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时间:2019-05-15 06:3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第一篇: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1年 11月27日

葡萄酒文化简介

摘要:串葡萄是美丽,静止与纯洁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但压榨后,它就变成了一种动物,因为它变成酒以后,就有了动物的生命。这是威廉·杨格对葡萄酒的解释。迷人的色彩,神秘的情思,柔和醇香的红酒饱含了鲜活的生命原汁,蕴藏了深厚的历史内涵。

关键字: 葡萄 葡萄酒 文化 品种 生产 命名 储藏

曾几何时红酒在国内造成一股新的饮酒文化,在市场上到处可见红酒的踪迹,而一般人对红酒的了解、认知并不多,而往往饮用红酒是采取直接干完一杯的方式,而这种方式让有心学习品尝人士乱了选择。在饮用红酒之前不妨先了解有气质的红酒文化与红酒历史,潜移默化之间就了解红酒的高贵之处。

根据考古的研究推测,葡萄酒的历史已经有6000年.有消息报道,20年前,伊朗的格登特波,发现了一只公元前3500年的波斯两耳细颈酒罐.最近通过对罐壁红色斑的成分分析,其中有单宁和酒石酸,这是葡萄酒里所含的天然化学物质.说明人类在5500年以前,就已经饮用葡萄酒.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即现今的伊朗)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等阿拉伯国家。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我的肉,我的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大国。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

法国的葡萄酒在世界上名气最大,这不仅是因为法国葡萄酒的产量和人均消费经常名列世界第一,更主要的是法国的葡萄酒、白兰地和香槟酒举世闻名。法国的葡萄酒品种繁多,质量优异,是法国人传统的饮料酒。法国人尤其喜欢喝红葡萄酒,红葡萄酒的消费量约占葡萄酒总消费量的70%。法国波尔多葡萄酒是选用优质红葡萄酿造的,经过橡木桶的多年贮藏,果香浓郁,滋味醇美,色香味独树一帜。有人称波尔多红葡萄酒是“葡萄酒皇后”。

一、葡萄酒种类繁多,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颜色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玫瑰红葡萄酒。红葡萄酒具有红宝石一样鲜艳的颜色,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其色、香、味,皆来自葡萄本身。白葡萄酒呈浅黄色或近似无色,清亮透明,酸甜可口,香气清雅,男女老少皆宜。玫瑰红葡萄酒是介于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间的产品,兼有两者之长。

按酒中所含糖度的高低,葡萄酒又可分为干葡萄酒、甜葡萄酒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干葡萄酒和半甜葡萄酒。一般说来,葡萄酒含糖分在0.5%以下为绝干葡萄酒;含糖分在0.5%~1.2%为半干葡萄酒;含糖分在1。2%~4%半甜葡萄酒含糖分在4%以上的为甜葡萄酒。在欧美葡萄酒市场上出售的,70%以上的是干酒类型的葡萄酒。

按照葡萄酒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可把葡萄酒分为静止葡萄酒(不含二氧化碳的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含有二氧化碳的葡萄酒)。起泡葡萄酒又为葡萄汽酒和香槟酒。

香槟酒是喜庆之酒,欢乐之酒足饭饱,也是最具浪漫色彩的美酒。法国是香槟酒的发祥地,法国香槟酒也是起泡葡萄酒中的佼佼者。香槟酒是以产地之名命名的,法国政府规定,只有在香槟地区生产的依照香槟酒的传统工艺方法生产的起泡葡萄酒,才能叫香槟酒。离开法国的香槟地区,即使是采用与法国香槟酒相同的工艺方法生产的起包葡萄酒,也只称“香槟起泡葡萄酒”,而不能叫香槟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白兰地是葡萄酒的蒸馏酒。

法国不仅葡萄酒有名,法国科涅克白兰地也是名扬四海,誉满全球。葡萄酒的味道,特性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当然有很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使用的葡萄品种不同。

二、酿酒葡萄的品种

全世界有超过8000种可以酿酒的葡萄品种,但可以配制好葡萄酒的葡萄品种只有50种左右,大约可分为折葡萄和红葡萄两种。

(一).白葡萄,颜色有青绿色、黄色,主要用来酿造气泡酒和白酒。世界上重要的白葡萄品种:

1.多内:白葡萄品种中的卡伯纳·苏维翁。是一种伟大的葡萄品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白葡萄品种。它属于早熟,容易栽培,稳定性高,抗病虫害力强的高产量品种,在全世界各地均有不凡的表现,但会因不同地区的气候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2.蕾斯琳:德国最引以为荣的白葡萄品种。它喜欢较寒凉的气候,产量大,酸度高且有讨人喜欢的淡雅花香及果味香,属于晚熟的品种。酿出的酒有清新、富果香的即饮型白酒,也有浓郁、强烈的贵腐甜酒,可以不需经橡木桶陈化,即可生产丰富、细致、均衡、香味浓郁、耐久存的甜白酒。

3.白苏维翁:法国波尔多Graves、索坦区及罗亚河主要的白葡萄品种之一,在新兴产酒国家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配制不需陈化的即饮型白酒,高酸度,香味特殊,有青草味、青绿不甜的瓜果味、芦笋味、洋菇味,有时带有矿石味和铁罐味。所酿的酒有较高的酒精度,常与赛米荣(Semillon)调配,也能生产晚熟及贵腐甜酒。

(二)、红葡萄,颜色有黑、蓝、紫红、深红色,果肉有深色的,也有和白葡萄一样是无色的,所以白肉的红葡萄去皮榨汁后可酿造白酒,世界上几种重要的红葡萄品种:

1,卡伯纳·苏维翁:最主要分布在法国波尔多,是全世界最佳的葡萄品种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葡萄品种。此种葡萄容易种植和酿造,适应力强,世界各主要产酒区均可轻易找到它的芳踪,可酿成浓郁厚重型的红酒,适合久藏。

2.美露:为波尔多的伟大红葡萄品种之一,近年来也是世界流行的焦点,产量在而且早熟,富有浓郁的果香,酸度低,单宁柔顺,可提早饮用,也可久藏。3.皮诺·诺瓦:又称黑皮诺,是法国古老优雅的红葡萄品种,早熟、皮薄、色素低、产量少,适合较寒冷的地区,是世界上最佳的葡萄品种之一。这种娇弱的贵腐葡萄品种,最好种植区在勃根地,在那里它有最佳的表现。同时来自勃根地的红酒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奢侈昂贵的酒了!这种酒香气十足,年轻时有丰富的水果香和草莓、樱桃等浆果味。成熟后,富有变化,带有香料和动物皮革香味,有着回甜、非常讨好的味道。

三、葡萄酒生产的基本过程:

1.采收:决定酿酒葡萄何时采摘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成熟的葡萄酸度会下降,但糠分、颜色和单宁酸含量会上升;推迟收获又会增加葡萄腐烂和秋天霜降的风险。葡萄酒既需要酸度,又需要葡萄成熟后的醇香,这就要求多方面的协调兼顾,一般由农民按葡萄级别分筐采摘,再将葡萄拉到工厂进行筛选后压榨。

2.葡萄酒的基本酿造过程:每年秋季葡萄成熟后为葡萄酒的酿造季节,一般在两个月左右。在酿造季节,选定各葡萄品种的最佳收割时机,采摘的葡萄要迅速投入酒厂,基本过程是葡萄先去梗,破碎,然后经交换器迅速降温,目的是为了控制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要高温中发酵。酿制干白酒,葡萄浆在降温后直接进气囊榨汁,然后加入果胶酶澄清,以去除葡萄汁中含有的大量果胶和杂质,澄清的葡萄汁从原来的罐转入控温旋转发酵罐加酵母。白葡萄酒发酵温度要16℃~19℃,红葡萄酒发酵温度控制在20℃~28℃。干红就得带皮发酵后压榨,为的是获取皮上的色素,发酵过程是酿成红酒的关键。红葡萄酒的发酵时间在7~10天,白葡萄酒发酵时间为7~8天。发酵结束后,需经一系列处理才能使葡萄汁变成晶莹剔透的葡萄酒。有的酿造法是葡萄汁在橡木桶里发酵,如酿造高素质的莎当妮就是。有的白葡萄酒需要放进橡木桶陈年,但大部分白葡萄酒都有新鲜的果香味,放入橡木桶反而会破坏这种香味。有不少红葡萄酒是要放进橡木桶陈年的,陈年的时间依当年葡萄素质而定,好的话可以时间长一点。

在传统的葡萄酒酿造工艺中,优质的葡萄酒一般会采用橡木桶作为容器。橡木桶能向葡萄酒提供单宁酸,使酒带有奶油般的香兰子风味,而且透过木材的微气孔,葡萄酒在酿造的过程中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有限地进行接触,这对优质葡萄酒的成熟是很有帮助和。

3.葡萄酒的装瓶:葡萄酒的装瓶通常是在严格控制的无菌环境中全自动化进行的。装瓶过程要求尽量避免将酒液暴露于空气中,避免搅动,优质的酒更要重视;以防止空气大量进入瓶中。软木塞是传统的封口用品,它对葡萄酒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其成本很低且开启也很方便。

四、葡萄酒的命名方式:

1.区域命名法:欧洲古老的产酒区美道(Medoc)、玻玛络、德国的彼斯波特、圣约翰等。

2.葡萄品种命名法:这种命名方式大多为新兴的产酒区,如澳洲、加洲、南美洲等地采用。例如:白富美(Fume Blanc)、皮诺·诺瓦(pinot Noir)、3.酒厂或酒商名称命名

4.商标(专属品牌)命名法:许多酒商以其商业信誉及历史自创品牌。如法国的碧加露

5.其他命名法:附属类(Generic)葡萄酒。如加州、澳洲、西班牙等地在酒标上用欧洲著名的产酒区(例如Burgundy、Chablis、Rhine等)及颜色来命名(如Rose、Claret等),此类葡萄酒均为平价、量大的日常餐酒。

葡萄酒是一种活的、有生命的饮料,因为酒在装入瓶后仍存有少量的酵母,使得酒不停的成长、老化,所以需要细心的照料。贮存葡萄酒的方式、环境不同,酒的味道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文献:

王恭堂等著,葡萄酒的酿造与欣赏,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刘家宇著,只因爱上葡萄酒,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吴书仙著,爱上葡萄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第二篇: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结课论文

——浅谈葡萄酒

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3070642

学号:1307064225

姓名:王攀峰

浅谈葡萄酒

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导入语)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酒则倒至三分之二,如啤酒(气泡到至杯口)。

2、检验

如在餐厅用酒,侍者开瓶后会向主人的杯中倒入一点点酒,在得到主人认可后才会换瓶或向其他人倒酒。试其酒的质量。其酒应由买单者试。

3、举杯

握杯时正确的姿势是手指捏着杯身下的杯杆,或者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杯底。这样可以避免人体的温度传导给葡萄酒以及手指印留在杯身,影响对酒的观赏。

4、打转

葡萄酒入杯后不要立刻饮下,入口前还要有个晃杯的动作。目的是释放酒的香气,同时也是给酒留有更充足的氧化时间,使酒有柔和的过程。这也是就不能到太多的原因之一。晃杯使酒液自下而上,并顺着杯转动的方向打转。好的晃杯动作会使杯中之酒形成较大的凹面,从而加速香气的释放和氧化,同时又有优美的螺旋状运动轨迹。

三、葡萄酒的品尝

(一)葡萄酒的风味物质

1、乙醇

乙醇具有芳香和带刺激性的甜味,当乙醇在葡萄酒中长期贮存时,可以与水通过氢键缔合成分子团,这种分子团刺激味减小,并显甜味。因此,当葡萄酒中乙醇的缔合程度大时,分子团增大,能产生刺激的作用没有缔合的乙醇含量减少。当人品尝这种酒时能有一种柔和感。葡萄酒中乙醇含量过高,会产生辛辣感;而含量太低时,这些物质的溶解度也将下降,从而影响酒的风味。一般要求有一定的乙醇含量(即酒精度),并且能与酒中的酸度相协调,达到醇和的目的。

2、不挥发酸类

不挥发酸类包括葡萄汁中的酒石酸、苹果酸和少量的柠檬酸,以及酿造过程中产生的琥珀酸、乳酸等。不挥发酸能明显作用于葡萄酒的滋味,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酒石酸带有收敛性的涩酸味,当含量过高时,使葡萄酒显得粗糙并带涩味。苹果酸的酸味稍带刺激性,含量过高时出现尖刻的酸味且酒体坚硬。

葡萄酒中的柠檬酸主要是人为添加的(为了防止色素的沉淀以及铁破败病的出现),它的酸味圆润且良好。乳酸的酸味柔和且带有乳香,并且具有独特的收敛性涩味。琥珀酸酸味较猛,含量过高时,葡萄酒的酸过猛。这些酸的比例合适而总量适度时对酒味和酒的香味都有增强作用,并产生清凉爽口的感觉。当酸含量过高时,酒粗糙且无甜味;含量过低时,酒寡淡。此外,不挥发酸还有保持酒的颜色、防止酒的腐败等作用。

3、糖类

葡萄酒中糖类成分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它们是产生葡萄酒甜味的主要物质。葡萄酒中含糖量过高,会出现甜腻的味觉。一般糖的含量要与乙醇和酸的含量成—定比例,比例合适时,葡萄酒才会出现协调的滋味。

4、酯类

酯类是葡萄酒中的主要芳香物质,它与乙醇、酸、糖类共同构成了葡萄酒风味的基本骨架。酯的含量也要适度,才会呈现出怡人的香味。含量过高时,香味超过极限后便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香味。

5、色素和单宁

色素主要为花色甙等酚类物质,它们的颜色构成了葡萄酒的色泽,并且给葡萄酒带来了它们自身的香气和细腻口感。陈年老酒中的颜色主要来源于单宁;单宁除了给酒的色泽作出贡献外,还能作用于口腔产生一种苦涩感,从而促进人们的食欲。单宁含量过高,苦涩味重且酒质粗糙;含量过低则酒体软弱而淡薄。此外,单宁还能掩盖酸味,因而红葡萄酒由于含有丰富的单宁,其酸味明显小于白葡萄酒。

6、矿物质

葡萄酒中的矿物质能起到缓冲作用,并影响着酿造时各种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的生长。其含量适当高时,酒体会完整。此外,葡萄酒中的高级醇、多元醇、挥

发酸以及含氮物质从不同角度给葡萄酒增加了细腻感。正因为葡萄酒中有如此多的物质,且它们的含量比例、相互作用方式均不同,使得葡萄酒具有多种不同的风味,这也给我们区分品尝各种葡萄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品尝步骤

1、开瓶

葡萄酒的瓶塞一般是软木塞,塑料瓶盖一般透气性强,往往造成酒的氧化,铁盖会增加葡萄酒发生铁破败病的危险,具有这两种瓶盖的酒不要购买。

2、倒酒

如果酒倒入杯中流动性差,无声音、无气泡,呈油状,表明酒不正常。

3、看颜色和液面

如果用玻璃杯盛酒,酒液应呈圆盘状,清洁光亮,如灰暗无光,则酒不正常。

4、闻香气

香气分三类:果香、发酵香、醇香。品种香气:花香、果香、松腊、蘑菇。发酵香气:发酵过程的副产物,如挥发性的高级醇、酯、醛和酸。陈酿香气:一二类香气向三类香气转化,分氧化醇香和还原醇香为主。方法:转动酒杯,使酒作圆周运动,使酒中香气充分溢露出来,鼻子伸到杯内闻香,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5、入口品尝

(1)甜味:葡萄酒入口可产生柔和、丰满、圆润、舒适等感觉。(2)酸味:葡萄酒有一种清爽的感觉。如含酸量过低,则味平淡,如过高则酒体尖酸,瘦弱,粗糙。(3)苦味与涩味:红葡萄酒颜色较深,口味也较重,陈年红葡萄酒颜色呈现砖红,口味也较柔和。(4)余味:咽下后,保留多长时间,是否很舒适。方法:入口6-10ml,用舌头及面部肌肉搅动葡萄酒,从而感受甜、酸、轻微的苦涩味等。

四、葡萄酒的存放

装在瓶里的葡萄酒像人一样会成熟和衰老,所以被形容为“活酒”。和白兰地不同,不是年代越久远的葡萄酒就越好。在不同的条件下,葡萄酒的成长过程有快慢之分。因此,怎样贮存便成了重要课题。

1、温 度

温度很重要。如果超过20℃,上等葡萄酒会在10年内达到顶峰开始衰老。

如果维持在18℃以下,上等酒会在10年后进入佳境。成熟的酒喝来另有一种顺滑。如果将一瓶葡萄酒放在30──35℃的室温下,不出三、四个月,酒便会衰老,色泽明显变陈,味道混浊,酒精度增加,令酒味变得平平无奇。

2、湿 度

湿度也重要。湿度会影响水松瓶塞的状态,对是否有空气渗入破坏酒质操生杀大权。酒瓶一定要打横平放,就是让酒接触水松让它不会收缩。但那只是内部一端有效,外面的一端还是受环境湿度影响。最佳湿度是70──75%,低于40%,水松的干缩情况会加剧,酒会很快变坏。总的来说,低湿度和高温度都是谋杀美酒的元凶。

3、亮 度

光线会令酒产生变化,游动的光线为害尤甚。酒最好存放在黑暗的地方。

4、稳 定

收藏葡萄酒时还要注意避免震动。因为震动会加速分子运动,使酒趋于早熟。因此,不要时不时去翻动葡萄酒。原则是让酒“躺下睡觉”,不要惊动他们。

5、气 味

气味要清新。在带怪味的地方贮存,其异味会渗过水松瓶塞走进酒里去。这么苛刻的条件只有在地窖里才具备。所以一般人不在家里存放葡萄酒,冰箱里顶多能存放半年。

五、结束语

源远流长的葡萄酒文化印证了人类文明史的辉煌。葡萄酒在中国的历史不长,尽管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有了葡萄酒的记载,但那也是一时高兴的舶来品。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我国进行大规模葡萄酒的生产的历史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葡萄酒这一饮料必将蓬勃发展,同时其文化也必会得以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作者:闵仁吉等.书名:《走进葡萄酒:献给关心葡萄酒文化的人们》 出版年:1998 [2] 作者:郭征.书名:《葡萄酒鉴赏宝典》 出版年:2005 [3] 作者:沈宇辉等.书名:《葡萄酒鉴赏手册》 出版年:2008

第三篇: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东方科技学院 班 级11级园林三班 姓 名: 李威 学 号:201141904315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养生及市场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4年05月26日

课程论文题目

——浅谈葡萄保健功能与葡萄酒市场

学 生: 李威

(东方科技学院生科学部-11级园林三班-李威-201141904315)

摘 要:葡萄酒是用新鲜葡萄经发酵酿成的酒精度较低的酒种。品格高雅,具有丰富的营 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与人类文明的相融,技术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文化素质的增长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国内葡萄酒市场需求量不断迅速上升。葡萄酒正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需求空间很大,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消费观念;保健意识;文化素质;前景广阔;酒精度;鲜葡萄;消费者;需求空间;转变;增强;增长;营养;品格

正文:

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拥有其固有的特性,而葡萄与其他果 树比较,具有着更多种的特性。葡萄栽培不仅是最初的农业,也是永远伴随着人类的一种农业。其既是在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水果之一,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葡萄性平,味甘酸,无毒,葡萄酒是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高级饮料。适度饮用葡萄酒能直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提高肌肉的张度。这里古方中医带大家了解一下葡萄的功效和作用。

一、葡萄的营养分析

营养价值

1.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

2.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3.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 4.葡萄中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白藜芦醇),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

细胞扩散。葡萄汁可以帮助器官植手术患者减少排异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葡萄被酿成果汁,成为味美多效的营养保健果品。其不但能治疗多种疾病,直接饮用葡萄汁还有抗病毒的作用。葡萄的作用

1.解除疲劳,葡萄中所含有的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进入体内后会转化成能量,可迅速增强体力,有效地消除肉体的疲劳。因此疲劳时吃一些葡萄可以快速改善。2.抗毒杀菌,葡萄中含有天然的聚合苯酚,能与病毒或细菌中的蛋白质化合,使之失去传染疾病的能力,常食葡萄对于脊髓灰白质病毒及其它一些病毒有良好杀灭作用,而使人体产生抗体;

3.改善过敏症状,防癌抗癌,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不仅能抑制发炎物质的运作,有效缓解过敏症状,还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已恶变细胞扩散,有较强的防癌抗癌功能;

4.抗贫血,葡萄中还具有抗恶性贫血作用的维生素B12,常饮红葡萄酒,有益于治疗恶性贫血;

5.调养肠胃、利胆,葡萄含多量果酸能帮助消化,清理肠胃垃圾,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均有抗菌作用,葡萄中还含有维生素P,可降低胃酸毒性,治疗胃炎、肠炎及呕吐等;

6.利尿消肿,安胎。据李时珍记载,葡萄的根、藤、叶等有很好的利尿、消肿、安胎作用,可治疗妊娠恶阻、呕吐、浮肿等病症;

7.补益和兴奋大脑神经,葡萄果实中,葡萄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都很丰富,可补益和兴奋大脑神经,对治疗神经衰弱有一定效果; 8.美容养颜,葡萄籽中含有独一无二的前花青素,这种物质具有超强的抗酸化和抗氧化的功用,能在自由基伤害细胞前将它除去,从而达到紧致肌肤、延缓衰老的作用。常吃葡萄可使肤色红润,秀发乌黑亮丽。

葡萄在全世界水果类生产量几占四分之一。葡萄是当今世界上人们喜食的第二大果品,在全世界的果品生产中,葡萄的产量及栽培面积一直居于首位。其果实除作为鲜食用外,主要用于酿酒,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罐头等食品。葡萄是一种滋补药品,具有补虚健胃的功效。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人,多吃些

葡萄或葡萄干,有助于恢复健康,因为葡萄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索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糖分的含量很高,而且主要是葡萄糖,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

二,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葡萄酒行业在产量、产品结构与质量和产品集中度等各 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1 葡萄酒产量的增加

消费习惯的改变带动了消费的增长,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葡萄酒迎来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和强大的市场潜力。从2000一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葡萄酒企业统计(全部国有及销售收人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每年年报的数据来看,自2000年以来,产量平均每年增值到15%-20%。2000年产量20.19万吨,2001年产量25.05万吨,比上年增长24%;2002年产量28.86万吨,比上年增长15.2%;2003年产量34.3万吨,比上年增长18.8%,2004年产量36.73万吨,比上年增长7%;2005年产量约40万吨,比上年增长10.9%。

1.2 产品结构的规范化与质量的稳定提高

中国葡萄酒过去人都是以甜酒为主,经过近几年的产品结构调整,我国已形成全汁葡萄酒的产品结构,高档产品品种也日益丰富,这说明我国葡萄酒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已开始进入健康规范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些大型葡萄酒厂都在使用国际先进酿酒设备,一些关键设备都从国外引进,这大大提高了葡萄酒产业机械化程度。在酿造工艺上,由于积极地采用国外葡萄酒先进酿造工艺井与我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葡萄酒的酿制水平。我国葡萄酒行业始终把不断提高葡萄酒产品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近几年,国家葡萄酒监督检验中心对全国的葡萄酒检测结果表明,我国葡萄酒总体质量良好。1.3产品集中度提升

我国葡萄酒生产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吉林、天津、新疆、北京、河南、甘肃、广西、云南等10个省、市、自治区,占总产量的93.8%,其中山东、河北两省仍为葡萄酒生产大省,其葡萄酒产量占了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带动了我国

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国葡萄酒企业约有400一500家,具有规模以上的企业有100多家,主要分布在葡萄产区及沿海地区。1.4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们可以在各大超市、专卖店上发现,目前市场上的葡萄酒品牌虽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标签上标注的酿造品种几乎一样,赤霞珠遍布全国大小葡萄种植区,从而使多种葡萄酒品牌从颜色、香气、口感上基本一致,没有自身特色,个性化也不明显。从而导致葡萄酒缺乏市场竞争力,更没有进军国际市场的能力。因此在葡萄品质方面还需改善。然而果农在利润的驱使下,盲目追求产量或对尚未成熟的葡萄进行提前采摘,从而使原料表现出果穗、果粒大小不一致;色泽欠佳,红品种着色不好;浆果含糖量低,风味淡而酸。果品不够安全和卫生(滥用各种不合格农药)等特征都会导致原料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影响葡萄酒质量。“葡萄酒行业利润丰厚”的说法,一时在业内、业外风声四起,被炒的沸沸扬扬。

“丰厚的利润”自然吸引了许多行内、行外的投资者纷纷涉足葡萄酒市场,再加上国外的同行业进驻中国市场。葡萄酒市场风烟乍起、战火纷飞、动荡不安。我们关注一下结果,在促成行业规模运行的同时,更导致了整个葡萄酒行业竞争程度越演越激烈、营销成本剧增、投资者的利润显著降低。此外,葡萄酒文化气氛不浓郁也是一大重要原因。西方很多国家都有着浓厚的葡萄酒文化氛围,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饮用氛围。二,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方向 葡萄酒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大力鼓励发展葡萄酒产业,因此,葡萄酒企业如何顺应潮流,在良好形式的推动下发展起来,这是每一个企业都应思考的问题。

2.1完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完善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质量是葡萄酒行业发展的重点。

在今日葡萄酒市场剧烈的竞争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扩大产品出口为目标,重视葡萄基地的发展,建立起抵御各种风险能力的配套基地,为葡萄酒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优质原料,并逐步实现品种区域化、酒种区域化,生产出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强大竞争力的高质量、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产品是每个企业势在必行的事。葡萄酒行业既是一个传统工业,又是一个新兴工业,国际新技

术的研究应用很多。中国葡萄酒的前期发展大都是靠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现有的品种、工艺、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葡萄酒业必须要开展科学研究,这样才能使中国葡萄酒在国际葡萄酒业中,占有一席之地。2.2 开发并规范葡萄酒市场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饮料酒的选择正在向背养化、高档化转变,葡萄酒的消费鼠在中国将会逐步上升。目前,国产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在90%以上 ,主要原因是国产葡萄酒的价位和口感适合国内消费者,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国产葡萄洒有良好畅通的销售渠道,发展前景看好。在中国,酒类市场有着其本身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多酒种的国家,消费者对酒种的选择余地大,并且都有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要想改变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时,葡萄酒的售价相对高一些。目前,消费葡萄酒的群体多以中青年、高学历、高收入群体为主,而日常百姓家的少,葡萄酒消费市场不大,市场的开拓可谓任重道远。只有我们的市场规范了,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才能使葡萄酒有更好的发展空间。2.3正确引导消费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很多东西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思维。日前国内消费者缺乏的就是对葡萄酒的个正确认识,只是盲目跟风。客观科学地宣传葡萄酒的作用,积极介绍国外人士饮酒的方式方法,引导中国人正确消费葡萄酒是一件长期和细致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整个葡萄酒行业通过新闻媒体、杂志、报纸等对葡萄酒文化进行大力的宣传与普及,让广大消费者真正认识、了解葡萄酒,也使得我们国家成为一个葡萄酒文化气息浓郁的国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向全面小康水平的迈进,我国的葡萄酒事业还将呈现更好的发展空间,葡萄酒的综合利用和增值也是发展的一大方向。只有正视我们的不足和差距,并不断吸取国外好的技术与经验,尽快摆脱落后状态,才能把我国的葡萄酒事业做好、做大、做强。结束语: 曹禺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经济是明天的文化”。昨天怎么做,决定了今天的消费竞争局面;而企业今天做什么,将影响着明天的行业命运。中国葡萄酒只有构建属于自己的葡萄酒文化,不断提高国产葡萄酒的综合品质;尽快消除同质化现象,进一步完善葡萄酒产品结构,满足葡萄酒消费市场的个性需求,才能够在世界范

围内占据独特的地位,也才能保持行业沿着健康的既定轨道前进,用丰富多彩的葡萄酒文化向社会和消费者奉献自然、健康的绿色葡萄酒产品。

参考文献:

作者: 贺普超主编的《葡萄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为绪共26章;

作者:孔庆山主编的《中国葡萄志》,于2004年7月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为九章;

作者:富隆酒业的CEO沈宇辉先生组织编写的《葡萄酒鉴》,分为上下两册,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作者:凯文.兹拉利编写的《世界葡萄酒全书》,2011年出版,共16开,由南海出版社出版。

作者:闵仁吉等.书名:《走进葡萄酒:献给关心葡萄酒文化的人们》 出版年:1998 作者:郭征.书名:《葡萄酒鉴赏宝典》 出版年:2005 作者:沈宇辉等.书名:《葡萄酒鉴赏手册》 出版年:2008

第四篇: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 级:食质二班 姓 名:刘晓鸣 学 号:201440718212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鉴赏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浅谈葡萄酒鉴赏

学 生:刘晓鸣

(食品科技学院14食质二班,学号201440718212)

摘 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 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

酒则倒至三分之二,如啤酒(气泡到至杯口)。

2、检验

如在餐厅用酒,侍者开瓶后会向主人的杯中倒入一点点酒,在得到主人认可后才会换瓶或向其他人倒酒。试其酒的质量。其酒应由买单者试。

3、举杯

握杯时正确的姿势是手指捏着杯身下的杯杆,或者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杯底。这样可以避免人体的温度传导给葡萄酒以及手指印留在杯身,影响对酒的观赏。

4、打转

葡萄酒入杯后不要立刻饮下,入口前还要有个晃杯的动作。目的是释放酒的香气,同时也是给酒留有更充足的氧化时间,使酒有柔和的过程。这也是就不能到太多的原因之一。晃杯使酒液自下而上,并顺着杯转动的方向打转。好的晃杯动作会使杯中之酒形成较大的凹面,从而加速香气的释放和氧化,同时又有优美的螺旋状运动轨迹。

三、葡萄酒的品尝

(一)葡萄酒的风味物质

1、乙醇

乙醇具有芳香和带刺激性的甜味,当乙醇在葡萄酒中长期贮存时,可以与水通过氢键缔合成分子团,这种分子团刺激味减小,并显甜味。因此,当葡萄酒中乙醇的缔合程度大时,分子团增大,能产生刺激的作用没有缔合的乙醇含量减少。当人品尝这种酒时能有一种柔和感。葡萄酒中乙醇含量过高,会产生辛辣感;而含量太低时,这些物质的溶解度也将下降,从而影响酒的风味。一般要求有一定的乙醇含量(即酒精度),并且能与酒中的酸度相协调,达到醇和的目的。

2、不挥发酸类

不挥发酸类包括葡萄汁中的酒石酸、苹果酸和少量的柠檬酸,以及酿造过程中产生的琥珀酸、乳酸等。不挥发酸能明显作用于葡萄酒的滋味,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酒石酸带有收敛性的涩酸味,当含量过高时,使葡萄酒显得粗糙并带涩味。苹果酸的酸味稍带刺激性,含量过高时出现尖刻的酸味且酒体坚硬。

葡萄酒中的柠檬酸主要是人为添加的(为了防止色素的沉淀以及铁破败病的出现),它的酸味圆润且良好。乳酸的酸味柔和且带有乳香,并且具有独特的收敛性涩味。琥珀酸酸味较猛,含量过高时,葡萄酒的酸过猛。这些酸的比例合适而总量适度时对酒味和酒的香味都有增强作用,并产生清凉爽口的感觉。当酸含量过高时,酒粗糙且无甜味;含量过低时,酒寡淡。此外,不挥发酸还有保持酒的颜色、防止酒的腐败等作用。

3、糖类

葡萄酒中糖类成分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它们是产生葡萄酒甜味的主要物质。葡萄酒中含糖量过高,会出现甜腻的味觉。一般糖的含量要与乙醇和酸的含量成—定比例,比例合适时,葡萄酒才会出现协调的滋味。

4、酯类

酯类是葡萄酒中的主要芳香物质,它与乙醇、酸、糖类共同构成了葡萄酒风味的基本骨架。酯的含量也要适度,才会呈现出怡人的香味。含量过高时,香味超过极限后便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香味。

5、色素和单宁

色素主要为花色甙等酚类物质,它们的颜色构成了葡萄酒的色泽,并且给葡萄酒带来了它们自身的香气和细腻口感。陈年老酒中的颜色主要来源于单宁;单宁除了给酒的色泽作出贡献外,还能作用于口腔产生一种苦涩感,从而促进人们的食欲。单宁含量过高,苦涩味重且酒质粗糙;含量过低则酒体软弱而淡薄。此外,单宁还能掩盖酸味,因而红葡萄酒由于含有丰富的单宁,其酸味明显小于白葡萄酒。

6、矿物质

葡萄酒中的矿物质能起到缓冲作用,并影响着酿造时各种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的生长。其含量适当高时,酒体会完整。此外,葡萄酒中的高级醇、多元醇、挥发酸以及含氮物质从不同角度给葡萄酒增加了细腻感。正因为葡萄酒中有如此多的物质,且它们的含量比例、相互作用方式均不同,使得葡萄酒具有多种不同的风味,这也给我们区分品尝各种葡萄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品尝步骤

1、开瓶

葡萄酒的瓶塞一般是软木塞,塑料瓶盖一般透气性强,往往造成酒的氧化,铁盖会增加葡萄酒发生铁破败病的危险,具有这两种瓶盖的酒不要购买。

2、倒酒

如果酒倒入杯中流动性差,无声音、无气泡,呈油状,表明酒不正常。

3、看颜色和液面

如果用玻璃杯盛酒,酒液应呈圆盘状,清洁光亮,如灰暗无光,则酒不正常。

4、闻香气

香气分三类:果香、发酵香、醇香。品种香气:花香、果香、松腊、蘑菇。发酵香气:发酵过程的副产物,如挥发性的高级醇、酯、醛和酸。陈酿香气:一二类香气向三类香气转化,分氧化醇香和还原醇香为主。方法:转动酒杯,使酒作圆周运动,使酒中香气充分溢露出来,鼻子伸到杯内闻香,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5、入口品尝

(1)甜味:葡萄酒入口可产生柔和、丰满、圆润、舒适等感觉。(2)酸味:葡萄酒有一种清爽的感觉。如含酸量过低,则味平淡,如过高则酒体尖酸,瘦弱,粗糙。(3)苦味与涩味:红葡萄酒颜色较深,口味也较重,陈年红葡萄酒颜色呈现砖红,口味也较柔和。(4)余味:咽下后,保留多长时间,是否很舒适。方法:入口6-10ml,用舌头及面部肌肉搅动葡萄酒,从而感受甜、酸、轻微的苦涩味等。

四、葡萄酒的存放

装在瓶里的葡萄酒像人一样会成熟和衰老,所以被形容为“活酒”。和白兰地不同,不是年代越久远的葡萄酒就越好。在不同的条件下,葡萄酒的成长过程有快慢之分。因此,怎样贮存便成了重要课题。

1、温 度

温度很重要。如果超过20℃,上等葡萄酒会在10年内达到顶峰开始衰老。如果维持在18℃以下,上等酒会在10年后进入佳境。成熟的酒喝来另有一种顺滑。如果将一瓶葡萄酒放在30──35℃的室温下,不出三、四个月,酒便会衰老,色泽明显变陈,味道混浊,酒精度增加,令酒味变得平平无奇。

2、湿 度

湿度也重要。湿度会影响水松瓶塞的状态,对是否有空气渗入破坏酒质操生

杀大权。酒瓶一定要打横平放,就是让酒接触水松让它不会收缩。但那只是内部一端有效,外面的一端还是受环境湿度影响。最佳湿度是70──75%,低于40%,水松的干缩情况会加剧,酒会很快变坏。总的来说,低湿度和高温度都是谋杀美酒的元凶。

3、亮 度

光线会令酒产生变化,游动的光线为害尤甚。酒最好存放在黑暗的地方。

4、稳 定

收藏葡萄酒时还要注意避免震动。因为震动会加速分子运动,使酒趋于早熟。因此,不要时不时去翻动葡萄酒。原则是让酒“躺下睡觉”,不要惊动他们。

5、气 味

气味要清新。在带怪味的地方贮存,其异味会渗过水松瓶塞走进酒里去。这么苛刻的条件只有在地窖里才具备。所以一般人不在家里存放葡萄酒,冰箱里顶多能存放半年。

五、结束语

源远流长的葡萄酒文化印证了人类文明史的辉煌。葡萄酒在中国的历史不长,尽管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有了葡萄酒的记载,但那也是一时高兴的舶来品。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我国进行大规模葡萄酒的生产的历史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葡萄酒这一饮料必将蓬勃发展,同时其文化也必会得以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作者:闵仁吉等.书名:《走进葡萄酒:献给关心葡萄酒文化的人们》 出版年:1998 [2] 作者:郭征.书名:《葡萄酒鉴赏宝典》 出版年:2005 [3] 作者:沈宇辉等.书名:《葡萄酒鉴赏手册》 出版年:2008

第五篇:葡萄酒文化论文

论题:葡萄酒文化论文

----之中西方葡萄酒差异

学部: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生物医药学部

专业:中药学

姓名:于典

学号:12110906007

班级:12中药本(1)班

翻开历史的画卷,酒就像人类的影子一样如影随形,有人的地方必有酒的出现。因此,在无尽的岁月中,酒文化渐渐沉淀成型,成为一本厚重又充满历史韵味的教科书,留给后人品评。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拥有悠久灿烂的酒文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东方的诗仙李白这样热烈的去爱酒;并在酒给的灵感下,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所以后人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李白对酒的喜爱。同样的,西方也有对酒情有独钟的名人。如:西方的红酒之父巴斯德把葡萄酒比作赐予万物生命的阳光,说:“没有葡萄酒的日子就相当于没有阳光”,他把葡萄酒当做自己毕生热爱的事业,燃尽生命的去热爱直至生命终结。李白和巴斯德两个同样热爱酒的人人,把对酒热爱的火种分别在东方和西方洒下,茁壮成长,孕育出截然不同又各有千秋的东西方酒文化。

葡萄酒的诞生是大自然的杰作,葡萄酒的历史远比人类文明史要长。公元前3世纪左右,海上开拓者将之带到希腊诸海岛,随即传人高卢(今法国);同时,罗马人也从希腊学到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罗马帝国进行殖民扩张将这种技术传遍了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15世纪至16世纪,这种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19 世纪中叶,传入美国。现在,世界各地都有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

随着葡萄酒进入人类文明并与之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并得以广泛传播。这种葡萄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宗教的兴起与发展,海内外殖民扩张,政治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艺术的传播密不可分的。当我们尝试着去了解葡萄酒文化的时候,也必须先去了解人类文明入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

“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中国人几乎耳熟能详的诗句是葡萄或葡萄酒这种舶来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在中国,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的传入应归功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也。”后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元三朝发展,这种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葡萄酒文化也逐渐形成发展,并到达一个顶峰。但当时只有极少的地区如凉州能栽培葡萄,加之交通并没有像现在那么发达,葡萄酒只能作为一种流传在王孙贵族以及部分文人之间的珍贵饮料,没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没有成为大众饮料。因此,葡萄酒文化在古代中国的普及有很大的局限性。明清两代葡萄酒业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直到1892年张弼士创建张裕葡萄酒厂,中国葡萄酒业开始工业化生产。然而大多数酒厂在长时间的内外战争中遭到严重的打击,逐渐衰落下去,纷纷倒闭。新中国成立之后,葡萄酒业得到政府的重视,才慢慢的再次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受欢迎的饮品。因此,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还没来得及形成深入民心的浓厚的属于本土的葡萄酒文化,可以说存在着文化断层。

从广义上讲,葡萄酒文化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葡萄酒酿造技术,法律制度,酒俗酒礼,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葡萄酒相关的书画、诗文词句等,狭义上的葡萄酒文化则仅指葡萄酒品饮的礼节,风俗,逸闻等。中国本土的葡萄酒文化并没有得到全面地发展,多数停留在简单的论述及文人们的饮酒逸事上,没有发展出如白酒类似的酒俗酒礼,没有让中国人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

与此相比,西方国家的葡萄酒文化要更为完整的多。在西方国家持续不断的探索中,葡萄酒文化得到了全面地发展,大大牵引了东方的葡萄酒文化的成长。举例为证:如 中国人在饮用葡萄酒的礼仪方面,会受到西方葡萄酒文化的引导。具体来分析:在中国,葡萄酒仅仅被作为一个新的酒种来推广,人们是出于猎奇心理和跟风心理来购买葡萄酒。缺乏对葡萄酒的欣赏与辨别能力,缺乏文化的支撑。相比之下,西方人则多为了喝酒而喝酒,更注重喝酒的过程,注重对酒本身的品尝和欣赏。在西方的宴会上,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酒杯高举齐眼,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喝多少酒则随个人喜好,轻松自在。另外,他们在斟酒,倒酒,品尝,菜肴的配搭各方面都有近乎严格的要求。我想,中西方葡萄酒文化有此差异也离不开饮食结构的影响。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注重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搭配,而多数西方国家如法国,美国,英国饮食结构偏向动物性食品,肉,蛋,奶占较大的比例,高脂肪高蛋白,而饮用葡萄酒有助于消化,适量引用能预防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西方独特的饮食结构使西方国家更偏向于饮用葡萄酒。

那么,我来具体向大家介绍一下中西方葡萄酒的不同。1酒种的不同

中国的酒文化渊远流长,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酒是白酒文化。因为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她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中国为农业大国,因而食物酿酒最为普遍。

而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种植,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所以,从某种角度可以说西方的酒文化是红酒文化。2饮酒礼仪不同

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大差异,因而饮酒礼仪也各不相同。仔细琢磨,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显然,中国酒文化深深的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在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拼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3饮酒目的不同

在中国,酒常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人们更多地是依靠饮酒而追求酒之外的东西。青梅煮酒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进酒,为的是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贤,为的是借酒避难。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美妙作用。

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际功能,但人们更多地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的大写意式的发散思维;西方人则是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思维。

目前,中国葡萄酒文化仍然不尽成熟。这主要是由于葡萄酒消费在中国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中国葡萄酒不讲究与饮食的搭配、价高质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

可喜的是,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日益增大,中国人对葡萄酒的兴趣也愈加深厚。对于西方葡萄酒的文化关注也日益增多。相信随着葡萄酒在中国的普及,国人的葡萄酒消费心理和方式将越来越成熟,而创造出属于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之梦也将很快实现,不再遥远。

作为葡萄酒迷的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出现。

下载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葡萄酒文化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论文题目:葡萄酒文化 学 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2年4月17日 论文题目 —————————————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文化论文

    葡萄酒文化 按照我国的葡萄酒标准,葡萄酒是指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浓度不低于7%的酒精饮品。 我国对于葡萄酒的记载,最早产生于汉代,当时葡......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 工学院班 级:09机制二班 姓 名: 胡译文学 号:200940614221 课程论文题目:《浅析葡萄酒鉴赏与文化》 课程名称: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评阅意......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的历史,文化及现状 课程名称: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 浅谈葡萄酒的历史,文化及现状 一 葡萄酒的历史与发展 据考古资料,最早栽......

    葡萄酒文化推广论文

    编号(学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题目:葡萄酒文化之橡木桶姓名: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年级班级:院 (系):葡萄酒学院完成日期:2013年12月31日葡萄酒文化之橡木桶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摘要:橡......

    葡萄及葡萄酒文化论文

    葡萄及葡萄酒文化课程论文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课程论文题目:论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课程名称:葡萄及葡萄酒文化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论中国葡......

    浅谈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工学院 班 级:09机制一班 姓 名:李小聪 学 号:200940614116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成......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选修课论文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选修课论文 我是一个酒量很差的人,我相信这可以锻炼得好一些,但我并不愿意那样做,因为饮酒伤身。然而,小饮可以养生,消除疲劳,安定精神,缓解焦虑,过度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