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局十一五发展工作规划

时间:2019-05-15 06:1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药监局十一五发展工作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药监局十一五发展工作规划》。

第一篇:药监局十一五发展工作规划

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一件大事,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行动快捷、廉洁高效”的药监执法队伍和“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药品监管体系,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合法权益,加快县域医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改善农村用药环境,提高科学用药意识,确保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有效,按照国家局“三抓一加强”的总体思路和县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现制订*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食品是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费品,药品、医疗器械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体疾病的特殊商品。依法进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是保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质量,保障人民生活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食品产业、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务员之家

2000年初,*县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组建成立,作为县药品监督行政执法机构,负责对药品、医疗器械的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新的职能、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才能不断优化医药经济发展环境,提高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食品、药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以来,各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得民心、促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明显成效,医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药品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用药安全意识显著增强,但也清醒地看到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种制假售假现象依然存在,监管任务繁重、难度大、隐蔽性强的矛盾仍然突出,所以加强基层的基础建设和提升技术监督水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医药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医药经济发展欠发达,全县总人口21万,下设四乡两镇,238个行政村,2003年以前全县只有药材公司一家,下设一个批发部六个药房,基础条件比较薄弱,远远不能适应县域医药经济发展的要求。2003年以来,按照国家“两网”规划目标要求,鼓励支持药品零售企业发展。截止目前,新增设药房24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缓解了农村购药难的压力,但与国家局提出的“两网”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用药可支配收入较低

农村基础条件薄弱,农民平均收入较低,年均收入大约在3000-4000元,除维持日常生活外几乎没有节余,所以经济不发达仍然是制约医药经济发展的瓶颈,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用药可支配收入较低,一旦遇上大病、大灾无钱医治。

(二)广大群众安全用药意识较差,滥用药品现象普遍存在。

在农村由于知识层次低,鉴别假劣能力差,再加上图便宜心理尚存,致使假劣药品在农村仍有一部分市场。由于安全用药知识了解的少,乡村医务工作者素质较低,滥用药物现象在一定人群中仍然存在。

(三)监管手段相对薄弱

对于基层执法人员来说,没有先进的检验仪器、快检设备,只能靠直观看、理论推,案源相对较少,监管成本偏高,有可疑品种只能送检,增加了监管成本。

(四)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投入经费较少

近几年来,对药品监管资金投入逐年增长,但与药品监管投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偏低,药品监管技术装备、办案装备等仍然很弱,监管成本逐年递增。

三、略(见附件)

第二篇:食药监局十一五工作总结

开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市政府办:

2006年到2010年,是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不平凡的五年,是艰苦创业,凝聚人心,打造队伍,加快发展的五年,也是创新思路,积淀经验的五年。五年来,在州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深化改革,更新观念,积极探索,真抓实干,结合开远实际,不断强化机关政务建设和监管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机制,全面规范药械市场秩序,稳步推进机构改革,认真履行餐饮服务环节监管新职能,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有力保证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开创了我市食品药品监管新局面,圆满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6年-2010年工作情况

(一)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5年来,我局以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加强政务管理、加强文化宣传建设的“六加强”,不断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和执法能力使队伍建设展现新面貌,为开远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夯实基础。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要工作部署、重大经费开支、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经集体研究决定并有记录;坚持各项会议制度,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会议健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按要求参加党组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加强调研,针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联系辖区实际实际,每年进行1至2次调研并形成调研材料,为领导班子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每年均制定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全局干部职工学习计划,确立了“政治理论深学,业务理论精学,文化知识勤学”的原则,精心选择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用理论学习指导实际工作,用实际工作带动理论学习。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党组和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在廉政教育中注重实效,做到 “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同时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监管工作同时安排,同时落实,同时考核。通过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及各项措施的落实,开展经常性和集中性的警示教育、纪律教育及诚信教育;大力弘扬先进,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对财务、人事工作的领导与监督;把纪检监察和纠风工作融人到执法活动全过程中去,有力地推动了作风建设,增强了改进工作作风的自觉性、主动性,成立至今,从未发生任何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案件。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用齐心协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团结一心干事业的工作局面。认真贯彻落实 “四项制度”,提高机关工作透明度,扩大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得到贯彻落实,积极接受为群众咨询,畅通信访渠道,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局面。同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紧紧抓住行政执法责任体系建设这一中心环节,构筑起执法责任、执法监督、执法考核三个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五是加强政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编制了《开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落实,通过制度管理规范各项工作,以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科学决策,正确落实。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范围收取相关费用,并足额及时上缴国库。严格执行财务人员持证上岗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的规定。

六是加强文化建设。认真及时进行信息采编和报送工作,并印发《开远食品药品监管》、《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信息》、《开远市食品安全简报》等,主动及时宣传和报道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同时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利用 “3.15”、“三下乡”、元旦、春节、“3.15”及“五一”等设立宣传咨询站,认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并不断丰富宣传载体,以咨询、发放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仅2010年就累计出动宣传人员12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制作宣传展板2块,张贴悬挂宣传标语15幅。通过使深入广泛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有效树立了食药监局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营造了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氛围。

(二)强化药械监管工作,规范药械市场秩序

1、药械市场规范有序

2006年以来,我局药械监管工作紧紧围绕“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目标,以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为切入点,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药品信息通报制度、药品信息通报制度和案件查办等多项制度,全面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建立并完善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制度,将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加强联合执法,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等犯罪行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特殊药品和医院制剂管理。深入实施了药品放心工程,人民群众的合法知情权和安全用药权得到有效维护,药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得到了保障。一是强化日常和专项监管,整合监管资源,形成监管合力。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强化经营者的质量意识和自律意识,坚决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集中部署开展专项检查,结合稽查通知、群众举报等对可疑药品及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逐一排查,切实保障药械质量。

二是着力提高全市药械从业人员素质,每年均对全市药械从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药械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并大力实行州外业务员备案和药械广告备案,有杜绝了假劣药品违法宣传和销售的行为。

三是加大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的监测力度,提高监测报告质量水平。重点加大对中药注射剂、疫苗等重点品种在经营和使用领域的监测,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四是辖区诚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自2008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药械企业诚信体系建设,2009年,制定并实行了《开远市2009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评分标准(批发企业适用)》和《开远市2009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评分标准(零售企业适用)》,对药械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分类管理,使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是药械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推动了我市药械生产经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全市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是抓好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把好药械使用关。按《红河州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和《红河州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及检查评定标准,自2006年至2010年,我市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全部通过“规范药房”验收,完成率均达100%。

六是强化特殊药品监管,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市内特殊药品使用单位加大检查力度,确保麻醉、精神药品的合法购进和使用。

七是积极推进药品电子监管体系建设。为实现对高风险药品流通的动态监控,确保药品真实、可追溯性,自2008年起我局在国家局电子监管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我市批发企业的药品电子监管网络信息系统。指定了专人负责电子监管网的业务处理及基本信息维护工作,并组织相应的培训和开展必要的指导工作。

五年来,我局认真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药品安全问题,深入实施药品放心工程,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药械市场中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查处了一批在全省都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2006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618人次,车辆298辆次,检查涉药、械单位1524家次(其中:药品生产企业33家、经营企业976家、医疗机构497家),清理销毁假劣药品2730.84元,医疗器械71345.21元,捣毁两个口腔义齿的制假黑窝点,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7件(其中一般程序51件、简易程序6件、医疗器械案件4件),结案54件,涉案物品总值106279.44元,收缴罚款95951.34元(其中:没收违法所得8222.24元)。

2007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301人次;出动车辆288辆次,检查药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1094家(其中,生产单位16家次,经营单位662家次,使用单位416家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9份;受理投诉举报2次,立案67件,一般程序50件(药品48件,医疗器械2件),简易程序17件(药品11件,医疗器械6件),结案62件(药品一般程序44件,简易程序11件;医疗器械一般程序1件,简易程序的6件),结案率100%,涉案物品总值170889.62元,罚没收入403184.74元(其中:罚款284116.06,没收违法所得119068.68元)。

2008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288人次,车辆290辆次,检查药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952家次(其中,生产单位10家次,经营单位616家次,使用单位326家次),受理投诉举报10次,立案63起,一般程序56起(药品50起,医疗器械6起),简易程序7起(药品5起,医疗器械2起),涉案物品总值69625.97元,没收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货值金额46454.65元,罚款金额194329.65元。共抽检药品75批,不合格的有32批,不合格率为42.67%,送检22批,不合格的有1批;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119例。

2009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209人次,出动车辆353辆次,检查药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共911家次(其中,生产单位12家次,经营单位507家次,使用单位392家次);在检查中共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2份;受理投诉举报7次;立案57起,一般程序48起(全部为药品案件),简易程序9起(药品7起,医疗器械4起),结案率100%,涉案物品总值207771.61元,没收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货值金额101318.71元,罚款金额158153.63元。

2010年,截止10月31日,共出动执法人员602人次,出动车辆216辆次,检查药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576家(其中药品生产单位12家次,药品经营单位357家次,药械使用单位207家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4份,受理投诉举报6次,投诉登记率、回复率均为100%;立案19起,一般程序17起,简易程序2起(全部为药品案件),涉案金额59439.08元,没收违法所得34996.59元,罚款金额123072.66元。

2、全市“两网”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积极推进“两网建设”(农村药品监督网、农村药品供应网)与“新农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机结合”,针对开远药品批发企业多,品种齐全的特点,药品配送采取直配式和代购分发模式两种模式,使药品的集中配送减少了中间环节,药品价格整体比建网前降低了20%,药品配送企业不再搞终身制,一年一定,有效调节药品市场经济。对“两网”配送企业、配送点的监管做到每年1次,结合乡医例会,开展对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以开展创建规范药房为重点,加大乡镇卫生院药房的指导检查力度,保证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

二是深化“两网”内涵,结合政府和各乡处签定的“两网”建设目标责任书的内容,丰富监管范围和内容,实行一网多用。鼓励药品零售企业向农村延伸,解决边远地区群众“购药难、用药贵”的问题,使农村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先后引进一心堂、东骏药业等大型药品连锁企业到乡镇开办药品零售连锁门店。

三是聘请药品监督员、药品协管员、药品信息员,并覆盖到每一个行政村,实现了从药品流通源头到使用终端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把职能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实现了由药监单一部门的监督向群防群治、共同监督的转变,创造了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

3、医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在监督检查中,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积极开展帮促工作,不断提高企业GMP、GSP认证和管理水平,截止2010年10月,我市所有城乡药品经营企业均通过了GSP认证,医药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6年末,我市共有涉药单位343个,其中药品生产企业2个、药品批发企业10个、药品零售企业177个、医疗器械批发9个、医疗机构145个。全市药品交易额11379万元;医疗器械交易额440万元。

2007年我市共有涉药单位348个,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个、药品批发企业9个、药品零售企业189个、医疗器械批发10个、医疗机构139个。全市药品交易额11256万元;医疗器械交易额420万元。

2008年我市共有涉药单位320个,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个、药品批发企业10个、药品零售企业203个、医疗器械批发企业11个、医疗机构95个。

2009年,我市共有涉药单位237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家、批发企业9家(其中药品批发企业7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2家)、零售企业137家(其中药品零售116家、医疗器械零售21家)、医疗机构100家(其中县以上医疗单位9家)。全市药品交易额13600万元;医疗器械交易额420万元。药械销售除辐射红河州13个县市外,尚涉及到我州周边州县(市)。

(三)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1、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基本形成

2005年,开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成立,按照上级的要求成立开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我局认真履行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在边工作、一边理顺的情况下,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设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了政府负总责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机制。

2、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初步建立

为落实各部门监管职责,“十一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建立了食品安全评估、食品安全检测检验、食品安全评价考核、案件举报查处、应急处理、信息收集发布、责任追究等一系列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与机制,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性,改进食品安全的管理技术手段,增强了应对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反应能力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基本建立。

3、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按照“分工协作,分段监管”的原则,我局与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有效开展食品卫生监测工作、蔬菜的农药残留监测等工作,食物中毒应急救治能力得到加强,依法监管的餐饮业食物中毒事件大幅减少。同时通过现场设立宣传咨询点、食品科普知识讲解、现场解答群众提问等方式,对假冒伪劣食品进行集中披露,集中销毁,使得假冒伪劣食品有所抑制,逐步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开展市场认证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管力度,有力保证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安全。

4、食品放心工程有效实施

实施食品放心工程,重点开展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检查及食品商场(超市)散装食品的专项检查,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及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通过专项治理及食品生产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等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打击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食品安全事故明显降低。

5、“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初显成效

2008年,我市申请创建“红河州食品安全示范县”,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初步形成了市、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切实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健康安全,为开远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6、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食品安全应急体系 在建立县乡村农村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的基础上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立健全事故报告、通报、预警机制,严格执行重大食品安全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制度。督促和配合各乡镇(处)加强农村集体宴席的申报和管理工作,保证农村集体宴席的食品安全,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有效防止了群体性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

(四)基础建设基本完成

自成立以来我局一直为租房办公,设施简陋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我局发展的一大难题。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我局全体干部职工不等不靠,积极向上级机关和市委、政府领导争取支持,在基本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多方努力,新的办公业务用房历时8个月的建设,于2009年4月20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办公业务用房的启用,极大的改善了我局办公条件,有力的鼓舞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对我市食药监工作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2010年工作情况

(一)规范秩序,提升质量,强化药械安全监管

1、加强基本药物管理,大力推进基本药物制度

对辖区国家基本药物情况认真分析、研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GSP”,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的储存和配送管理,加强基本药物公开招标采购的管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配送成本,严格落实对中标企业质量、服务和能力的要求,加大国家基本药物的抽检力度,以国家局和省局的质量公告为执法依据,组织对照检查,同时通过对重点部位、重点行为、重点品种的监控,提高抽检针对性,加强对违法药品械广告品种的抽验力度,共抽检84批(国家基本药物20批),不合格率27%。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打击的有效性。

2、全面开展药械安全专项整治

按照《开远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开展了动员部署、自查自纠、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辖区实际,各企业制定自查自纠计划并组织开展自查和整改。加大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管,加大药械广告监管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药械相关法规的宣传,曝光违法行为,以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全面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3、进一步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严格实行药械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药械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录入企业诚信档案进行监管。建立药品安全信用信息档案,不断完善制度,创新监管办法, 全面推进药械流通环节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药械安全信用环境。通过实施药械安全信用等级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药械信用评价体系和社会公众监督机制;褒奖守信企业,惩戒失信企业,提高企业的信用意识、信用水平和监督部门的公信力,建立起符合开远市实际的药械诚信体系和运行机制。

4、加强GSP、GMP(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管理 加强证照管理,明确企业是药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帮助20家药品零售企业和36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了GSP认证。大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以执行GSP到位的企业为示范点,分批组织有关企业负责人参观学习,促进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迈上新台阶。

(二)全面履行餐饮服务环节监管新职能

1、提高认识,顺利履行餐饮服务环节监管新职能 一是抓好制度建设,为严格准入提供重要保障。制定了《餐饮服务许可证》核发程序、餐饮服务许可流程图等相关制度和程序,并严格执行。

二是抓好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高我市餐饮从业人员素质,促进餐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按照《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年内,对新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和换证企业的378家单位从业人员800余人分16期进行了培训,并进行了综合知识考试,对考试合格者发放《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

三是抓好食品安全宣传,以“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周年”宣传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充分利用广播媒体、校园、社区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将《食品安全法》带进农村、带进校园、带进社区、带进企业、带进商场,为《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加强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对《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基本监管知识等加大学习和培训力度,力争快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餐饮监管队伍。

2、稳步推进餐饮服务环节监管

一是严控准入标准,严把餐饮准入关,切实做好餐饮服务许可工作。截至2010年10月31日,我局共受理餐饮服务许共出动检查人数854人次,现场验收427家,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378份。

二是组织开展了“地沟油”、“一次性塑料餐盒”“重大节假日”“中、高考”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并派出工作人员对重大活动进行食品安全保障,认真做好全省第九次卫生城市检查食品卫生迎检工作,稳步推进餐饮服务环节监管工作。

二是全面培训整顿学校食堂,维护校园安全。联合卫生局对辖区内48所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排查整顿,提出整改意见及要求,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组织辖区内所有学校食堂分管领导、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厨师、服务员就《食品安全法》等四部与餐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分两期进行培训,切实保证校园食品安全,维护校园稳定。

(三)继续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

极配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对2010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同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加强队伍监管能力建设,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大力净化食品市场秩序,推进全市食品安全监管事业科学发展,全力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三、“十二五”期间工作思路

(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符合开远实际情况的监管体制和机制,探索创新餐饮环节监管模式,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法能力,依法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责。

(二)进一步规范药械市场,加强药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药械质量安全,确保公众用药用械方便、安全。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稳步推进餐饮服务环节监管,规范全市餐饮服务市场,提高餐饮单位服务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餐饮监管队伍,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餐饮服务市场。

(四)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推动“两网”向纵深发展,深化“两网”内涵和功能,建立完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

四、2011年工作打算

(一)积极探索新时期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新机制,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行动快捷、人民放心的监管队伍。

(二)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净化药械市场,确保公众用药用械安全,继续加大对农村药械的监管力度,深入推进“两网”建设,确保农村药械安全。

(三)认真做好餐饮服务环节监管工作,开展餐饮单位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抽检工作,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四)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力度。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等与餐饮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公益性宣传活动,开展食品安全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的活动;对辖区内未参加培训的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市餐饮从业人员懂法守法水平,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五)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九日

第三篇:“十一五”总结“十二五”工作规划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十一五”工作总计及

“十二五”工作规划

近年来,我局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区安委会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以“强基础、降事故、保安全、促发展”为目标,以“强化引导教育、强化安全生产现场服务和强化隐患预防和治理”为切入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负责、社会参与、企业落实”的安全生产建设新格局,紧密围绕生产经营建设实际,积极推动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建设活动,使全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能健康稳步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全区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十一五”安全生产回顾 一、二年来全区建筑业工作基本情况

二年来,我局认真贯彻建设、管理、服务的方针,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精心策划,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使全区建筑安全生产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二年来纳入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工程项目,工程安全监督率、安全备案率、安全生产达标率、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率均达到100%。二年来,创建死亡零事故。总得看,全区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安全意识有大有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比较

平稳。二、二年来建筑施工安全工作主要做法

二年来我局始终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克服了人手少、摊子大项目多的困难,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发展、规范、创新”关系,积极探索适应我区安全生产管理的新路子,开创了离石建筑业工作的新局面,具体讲有以下工作特点: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召开建筑工程安全专题会

每年,我局召开多次安全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安排落实当前的主要工作,制定了当年全区建筑业管理主要工作计划。针对工程类型、施工方案、重点部位等安全事故高发的特点,我们立足超前防范,认真查找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积极消除了各类事故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2、贯彻省、市、区有关部门和安委会有关安全会议精神 每年在省、市、区有关部门和安委会安全生产议后,我局及时召开全区建筑安全生产会议,要求各职能股室,加强管理,防患未然,针对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筑安全生产。

(二)认真开展多次检查工作,确保各项工程安全生产

1、认真开展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工作

每年我局出台建筑工程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在各施工

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离石区建筑施工安全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后对存在问题的施工单位通报批评。

2、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月”检查工作

我局通过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月”检查工作,切实将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不定期的对辖区范围内的工程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在排查中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根据情节严重性分别下发整改通知单和停工通知单。在检查中对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危险的部位进行重点排查,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了安全帽和安全网的检查,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坚决清退出场。

(三)强化各类培训学习,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每年我局举办各类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全局工作人的业务水平及人员素质。

(四)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创新,积极推动企业安全生产

加强安全生产,实现科学发展,始终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一直是我局预防和制止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每年我局多次深入各乡(镇)、街道办宣传建筑施工安全文化知识,通过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实现全区建筑安全零事故的目标。

三、主要问题

1、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施工现场较为混乱,项目部执行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不到位,专职安全员配备不足,安全设施投入不足,施工用电隐患突出,特种机械设备管理不规范。

2、安全防护用品参差不齐。安全防护用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但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价低质次的产品,给安全管理直接带来巨大压力。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管不胜管、疲于奔波的情况。

3、建设单位忽视安全。经常是口上喊的响,实际是重进度、重质量,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的事,疏于管理,对提高安全生产起到了负面影响。

5、一些企业对创建文明工地活动的认识水平、工作力度存在一定差距,管理部门激励机制有所弱化,导致企业文明工地创建积极性不高,重验收,轻创建过程,文明工地创建水平有所滑坡,对文明工地创建内涵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工作规划

一、基本情况

随着东城新区建设的不断加快,各开发建设公司陆续前

来咨询,文华苑、卧龙山庄等小区也即将建设。我们要秉承“高标准管理、高品质建设、高效率服务”把建筑施工安全工作作为行业的首要任务来抓,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精心策划,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使全区建筑工地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扎实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和安全生产治理“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实现每年全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年”的总体目标:一是全区每年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确保不突破区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二是努力杜绝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重点

1、明确责任,强化监管

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管职责,严格执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落实施工许可证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等,规范建设各方主体行为。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大检查、巡查力度,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定期公布,增加执法的透明度,认真履行好监管职责。

2、进一步强化建筑市场管理工作,继续加大质量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除春、夏、秋季三次质量安全检查外,我们将继续不定期的开展建筑市场巡查工作,尤其是监理市场违规现象的查处,坚决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现问题,要加大处理力度,同时在网上通报。

3、有针对性地开展建筑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防范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查行动,突出“隐患治理,防范事故”的隐患治理年主题,加大督查力度,加强防范工作,控制事故发生。

4、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我局将针对全区范围由建筑施工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建设工程管理股以及相关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主要学习《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学习《高大模板施工规范》、《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方案论证办法》等行业技术规范,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

(2)为认真落实“四不放过”原则,督促其落实安全

生产主体责任,我局拟组织对发生过事故的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学习,切实提高建筑施工、监理企业管理人员法制意识和依法经营水平。

(3)组织开展建筑工人安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全区建筑劳务队伍综合素质以及建筑工人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全面查处无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

(4)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以在全区建设系统中普及建筑施工安全法制知识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等媒体舆论作用,并采取论文征集、发宣传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增强全区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为我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5、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执法

(1)严肃事故调查处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要求,与其它部门协同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严肃追究和依法处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此外,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处理决定以及对相关责任单位的整改要求。

(2)认真落实政府监管职责,严厉打击无资质、超资质、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承揽工程等非法违法行为。

(3)加大对施工、监理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日常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对检查中发现存在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作为不良行为记录,录入全市施工企业诚信平台。

6、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建设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加强层级监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约谈制度,对事故多发、安全监管薄弱的施工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对建设规模较大或施工安全形势严峻的施工安全生产情况,适时组织重点督查,督促其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扭转安全生产严峻形势。

(2)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为基础,组织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达标活动。

7、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障体制建设

(1)加强建筑施工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健全施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强化各地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资源储备,加强应急教育和救援演练,提高处置重特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

(2)注重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实效,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措施费使用管理的有效措施。

8、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

(1)组织开展与施工安全相关的观摩、学习,加强全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2)施工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设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实管理队伍,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第四篇:社区十一五巡防工作规划

社区巡防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治安巡防队是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创建安定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力量,对建设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贯彻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从我区实际出发,立足长远,深入调研,特制定《中原区“十一五”巡防规划》。这是今后五年巡防工作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对我区巡防工作的实施和未来一段时间巡防的发展将发挥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十一五”期间社区巡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巡防处对巡防的新的要求,区巡防工作将结合五中全会精神把落脚点放在六个方面:树立以人为本,巡防为民思想把落脚点放在强素质上,充分发挥巡防工作职能作用把落脚点放在爱巡防上,切实加强巡防队伍建设把落脚点放在挖潜力上,发挥先进人物和中队长的榜样带头作用把落脚点放在树标杆上,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加强队伍的团结把落脚点放在同心干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巡防工作创新把落脚点放在求跨越上。为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构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原则。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清巡防管理思路,创新巡防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巡防工作方式,提升巡防管理水平。

2、大胆创新原则。上海、大连等城市以及金水区、二七区等单位对巡防管理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取得的很多经验,符合巡防管理现代化的规律。要大胆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巡防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加快提高巡防管理水平。

3、稳步推进原则。坚持巡防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的连续性,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积极试点,稳步推进,处理好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确保工作不断、正常运转,收到良好效果。

(三)总体目标

进一步加强巡防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积极探索并充分发挥巡防队伍在社会治安防范中的预防防范作用,建立起巡防队伍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有效地工作防范框架模式,使社区巡防为我区社会发展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十一五”期间巡防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实施方法。

“十一五”期间,要下大力气推进巡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力争我区的巡防管理水平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实现较大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1、进一步完善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06年中旬在社区巡防队树立若干个标杆型、样板型社区警务室。要求巡逻警棒、手电、雨具、巡防八本台帐、室内上墙内容都要统一一致,各项巡逻记录登记也要规范详尽,警务室卫生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统一。然后以点扩面,到08年底使全部警务室都达到统一规范化的要求。

2、在棉纺路办事处建立推广电子监控系统,组建一个监控中心室,在社区的重点部位安装若干监控探头,对辖区的治安防控注入高科技力量。并以此为契机,到09底为全区巡防队员配备对讲机通信系统,把高科技手段和巡逻防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巡逻防范的科技化。

3、创建一批零发案社区、村子、街道、小巷。06年零发案社区创建目标达到50个,07年在此基础上在增添5个208年-2010年底争取达并一直保持65个,巡防的防范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控制在全市的最低水平。

4、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机动巡逻分队。依据“高效、精干、管用”的原则,组建一支100人的机动巡逻队,并为其建立一套完备的应急处理预案,为其购置一部专用运兵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另外,每年组织1到2次的巡防队员进行一次演习、演练,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5、建立健全一套大练兵活动的长效机制,在每年的春季、秋季开展一次全区性的大练兵活动,每月各中队要组织一次集中轮训,训练内容涉及思想道德教育、体能训练、防范技能训练、法律法规学习等,切实调动提高巡防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解决存在的“六不”问题,不断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6、建立巡防党组织。07底要在区成立一个巡防党总支,八个中队设立八个支部,要求每月组织开展2次党员的理论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挥巡防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调动巡防党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带动全区其他非党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促进巡防工作的更好开展。

7、~年底以前,把竞争激励机制全部引入社区巡防队伍管理中来,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公开竞争,择优上岗,双向选择”选拔一批优秀的队长、分队长、带动整体素质的大幅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巡防队伍,树立巡防队伍良好的形象。

8、努力为在巡防队工作达五年的巡防队员的养老统筹问题,到06年底彻底解决队员的后顾之忧,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巡防,扎根巡防,为省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9、继续完善落实各种评比奖励制度,特别设立为优秀巡防队员解决长效工作的奖励制度。凡在巡防队工作五年以上,无违纪现象,群众评议高,抓获现行嫌疑人多(50人以上),为社会治安稳定做出突出贡献,且担任社区巡防分队长职务以上的社区巡防队员,为其解决长效工作的问题。以便留住更多的巡防骨干,树立学习的标杆,培养队员争先创优意识,激励队员学标杆、找潜力、同心干的干劲,为巡防队伍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区巡防工作的建设,在巡防队伍中形成蓬勃、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10、继续完善制度,严格考核,落实到位,监督得力。要坚决执行己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全体巡防学习领会,在实际工作

第五篇:XX纺织公司“十一五”工作规划

1、指导思想: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总体指导思想。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综合水平为主线,以延伸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以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为契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实施“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战略,做大做强主业,做特做专辅业,适时进入新产业,走系列化、特色化、精品化之路,加快棉纺织、农药、首乌系列产品的开发。

2、战略定位。到“十一五”末,把金昉公司建成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技术水平、较强科技创新能力,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省级纺织集团公司、国家大型纺织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发展思路:①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立足纺织主业,发展农药和地方特产白首乌。

②主业延伸、发展特色、提高档次、创造品牌。纺织业以轧花、纺纱(线)、织布(面料)、服装一条龙配套发展,作为“十一五”主业发展的重点,占整个公司的70%份额。把农药发展成环保型,把首乌发展成保健型。

③实施退二进三,集聚发展后劲。将搬进金昉工业园的纺织成员企业的几块土地进行投资开发,以集聚资金增强发展后劲。

④开拓多元化市场,开发物流产业,搞好现代服务,促进市场、产业互动协调发展。

4、发展目标:①扩大企业规模。规划期末,棉纺锭规模达30万枚,先进无梭织机500台,服装生产能力1200万件。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工业增加值7.2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391%和388%,平均年递增37.5%和37.3%。

②增强创新能力。规划期内,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积极失言应用先进技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努力开发新产品,使新产品产值率达20%,棉纺织无卷化率、无结头纱、精梳纱和高档无梭布的比重提高到40%、80%、60%和80%。规模期内创省名牌3只,创省著名商标3只,争取创中国名牌1只,创中国驰名商标1只,创建省级技术中心1个。

③提高产品档次。要围绕扩大出口、替代进口和满足国内多层次的需求,对纤维、纺织品、服装领域进行配套技术改造,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优质、高档产品,做到棉天然纤维产品精细化、面料和服装时尚化、功能化、舒适化。

④提高经济效益。至2010年实现利税3.3亿元,比2005年实现的6106万元增长44%,平均年递增40.15%,其中实现利润1.8亿元,比2005年实现的3805万元增长373%,平均年递增36.5%。

⑤服务体系配套完善。规划期内要建立健全物流、信息网络,构筑企业创新平台。

5、发展重点:①重点行业:在“十一五”期间仍然以发展棉纺织行业为重点。

②重点产品:着力发展5大类产品,做到原料多元化,结构多样化,产品功能化、系列化、高档化、时尚化:一是绿色生态棉纱、棉布系列产品;二是特种纤维混纺交织系列产品;三是针织复制专用纱系列产品;四是高档时尚服装面料系列产品;五是休闲服装系列产品。

③重点项目:重点实施11个项目。

★扩大优质无结头精梳棉纱生产能力项目。引进清梳联及带自调匀整的末道高速并条机、自动络筒机,配套先进的国产精梳机、并条机、粗纱机、SKF或绪森牵伸细纱机等,形成20万先进纱锭生产能力,生产成纱综合质量指标达到乌斯特公报5%水平的优质无结头棉纱4万吨,总投资5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6.8亿元,利税6800万元。

★开发高档功能性针织专用纱生产项目。引进清梳联、精梳机、带自调匀整的高速并条机、全自动气流纺纱机等,形成上产高档针织专用纱1万吨生产线,总投资1.4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2500万元。

★采用新型纺纱技术------紧密纺,生产高档特种棉纱项目。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紧密纺,配套清梳联、精梳机等前纺设备,生产高档棉纱1万吨,总投资1.5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2500万元。

★新增针织时装生产规模项目。引进大园机、染色机、烘干机、定型机、缝纫机、整烫设备等,形成年产高档针织时装600万件生产能力。总投资1.2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利税4500万元。

★新增高档无梭布生产能力项目。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喷气织机(剑杆织机),配套整经机浆纱机等设备,年产高档面料2000万米,总投资1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2000万元。

★研究多种天然纤维混纺与多组份化学纤维交织技术,开发高档时装面料项目。引进剑杆织机800台,配套整经机、浆纱机等设备,生产高档时装面料2500万米。总投资2.5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4000万元。

★新上服装生产流水线,生产休闲服项目。新增高速缝纫机、裁剪机、整汤机等设备,年生产休闲服600万件。总投资6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2000万元。

★高档钩花童毯、休闲面料出口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引进(或购置国产)电脑提花大园机,整经机、经编机、剪毛机、定型机、染色机等,形成年产高档钩花童毯等针织绒休闲面料生产能力。总投资5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2000万元。

★白首乌保健系列产品开发。采用新技术,对首乌保健食品进行扩能改造,同时新上首乌酒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500万元。

★农药厂扩能改造。现在生产线迁至县化工园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600万元。

★电缆厂技术改造项目。对目前适销对路产品进行扩能改造,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300万元。

以上11个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7.6亿元,新增利税3.07亿元,新增利润1.38亿元。

三、对策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企业工业园》建设

在目前完善320亩土地征用手续的基础上,于2006年12月底前完成金昉工业园前期基础设施配套和新上10万精梳纱一期工程;2007年初开始对三纺部、二纺部、一纺部10万锭进行搬迁;在2007年、2008年期间加速开发高档功能性针织专用纱和紧密纱高档特种纱,再上10万锭二期工程,在2008年上半年开始考虑三期工程;在2009新增600万件针织时装项目,同时开发高档时装面料,新上500台无棱织机,形成年产2000万米高档面料的生产能力,通过招商引资新上600万件休闲服装生产线;2010对整个园区规划进行填平补齐,形成30万纱锭、3万线锭、一个高档面料、一个针织服装、一个休服装厂的生产规模。

2、加速人力资源开发,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

要制度“十一五”人才培训规划,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员工薪酬体系、员工培训体系及人才激励体系;要实行培养与引进并举的方针,广泛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多渠道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的高级科技、管理、营销人才;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开展先进操作法的评选、命名、表彰活动,建立起运态的技术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企业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氛围,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

3、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一是以构建制造业高地为目标,加速技术创新进程

一方面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创新水平。要在2006年底前健全、完善市级技术中心,和江南大学、盐城纺织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委托培训、引进人才、聘用专业研究人员。到2008年年底使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

另一方面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企业装备水平。以建设金昉工业园为契机,实现生产流程的合现整合,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增长点。

再一方面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主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在规划期内创省名牌3个,争取创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的中国名牌1个。

二是以建设现代化企业为目标,加速管理创新进程。在加速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上创新。积极推行绩效评价体系和5S管理体系。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上创新。

三是建立企业运行机制为目标,加速制度创新的步伐。努力把企业建成以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增强国际竞争为目标的大型纺织企业集团。

4、用好用足激励政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一是上争专项贷款一块。在立足自我的同时,要瞄准国家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食品专项资金等大盘子,挤进笼子,争取获得专项资金20000万元。

二是提高效益筹一块。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要提足设备折旧资金、大修理基金和新产品开发基金,即每年可提750万元资金用于技改。

三是外资嫁接补一块。通过纱锭扩能改造、产品后道引伸、首乌新产品开发等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进行招商引资,广泛地开展合资合作,成立金昉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引进外资55000万元。

四是优化股权结构增一块。企业所有股东将分红资金继续留厂发展生产外,再按股权结构比例筹资4000万元。采用增量扩股的方法,增加股金5000万元,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股份结构多元化,使部分成员企业向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

五是进二退三增一块。成立盐城金昉房地产开发公司,利用现有城区内的农药厂、三分厂、电缆厂、轧花厂以及公司总部的土地资源,采取“一次规划,分年实施,一步到位”的措施,从2006年开始发批进行房地产开发,置换资金6000万元,用于金昉工业园二期、三期工程建设。

下载药监局十一五发展工作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药监局十一五发展工作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工作规划

    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工作规划 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工作规划 根据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精神,从城市......

    十二五工作规划及十一五工作总结

    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编制好“十二五”计划,对于实现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县发改委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广泛征......

    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

    文章标题: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加强管理工作,树立良好形象研究院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坚持以信息化技术带动工业化发展,重点研发集团产业和科技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

    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工作规划

    根据**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精神,从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出发,立足长远,深入调研,制定《**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

    县药监局十五总结及十一五规划

    我局成立于年月,五年来,在县委、政府及省市药监局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大力实施药品放心工程,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xiexiebang.com,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 wmxz.cn打......

    十一五期间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规划

    十一五期间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规划 “>十一五期间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规划2007-12-16 23:17:0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十一五期间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规划十一五期间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规......

    “十一五”期间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规划

    “十一五”期间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规划 “十一五”期间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规划 —2010年是执行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时期,是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

    街道办事处“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福华街街道办事处“十一五”工作总结 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一五”期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项目落地为助力,以保障民生为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