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近几年,各地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与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密切相关,它又是整个商业贿赂的一个重灾区和很难治理的一个顽症。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是造成医药管理混乱、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侵害了医疗对象的利益,阻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改革的顺利进行,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败坏了卫生行业和医务人员的形象。近期,无锡市北塘区检察院、无锡工商局北塘分局联合以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在本辖区内的部分医院、药厂及医药流通企业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全国部分地区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对药品商业贿赂行为作一浅析,并谈些治理对策措施。
一、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医药购销活动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主要表现为:医药、器材生产和经营企业及经销人员,采取给予医院或医务人员财物、有价证券,回扣、提成等不法手段,高价推销其医药产品;医疗机构在医药采购、医疗服务、药品处方、检查开单等活动中,帮助企业高价销售医疗产品,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具体体现在产、销、医、三个环节:
1、生产环节:药企想方设法为“回扣”留出空间。据调查,在传统的流通体制中,药厂生产成本只占最终药价的30%,医院、零售商的利润占30%至40%是流通成本,其中医药代表向医院行贿的“不良成本”(约占30%),也计算在药价里,这就给药品回扣留足了生存空间。现在全国有7000多家药厂,仅诺氟沙星药品,就有上千家药厂生产,竞争十分激烈,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有的药厂为了生存,就采取回扣等不正当手段,与普通商品的市场竞争通常采用价格战等手段相比,药品生产企业的竞争方式是逆向定价,即价格越高、折扣越大、销售越大。目前由政府定价的药品只占少数,多数药品是由制药企业自己定价并报物价部门审批,因为物价部门人员大多没有医药专业知识,加上地方保护,一般都盖章收费完事。药厂利用药品这种购销机制,虚列成本,虚高定价,致使患者增加了不应有的经济负担。
2、销售环节:药商(医药代表)通过回扣获取竞争优势。我国医药批发企业过多过滥、竞争激烈,而药品总量的80%都通过医院销售,药商或医药代表为了追求更多的销售额,从而获取更多的奖金或提成,便向医院、医生行贿。据调查,大部分医院除极少部分药品外,绝大多数药品只要医生开出,药商均有回扣支付给医生。这一块费用最终被加在药价里,药价虚高与药品回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医院环节:在“以药养医”的幌子下给药品层层加价。药品进医院也要加价,为药品购进货款的15%-20%,这是经过物价部门批准的,药价越高,医院加价越高。无锡有位药剂师曾透露,治肝炎的常用药干扰素,进价120元,但是发票开的是批发价145元,医院按此批发价再加价20%,到病人手里就变成了170元,“以药养医”在一些医院被发挥到了极致,尽管国家规定了药品加价比率,但多数医院加价率远远超过规定的15%,有的高达40%至50%,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份额均维持在44%的水平之上,一些中小型地方医院甚至高达70%。
据国家审计署的调查,2001年以来北京市所属10家医院收取药品和医疗器械厂商等支付的各种折扣、回扣、赞助等约3亿元,由于医院未将这部分资金用以抵消药品和医疗器械售价,而是大部分作为医院盈利或用于虚拟购置设备等支出,最终增加了患者的负担。除医院外,有关医生、药品管理人员索取和收受回扣的现象也令人吃惊,据中央电视台8月26日消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的一个有180多个处方医生的医院,竟然有120个医生在一年多时间里收受了103万元药品回扣,有的医生简直到了昧良心的地步。实际上这些巨额回扣最终都是由患者“消化”,他们成了药品流通链条终端的“冤大头”。
二、药品商业贿赂的危害及成因
药品商业贿赂形成了上述一根紧密的链条,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医务人员的处方开药直接把负担和损害转嫁到患者身上,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究其危害:一是严重腐蚀了医务人员的灵魂。一些医务人员为获得回扣、提成,滥用某些高价药品和高值耗材,有些利欲熏心的医务人员还成为不法企业的代言人,滋生了腐败和经济犯罪。二是成为人民群众看病贵的主因之一。据审计部门随机抽查北京市10家医院2003年销售给患者的105种药品中发现,因企业虚报其中一些药品的生产成本以及药商和医院层层加价,导致患者多负担1052万元。由于一些医务人员受私利驱使,只开贵药少开和不开便宜药,患者看一次感冒就得花200-300元,直接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三是干扰了国家治疗制度的改革,影响了党和政府为民解忧、谋福利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了党群关系、医患关系,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从深层次分析,医疗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这个“怪胎”的形成有历史和现实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级医药部门放松了对医务人员、药企、药商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使得有些相关人员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膨胀,经不住金钱物质的诱惑,逐渐形成了不良的经营作风和医德医风。有些药企认为,大家都这样做,自已“循规蹈矩”就没法生存;有些医生认为回扣你拿我也可以拿,不拿白不拿,因而行贿和受贿成了普遍现象,几乎到了法不责众的地步。二是药品审批体制存在弊端。药品注册审批中最容易产生商业贿赂,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一年批准一万多种所谓的“新药”,而美国才一百多种,不完善不公开的药品审批制度,为商业贿赂打开了方便之门。有专家指出,哪里有涉及商业审批的,哪里就有商业贿赂的土壤,因为“审批”之权就能换来利益。三是医院“以药养医”是商业贿赂的祸根。“以药养医”的机制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一定时期内,它在维持医疗机构运行,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等方面,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当时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都被严格计划和控制,也就不存在大处方和回扣、提成等问题。而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减少了对医院的财政补贴,医院经营环境宽松,医生收入与科室收益、医院发展挂钩,“以药养医”的弊端就日益显现。因为医院被赋予了较大的自主权,药价成为难以监管的模糊地带,滋生了医药合谋抬高药价、再拿回扣提成等腐败现象,损害了患者利益。四是药品集中招标等改革被念歪了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本是我国药品流通领域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政府的初衷旨在规范药品购销行为,遏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虚高的药价,减轻患者用药负担。然而,这一本意打造“阳光工程”的举措实施几年来,争议颇多,问题频发,在个别地方甚至演变成“腐败工程”。最近《半月谈》揭开了药品集中招标的“黑幕”,有些药企苦不堪言,一年要赶场100多个招标会,花费大量“攻关”费用,有些疗效不错低价药品甚至出现了“中标就死”,而高价的“合资药”、“新药”层出不穷的怪现象。
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对策措施
治理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又要
着眼长远常抓不懈,既要抓行贿的药企药商,又要抓受贿的医院和医务人员,要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相统一,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医药领域商业贿赂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1、在医药系统大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构筑抵制商业贿赂的思想防线。要大力加强医院的廉政文化建设,突出反腐倡廉教育和“八荣八耻”教育,在医药产销队伍和医务人员中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并通过抓典型扬善压邪,树立以守法诚信、优质服务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努力营造和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拒收贿赂为荣,以收受贿赂为耻,以维护医院的圣洁为荣,以损害医院形象为耻,以维护病人利益为荣,以侵占病人利益为耻的强烈氛围,提高拒腐拒贿的自觉性。同时,加大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遵守纪律,依法执业的考核力度,尤其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争做“德技双馨”的带头人,选就一支医德好、医术精、医风正的医疗卫生队伍。
2、深入实施“阳光工程”,构筑规范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医药系统要在开展反商业贿赂自查自纠专项工作的同时,继续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全面落实院务公开、医务公开,对掌握权力的院领导、药技师、专科主任医生、处方医生等重点岗位的人员加强监督,规范权力的运行。要健全医院内部人事、财务、采购等多项民主监督制度,对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折扣、让利和优惠等,必须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杜绝少数人说了算。医院的各类采购均必须阳光操作,做到采购项目公开、采购程序公开、采购评标人员公开、采购标准公开、采购结果公开、采购品种及价格等细节公开、采购后使用效益公开等“七公开”。院纪监检察部门和工会职代会要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同时,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如建立重点部门、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制度,接待供应商“两指”制度(指定部门、指定时间),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等使用科室采购回避制度、行风廉政建设逐级督查制度等,防止和杜绝药品购销中拿回扣、提成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3、严格监管相关企业药品生产成本的核算。针对药价虚高的突出问题,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必须对药品生产企业加强价格管理,尤其对报批的新药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剔除不该计入药品生产成本的各种非正常开支费用,对虚报药品生产成本的企业要严肃处理,实行报批核审一票否决制。药品要象其它商品一样,在包装上明码标价,防止流通环节随意加价,从而从源头上控制药价虚高。
4、在药品流通环节上严格把关。这一环节是药品商业贿赂的滋生环节,管好这一环节,是治理药品商业贿赂的关键。要根据各地区和城乡医疗对象多少的实际,控制和减少药品批发企业的数量,并整顿医药代表队伍,确保这支队伍道德好、作风正、技术精。切忌仅用完成经济指标多少选人用人;药品采购和招投标要公开、透明,对全过程加强监督,杜绝“暗箱操作”以及串标、贿赂评标人员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5、深化医疗体制的改革。各地政府应根据财力状况,适当加大对公立医院、非经营性医院的财政补贴扶助,逐步改变医院“以药养医”的运行机制,适当提高门诊收费和医疗服务费,降低药费的收入。政府有关部门对民营医院要加强市场准入、收费项目、价格、服务质量、财务收支等方面的监管,防止药品回扣、提成等贿赂行为从公立医院向民营医院转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二篇: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一、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医药购销活动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具体体现在产、销、医三个环节:
1.生产环节:药企想方设法为“回扣”留出空间。据调查,在传统的流通体制中,药厂生产成本只占最终药价的30%,医院、零售商的利润占30%至40%是流通成本,医药代表向医院行贿的“不良成本”(约占30%),也计算在药价里,这就给药品回扣留足了生存空间。现在全国有7000多家药厂,仅诺氟沙星药品,就有上千家药厂生产,竞争十分激烈,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有的药厂为了生存.就采取回扣等不正当手段,与普通商品的市场竞争通常采用价格战等手段相比,药品生产企业的竞争方式是逆向定价,即价格越高、折扣越大、销售越大。目前由政府定价的药品只占少数,多数药品是由制药企业自己定价并报物价部门审批,因为物价部门人员大多没有医药专业知识,加上地方保护,一般都盖章收费完事。药厂利用药品这种购销机制,虚例成本,虚高定价,致使患者增加了不应有的经济负担。
2.销售环节:药商(医药代表)通过回扣获取竞争优势。我国医药批发企业过多过滥、竞争激烈,而药品总量的80%都通过医院销售,药商或医药代表为了追求更多的销售额,从而获取更多的奖金或提成,便向医院、医生行贿。据调查,大部分医院除极少部分药品外,绝大多数药品只要医生升出,药商均有回扣支付给医生。这一块费用最终被加在药价里,药价虚高与药品回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医院环节:在“以药养医”的幌子下给药品层层加价。药品进医院也要加价,为药品购进货款的15%一20%,这是经过物价部门批准的,药价越高,医院加价越高。有位药剂师透露,治肝炎的常用药干扰素,进价120元,但是发票开的是批发价145元,医院按此批发价再加价20%,到病人手里就变成了170元.“以药养医”在一些医院被发挥到了极致,尽管国家规定了药品加价比率,但多数医院加价率远远超过规定的15%.有的高达4O%至50%.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份额均维持在44%的水平之上,一些中小型地方医院甚至高达7O%。
二、药品商业贿赂的危害及成因
药品商业贿赂形成了上述一根紧密的链条,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医务人员的处方开药直接把负担和损害转嫁到患者身上,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究其危害:一是严惩腐蚀了医务人员的灵魂。一些医务人员为获得回扣、提成,滥用某些高价药品和高值耗材,有些利欲熏心的医务人员还成为不法企业的代言人,滋生了腐败和经济犯罪。
二是造成人民群众看病贵的主因之一。据审计部门随机抽查北京市10家医院2003年销售给患者的105种药品中发现,因企业虚报其中一些药品的生产成本以及药商和医院层层加价.导致患者多负担1052万元。由于一些医务人员受私利驱使,只开贵药少开和不开便宜药,患者看一次感冒就得花200—300元,直接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三是干扰了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影响了党和政府为民解忧、谋福利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了党群关系、医患关系,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从深层次分析,医疗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这个“怪胎”的形成有历史的和现实的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级医药部门放松了对医务人员、药企、药商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使得有些相关人员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膨胀.经不住金钱物质的诱惑.逐渐形成了不良的经营作风和医德医风,有些药企认为.大家都这样做,自己“循规蹈矩”就没法生存:有些医生认为回扣你拿我也可以拿,不拿白不拿,因而行贿和受贿成了普遍现象,几乎到了法不责众的地步。二是药品审批体制存在弊端。药品注册审批中最容易产生商业贿赂,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一年批准一万多种所谓的“新药”,而美国才一百多种。不完善不公开的药品审批制度,为商业贿赂打开了方便之门。有专家指出,哪里有涉及商业审批的,哪里就有商业贿赂的土壤,因为“审批”之权就能换来利益。三是医院“以药养医”是商业贿赂的祸根。“以药养医”的机制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它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医疗机构运行,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等方面.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当时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都被严格计划和控制,也就不存在大处方和回扣、提成等问题。而我国自80年后期以来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减少了对医院的财政补贴.医院经营环境宽松,医生收入与科室收益、医院发展挂钩,“以药养医”的弊端就日益显现。因为医院被赋予了较大的自主权.药价成为难以监管地模糊地带.滋生了医药合谋抬高药价、再拿回扣提成等腐败现象,损害了患者利益。四是药品集中招标等改革被念歪了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本是我国药品流通领域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政府的初衷旨在规范药品购销行为,遏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虚高的药价,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然而,这一本意打造“阳光工程”的举措实施几年来,争议颇多,问题频发,在个别地方甚至演变成“腐败工程”。最近《半月谈》揭开了药品集中招标的“黑幕”,在些药企苦不堪言,一年要赶场100多个招标会,花费大量“攻关”费用,有些疗效不错低价药品甚至出现了“中标就死”。而高价的“合资药”、“新药”层出不穷的怪现象。
三、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对策措施
1.在医药系统大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构筑抵制商业贿赂的思想防线。要大力加强医院的廉政文化建设,突出反腐倡廉教育和“八荣八耻”教育,在医药产销队伍和医务人员中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并通过抓典型扬善压邪,树立以守法诚信、优质服务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努力营造和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拒收贿赂为荣,以收受贿赂为耻,以维护医院的圣洁为荣,以损害医院形象为耻,以维护病人利益为荣,以侵占病人利益为耻的强烈氛围,提高拒腐拒贿的自觉性。同时,加大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遵守纪律,依法执业的考核力度,尤其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争做“德技双馨”的带头人。选就一支医德好、医术精、医风正的医疗卫生队伍。
2.深入实施“阳光工程”构筑规范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全面落实院务公开、医务公开,对掌握权力的院领导、药剂师、专科主任医生、处方医生等重点岗位的人员加强监督,规范权力的运行。要健全医院内部人事、财务、采购等多项民族监督制度,对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折扣、让利和优惠等,必须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杜绝少数人说了算。医院的各类采购必须阳光操作,做到采购项目公开、采购程序公开、采购评标人员公开、采购标准公开、采购结果公开、采购品种及价格等细节公开、采购后使用效益公开等“七公开”。院纪监检察部门和工会职代会要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同时,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防止和杜绝药品购销中拿回扣、提成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3.严格监管相关企业药品生产成本的核算。针对药价虚高的突出问题,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必须对药品生产企业加强价格管理,尤其对报批的新药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剔除不该计人药品生产成本的各种非正常开支费用,对虚报药品生产成本的企业要严肃处理,实行报批核审一票否决制。药品要象其他商品一样,在包装上明码标价,防止流通环节随意加价,从而从源头上控制药价虚高。
4.在药品流通环节上严格把关。这一环节是药品商业贿赂的滋生环节,管好这一环节,是治理药品商业贿赂的关键。要根据各地区和城乡医疗对象多少的实际,控制和减少药品批发企业的数量,并整顿医药代表队伍,确保这支队伍道德好、作风正、技术精。切忌仅用完成经济指标多少选人用人;药品采购和招投标要公开、透明,对全过程加强监督,杜绝“暗箱操作”以及串标、贿赂评标人员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5.深化医疗体制的改革。各地政府应根据财力状况.适当加大对公立医院、非经营性医院的财政补贴扶助,逐步改变医院“以药养医”的运行机制,适当提高门诊收费和医疗服务费,降低药费的收入。政府有关部门对民营医院要加强市场准人、收费项目、价格、服务质量、财务收支等方面的监管,防止药品回扣、提成等贿赂行为从公立医院向民营医院转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三篇: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措施
双溪乡院卫生院
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措施
2015年为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我院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整体推进宣传教育、自查自纠、查办和长效机制建设,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为巩固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成果,净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社会环境,现就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进一步深化对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是卫生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控制医药费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实际行动,也是卫生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各科室及各村卫生室要充分认识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克服懈怠和麻痹思想,尤其是在当前推进医改的关键时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认真总结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以来的经验和成效,查找问题和不足,明确形势和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深入持久地抓好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
二、继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牢固树立防止商业贿赂的思想道德和纪律法制防线
继续在广大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深入开展理想宗旨、职业道德、人文医学和正面典型教育,弘扬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尊重生命、精益求精的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增强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重服务、讲奉献、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良好风气。要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和党纪政纪教育,尤其要加强对《刑法修正案
(六)》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引导广大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强化法律意识、纪律观念,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自觉抵制商业贿赂,依法依纪廉洁从业。要结合卫生系统和本地区查办的商业贿赂典型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说法,警钟长鸣,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警醒和震慑作用,增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廉洁从业、诚信守法的自觉性。
三、加大查办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坚决惩处商业贿赂行为
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是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和深化专项治理工作成果的重要保证,必须始终抓紧抓好。拓宽案件信息与举报渠道,认真分析近年来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变化的规律、特点,对典型的商业贿赂案件,发现一起,查办一起,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对收受商业贿赂的有关人员,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于收受商业贿赂但尚未触犯刑律的从业人员,由卫生行政 部门或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称资格或缓聘、解职待聘,直至解聘,以及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于收受商业贿赂数额较大、时间较长、情节比较严重的,依据《执业医师法》等有关规定,视情节给予警告、责令暂停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坚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各级科室及各卫生室要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公安、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执纪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将掌握的商业贿赂案件线索和查办的商业贿赂案件情况向有关执纪执法部门通报,并配合和支持执纪执法部门对行贿企业和个人的查处,坚决惩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贿方。要坚持对查办的商业贿赂案件进行汇总剖析,对案件暴露出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抓好防控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各项制度的落实
制度建设在防治商业贿赂中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各地要在过去长效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分析滋生商业贿赂的深层次原因,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研究制定切实管用的制度办法和监管措施。要认真开展临床路径和按病种收费试点工作,推进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工作。
要切实抓好长效机制各项制度规定的落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一是指导医疗机构继续实行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不当处方院内公示和点评、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等制度,积极探索推行阳光用药制度,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医生处方行为。二是切实抓好药品集中采购有关制度规定的落实,加强对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三是要合理确定医院领导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对涉及基建、项目招投标、药品采购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实行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四是对容易滋生商业贿赂的重点科室和重点岗位的人员,要定期交流轮岗,并形成制度。五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规章制度,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建立事前、事中以及全过程监管控制机制。六是要严格执行《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完善记录考核制度,深化医德医风建设,将医德医风状况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绩效工资、晋职晋级、评先评优、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五、加强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严禁为商业目的统方
六、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坚决打击商业贿赂行贿行为
及时将查处或掌握的商业贿赂案件情况逐级报送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本部门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要实行动态管理,对经执法执纪机关认定,在药品购销活动中存在行贿行为的科室或个人,都要及时列入本地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予以公布。
各科室及各村卫生室要进一步提高政治敏感性,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实加强工作机构和人员力量,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巩固深化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努力取得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新成效,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双溪乡卫生院
2015年01月20日
第四篇: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制度
武宣镇卫生院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
工作制度
规范医药购销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从制度上、规范管理上解决医药购销领域中的商业贿赂问题,特制定我院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制度。
一、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1、开展各种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法制教育。深入学习、认真执行《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增强医务人员遵纪守法意识,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
2、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对工作人员的反腐纠风教育与培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为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
3、坚持行风建设,加强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倡导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依法执业、廉洁从医和抵制商业贿赂的良好风气。
4、纠风工作常抓不懈,坚决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六项纪律”、“八不准”和“八项承诺”,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严禁医务人员接受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5、增进医患沟通,促进医患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满足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维护病人的权益。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6、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实行考核、任职期满考核、医德考评归档制度,并把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切身利益挂钩,作为聘用、晋职、晋级、评先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加强管理工作
1、完善并落实医疗服务管理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技术准入制度等。
2、严格执行临床技术、诊疗护理规范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药事管理的规章制度,发挥本所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开方用药的评估、监督、检查,规范医务人员开方用药行为。
3、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及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贯彻执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规定。不断完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公示制、查询制和费用清单制,提高收费透明度。严禁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或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重复收费和乱收费。
4、坚决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凡使用纳入招标目录中的药品,100%通过招标方式进行采购,不采购和使用非中标药品。中标药品严格按规定作价收费,切实让利于民。新药特殊药品的进入须经药事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5、建立行贿企业黑名单制度。凡发现在本所行贿的企业,一律列入黑名单,不得采购该企业生产或销售的任何产品,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6、坚持所务公开制度。规范决策机制和程序,实行重大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重大经济事项、干部任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重要事项集体讨论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并在所内公示。医疗服务程序、服务标准、费用标准等向社会公众公开。
7、规范接收赞助行为。对接收企业及个人捐赠的财物进行登记入帐,规范管理、合理使用。如有指定性的捐赠要按捐赠者的意向实施,并将情况反馈。
8、加强财务管理。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一切财务收支活动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管理。对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折扣、让利、优惠等,也须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严禁任何部门、科室设立帐外帐和“小金库”。
9、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基本建设项目要有可行性论证,有预算、有计划、合理安排资金。重大项目经领导班子和工会审议,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工程的预决算进行审核,并作全程监督。
10、规范采购行为。按采购类别设立专人负责,有计划安排,对采购项目要有针对性的研究了解,包括有资质、售后服务等内容。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注重质量安全,达到政府招标采购额度时要进行政府招标采购。
三、探索建立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制度
逐渐完善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办法。奖金分配以工作岗位、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数量与质量为主要依据。
四、加强监管,强化监督
1、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监管。
2、对单位领导干部、科室负责人和重点岗位的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建立投诉处理机制,提高监督效能。
3、健全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加强对全所资金运作的监督,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定期对全所财务运作进行了解,提出意见和建议。
4、健全单位内部的人事、分配、财务、采购等事项的民主监督制度,对不正当行为要及时告诫或查处。规范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服务行为。
5、配备价格管理人员,对收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整改。
第五篇: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汇报
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汇报
临泽县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
商业贿赂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净化行业风气、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保证。下面,我就临泽县卫生系统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继全市卫生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动员会议之后,我局高度重视,把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同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相结合,精心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县卫生局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的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建办公室,成立了综合组、整规组、督导组、案件组四个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能,分组负责治理商业贿赂的各项工作,为治理商业贿赂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医疗卫生单位也先后成立了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在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摸清全县医药购销领域中不正当交易的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采取发函征询、座谈讨论等形式梳理确定治理重点,全县共发放征求意见表226份,座谈讨论24场次,结合全县工作实际,确定了以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单位负责人、医务人员三个层次7项治理重点,制定了《临泽县卫生局关于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确定工作进度,保证了治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三是健全完善工作制度。为确保治理商业贿赂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我局制定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汇报制度。根据工作进度,定期听取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情况,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推动各单位之间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进展平衡。
二、广泛宣传动员,提高思想认识。我县始终坚持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宣传同全县开展的惩防体系建设、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学党章、知荣辱,树新风教育活动相结合,切实提高宣传教育面。召开了由全县卫生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乡镇卫生院院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参加的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动员会议,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政策措施、工作重点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为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各医疗卫生单位采取召开动员会、举办专题讲座、撰写心得体会、粘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医务人员提高思想认识,端正自查态度,明确治理时限和政策界线,营造强有力的治理氛围。止目前,全县共召开动员会议40场次,参加942人次,举办专题教育会65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949人次,撰写心得体会239篇,悬挂横幅9条,粘贴标语152条,办板报19期,医务人员的受教育面达99。
三、强化工作措施,力求工作实效。针对全县卫生行业存在的商业贿赂表现形式及特点,我局从建立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入手,强化治理措施,力求工作实效。一是规范药品采购渠道。通过调查,医药购销领域存在商业贿赂的主要原因是药品经销商过多过滥,监管困难。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局组织召开了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会议,由各单位推荐药品供应商,确定了河西三州、兰州锐驰、兰州新光、西安市医药公司、安徽华源、临泽县医药公司六单位为临泽县医疗机构药品配送的供应企业,每公司只能确定1名业务人员在临泽县范围内经销药品,并在县卫生局备案,各医疗机构均不得通过其他企业及经销人员购进药品。对一些临床特殊需要的卫生材料、药品等,确定的供应企业无法供应,医疗机构需将用药计划报送县卫生局审批同意后方可购进。组织医疗机构与供货企业签订供应协议,卫生局作为监督方实施监督,对给予药品、医疗器械好处费的企业,我局将立即终止协议,对医疗机构未按规定购进的药品,一律按存在商业贿赂行为处理。二是规范医疗设备采购行为。医疗单位经论证、计划购置的医疗设备必须经我局审核同意后方可按政府采购规定统一招标采购,任何单位不准自行购置医疗设备。三是严格控制购进药品数量。医疗卫生单位购进药品按照既能保证临床用药,又不能造成药品积压的原则,合理制定药品购进计划,县级医院药品一次购进量不超过60日的用量,乡镇卫生院药品一次购进量不超过30日的用量。四是实行药品价格定期评价制度。根据药品市场价格走势,由我局会同物价、药品供应企业、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组成药品价格评价小组,定期对药品价格进行评价,适时调整全县药品价格,切实降低群众药品费用负担。
四、积极引导发动,深入自查自纠,一是畅通举报渠道。县卫生局通过电视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鼓励社会各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