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茄子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全国茄子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2008年06月19日
6月6~7日“全国茄子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园艺学会、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农业厅主办。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50余家科研、教学、推广部门以6月6~7日“全国茄子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园艺学会、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农业厅主办。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50余家科研、教学、推广部门以及种子种苗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方智远院士、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学忙、湖北省农业厅徐能海副厅长等到会祝贺。
会议特邀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连勇、法国巴黎大学博士Darasinh、意大利国家园艺研究所博士Rotino、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博士刘富中、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田时炳、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员何明、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谈太明,分别作了“我国茄子生产现状与展望”、“茄子生物技术研究”、“意大利蔬菜研究中心茄子研究进展”、“茄子单性结实研究”、“茄子雄性不育研究”、“茄子耐低温弱光育种研究”、“全国茄子新品种展示”专题报告,会上代表们分别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交流。会议还集中展示了我国近年来茄子生物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无公害生产﹑种子营销等一系列成果,并在《中国蔬菜》发表46篇高水平的专业论文。
会议总结了当前国际、国内茄子科研进展,展示了我国茄子在产学研各领域的优秀成果,对下一步茄子研发方向和重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整个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篇: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社会语言
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2007-1-9 9:58:3
3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墨尔本大学、教育部语用所和中国社会语言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承办,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赞助。会议的主题为语言与认同、领域语言研究。大会共收到论文250余篇,来自中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约200名正式和列席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12月8日上午,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开幕。开幕式由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高一虹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教授向会议代表致欢迎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Joseph Lo Bianco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姚喜双教授、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长周庆生教授、赞助单位代表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吉田修作先生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程朝翔教授分别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对社会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前辈陈章太、戴庆厦、祝畹瑾和胡壮麟先生。
开幕式后由Joseph Lo Bianco教授和李宇明教授作了大会主旨报告。Lo Bianco教授的报告以“语言教育与社会文化新社区的建设”为题,将语言视为认同的实践,拓展了有关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现有理论。李宇明教授的报告题目从宏观的社会角度,探讨了语言问题、语言资源、语言权利三大话题。12月8日下午至10日上午,大会进行了分组讨论。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发言和讨论。围绕“语言与认同”的议题包括:语言接触与语言认同、语言态度与语言认同、语言教学中的认同、语言学习与认同、语码转换与认同等;围绕“领域语言研究”的议题包括:媒体语言、网络语言、法律语言、广告语言、其它行业用语、语言环境;其他议题包括:汉语与汉语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研究、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性别、语言与交际;来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文系的一个课题组报告了“基于梵汉对勘的汉译佛经语言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分组讨论中包括了理论探讨这一议题,祝畹瑾教授等有关社会语言学理论建设的观点引起了热烈讨论。
青年学者在会议上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研究能力、才华和热情。12月9日下午,中国社会语言学会设立的“青年学者奖”专场吸引了众多参会者。以在校博士、硕士生为主的七位青年学者报告了自己的研究,并当场回应了评委和听众的挑战。12月9日晚,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召集和主持的博士生论坛,吸引了30余名博士生与会代表和部分教师代表。本次论坛邀请中央民族大学王远新教授、清华大学赵丽明教授和北京大学高一虹教授作为嘉宾,同学们就学习和
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同专家、学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2月10日下午,又有三位专家进行了大会主旨报告。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Bonny Norton博士做了题为“全球视角下的认同、语言和学习”的报告,从较为微观的角度,讨论了语言学习者的“投资”、“想像社区”和多元认同建构。姚喜双教授做了题目为“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评价要素”的报告,指出各种因素对主持人评价元素的影响。胡壮麟教授做了题为“计算机中介交流的社会语言学思考”的报告,提出了网络时代计算机中介交流中值得探讨的社会语言学问题。
第三篇: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暨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医心身疾病学术研讨会
征 文 通 知
先生/女士:
近年来,我国中医心理学的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医心理学在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弘扬中医药学术,推动中医心理学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医心理学研究水平,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医心身疾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将于2006年5月中旬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会议由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探讨中医心理学发展策略,中医心理学如何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其理论内容,提高临床疗效,完善中医学科体系,更好地适应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
二、征文范围
1.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历代文献研究。2.中医心理学在现代中医教育中的应用。3.中医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的探索。4.中医心理学测验量表的研究及应用。5.中医学中有关心理过程、人格特征的研究。
6.中医心理学临床研究。主要包括:心理病机的研究、四诊心法的研究、中药对病态心理的调控作用、中医心理卫生与益智方药的研究以及中医心理学在内、外、妇、儿临床各科诊断与治疗的运用等。
7.中医心身疾病、精神病与脑病的防治研究。
8.中医心理学理论、治疗技术、方法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理论、心身医学理论及其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等。
9.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
三、征文要求及说明
1.论文务求主题鲜明,内容翔实,论据充分,名词术语规范,文字精炼,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并未在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
2.论文篇幅限3000字左右,另附300字以内论文摘要(无摘要论文不采用)。论文请注明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E-mail 地址。
3.来稿一式二份,并附软盘(或电子邮件)。文稿用 Word 排版,发 E-mail(电子邮箱地址见下文“联系方式”)可不交软盘。软盘文件名或 E-mail 的主题必须注明“中医心身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题目”。
4.打印稿请用A4纸打印。不能交打印稿者,请用20×20方格稿纸认真誊写,字迹清楚。
5.对应征论文,主办者有权作适当删节,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6.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53号山东中医药大学86号信箱
陈宇
收。邮编: 250014。
7.经专家审录的论文将汇编成册,并评选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奖品。出席会议者将获中华中医药学会论文证书及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6学分。
8.截稿日期:2006年4月15日。
四、会议日期和地点
2006年5月中旬,济南(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联系方式
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53号山东中医药大学86号信箱。邮政编码:250014 联系人:陈
宇
联系电话:***
付
强
联系电话:***
E-mail:fqtcm@yahoo.com.cn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
2005年12月30日
第四篇:2006年湖南省法理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06年湖南省法理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党委宣传统战部 发布时间:2006-11-27 阅读:401次
2006年湖南省法理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本网讯(王永红 王浩然)11月25日至26日,2006年湖南省法理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省内高校的35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25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我校多功能厅举行,湖南省法学会秘书长李和平、省法理学会会长王伯云、副会长兼秘书长蒋先福、我院院长管天球等出席了开幕式。大会由法律系主任李年终主持。首先,院长管天球致欢迎词,他代表学院党委、行政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向与会者介绍了永州的地理位置和学校的基本概括和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科研特色,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随后,省法理学会秘书长李和平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结合了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以后能在这个主题上多出研究成果。
会上,与会代表们围绕“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怎么贯彻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期间,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石柏林作了《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主题报告,湘潭大学胡平仁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蒋先福教授、吉首大学朱兴文教授、我校谢水顺副教授等围绕“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主题做了中心发言。
第五篇: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2007-1-9 9:58:33 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墨尔本大学、教育部语用所和中国社会语言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承办,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赞助。会议的主题为语言与认同、领域语言研究。大会共收到论文250余篇,来自中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约200名正式和列席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12月8日上午,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开幕。开幕式由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高一虹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教授向会议代表致欢迎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Joseph Lo Bianco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姚喜双教授、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长周庆生教授、赞助单位代表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吉田修作先生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程朝翔教授分别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对社会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前辈陈章太、戴庆厦、祝畹瑾和胡壮麟先生。
开幕式后由Joseph Lo Bianco教授和李宇明教授作了大会主旨报告。Lo Bianco教授的报告以“语言教育与社会文化新社区的建设”为题,将语言视为认同的实践,拓展了有关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现有理论。李宇明教授的报告题目从宏观的社会角度,探讨了语言问题、语言资源、语言权利三大话题。
12月8日下午至10日上午,大会进行了分组讨论。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发言和讨论。围绕“语言与认同”的议题包括:语言接触与语言认同、语言态度与语言认同、语言教学中的认同、语言学习与认同、语码转换与认同等;围绕“领域语言研究”的议题包括:媒体语言、网络语言、法律语言、广告语言、其它行业用语、语言环境;其他议题包括:汉语与汉语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研究、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性别、语言与交际;来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文系的一个课题组报告了“基于梵汉对勘的汉译佛经语言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分组讨论中包括了理论探讨这一议题,祝畹瑾教授等有关社会语言学理论建设的观点引起了热烈讨论。
青年学者在会议上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研究能力、才华和热情。12月9日下午,中国社会语言学会设立的“青年学者奖”专场吸引了众多参会者。以在校博士、硕士生为主的七位青年学者报告了自己的研究,并当场回应了评委和听众的挑战。12月9日晚,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召集和主持的博士生论坛,吸引了30余名博士生与会代表和部分教师代表。本次论坛邀请中央民族大学王远新教授、清华大学赵丽明教授和北京大学高一虹教授作为嘉宾,同学们就学习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同专家、学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2月10日下午,又有三位专家进行了大会主旨报告。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Bonny Norton博士做了题为“全球视角下的认同、语言和学习”的报告,从较为微观的角度,讨论了语言学习者的“投资”、“想像社区”和多元认同建构。姚喜双教授做了题目为“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评价要素”的报告,指出各种因素对主持人评价元素的影响。胡壮麟教授做了题为“计算机中介交流的社会语言学思考”的报告,提出了网络时代计算机中介交流中值得探讨的社会语言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