个大哥哥吧,我不记得了„„
铺草的房顶,那是我去过最高的地方„„也许是房子漏了吧!叔叔把着梯子,三下两下,便上了房。他好高大,好威猛„„房顶对我充满了诱惑,终于有一天,我费尽力气,不只怎么竟也爬上了梯子,也许那时有5岁吧,正是充满好奇的年龄!就在我准备将胜利的脚步走完时,我被一把抱了下来。“这小子,够淘!”呵呵,孩童,我还对事物充满了好奇。
宽敞的院子,那是我嬉戏的地方。但似乎这里对我来说充满了危险――那只健壮的大公鸡。似乎这家子里他就能欺负我,不管我怎么躲避他的视线,在我迈出大门的第一步以后,回过头来,他便总要站在我的后面,一副很凶猛的样子,接下来,便是我又哭又嚎的奔跑„„而奶奶,这时候总要助我一臂之力的,只见几棵包米瓤子,嗖嗖地飞过来,总是正中红心,他便要吓得跑回窝里去,如今我再也见不到那只公鸡了,连鸡都很少见„„
菜园,这是爷爷一家收入的惟一来缘。那里有条大黄狗,有鸡进去他便咬,但他不欺负我,对我很好,可后来不知道怎么不见了,我也没有关于他更多的记忆。一到灌水的时候,便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冰凉刺骨的地下水源源地被送到地面上来,在地里回旋着滋润每一方土地,在这里我知道了李子是长在树上的,西瓜是在地上爬的„„
家乡里,除了爷爷的房子,我还记得那铺在地上的毯子和成片的小树林,依然那么亲切,那么怀念„„
是的,家乡有很多草,人们都养着牛,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放牛的时候,各家的牛都赶到草地上,一群一群的,现在是看不到了。记得
我小时候懒,走累了便要不干的,一屁股坐在草地上,现在想起来,那草还真扎人,那天还真蓝„„
家乡那里到处都是小树林,据说是为了防风沙,每家都要种的。树是那样高,那样茂盛。下着雨,走在树林里是感觉不到的,非要等雨停后,树上的叶子承受不住了,才会掉下来的„„下完雨,没多久,我便要陪奶奶去林里采蘑菇,现在有的地里雨后也有蘑菇,但远没有故乡的大,故乡的好吃„„
一个个家乡的片段涌进我的脑海,原来我的童年这么美好。我不是个城里人,我有故乡的记忆,我有属于我的故乡,那片只属于我记忆里的土地„„原来,我离家乡并不遥远„„
第三篇:故乡记忆征文
故乡记忆征文
童年的记忆本已远去,然而在我心底总有些难忘的痕迹。故乡的那份情感早已侵渍在心房的角落,时而浮现,时而潜藏,幻化成纷呈的影像映韵出淡然的清爽。时光可以流走,岁月可以更替,但故乡的一切永远扎根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
晨雾
故乡傍山依水,风景幽雅秀丽,空气清新湿润。大多时候,早晨起来推开窗,便见有雾气慢慢升腾,而后渐渐弥漫开来,犹如天宫漂浮着的仙境,似真似幻,亦幽亦雅。被晨光描绘出黛青色轮廓的远山,眨眼间变得迷蒙。有时候,淡淡的雾霭会变得越来越浓,淹没了整个视线,清新美妙的胜境被浓雾慢慢的吞嚼,若隐若现,扑逆迷离,犹如走进一个飘渺的梦幻世界。
晨雾满载着诗意,以缭绕缓慢的节奏,悠然自得地描画着家乡的每一处难以忘却的景色。凝固在绿叶之上的水滴,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微风拂过,水滴滚动在绿叶之上,连缀着与雾的丝丝情缘。晨雾中的故乡似梦中的新娘,款款走来,带着神秘的面纱,娇羞而妩媚,娇羞中带着宁静的温情,只要你看上一眼,就会陶醉在她含情脉脉的笑靥之中。
云在雾中流,雾在云中飘。故乡的晨雾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是浸透在骨髓里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气息。晨雾中似乎有一种禅意的胜境,玄幻神秘。只有独守一片清净,用一颗清澈的心,才能领悟。
炊烟
故乡的炊烟,总是最早迎接黎明,最后送走黄昏。
被群山搂在怀里的故乡,就像一座祥和恬静的庄园,宁静而妩媚。早晨,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放眼望去,那高低不一的屋脊上升腾起一缕缕乳白色的炊烟,你追我赶,拉拉扯扯,裹满饭香和菜香,飘过田野,越过丛林,直到天际深处。若遇天边有白雾,炊烟与白雾交融在一起,便是一片烟雾的海洋。
特别是临近黄昏之时,天边的彩霞像是给故乡涂抹了一层厚厚的胭脂,处处流光溢彩。伴随着黄昏的到来,一缕缕炊烟袅袅飞升,不紧不慢,自由自在,优雅如絮。淡蓝色的炊烟在彩霞的映衬下,意蕴无限。
弯弯的山路,小小的乡村,淡淡的炊烟,总将我尘封的思念点燃。我思念故乡的炊烟,它是我在故乡生活的剪影,它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圈住了我的记忆和生活。如今,我已经离开故乡走进城市,无法从袅袅的炊烟中品尝出记忆中故乡的原汁原味。于是,我把故乡的炊烟珍藏在记忆深处,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让它在我灵魂的天空中继续飘荡。
小路
记忆最深的就是雨后的乡村小路,一汪汪大大小小水洼,泛着黄黄的泥土颜色。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稻草香味。躲雨的鸟儿,此时也站在了枝头,悠闲自得的跳跃着、鸣叫着,像是在表演一出完美而梦幻的舞蹈,但更像是在释译生活的安享细节。
这些熟悉于心的乡村味道和情节,以及这条浓情满怀的乡村小路,曾千百次的飘落在我的梦里。曾几何时,那些劳碌的身影,来来往往穿梭在这条小路;曾几何时,那些肩挑背扛的丰硕,把这条小路撒满了金黄;曾几何时,那些温情的叮嘱,附满了这条牵盼的小路。
是的,故乡的小路铺垫出来的是一条生命的行程,尽管带有泥土一样卑微的颜色。今天,我虽然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繁华里抒写着岁月的痕迹,但故乡的那条小路,却永远延伸到我心灵的最深处。
柳笛
柳笛是故乡春天里的一个快乐音符,也是儿时寻欢取乐最好的玩具。
故乡的村前有一条小河,河两岸长满了柳条,盘根错节,枝叶交错。春天一到,河边的柳树就开始喷黄吐绿了。每天放学,小伙伴们欢呼雀跃地蹿进溪边的柳林,折下几枝笔直顺溜细柔的柳条儿,用随身携带的小刀轻轻划一个圆圈,两端对齐截断,用两手分别捏住枝条两头,向相反的方向轻轻拧动,慢慢揉捏,当感到柳皮和柳骨分离时,柳皮就会在柳骨上滑动,等把柳皮全拧松动了,就用嘴咬住粗端柳骨,两手握住柳皮,缓缓抽出光滑的柳骨,手里便留下柳皮筒;再把柳皮筒的细端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刮去约一厘米长的青皮,露出鹅黄的肌肤,这样就做成了一支支长短不一的柳笛,含在口里,还没吹,那悠悠清香便在口里回荡,久久不肯散去。笛声响起,伴着春风在故乡的原野上跳跃。于是,故乡的春天就从一声声快乐悠扬的柳笛声走了出来,成为最诱人、最有朝气的季节。
小草
小草满世界比比皆是,但我却独钟故乡的小草,总是觉得故乡的小草顽强勇敢,韵味无穷。它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扎根大地的奉献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对故乡小草的钟爱,缘于一次与一棵小草的偶然相遇。那是我离开家乡那年的冬末,残雪犹未消融,在积雪稀疏的山间小径上,我蓦然看见一株从石缝中钻出来的小草,它在寒风中微微摇曳着,鲜活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我不禁怦然心跳,蹲下身子,睁大眼睛,默默地凝视着这株坚强的小草。它刚从冰冻坚硬的石缝中昂起头颅,浑身闪烁着嫩绿的光泽,犹如一朵绿色的火焰在荒凉的大地上跳动,烛照于冬与春之间。
我常常怀念那株小草,它不畏严寒,傲立雪中,呼唤着春天;它是春天的精灵,从不与花木争艳,只是默默地为故乡奉献一抹绿色,把清香留在大地。
落日
我对故乡的落日情有独钟。记忆中故乡的落日瑰丽淡雅,温馨恬静,深沉含蓄,温柔平和,拨人情愫,勾人魂魄。
每当黄昏的时候,我爱独自静静地坐在绿草芊芊的山坡上,看着挂在树尖上的太阳慢慢地沉下去。这时的太阳由白炽渐渐变成鲜红,再变成桔红;缓缓地由小而大,远远地看上去,就像被峰峦擎在半空,显得那么温润,那么平和。
在没离开故乡之前,我时常伫立在习习晚风中,凝视着夕阳被山峦吞没,山色由桔红而桔黄而苍黄。当整个太阳滑下山脊,万道霞光霎时渲染了整个山野,小山村也笼罩在一片金色之中,显得是那样地优美温馨,是那样地安详愉悦。故乡的落日美轮美奂,无与伦比,震撼心灵。
我由衷的感谢故乡的落日,它使我体味到了一种灵魂的快乐与幸福。这种灵魂上快乐与幸福,是蜗居在城里的人永远感受不到的。
第四篇:故乡记忆征文
童年的记忆本已远去,然而在我心底总有些难忘的痕迹。故乡的那份情感早已侵渍在心房的角落,时而浮现,时而潜藏,幻化成纷呈的影像映韵出淡然的清爽。时光可以流走,岁月可以更替,但故乡的一切永远扎根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
晨雾
故乡傍山依水,风景幽雅秀丽,空气清新湿润。大多时候,早晨起来推开窗,便
见有雾气慢慢升腾,而后渐渐弥漫开来,犹如天宫漂浮着的仙境,似真似幻,亦幽亦雅。被晨光描绘出黛青色轮廓的远山,眨眼间变得迷蒙。有时候,淡淡的雾霭会变得越来越浓,淹没了整个视线,清新美妙的胜境被浓雾慢慢的吞嚼,若隐若现,扑逆迷离,犹如走进一个飘渺的梦幻世界。
晨雾满载着诗意,以缭绕缓慢的节奏,悠然自得地描画着家乡的每一处难以忘却的景色。凝固在绿叶之上的水滴,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微风拂过,水滴滚动在绿叶之上,连缀着与雾的丝丝情缘。晨雾中的故乡似梦中的新娘,款款走来,带着神秘的面纱,娇羞而妩媚,娇羞中带着宁静的温情,只要你看上一眼,就会陶醉在她含情脉脉的笑靥之中。
云在雾中流,雾在云中飘。故乡的晨雾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是浸透在骨髓里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气息。晨雾中似乎有一种禅意的胜境,玄幻神秘。只有独守一片清净,用一颗清澈的心,才能领悟。
炊烟
故乡的炊烟,总是最早迎接黎明,最后送走黄昏。
被群山搂在怀里的故乡,就像一座祥和恬静的庄园,宁静而妩媚。早晨,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放眼望去,那高低不一的屋脊上升腾起一缕缕乳白色的炊烟,你追我赶,拉拉扯扯,裹满饭香和菜香,飘过田野,越过丛林,直到天际深处。若遇天边有白雾,炊烟与白雾交融在一起,便是一片烟雾的海洋。
特别是临近黄昏之时,天边的彩霞像是给故乡涂抹了一层厚厚的胭脂,处处流光溢彩。伴随着黄昏的到来,一缕缕炊烟袅袅飞升,不紧不慢,自由自在,优雅如絮。淡蓝色的炊烟在彩霞的映衬下,意蕴无限。
弯弯的山路,小小的乡村,淡淡的炊烟,总将我尘封的思念点燃。我思念故乡的炊烟,它是我在故乡生活的剪影,它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圈住了我的记忆和生活。如今,我已经离开故乡走进城市,无法从袅袅的炊烟中品尝出记忆中故乡的原汁原味。于是,我把故乡的炊烟珍藏在记忆深处,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让它在我灵魂的天空中继续飘荡。
小路
记忆最深的就是雨后的乡村小路,一汪汪大大小小水洼,泛着黄黄的泥土颜色。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稻草香味。躲雨的鸟儿,此时也站在了枝头,悠闲自得的跳跃着、鸣叫着,像是在表演一出完美而梦幻的舞蹈,但更像是在释译生活的安享细节。
这些熟悉于心的乡村味道和情节,以及这条浓情满怀的乡村小路,曾千百次的飘落在我的梦里。曾几何时,那些劳碌的身影,来来往往穿梭在这条小路;曾几何时,那些肩挑背扛的丰硕,把这条小路撒满了金黄;曾几何时,那些温情的叮嘱,附满了这条牵盼的小路。
是的,故乡的小路铺垫出来的是一条生命的行程,尽管带有泥土一样卑微的颜色。今天,我虽然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繁华里抒写着岁月的痕迹,但故乡的那条小路,却永远延伸到我心灵的最深处。
柳笛
柳笛是故乡春天里的一个快乐音符,也是儿时寻欢取乐最好的玩具。
故乡的村前有一条小河,河两岸长满了柳条,盘根错节,枝叶交错。春天一到,河边的柳树就开始喷黄吐绿了。每天放学,小伙伴们欢呼雀跃地蹿进溪边的柳林,折下几枝笔直顺溜细柔的柳条儿,用随身携带的小刀轻轻划一个圆圈,两端对齐截断,用两手分别捏住枝条两头,向相反的方向轻轻拧动,慢慢揉捏,当感到柳皮和柳骨分离时,柳皮就会在柳骨上滑动,等把柳皮全拧松动了,就用嘴咬住粗端柳骨,两手握住柳皮,缓缓抽出光滑的柳骨,手里便留下柳皮筒;再把柳皮筒的细端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刮去约一厘米长的青皮,露出鹅黄的肌肤,这样就做成了一支支长短不一的柳笛,含在口里,还没吹,那悠悠清香便在口里回荡,久久不肯散去。笛声响起,伴着春风在故乡的原野上跳跃。于是,故乡的春天就从一声声快乐悠扬的柳笛声走了出来,成为最诱人、最有朝气的季节。
小草
小草满世界比比皆是,但我却独钟故乡的小草,总是觉得故乡的小草顽强勇敢,韵味无穷。它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扎根大地的奉献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对故乡小草的钟爱,缘于一次与一棵小草的偶然相遇。那是我离开家乡那年的冬末,残雪犹未消融,在积雪稀疏的山间小径上,我蓦然看见一株从石缝中钻出来的小草,它在寒风中微微摇曳着,鲜活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我不禁怦然心跳,蹲下身子,睁大眼睛,默默地凝视着这株坚强的小草。它刚从冰冻坚硬的石缝中昂起头
第五篇:故乡的记忆
故乡的记忆
岁月在墙上剥落,时光淡化了记忆,但总有这样的时刻,像红玫瑰的藤,紧紧地缠绕在心里,枝枝蔓蔓……
还记得,小时候在故乡时那些美好的记忆,犹如夜空中的星,闪耀在我的脑海里。
故乡的夏夜,是迷人的。
人们在吃完晚饭后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和一两个板凳,还有一把由香蒲叶制成的扇子,在家门口坐下,和邻居们谈谈生活,唠唠家常,而孩子们则在月光下奔跑,跳跃,追逐……充满了欢声笑语。无需路灯,皎洁的月光倾洒下来,照亮了整个世界。
哦,对了,还有夏夜的风,是迷人的。它不及春风的妩媚,秋风的萧瑟,也不如东风的刺骨。它是温暖的,轻柔的。不错,犹如母亲的手抚摸过你的每一寸肌肤,叫你挪不开步子。
故乡的秋天,是开心的。
在秋天,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到处都充满着人们丰收时的喜悦。那一个个玉米,那一颗颗的大豆,都折射出青春岁月的缩影,都沉淀着农民们辛勤的汗水。
故乡的冬天,是有趣的。
每当雪覆盖了大地,为它披上“白色嫁衣”时,孩子们的快乐也就到达了。孩子们结伴走出家门,滚雪球,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或是跟随大人们去扫雪,享受被人夸赞勤劳时的喜悦。孩子们的脸上红扑扑的,眼神明亮,充满着童真。这些零星的碎片,拼凑起了我对故乡的记忆,更加深了我对故乡的怀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