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5篇)

时间:2019-05-13 02:4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

第一篇: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时,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提出的关于“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重要论述。精辟地概括和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着眼点;“八荣八耻”把学校德育工作概括得淋漓尽致,它涉及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人”,“怎么样培养人”的具体问题,更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准则。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校成为强音,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扎根。

荣辱观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具体反映,支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华民族有着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在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应当明辨,不能含糊,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事关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对广大青少年

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他们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教育的紧迫课题。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大,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等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胡总书记的论述,特别强调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这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一光荣任务完成好。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课堂,引入教材,引入社会实践活动,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延伸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要把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结合起来,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我校以“理论指导、提高觉悟”为前提,以“敬业爱生、贡献社会、完善自我”为主题,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以“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基本规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为重点,以

建立师德建设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制约机制为保障,以师德先进典型为样板,以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着的不道德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深化师德建设,强化师德素养,优化制度环境,提高师德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德艺双馨、品学并佳、乐于并善于从事教育职业的教师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要以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为已任,自爱、自尊、自重、自律、自强,不断提高人格素养,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

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不仅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总结经验、探讨规律;不仅要治标、及时解决有悖师德现象,而且要治本、制定规划,建立制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坚持全面推进的原则。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负责任的态度,还要具有负责任的能力。师德与师能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个教育教学能力不合格的教师,不可能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为此,要以师德建设为先导,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

坚持先进性、规范性要求与底线规定相结合的原则。要坚持师德的先进性、规范性要求,崇尚师德,弘扬师德,提高师德水平。以共同理想为思想基础,团结和动员广大教师为科教兴国大业而奋斗;以最高理想为精神支柱,团结和动员教师中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先进分子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要坚持师德的底线要求,从当前实际出发,从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共性问题入手,从学校教师的基本行为要求抓起。针对不同时期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阶段性目标和师德底线要求,逐步提高师德水平。

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注重培养、树立师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师德典型;不断完善思想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互相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评价机制,推动各项制度规定的落实。

师德建设要坚持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基本准则,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为主要任务。

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使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具体化、制度化。广大教师对师德规范要自觉认同、遵守,并持之以恒,真正做到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遵纪守法、廉洁从教。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高标准要求自已,在当前“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淡理想;求享受、畏艰苦”等不良社会风气面前,要严以律已,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忠于职守,爱教乐教,满腔热情、全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按教育规律从教,认真钻研业务,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引导,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在注重言教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身教,以高尚的情操、模范的行为、高大的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脚踏实地,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以自身渊博的知识、高洁的人格教育、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适应形势要求,坚持开拓创新,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自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团结协作,勤奋工作。教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真诚地团结同志;要互相帮助,精诚团结,坚持和弘扬团队精神;要在勤于动脑的同时,勤于动手,勇于实践,要努力把自已塑造为既懂专业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双师型”人才。

要坚持底线规定,防止发生有悖师德的行为。根据教育局重点解决十个问题,学校提出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准”的底线规定,既不准有违背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言行;不准旷教、随

意调课、工作时间饮酒;不准擅改教学计划或不完成教学任务;不准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及非教学规定的其他的商品;不准向学生、家长索要或收受财物,更不准借升学索要财物或“回扣”;不准以不文明语言、行为对待学生、家长、老教师和领导;不准在教学场所抽烟和使用移动通讯工具;不准违规办班、收费、补课;不准在教学、科研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们成果。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有高尚的师德,还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不仅能想干工作,还要能干好工作,师德建设必须是师德与师能的高度统一,各校要建立一整套学习和考核制度,以保障把师德建设落实到实处。

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教师养成勤勉敬业之德、爱生奉献之德、诚实有信之德、谦和团结之德、为人师表之德,努力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加强对班主任、新教师上岗前的培训,推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继续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

加强管理和考核:学校建立“班主任考核、一线教师教学水平考核、中层干部考核、二线人员考核、教职工劳动纪律考核、实验实习教师考核、毕业班工作考核与奖励办法、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考核与奖励办法”等项考核。通过考核将师德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建立重大责任追究制度:学校对下列情况予以追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既教师体罚学生造成极坏影响的;因值班脱岗造成学校财产重大损失的;私自收取学生的各种费用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的;因违纪、违法受到行政处分的;其它重大责任事故。

开展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等评选活动。激励教师不断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已,不断在业务上锤炼自已,努力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将采取学生问卷、部门推荐、考评组评审、领导小组认定等办法,使评选公开公平公正,真正把师德高尚、业务熟练的名师推选出来成为学习的楷模、榜样。

开展活动,让教师充分展示自已。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各部门要设计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德育教育论坛、优秀课评选、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评选等活动,让教师把自已所长充分展示出来,引导教师在业务上求深求精,扎扎实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加强组织和领导。学校设师德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学校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级干部和各部门主任组成。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工作的特点,设计本部门师德建设与评价具体方案。以活动为舞台,以评价为导向,真正建成一支过硬的干部、教师队伍,将师德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作为初中学生要求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以贯彻落实“八荣八耻”为契机,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规范、在规范中自律、在自律中进步,进而提高自己思想觉悟,要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当代有志青少年,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志向。坚定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体现生命意义。

为了达到让全体学生知荣辱、辩美丑、严律己、树新风的目的,我们学校针对学校工作和学生实际,大力营造学习“八荣八耻”的良好氛围,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学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抓好四条线,落实“六个一”达到“四进”、“四入”,使其尽快内化为德育工作的准绳。

抓好四条线。即抓好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班主任、全校学生。这四条线是开展此项学习活动的关键所在,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我校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最强音。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付诸于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育人先育德”的理念,明确学习贯彻“八荣八耻”是“兴校之源,育人之本”;全体教师及班主任要认真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找到落脚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全校学生要认真学习,不但要熟记,更要落实实际行动中,让“八荣八耻”扎根于自己的心灵。

落实“六个一”。即每学期召开一次领导班子会议,依据各部门实际,制定各部门实施方案;召开一次全体教师会,提高认识,并就本人实际写出体会文章;召开一次班主任会,结合本班实际,制定本班落实“八荣八耻”活动方案;召开一次学生会,依据“八荣八耻”查找自身不足,进而坚定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八荣八耻”;开

展一次落实“八荣八耻”的知识竞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四进”、“四入”。即让“八荣八耻”进班级、进课堂、进管理、进活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根植学生心灵,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总之,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教师日常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要求纳入到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之中,并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考核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

第二篇: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师德建设工作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求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师德准入制度、师德评价制度、师德弘扬制度。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提出了师德建设的新内涵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精辟概括,内涵深邃,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这些都是广大教师必须传承的优秀传统。

这些年来,关于师德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从韩国的大学教授的学术造假,到我国某著名大学教授事件,到学校乱收费,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吃”学生、“拿”学生,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更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理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上,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学活动上,体现在教师自身人格的不断提升和追求上,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行为和品质上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任务。社会主义新师德观,要求将师德建设作为科教兴国、创新国家建设中的最重要环节。要求将师德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注重品德(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修养,追求学术创新,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文明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要以新一轮的师德建设为突破口,以良好的师德和教风来带动校风、学风建设,加强师德建设,使广大教师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促进者。教师的言谈举止,是学生树立正确荣辱观的重要的校园环境,要大力加强教师“三观”教育,开展学术诚信的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项目,广泛宣传师德典型,提高师德整体水平。要严格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和任用,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使其成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中师德建设的三项制度

虽然我们的广教师总的来看是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不错的队伍,但是师德师风的建设,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目前师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意识在个别教师身上缺失。不可否认,还有个别教师缺乏理想信念,只盯着名利地位、个人的荣辱得失;有的教师以“离经叛道”为时髦,借口“学术探讨”,在课堂上、报告讲座中公然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攻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有的崇洋媚外,公开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等;有的教师只为个人着想,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

“崇尚科学、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意识在个别教师身上的缺失。不可否认,有的教师诚信缺失,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为了职称、待遇,挖空心思弄虚作假;有的教师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潜心钻研,不讲学术道德;有的教师甚至请人捉刀代笔,据他人成果为己有,把别人的文章拼凑成自己的成果,有的教师干脆成篇剽窃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后就作为自己的成果等等。

“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团结互助”意识在个别教师身上的缺失。不可否认,有的教师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认真备课,知识陈旧,观念落后,捧着一本发黄的讲稿日日炒冷饭,没有新观点、新知识;有的教师不认真钻研,课堂上东拉西扯,信口开河,不知所云,有的学生听课还不如自学;有的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拼命利用争取课题“圈钱”,将研究生作为不用付费的“(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打工者”;有的教师干脆不备课,捧着一本书,从头念到底,有的学生说听课是学浪费时间;还有教师的不改革教学方法,一味地满堂灌、填鸭式,更不要说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个别教师整天想着如何多赚钱,将教学班级越来越小,同一门课一周上下5-6次,把工作量算法一分一毛,天天想着多捞外快,把本职工作作为副业,应付了事,热衷于课外兼职,到处“走穴”;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不认真,课外大搞辅导班,或在家里带学生,收取高额辅导费;更有个别教师利欲熏心,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师生关系中,要学生给自己送钱送物等等。而在团结合作上,仍有许多教师喜欢单干,缺乏团队精神。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建立师德准入制度。

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的朋友、心理治疗者;人际关系的交往家,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同时,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教师这个角色,要求建立教师招聘中的准入制度。

一个人虽然取得老师资格,并不代表他是一位好老师。一个人虽然进入了教师队伍,并不代表他是合格的教师。只有把有真才实学而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安排到教师岗位,才能真正端正师德师风。由于师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需要更加重视道德修养。

这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各级各类学校,除了师范院校毕业生外,还有许多海外高校的、非师范类高校的毕业生。许多学校对教师招聘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般高校进入的门槛都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有的小学也提出要进硕士了。国家有教师资格证书,但没有师德资格证书。

建议国家设立师德准入制度,对要成为教师的人员,除了教师资格证书外,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师德考核体系,从个人的行为倾向、诚信记录、科学态度等指标来衡量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于从事思想理论教育、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更要从严掌握。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建立师德评价制度。

师德永远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创新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师德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一个人初当老师时充满激情,并不代表他始终能对教育事业保持坚定信念;一个老师过去是学生的表率,并不代表他能永葆先进本色;一个老师口头上对教育事业信誓旦旦,并不代表他内心的高尚。

我们的学校对教师的德、能、勤、绩、教学、科研、管理、育人等方方面面的考评办法不可谓不细,但一些学校在具体评价时常常走样、变味。如(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对师德师风、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三个主要方面的评价,往往是科研最硬,教学次之,师德师风则被忽略。在学校的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常常有“师德一票否认制”,但在操作上常常变动“一票通过制”,很少有在师德上被否决的。

建议各级政府要对各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把师德师风监控和评价作为评价教师主要内容,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最主要内容,把师德不合格的教师随时从师资队伍中清除出去,保持师资队伍的纯洁。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建立师德弘扬制度。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教师职业的崇高,就在于教师身上体现出的那种薪火相传、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甘为春蚕、人梯、红烛、铺路石的高尚人格和奉献精神。

在树立师德典型中,我们不乏先进人物。陶行知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像一面大旗,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指引着一代代的师者。上海义务支教编外“乡村女教师”查文红“一切为了孩子”,使我们共同感悟了“崇高”一词。上海杨浦高级中学校长名誉校长“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教师的字典里没有一个够字”、“学历水平不等职业水平”、“教育的事业就是爱的事业”、“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正成为广大教师的学习典范。

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师德传统,提倡敬业奉献,建议政府及学校要建立一整套的师德弘扬制度,将弘扬师德,努力进取,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只有我们树立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通过全方位的师德建设,才能真正使广大教师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排头兵,成为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

第三篇: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

实意义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高度凝练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对全社会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在本质上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是相统一的。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明确了任务和要求,又鞭策我们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二、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强调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鲜明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既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二是强调特别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治理社会风气的要害,抓住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让广大青少年掌握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也要让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校长、每一位教师在这方面都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融合并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一是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要首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强化有关荣辱观教育的内容,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部将在今后修订课程标准、审查教材内容时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

二是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要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特别是班主任教师更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要求纳入到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之中。学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考核班主任和教师的重要指标。

四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和联合有关部门,努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第四篇: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范文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6-10 08:31:00 ]作者:吴英编辑:studa20

[摘要]“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三观”的重要内容和集中反映,是大学生“三观”教育新的道德标杆。为实现“四有”新人的育人目标,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健康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健康人生观、正确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增强道德情感,是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度概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我们必须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首次以“荣”与“耻”相对照的方式在是非、善恶和美丑之间划出了泾渭分明的界线,为加强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教育树立了新的道德标杆。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于大学生“三观”教育的价值分析

“三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核心。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生立人之本,立业之基,立交之源。

1.“三观”教育的实质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三观”问题说到底是理想信念问题。“三观”属于人的精神世界,决定了人的其他方面的观点和态度。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首要素质,它“是人的多层次的需要中的一种高级的需要之一,是人作为一种有理性的社会动物的精神规定,又是人的行为规定。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核或精髓,是三观的集中体现。”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2.荣辱观是大学生立人之本、立业之基、立交之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个人层面讲,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从学校层面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南。“八荣八耻”指出了大学生在荣辱观上的正确所选以及应当摒弃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耻”是道德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人能知耻,就有了对假丑恶进行批判和抵制的勇气。“荣”是人的道德发生和形成的外在动力,人能向荣,则“不待扬鞭自奋蹄”。荣辱问题表明了一定社会、群体、个人对是非、善恶、美丑的态度、立场、观点,其核心是道德判断和选择、价值导向和文化心理共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立人之本。大学生应当以此为道德修养的基点,积极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为人如果不知荣辱所在,“则为无本之人”。顾炎武也说:“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立业之基。大学生应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加强自身创业本领。荀子说:“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社会主义荣

辱观更是健全大学生人格的内在心理机制,是大学生立交之源。求荣拒辱是人们的思想常态,而达到趋荣避辱的理想目的的途径则因人而异,“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若其所求之之道则异也”。因此,大学生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在社会交往中,恪守做人准则,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堂堂正正做人,诚诚恳恳做事,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于大学生“三观”的辩证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社会存在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都是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产物,随着经济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同时,它们又对社会各种利益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如果它们能够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则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人们在为维持自身生存所进行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由此相应产生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就“三观”与荣辱观而言,“三观”是荣辱观的基础,决定和制约着荣辱观。荣辱观是“三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三观”教育的集中反映,它渗透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

1.“三观”是荣辱观的基础。决定和制约着荣辱观。荣与辱是人生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所反映的是“主体(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自己的实践或交往活动等原因,得到他人、群体、社会给予的肯定的、积极的评价或否定的、消极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或羞辱感和自卑感”。人们的荣辱观总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表现为一定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认知观念。“三观”决定了荣辱观的本质内容和外在表现形式。荣辱观是道德观的重要范畴,它作为意识形态之一,伴随人生,渗透整个社会,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价值取向和社会风气。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要求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上“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明确以爱国主义为导向的价值观念”,“肯定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基础的是非观念”,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因此,要以“三观”教育为基础,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着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全面小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三观”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三观”的生动体现,是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的道德杠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等许多方面,是贯穿“三观”教育的红线。通过大学生自身内部荣与辱的对立统一运动,为其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持久动力。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困惑和迷茫。而且,由于我们的教育目标过高、教育内容过于抽象,使得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过程、结果不一致或严重脱节。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集中反映和生动体现。荣辱观是一个人看待自己行为和评价他人行为的基本准则。大学生的荣辱观体现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不知荣辱无以为人,一个人只有知荣辱、懂羞耻,才能在行为上做到有选择、有取舍。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也难以强大起来。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于大学生“三观”教育的实施途径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对全社会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荣辱观教育应当走人课堂,走人家庭,全方位走人社会生活,突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强调实践性,从而落实大学生的“三观”教育。

1.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在人们的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世界观,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荣辱观,荣辱观则能动地反映着人们的世界观。首先,大学生应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紧密相连、有机统一的,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的荣辱观,是加强大学生科学世界观教育的重要指针。其次,要重视学校教育和大学生的自觉学习。学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教之耻为先”,必须发挥学校在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应重视大学生的自觉学习,自觉学习是大学生自我养成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教与学的互动,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有效地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并外化为其积极的道德行为。最后,要引导大学生践行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道德建设工作,大学生世界观的改造也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大学生亲自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八荣八耻”的时代价值,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去感悟“八荣八耻”的重要意义,以此促进他们塑造美好的人生理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找准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2.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健康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态度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荣辱观作为人生实践的具体问题之一,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表现,集中反映每个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和人生的根本态度,一个人的荣辱观可以反衬出其道德人格和具体的人生实践行为。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健康人生观教育,主要体现在明确他们的人生目的、端正他们的人生态度、科学认识人生的意义等方面。“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一命题涉及的是人生的目的。为人民服务是“最具生命力的科学理性”。向着社会,为着人民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人生的一种升华,大学生对人生目的的思考,“从应然的角度,则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科学、革命、积极的人生观,为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进行了科学的引导和梳理,体现了人生发展的内在必然。人生态度是指关于自我人生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态势。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端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重点是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在荣辱观上的关系问题。荣辱观是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内在主观心理因素,个人无疑必须服从集体和国家的需要,国家的荣辱以个人和集体的荣辱为前提,“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大学阶段既是青少年形成和确立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思想最迷惘的关键阶段。随着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他们开始思索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等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促进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意义的重要思想武器,它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互相结合,是非、善恶、美丑界限鲜明,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本领和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地把荣誉当作鼓舞与鞭策自己的外在动力,知荣而进;把耻辱当作自己弃恶向善的内在动力,知耻而弃。

3.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它是人们据以判别好坏的标准。客体价值的有无、值得追求与否、作出肯定或否定选择的理由等,都依赖于主体所具有的价值标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符合人民最大利益为根本价值标准的正确价值观。“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正确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发展,是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基础。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教育,首要的是保证价值导向的正确性。不同性质社会的荣辱观是不同的,“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荣辱观是社会的价值导向,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比鲜明,直接指出了我们要“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些道德要求与准则既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大学生的做人准则。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要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把荣辱观全面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去。而且,对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多元价值环境,我们要做客观分析。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需求逐渐分化,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一些大学生荣辱观念淡薄,是非不分,真假混淆,美丑颠倒,其价值观被一些腐朽、落后的不良倾向所扭曲。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主流是好的、积极的,符合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这些负面影响无疑也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正确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契机。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从而为建构多元中有主导、主导之下有多元的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得失一朝,荣辱千载。加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鲜明的导向性,现实的迫切性。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明荣辱之别,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到知荣明耻、知行合一,切实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觉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守法纪、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和行动指南,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第五篇: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6、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先进文化乃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具有导向价值的文化,它具有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向导的作用。在当今世界文化形态、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下,我们要特别强调坚守文化阵地的历史使命,强调弘扬先进文化,不能用文化形态的多元化代替指导思想一元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首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国家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文化必然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先进文化,能够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阐明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基本立场,也为全党在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在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面临诸多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的经济转型;二是经济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三是高科技革命的影响。尽管这三个方面所产生的问题在20世纪后期都已经存在,但在新世纪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要求人们对先进文化的功能和标准作出准确的判断。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出现了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它们作出科学的判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们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如何认识和判断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也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网络文化改变了社会信息发布的传统方式,如何处理自发的网络文化与社会控制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显得日益迫切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时代的发展,阐明了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再次,体现了坚持文化的价值标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史表明,只强调社会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适应性,就会出现一个社会问题,即经济、科技压抑人文精神。当代西方的社会病主要就是这个问题。相当一些西方思想家已经看出,只是经济发达,缺乏理性精神和人类情感的社会是不能长久的。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深刻指出:

“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如果一种文化是以享乐主义、物欲主义为基调的,是以弱肉强食、损人利己为价值准则的,即使它是依托于发达的经济水平的,也不能成为人类效法和追求的目标。因为,它对人们的心灵是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的文明发展是开倒车的,是违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的。因此,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来衡量文化的先进性,可以克服唯经济发展的片面性,使文化的功能不发生扭曲。应该说,无论是党的十五大所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是“三个代表”中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内涵,都体现了这样的文化价值标准。先进文化的价值标准,最主要的就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因此,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要努力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培养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先进文化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它能够适应和促进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和建设者,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同时又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前进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不仅因为它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

在于它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定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 态领域的斗争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效抵制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侵蚀,坚守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塑官德(最终定稿)

    从古至今,官德对社会道德风气和国家的兴衰成败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时下提升官德正为世人瞩目,显得犹为迫切。胡锦涛总书记“八个为荣、......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辨是非难处世,不知荣辱不成人。清晰、明确的是非界限是一个民族正气盎然、精神奋发的标志。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调查报告前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 文艺系艺术设计07-3 单景裕 由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于全体人民自我的要求与约束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的课题。为了积累自身素养,更深入了解......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多少公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