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德宏公安队伍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导新时期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道德规范,更是公安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代表党和国家形象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模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争当文明公民,对推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创建平安德宏,建设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质,正确认识公安机关的职责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体现国家意志、法律尊严的公安机关,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公安机关执法和服务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表着法律的尊严;公安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体现在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保障好和服务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据此,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安机关进一步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意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安机关认真履行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安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创建良好警营文化、形成人民警察日常生活行为自律的标尺。公安机关只有模范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公德、警德,发扬公安机关的优良作风,才能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认清公安队伍现状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面对艰苦繁杂的执法任务,面对异常复杂的执法环境,面对各种巨大诱惑的严峻考验,作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民警,在道德取向和价值观念上,回避不了多样性、选择性、差异性等特征。总的来讲,我州公安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定、忠于职守、勇于奉献,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但是,由于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和诱惑,极少数民警中仍存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悖的问题:如搞权力寻租、公权私用;责任心差,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特权思想严重,对群众“冷硬横推”等。各级公安机关党委班子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树正气、鼓士气、明荣理、唾耻辱。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安应该率先垂范
公安机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八荣八耻”作为公安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政治建警的任务,扎扎实实抓落实。
把荣辱观落实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中。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公安工作面临国内外人流、物流、资源流、信息流加快的压力,面临着维护稳定任务与警力素质不相适应的压力,面临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与警察执法服务环境、条件不相协调的压力。因此,要通过党团生活、民警大会、大讨论、各种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让广大公安民警打牢思想基础,知荣辱,树新风,崇尚科学,提升警营文化底蕴。
把荣辱观落实在领导班子的率先垂范之中。官气正则民风清。学习、贯彻好“八荣八耻”,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是关键。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过程中肩负的重任,言行一致地模范遵守、认真执行“八荣八耻”,做到正人先正己,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
把荣辱观落实到公安队伍的管理监督之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靠深入细致的教育,更要靠制度的保障与监督。一方面,要切合实际地修正队伍管理制度、执法执勤制度、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考评制度等,进一步完善队伍绩效管理机制,把“八荣八耻”列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队伍建设考评的主要内容,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民警的政治业绩、工作成效、纪律作风、勤政廉政挂起钩来,体现在职务升迁、立功评优之中。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做到内外监督和上下监督相结合,自身警醒与组织监督相结合,普遍教育与严肃查处相结合,使每一名民警充分认识到监督工作无“禁区”,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每个民警的脑海里,落实在每个民警的言行中。
把荣辱观落实在“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三基”工作之中。要把“八荣八耻”教育扎扎实实贯穿在增强基层实力,增强基层活力,提升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上,重点做到“三突出”:
一、突出基层队伍建设,打牢民警政治思想基础,为推动警力下沉奠定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突出基础业务建设,紧密结合我州实际,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上下功夫,建立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的作战机制,加大信息筛选和研判,把重点放在对重点行业、重大隐患、重点区域、重点目标、重点人员的清理排查上,围绕“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目标,建立信息顺畅、时效保障的综合性、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系统和防控网络。
三、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在抓好全州无房派出所建设、县市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的
第二篇: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何泽云
2006年第6期 ——先进文化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规范,鲜明阐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总体上看,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社会呈现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主体和信息来源多样化的情况,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明显增多,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因此,以“八荣八耻”为尺度和标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引导青少年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强化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青少年接受教育主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课堂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以及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优秀精神产品有机结合起来,与形势政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进教案、进课堂,在“入耳、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在引导学生“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识善恶”上见成效,在“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上求共识。通过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青少年的政治立场、责任意识、思想感情和道德行为上。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重视主题实践的陶冶作用。各级各类学校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通过“三下乡”、“四进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载体,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文化涵养道德,以道德提升文化。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庆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积极倡导网络文明,使校园网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新平台。突出以人为本和诚信建设,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突出人民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的人格和学养时刻影响、感染着青少年学生。广大教师应坚持以教书育人为职守,以敬业奉献为己任,本着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把学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有机统一起来,做到德艺双馨,律己爱生,备好每一个教案,讲好每一堂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探究真理、感受社会、思考人生、面向未来。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形成全体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以身作则、严格自律、以德施教、关爱学生的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作者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第三篇: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范文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6-10 08:31:00 ]作者:吴英编辑:studa20
[摘要]“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三观”的重要内容和集中反映,是大学生“三观”教育新的道德标杆。为实现“四有”新人的育人目标,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健康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健康人生观、正确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增强道德情感,是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度概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我们必须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首次以“荣”与“耻”相对照的方式在是非、善恶和美丑之间划出了泾渭分明的界线,为加强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教育树立了新的道德标杆。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于大学生“三观”教育的价值分析
“三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核心。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生立人之本,立业之基,立交之源。
1.“三观”教育的实质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三观”问题说到底是理想信念问题。“三观”属于人的精神世界,决定了人的其他方面的观点和态度。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首要素质,它“是人的多层次的需要中的一种高级的需要之一,是人作为一种有理性的社会动物的精神规定,又是人的行为规定。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核或精髓,是三观的集中体现。”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2.荣辱观是大学生立人之本、立业之基、立交之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个人层面讲,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从学校层面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南。“八荣八耻”指出了大学生在荣辱观上的正确所选以及应当摒弃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耻”是道德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人能知耻,就有了对假丑恶进行批判和抵制的勇气。“荣”是人的道德发生和形成的外在动力,人能向荣,则“不待扬鞭自奋蹄”。荣辱问题表明了一定社会、群体、个人对是非、善恶、美丑的态度、立场、观点,其核心是道德判断和选择、价值导向和文化心理共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立人之本。大学生应当以此为道德修养的基点,积极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为人如果不知荣辱所在,“则为无本之人”。顾炎武也说:“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立业之基。大学生应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加强自身创业本领。荀子说:“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社会主义荣
辱观更是健全大学生人格的内在心理机制,是大学生立交之源。求荣拒辱是人们的思想常态,而达到趋荣避辱的理想目的的途径则因人而异,“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若其所求之之道则异也”。因此,大学生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在社会交往中,恪守做人准则,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堂堂正正做人,诚诚恳恳做事,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于大学生“三观”的辩证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社会存在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都是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产物,随着经济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同时,它们又对社会各种利益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如果它们能够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则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人们在为维持自身生存所进行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由此相应产生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就“三观”与荣辱观而言,“三观”是荣辱观的基础,决定和制约着荣辱观。荣辱观是“三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三观”教育的集中反映,它渗透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
1.“三观”是荣辱观的基础。决定和制约着荣辱观。荣与辱是人生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所反映的是“主体(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自己的实践或交往活动等原因,得到他人、群体、社会给予的肯定的、积极的评价或否定的、消极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或羞辱感和自卑感”。人们的荣辱观总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表现为一定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认知观念。“三观”决定了荣辱观的本质内容和外在表现形式。荣辱观是道德观的重要范畴,它作为意识形态之一,伴随人生,渗透整个社会,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价值取向和社会风气。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要求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上“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明确以爱国主义为导向的价值观念”,“肯定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基础的是非观念”,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因此,要以“三观”教育为基础,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着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全面小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三观”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三观”的生动体现,是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的道德杠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等许多方面,是贯穿“三观”教育的红线。通过大学生自身内部荣与辱的对立统一运动,为其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持久动力。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困惑和迷茫。而且,由于我们的教育目标过高、教育内容过于抽象,使得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过程、结果不一致或严重脱节。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集中反映和生动体现。荣辱观是一个人看待自己行为和评价他人行为的基本准则。大学生的荣辱观体现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不知荣辱无以为人,一个人只有知荣辱、懂羞耻,才能在行为上做到有选择、有取舍。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也难以强大起来。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于大学生“三观”教育的实施途径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对全社会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荣辱观教育应当走人课堂,走人家庭,全方位走人社会生活,突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强调实践性,从而落实大学生的“三观”教育。
1.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在人们的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世界观,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荣辱观,荣辱观则能动地反映着人们的世界观。首先,大学生应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紧密相连、有机统一的,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的荣辱观,是加强大学生科学世界观教育的重要指针。其次,要重视学校教育和大学生的自觉学习。学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教之耻为先”,必须发挥学校在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应重视大学生的自觉学习,自觉学习是大学生自我养成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教与学的互动,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有效地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并外化为其积极的道德行为。最后,要引导大学生践行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道德建设工作,大学生世界观的改造也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大学生亲自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八荣八耻”的时代价值,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去感悟“八荣八耻”的重要意义,以此促进他们塑造美好的人生理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找准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2.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健康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态度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荣辱观作为人生实践的具体问题之一,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表现,集中反映每个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和人生的根本态度,一个人的荣辱观可以反衬出其道德人格和具体的人生实践行为。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健康人生观教育,主要体现在明确他们的人生目的、端正他们的人生态度、科学认识人生的意义等方面。“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一命题涉及的是人生的目的。为人民服务是“最具生命力的科学理性”。向着社会,为着人民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人生的一种升华,大学生对人生目的的思考,“从应然的角度,则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科学、革命、积极的人生观,为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进行了科学的引导和梳理,体现了人生发展的内在必然。人生态度是指关于自我人生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态势。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端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重点是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在荣辱观上的关系问题。荣辱观是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内在主观心理因素,个人无疑必须服从集体和国家的需要,国家的荣辱以个人和集体的荣辱为前提,“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大学阶段既是青少年形成和确立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思想最迷惘的关键阶段。随着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他们开始思索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等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促进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意义的重要思想武器,它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互相结合,是非、善恶、美丑界限鲜明,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本领和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地把荣誉当作鼓舞与鞭策自己的外在动力,知荣而进;把耻辱当作自己弃恶向善的内在动力,知耻而弃。
3.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它是人们据以判别好坏的标准。客体价值的有无、值得追求与否、作出肯定或否定选择的理由等,都依赖于主体所具有的价值标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符合人民最大利益为根本价值标准的正确价值观。“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正确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发展,是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基础。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教育,首要的是保证价值导向的正确性。不同性质社会的荣辱观是不同的,“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荣辱观是社会的价值导向,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比鲜明,直接指出了我们要“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些道德要求与准则既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大学生的做人准则。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要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把荣辱观全面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去。而且,对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多元价值环境,我们要做客观分析。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需求逐渐分化,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一些大学生荣辱观念淡薄,是非不分,真假混淆,美丑颠倒,其价值观被一些腐朽、落后的不良倾向所扭曲。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主流是好的、积极的,符合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这些负面影响无疑也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正确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契机。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从而为建构多元中有主导、主导之下有多元的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得失一朝,荣辱千载。加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鲜明的导向性,现实的迫切性。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明荣辱之别,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到知荣明耻、知行合一,切实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觉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守法纪、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和行动指南,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第四篇: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一、法官队伍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指导
理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内在的、隐性的但非常巨大的动力。法治理念,是关于法治的原理、精神及法治化的操作技术,它构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法治理论的基本框架。没有法治理念,法治就难以向广度深度推进,法治的终极目的也无法实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法治理念。
法治的过程,不在于我们制定了多少法律,而在于我们树立了什么样的法治理念,或者说确立的法治理念是否深入人心?法治的实现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和树立法治理念的过程,就是把法律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的过程。理念不清,定位不准,将会导致司法制度的紊乱,将也会带来司法制度的不稳定性。因此,党中央我国的国情出发,作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决策,对造就一支更加坚强有力的法官队伍,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先进的法治理念不仅能促进社会的公正,而且还能提升一个人的素质与气质。如果司法人员缺乏一种对现代法治理念的认同和执行,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一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接受法治理念的指导,那么,再完美的现代 1 制度和管理方式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没有思想、理念层次上的革新,其所产生的行为要么是空中楼阁、要么是畸形怪胎,如此建立起科学、统一、先进的司法理念对于法官个人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法治理念不仅对个人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法治精神的未来发展走向。法治社会是一个观念的共同体,它依赖于某些共同观念的维系和滋养。法院的作用不在于审判了多少个案,而在于法院在多大程度上树立起了全民族的法律信仰,在于是否通过法律公正的审判树立了民众对法律的信心和培植了公正的传统。如此说来,法治理念是长久的根本的内在的指导,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就能避免和纠正司法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就能从大局的、长远的目标来规划法律的发展。同时,法治理念构成了一个国家法律文化的精髓,它贯穿于整个法律实践过程中,通过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培育、影响传承于后人,能培育一个国家的法治传统和法律精神。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民法院队伍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采取多种措施狠抓队伍建设,法院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在少数干警中,仍然存在着司法理念不端正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裁判不公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中心环节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二、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法院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就是一面旗臶,一个方向。领导班子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法院的全局,直接影响到法官的舆论导向。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法官队伍,首先必须树立法院领导班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意识。一是树立依法治国理念。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就是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针对法院外部就是支持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依法独立办案,为法官独立办案创造宽松的司法环境。针对法院内部就是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法官,以能力以实绩以人格为标准选人用人。不任人唯亲、唯钱、唯权、唯色。坚持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从大的方面就是要自觉尊重法律和服从法律,维护法律尊严。从法院内部小的方面就是要制定和尊重法院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依法办事,用制度选人用人约束人管理人。不独断专行,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把廉政建设作为重点环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工作中,党组成员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讲政治,牢牢把握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审判工作每年上一个台阶;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不断提高领导决策管理水平;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讲团结,顾全大局。按照“强班子带强队伍”的思路,对班子成员高标准严要求,整个班子成员要做到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调、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为干警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二是树立党的领导理念。就是自觉地将法院的各项工作臵于党的领导和监督之下。自觉贯彻 3 执行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的审判职责。领导班子要带头抛弃和抵制那种借口司法独立而否定或脱离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审判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党的先进性和司法实践的本质要求。三是树立服务大局理念。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就是保障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法院的领导班子必须在法院的各项工作中带头讲大局,讲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实现全社会的和谐正义,不能借口“依法办案”而“躲进陋室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四是树立司法为民理念。使法院的各项工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司法为民,做人民群众的公仆,杜绝“冷横硬推,吃拿卡要”,坚持廉洁自律、热情服务、文明办案。五是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政法机关的神圣职责。公平正义是司法的核心和灵魂。作为法官队伍的领头人,必须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倡导秉公执法、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坚持公正与效率、坚持公开公平的司法理念,做法律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守护神。
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升法官队伍的裁判思维方式。一是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经常开展“宗旨、性质、职能教育”、“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党员先进性教 4 育”以及“争创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性,认识手中的司法权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法院工作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和宗旨观念,端正司法的指导思想;树立司法为民的价值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二是开展增进情感活动。树立司法为民的指导思想,坚持从加深全体法官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联系抓起。在全体法院干警中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假如我是受害者”的换位思考活动,引导干警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努力克服冷、横、硬、推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以及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问题。树立亲民观念、为民意识,从而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要带着感情,热情文明地接待当事人和来访群众,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党的温暖,法律的关爱。
二是加强法官理论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审判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担负着打击、保护、调节、监督、教育等重要职能,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机关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同一般国家行政机关相比,素质要求更高,责任更加重大。因此,法官承担着处理、决断社会各种纷争的重任,是捍卫文明和传播文明的使者,是公平正义的化身,良知 5 的守护神。法官的能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法律实施的效果。这就要求法官不仅要时刻忠于职守,忠于党和人民的利益,更要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广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司法理念要更新,法律法规要健全,案件出现新类型,新的时代向法官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学习是法官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法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思想、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努力造就学习型法官,专家型法官,复合型法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而,法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才能适应人民法官的职业要求。认真开展“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讨论和“审判无差错、干警无过失、工作创一流”等活动,增加学习投入,狠抓业务培训,努力为法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干警的业务知识和审判、调解、执行艺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程序。坚持用制度办事用制度管理人,作到从制度上保证为民,从程序上公正为民。一是立案庭推行信访“八到位”,即意识到位,坚持司法服务意识;思想到位,坚持做到与信访人员换位思考;制度到位,不断健全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排查到位,特别是重大节日、活动,召开信访稳控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做好排查;纠错到位,敢于有错必纠;工作到位,坚持规范行为;作风到位,变上访为回访和约访;协调到位,争取支持和配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执行局制定出台了解决执行难的 6 七条措施,建立以被执行人所在地为依据,以村、镇办事处、街道等为单位,排查登记所有未执结案件,建立台帐并建立以各村、镇等治保主任、司法助理等为联络员的执行信息网络,发现被执行人目标及时出击,巧妙执行。二是严格规范执行程序,提高执行效率。对执行、审判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对执行审判的各个环节限时完成,要采取的措施一律公开,克服人为拖拉、低效办案现象,缩短办案周期,增强干警的责任心和公正意识,避免暗箱操作,提高司法效率,减轻群众负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充分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四是引入竞争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实行竞争上岗,述职制度,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在竞争中选人,在激励中用人,在科学考核中识人,通过优胜劣汰和优化人才资源配臵等方式,使队伍始终保持活力。狠抓法院和法官的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信念坚定、严谨求实、公正高效、文明廉洁、执法如山的法院文化,营造爱岗敬业、崇尚公正的氛围,以多途径帮困解忧,以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工作热情。
五、抓改革,完善队伍建设措施。围绕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职业化法官队伍,着眼于我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原则,积极改革完善法官管理制度,坚决摒弃传统不符合审判活动规律的习惯做法。坚决贯彻《法官法》,严格执行法官准入、法官任用等法律规定,确保新进法官队伍的素质。积极探索落实队伍分类、分层次管 7 理,法官助理、书记员单独序列等改革措施。
总之,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干警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切实端正司法思想和司法理念,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司法理念和执法行为上存在的偏差,始终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
第五篇:社会主义荣辱观
各级领导人员
要做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得到了“两会”代表委员的热烈关注和广泛认同,也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拥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各级领导人员的言行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集团、一个单位、一个部门风气的形成,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所以‚八荣八耻‛能否蔚然成风,能否在集团公司上下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践,关键取决于公司各级领导人员能否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关键在于公司各级领导人员是否积极主动地、高标准地做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做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表率。
一、肩负神圣使命(责任),做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推动者
提高认识,高度自觉,是各级领导人员做好推动者的前提。荣辱观应是一个社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更是一个领导人员的起码道德修养。中华民族从古至含今历来就非常看重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古人留下的警世名言。现在的俗语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就是因为各级领导人员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着重大事项决策权、重大人事任免权、重大资金使用权等,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所以各级领导人员必须要从独特的高度和角度去认识和思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遂内涵和重要意义,必须要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深刻对比反思自己与‚八荣八耻‛要求的差距,更应清楚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懂得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只要各级领导人员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员工群众自然会主在潜移默化中上行下效,其思想道德水平自然就会,企业的风气也自然就会好转。从这种意义上说,各级领导人员对此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以身作责,严于律已,是各级领导人员做好推动者的关键。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各级企业领导人员就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带头人,也是8万名电力行业员工的表率和榜样。这就要求各级领导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使命观,在本职岗位上认真贯彻党的宗旨,立足于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力量为广大员工群众作出示范。要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与锻炼,廉洁自律,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成为员工群众学习的镜子与标尺。要有事业心、责任感、全局观,正确对待权利、名声、地位和利益,坚持以为本、实事求是,维护和实践好自己的“官德”,在员工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高屋建瓴,发挥优势,是各级领导人员做好推动者的重点。各级领导人员不仅要身体力行荣辱观,还必须切实负起领导者的责任,结合实际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大力倡导和推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各级领导人员要做本企业‚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作用,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艰巨任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结合集团公司科学发展、节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认真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要将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各单位领导人员的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有机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标杆的良好风气,形成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良性互动局面,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衡量各级领导人员是否真正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标准是具体要让员工群众看到:耻辱现象通过宣传教育有所收敛了;员工群众的信心坚强的树立起来了;荣辱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到推动各项工作见成效了。)
二、完善教育活动机制,做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组织者
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系统工程。各级领导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加强领导,通过完善的机制把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组织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一是要完善领导保证机制,集团公司各级领导人员要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臵、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
二是要完善宣传教育机制。要立足基层、着眼实践、注重养成, 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规律和特点,坚持知行统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融入到各种创建活动之中;要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对各级领导人员重点是党风廉政教育和‚依法治企、以德治企‛教育,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对全体党员重点是宗旨教育和党性教育,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对广大员工重点是诚实守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如何弘扬集团公司‚以电兴业,强企报国‛的企业精神,在工作中实践‚忠诚事业、忠诚集团、爱岗敬业、岗位成才‛。要积极运用讲课、征文、演讲、书画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同时注重创新载体,积极探索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把教育的内容寓于员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之中,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从而在集团公司上下形成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的新风尚。
三是要完善激励考评机制。要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进一步修订完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制度,加入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把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集团公司各类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要求和评选标准;把各级领导人员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注意发现和宣传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发掘和宣传普通员工身上的亮点,同时要把正面引导与批评教育结合起来,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引导人们抵制假恶丑,追求真善美。要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宣传教育活动的好做法和新经验,不断推动宣传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密切联系集团实际,做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
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实践。集团公司各级领导人员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做实、做新、做大、做强‛集团公司的高度,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与实现‚四化一中心‛、构建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推进集团公司科学发展、节约发展、和谐发展。
一要与实现‚四化一中心‛紧密结合。‚四化一中心‛是统领集团公司2006年全年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完成全年各项任务之本。只有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细化管理、强化班子,集团公司各项工作才能够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总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个核心来开展。要深刻领会‚四化‛内涵,明确‚深化改革‛是动力,‚优化结构是‛抓手,‚细化管理‛是基础、‚强化班子是保障‛。我们只有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领导班子,才能够更好地‚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细化管理‛。由此可见,‚强化班子‛是‚四化‛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强化班子‛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依托。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实现‚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目标。各级领导人员要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头脑,以‚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集团公司2006年工作会议的精神上来‛为荣;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改革发展中心工作上‛为荣;以‚明确‘四化一中心’方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荣;以‚忠诚事业、忠诚集团,坚定不移地维护集团公司大局和形象‛为荣;以‚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展现‘四化一中心’成果‛为荣;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员工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荣;以‚知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加强作风建设‛为荣;以‚将集团公司建设成投资控股型、规模效益型、资源节约型、集团化、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先进的大型企业集团‛为荣。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要以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努力提高‚吃透上情、了解外情、掌握下情,找准结合点的创造性工作能力‛、‚学习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创造性用足用好政策的能力‛、‚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建设节约型企业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集团调控、完善管理机制、激活各类要素参与电力市场竞争能力‛、‚团结共事、民主集中、凝聚力量的总揽全局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群体关系的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努力提高‚驾驭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领导水平‛、‚统揽集团公司发展全局的领导水平‛以及‚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水平‛,为‚做实、做新、做大、做强‛集团公司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要与构建先进性长效机制紧密结合。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之举。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活动之中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学习贯彻“八荣八耻”荣辱观,是先进性教育的继续和延伸,是落实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与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党章》作为党的立党之本、根本大法,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是否体现先进性的一把‚标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党章的学习从目标上说是一致的。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与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努力使自己在思想上更加成熟、政治上更加坚定、道德上更加高尚、行动上更加自觉。要与集团公司开展的‚为发展做贡献、为党旗增光辉‛活动结合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双为‛活动从任务上说是一致的。集团公司广大党员要在‚双为‛活动中努力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明辨荣辱、加强修养;立足岗位、彰显先进;率先垂范、树立新风;坚守底线、廉洁自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发展做贡献,为党旗增光辉。要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结合起来。要按照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决定》的文件精神,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按照‚知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总要求,加大调查研究工作力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为基层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要与反腐倡廉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三要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本质上讲属于道德文化建设范畴。以道德文化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综合素质的客观需要。要通过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努力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提升人的文化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倡导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努力做到止于礼、合乎情、趋于善、臻于美,切实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拓展企业文化外延,以当荣之事为荣,以当耻之事为耻,通过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用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引领集团公司‚做实、做新、做大、做强‛。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集团公司各级领导人员,是各项事业建设的骨干,是广大员工的带头人,一定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四化一中心‛的高度,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知行合一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做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推动者、组织者、实践者。为构建和谐集团、全面实现集团公司各项宏伟目标、推进集团公司科学、节约、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道德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