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1课型:名著导读课题《莎士比亚戏剧》
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莎士比亚
课型:名著导读课题《莎士比亚戏剧》
2008-2009学年语文必修四学案第十二周第二课时编号:61
编写人:杨小杰编写时间:2009年5月2日
审核人审批人
班组姓名组评师评
一、【使用说明】
学生认真阅读本学案内容,完成相关级别习题:A级为识记、积累B级为思考、筛选C级为合作探究D级为应用、拓展。教师可根据学案内容,自行调整。
二、【学习目标】
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三、【学习重、难点】
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特色
四、【自主学习】
(一)、补充知识(A级为识记、积累,标注出重点知识)
1、介绍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于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
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历史学家乔治·斯蒂文森说,后人从这些文字资料中大概勾勒出莎士比亚的生活轨迹:13岁时家道中落,此后辍学经商,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1597年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后时光。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莎士比亚生前没出版过自己的剧作。
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他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2年左右)。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遗嘱。每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这天为“世界读书日”。
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莎士比亚
他的两个据说比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罗肖特画像,手迹则
有6份签名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一剧中三页手稿。1623年,演员J·海明和H·康代尔把他的剧作印成对开本,收进36出戏(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号称“第一对开本”。从1772年开始,有人对于莎剧的作者不断提出过疑问,并且企图证实作者是培根、C·马洛、勒特兰伯爵、牛津伯爵、德比伯爵、等等,但都缺乏证据。
2、作品
莎士比亚代表作有,悲剧,喜剧,历史剧等,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三或
四首长诗。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
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包括:
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
密欧与朱丽叶》,《奥瑟罗》,《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
生非》(人教版教材称《皆大欢喜》);《错中错》,《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
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
(二)、熟读教材《名著导读》的《莎士比亚戏剧》(B级为思考、筛选)
五、【合作探究】(C级为合作探究,组内讨论完成)
莎士比亚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特色的典型形象,理查三世、伊阿古、爱德蒙和麦克白夫妇之类极端个人主义野心家是其中一类。你如何理解这类人物?
六、【课堂小结】
收获
疑惑
七、【当堂检测】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检测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第二篇: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导学案
出题人:沈中科
【学习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
2、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
3、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
4、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学习重点】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学习难点】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速读全文。要求勾画出重点字,注意字音字形字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辍学()酝酿()庇护()铿锵有力()
悲怆()挑唆()忐忑()大腹便便()
刚愎()专横()牴牾()脍炙人口()
2、写出下列注音字的字形。
闻名xiá()迩声名quâ()起hóng()沟cāng()桑 mâi()力
迷wǎng()跌 dàng()打hùn()cuàn()位 sǒng()恿
3、解释下列词语
闻名遐迩:
令人瞩目:
声名鹊起:
推陈出新:
浓墨重彩:
不拘一格:
出类拔萃:
大腹便便:
百家争鸣:
栩栩如生:
二、整体感知,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莎士比亚戏剧这篇文章都介绍了哪些内容?
合作讨论
1、莎士比亚作品的创作背景
2、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是什么?
4、莎士比亚的剧作语言有何特色?
交流展示
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好记录)
二、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用抽签方式)
1、莎士比亚作品的创作背景
2、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是什么?
4、莎士比亚的剧作语言有何特色?
点拨升华
1、对xx同学或某题的展示,我有以下看法或纠正、补充(他人展示时,及时在以上题目下做好自己看法的记录)
2、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点拨
检测达标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1616年5月3日病逝。如今,在他的故居,已竖起了近200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都代表一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他的名声也可想而知。就像中国人研究“红学”一样,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也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莎学”。
B、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两部长诗、一部十四行诗集、37部剧作。他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590——1600):
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十四行诗集》
九部历史剧——《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代表作)、《亨利五世》、《约翰王》
喜剧代表作是《威尼斯商人》
悲剧代表作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悲剧。
2、中期(1601——1607):七部悲剧、四部喜剧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
《雅典的泰门》也很著名。
3、后期(1608——1612):传奇剧
《辛白林》 《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C、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已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
D、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变化多端,娴熟灵巧的遣词择句勾勒出给人无尽遐思的丰富意象、扣人心弦的剧情发展和各具特色的鲜明的人物特征。莎士比亚根据人物身份与处境的不同而选用不同语体的语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从而使人物的语言形象化,使剧中三教九流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舞台上。在莎士比亚所有的这些形象化的语言中不可或缺地运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丰富的人物独白、双关语、比喻等的手法。
2、以下是莎士比亚名言,请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条,谈谈你的体会。
· 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 惟有埋头,才能出头,急于出人头地,除了自寻苦恼之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
· 你还能说‘苦啊,最苦没有了’你的苦,还不曾苦到底呢。
·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 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
· 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
· 我们宁愿重用一个活跃的侏儒,不要一个贪睡的巨人。
· 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
·报复不是勇敢,忍受才是勇敢。
· 千万人的失败,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 思想是生命的奴隶,生命是时间的弄人
· 名誉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
· 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
· 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
·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反思感悟
1、本课我的收获是:
2、存在的疑惑是:
今后的措施及建议是:
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
第三篇:莎士比亚戏剧观后感
《威尼斯商人》与《哈姆雷特》
汉语言文学2009101201姚伟鸿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其戏剧既洋溢着现世的欢乐,又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如同灯塔一般,引导着人们超越凡俗而趋于神圣,超越卑微而达于崇高。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剧本,塑造了许许多多名垂青史的人物形象。如《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人夏洛克、安东尼奥。如《李尔王》中的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如《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王后格特鲁德、叔叔克劳迪亚斯。又如《奥瑟罗》中的伊阿古等等。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些人物典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描写的这些人物性格都有某种优缺点被极端化,放大化。
我们在看莎士比亚的这些剧本时,我们很容易对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产生同情,怜悯,喜欢,爱护或是厌恶,憎恨,不屑等情绪。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与莎士比亚在字里行间不断地描述这个人物,通过人物对话,或是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不断地把人物的优点或缺点无限的放大,将人物塑造得几乎完美无缺或是穷凶极恶。
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商人夏洛克,莎士比亚在文章一开头就这样描写了:“犹太人夏洛克住在威尼斯。他靠放高利贷给信仰基督教的商人聚敛了大笔钱财。他还很无情,总是严格地限定还钱的数额和时间,这样所有善良的人都很讨厌他„„”事实上这一段描写我个人道是觉得夏洛克没什么坏的,借高利贷这种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严格地限定还钱的数额和时间又没错。不过如果你看到了下文:“因为安东尼奥常常把钱借给那些不幸的人,而且从不向他们要利息。”时,你心中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突然觉得夏洛克贪婪、无情、刻薄?是不是觉得安东尼奥善良、慷慨、大方?
这就是莎士比亚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做法放到一块而产生的效果。
而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莎士比亚继续描写了夏洛克剥夺不听他话的女儿的继承权,在法庭上不退半步的一定要割安东尼奥一磅肉的情形。这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将夏洛克无情地特点写到了极致。
而反观对于安东尼奥的描写,当巴萨尼奥在安东尼奥没钱的时候去找他借钱时,安东尼奥为了朋友的幸福考虑,无奈地去找自己的仇人夏洛克借钱,接受了夏洛克的无理条件。而在他的商船无法按时归来,无法按时还夏洛克高利贷的时候,安东尼奥又写了一封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信给巴萨尼奥,信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歌曲一磅肉以后,我估计性命难保,我希望临死能和你见上一面,但这还要看你的行踪。如果我们之间的友谊不足以请你过来,那么你也不要因为这封信而来。在这一封信中,我们看不到一丁点对于这件事的起因巴萨尼奥的一点埋怨,没有叫巴萨尼奥负担一点责任,所有的事都由他担着。而只是想在临死面前见他一面,信中也允许了巴萨尼奥可以不去见他最后一面。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朋友啊!这是一个真正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啊!
而我们知道,宽恕朋友容易,但饶恕仇人便是任何一个人都很难做到的了。偏偏莎士比亚便安排安东尼奥做到了。在庭审的最后安东尼奥说道:“如果夏洛克愿意立下字据,承诺在临死的时候把财产留给他的女儿和女婿,那么他情愿放弃夏洛克应该给他的那一半财产。”面对一个之前要取己性命的人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可以锁安东尼奥已经被描写成了一个圣人了。
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又将哈姆雷特描写成一个极忠极孝的人,不顾一切地为付报酬,最终和仇人同归于尽。同样被莎士比亚塑造成极忠极孝的人还有《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
而麦克白夫妇就被描写成贪婪成性,欲求不满的卑鄙人物,特别是麦克白夫人。同属于这种类型的还有哈姆雷特中的王后哥特鲁德和叔叔克劳迪亚斯。李尔王的大女儿,二女儿。
莎士比亚的喜剧中还经常出现品格高尚,单纯无私的人。如《奥瑟罗》中的苔丝狄蒙娜等等。
正所谓诗言志,大凡一个作家写一部作品总是要表明他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并希望按照他的世界观改造世界。
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圣人和坏人,并让这些圣人更圣,坏人更坏。莎士比亚将这些人物典型的优缺点在文章中无限地放大到了极致,使圣人更圣,坏人更坏。我个人觉得不是简单的仅仅是为了读者喜欢某个人物或是讨厌某个人物,也不尽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剧情需要”所可以解释的。而是为了表达莎士比亚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他所处于的世纪的人的一种剖析。表达了莎士比亚对于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的崇拜和向往,对卑鄙无耻地人的厌恶和鞭挞。莎士比亚渴望用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超越凡俗而趋于神圣,超越卑微而达于崇高。表达散发了莎士比亚浓浓的人文主义思想,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第四篇:莎士比亚戏剧 读书笔记
马克思曾赞赏“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说:“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我也不得不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所感敬佩,婉转的对话,曲折的情节,都把我深深的吸引了进去。对于《莎士比亚戏剧》这本书,我已沉入其中。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主人公哈姆雷特首先面对的是自己原先的理想被破灭。处于年轻时代的哈姆雷特并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挫折和阻碍,思想十分单纯。好景不长,哈姆雷特的父亲去世了,在德国接受教育的他回国,得知自己的母亲在父亲死了一个月后就改嫁给篡夺王位的叔父,在哈姆雷特的心中开始渐渐的对这个世界的事进行了怀疑,他明白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有很多人可能会讲他母亲的不好,可她母亲本是个善良的人,在嫁与不嫁之间,她是在选择哪种不幸,而不是在选择自己的命运。
哈姆雷特一心想复仇,但他要杀的是他的母亲和叔父,就算杀了他们他又能怎么样?所以流传至今的名言:“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由此诞生了。而后奥菲利亚的哥哥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带领一批人冲进宫来,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新国王利用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决斗的机会,在雷欧提斯的剑上蘸了毒,同时还准备好毒酒,以便将哈姆雷特除掉。最后,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谋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克劳提斯也被哈姆雷特刺死,哈姆雷特只能留下遗嘱,让好友霍拉旭完成他的心愿。
故事的结尾,塑造了一个十分悲剧的收场,几乎所有的人都死了,而这正是现实所在,他们试图去改变现实,最终什么也没有改变。这种无奈,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体现,也许这就是人本身的最大的不幸。
而《威尼斯商人》在我们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有所接触了,在《威尼斯商人》中,有一个叫鲍西亚的富人女孩,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于是,求婚者从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儿,都希望能得到她„„ 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而后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而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他只能向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夏洛克借钱,而夏洛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铅匣,也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赢得了鲍西亚。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亚和娜瑞萨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计划没有达成。鲍西亚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是割这一磅肉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安东尼奥的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只好认输。这戏剧告诉了我,何事无需太计较,或许太计较也不是什么好事。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诸如此类的成功戏剧还有很多,对于评价《莎士比亚戏剧》,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莎士比亚本人,根本就不会有他这部无与伦比的作品。
第五篇: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洛阳一高 高三(2)班 尹姝瑶
读莎翁要有耐心,否则要急得你满屋跑眉毛。
我当初无疑是很无耐心的一个人,因此我的眉毛现下淡得很-----都跑光了。
《罗蜜欧与茱丽叶》五场十二四幕,我以为其实只要一句戏词便好------风华绝代的小姐立在窗台上,望着心上人大场喊道:“哦,罗蜜欧!为什么你是罗蜜欧!”只要这一句便足矣。这悲剧尽交待个清楚。
只怕观众是都要不干了。
要说起来,东西方的戏剧总有些异曲同工的妙处。东方的戏剧之中也总要有那么些华丽丽的铺陈,戏折儿子才曲词悠扬声腔婉转,戏台上是否化浓妆的胖女人且不论,戏词儿便吸了人进去。
美感是个奇怪不讲实用性的东西,是锦衣华服袖口的滚镶蕾丝边儿或是宝石袖口,让一个故事意外地有价值。
我记得莎翁的画相上,左耳是戴着耳环的,式样儿很相互,长相也不华丽,面相上人还清瘦得很,不知这单薄的身子怎么装下这爱情的繁缛。
莎翁剧里的主角儿多不讨我喜欢。大部分太执著,而执著通常造成悲剧。当然它存在了,那即使看起来不好,但其存在本身也是合理的。我倒是比较爱那些小人物,配角儿:朱丽叶啰啰嗦嗦的乳母,哈姆雷特的好友心腹霍拉旭,与王子斗剑的寻除病奥菲丽娅的史长雷欧提斯更有优雅刚毅的王子范儿;而奥赛罗里反面人物伊阿古,心眼儿虽坏,却比刚愎自用的摩尔人要强上许多-----
这种感觉像是许久以前看电视,《士兵突击》里我最爱史合伍六一,《亮剑》里赵刚比李云龙顺眼;《人间正道是沧桑》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柯蓝和柯兰的母亲;《西厢》里莺莺和张生都是不及红娘半分可爱。
我深感受剧情限制,主角儿总要有些束手束脚,而配角儿因此更讨我的喜。作为符号人物,主角儿有使命有更大的责任,总之,是暴露更多,也反而让人易于忽略一点一滴眉目含情。或是这样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出场越多越让人提不起意趣来。反而是众生蝼蚁即使庸庸碌碌也来得更有味儿。也许是因为露面太少反而神秘了吧。管他呢。
戏剧,无非正剧喜剧悲剧,无非悲欢离合,无非是写出来的思想的咆哮,无百开头,过渡,结局。猜得中狂不是开头或结局,都不枉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