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薪酬及其风险规避

时间:2019-05-15 06:4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激励薪酬及其风险规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激励薪酬及其风险规避》。

第一篇:激励薪酬及其风险规避

激励薪酬及其风险规避

施乐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阿勒里说过,如果你试图改变运营公司的方式,提高公司的绩效和盈利能力,最明显的方式是,你应当改变你对员工的薪酬、奖励和认可方式。提高组织的业绩有许多方法,设计并合理执行激励薪酬计划无疑是其中的一个有效措施。激励薪酬的内涵及其流行原因激励薪酬也叫可变薪酬、诱惑薪酬或业绩薪酬,是指员工在达到了某个具体目标或绩效水准或创造某种盈利后所增加的薪酬收入部分,它是以员工、团队或者组织的短期或长期绩效为依据而支付给员工个人或团体的薪酬。相对于基本薪酬而言,激励薪酬具有一定的可变性,经营者薪酬实施的前提是业绩考核,而激励薪酬是和业绩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更强。按不同的分类方法,通常把激励薪酬分为:(1)个人激励薪酬与团队激励薪酬。个人激励薪酬主要以员工个人绩效表现为依据而支付的薪酬,主要包括计件制、计时制和绩效工资。团队激励薪酬是以团队或组织的绩效为依据而支付的薪酬,主要包括利润分享计划、斯坎隆计划、鲁卡尔计划以及股票所有权计划。(2)短期激励薪酬和长期激励薪酬。短期激励薪酬是与某个项目或某个受时间约束的目标相联系的薪酬,如绩效工资、盈利分享;长期激励薪酬关注的是组织总体和长远的效益,是针对组织作出长期贡献的人的一种激励薪酬方式,如股票期权。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组织在自己的薪酬方案中引入了激励薪酬计划,实行薪酬与业绩直接挂钩。研究显示,在美国,85%的公司在薪酬方案中采用了不同形式的非固定工资作为薪酬的一部分,68%的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激励薪酬,这个数字比1988年的47%上升了21个百分点。从1991年到1999年间,采用激励薪酬形式的雇主从15%上升到42%。为什么激励薪酬如此盛行呢?首先,与生产力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雇主通常通过裁员的形式来降低雇佣成本和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但裁员终归是有限度的,现在雇主希望运用薪酬杠杆原理,通过将薪酬与个人绩效和组织业绩相结合的办法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升组织绩效。其次,雇主希望他们付出的薪酬能取得“薪有所值”的效果,雇主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就可以挖掘员工的潜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再次,通过激励薪酬,雇主可以把薪酬成本从固定费用转到可变费用,达到控制劳动成本的目的。最后,设计激励薪酬还可以使员工分担组织的风险和分享组织的财富。表面看来,激励薪酬似乎是一种“你出一份力,我付一份薪”的交易,美国的林肯电器公司已成功运用激励薪酬计划多年,但是在美国其他地方和欧洲许多国家却遭遇了失败。虽然激励薪酬看似是一个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好方法,但如果设计和执行不合理,它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也会存在许多的风险。激励薪酬的风险分析(一)激励薪酬计划的制定风险1.激励薪酬的计算模式及调配比例选择方面存在的风险。组织在制定激励薪酬计划时,必然面临着是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还是采用固定的现金模式的问题。若采用前者,基本工资高的人将得到更多的奖励,比如一个10%的奖金分配方案,收入10万元的经理可获得1万元的奖励,而对于收入只有2万元的职员来说,却只能拿到2000元奖励,由此,富人更富,导致大量的低收入员工牢骚不断;若采用后者,基本工资低的员

工将获得更大百分比的加薪,比如每人可获得5000元,对收入只有2万元的职员来说,获益25%,而对收入10万元的经理只获收益5%,这将导致经理的强烈不满。显然,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方式都意味着风险。2.激励薪酬制度及其方案本身存在的风险。八二定律告诉我们,组织中20%的员工创造80%的业绩,而激励薪酬的奖励体制通常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设计的,因此,人们可以发现,总是那20%的人能一再地得到奖金。但对这部分经常得奖的人来说,激励薪酬未必总能起到作用,因为激励薪酬只对有需求的人才有效。对绝大多数未能得到奖励的人来说,却会一再地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激励薪酬制度的设计缺陷对内在激励机制的破坏由此可见一斑。(二)激励薪酬的执行风险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方案制定与执行的目标错位。激励薪酬是以效率和结果为导向的。但实际上,我们在强调效率的同时,却仅仅把时间作为一种奖励的标准;在注重结果的同时,却按资历来进行奖励;在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同时,却以高于普通员工数十倍的薪金去聘请高管。许多时候方案并没有错,但是却得不到很好地贯彻,导致执行结果与方案目标严重偏离。在执行激励薪酬方案时,往往面临以下风险:(1)如何挑选候选人。许多时候,公司的挑选程序缺乏民主和公开性,员工对挑选标准不甚了解,而且一些组织还采用秘密奖励的办法,失去了激励薪酬的意义。(2)激励薪酬缺乏公平和适当原则,奖励与获益的对比数额太小。(3)缺乏内在的稳定性,造成激励薪酬执行的诚信危机。员工经常遇到奖励无法兑现的情况,这种不稳定性意味着他们虽然有机会获得更多奖励,但同时也面临着奖励无法兑现的风险。2.过分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不利于团队的整合与管理。现代品质管理之父爱德华兹,戴明认为,影响企业效益的原因分为普遍原因和个体原因,企业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其结果与普遍原因关系更大。过分奖励个人会使激励薪酬显得很随意,另外组织授予个人的奖励过高,会打击其他人的积极性,引发员工间的“红眼病”。若这种奖励存在于一个团队中,将会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十分不利于团队的整合与管理,严重时将导致团队分裂。

(三)激励薪酬的外延风险不可否认,单一的激励薪酬的作用会随着员工知识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而递减。激励薪酬的外延风险不在于其本身的设计或执行风险,而是指除激励薪酬之外的其他激励方式所带来的“风险:”。雇主往往认为只要给员工足够的金钱,就可以让员工努力地为他干活。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据美国学者迪桑·詹克斯及其同事的调查,虽然金钱指数在众多激励因素中名列榜首,但另外13项非金钱因素,如教育培训、个人发展和晋升机会、自主时间安排、心理收人等因素的指数之和是现金指数的两倍。人们在追求生理、安全需求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励薪酬的风险规避措施在制定、执行激励薪酬计划时,风险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首先,在设计激励薪酬计划时,应综合考虑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组织环境对组织的薪酬政策非常重要,诸如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施乐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阿勒里说过,如果你试图改变运营公司的方式,提高公司的绩效和盈利能力,最明显的方式是,你应当改变你对员工的薪酬、奖励和认可方式。提高组织的业绩有许多方法,设计并合理执行激励薪酬计划无疑是其中的一个有效措施。激励薪酬的内涵及其流行原因激励薪酬也叫可变薪酬、诱惑薪酬或业绩薪酬,是指员工在达到了某个具体目标或绩效水准或创造某种盈利后所增加的薪酬

收入部分,它是以员工、团队或者组织的短期或长期绩效为依据而支付给员工个人或团体的薪酬。相对于基本薪酬而言,激励薪酬具有一定的可变性,经营者薪酬实施的前提是业绩考核,而激励薪酬是和业绩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更强。按不同的分类方法,通常把激励薪酬分为:(1)个人激励薪酬与团队激励薪酬。个人激励薪酬主要以员工个人绩效表现为依据而支付的薪酬,主要包括计件制、计时制和绩效工资。团队激励薪酬是以团队或组织的绩效为依据而支付的薪酬,主要包括利润分享计划、斯坎隆计划、鲁卡尔计划以及股票所有权计划。(2)短期激励薪酬和长期激励薪酬。短期激励薪酬是与某个项目或某个受时间约束的目标相联系的薪酬,如绩效工资、盈利分享;长期激励薪酬关注的是组织总体和长远的效益,是针对组织作出长期贡献的人的一种激励薪酬方式,如股票期权。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组织在自己的薪酬方案中引入了激励薪酬计划,实行薪酬与业绩直接挂钩。研究显示,在美国,85%的公司在薪酬方案中采用了不同形式的非固定工资作为薪酬的一部分,68%的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激励薪酬,这个数字比1988年的47%上升了21个百分点。从1991年到1999年间,采用激励薪酬形式的雇主从15%上升到42%。为什么激励薪酬如此盛行呢?首先,与生产力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雇主通常通过裁员的形式来降低雇佣成本和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但裁员终归是有限度的,现在雇主希望运用薪酬杠杆原理,通过将薪酬与个人绩效和组织业绩相结合的办法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升组织绩效。其次,雇主希望他们付出的薪酬能取得“薪有所值”的效果,雇主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就可以挖掘员工的潜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再次,通过激励薪酬,雇主可以把薪酬成本从固定费用转到可变费用,达到控制劳动成本的目的。最后,设计激励薪酬还可以使员工分担组织的风险和分享组织的财富。表面看来,激励薪酬似乎是一种“你出一份力,我付一份薪”的交易,美国的林肯电器公司已成功运用激励薪酬计划多年,但是在美国其他地方和欧洲许多国家却遭遇了失败。虽然激励薪酬看似是一个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好方法,但如果设计和执行不合理,它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也会存在许多的风险。激励薪酬的风险分析(一)激励薪酬计划的制定风险1.激励薪酬的计算模式及调配比例选择方面存在的风险。组织在制定激励薪酬计划时,必然面临着是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还是采用固定的现金模式的问题。若采用前者,基本工资高的人将得到更多的奖励,比如一个10%的奖金分配方案,收入10万元的经理可获得1万元的奖励,而对于收入只有2万元的职员来说,却只能拿到2000元奖励,由此,富人更富,导致大量的低收入员工牢骚不断;若采用后者,基本工资低的员工将获得更大百分比的加薪,比如每人可获得5000元,对收入只有2万元的职员来说,获益25%,而对收入10万元的经理只获收益5%,这将导致经理的强烈不满。显然,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方式都意味着风险。2.激励薪酬制度及其方案本身存在的风险。八二定律告诉我们,组织中20%的员工创造80%的业绩,而激励薪酬的奖励体制通常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设计的,因此,人们可以发现,总是那20%的人能一再地得到奖金。但对这部分经常得奖的人来说,激励薪酬未必总能起到作用,因为激励薪酬只对有需求的人才有效。对绝大多数未能得到奖励的人来说,却会一再地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激励薪酬制度的设计缺陷对内在激励机制的破坏由此可见一斑。(二)激励薪酬的执行

风险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方案制定与执行的目标错位。激励薪酬是以效率和结果为导向的。但实际上,我们在强调效率的同时,却仅仅把时间作为一种奖励的标准;在注重结果的同时,却按资历来进行奖励;在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同时,却以高于普通员工数十倍的薪金去聘请高管。许多时候方案并没有错,但是却得不到很好地贯彻,导致执行结果与方案目标严重偏离。在执行激励薪酬方案时,往往面临以下风险:(1)如何挑选候选人。许多时候,公司的挑选程序缺乏民主和公开性,员工对挑选标准不甚了解,而且一些组织还采用秘密奖励的办法,失去了激励薪酬的意义。(2)激励薪酬缺乏公平和适当原则,奖励与获益的对比数额太小。(3)缺乏内在的稳定性,造成激励薪酬执行的诚信危机。员工经常遇到奖励无法兑现的情况,这种不稳定性意味着他们虽然有机会获得更多奖励,但同时也面临着奖励无法兑现的风险。2.过分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不利于团队的整合与管理。现代品质管理之父爱德华兹,戴明认为,影响企业效益的原因分为普遍原因和个体原因,企业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其结果与普遍原因关系更大。过分奖励个人会使激励薪酬显得很随意,另外组织授予个人的奖励过高,会打击其他人的积极性,引发员工间的“红眼病”。若这种奖励存在于一个团队中,将会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十分不利于团队的整合与管理,严重时将导致团队分裂。(三)激励薪酬的外延风险不可否认,单一的激励薪酬的作用会随着员工知识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而递减。激励薪酬的外延风险不在于其本身的设计或执行风险,而是指除激励薪酬之外的其他激励方式所带来的“风险:”。雇主往往认为只要给员工足够的金钱,就可以让员工努力地为他干活。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据美国学者迪桑·詹克斯及其同事的调查,虽然金钱指数在众多激励因素中名列榜首,但另外13项非金钱因素,如教育培训、个人发展和晋升机会、自主时间安排、心理收人等因素的指数之和是现金指数的两倍。人们在追求生理、安全需求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励薪酬的风险规避措施在制定、执行激励薪酬计划时,风险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首先,在设计激励薪酬计划时,应综合考虑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组织环境对组织的薪酬政策非常重要,诸如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政府的法令、宏观经济背景、行业状况等外部环境因素,组织规模、组织发展的生命周期、组织文化等内部环境因素,它们对薪酬体制的建立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其次,在确立激励薪酬制度时,应遵循“三度原则”(即“满意度→期望度→焦虑度”)。应视组织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薪酬中的激励成分,特别是通过设立突出贡献奖、制定远景薪酬标准等方法,让员工能够看到组织的美好前景,这样可以留住优秀员工,并不断增加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要按照“满意度→期望度→焦虑度”的顺序关注员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激励薪酬的最佳效果。第三,在设计激励薪酬体制时,应体现平衡性原则。根据学者的论述,这种平衡性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金与非现金的平衡。在保证员工有一个适当的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现金与非现金交互应用的激励薪酬方式。(2)短期与长期的平衡。对组织整体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员工应适当增加长期激励薪酬的比重,如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员工等;而对短期业绩要求高的员工,应注重短期激励薪酬的设计。在增长潜力比较大的组织,应注重长期激励薪酬的应用;在比较稳定的组织中,应注重短期的业绩发展和鼓励措施。(3)个人与团队的平衡。

尽管从激励的效果来看,奖励团队比奖励个人的效果要弱,但为了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防止团队上下级之间由于工资差距过大导致“下级”心态不平衡,所以有必要建立团队奖励计划,因为只凭个人的才能是不可能组建起一个出色的团队的。(4)风险与回报的平衡。激励薪酬的设计应关注风险与回报的正比关系,即承担风险越大的职位应给予更多的回报。第四,在执行激励薪酬计划时,应强化沟通工作。执行者必须以慎重的态度来实施激励薪酬方案,并定期作出调整,应让员工一同参与激励薪酬方案的制订与调整工作,与所有参加者沟通计划,并尽可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来解释计划,使员工有机会真正了解计划。要打破激励薪酬的形式主义,保证激励薪酬实施过程中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同时,要杜绝激励薪酬发放的时滞效应,做到激励薪酬承诺的可兑现性和及时性。第五,在设计整体薪酬的框架时,不要过分迷信现金的作用。整体薪酬中除了激励薪酬,还应使薪酬结构更加多元化。一个好的薪酬体系一定不是只发现金,而是更加注重对员工的非薪酬激励,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员工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尊重员工、企业文化、提供培训机会和晋升等多方面进行激励。要充分发挥薪酬、福利、晋升与发展机会、心理收入和精神奖励的综合作用,让员工感觉企业有凝聚力,从而自觉地产生出一种归属感。没有一种激励薪酬能适用于任何组织。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发展阶段,激励薪酬方案的设计应是不同的,要保证对激励薪酬体制的动态管理。一个好的激励薪酬体制,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不断进行检测和更新;必须引入新的竞争机制和先进技术来保证激励薪酬的强度;制定、执行和管理激励薪酬计划,要求管理者必须深思熟虑,不打无准备之仗。总之,激励薪酬体制是充满活力的,必须不断地调试、更新,并使其制度化。责任编辑 丛 容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激励薪酬及其风险规避

第二篇:风险管理规避

一位IT管理专家这样说到,很多风险管理工作失败,不是因为风险管理的软件程序不运行,而是很多IT管理员不了解风险的由来,未深入了解风险的症结,仅仅是单纯的尝试管理,那么风险管理注定失败。以下总结了风险管理失败的原因:

首先,风险的定义不一致。一些从业者似乎认为风险来源于风险的不确定性,有的人认为风险来自于造成损失的频率和幅度。而这两种观念有本质的不同。理论上的风险代表不确定性,但是很多理论却不能应用到信息安全中去。

其次,使用的术语不一致。很多管理员正在尝试做风险管理,他们努力的解决风险出现的原因,并建立明确的定义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很多威胁并不是按照常规的手段和正常的方法都能解决,因为它们不是使用正常的数据代码就能够解决问题。因为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威胁”,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风险”,而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漏洞”。就如同,物理学上的质量、重量、速度的单位各有不同是一个道理。再次,漏洞评分系统(CVSS)不同。很多风险评估需要相关的计算公式和测量工具。如果选择的工具和变量不同,测得的风险也有所不同。目前风险评估分几个等级,很多时候企业风险被夸大,或者风险被忽略,就是因为风险评级时的失误。

规避风险培养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人才是关键

德勤一项调查报告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现阶段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对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案例积累尚需进一步加强。

“我们对风险管理很重视,但目前还是比较依赖外部的人才力量,虽然对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兴趣也有耐心,但不得要领。”一位参与此次调查的大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表示。

目前,企业获得风险管理人才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从外部挖人才,不少咨询机构派到企业协助开展风险管理建设的人员也会成为企业追逐的“猎物”。另一个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外部风险管理人才具备相关知识储备与能力,但忠诚度不如企业内部培养起来的风险管理人才高,并且对企业情况的了解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企业内部人员一旦掌握了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性内容,凭借其对企业的了解,会做得更好。”根据多年的经验,谢安还表示,企业中具有综合业务功能部门的人员更适合培养成为风险管理人才,比如财务部、审计部或内控部等。

据国内知名管理会计培训机构华领国际市场总监尹璐璐女士介绍,随着国资委开始提出基层企业的风险管控问题,并首次要求在2013年年底前在央企建立系统、全面覆盖集团各子企业、各层级责任主体的管控体系,企业对风险管控问题越来越重视,懂得风险管理的人才也由此变得热火起来,国资委2009年引进的CMA正是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的一大国际型财经认证。

CMA认证是财会专业人士在业务领域的一个重要资格证书,持有者可以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看到它的价值。当向全球的CFO们和财务控制专业人士问起当前财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时,他们举出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业绩评估管理、财务计划及分析、以及其他更多财务领域。而这些正是CMA所专长和注重的领域。在企业做任何决策之前,CMA人才会利用已经发生的财务数据进行预测与规划,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的准确信息,以此来减小甚至是规避遇到的风险,此外,CMA人才还可帮助企业评估在威胁发生前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或检测措施所可能导致的损失。

第三篇:试用期风险规避

。《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的精神是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解除试用期的员工的劳动合同,言外之意,用人单位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能依据第40条第3项(即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双方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能依据第41条的规定(即经济性裁员

试用期辞退员工风险防范

案例:,案例解析:,(一)败诉原因分析,(二)预防措施,1、招聘时:变“事后考核”为“事前考察”,2、录用前:将“录用条件”具体化、书面化,3、录用后:严格试用期考核,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4、届满前:杜绝延长试用期,案例:

某公司因需要上马一个新项目,决定从社会上招收一批工作人员,从事公司新项目的开发工作。周先生经过层层面试,最终被公司聘用。经双方协商,公司与周先生等人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然而,合同履行后不到2个月,公司因经营战略调整,决定撤销该新项目,包括周先生在内的许多人员都被列入了裁员范围。当身为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刘先生将这一决定通知周先生时,周先生却要求单位补偿2个月的工资,理由是:公司先提出解除合同没有提前30日通知,应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此外,公司在试用期没有理由辞退他,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对这一“无理要求”,刘先生当场予以拒绝,并说:“试用期双方关系不确定,双方可以随便解除劳动关系,是不需要提前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周先生在办理完离职手续后不到两周就将公司告到了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周先生的请求。

案例解析:

(一)败诉原因分析

在试用期内辞退员工,是许多公司在解聘员工中经常使用的杀手锏,在公司管理层的概念中,公司并没有承诺员工什么,想让你离开就可以让你离开,如案例中那位人力资源经理的理由,“试用期双方关系不确定,可以随便解除劳动关系”。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的精神是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解除试用期的员工的劳动合同,言外之意,用人单位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能依据第40条第3项(即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双方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能依据第41条的规定(即经济性裁员)。

用人单位要想解除试用期员工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6种和第40条规定的2种情形的8种情形之一,否则就是违法的。案例中公司败诉的原因就在于把辞退试用期的员工想象得过于简单。

(二)预防措施

在上述用人单位可以用来解除试用期员工合同的,比较常用的就是用人单位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也是法律赋予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辞退劳动者的一项特权。但是,这也是最容易被用人单位忽视的关键点。用人单位要避免试用期辞退员工的败诉风险,必须在这一关键点上下功夫。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招聘时:变“事后考核”为“事前考察”

在实践中,很多企业招聘员工不太注重录用前的应聘员工评估和考察工作,习惯于把工作放在事后考核,即先把员工招进来再说,如果不合适就在试用期辞退。其实,这种做法是危险的,尤其是在《劳动合同法》背景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尤其是试用期的劳动合同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在这种背景下,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必须转变观念,变“事(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后考核”为“事前考察”,尤其是对一些重点员工,招聘时要慎重,要做好员工的背景调查工作,把好面试关,重要岗位由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联合面试,确保能招到合适的人员。

2、录用前:将“录用条件”具体化、书面化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比较常用的是,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因此,企业要想利用这一法律规定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就必须在招聘时对录用条件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对录用条件一定要明确化、具体化。切忌一刀切以及将录用条件空泛化,抽象化,比如说符合岗位要求,就不能仅仅说符合岗位要求,而应该把岗位要求是什么,怎么衡量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固定下来。“录用条件”应该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所谓“共性”即所有岗位的员工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比如诚实守信,在应聘的时候如实告知自己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包括自己的教育背景、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等。所谓“个性”即每个企业、每个岗位或者职位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有的有学历的要求,要求获得相应证书,有的有技术的要求,比如能符合企业招聘时对岗位职责的描述等等。“录用条件”的共性可以通过规章制度进行明确,“录用条件”的个性可以通过劳动合同、单独的协议等进行明确。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用人单位还必须事先对录用条件进行公示。公示,简单说来,就是要让员工知道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就是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员工知道了本单位的录用条件。那如何进行公示呢?方法有以下几种:(1)通过招聘公告来公示,并采取一定方式予以固定,以便为诉讼保留证据;(2)招聘员工时向其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3)劳动关系建立以前,通过发送聘用函的方式向员工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其签字确认;(4)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录用条件或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等。

3、录用后:严格试用期考核,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

录用条件明确并向劳动者公示后,接下来就要进行试用期的考核。因为用人单位要解除试用期员工的劳动合同,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而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需要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当然,考核需要围绕事先设定的录用条件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可以采用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届满前:杜绝延长试用期

经过试用考核,如果暂时还难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的,不能通过延长试用期来继续考核,因为“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仅仅限于在试用期内可用,一旦超过试用期,用人单位就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故试用期届满前,必须对试用期的员工去留做一个选择,如果不太符合录用条件的,需要按照“从严控制”原则在试用期内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当然,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找出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地方

第四篇:规避审计风险

改制上市公司的三年业绩审计是一个风险较高的的审计领域,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改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则是减少了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注册会计师介入资产重组的必要性

就改制上市公司审计而言,主要的风险不在其资产不实,而在于业绩不实。这是因为公司改制上市时,除注册会计师对其作至少三年的业绩审计外,其资产还须经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全面评估,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存在比较重大的不实资产不被发现的可能性是相对较小的。与此相反,鉴于目前急需改制上市企业的普遍状况和公司上市必须达到的条件,改制上市公司普遍面临着提高业绩的巨大压力,因其业绩不实导致的审计风险也远较其它企业为大。

公司改制上市的过程,通常也是其资产重组的过程。因为公司要成功上市,其业绩必须满足—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相对来讲是不变的,而改制上市公司的业绩则往往是可调节的,调节的途径就是资产重组。这是因为业绩良好的公司内部可能存在部分不良资产,而业绩一般甚至亏损的公司中,也可能存在部分优良资产,在—些大型公司或公司集团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通。因此,通过资产的优化组合,结合经营管理观念的转变,无疑将会增强改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近年来国内公司改制上市的成功经验看,资产重组是业绩—般的公司改制上市的必由之路。

在整个资产重组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扮演主要角色,但注册会计师以其所具有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所能发挥的作用则是其他人所不能代替的。因此,通过积极参与改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方案的设计,实现资产的最优组合,使改制上市公司真正具备较强的赢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是规避因业绩不实所导致的改制上市公司审计险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目前执业环境下,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更是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注册会计师对资产重组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其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只是被动地参与改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的制定,其结果往往将事务所和自己置于十分不利的境地。因为公司上市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利益、时间紧、工作量大的一项系统工程,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往往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重大压力,如果不能通过资产的优化组合来控制审计风险,最后就可能不得不在某种压力下违心地发表审计意见,使自己陷于风险的漩涡。

注册会计师介入资产重组的途径

改制公司资产重组方案的设计是各中介机构、改制公司(有时还包括企业主管部门)共同合作的产物。注册会计师应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下,做好以下工作:

1、深入了解情况。注册会计师了解的情况越多,越具体,其在重组方案设计中发言的份量就越重。而了解和评价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又恰好是注册会计师的强项。在资产重组方案设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着重了解的情况包括:(1)改制公司的组织结构,包括分公司、子公司、联营企业等;(2)公司及各个组成部份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主要资产的质量;(3)公司的整体技术水平;(4)产品销售市场和主要原材料供应情况;(5)职工构成情况:(6)公司享受的优惠政策;(7)公司的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计划;(8)公司

所在行业的现状。通过对公司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的了解:就可能为资产重组方案的设计提供较大的调整空间。

2、参与资产重组方案的设计。注册会计师应运用掌握的第—手资料,结合其专业经验,形成自己对重组方案的意见。资产重组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满足公司上市条件的前提下,兼顾公司改制上市的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需要,结合公司上市的目标定位,尽可能把具有较好效益的优良资产组合进拟上市公司。对那些质地优良,但暂时不能产生效益的资产,则可暂时不作为组合对象(可考虑作为以后配股资源)。而对于那些亏损部门和劣质资产,则完全不应进入拟上市公司。

3、验证和评价资产重组方案。资产重组方案确定以后,审计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全面验证,充分评价其可行性。

首先,应根据资产重组方案,对改制上市公司作初步业绩模拟,业绩模韵应注重真实性和合理性,即在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税收等法规情况下,尽量使模拟结果如实地反映资产重组后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在此前提下,凡是公司上市后确实不会再发生的收入和费用原则上都应予以剥离。此外,注册会计师还应保持应有的谨慎,因为模拟的业绩和实际业绩之间往往存在—定的差距,例如,分离人员减少的工资费用就可能因人均工资费用的增加而部分被抵销。改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通常涉及公司资产、人员和业务的重组,故业绩模拟也就表现为对与这些分离出去的资产、人员和业务相关的收入、费用和成本的剥离,审计人员应合理确定有关收入、费用的剥离标准,据以初步计算改制上市公司的三年模拟业绩。

其次,应对模拟的三年业绩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公司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测算未来一定期间内改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测算时通常应考虑的影响因素有:(1)正在实施或准备实施的重大投资项目;(2)产品结构和市场变动的影响;(3)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的影响;(4)其它影响因素,如公司享受的优惠政策的变动等。

最后,应根据测算出的改制公司未来一定期间的经营业绩,结合公司上市的必要条件和公司确定的上市目标,对资产重组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价。当测算结果高于上市必要条件但低于公司上市目标时,可考虑降低公司上市目标或调整资产重组方案,如测算结果低于上市必要条件,则必须对资产重组方案进行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注册会计师对改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关注并不仅限于资产重组方案设计阶段。如果经审计确认的经营业绩与原测算结果不—致时,同样应考虑对资产重组方案重新进行调整。

第五篇:薪酬激励制度

第一篇 晋升制度

技工

一、晋升条件:

(一)首要条件:

1、有半年以上同种专业技术操作经验。

2、连续6次考核满分的记录或有一次小功的奖励。

3、质量、产量优越者,是小团队中的模范;有较强的品质概念。(基

本熟悉执行标准)。

(二)主要条件:

1、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分解心理压力的能力。

2、认真、负责、稳重,不推卸责任,懂得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

找理由。

二、主要权益:

1、满整年享受工龄奖,部分节日补助及奖金

2、有选举及被选举为“优秀员工”权利,可被提名参与基管竟选

3、依规定可参加公司旅游、不定期举办文艺及其他联谊活动。

4、按规定免费参加公司相关培训5、3年以上每年5日带薪假,5年以上每年8日带薪假。

基管

一、晋升条件:

(一)首要条件:

1、服务期满1年的技工。

2、由人事部提名,赢得监事会成员七成的支持票。

3、年均考核成绩达B级以上,并在晋升前三个月考核A级。

(二)主要条件:

1、专业技能熟练并会传导他人,积极协助部门主管搞好所在班组人

事、品质管理,落实公司相关制度

2、为人诚恳,具有较好的口碑,值得员工的信赖和组织的信任。

3、对企业尽忠尽职,充分认识公司分红制度的用意。

二、主要权益:

1、部分节日补助及奖金,享受公司分红,红白喜事的贺喜金及抚

恤金

2、有选举及被选举为“优秀干部”权利,参与公司各级干部推荐

评选及被选举权,3、免费参加公司旅游、聚餐、不定期文艺及其他联谊活动。

4、按规定免费参加公司相关培训5、3年以上每年8日带薪假,5年以上每年15日带薪假。

6、《员工须知》及其他管理制度提案、审议权。

主管

一、晋升条件:

(一)首要条件:

1、由人事部提名,赢得监事会成员八成支持票。

2、服务期满3年的基管,综合能力实习半年以上,实践主管管理半

年以上。

3、熟练并会掌管即将主管车间的横向技能。(以每项技能3-6个月的实习经历

(二)主要条件:

1、有良好的上下沟通能力和领导风范。

2、善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益、提升品质、降低成本。

3、已培养了自己代理人。

4、技术型的会设计工模具并熟悉产品的机械结构和外观需要,管理

型的对所即将主管的业务了如指掌,并精简化,有功绩。

二、主要权益:

1、部分节日补助及奖金,工作餐补助、住房补助,享受公司分红,红白喜事的贺喜金及抚恤金

2、有选举及被选举为“优秀干部”权利,参与公司各级干部推荐

评选及被选举权,3、免费参加公司旅游、聚餐、不定期文艺及其他联谊活动,可按

规定参加公司参与的相关展览。

4、公司为其制定培训发展规划,免费参加公司相关培训5、3年以上每年10日带薪假,5年以上每年18日带薪假。

6、《员工须知》及其他管理制度提案、审议权。

7、公司为其办理养老险及其他保险。

8、每年享受1次免费体检。

经理(厂长)

一、晋升条件:

(一)首要条件:

1、服务期满3年的主管

2、功绩显著,心态平和稳定。

3、由人事部提名,赢得监事会成员九成的支持票。

4、已培养了自己的接班人。

(二)主要条件:

1、熟练运用《员工手册》和《执行标准》,懂得《管理手册》的基

本操作。

2、能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3、具有敬业和拼搏精神及有良好的大团队精神。

二、主要权益:

1、部分节日补助及奖金,工作餐补助、住房补助、降温费、通讯费,享受公司分红,红白喜事的贺喜金及抚恤金

2、有选举及被选举为“优秀干部”权利,参与公司各级干部推荐

评选及被选举权,3、免费参加公司旅游、聚餐、不定期文艺及其他联谊活动,可按

规定参加公司参与的相关展览。

4、公司为其制定培训发展规划,免费参加公司相关培训5、3年以上每年10日带薪假,5年以上每年18日带薪假。

6、《员工须知》及其他管理制度提案、审议权。

7、公司为其办理养老险及其他保险。

8、每年享受1次免费体检。

9、公司可为其提供一定额度的房贷。

10、子女发展规划。

权益主要体现为:

1、薪资及各类分红、奖金、补助等

2、发展空间及前途(包括培训、学习、升迁等)

3、相应管理权(包括选举、提案等参与管理权)

4、工作外的休假及休闲活动(包括旅游、联谊、带薪假等)

5、其他相关保障或福利(如保险、体检等)

第二篇福利激励

第一条、五

一、国庆、中秋、除夕、尾牙依实际情况组织娱乐活动、技能竞赛、一定范围的聚餐。

第二条、公司按照《薪资制度》发放年终奖金或绩效分红

第三条、按规定享受相应工龄的有薪假(详见有薪假规定):

3.1、工龄:自进厂日起计算

3.2、有薪假可与平时请假相抵

3.3、因故未享受此假者,补入相应时间(8小时/天)

第四条、实施工龄补贴:每满1年实行每人每月10元工龄补贴(月

请假超过8小时、当月有旷工或小过以上处罚当月不享

受)。

第五条、实行月度全勤奖(员工、技工),每月30元(无请假、迟到、早退、处罚)

第六条、各级干部享受不同额度的出差补贴。

第七条、按公司规定为主管级以上干部办理保险,滚光、冲床、回刀、台钻等工种员工,工龄满1年以上工伤参保费用由

公司支付。

第八条、干部3年以上、员工5年以上组织省内休假旅游,干部5

年以上,员工7年以上组织出省休假旅游。

第九条、生日祝福:观察期结束即享受生日祝福及30元消费券

第十条、优秀文章、好建议享受一定现金奖励

第十一条、奖励:

7.1、公司每月一次车间优秀员工、优秀班组评比,发放一定

数额物质奖励。

7.2、每年年终进行一次“优秀干部”、“优秀员工”评比颁奖,并对“全勤”和“考核”无扣罚的员工颁发奖金以资鼓励,以上由人事部组织实施。(需8个月以上工龄)。

7.3、上述评选参照《月优秀员工评选细则》、《年终评优细则》。

7.4、每月进行6S评比,第一名,团队内每人奖励15元,并

相应附红色锦旗(最后一名,团队主管扣30元,统计、带班扣20元,员工扣10元。)

第十二条、正常履行合同离厂时,公司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第十三条、组织相关优秀员工、干部的学习培训、聆听讲座。

第十四条、不定期组织相关技能操作比赛、相关知识比赛,成绩优秀

者发放现金奖励。

第十五条、各级另外干部享有权益权益详见《各级干部岗位权益表》 第十六条、因公出差:享受每日8/小时工时制,另依规定报销相关差

旅费,据出差目的地补助不同额度出差补贴。

第十七条、公司成立“尚美慈善基金会”,用于捐助特困、残缺人士;

资助教育事业;协助环保事业.来源:1000元以上2元,3000

元以上3元,另违约金和现金扣罚;公司财务对基金会的补

充支持;自愿增加会费。

第十八条、每月住房补贴50元:

(1)当月实际工作日满15天以上、试用期结束、且签订劳动合同,(2)当月无“小过”(含)以上处罚;

(3)当月无旷工记录;

(4)月度3次以上迟到不享受;

(5)请假超两个工作日的不享受;

(6)合同期未满自离(包括辞工),离职当月或最后一月不享受第十九条、享受一定额度的员工介绍费,夜宵费1元/小时。

第二十条、基管干部、试用期结束的办公室文员、特批人员,免费享受

中午工作餐。

下载激励薪酬及其风险规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激励薪酬及其风险规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薪酬激励制度

    薪酬激励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实现公司“为员工增加福利”的企业使命,真正体现“按劳取酬,以结果为成绩导向”的分配原则,不断改善员工和提高员工在工资分配上的公正......

    薪酬激励方案

    一、 薪酬激励模式薪酬模式总体收入=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助。实际收入=总收入—扣除项目。绩效奖金=销售奖金+渠道奖金。津贴补助:话费补助、差旅补助等。扣除项目:个人......

    薪酬激励制度

    能够推动企业发展,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无疑就是人才,那么企业凭什么留住人才呢?相信除了一个锻炼的平台外,最实在的就是薪酬制度了。如果企业能够制定一套员工喜欢的薪酬激励制度......

    薪酬激励制度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激励的方法很多,但是薪酬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的、最易使用的方法。它是企业对员工给企业所做的贡献(包......

    薪酬激励方案

    有一种薪酬能够激励你的一生,有一种薪酬可以体现你的价值,有一种薪酬能够鞭策你的人生路程,有一种薪酬胜过任何豪言壮语。这种激励无法替代,这种激励无与伦比,那就是薪酬激励方......

    薪酬激励管理办法

    为通过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促进我公司员工进行积极的项目推广、市场拓展、行业突破;促使员工提高工作激情和学习主动性;形成公司内部员工之间、团队之间的规范的竞争机制。使我......

    创业如何规避风险

    创业如何规避风险?十年前我兼并了一个街道小厂,以偿还该厂欠信 用社70万元的贷款为条件获得了该厂的所有资产,生产高级板金腻子。半年时间也达不到质量标准。开始以为就是配方......

    规避劳动合同风险思路

    用人单位如何规避用工风险的思路 劳动法讲座 2003年:广州仲裁机构共受理1.6万多件,涉及经济标的3.63亿,广东本地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去年统计的数字是将近6万件,这些数据都有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