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我市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调研报告
根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调研的通知》(皖食药监办转〔2008〕31号)的要求,**市局于近日组织相关科室就**市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6年来,通过**市药监系统200多名工作人员的努力,基本形成了适合**地方特色的药品安全责
任体系的雏形模式。即以紧紧围绕药械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有效,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以人才培养和素质提高为动力,以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为二翼,以信息化和标准化为纽带,以宣传教育促规范、严厉查处治假劣为手段,瞄准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大环节,构筑专业执法队伍为主,群防队伍为辅的药品安全责任网。
一、**市药品监管体制现状和历史回顾
(一)**市药品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药政管理局脱离卫生部,与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医药管理局合并,成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集中统一监管体制正式建立。2003年新一轮机构改革,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监部门在继续履行药品监管职能的同时,增加了对食品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牵头组织对重大案件查处职能,逐步形成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
随着国家机构几次改革,按照国家、省、市对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市药品监管体制也先后随之进行了改革。**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原医药局的基础上于2002年6月组建药品监督管理局并实行了省以下垂直管理,2004年12月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赋予了食品综合牵头职能。
(二)机构设置状况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8个县(市)局及**市药品检验所,市局机关内设8个职能科室,各县(市)局内设4个股室。
全市系统共有行政编制183个,事业编制65个,现有在职职工199人,其中药学及相关专业132人,占总人数66.3%,本科以上学历112人,占总人数56.3%。
(三)队伍建设状况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以来,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药品监管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十七大精神,按照 “依法行政、服务发展、科学监管”工作要求,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论,以开展创建“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机关活动为载体,狠抓了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狠抓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知识文化结构;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了专业人员结构;通过狠抓公务员教育培训,提高了干部队伍学历层次;通过狠抓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提高了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意识;通过狠抓“四好”班子建设,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通过几年的干部队伍建设,目前,我局多层次、多专业、高学历的干部职工队伍正在形成,有效的促进了药品监管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执法监督机制建设状况
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教育执法人员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我局纪检监察室,主要是对药监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药品监督检查过程中依法履职、办事效率、风险评估、反腐预防、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即时监察并向纪检监察部门反馈,反馈的监察信息经调查核实,视情作出处理并发出廉政监察建议书或廉政监察整改通知书。同时监察部门建立健全一系列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目前正在施行的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违反“服务创业提升效能”公开承诺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回访制度(试行)》、以及《**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本规范包括“五公开”、“十不准”和“六条禁令”。这一系列制度有效的杜绝吃、拿、卡、要,着力解决工作推诿,效率不高等问题。
(五)药品监管体制状况
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有效地克服了地方保护主义对药监执法的干扰,保证了药品监管政令畅通和职能到位,加大了执法力度,确保了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实行垂直的管理体制,药监部门恪守“五个不变”的要求,确保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得到有效建立,药品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现行体制下我市依法行政特点
近年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紧紧围绕“两到位、两集中”的依法行政基本要求,规范行政审批(核),提高办事效率,其主要做法是:
(一)认真清理行政审批。根据宜政办发〔2006〕14号文件,我局2006年清理后行政许可进中心统一办理项目为四项,我局承诺在5个工作日
第二篇:对农村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2002年我局成立以来,对县城内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开展了药品安全信用建设工作,经过3年来的规范和督促,县城内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药品安全信用建设初见成效。为促进我县农村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我局近期组织人员对寒葱沟镇、浓桥镇、抓吉镇、别拉洪乡、前锋农场、前哨农场等九个乡镇政府、3个农场场部,66个村委会、26个农场连
队及350位农民,开展了全县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状况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我县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经营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我县农村现有药品经营企业25家,各级医疗机构102家,真正具有现代经营理念、掌握现代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体制完善的药品企业和医疗机构寥寥无几。众多的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规模偏小,经济实力有限,这些导致了整个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综合实力较弱。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与发展,一些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揠苗助长”,少数药品经营企业和村级医疗机构甚至“饮鸩止渴”,时而会做出一些如经营使用假冒伪劣药品、隐瞒欺诈等不讲信用、不计后果的行为,以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从而影响了自身的信用建设。
药品安全信用水平偏低。一是农民对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状况评价总体较低。在本次抽样调查的350位农民中,对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状况予以评价的有326人,其中,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状况良好的43人,占总体的13.2%;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状况一般的81人,占总体24.8%;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较差的202人,占总体62%。二是乡镇、农场机关及村委会对农村药品安全信用认可度较低。在104个乡镇、村委会、农场机关及农场连队的调查中,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良好的有16家,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一般的有33家,认为农村药品安全信用较差的有55家,分别占总体15.4%、31.7%和52.9%。
药品安全信息渠道不畅通。我县区域面积6262.48平方公里,分布着五乡四镇,三个国营农场,128个自然村、屯、农场连队,全县总人口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6万人,占全县人口的80%,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村屯偏远,经济欠发达,所以信息网络建设不完善,对外界的信息较闭塞。农民获取的信息微乎其微,对经营者个人信誉信息更是所知甚少,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不良行为也未见披露,未形成足够的影响力,特别是药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就调查的326人当中,了解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有无失信行为的人员几乎为零。
农村药品安全中出现诚信缺失的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诚信缺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些原本就是劣质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思想动机不纯,获取最大利润是其唯一目标,蒙骗欺诈农民患者是他们惯用的卑劣手段。另外一些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由于同行业间的激烈竞争,再加上有些低价的假冒伪劣药品充斥于市,企业和医疗机构无正常利润可得,以至亏损时,一些企业和医疗机构就往往会做出一些失信的行为。
农村药品经营和医疗市场规则不健全也是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诚信缺失产生的另一因素。虽然医疗机构诚信缺失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然而就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而言,它不但不能给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带来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相反建立诚信体系和处理诚信缺失还要支付成本,增加行政费用,这无疑对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是没什么眼前利益可言的,由此,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诚信体系建设上的积极性不高。
药品安全信用意识普遍淡薄。信用观念、信用意识在大多数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负责人的头脑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是大多数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负责人不够重视提高自己企业的信用水平。二是多数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对自身的发展前景感到非常渺茫,抱着干一天算一天的态度。
经营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影响农村药品安全信用建设。经营者既是普通公民,又是企业的核心力量,是企业的领导者。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是左右企业信用水平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个人说了算的私营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县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绝大多数是个体经营,经营者均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职业道德意识,法制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在药品经营和医疗服务中不讲职业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使用假冒伪劣过期失效药品等现象在农村时有所见。就我局2002——2004年查办的86起药品违法案件中,有50起发生在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农村医疗机构中,占案件总数的58.12%,从非法渠道采购假冒药品的案件占总数的75%,个别批发企业向农村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的案件
第三篇: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自查自评情况汇报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考核评价指标》的内容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对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价结果
1、《县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考核评价指标》共三级,其中三级指标项,未达到要求的指标数项,占总指标数的%;
2、部分达到要求的指标数项,占总指标数的%;
3、达到要求的指标数项,占总指标数的%。
二、整体综合评价
自3月份制定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县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指标,召开全县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以来,积极开展工作,按照评价指标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各(街道)、各相关部门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做到任务有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开展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创新性工作,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精心组织实施,才能把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工作做得更好、更实。各部门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考核评价指标达标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中。
三、完善
存在的不足将进一步改进,未达到指标要求的工作将进一步落实。为2012年在全县所有乡镇开展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第四篇:六大药品安全体系
六大药品安全体系
一是落实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区政府成立药品安全委员会,把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与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分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二是健全农村药品监管网络体系。以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为基础,大力加强乡镇协管员和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健全工作制度,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将监管触角延伸到农村最基层。
三是建立日常监管责任体系。实施药品安全监管分片包干责任区制度,严格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辖区内不发生药械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四是构建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建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档案,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实施“黑名单”制度,推进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
五是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由应急预案、应急机制和应急队伍组成的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建立完善隐患排查、风险防控、信息报送、应急值守等保障措施,全面提升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六是构建联合打假协作体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公安、工商、邮政、卫生等部门建立联合打假协作机制,建立多方联席会议制度,整合执法资源,实现信息互通,提升执法效能。
第五篇:对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蔬菜产业大有可为
为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化步伐,最近,我们专门深入到**街、新洲、白衣等乡镇街道进行调研,并就如何推进蔬菜产业化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发展的优势
1.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我市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一般冬季气温低于10℃,夏季高
于22℃,春秋两季多在10℃—22℃之间,非常适合蔬菜的种植与生长。同时,我市原为一隅洪荒之地,西纳九澧之水,东连八百里洞庭,千古沉河堆积成洲,土壤十分肥沃,是种植蔬菜的最佳壤土。
2.有成熟的种植技术。我市阳由垸历年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闻名全省的蔬菜种植基地,当地的农民大多是种植蔬菜的行家里手。近几年,在发展传统蔬菜的基础上,还大面积种植了反季节蔬菜。出产的蔬菜以其色美、鲜嫩、质优、产量高、品种多等特点闻名于湘鄂,产品不仅供应本市城区,还远销全国各地。白衣、保河堤等地种植藠果历史悠久,也掌握了成熟的种植技术。
3.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本市市场需求来看,我市50%以上的市场都存在蔬菜缺口,需外调40%以上的蔬菜才能满足需求,仅我市一中食堂每年就从澧县购菜7.5万公斤以上,特别是一些早春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大部分需从外地调入。从国际市场需求来看,世界年人均蔬菜占有量102公斤,日消费量为0.28公斤,远未达到世界营养学会推荐的日人均0.35─0.50公斤的水平。特别是目前人们消费理念大多遵循从温饱型─营养型─保健型─环保型的发展规律,正形成一股“绿色消费”的热潮。“绿色食品”的主要对象蔬菜蕴涵着巨大商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各国农产品将以低关税或零关税贸易,迫使各国将按比较利益进行资源配置,进而引起全球产业布局重新调整。蔬菜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些工业化国家因土地资源价格、劳动力等机会成本而不得不放弃部分市场,而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价值较低,因此,我国蔬菜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市水陆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离金罗火车站仅30公里,水运直通洞庭湖和长江,便于蔬菜的外运外销。
4.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蔬菜与稻谷比,有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从两者的成本核算来看,稻谷每亩的生产成本400元,露地蔬菜800元;每亩稻谷净收入250元,蔬菜2200元。露地蔬菜是稻谷的近9倍;如果反季节种植,则会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我市澧阳社区菜农宋进宜,一年种蔬菜3亩,年收入就有1万多元。种植蔬菜的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二、取得的成绩
1.蔬菜面积不断扩大,特色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今年,全市种植蔬菜5万多亩,占全市农作物的9%,占经济作物的16%,成为仅次于水稻、油菜的第三大农作物。今年蔬菜总产量预计可达1.5亿公斤,总产值将超过2亿元, 将占农业总产值的15%左右,与2005年相比,面积增加了一倍,总产量将扩大一倍,产值将增加1.3倍。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蔬菜上市品种日益丰富,目前我市蔬菜已有55大类,1000多个品种,初步形成了一大批特色生产基地。如白衣的藠头、新洲的辣椒、**街的萝卜等已声名远扬,成为我市蔬菜产业的知名品牌。
2.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种体系逐渐优化。当前,蔬菜设施栽培、无公害病虫防治、配方施肥、食用菌液体栽培、破季蔬菜栽培等7项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瓜果蔬菜嫁接、组织无土培育、野生蔬菜立体栽培等新技术示范成功。从2006年起,先后引进、推广了春帅丝瓜、以色列硬果蕃茄、蜜本南瓜等蔬菜品种40多个;50%以上的蔬菜品种实现了升级换代,蔬菜良种普及率达80%以上,品种体系逐渐优化。同时,我市现已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通过验收的达到了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逐步发展壮大,不仅提高了蔬菜产品的档次,而且增强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蔬菜加工初具规模,出口创汇初现端倪。近年来,我们通过探索蔬菜产业发展新途径,大力发展蔬菜加工项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截止去年底,全市共引进发展了绿康食品、大沥环球食品、丰莲食品、金宏菜业、金达食品、蓝筹食品、平和食品、广源蔬菜等蔬菜加工企业,年消化鲜菜6万吨,年加工产品1.1万吨,出口产品0.4万吨,出口创汇达100万美元。
4.营销体系建设加快,中介组织稳步发展。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销售渠道不断拓展,以零售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集散点为一体的蔬菜市场网络逐步形成。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吸纳团体和个人会员1071多个,培养营销大户10多户,年交易量达2万吨,年成交额5000万元左右。今年,全市从事蔬菜营销的达120多人,外销蔬菜0.5万多吨,蔬菜营销队伍和中介组织在蔬菜销售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