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课题结题

时间:2019-05-15 06:2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土文化课题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土文化课题结题》。

第一篇:乡土文化课题结题

《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与校本课程构建与设置的研究》(省教研室)

暨《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与校本课程整合的研究》(省电教馆)

课题结题工作分工安排

课题研究总负责: 周新萍

课题研究总策划: 刘冬萍一.课题立项

1.课题立项申请书、通知书、研究机构负责人:梁莉红

二、课题实施

1.课题实施方案负责人:梁莉红 2.第一阶段课题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课题工作总结负责人:曾祥英总结重点(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设置的研究)3.第二阶段课题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课题工作总结负责人:罗春花总结重点(课程相关内容的网页制作的研究)

4.第三阶段课题工作计划

第三阶段课题工作总结负责人:盖燕华总结重点(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实施暨教学策略的研究)5.课题研究报告(一万字以上)及工作报告负责人:李琦 6.课题结项申请书负责人:王建萍 7.课题研究主体论文负责人:梁莉红 .乡土地理、历史、生物课题实施调查及情况统计表负责人:刘芸 .乡土地理、历史、生物课题实施调查及情况统计表负责人:储步云 .乡土艺术傩文化教学策略研究成果及光盘制作负责人:刘文韬 .乡土音乐教学策略研究负责人:陈洪萍 .乡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探索与研究负责人:王建萍 13.乡土课程教材、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说明、课件整理负责人:储步云 .个人论文及获奖证书课题组所有成员每人一篇 .网页制作及整理网页设计与内容校正:刘冬

技术负责人;罗春花 曾昊

.课题研究成果获奖或发表一览表

本课题研究活动大事记、部分成果获奖证书复印件负责人:段冬梅 课题研究活动图片选

17.文档整理、电子排版及打印装订等资料收集工作负责人:甘清 附: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标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优势,挖掘和开发萍乡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契合多学科、跨学科的课程改革发展理念,统摄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并开设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2.根据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与校本课程整合的研究内容和学习资源状况,以专题学习网页设计、制作、观摩、讨论过程进行学习,提出任务迁移能力,在学科学习中培养教师和学生创新学习能力。

3.通过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与校本课程整合的研究,为我校作为全省初中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探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并进一步促进学校品牌特色发展。

四、研究内容

1.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设置的研究(1)课程设置目标、内容、基本结构和和教学方式的研究(2)本课程与学科关系和整合的研究

(3)萍乡乡土文化专题学习网页信息资源搜集、编辑及制作的研究

2.课程相关内容的网页制作的研究

(1)相关视频、图片、文本等信息资源收集的研究(2)创新网页型课件设计的研究(3)学生创新作品设计的研究

3.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

(1)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提炼提炼研究主题,确立乡土文化教学内

容,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研究

(2)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节、教

学方案及拓展活动设计的研究。

注:

1、三阶段性总结及计划请于2月12日(农历29日)之前交。

2、其他材料请于3月5号之前交。

萍乡六中乡土文化课题组2010-1-6

8910 11 12 14 15 16

第二篇:幼儿园乡土课题的结题报告

幼儿园乡土课题的结题报告

篇一:幼儿园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

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3.1-2003.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3.4—2005.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05.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

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调查结果

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指 标

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对各种本土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幼儿看电视、录像等对其中的本土音乐很敏感?

能听辩出几种民族

音乐?

不能

基本可以

篇二: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永春仓满幼儿园课题组 执笔 方莉梅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

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3.1-2003.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3.4—2005.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material),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 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05.5-6)

1、整理成果资料(material),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调查结果

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指 标

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各种本土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幼儿看电视、录像等对其中的本土音乐很敏感?

能听辩出几种民族 音乐?

基本可以

兴趣

比较兴趣

兴趣

不太敏感

基本敏感

很敏感 1-2种 3种 4种以上

前测 26 5 4 20 10 5 16 8 29 6 后测 5 30 1 6 28 4 6 25 5 30 注:基本可以:对1-2小节的音乐节奏能协调地手舞足蹈。对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能拍对1-2小节。篇三:幼儿园市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苏北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素质园本策略研究》

沭阳县湖东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二0一二年五月

《提高苏北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素质园本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沭阳县湖东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等等,这些无疑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近年来,农村的幼儿教师,特别是我们苏北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多数没有经过正规院校的专业学习,她们只是经过短暂的职业培训后即走上工作岗位。加上由于受地区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必要的岗位再学习和再培训,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阻碍,教育理念得不到提升,表现为教育观念滞后、教育行为有所偏失。迫切需要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培训途径,以尽快地使他们的教学行为得到规范和优化。

3、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的不少集体教学行为无序、自由,偏离了教学规律或教学规范,使教学活动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兴趣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盲从性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使用方面形式化比较严重;如强制性教学行为,表现为一切“教师说了算”;

又如偏失性教学行为,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片面关注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面,教学目标设计陈述模糊、笼统、片面,“三维”目标不能有机得到整合,致使教学效益不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提出师幼互动、有效学习,强调师幼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主体,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情景提出最贴切的优化建议。我们选择此课题,就是想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不断优化,去促进幼儿积极健康的发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幼儿的发展状况是衡量教学行为优化的唯一标准。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这个课题并不是新鲜的课题,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呼吁教师“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而要达到这个理想,就必须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素养;美国学者柯林·博尔曾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认为未来的人都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与“证书”;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这都说明了教师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等素养,而在上个世纪以及本世纪,我国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进素养教育时,《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纲要的“实施意见”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均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其实质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素养。这一切都是从面上

对教师的素养提出相关要求。

3、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亲自主持并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充足。

(2)学校教科研氛围较浓。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历水平都在大专及大专以上,其中多为本科学历,其中宿迁市教坛新秀1名,沭阳县骨干教师2人,这些成员在“十五”期间大多有自己的个人课题并且成果显著。

4、理论意义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是儿童建构性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必须改善教学行为,转变传统的教育角色。

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为教师改善课堂面貌、改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行的教学行为实施策略:选择主要教学行为即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利用辅助教学行为即展示教师的人格素养和教学机智,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把握课堂管理行为,解决好学生在活动中的突发事件,以防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课题的界定:

“苏北”:是指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教师素质提高:是指指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乃至卓越的专业工作者的过程。

园本研究:园本研究就是以本园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在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1月)

(1)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组织课题查询;学习分析文献资料,初步形成研究思路,确定研究课题。

(2)初步拟定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

(3)成立课题组。

2、实施阶段(2010年2月——2011年8月)

(1)修改并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落实课题研究阶段任务及计划。

(3)边实践、边研究,研修结合,研训结合,定时进行阶段研讨,进行中期论证评估,完善研究方案。

(4)及时收集研究过程资料,并做好分析整理工作。

3、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2年06月)

第三篇:幼儿园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3.1-2003.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3.4—2005.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05.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调查结果

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指 标

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各种本土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幼儿看电视、录像等对其中的本土音乐很敏感?

能听辩出几种民族

音乐?

不能

基本可以

不 兴趣

比较兴趣

兴趣

不太敏感

基本敏感

很敏感

1-2种

3种

4种以上

前测

5 4 20 10 5 16 11 8 29 6 0

后测

0 5 30 1 6 28 4 6 25 0 5 30

注:基本可以:对1-2小节的音乐节奏能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能拍对1-2小节。

比较兴趣:对1-2种本土音乐表现出的兴趣时间30秒左右。基本敏感:听到本土音乐能做出反应。

项 目

指 标

能听辩出本土音乐

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 型 节 奏

能哼唱出几种本土

音乐?

会用几种乐器演奏

简单的本土音乐

不会

1-2种

3种以上

不能

基本可以

不会

1-2种

3种

不可以 基本可以

可以

前测

10 3 35 0 0 17 11 7 25 6 4

后测

5 28 3 3 29 0 1 34 1 3 31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社会资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和乡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有62.9%的幼儿不能听辩出本土音乐、100%的幼儿不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72%的幼儿不会用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82.8%的幼儿只能听辩出一种民族音乐。经过两年的时间,大部分幼儿对本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了解到本土音乐有高甲戏、南音、布袋戏、木偶戏、鼓队舞、游戏童谣等,高甲戏、南音是我们闽南最具有特色的戏曲,深受大家的喜爱,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82.9%的幼儿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97.3%的幼儿能演唱3—5首的永春民间童谣,如《打铁哥》、《掩乌鸡》和《抓啄歌》等,91%的幼儿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如《天黑黑》、《一只鸟仔》、《老鼠嫁女》、《群丑献艺》、《碰球舞》。93.9%的幼儿会用两种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90.9%的幼儿能听辩出三种以上民族音乐。在游戏中学习,身心愉快,并初步感受并喜爱家乡民间艺术中的美。我园将本土音乐引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不仅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还增强了对本土音乐的审美敏感性,体验了创造与表现的快乐,激发了幼儿热爱乡土文化、爱家乡的情感。

实践成果

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幼儿与老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给(了教师、幼儿一个非常自由、自主的空间,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从查找资料、主动发问、参与环境创设、参观访问等都能看到老师和孩子忙碌而愉快的身影,幼儿与老师成了活动的主体。2003年4月,民间舞蹈欣赏《碰球舞》参加省音乐课题组观摩活动,2003年5月节奏活动《采茶扑蝶》园课题组观摩活动,获得专家的好评;2004年10月艺术活动《小小新娘》获马来西亚幼教考察团的高度赞赏;2003年12月艺术体验《群丑献艺》参加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2004年1月《幼儿园开展本土音乐欣赏新视点》一文获泉州市幼教年会论文评比优秀奖。学园汇编了两本教师反思集、活动设计和经验总结,取得了一些成果。

教学上的收获

1、营造浓郁的氛围,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的熏陶。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注重设计环境,丰富环境,变化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使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美。

首先将本土音乐融入到各年段的早操、午间操中;利用晨间、下午起床、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闽南歌曲、童谣、乐曲、戏曲等,教师引导幼儿在本土音乐萦绕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地自由游戏、活动。

其次教师在各种活动区增设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如体育角的两人三足、竹高跷、滚铁环;动手角的“东西南北中”;音乐角的拍子响拳、压脚鼓;表演角的高甲戏、惠安服饰、木偶表演;阅读角的家乡小传、自制民谣小图书等,便于幼儿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了解本地民俗音乐文化。

此外根据主题开展的不同时间,通过布置临时性的墙饰,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熏陶。如:在开展《服装设计师》活动时,将收集到的高甲戏、梨园戏等照片、戏服和头饰等挂在“曲苑杂坛”舞台四周,使幼儿真切感受到地方剧种的精华所在;在“精彩十分” 设计、动手制作高甲戏服、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闽南地方剧种中各种人物的脸谱;在表演角中进行自编自演。又如:春节、元宵节传统节日活动中,在活动室周围布置永春鼓队舞、碰球舞、拍胸舞图片、幼儿制作的花灯等,并在节日中利用中国结、纸、灯笼、红绸等别具民族风味的工艺品进行装饰,让幼儿置身于民族工艺的海洋中,体会到家乡的美,先人的和,传统的乐。

2、选择适合的素材,激发幼儿探索本土音乐的兴趣。

本土音乐虽然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音乐都是适合幼儿,关键在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兴趣的事物,思想感情要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

首先,挑选浅显易懂,幼儿兴趣的素材。如南音——《正月点灯红》《直入花园》《春节良宵》;永春民歌——《手巾歌》《园内开花》《心花怒放幸福来》;永春游戏童谣——《天黑黑》《掩乌鸡》《鸡角公》《祛啄歌》《楸楸鸡》《打铁歌》;高甲戏——《新娘上轿》《群丑献艺》等等。《天黑黑》这首用方言朗读的民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口,字里行间透露出民间艺人在文字编排上的深厚造诣。可以在朗诵上配上了闽南地区南音表演中常用的响掌、拍子、压脚鼓等民间乐器,家乡的味道更浓了。这些歌曲的内容生动、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受到幼儿的喜爱。又如高甲戏《群丑献艺》的舞美独特、新颖,表情诙谐有趣,采用了唱、念、逗的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歌词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民乐配上响盏活泼韵律,幼儿朗朗上口,易学便记,幼儿体验了欣赏——感动——体验——表现——创造的学习过程,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略了人生生活的真谛、美好,产生对音乐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使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机会。

其次,挑选具有教育作用,幼儿兴趣的素材。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注重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基础。例如木偶戏的传统曲目《石敢当》、《沉香救母》、《火焰山》等都是宏扬民族正气,激发人们勇敢、善良、勤奋等良好的品质。又如童谣《楸楸鸡》中,押韵的儿歌与手指游戏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多吃蔬菜;《鸡角公》是教育孩子要自觉的读书,还会帮妈妈做事。这些资源即蕴涵着许多文化艺术知识,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其融入到幼儿生活中,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经验让幼儿感受、体验活动的乐趣。

3、渗透创新教育,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在音乐活动中,注重运用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在本土音乐艺术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

?? ?首先,巧妙结合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引导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感受,使感受与想象融为一体。如欣赏南音《正月点灯红》时,教师在活动的开始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目想象,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画音乐,借助简笔画把听到的和想到的画出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接着教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产生了很大的自由想象空间;然后进行体态律动,创编出各具特色的动作:有的走起圆场步、小碎步、花旦的步子;有的在做亮相动作;有的拿着长条插塑(当灯笼)跟着音乐舞起来-----表现出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幼儿在感受音乐情绪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和创造力。

其次,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在让幼儿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还需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不断自主探索,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在区角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创作的影子,如在“精彩十分”中,他们运用铁线、毛线等来制作胡须,用碗面盒制作帽子,用石头、各种颜色的纸、油漆等制作生、旦、净、丑的脸谱,有的直接在T恤上画上脸;“曲苑杂谈”中,女孩子就盖上用丝巾做的红盖头、穿上皱纹纸做的水袖、戏服;男孩子带上自己做的胡须、帽子,穿上自制的小丑、公子服装,跟着音乐唱起来、舞起来;在“动感世界”中听到《碰球舞》的音乐他们跟着老师舞动的彩球创编出许多动作:用头来碰、用后踢脚来碰、用膝盖、脚尖来碰、用肩膀、手掌来碰„„由于孩子们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他们欣赏、了解这些人物特征后,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加深了对本土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孩子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大胆的表现自己。

第三,以想带动,注重培养幼儿尝试、创新。童谣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为儿歌配上流畅、朴实的旋律,将儿歌与音乐有机结合,不仅让幼儿有更多机会接受音乐的熏陶,而且能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拉勾勾》活动中,教师逐步引导幼儿寻找与“拉勾勾”歌谣相吻合的歌曲,让幼儿进行一小节的编唱练习,师给予指导调整,经过不断引导、培养,幼儿完全有可能为熟悉的童谣创编曲调表现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又让幼儿在本土音乐与艺术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两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利用了乡土音乐资源,并建构了以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具有趣味性的本土音乐融入幼儿的活动中,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不仅对本地区的节日、民俗、文化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而且还会创编唱儿童歌谣、民歌。因此,对本土优质资源进行重新组织,灵活运用,创新发展,将民俗文化与幼儿的学习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幼儿植根于民俗文化这一丰富的文化土壤,了解其内涵,继承其精华,萌发热爱家乡、民族的意识,又能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八、存在的问题

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重,学习、进修“充电”的时间太少。我们知道,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没有一定的理论积淀,要研究、试验是困难的。教师对民族音乐了解不多、兴趣不高,搜集的材料较少。现成的适合幼儿学习的音乐资料较少。学校缺乏资金的辅助与支持。举行教学研讨需要资金,外出学习需要资金,邀请专家讲座需要资金,可学校经费有限,某种程度抑制了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

面对诸多困难,课题组的成员将努力做好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学校将继续努力为老师提供尽可能的学习机会及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教师要重视资料整理工作,对经验总结进行理论升华。让教师体验课题研究的价值,品尝成功的乐趣。

第四篇:乡土文化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在多年前,韩国崔溥后裔在我乡越溪小学校园内建起了“崔溥漂海纪念碑,”学校参与了这次揭碑仪式。后来,宁海人民政府与韩国崔溥后裔进行了多次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我们乡学校也积极参与。通过活动,崔溥漂海的事迹,在师生间广为流传,人们深深地为崔溥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崔溥身上体现了我国的儒家思想,所以研究崔溥,学习

崔溥的品质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师在“缅怀崔溥”的征文活动中,情绪高涨,写了许多情真意切的文章,我们展出了部分师生的优秀习作,受到各界人士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从这些活动中,我们感受到家乡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教育能量,值得很好地挖掘和利用。

一、地方文化的教育优势

地方文化的教育优势突出表现在地理环境的区域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教育主题的多样性上。地方文化的巨大教育能量首先来自于地方文化的区域的地方性,它与教师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是其它教育资源所不曾具有的;地方文化范围宽泛,越溪乡的地方文化教育也不应该仅局限于崔溥漂海这一事件。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包括独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以及当前所存在的各类有教育意义的事物等;地方文化蕴含的教育主题具有多元性,学校可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主题开展教育活动,这对教师人格的全面提升,陶冶他们的情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地方文化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优化教育环境来看,地方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人是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文化渗透是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的各种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地方文化教育正是要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那些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优秀地方文化,来感染教育教师,来全面塑造教师。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工会结合学校进行《挖掘乡土文化新资源 开创师德建设新途径》这一课题研究,以期探索师德建设的新途径。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

文化是指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现象和精神生活。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累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脉所系,它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是推进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每处一个地方,都有地方所特有的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作为人们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生长点,研究如何开展地方文化教育,这对各校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地方文化教育是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它是采用综合活动的教育形式进行的,强调实践,在实践中加以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它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是富于创造性教育形式。把握新的课程理念,探索地方文化教育新模式,是富有开拓性意义的。

从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现状来看,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下,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教学,轻师德”的现象。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尽人意。开展地方文化教育,为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注入了新活力。这种教育形式不仅在于内容的扩展,更是改变了以往空洞说教,强加灌输的德育方法,让教师参与搜集,经历研究过程,接受文化熏陶,化被动为主动,是一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说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相对于以往来说,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是质的提高。因此加强地方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新的有效途径,对改善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实践价值

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一切向分数看的现象。分数成了衡量学校发展的唯一尺度,分数也成了教师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学校很少关心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精神上的滋养。导致教师面临“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恶性循环。

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让教师接受地方文化的熏陶,不仅能陶冶教师的情操,丰富教师的情感,也有利于教师的文化积淀的加深,特别是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发展。

更可以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提高教师的开发课程的能力。

二、研究的设计

(一)课题的涵义和理论依据

1、课题涵义

地方特色文化是指地方所创造、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精神财富,包括独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以及当前所存在的各类有教育意义的事物,即包括人文积淀的物、人文色彩的事以及人格魅力的人等。开发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是指学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利用搜集成果开展校内外教育活动。地方文化教育不仅要让教师了解掌握地方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地方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增加教师的文化积淀,陶冶情操。

第五篇:语文小课题6乡土文化让语文教学异彩纷呈结题报告

乡土文化让语文教学异彩纷呈

---《乡土文化与语文教育》课题总结 乡土文化蕴含丰富,包罗万象,从根源上讲它是传统文化滋生繁衍的肥沃土壤;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它反过来又无时无刻不在滋养浸润着乡土文化,使之愈加丰实醇厚。可以说,乡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母亲,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演变,乡土文化与传统文化彼此呼应,相交相融,已经成为华夏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精神的天空。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情感,感动学生生命。

在语文教学中,我按照课题方案,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大胆尝试在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的内涵,灵活渗透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渗透”——

首先,在课文教学中渗透。无论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它们所呈现的知识,所传递的情感,所表达的观念,无不源于自然、生活和社会,将其放到乡土文化的背景下去解读,往往能够触类旁通,回味无穷。比如,在学习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时,我让学生列举本地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学生争相发言,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月亮带风圈儿,一连刮三天儿”“老鼠上街蛇过道,一场大雨就来到”“云彩向北一阵黑,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东一阵风,云彩向西披蓑衣”……嗬,学生知道的还真不少,这些民间流传的谚语,是老百姓祖祖辈辈经验的沉淀,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实际的指导作用,是知识,更是文化。下课了,学生的兴趣还很浓,我就让他们回村后搜集整理各个方面的谚语,用信纸抄写好,专门出一期墙报,进行展览交流。学生的积极性都挺高,每人搜集了几十条,有反映农业收成的,如“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有关于气候的,如“九月里冷,十月里温,十一月里小阳春”;有告诫后人的,如“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有劝人上进的,如“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等等,真是丰富多彩。这些谚语对学生的启发、教育和影响,比一篇课文要深远得多。又如,在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水浒传》时,有学生质疑,说武松喝得那十八碗应该是米酒,他听爷爷说过,旧时人们喝得多是自家酿制的米酒,那种酒度数不高,浑浊而醇香,一般人都能喝上几大碗。我及时肯定了这种推测,并告诉学生,《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大约也是米酒。由此,我联想到小时候听说的“李二打虎”的故事,就讲给学生听:李二酒后进山砍柴,忽然遇到一只斑斓猛虎,李二吓得屁滚尿流,就近攀到松树上,趴在横生的枝条上哆嗦成一团,老虎兜着圈子一次次耸身猛扑,眼看就要扑到李二,松枝突然断了,李二摔到地上,老虎却扑得太猛,被松枝的断茬划烂裆部,疼痛而死,李二捡了便宜,吹嘘老虎是他打死的,从此,他成了村民景仰的英雄。学生听后哄堂大笑,我趁机让学生比较武松和李二这两个人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武松形象的认识和有关描写的印象,课堂活而有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得到有效调动。

其次,在作文训练中渗透。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多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头疼;很多老师苦于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抱怨学生作文空洞,苍白,牵强附会。其实,乡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生动的写作素材,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宝藏。说明文写作是学生最讨厌的事情,尽管老师就说明的语言、方法、结构等讲得很多,学生还是感到枯燥无味,难以下笔。我决定引导学生从熟悉的衣食住行入手,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加以说明。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某村贾家是有名的煎饼专业户,一天从外省来了亲戚,所带礼品中有个纸箱特别眼熟,原来正是他家加工的煎饼。学生笑过后,我说:煎饼是泰安人祖祖辈辈的主要食品,农村几乎每个家庭都摊煎饼,同学们也是吃着煎饼长大的,那么,谁能说说煎饼是怎样摊成的?它的原料有哪些?从原料到成品需要哪些工序?煎饼作为一种食品其特点有哪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煎饼的身价发生了哪些变化?……课堂立时热闹起来,连比较内向的学生也争着发言。因为这些问题学生太熟悉了,他们不用搜肠刮肚,张口就能道来。回答和争论结束后,我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家乡煎饼”,让学生写篇说明文。这次作文很成功,多数学生达到了优等。以此为契机,我告诉学生:家乡的土特产、风俗民情、日常生活,都蕴藏着知识和文化,平时多观察、多探究,都能成为我们写作的最好素材。在乡土文化的催化下,学生的作文兴趣越来越浓厚。我还鼓励学生多参加婚丧嫁娶等活动,留意场面的气氛变化,观察人物的举止情态,记录到素材本上,养成表达真情实感的习惯,促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再次,在综合实践中渗透。社会生活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里面有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隐含在乡土文化之中,如果好好利用,会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大放异彩。星期天或者节假日,指导学生以小组、个体等方式,开展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放松放松身心,亲近乡土文化,会有很大收获的。比如,寒假时我让学生利用拜年、走亲访友的机会,欣赏千家万户的春联,觉得好的就抄在随身的小本上,开学后同学之间交流,老师择优品评。这样,既让学生真切地体味到过年的氛围,又让学生开阔眼界,积累词汇,丰富文化底蕴,可谓一举多得。又如,我让学生利用星期天走访老人、搜寻资料,调查自己村庄的演变及村名的来历,班会时间讲给同学听。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并从中感悟历史和文化的神韵。暑假比较长,我就要求学生考察本地的名胜古迹,或者神话传说,写成考察报告,比较优秀的,老师帮助修改,并在班内展览。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很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并从中得到知识和快乐。比如有位同学听人说麻布山有磨刀坑,就和几个小伙伴星期天去山上找,结果真的找到了那两块石头,中间一条缝,仿佛是刀劈一样。老人家说,是关羽在这里磨过刀,所以这个地方叫着磨刀坑,现在谐音为磨刀康。关羽磨刀后,想试试刀快不快,就从旁边搬来一声石头,用力劈下去。现在那条有缝的石头上还有关羽的五个手指印呢!学生了解这个情况后,非常高兴,在班里向同学们讲演这个故事,满是自豪感和幸福感。并将这个故事写成了考察报告,这篇考察报告虽然没有多少科学含量,但其文化价值还是明显的。

乡土文化是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从古流到今,并奔向未来。合理地利用它,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姿态万千,异彩纷呈。

2009.1

下载乡土文化课题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土文化课题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结题

    各位领导、专家: 您们好!岁月流转,时光飞逝,转眼2017年度的教育教学与教研工作又画上了句号。今天,我代表课题组成员,就曾家小学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进......

    课题结题

    一、课题概述 1、课题研究的背景: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也大量展开。 美国教......

    课题结题

    结题报告 学生英语学习‘掉队’原因及其对策初探 罗泽兰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拦路虎’,当难点太多,他们难以跳过时,成绩就开始下滑。不同的困惑出......

    课题结题

    一、课题概述(你要研究这一课题的原因与意义,字数1000字)(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二)相关研究的概述(别人研究本问题的进展)(三)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问题的解决所获得的效......

    课题结题申请报告

    课题结题申请报告 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郝晓红 所属学校: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课题研究时间:XX年9月—......

    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郝晓红 所属学校: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09年9月 课......

    课题结题申请报告

    课题结题申请报告 西安交大彬县阳光高级中学高一生物备课组于2017年3月申请立项了《生物兴趣教学法探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一年多的艰难探索与实践,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

    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结题申请书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所属学校:三台县立新镇中心小学校 课题研究时间:2009年8月——2012年8月 课题主研人员:课题研究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