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蒸发》
郭国培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依据“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落实‘双基’,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设计流程图:
复习回顾
↓
引入新课
↓
通过图片,理解蒸发的概念
↓
通过三组图片,来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通过三个事例,来说明蒸发要吸热
↓
小结本节学习的三个内容,进一步巩固
↓
练习巩固5道基础题8道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节知识是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要吸收热量;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的原理。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蒸发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教学难点对生活中的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的时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物理科学素养。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笔和纸
2、教师:课件(图片对比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等)
六、教学过程
课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诊断性评价 第一屏
1、第四章 物态化化
出示内容学生看引起注意
第二屏回顾复习:
固态和液态的转化提问:它们如何转化?在这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学生回顾,并相互交流,回顾,理解。
第三屏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提问:各是怎样的过程学生思考回顾。
第四屏小结:汽化、液化的概念,汽化的两种方式。提示:说一说,记忆,理解。
※知识点过度:我们上节学习了《沸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蒸发
第五屏蒸发出示学生阅读课本阅读思考 第六屏两种现象:①容器内装的酒精干了②下雨后的地面干了要求:说说为什么学生思考看看
第七屏蒸发的概念
比较沸腾和蒸发,从三方面理解,从三方面比较,学生分析、比较理解
第八屏提问引起学生思考,要求:结合自己的经验,想一想,学生思考,知识回顾
第九屏至第十四屏对比:六幅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找出原因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观察,思考。
第十五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三点要求学生根据上面图,自己说说 学生归纳总结,相互交流 分析 归纳
第十六屏日常生活常见三个利用蒸发的例子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分析 边看边思考阅读分析
第十七屏狗对蒸发的利用 要求学生看图,思考 观察,联系生活 说说 分析
第十八屏至第二十三屏小结:
1、蒸发的概念。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蒸发要吸热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图,说说相互交流表达交流表达
第二十四屏至第二十八屏基础题5道应用创新题8道 要求学生看题说说学生阅读交流
七、教学反思
第一,较好的利用了四边互动合作讨论方式。分类活动如果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确实有难度,可喜的是,平日训练的四边互动合作讨论方式在本节课有了充分的体现,取得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在四边互动合作讨论过程中,各种不同认识的交流和争论,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习过程在交锋中取长补短,互相矫正。这样的讨论能使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交流中解决了很多难题,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讨论结果的正确率非常高。
第二,教师的有效提问与参与促进了互动学习。我在提问时,注意每一个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的阶梯性,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讨论方向一步步独立的、顺利的完成任务;参与讨论过程中,除了帮助解决一些难题,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必要知识补充,还把一些思路、方法交给学生;在班级的课堂交流中,通过学生帮助,教师指导,实现了师生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李伟荣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三、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四、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五、教学用具
橡皮筋、塑料尺、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1、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吗? 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
同学们对声有这样浓厚的兴趣,这很让我高兴,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
平常听唱片、录音是怎么回事?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有时候好像没有介质也能听到声音,比如雷声,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传递来呀.。
把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注意声音有什么变化?
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经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同学们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正确结论.实际上,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讲话的声音,就是依靠了空气这种介质.假想云层和我们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了,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递声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月球上没有空气,登月宇航员怎么交谈呢?
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同学们已经知道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那么,声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请同学们找出事实或实验来支持你的想法。
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
渔民们常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将鱼诱入鱼网。
声音的传播也跟温度有关。例题1.百米赛跑时,测出计时员与发令枪的发令地点之间的距离s,再测出计时员从看到发令枪发令时的烟雾到听到枪声的时间t,利用v=s/t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2.测出海底的深度s,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测出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用的时间t,利用s=vt就可以算出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3.对着山崖喊话,测出从喊声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t,再测出喊话者距山崖的距离s,利用s=vt计算出。
1.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说明桌子声是由桌面的振动引起的。
(1)在桌子上固定一根弹性较好的细棍,细棍顶端固定一根细弹簧,弹簧上连接一个轻质小球,敲打桌子,轻质小球也随着跳起舞来。
(2)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纸屑,用力敲打桌面,纸屑会跳动起来。
(3)把手放在桌面上,当用力敲打桌面时,感觉手在振动,说明桌面在振动。
三、小结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第三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压强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压强
背景
《压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内容,压强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在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这节课是整个单元的一个基础。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案例
1、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在本节课开始用简单的小游戏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展示一枚鸡蛋,问学生如果把鸡蛋握在手心,手均匀用力捏鸡蛋,能否把鸡蛋捏碎,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捏不碎。一位女生上前面来亲自试试能否捏碎,她用了很大的力也没能把鸡蛋捏碎。男生们觉得这个女生根本没用力捏鸡蛋,所以鸡蛋没碎。一位力气大的男生说,我去试试,鸡蛋不碎都不可能,结果他来到前面也没能把鸡蛋捏碎。这个结果很出乎学生的意料。教师提问,谁有其他办法使鸡蛋碎了?学生说了生活中最常用的办法。教师又提出问题,一只手同时握两个鸡蛋,均匀用力,鸡蛋会不会碎呢?很多学生说,一个都捏不碎,两个就更不可能捏碎了。刚才试验的女生再次到前面捏鸡蛋,结果鸡蛋碎了,她说她用的力没有第一次大呢,鸡蛋却碎了,太不可思议了。试验结果出乎多数学生意料。教师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2、自主参与探究过程
教师展示图片:
一、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上穿雪板和不穿滑雪板的人的行走;
二、在沙漠行走的骆驼长着又大又宽的脚掌;
三、啄木鸟的嘴很尖;注射器的针头很尖。学生亲自体会,把铅笔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两个手指的感觉分别怎么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随手可得的器材,甚至包括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进行观察,亲身体验,并且对这些实例共同的特征进行分析,学生交流得出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形状、材料、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有关。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和想法在课堂上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真正的把物理和生活联系了起来。这一安排将学习过程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寻求,让事实说话,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探究精神。虽然有的猜想是错误的,但说明学生也经过认真的思考,教师给予了鼓励和赞许。
3、学以致用、指导生活
压强概念在生活、社会中应用比较广泛。有时我们需要增大它,有时需要减小它,怎样来增大或减小压强呢?学生根据压强计算公式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展示宽带书包、坦克、切菜、按画钉等图片,由学生分析其中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方法是什么?紧接着问学生如何改变人体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并请学生到前面表演:有的抱着一摞书站在地上来增大压强;有的抬起一只脚来减小压强;有的坐在地上;有的把书放在地上人站在书上,来减小压强。学生在表演中通过探究合作获得了增大、减小压强方法的新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学习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4、课后延伸、拓展思维
通过观察汽车超载、道路被破坏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道路被破坏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现象,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使学生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体验物理,学生从中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是服务于生活的,物理是生活的物理。通过感受和体验,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更多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世界。可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培养学生收集和积累的好习惯,是物理学习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案例
优胜中学
何文莉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区配置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能力目标: ①会调节天平平衡; ②会使用游码; ③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 ④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方法目标: ①继续学习“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②继续学习运用“关键词归纳法”归纳文段要点; ③初步学习“实验探索法”发现事物内部规律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 ①在质量初步概念的引出过程中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②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虽说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教材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因此,它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天平作为一种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并且,它是质量测量中 一种较为精密工具,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习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质量”:现象归纳法、练习法;
“质量的测量”:实验探索法、关键词归纳法。
四、板书设计:
一、质量
1、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单位:
(1)通用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吨--1t=______kg
克--1g=______kg
毫克--1mg=___kg
3、测量:
(1)工具: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方法: 天平平台放,游码零刻线;
平衡螺母调,指针中线指;
左物右码放,砝码游码和。
②注意事项:称量、镊子、干燥、清洁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镇远二中 兰绍猛
一、课程背景材料
2013年5月,我校理化生教研组进行物理教研活动,一节题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公开课让我印象深刻,授课班级为八(5)班,《物理》八年级《摩擦力》这一节的内容,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内容多、抽象,而且学生探究时课堂秩序不易把握,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测出摩擦力大小,然后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接着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继续同样的演示,最后将结论说给学生听,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并练习,对学生而言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就是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数有关?学生分组实验,新课程希望学生能将传统上法中老师的演示做出来,并获得结论,然而,我以前听过的以这节为内容的课却事与愿违,探究在一片嘈杂声中结束,很少学生有结论,不少学生茫茫然一节课。究其原因,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能力背景,试想,科学家在没有认识到这个结论之前,经过了多少个春秋的艰苦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要学生一节课有结论,太难;其次为了学生探究的活动的正常进行,老师应该事先设计合理有趣情境,让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与大致做法;最后是老师应该考虑安排课堂的进程,不能由学生天马行空。基于这样的想法,该老师在设计教案时,以与探究紧密联系的实验和问题引导课堂,效果很好。
二、教学片断
上课时,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演示两个实验
实验(1):将长木板一端抬高30厘米左右,形成斜面,将火柴盒及长木块同时放在其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的运动情况(火柴和木块都不下滑)。师:木块
和
火
柴
受
到
摩
擦
力
没
有?
生:受到摩擦力。
师:朝哪个方向?
生:沿斜面向上。实验(2):将长木板抬高到40厘米左右,将同样的火柴盒和长木块同时平放在斜面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的运动情况(这时火柴盒下滑,木块不下滑)。
师:木块和火柴它们受不受摩擦力?
生:争论,多数同学说受摩擦力,少数同学说火柴盒不受摩擦力,原因是火柴盒下滑了。
师:建议学生让橡皮从他手臂上滑下,体会感觉。师:为什么火柴盒有时不下滑,有时下滑? 生:火柴盒倾斜大,压长木板轻一些。师:为什么有的下滑,有的不下滑? 生:互相讨论,有的同学说火柴盒受摩擦力小。
然后将木块侧放(面积减少),观察(还是不下滑);火柴盒侧放,观察(不下滑了)
师:木块和火柴它们受不受摩擦力?
生:受到摩擦力。师:为什么火柴盒平放下滑,侧放不下滑? 生:互相讨论。有学生提出要看一看实验器材。师:你觉得这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气氛热烈,大致的几种结果是:
①、接触面的大小;②、物体的运动速度; ③、压力大小;④、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⑤物重的大小;
接下来,老师成了旁观者和导师,学生开始为了验证自己猜想而进行实验操作,秩序井然。最终虽然由于时间紧凑,没有将在设计中的巩固练习完成,但大部分学生从自己的操作中知道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且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意犹未尽。
三、反思与评价
这一堂课的导入有两个非常巧妙的地方,第一个是巧设实验情景,冥冥之中将探究的目标,探究的操作过程告诉了学生,学生变得“心中有数”。如:让学生把橡皮从手臂上滑下——感受摩擦力,火柴盒与木块比较——压力不同,平放与侧放比较——接触面积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实验,控制变量法潜移默化掌握,成就感油然而生,第二是巧设问题情景,循循善诱,扫清学生实验探究中的困惑,老师没给结论,都是学生讨论之后得出的正确结论,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关于木块与火柴盒静止在倾斜的长木板受不受摩擦力,关于火柴盒平面与侧面的差别。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即学习物理的概念、定律、模型、理论及实验技能等,认识物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实验,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感受自然的和谐与奇妙,领悟其中的意义,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必须首先要创设有利于课堂的情境,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从本次公开课的导入所产生的效应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创设实验情境、问题情景的重要性。
1、实验情境的创设要围绕以下两点原则:
(1)、身边的课程资源是创设实验情境的源泉
学生最熟悉的现象莫过于身边的物理,对身边的物理现象感兴趣,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接近学生的经验,这样创设出来的实验情境才有亲切感,才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木块、长木板、火柴盒等器材容易找,将木板抬高、将火柴盒平放与侧放等容易操作。
(2)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过程
由于各个学校条件有不同,学生的起点、能力等不同,所以在选择实验器材的时候应依据教材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灵活变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巧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验,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抓住如下几个要素: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情景
由于学生的起点、能力等不同,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设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探究活动找到一条最佳的入题“路径”。
(2)问题情境应与“焦点问题”相配合
焦点问题就是所研究的事物或对象的主要问题。确定了焦点问题就等于确定了探究活动的主攻方向,便于把注意力集中于被研究的问题上。因为问题情境是为“焦点问题”服务的,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与“焦点问题”相脱节,不能把问题作 “花”作“难”,应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长木板抬高30厘米与抬高40厘米时,火柴盒由静止到运动,老师问:为什么火柴盒有时不下滑,有时下滑?为什么有的下滑,有的不下滑?接着将火柴盒侧放又问:为什么火柴盒平放下滑,侧放不下滑?每个问题都是探究时操作的关键。
(3)问题情境应为“焦点问题”而铺垫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能让教师更好地通过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等情况,设置一些子问题,为学生“铺垫”好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焦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焦点问题的目的。如:开始就问,木块和火柴受到摩擦力没有?在概念的基础上体会。
(4)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体现师生共同参与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即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合作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求教师要考虑将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与学生一道共同参与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引起共鸣,产生良好的“入题”效果。如:少数同学说火柴盒不受摩擦力,原因是火柴盒下滑了,老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建议学生让橡皮从他手臂上滑下,体会感觉。
(5)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与价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快乐,领悟自然的和谐与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