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今生》有感
读《今生》有感
感恩惜福、踏实奉献,做好言传身教人
XXXXXX
《今生》是一个有着丰富人生阅历又经历了生死的人,回望匆忙宝贵的时光而写下的今生记录,算是给他自己也是给与他相伴人生路的至亲好友们的交代。本书内容朴实无华,读来颇受触动,受益良多。
首先,应该庆幸自己生长在和平安稳的年代。该书著者的先祖是满族正黄旗,正统皇族身份,到他祖父辈已是民国,到他则赶上了新中国的建立。虽然年岁尚幼,却也目睹和感受到了文革的气氛和这场浩劫对家人的冲击,著者的母亲因其父(著者外祖父)曾是报馆负责人而受到“大字报”批判;著者父亲早逝,叔伯们也大都参军,或抗美援朝或在中国的土地上征战沙场;庆幸的是,著者兄妹们的学业并未中断。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国家的好时候,和平安稳、经济快速增长,孩子们尽可能地走进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为自己成长也为国家建设储备能量。于我,虽然年幼时奶奶讲的日本鬼子扫荡的故事仍记忆犹新,但那个哺育我成长的小山村却民风淳朴祥和安宁,建在曾经的庙宇里的小学也每天钟声清亮书声朗朗;然后,就是中学、大学的继续求学路。如果国家动荡不稳,从孩子到青年人怎么可以静得下心来,在学校里吸收前人的经验积累到社会上实践亲为做好传承?
其次,要懂得感恩惜福。著者的书中,从始至终渗透着浓浓的感恩惜福的真挚感情,对母亲、对大哥、对亲戚、对朋友,他用大量的照片和纪念文章回忆亲朋在生活中给予他的点滴关爱,并抒发了他对身边亲朋的感恩和挚爱之情。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尤其强调为人教育,从《三字经》到《弟子规》,从“孔孟”到“百家”,及至现代的《傅雷家书》,无不时刻教育后代要懂得感恩惜福,爱自己更要推己及人。我们是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父辈们辛劳艰辛,为孩子读书成才付出了太多心血,老师们兢兢业业尽其所能倾心教学,朋友们不求回报热心相助,不断前行的路途上,是身边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普通人陪伴和督促我们点滴成长和进步的,对于亲朋和我们如今拥有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怎能不抱感恩惜福之心?
再次,要脚踏实地、有奉献精神。“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时候记下的警句时时响在耳边。在《今生》这部书里,著者无意强调脚踏实地的意义,却用行为和事实阐述了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他就是由一个个平凡岗位的踏实工作起步,做好当下和眼前的工作然后点滴进步,然后成为山西青年报的社长和山西青年联谊会负责人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做到”总是比“说到”更又说服力。而且,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总是有一群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人在那里安心尽力地工作着,著者在书中反复提及并多次表达感谢的“青联”委员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却也都是甘愿奉献不计得失的一群人,在他们身上有一种东西会激励旁人,那就是奉献精神。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也正因为有了个体的无私奉献才变得更加美好,“为了人人其实更为了自己,乐于奉献”,绝对是任何社会环境下都需要并且会获得尊重的品格。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更应该严于律己,明白——只有在塑造好自己的基础上才可能去塑造好新一代祖国的建设者们。读过《今生》,更深刻认识到,虽然我们的耕耘之地只是三尺讲台,但更要懂得感恩惜福,更要脚踏实地、乐于奉献,做好言传身教人,为自己为他人以不枉今生!
2012年5月18日
第二篇:观誓言今生有感
观<<誓言今生>>有感
关于电视剧的观后感,这是第一次.老实说,<<誓言今生>>这部电视剧我还没有看完.刚刚开始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以及是毛概老师叫我们看,第一印象是,这一定是一部书写着某个革命时期的电视剧,至于他的名字,大概讲述的是关于一个民族的誓言吧.待我真正去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发现我只猜中了很小的一部分.<<誓言今生>>讲述的反间谍人员黄以轩和台湾情报官孙世安两人长达50年的斗争,这两个人分别代表的是两岸,她们之间的秘密斗争和间谍与反间谍的殊死搏杀贯穿整部电视剧,通过描述这些斗争逐渐将错综复杂的电视情节和悬念慢慢解开.这个电视剧中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信仰和命运的故事.正如百度百科中所说,真正左右其命运的,是时代的律动,是信仰的坚守.说起信仰这东西,给我的感觉很虚渺很玄幻.为什么呢,正如大部分国人一样,我也完全不知道信仰为何物,更不知道我心中的信仰为何物.这很悲哀,我承认.生活在现实的自我与戏中的主人公为了信仰不懈的争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不禁问,信仰是什么?自己的信仰是什么?在过去,无论是被国人挂上耻辱名号的列强瓜分土地,还是被国人认为是知耻而后勇的抗日战争,抑或是被国人津津乐道的香港澳门回归事件,人们心中的信仰都是国家.民族.这个信仰,支撑着所有的国民,为了家园,他们做出巨大牺牲.为了祖国,他们不惜牺牲一切.为了后代美满和平的生活,他们更是不懈努力.我想,这就是信仰带给我们巨大的能力.这是一个充满血性的民族所需要的.我突然想起一个事情,前段时间,我和一个朋友在麦当劳聊天,旁边一个人过来搭讪.他说他是香港人,于是我们聊了很多时事.在这过程中,他不停拿起手中的圣经向我们解读着,他很会说话,说话很中肯.让我对他手中的圣经有了很大兴趣.但我知道,这正是他的目的,因为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是一个传教士.但让我深思的不是他这个传教士,而是他脑袋中被传输的思想,是信仰.我没想到,信仰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会让一个人拥有远超于信仰两字的力量.我算不上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但我也有一颗爱国之心.祖辈们的牺牲换来我们今天美满的生活,结果我们连自己国家的信仰都不见了.在我看来,信仰不是宗教的信仰,我今天谈的信仰,是国人心中那份热血.我又想起了前段时间的小悦悦事件,那十几个路人如果心中有信仰,会那样吗?如今官场上的权钱交易泛滥,他们有信仰,还会那样吗?许多疑问产生在我心头.一个国家可怕的不是国民不上进不奋发,而是国民一天到晚追求奢华生活,追求物质满足,忙忙碌碌却迷失了自我,迷失我们推崇人性本善的那份良知.看现在的社会,多麻木.恻隐之心谁人没有,但是为何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泱泱大国,却逐渐走向一个道德沦丧的深渊.我父亲说我把这个社会构建的过于黑暗.我说是的.我承认,那是因为我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宁愿让自己有种岌岌可危的忧患意识,也不愿自己在理想的国度中失去方向.霎时间,我知道我的信仰是什么了.是我自己.或许这番话会引来不少非议.但我想说的是,谁人如今可以大谈特谈自己的信仰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呢?我只敢说,我的信仰源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唯有将自己当作自己的信仰,才不会做出对不起自己的事,才不会做出有违自己良心的事情,更不会为了某种东西而忘记了自己是个中国人.少年强,则国强.以自己为信仰,提升自我价值,使自己至少不会成为对不起这个社会的人,这不是我们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吗.若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我相信,真正美好圆满的生活,离我们不远.前方,不再遥遥无期,不再一望无际.感谢<<誓言今生>>,让我对信仰有了思考.人,做事情需要用脑,用脑除了为了思考,还为了有目标.而这信仰,正是我心中的目标.<<誓言今生>>的结局我没看到,因为我认为只要我从中得到我认为足够的东西,再看下也是浪费时间.毕竟它不过是部电视剧.结局我了解了下,很团圆.1997年香港回归之夜,黄以轩和孙世安这两个争斗了几十年的老对手坐在一起,观看着中
国不可阻挡地和平崛起,观看着祖国不可阻挡的统一.孙世安认输了.这样一个团圆结局,观众们喜欢,国家也喜欢.但这结局的前提是什么?是曲折漫长的斗争,为了信仰,祖辈们的努力,祖辈们的牺牲,我们这些新时代的青年,有什么理由不为了我们的信仰所奋斗所知耻而后勇呢?(以上纯粹为个人愚见.)
第三篇:笑对今生——读《成长的滋味》有感doc
笑对人生——读《成长的滋味》有感
惠安县百崎中心小学501班郭煜新指导老师:马琼芳TEL:***
现在,我们的父母都想让我们成为有出息的人,因此,充斥我们生活的是A、B、C、D与X、Y、Z,以及各类特长。单调而压力重重的生活使我们失去了太多的快乐。有时使人感到窒息,有时使人感到渺茫。唉!父母们是否了解我们成长的滋味.这天,爸爸给我买回了《成长的滋味》一书,我一见就爱不释手,似乎找到了知音。于是,我细细地品尝起来。在这本书里收录了中外史上36个关于童年、人生、人性、命运等故事。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曾经所谓的烦恼,所谓的压力,根本算不了什么,特别是史铁生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如何面对人生。
史铁生因双腿瘫痪,性格变得十分狂躁,对生活彻底失去希望,而他有位母亲身子也有着病,甚至比他还严重,可他母亲却很坚强,常常鼓励他要“好好儿活”,直到快死去时,母亲还挂念着他。
读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后,我在史铁生的情感世界走了一个来回,感受到了其挣扎的痕迹。我想,突如其来的疾病从肉体上毁了他,在心理上摧残、折磨他,在此后余年或卧病不起、或置身轮椅,命运剪段了他飞翔的翅膀,还要让他时时刻刻面对“生与死”的问题。可是他母亲更是艰难,一个患肝病的人只有自已知道有多痛,而且还知道即将离去。苦难像一块无比巨大的石头躺在面前,而她只是像西方神话中的西佛斯一样,咬着牙关,将它推上山顶,看着它又一下无情地滑落,又开始新一次的拼搏。“咱俩好好儿活”——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所体现的母爱竟是那么的意味
深长。在这里母亲以自己的残缺而悲伤的余生教给孩子如何面对缺憾的生命。大爱无形啊,母亲的“好好儿活”就像家常话一样真实,可信、可感、可叹!那声音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苍凉,时而缠绵而深沉,最后历尽千难万苦之后的今天,“满足和感恩”成了史铁生对“好好儿活”最终的阐释。正是母亲的这份爱给予他,让他对生活的另外发现——把命运当作别开生面的游历,把人生当作另外一种享受,用笔写出自己的“好好儿活”。于是他借着灵魂的苦磨,用文字记住母亲有关的每一细节,每一细节都是对母亲永远的爱和怀念。读着他的文章,我的心灵似乎经历了一种剧烈的洗礼。菊花“淡雅”,人可以活得平凡;菊花的“热烈和深沉”,人可以活得奔放。史铁生的母亲没有非要他活得“淡雅”,她只是要推着儿子去看菊花,她只是给儿子提供一些建议,重要的是让儿子活出属于自己的个性。
对于我们,人生的路还很长,但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把握现在的时光,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虚度自己美好的人生。不管面对怎么样的困难,都要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儿,都要能铺开自己的人生道路,活着就要“泼泼洒洒”地笑对人生
点评:
本文记叙了我读《成长的滋味》后的感悟,挖掘对自己影响较深的文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阐明了一个道理:成长的路途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笑对人生,活得泼泼洒洒。
文章立意高,开掘深,首尾呼应,主题明确。
第四篇:读《前世今生》有感:活出有意义的这一世
活出有意义的这一世
--读《前世今生》有感
李昕煜
“人生本来并不平等,但最终会平等;不要要求完美,不要在意缺陷,爱才是最重要的;平衡与和谐是智慧的根本,但现在的人们凡事都做得太过;快乐根植于单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钻石,灵魂的工作就是清洁上面的灰尘,使它闪闪发亮……”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美)亚马逊网站 推荐语
初看到这本书名的你,如果以为这是某类不入流的言情小说之类的话,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这本《前世今生》描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真实事例。作者布莱恩。魏斯博士是一位美国著名科学家、心里医生,他将治疗女病人凯瑟琳的神奇过程记录下来创作出了此本书。凯瑟琳因焦虑、恐惧和痛苦的折磨而去进行心理催眠治疗,通过治疗发现前世的86次生命轮回,由对前世的记忆慢慢解除现世的心里恐惧。
我看了这本书,对生命轮回肯定是不认定的、也是不认为这是可信的。但我们能从作者通过对凯瑟琳的治疗过程中,慢慢悟出了一些道理。
如: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一样。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时间,不要强求。它除了讲前世今生的轮回外,还讲述了面对未知的恐惧、亲人的离别、生活中的无奈、愤怒以及贪恋等种种危机时,我们要如何有效的控制自身情绪,并教授自己关于爱与希望、信心与善意、耐心与时机、信任与宽恕的人生建议,让我们打开心灵,以一颗坦然的心迎接广阔的未来。
看完这本书后,本来对这个宇宙充满好奇的我更加觉得宇宙的神奇,同时也不那么害怕死亡了。书中,凯瑟琳80多次轮回中提到:人死后,灵魂脱离肉身浮在明亮的光中,灵魂在光中获得能量,并等待进入下一次的“旅行”.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程。
由此我想到了妈妈以及最近离世的一些人们,他们并未曾真的离我们而去,只是完成了这一世的功课,也许开始修行到下一世功课罢了。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为了学会些什么,懂得些什么道理,当我们该懂得都了解以后,就离开这世界的时候。
当我不再畏惧死亡,也就知晓生命的意义,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只知道一味抱怨世间的不公平、东西难吃、长的不好看、衣服太丑、别人太啰嗦,过去的我被一切肤浅琐碎的事物羁绊,过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名誉带来的虚荣。
现在的我知道,生命不会终止,死亡虽是事实,但死亡不是我生命最后时刻。我会随着时间发展,静候各类事物的到来,享受这一世的美好。看看蔚蓝的天空、娇艳的花朵;与朋友同事愉快的进餐、周末窝在家里看一本好书、陪孩子到户外郊游;漫步在江边,品味脚下踩着落叶发出的沙沙声,欣赏秋日风景;扶起路边倒下的共享单车、捐赠出家里多余的衣物、给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送出一杯热饮、雨天路过行人时放慢车速、买下傍晚摆摊菜农的余菜等等等等……余生我会发善心、做善事,让自己有价值的活着。
当内心的恐惧变成了平和,绝望变成了希望,悲伤变成了快乐,仇恨变成了热爱,放下偏执的执念,轻松释然,那么这一生就是一个充满快乐、阳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一生……
作者:李昕煜
作者单位:汉台所党支部
第五篇:读有感
读<>有感
人们都知道有许多向命运挑战的人,比如说张海迪,爱迪生,奥斯特洛斯基,海伦凯乐,吴运铎等.其中,霍金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我读《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后,使我对霍金有了更多的了解。
从这篇课文里,我知道了霍金在21岁时被医生诊断出生患绝症后,不肯向命运低头,勇于向命运挑战,顽强的同病魔作斗争,还刻苦进行科学研究,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他在身患绝症后,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腿的力量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艰难地走上楼去。‘‘可见他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并用他仅有的力量坚持锻炼,使我深受感动‘‘病情不断地加重,霍金终于站不住了,坐上了轮椅十个手指中,只有两个还可以活动.说话相当困难,说几个词要花很长时间‘‘虽然命运威胁着他,随时都可以要了他的命,可是他仍旧坚持进行学术交流,向命运挑战,他是多么坚强啊!一般的人是无法跟他比的,那些人也许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后,会痛苦不堪,卧床不起,有的甚至刚得到消息就自杀了。
霍金太坚强了,我们现在有的人,得了一点儿小病都会十分伤心,十分着急,更别说身患绝症以后,那不是会因痛苦而早早的死去吗?我相信,每个人都存在着担心自己生病的这一想法,但是每个人生点儿病是难免的,可是不能因为"病"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伤心欲绝,痛苦流涕,我们一定战胜病魔,要向霍金那样向命运挑战。
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人最凶恶的敌人,就是他意志力的薄弱和愚蠢”的确也是,张海迪就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虽然瘫痪了,但她的桌子上放了一面与眼睛平行的镜子里看书,这样日复一日,她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会见了保尔在“我的大学”中,结识了高尔基在“我的生活故事”里,理解了海伦凯乐.她从不理会那不公平的命运,开始懂得在追求理想,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得靠努力奋斗.张海迪为了学好英语,她就把英语单词和句子写在桌上,墙上,床单上,泥塑的大娃娃身上,有空就读或背.1982年12月15日,张海迪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她与霍金一样,我钦佩她。
霍金现在还活着,这就是向命运挑战所创造的奇迹.如果霍金现在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一定会问他许多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