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范文
SONNET 1
William Shakespeare
《十四行诗》在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诗集收有154首诗,大致认为作于1592年至1598年,1609年于伦敦首次出版。诗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126首,献给一个年轻的贵族(Fair Lord),诗人的诗热烈地歌颂了这位朋友的美貌以及他们的友情;第二部分为第127首至最后,献给一位“黑女士”(Dark Lady),描写爱情。
十四行诗是源于意大利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文艺复兴初期时盛行于整个欧洲,其结构十分严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段为八行,下段为六行,每行十一个音节,韵脚排列:abba abba,cdc ded。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结构却更严谨,他将十四个诗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两行,每行十个音节,韵脚为:abab,cdcd,efef,gg。这样的格式后来被称为“莎士比亚式”或“伊丽莎白式”。对诗人而言,诗的结构越严禁就越难抒情,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却毫不拘谨,自由奔放,正如他的剧作天马行空,其诗歌的语言也富于想象,感情充沛。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
But thou, contracted to thine own bright eyes,Feed'st thy light's flame with self-substantial fuel,Making a famine where abundance lies,Thyself thy foe, to thy sweet self too cruel.Thout that are now the world's fresh ornament
And only herald to the gaudy spring,Within thine own bud buriest thy content
And, tender churl, mak'st waste in niggarding.Pity the world, or else this glutton be,To eat the world's due, by the grave and thee.愿最美的人能多多生育,使青春美貌的花朵永久不朽,成熟的到时候总要死去,他的幼嗣可以继续他的风流,但是你,只看中自己的亮眼睛,用自身作燃料培育那眼里的火焰,在丰收之际造成了饥馑的灾情,与自己为敌,对自己未免过于凶残,你是当今世界之鲜艳的装饰品,是烂缦春光之无比的一朵奇葩,你竟在自己的蓓蕾里埋葬自己的子孙,吝啬鬼,你越是舍不得是越糟蹋,怜悯者世界吧,否则你便是个饕餮的人,你独身而死,你吞食了世界应得的一份。
第二篇: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summer's day?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没有芳艳不终于雕残或销毁。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雕落,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没有芳艳不终于雕残或销毁。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雕落,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四行诗是源于意大利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文艺复兴初期时盛行于整个欧洲,其结构十分严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段为八行,下段为六行,每行十一个音节,韵脚排列:abba abba,cdc ded。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结构却更严谨,他将十四个诗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两行,每行十个音节,韵脚为:abab,cdcd,efef,gg。这样的格式后来被称为“莎士比亚式”或“伊丽莎白式”。对诗人而言,诗的结构越严禁就越难抒情,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却毫不拘谨,自由奔放,正如他的剧作天马行空,其诗歌的语言也富于想象,感情充沛。
正如同一个人可以有不止一张照片或者画像那样,一首诗歌也可以有不止一个翻译。这照片、画像、翻译自然不会完全相同,会有优劣好坏的差别。但是,由于欣赏者的口味不一,在不同的欣赏者眼里,不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得分。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在于它有着双重主题:一是赞美诗人爱友的美貌,二是歌颂了诗歌艺术的不朽力量。其次就是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新颖的比喻,但又自然而生动。
本文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夏日>里的几个意象作为对朋友美的暗示为切入点:狂风、苍天的巨眼、金彩的脸色,探讨莎翁在赞扬人性方面所涉及的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诗歌主题的宇宙化延伸.文言译文:
美人当青春,婉丽自销魂。
焉知东风恶,良辰讵待人?
朝日何皋皋,暮色何昏昏。
众芳俱摇落,天意倩谁询?
我有丹青笔,腾挪似有神。
为君驻颜色,风霜不可侵。
丹青亦难久,罔若诗与琴?
延年歌一曲,万古扬清芬。
白话译文: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
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
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
休恋那丽日当空,转眼会云雾迷蒙。
休叹那百花飘零,催折于无常的天命。
唯有你永恒的夏日常新,你的美亦将毫发无损。
死神也无缘将你幽禁,你在我永恒的诗中长存。
只要世间尚有人类,尚有能看的眼睛,这诗就将流传,赋予你新的生命。白话译本: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
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
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
休恋那丽日当空,转眼会云雾迷蒙。
休叹那百花飘零,催折于无常的天命。
唯有你永恒的夏日常新,你的美貌亦毫发无损。
死神也无缘将你幽禁,你在我永恒的诗中长存。
只要世间尚有人吟诵我的诗篇,这诗就将不朽,永葆你的芳颜。
沁园春1[1]·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29首
残夜沉沉,四野幽幽,独仰斗牛2[2]。
叹命途多舛,功名无梦;流离颠沛,失意蒙羞。
我欲呼天,苍天无耳,此恨绵绵不可休3[3]。
流清泪,问云山雾水,何处归舟?
当年豪气难酬。更逝水流年憎白头4[4]。
羡相如才气,文章山斗;谢家子弟,竞逞风流5[5]。
忽忆知音,莺啼雀跃,无限春风明月楼6[6]。
生平事,念此情长在,不屑王侯7[7]。
当我受尽命运和人们的白眼,暗暗地哀悼自己的身世飘零,徒用呼吁去干扰聋瞆的昊天,顾盼着身影,诅咒自己的生辰,愿我和另一个一样富于希望,面貌相似,又和他一样广交游,希求这人的渊博,那人的内行,最赏心的乐事觉得最不对头;
可是,当我正要这样看轻自己,忽然想起了你,于是我的精神,便像云雀破晓从阴霾的大地
振翮上升,高唱着圣歌在天门:
一想起你的爱使我那么富有,和帝王换位我也不屑于屈就
When, 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 Men's Eyes
by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说到这段的赏析大多数的人肯定会从积极乐观的方向来思考,但我读了该诗后觉得更多的是作者那种对社会、对自己的命运的不满和无赖,虽然诗里表现得那么大无谓。按照我们中国式的说法就是有点阿Q精神!
When,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 men's eyes,I all alone beweep my outcast state
And trouble deaf heaven with my bootless criesAnd look upon myself and curse my fate,Wishing me like to one more rich in hope,Featur'd like him, like him with friends possess'd,Desiring this man's art and that man's scope,With what I most enjoy contented least;
Yet in these thoughts myself almost despising,Haply I think on thee, and then my state,Like to the lark at break of day arising
From sullen earth, sings hymns at heaven's gate;For thy sweet love remember'd such wealth bringsThat then I scorn to change my state with kings.Iambic五音步诗行 pentameterrhythmrhyme
第三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鉴赏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鉴赏
07中本(5)班邹抽合200701452
5116
Let me not to the marriage of true minds Admit impediments.Love is not love
Which alters when it alteration finds,Or bends with the remover to remove:
O, no!it is an ever-fix`ed mark,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 It is the star to every wand'ring bark,Whose worth's unknown, although his heighth be taken.Love's not Time's fool, though rosy lips and cheeks
Within his bending sickle's compass come;Love alters not with his brief hours and weeks, But bears it out even to the edge of doom: If this be error and upon me proved,I never writ, nor no man ever loved
第一百一十六首
真诚心智之合,请容我说,不允许承认阻碍之存在;
爱若见异思迁,见风转舵,随彼之变而变,就不是爱:
噢,不,爱是“岸标”,永远坚定,俯视下方风雨,永立不摇;
对飘泊海船,它是北斗星----
其奥虽秘,其仰角却可晓。
爱情非时间之小丑,虽然
红唇粉颊皆难逃其弯刀;
爱情不随短暂岁月改变,而是坚忍持至世界终老。
此话若错,且于我身验获,说我无作,世间无人爱过。
结构性和语言美:十四行诗是来源于意大利民间的一种
抒情短诗,文艺复兴初期时盛行于整个欧洲,其结构十分严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段为八行,下段为六行,每行十一个音节,韵脚排列:abba abba cdc ded。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结构却更严谨,这可以看到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做了大胆的革新,他将十四个诗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两行,每行十个音节,韵脚为:abab cdcd efef gg。各种声音按照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规范组合起来,塑造出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格式后来被称为“莎士比亚式”或“伊丽莎白式”。叔本华认为,“音乐绝不是表象着现象,而只是表现一切现象的内在本质,一切现象的自在本身,只是表现着意志本身”。对诗人而言,诗的结构越严谨就越难抒情,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却毫不拘谨,自由奔放,正如他的剧作天马行空,其诗歌的语言也富于想象,充满感情。通过形象去刻画现实、表现思想,诗歌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具象与抽象的交叉,理论与作品互渗。尽管我们不能在音乐的意境与现实事物之间找到准确的对应关系,但这两者所唤起的情感体验却必然是一致或相近的。这首诗的前三节是围绕主题进
行叙述,辩论或抒情,结论在最后两行,画龙点睛,使主题更加明确,往往成为全诗的警句。
莎士比亚的写作对象:一个是关于一位已婚皮肤黝黑女子的不可控制的欲望;另一个是关于一位白皙的年轻男子纯洁的爱。如今仍不清楚是否这些人物代表了真实的人,也不清楚诗中的“我”是代表了莎士比亚自己还是别人?这还是个谜,但能模糊地摸索到一条隐隐约约的线索,把这154首十四行诗连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那就是1—126首是写给一个年轻的贵族青年,127—154是写给一位黑黝的夫人。而这首诗就是献给这个年轻貌美的青年,并借此来歌颂莎士比亚与他之间的love。莎士比亚描绘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复杂的,诗歌的意境给我们留下一个广阔的遐想空间,创造出“意外之意”和“意在言外”,意象既展示诗人丰富内心世界,又寓抽象模糊之义于具体丰腴物象,具有题外之言和强烈艺术召唤力,而他的十四行诗的主要魅力之一就是他的情感美,他在宣扬情爱观中渗透着他对美的理解、欣赏和追求。爱情和友谊是诗人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宝库,他的爱情观包括了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对人性之美、精神之美的发掘和体验。而这首诗歌就是诗人的爱情诗歌。
情感性和思想性:这首诗的感情丰富,寓意深刻,语言优美,节奏鲜明。在莎士比亚的眼里友情是比爱情重要的,而这首诗歌却好是献给一位年轻的美男子,而诗人的爱情和友谊不全是
罗曼蒂克式的,他塑造了一个弃恶从善、惩恶扬善的社会秩序,这种善事抨击虚伪、丑恶的旧伦理体系,通过道德熏陶、理性引导和人为努力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他强调爱情和友谊都必须真实、忠贞,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或喜新厌旧,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压力的考验,也要经得起利诱的考验,诗人歌颂的就是这种至死不渝的爱情,诗曰:“Admit
impediments/ Love is not love /Which alters when it alteration finds/ O, no!it is an ever-fix`ed mark”(不允许承认阻碍之存在;爱若见异思迁,见风转舵,噢,不,爱是‘岸标’,永远坚定)爱,如果不历经风雨,怎么会体会到彩虹的绚丽?接着诗人说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应该是怎样的,诗曰:“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It is the star to every wandering bark/Whose worth's unknown, although his height be taken”(俯视下方风雨,永立不摇 /对飘泊海船,它是北斗星/其奥虽秘,其仰角却可晓)爱应该是永不褪色的印记,是永不磨灭的痕迹,纵使有狂风暴雨,也绝不动摇呵!爱如蒲草和磐石,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爱,如海枯石烂,至死不渝,说出爱情的强烈性和不可背叛性,闪耀着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光辉。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爱情观点,诗曰:“Love alters not with his brief hours and weeks/ But bears it out even to the edge of doom/ If this be error and upon me proved/ I never writ, nor
no man ever loved.”(爱情不随短暂岁月改变,而是坚忍持至世界终老。此话若错,且于我身验获,说我无作,世间无人爱过),只有真心相爱的人才能享受爱情的甜蜜,但并不是所有相爱的人都能珍惜彼此之间的爱情并且享用终生。人世间的一切都如此,不经风雨便无法见彩虹,不经受考验便无以显示真爱的力量。这也可以体现出诗人追求真,善,美的一面。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艺术上的不事雕琢、崇尚自然,这
种真又是以美为客观对象,通过善的引导而最终实现的,是与美、善、高度统一的真。诗人在诗歌中采用了拟人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有助于诗意的表达,增强了表达效果。在拟人手法上,诗人把事物拟人化,更具有人情味,更加贴近生活,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诗人说爱“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俯视下方风雨,永立不摇,诗句形象生动,令人深思,带出另一种韵味。隐喻是把两个不同事物之间作比较,而高于明喻,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隐喻能诱发你去深思考虑,隐喻表达的效果要比明喻强烈,如“an ever-fix`ed mark” 爱是“岸标”,使诗歌更具有诗意。莎士比亚对于诗歌艺术的极大自信,诗歌能够记载和传承美,所以美能够在诗歌中实现永恒,既是世界上一切的都消失和灭亡,美却能永恒。
总结:基督教主张禁欲主义,限制人的本能欲望和生活,而人文主义者主张人性自由,激发人们对爱情的大胆向往,对美的热烈追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以歌颂爱情、友谊为主题的,而且这一主题既是通过赞颂美表现出来,也最终通过赞颂美来提升其价值内涵的。在这首诗里看不到肉体的放纵,只有最大限度的心灵结合,他对爱友的思念从不因为时间、空间的阻隔而中断,而是始终如一的强烈。他与爱友之间的感情也容不下半点不忠、间隙、隔膜和不和谐,爱对他来说就是灵感的源泉。诗人向往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因此诗人在诗中极力称赞爱的伟大和超越。它不仅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伦理概貌,而且包含了对伦理道德思索和探询,充满了对建立新的社会道德伦理秩序的理想。
第四篇:清欢——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8有感
清欢
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8有感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她可爱, 也比她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热,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被机缘或无偿的天道所催折,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落,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的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有一天有人类, 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存, 并且赐给你生命。
坦白地讲,我第一次读莎士比亚是混在早逝的浪漫主义天才之中的,从夜莺到西风无一不是激荡如春起的潮水,间或夹杂着莎士比亚的一两首十四行诗,却是另一番安谧静美的气质,那样的细细的爱与欢喜,像一朵花努力开满的整个初夏,细心嗅去有安神的清馨。后来终于知道在诗歌之外还有喜剧、在喜剧之外还有悲剧,于是如同冒失地闯进了迷宫,兜兜转转徘徊在艰涩与困惑之中。今日为得此题重拾他的诗,前前后后已相隔数年,却并不十分生疏淡漠,仿佛我是为了与这些字邂逅而生。
读他的十四行诗,使我看到影像的跳跃与更替,感到音乐的飘荡与亲切。我也隐隐体味到他的十四行诗如明镜般反射出人生的全貌,概括了人世间一切悲喜哀乐。虽然这154首十四行诗的创作时间距今甚远,但跨时空的永恒作品不会因为历史的磨砺而有丝毫褪色,因为它更简洁,更纯朴,更严肃,多些灵魂,多些爱,多些情感,因为简单,却融入了最初始的人性,它至少理应被我好好地珍爱。于他的诗歌种种,大抵第十八首十四行诗是颇负盛名的,以至于我的童年为数不多对莎士比亚的记忆均来自于它。而今再读,寥寥的诗句格外单薄,然而这正是莎士比亚的高明之处,他娴熟地驾驭并超越了既定的形式和结构,既尊重规则,又不刻意墨守陈规。对诗人而言,诗之结构愈严谨,就愈难以抒情,而莎士比亚自由奔放、热烈真挚的感情却在诗歌中娓娓道出,毫不拘谨,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犹如淙淙之溪涧,时轻时重,似缓似急,于是讶异,于是愉悦,于是觉得美好素朴的力度应当如此持久。若是抛却了十四行诗固有的章法,单单主题和内容却是分外厚重的。在哈姆雷特口中反复颂咏的人文之美也毫不吝啬地在诗中彰扬,只是出于技法的缘故而显得更加隐晦。他的诗亦歌颂和肯定人的价值和力量,表扬和赞颂人高贵的尊严和理性,用温柔而深刻的语言阐释人文主义的思想。席勒说:“对素朴的要求是,自然要享有由它而来的对艺术的胜利,而要实现这个要求,要么靠人的知识和意志,要么借助于人的充分领悟。在第一种情况下有惊异的素朴并使人快活,在第二种情况下有信念的素朴而让人感动。”自然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在艺术的基础上超越了艺术本身。
喜欢这样的示爱:“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你不独比她可爱, 也比她温婉。”在绿荫繁茂、花枝缤纷的季节,这样简洁而直白的表达让人内心通透。
喜欢这样的坦然:“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在夏天极为珍惜郑重的时候,时时担当与之隔绝的落寞,坦然于自然盛衰、转瞬即逝的规律。
喜欢这样的理性:“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热,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被机缘或无偿的天道所催折,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自然虽然伟大,亦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受自然规律的约束。这一份朴素的平常心,是我们与世间周遭和睦妥当相处的道理,不剧烈,也不卑微。
喜欢这样的颂扬:“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落,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这样安然的美,抽象,鲜活,真实,永恒,却是属于人类的,这样生命的美,不仅仅值得迷恋。
喜欢这样的高潮:“或死神夸口你在他的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因为纯粹,所以有了美对死神的抗争,有了美的力度的不灭。
喜欢这样的迸发与思考:“只要有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美,因为与智慧和爱紧紧相连,故而存在于人的价值,仿佛又一个哈姆雷特在讴歌“人类作为万物的主宰,拥有丰富的情感,高贵的理性,无尽的智慧与爱的能力”。这样的诗,只要人类延续,生命就会绵延,艺术就能永恒。
在莎士比亚的情感世界里,真、善、美是生活的最高标准,三者的结合就是我们人类所要求索的全部的主题。他在其十四行诗第105首中写道:
“美、善和真,就是我全部的主题,美、善和真,变化成不同的辞章;
我的创作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三位一体,产生瑰丽的景象。”
他灿若朝霞的十四行诗令我忆起了南美诗歌女皇米斯特拉尔的成名之作《死的十四行诗》和英国文学史上的珍品勃朗宁夫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前者以超越爱情与死亡的坚定执着,宣泄着郁积已久的情感,放射出闪电般的耀眼光芒。这一组十四行诗作,语言质朴健康,格调清新明朗,与当时拉美诗坛流行的句子剥离、形式散碎的所谓现代主义诗作迥异。后者则以亲身经历加上卓越才华,写就一首爱情和死亡拼搏的协奏曲,爱与死的争夺与较量,爱情战胜死亡,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这一组十四行诗是勃朗宁夫人内心深处生与死、痛苦与挣扎、感激与柔情的交织,忠诚地记录了爱情火苗的点燃、熄灭、进而复燃为熊熊烈焰的过程。
夸张的说,莎士比亚是雄踞在文艺复兴峰巅上的高吻苍穹的鹰。在他站立的地方,没有第二个人同他比肩。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却是另一般滋味,浑然天成、单纯、自然并且美好,如同在夏天的季节里,此起彼伏,如浪水席卷而来的花朵,在错愕的美中格外心安。读着这样简单而深邃的句子,我很欢喜。
第五篇:评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29首
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长沙)暨学术研讨会(2013.10.8—10)参会论文
评辜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29首
华中科技大学
蒋坚霞
内容提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辜正坤中译本,多年来先后陆续在海内外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许渊冲教授著文赞美有加,且特别认为其中‚第129首‛‚就是达到‛‚钱钟书先生的‘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化境‘的例证‛。然而笔者看法截然相反。本文以此诗为例,举证分析,并结合自己的译诗指出辜译可商榷之处,以期为新世纪莎翁十四行诗的翻译提供些许参考。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辜正坤 翻译比较
作者简介:蒋坚霞,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莎士比亚与英语诗歌翻译研究。
Abstract: Mr.Gu Zhengkun’s Chinese version of 154 Sonnets by William Shakespeare is flattered by the public as the best one among all the more than 20 published versions nowadays in China, bu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has the contrary view.Taking Sonnet CXXIX for example and offering his own alternatives as comparison, he points out that Gu’s Chinese translated text seems to have room for further discussion and deliberation.By close reading both of them, he gives examples from Gu’s version with an aim to communicate possible changes to make.In order for the readers to compare how more choices can be made in translation.Key words: Shakespeare’s sonnets
Gu Zhengkun
translation comparison
Author:Jiang Jianxia is a professor of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Hi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Shakespeare and English poetry translation.Email: jiangjx29@aliyun.com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是世界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是英国十四行诗中的一座高峰。诗集共154首,极富浓郁的抒情色彩,它“以其优美的形式与高度的技巧,艺术地概括诗人所熟悉的世界;以其激动人、感染人的艺术魅力,引发人们的美感和美的理想,给人以美的情怀和美的享受”,“在世界文学史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是经受得起历史考验的”。① 莎翁以惊人的诗才驾驭十四行诗体,给它注入新鲜的内容,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诗的每一行为一轻一重的抑扬格(iambic pentameter)5音步10音节,韵脚为abab cdcd efef gg,即七次换韵,格律严谨,悦耳动听;三个韵式各自独立的四个诗句(quatrain)和两个音调铿锵、归纳全诗点明题意、起警句作用的押韵对句(couplet),按起承转合编排,前后呼应,贯通一气,逻辑严密,展现出无穷的变化;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情感浪漫炽烈,语言新颖别致,既有高雅的诗行,又有粗俗的俏皮话,还有许多富于诗意的比喻、隐喻、戏言和出色的双关语。
我国坊间现今能见到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汉译本多达近二十种。在早期译本中,梁宗岱、屠岸和梁实秋的译本较为有名;在海外华人读者中,梁实秋和菲律宾籍华人施颖洲的译本影响较大。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接连不断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新译本问世,唯独北大辜正坤译本《英汉对照·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受到瞩目和追捧,被认为是最佳译本。“许渊冲先生曾在1990年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山外青山楼外楼》一文,认同钱钟书先生的‘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境’观,并引证拙译莎士比亚(第)129首,认为该译诗就是达到‘化境’的例证。”② 辜译本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南京译林出版社、1 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华文出版社先后或同时出版,且一版再版;我国香港、台湾及海外出版商也争相购得版权出版发行。这是出版界少有的现象。
受到上述情况的影响,有网民认为,在现有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译本中,“辜正坤的译本是最好的”;有青年学者认力:“辜正坤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译本则不啻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在翻译过程中,辜先生注重诗歌迻译的等效功能,充分考虑到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性、英汉诗歌体式的不同,以及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与审美习惯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汉语的行文优势,适当借鉴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因而提升了语言的诗意和韵味,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我们有理由认为,较之其他同类译本,辜氏所译莎翁十四行诗更好地再现了原诗华美流畅的语言风格和炽热的情感迸发。此外,译者在‘词曲风味体’方面所作的尝试也为英语格律诗的汉译开辟了一条不乏借鉴意义的新途径。”③
然而笔者看法不同。现以许渊冲先生所说第129首辜译为例,就原诗的真实意蕴内涵和语言风格特色,与辜译在用字造句的修辞层面作精细对比分析,以期在新世纪里,有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翻译质量问题能引起我国外语翻译界、外国文学界和汉语语言文学界新一代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笔者摒弃主观感觉印象式的空泛评论方式,采用以事实为根据的客观定量与定性的方法(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并根据20世纪下半叶美国“新批评派”主将克林斯·布鲁克斯“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原则,④ 对辜译展开理性的评说。请看原诗及其诗行、音节、韵律标注:
Sonnet CXXIX Th’ expense of spirit in a waste of shame
(10)a 2 Is lust in action;and till action;, lust
(10)b 3 Is perjured, murd’rous, bloody, full of blame,(10)a 4 Savage, extreme, rude, cruel, not to trust,(10)b 5 Enjoyed no sooner but despised straight,(10)c 6 Past reason hunted , and no sooner had
(10)d 7 Past reason hated as a swallowed bait
(10)c 8 On purpose laid to make the taker mad;
(10)d 9 Mad in pursuit and in possession so,(10)e 10 Had, having, and in quest to have , extreme;
(10)f 11 A bliss in proof and proved, a very woe;.(10)e 12 Before, a joy proposed;behind, a dream.(10)f 13 All this the world well knows, yet none knows well(10)g 14 To shun the heaven that leads men to this hell.(10)g
辜译 损神,耗精,愧煞了浪子风流(11)a 2 都只为纵欲眠花卧柳,(9)
a 3 阴谋,好杀,赌假咒,坏事做到头;
(12)a 4 心毒手狠,野蛮粗暴,背信弃义不知羞
(15)a 5 才尝得云雨乐,转眼意趣休。
(11)a 6 舍命追求,一到手,没来由
(10)a 7 便厌腻个透。呀,恰像是钓钩
(11)a 8 但吞香饵,管教你六神无主不自由。
(14)a 9 求时疯狂,得时也疯狂,(9)
b 10 曾有,现有,还想有,要玩总玩不够。
(13)a 11 适才是甜头,转瞬成苦头。
(10)a 12 求欢同枕前,梦破云雨后。
(10)a 13 唉,普天下谁不知这般儿歹症候,(13)a
却避不的偏往这通阴曹的天堂路儿上走!(17)a
蒋译
精神损耗于无耻的挥霍,(10)a
终日沉湎肉欲,骄奢淫逸,(10)b
作伪证,谋杀,血刃,尽作恶,(10)a
粗野,暴戾,凶残,不守信义;(10)b
才把瘾过完就把人看轻,(10)c
无端地猎取,刚刚追到手
(10)d
就恨不得像钓饵一口吞,(10)c
设陷阱使得吞食者上钩;
(10)d
追求时疯狂到手也一样,(10)e 曾经有,现在有,啥都想要,(10)f 体验中的极乐,体味悲伤,(10)e 事前,喜滋滋;事后,梦已消。(10)f 举世皆清楚,知者却全无
(10)g 避开去天堂引人入地狱。
(10)g
每行10音节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音节整齐有致、格律严谨和谐、声音悦耳动听,这些多重的约束,无疑对译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辜先生认为,“莎士比亚原诗的韵脚音美是根本无法翻译的”,“中国读者”“难以从英诗的二元韵式中得到美感”,“(我)采用了符合传统中国诗中较通行的一韵到底的韵式,故辜式押韵法显得流畅、中听一些。这种韵似乎行行都在提醒读者:这是诗。”⑤ 这种说法较为偏颇。笔者认为,汉语在叙事状物、表情达意方面,在世界各国语言中堪称一流,“汉语不仅以其词汇的丰富而著称,而且也以其在语句组织方面的多彩而自豪。”⑥ 中国读者对汉语诗歌的二元韵式并不陌生,如唐代诗人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诗“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500多年前南华禅寺六祖惠能和尚所写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例子,以隔行韵式译莎翁十四行诗前12行具有合理依据和可操作性。另外,从原文第1行缩写词Th’和第3行缩写词 murd’rous可以看出,莎翁对每行10音节极为讲究,控制很严,而我国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很多唱词是每行10个字/音节,这是笔者翻译时以一个汉字译一个英语音节的依据之一;依据之二是,诗歌是精练的语言艺术,就外形而言,中国传统古典诗歌,更是以文字简洁对称著称于世,因此在翻译莎翁每行10 音节的十四行诗时,如果汉译的每一行大大超过10个字,或是各行的句式长短参差不齐,音节多少不顾,笔者认为都不可取。
从原文和译文外形看,辜译音节数和韵脚与原文和蒋译大相径庭,辜译167字,比原诗和蒋译多出27音节(字),辜译最后一行即第14行竟然多达17字,而且标点符号也多出4个,长短差异太大。艾青说:“写诗就是就是用最小的篇幅给人以最大的快感。”“我们所说的精练,是在共同的语言的基础上,要求不浪费,讲得少而得到的多。”⑦ 鲁迅说:“把可有可无的字删掉,做到简洁凝练”。显然辜译离这样的要求相去太远。
为了做到一元韵式,即让每一诗行最后一字押韵,辜译增添一些与原诗完全不搭界,或似是而非,或说法生硬的词语以凑韵,如:“浪子风流”、“眠花卧柳”、“做到头”、“不知羞”、“意趣休”、“恰像是钓钩”、“管叫你六神无主不自由”、“要玩总玩不够”、“求欢同枕前,梦破云雨后”、“唉,普天下谁不知这般儿歹症候”、“却避不的偏往这通阴曹的路儿上走”等等,上述这些说法或称中国式意象,极显油滑,可以说,辜译远离了原诗真实的意美蕴含和语用风格;前述辜译各行字数参差不齐,最多17字,最少9字,而且第9行末字“狂”与另外13行末字不押韵,并非辜先生所说的“一韵到底”的“一元韵式”,而是“二元韵式”,辜译完全颠覆了原诗形美结构。
翻译是理解与表达的过程。在理解阶段,读懂原文词语、句式结构和整体的逻辑关联是使译文做到忠实准确的前提条件;在表达阶段,应该对对译文词句反复琢磨推敲、精雕细琢,尽力避免损伤汉语的纯洁而不让语病存在。总之,用凝练简洁、清晰畅达、节奏有致的优雅汉语,忠实准确地译出原诗的内涵意蕴,是可以做到与原诗既神似又形似的。
优秀的译文会让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与感受接近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与感受。原诗在英美读者中唤起的钟爱之情,只读译文的读者很难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蒋译则不同,蒋译不仅每行10音节,而且悉依原韵,就连标点符号也与原诗对应,蒋译词语结构与原诗尽量保持一致,用忠实准确、简练地道的汉语词汇落实每个原文词语的意思,例如第3行末词blame是crime或sin ⑧之意,蒋译用“恶”字对应,显得干净利落,音节和意思都对等,而辜译“坏事”,音节翻倍,意思偏轻;又如第5行no sooner but蒋译“才......就......”,第6行and no sooner,蒋译“刚刚......就......”,都准确译出了原意,且符合汉语习惯;还有原诗第11行A bliss in proof and proved, a very woe,辜译“适才是甜头,转瞬成苦头”,蒋译“体验中的极乐,体味悲伤”,咋一看,读者以为辜译妙笔生花,但是以“甜头”(表示“好处”,只习惯说“尝到甜头”)译bliss,以woe译“苦头”(表示“痛处”)过于平淡而不准确,既没有做到与第5行开头隐含性乐体验的Enjoyed互为照应,又没有体现A bliss in proof同样隐含性行为中极度享乐时的快感,名词bliss是the highest degree of happiness之意,即“极乐”,名词proof是experience之意,即“体验”,后置定语in proof就是“体验中的”,动词prove是to experience,to taste,即“感受”,“体味”,由于proof与proved共有词头pro-,所以蒋译分别是“体验”与“体味”,与原诗词义和结构对等,这说明现代汉语极具表现力。辜译第13行无端出现一个“唉”字,加上第7行同样无端出现一个“呀”字,辜先生以为增加这两个感叹词后会更添诗意,却不料为其颠覆和歪曲原意和原诗语用风格提供了确凿证据;蒋译忠实于原诗,逻辑情理和情感意蕴与原诗近似。读蒋译,读者不会有佶屈聱牙、晦涩怪异、难辨其义之感,而只会获得莎翁十四行诗的形与神的美感即文字简洁清丽、音韵和谐流畅、节奏轻快有致、情感饱满真实的典型诗歌特质所带来的极度愉悦,蒋译能使译文读者感受到伟大的英国文学之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确像普世咏赞的那样名副其实、无与伦比。下面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
原文:1 Th’ expense of spirit in a waste of shame
(10)a 2 Is lust in action;and till action;, lust
(10)b 3 Is perjured, murd’rous, bloody, full of blame,(10)a 4 Savage, extreme, rude, cruel, not to trust,(10)b 辜译:1 损神,耗精,愧煞了浪子风流(11)a 2 都只为纵欲眠花卧柳,(9)a 3 阴谋,好杀,赌假咒,坏事做到头;
(12)a 4 心毒手狠,野蛮粗暴,背信弃义不知羞
(15)a 蒋译:1 精神损耗于无耻的挥霍,(10)a 终日沉湎肉欲,骄奢淫逸,(10)b 作伪证,谋杀,血刃,尽作恶,(10)a 粗野,暴戾,凶残,不守信义;
(10)b
辜译第1行“损神”是生造,习惯说“费神”、“分神”、“伤神”、“提神”、“养神”、“走神”;“耗精”很别扭,汉语不说“耗精”,只说“耗费(精力/人力物力/钱财)”、“耗神(费力)”(见《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愧煞”也是生造,“愧煞了浪子风流”费解,既然“风流”“浪子”,干丑事坏事难道还怕羞?而且“愧煞”与第4行“不知羞”发生抵牾:前面说他羞愧死了,后面又说他“不知羞”,不合逻辑;第2行“眠花卧柳”,即“眠花宿柳”,旧指“宿娼”,在元曲或旧小说中可读到,但现今多用成语“寻花问柳”替代,对现今国人而言,“眠花”与“棉花”同音,易混淆;第3行的“阴谋”可作名词或动词,如“耍阴谋”、“阴谋诡计”、“阴谋**”、“阴谋陷害好人”等,而辜译“阴谋”是名词,与生造说法“好杀”、动宾结构“赌假咒”及其后的“背信弃义不知羞”并列,很不不对称,显得不伦不类,不是好的诗文;而且“好杀”是抄袭梁宗岱的蹩脚译文,“好”作动词是“喜欢”,读第4声,后面意思不能模棱两可:“好学”、“好色”、“好赌”、“好吃懒做”、“好动脑筋”、“好为人师”、“(他)好踢足球”,不可说“(他)好踢”),但可说“(他)好哭”,“好杀”必须有宾语意思才明确,不然谁知道他是“喜欢杀人还是喜欢杀猪杀鸡”?原文murd’rous毫不含糊,说的是“杀人”和“谋杀”;辜译“赌假咒”也是抄袭梁宗岱译文,“赌咒”就是“赌咒”,“发誓”就是“发誓”,“赌博”就是“赌博”,岂有“赌真咒”、“赌假咒”,“赌真博”、“赌假博”之说?但可以说“(他)假装赌咒”,英语是swear falsely。语言是约定俗成,全凭习惯,不能见有“说假话”、“说真话”、“作伪证”的说法,就像数学中的等量替换一样搞出个“赌假咒”、“赌真咒”来,而这正是优雅汉语的微妙之处。
原文: 5 Enjoyed no sooner but despised straight,(10)c 辜译: 5 才尝得云雨乐,转眼意趣休。
(11)a
蒋译: 5 才把瘾过完就把人看轻,(10)c 原文:1
2Before, a joy proposed;behind, a dream.(10)f 辜译:12 求欢同枕前,梦破云雨后。
(10)a 蒋译:12 事前,喜滋滋;事后,梦已消。
(10
f
第5行“才尝得云雨乐,转眼意趣休”与第12行“求欢同枕前,梦破云雨后”,均引入“云雨”一说(语出宋玉《高唐赋》,男女合欢之谓),而这两行原文并无相同词语,也无cloud 或rain,辜译喜用“云雨”(曹明伦甚至有“云前……雨后”的译文)表示性爱,以不变应万变,歪曲莎翁语用风格;汉语可说“美梦破裂”、“鱼死网破”、“石破惊天”、“攻破堡垒”,而“梦破”一词是生造。在D.D.罗塞蒂Sudden Light一诗中,有一句Still with our lives our loves restore,辜译“唤不醒离魂,鸳梦难温旧时帐”,也是篡改了原意,增添了诸多中 国意象,常用词lives(生活)和loves(爱情)被彻底改头换面成了“离魂”、“鸳”、“梦”、“(蚊)帐”等,把英国19世纪一位唯美诗人兼画家弄成旧时中国一个淫邪猥琐的床帏文人,不可理喻,可悲的是,这样的译文竟然受到不少顶级专家吹捧和很多年轻学者的赞赏。Enjoyed辜译“尝得云雨乐”,原文两个音节,辜译6个汉字,是原文音节数的三倍,别扭啰嗦很不爽利,生造说法“尝得”与地名“常德”读音一样,“尝”作“经历体验”讲,其后接“到”而不是“得”,如“他尝到了体育锻炼的甜头”,换成“得”就不习惯了;原文despised意为to contemn, to treat with contempt,即“轻蔑”、“轻视”之谓,其行为对象是人,“意趣休”(“意味和兴趣停止了”)笼统含糊,意思走样;第12行“求欢同枕前”也别扭,习惯说“同床共枕”,或“两个人共一个枕头”,不习惯说“同枕共床”,况且原文并无“枕头(pillow)”具象,不是莎翁语用风格。
原文:6 Past reason hunted , and no sooner had
(10)d Past reason hated as a swallowed bait
(10)c 8 On purpose laid to make the taker mad;
(10)d 辜译: 6 舍命追求,一到手,没来由
(10)a 便厌腻个透。呀,恰像是钓钩
(11)a 8 但吞香饵,管教你六神无主不自由。
(14)a 蒋译: 6 无端地猎取,刚刚追到手
(10)d
就恨不得像钓饵一口吞,(10)c
设陷阱使得吞食者上钩;
(10)d
第6、7、8行意思为一整体,在第8行末尾以分号(semicolon)结束,辜译却在第7行中间用句号(period)割裂,终止意思,又加了个感叹词“呀”,打乱了原句结构。第6、7两行开头是两个相同的Past reason(“没有理性”/“毫无道理”),past意为without。⑧ 辜译第6行将hunted 译为“舍命追求”很不准确,因为一个“只为纵欲眠花卧柳”而“愧煞了(羞愧死了)”的“风流”“浪子”,“才尝得云雨乐”一下,怎么就连命都不要了(舍命)呢?这前前后后逻辑实在不通!又,第6行中的“一到手,没来由”说得通吗?第7行的“厌腻个透”与第5行的“意趣休”同义重复;第7行 as......bait分明是“像钓饵”,辜译却是“恰像是钓钩”,歪曲原诗比喻;第8行 to make the taker mad是“使吞食者疯狂(上钩)”,辜译“但吞香饵,管教你六神无主不自由”,其中“六神无主”是“形容惊慌或着急而没有主意”,原文哪里有这个意思?原文哪里”哪里”有“管教(约束教导)你”?哪里有“不自由(not free)”?,才真的是“没来由”!
原文:9 Mad in pursuit and in possession so,(10)e 10 Had, having, and in quest to have , extreme;(10)f 11 A bliss in proof and proved, a very woe;.(10)e 12 Before, a joy proposed;behind, a dream.(10)ff
辜译:9 求时疯狂,得时也疯狂,(9)
b 10 曾有,现有,还想有,要玩总玩不够。
(13)a 11 适才是甜头,转瞬成苦头。
(10)a 12 求欢同枕前,梦破云雨后。
(10)a 蒋译:9 追求时疯狂到手也疯狂,(10)e 曾经有,现在有,啥都想要,(10)f 体验中的极乐,体味悲伤,(10)e 事前,喜滋滋;事后,梦已消。
(10)f
第9行Mad in pursuit and in possession so 辜译“求时疯狂,得时也疯狂”,也不好,“求时”与“得时”都不是固定词语,《现代汉语词典》未作为词条收录,“求时”与“求实”(讲求实际)和读音相同,“得时”与“得失”(“遇到好机会”,“走运”)读音近似,听者难辨其意。蒋译“追求时疯狂到手也疯狂”准确顺畅,易于理解,so(also,too,likewise)表示“也”的意思也译了出来,而且蒋译没有可以挑剔的语病。
第10行辜译“要玩总玩不够”是为了凑韵所加,前面一连重复三个“有”,后面又重复两个“玩”,不是精练的诗歌语言;extreme是of the highest or greatest degree(“最高的;强烈的;极端的”),与and in quest to have一起,是承接前面Had, having的意思,蒋译“啥都想要”符合这样的逻辑联系,“啥都想要”即“啥都想有”,包括 “曾经有,现在有”),辜译“要玩总玩不够”扯上“玩”(play)很牵强,词汇意思被缩小,英语I am always playing的表述与汉语“总玩不够”的意思相当。
第11行“求欢同枕前,梦破云雨后”也有语病可挑。“求欢”说法不普通,《现代汉语词典》未作为词条收入,习惯说法是“寻欢作乐”,“欢”是多义词,“求欢”可理解为“寻求欢乐”,“欢”作“情人”讲,似乎只限于“新欢”一说,而固有词汇“失欢”是指“失掉别人的欢心”。习惯说“同床共枕”,“求欢同枕前”说法怪异。
第12行最后的a dream被提前到第11行译为“梦破”,前面已说“梦破”是生造,这里第11行与第12行的原文被颠倒,并再颠倒为“适才是甜头,转瞬成苦头/求欢同枕前,梦破云雨后”,不顾“头”“前”,还是“头”“后”,辜先生只押韵就行了,好像玩弄橡皮泥,随意捏来捏去,辜氏所谓“诗歌翻译标准多元互补”,其实并无标准。
原文:13 All this the world well knows, yet none knows well(10)g 14 To shun the heaven that leads men to this hell.(10)g 辜译:13 唉,普天下谁不知这般儿歹症候,(13)a 却避不的偏往这通阴曹的天堂路儿上走!
(17)a
蒋译:13 举世皆清楚,知者却全无
(10)g 避开去天堂引人入地狱。
(10)g
第13行先是无病呻吟来一个“唉”,再添加一个表示停顿的逗号,接着又劈头盖脸噼里啪啦一口气说出“普天下谁不知这般儿歹症候/却避不的偏往这通阴曹的天堂路儿上走”,着让实人堵得慌。这就是辜氏所谓的“构思奇诡,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点睛之作,又自成一联”的“警语格言”吗?这是莎翁的语用风格吗?第13行竟然译出了一个“歹症候”!可原文压根儿与疾病不沾边!“这般儿歹症候”很糟糕,犯了与第1首第1行辜译“美的物种”一样的错误,“物种”无美丑之分;“症候”亦无好歹之别,“症候”是病后出现的症状,只能分轻重,岂能分歹?“歹”修饰名词时,后接单音字,如:“歹人”、“歹心”、“歹意”,“歹”与“坏”同义,但可说“歹徒”,不说“坏徒”,只说“坏/馊主意”,不说“歹主意”,只说“坏女人”,不说“歹女人”;此处两个“儿”(“这般儿”/“路儿”)用得不对,“这般”后面不加“儿”,如:“小妹出落得这般模样儿,将来完全可以当演员”,可说“这会儿”,“这么点儿,“这阵儿”,“儿”作名词后缀时,有指小意味,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路儿”说法别扭,将指小词“儿”放在大的“路”后不妥,再小的“路”,其宽度、广度和长度也超过人体无数倍,何况是“天堂路”,必是康庄大道。习惯说“羊肠小道”、“崎岖小路”,或“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除了辜先生,谁会说“天堂路儿”?但可说“(那条通向天堂的路”、“天堂之路” 7 或“(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韩红唱)。“这通”改成“这(条)通往”似乎更“通”!习惯说“这通电报”和“条条道路通罗马”。辜译“谁不知”抄袭梁宗岱译文“谁也不知”。辜译两个“不”,蒋译不用“不”,却更简洁,更习惯,意思更清楚,也更接近原文表达方式。
第14行辜译“避不的”是生造,真的“不像话”,当然更不是诗的语言。若将“避不的”理解为“避免不了”或“回避不了”,那么辜译的否定意义歪曲了原文的肯定意义,To shun是to avoid或to endeavor to escape,⑧ 即“(极力)避开”。辜先生自己也知道莎士比亚“最擅长的是最后两行,往往构思奇诡,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点睛之作,又自成一联警语格言”,可是这两行被辜译成文字繁赘、意思诡谲、语音容量超过原诗一半且有严重语病又很不整齐的“对句”,是格言警句吗?
关于对句的翻译
上述辜先生对莎翁十四行诗对句的翻译完全失败。再看第1首对句的翻译:
原文第13行:Pity the world, or else this glutton be,(10)g 第14行:To eat the world’s due, by the grave and thee.(10)g
辜译第13行:可怜这个世界吧,你这贪得无厌之人,(15)a 第14行:不留遗嗣在世间,只落得萧条葬孤坟。
(15)a 蒋译第13行:怜悯世人吧,否则这饕餮,(10)g 第14行:你和坟墓,要吃世间一切。
(10)g
原文第13行中间的or else(否则;不然)用于祈使语气(Pity the world)之后(used after an imperative),用以引出结果或结论,提供另一种选择,这个逻辑性很强的意思被漏译;glutton有对应的“饕餮”不用,却用字数3倍于它的“贪得无厌之人”,可见辜先生汉语词汇贫乏,翻译手段笨拙。而第14行前一部分To eat the world’s due(“吃世界的那一份”)则被信马由缰似是而非地译为“不留遗嗣在世间”。“遗嗣”是生造,是用数学等量代换原理弄出来的怪胎,依照辜先生的思维定式,是“遗(留下来的后/子)嗣”的缩略,而“遗嗣”阴错阳差与固有词汇“疑似”读音一模一样,听起来十分费解。此处原文并无heir,heir出现在相隔10行之远的前面第4行。中国人只说“子嗣”、“后嗣”或“遗腹子”,不说“遗嗣”。既不尊重原文,又任意糟蹋母语,这样的译文可信吗?既然在此处能将“子嗣”、“后嗣”说成“遗嗣”,说不准在彼处把“后代”说成“遗代”(比较:毛泽东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把“后妈”说成“遗(姨)妈”,把“遗孤”说成“后孤”,把“遗老遗少”说成“后老后少”,这不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心血来潮,辜先生无论什么都能生造出来进行“多元互补”。辜先生只见the grave 而无视the grave前面by的存在,在原文并无bury的情况下,信手胡译为“只落得萧条葬孤坟”,他本人和他的拥趸者们还认为是神来之笔!但是熟悉“黛玉葬花”的中国人一定会对怪异的“萧条葬孤坟”加以抵制,因为常识告我们,“葬”的对象绝不可能是“坟墓”!《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葬”的解释是“掩埋死者遗体(于坟墓)”,英语词典对bury的解释是place a dead body in a grave,中英两国人民认知世界的思维模式何其相似乃尔!汉语虽然不能说“(埋)葬孤坟”,但却可以说“埋葬旧世界”,汉语的这种微妙之处辜先生毫无感知。在第31首第9行Thou art the grave where buried love doth live(辜译:你庇护着我埋葬了的爱,你是孤坟)中,buried和grave同时出现,这里“(埋)葬”(buried)的是“爱”(love),而不是“孤坟”(grave),辜先生并没有译为“埋葬了孤坟”,这就更加证明了“萧条葬孤坟”错得极其荒谬。
第2首原文第13行:This were to be new made when thou art old,(10)
第14行:And see thy blood warm when thou feel’st it cold.(10)
辜译第13行:如此,你纵然已老,美却会重生,(12)
第14行:你纵然血已冰凉,也自会惜体重温。
(14)蒋译第13行:你衰老时这将变得新鲜,(10)
第14行:感觉血冷时又见它温暖。
(10)
这里两个“纵然”都用错了。“纵然”是“即使”之谓,表示假设的让步,存在于上半句,下半句是否定形式,由“也”引导,如:“今天纵然有雨,也不会很大”。笔者技高一筹地不使用两个“纵然”,而是将两个when译为对应的两个“时”,不像辜先生那样凭空添加原文所无的3个逗号割裂原文,还足足节省6个字/音节,意思却更简练准确,更具诗意美感,也更像“警句格言”,不是吗?辜先生特别喜欢用动词“温”字,此处第2首第14行把warm译成“惜体重温”,而上述Sudden Light一诗中的Still with lives our loves restore没有warm,却被译成“唤不醒离魂,鸳梦难温旧时帐”,不管有无warm,辜先生以不变应万变,想“温”就“温”,想“重温”就“重温”,觉得“难温”就“难温”,实在糟糕透了。
现在再来看看被彭镜禧先生赞誉为辜译“最精彩的莫过于第六十六首”:
原文第13行:Tired with all these, from these would I be gone
(10)g
第14行:Save that to die I leave my love alone.(10)g 辜译第13行:不平,难耐,索不如一死化纤埃,(12)a
第14行:待去也,又怎好让爱人独守空阶?
(13)d 蒋译第13行:厌倦一切,我想离此而去,(10)g
第14行:以免死了留下爱人孤独。
(10)g
原文第13行开头的Tired with all these,辜译为“不平,难耐”,名词“不平”与(否定)动词“难耐”(可勉强解释为“不公平的事”“难以经受得住”)用逗号隔开很别扭;而此诗第1行开头也是一模一样的Tired with all these,辜译却是“难耐不平事”,“不平”成了“难耐”的宾语;“难耐”是生造,在辜先生心目中是“难(以忍)耐”的缩合,但人们只说“能耐”、“难熬”、“难缠”。可是这两处原文哪里有“不平”之意呢?语病严重的上述辜译似通非通,与明朗的原文完全两样。再看“索不如一死化纤埃”,“埃”指“灰尘”,“尘土”,“纤埃”是生造,可说“尘埃”、“埃”,如:“黄埃蔽天”、“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诗),也可说“纤尘”,如:“纤尘不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索不如”与辜译第1首第8行中的“偏造成”属于同一类错误,副词“索性”不能简化为单个“索”字乱用,改为“索性不如”或“不如索性”才符合汉语习惯。“空阶”是生造,“阶”指台阶,不能因为古诗文里有“金阶”(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和“玉阶”(李白《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就造出一个“空阶”来!如果想要读者把“空阶”理解为“空台阶”,那么保不准辜先生又会以“空街”替换“空阶”来提供另一种互补译文,或者拿出诸如“索不如一死见阎王”,“索不如一死上天堂”来与其现有译文“互补”,哪怕原文没有steps,vacant,empty,dust,King of Hell,heaven等词语。还可以挑出许多毛病,如:
一、原文没有一个否定词,辜译搞出两个否定词“不”,而且还嫌不够,还要再加一个否定词“难”(不容易);
二、原文是肯定句,辜译变成疑问句;
三、配偶一方死了,活着的另一方按常理是“独守空房”,怎么偏要“独守空阶”?难道“台阶”上原本堆积了很多杂物而随爱人死去一起陪葬 9 了吗?面对如此糟糕的译文,辜先生肯定会强词夺理:其译文是在他的“英汉诗歌翻译标准多元互补理论”指导下的超越原文的佳译!请问:随意造词造句的辜译像格言警句吗?
结论
在经历了这么多实际体验、认真分析和深入思考之后,读者难道还不明白辜氏“诗歌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英译汉——简→;归化还原增色法:可近似程度地将英语的本色罩上汉语的浓妆”是歪论吗?还会迷信1990年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说的“辜正坤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29首已经达到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化境的境界”这番话的正确性吗?
诗歌翻译质量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这是普遍真理。对译文质量高低优劣的评判,不能仅凭浮泛印象信口开河以势压人,而要以大量可靠事实说话。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和鉴别译诗好坏,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好的译诗忠实于原诗,在意蕴内涵、逻辑情理、词语句式、风格体裁、音韵节奏、情调神韵等诸多方面接近原诗;译诗应无语法修辞毛病和纰漏可以挑剔;译诗词语地道爽利,意思显豁明朗,节奏有致,柔美动听,像原诗一样便于诵读。笔者同时认为,英汉诗歌翻译标准只能“一元”,不能“多元”,“多元”是故意模糊译作价值判断立场;佳译与劣译泾渭分明,不能“互补”,“互补”是成心降低读者审美要求,造成大量劣译充斥市场。严谨的译者不会这样做。莎翁十四行诗的翻译与莎剧的翻译一样,都是“瓷器活”,“译者的金刚钻”就是“对早期现代英语特别是莎士比亚语言的了解和其母语的功底”和“有尽可能多的新现代版莎士比亚共参照”,以及“一些必备的工具书”。⑨“文学作品的语义内容突出地表现于特定的形式风格,而后者又须臾离不开特定的遣词造句”,而这对于“雕刻传真(carving the fax)”的诗歌翻译尤显重要。
诚然,拙译的发表是在包括辜译在内的众多译文之后,但是辜译的发表不同样也是在诸多权威前译之后吗?辜译不仅没有超越前译,因而不可能是“最好的译本”,甚至还比其他译本的毛病更多。时代在前进,人们的洞察力和识别力在迅速提高,更多默默无闻的学者的言论和观点在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中能够得以发表,已成定评的名家名译注定要接受时代的考验,接受新的甄别和新的评价。
注释:
① 朱雯 张君川:《莎士比亚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
② 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③ 彭 强:从等效理论看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0.④ Cleanth Brooks & Robert Penn Warren.Understanding Poetry.Chicago: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76 ⑤ 同②,第8页。
⑥ 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⑦ 艾青:《诗论》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⑧ Alexander Schmidt,Shakespeare Lexicon and Quotation Dictionary Volume I.Dover Publications, New York.1971 ⑨ 陈国华:论莎剧重译上篇,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2期,第32页。
William Shakespeare’ Sonnet CXXIX: Comment on Prof.Gu’s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