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波职高--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判断技巧例谈

时间:2019-05-15 06:4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靖波职高--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判断技巧例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靖波职高--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判断技巧例谈》。

第一篇:靖波职高--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判断技巧例谈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判断技巧例谈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在句子中的意义是指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所谓在句子中的用法指的是词典中所列举的常见用法。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文言虚词的意义由用法决定,所以辨析文言虚词异同,先用法后意义。

一、看语法结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其语句的组合都靠的是语法。因而,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帮助我们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今以“之”述之。

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臣之壮”是主谓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我见相如必辱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辱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辱”的宾语,代词,代“蔺相如”,可译为“他”。再如: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膏腴之地”和“要害之郡”都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二、看前后内容

辨析虚词前后的语句内容,也是我们区别虚词用法的一种方式。比如“而”作连词,有几种情况最易混淆,即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考察“而”前后内容的结构,如果是非动词性内容,则不能表示承接关系;反之,则可将“而”前后的内容调整次序进行辨析,表承接关系的“而”表示动作的先后性,因此前后内容的次序绝不可颠倒。至于表递进关系的“而”则表示后面的内容较前者更进一步,因此次序不能颠倒。只有表并列关系的“而”其前后的内容可以颠倒,且意思基本不发生变化。如在《过秦论》一课中,“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此句中的三个“而”所连接的内容,可前后对调位置,大意未变,因而表示的都是并列关系;“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瓮牖绳枢之子”是形容陈涉之穷困,“氓隶之人”是说陈涉是下层百姓,“迁徙之徒”是指被征发的人,更无地位可言。所以,此处的“而”表示的是递进关系,突出陈涉身份之卑微。

第1页

三、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进而推断出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例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利乘便”为同义复用,“因利”就是“乘便”,“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四、看特殊句式

要准确把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可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推断。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句式当为“有何厌”,“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爪牙之利”和“筋骨之强”都是定语后置句,语序应为“利爪牙”“强筋骨”,“之”作定语后置标志(中心词+之+定语、中心词+之+定语+者),可不译。

五、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③其真不无马邪?(韩愈《马说》)

这三句中的“其”均为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就不同。第①句中的“其”表示的是祈使语气,可译为“还是”;第②句中的“其”表示的是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第③句中的“其”表示的是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六、看语言环境

同文言实词一样,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着虚词的不同用法。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例如“不拘于时”与“学于余”中的两个“于”字,所处的位置相同,都在动词后,名词前,不结合文意就无法判断出用法的不同。“不拘于时”是说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很显然,这里的“于”字是

表被动的;而“学于余”是说向我学习,因而此处的“于”字是介词“向”,和表被动无关。

七、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这些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八、看教材例句

高考试题中,文言虚词用法题共四组,八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四个句子一般都出自课本,句式和课文基本相同。对近几年高考中选自课本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六国论》等。因此,只要熟悉课本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的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也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常用之法,即“由内而外”,以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例如,2009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D项,“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和“若属皆且为所虏”,后句出自《鸿门宴》是考生比较熟悉的句子,“且”字是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一般可译为“将要”;前句的句意也非常明显,也是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因而,这两句中的“且”用法相同。

第二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沪教版)初中语文课文目录(H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朗读

(六)综合训练

1国际歌

* 2最后一次讲演

3周总理,你在哪里?

* 4生命的意义

5古文两篇 爱莲说

陋室铭

每周一诗

1敕勒歌

2大风歌

第二单元

默读

(六)综合训练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7我的自修生活

[法]欧仁•鲍狄埃

闻一多

柯 岩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宋]周敦颐

[唐]刘禹锡 北朝民歌 [汉]刘邦

鲁迅

唐弢

8最后一课

[法]都德 * 9我爱读书

[苏]高尔基 10卖炭翁

[宋]欧阳修 每周一诗

3出塞

[唐]王昌龄 4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白 第三单元

精读

(一)把握词语的含义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11飞向太平洋--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目击记 * 12城市视觉污染

程 鑫 13假如没有灰尘

周元桂 * 14诱人的海洋能源

崔金泰 15古文两篇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陨石

[宋]沈括 每周一诗

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6游子吟

[唐]孟 郊 第四单元

视听

(三)画面 16三个和尚 17小蝌蚪找妈妈 18没头脑和不高兴 19渔童

20骄傲的将军 每周一诗

7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8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第五单元

精读

(二)感受词语蕴含的思想感情

21老山界

陆定一 * 22丰碑

李本深 23第二次冒险

[英]狄更斯 * 24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 巍 25周亚夫军细柳

[汉]司马迁 每周一诗

9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10绝句

[宋]李清照 第六单元

速读

(一)集中注意 整体认知

26皇帝的新装

[丹麦]安徒生

* 27阿维•阿斯平纳尔的闹钟

[澳大利亚]亨利•劳森 28孙悟空巧取芭蕉扇

吴承恩 * 29螳螂

徐廷华

* 30神奇的医院

蔡擎元 林雨棠 附:谈谈速读 每周一诗

1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李 白 12梅花

[宋]王安石 第七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三)寓言、民间故事的阅读

(1)谈谈寓言

附:

伊索寓言二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中国古代寓言一则

曲突徙薪

(2)谈谈民间故事

附:鲁班学艺 牛郎织女

每周一诗

13天净沙•秋思

14石灰吟

表 达

第一单元 室内景物的描写

第二单元 自然景物的描写

第三单元 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三)讲小故事

第五单元 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第六单元 自我心理活动的描写

第七单元 应用文写作

(三)记录

七年级第二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精读

(三)理解句意

(一)1词二首

菩萨蛮•大柏地

清平乐•会昌

* 2欧仁•鲍狄埃

* 3驿路梨花

* 4定义、法规六则

5教学相长

每周一诗

1鸟鸣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二单元

精读

(四)理解句意

(二)6荔枝蜜

[元]马致远

[明]于 谦 毛泽东 [苏]列宁 彭荆风 《礼记》 [唐]王维 [唐]王勃

杨朔

* 7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美]亚历克•黑尔

8小桔灯

冰心 * 9再给我十年

江涛 10大铁椎传

[清]魏禧 每周一诗

3凉州词

[唐]王翰 4绝句

[宋]僧志南

第三单元

精读

(五)理解段意

11天气陛下

* 12夏天里的沙漠奇观

13中国石拱桥

* 14假如人的体温降低两度

15河中石兽

每周一诗

5乌衣巷

6约客

第四单元

视听

(四)解说

16搏动中的上海

17花 夏振亚等

18热带风暴(台风)

19大地的奇葩

20曾侯乙编钟

每周一诗

7墨梅

8新竹

第五单元

精读

(六)把握中心

21一面

* 22柔弱的人

23社戏

* 24离别的礼物

25扁鹊见蔡桓公

每周一诗

9题都城南庄

10滁州西涧

第六单元

速读

(二)控制视线 加快速度

26在烈日和暴雨下

27爱心

--一则《征母启事》刊登之后

28智取生辰纲

29上海地铁

[苏]伊林 苏政厚

茅以升 吉星

[清]纪昀 [唐]刘禹锡 [宋]赵师秀

潘祖奇

徐志义

殷培义

章剑平

[元]王冕

[清]郑燮

阿累

[俄]契诃夫

鲁迅

[美]弗•达尔

韩非

[唐]崔护

[唐]韦应物

老舍 张厚东

施耐庵

朱玉琪

30电脑的多种功能

钱伟长 每周一诗

1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12秋夕

[唐]杜牧 第七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四)人物传记的阅读 人物传记的阅读 附录:

鲁迅自传

鲁迅 祖冲之

一个伟大的女性--海伦•凯勒 每周一诗

13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14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表 达

第一单元 用一件事写一个人

(一)第二单元 用一件事写一个人

(二)第三单元 用一件事写一个人

(三)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四)交谈

第五单元 文章的修改

(二)句子的修改 第六单元 用二三事写一个人

(二)第七单元 应用文写作

(四)启事

八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1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

邓小平* 2鞠躬尽瘁

3革命烈士诗抄五首

* 4一块烫石头

[苏联]盖达尔 5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 6去私

《吕氏春秋》 每周一诗

1长歌行

《乐府诗词》 2山居秋暝

王维

3回乡偶书

贺知章 第二单元

速读

(三)综合训练

7“诺曼底”号遇难记

[法]雨果 * 8居里夫人

王通讯 * 9香港海洋公园

庄之明 * 10人民广场地下变电站

梁坚 1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施耐庵 每周一诗

4山中杂诗

吴均

5生查子

朱淑真 6题画梅

李方膺 第三单元

质疑

(一)词与句

12白杨礼赞

茅盾 * 13林中之冬

周繁恺 14滹沱河和我 牛汉

* 15浮冰上

哈夫•B•卡威 16小石潭记

柳宗元 * 17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每周一诗

7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9观猎

王维 第四单元

视听

(五)画面的组合

18雾都孤儿

[英]狄更斯 19毛泽东的故事

附:画面的组合和效果

每周一诗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11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第五单元

质疑

(二)段与篇

20故乡

鲁迅

21我的叔叔于勒

[法]莫泊桑 * 22死海不死

* 23食物从何处来

24核舟记

* 25口技

魏学洢 每周一诗

1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13游山西村

陆游 14竹石

郑燮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五)科普读物的阅读 怎样阅读科普读物 附录:

动物尾巴的功能

华惠伦 生物的“睡眠”

林续中 蛇的药用

劳伯勋 花粉

文侣

高速火车

[美]桑德拉•伯顿 迈克尔•特马雷斯特 活板

沈括 每周一诗

15元日

王安石

16赠范晔

陆凯 表 达

第一单元 记叙中的说明 第二单元 怎样说明事物 第三单元 记叙中的抒情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五)介绍 第六单元 合理的联想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五)公约和守则

八年级第二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质疑

(三)综合训练

1一件小事

* 2小巷深处

3盲厨师

* 4冰心有萧乾

5黄生借书说

* 6愚公移山

每周一诗

1城东早春

2芙蓉楼送别辛渐

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第二单元

比较阅读

(一)立意与选材

* 7我的报童梦

8背影

* 9父亲

10父子情

11短诗两首

七步诗

反七步诗

12捕蛇者说

每周一诗

4社日

5对酒

6四时田园杂兴

第三单元

比较阅读

(二)表现手法

13范进中举

14送考

* 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6茶花赋

17桃花源记

鲁迅 林莉

[苏]巴乌斯托夫斯基 竹林

袁枚 《列子》 杨巨源 王昌龄 辛弃疾

[美]威廉•亨德利克斯 朱自清

鲁彦

舒乙 曹植 郭沫若

柳宗元

王驾

秋瑾

范成大

吴敬梓

丰子恺

贾祖璋

杨朔

陶渊明

* 18桃花源诗

陶渊明 每周一诗

7望江南

温庭筠 8旅夜书怀

杜甫 9蒹葭(节选)

《诗经》 第四单元

视听

(六)区别类别 把握特点 19周恩来(记录片)20周恩来(故事片)每周一诗

10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11渔歌子

张志和 第五单元 比较阅读

(三)综合训练

21藤野先生

鲁迅 * 22团圆

柯灵 23晋祠

梁衡 * 24黄山小记

菡子 25曹刿论战

《左传》 * 26子鱼论战

《左传》 每周一诗

12虞美人

李煜 13浣溪沙

晏殊 14夜雨寄北

李商隐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六)思想修养读物的阅读 怎样阅读思想修养读物 附录:

孩子们给巴金的信 江苏省无锡县钱桥中心小学 给孩子们的信

巴金 理想的阶梯

陈群 兴趣,成才的第一步

梁珊 从“试试看”起步

储瑞耕 朱子家训(节选)

朱柏庐 每周一诗

15如梦令

李清照 16西江月

辛弃疾 表 达

第一单元 记叙中的议论 第二单元 就一件事发表议论 第三单元 这样写读后感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六)答问

第五单元 文章的修改

(三)层次要清楚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六)协议书

九年级第一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诗歌的阅读

1诗词两首

毛泽东 七律•长征

沁园春•雪

2诗两首

艾青 给乌兰诺娃

跳水

* 3问好

柯蓝 4有的人

臧克家 * 5我思念北京

闻捷

* 6为什么灯灭了

[印度]泰戈尔 7古代诗歌三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小重山

岳飞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每周一诗

1池州翠微亭

岳飞 2别云间

夏完淳 3焚书坑

章碣 第二单元 杂文的阅读

8论雷峰塔的倒掉

鲁迅 * 9谈骨气

吴晗 10事事关心

马南村 * 11北人南人杂议

芥子 12奕喻

钱大昕 * 13日喻

苏轼 每周一诗

4渔家傲

范仲淹 5小车行

陈子龙 6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第三单元 报告文学的阅读

14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

陈祖芬 * 15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16向中国人脱帽

钟丽思 * 17三个太阳

黄传会

* 18新生命的诞生

[苏]吉洪诺夫 每周一诗

7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8行宫

元稹 9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第四单元 视听

(七)全面感受 初学赏析

19十六岁的花季

张弘 富敏 每周一诗

10黄鹤楼

崔颢

11泊秦淮

杜牧

第五单元 小说的阅读

20孔乙己

鲁迅

21下棋

南凯

* 22捡

陆健

23竞选州长

[美]马克吐温

24葫芦僧判葫芦案

曹雪芹

* 25干将莫邪

干宝

每周一诗

12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13论诗

赵翼

14论诗

赵翼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七)序、跋的阅读

谈谈序、跋的阅读

《家》后记

巴金

《母亲的话》序

叶圣陶

《儒林外史》序

惺园退士

《唐诗三百首》序

蘅塘退士

*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每周一诗

15南浦

王安石

16山园小梅

林逋

表 达

第一单元 记叙类文章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第二单元 看图作文

第三单元 怎样写书评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七)演讲

第五单元 怎样写计划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七)广告

九年级第二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散文的阅读

1挥手之间

方纪

* 2蓬莱抒怀

峻青

3听潮

鲁彦

* 4腊梅

余秋雨

5墨池记

曾巩

每周一诗

1夜月

刘平方

2赤壁

杜牧

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第二单元 剧本的阅读

6陈毅夜访(《陈毅市长》选场)

沙叶新 * 7江姐(第七场)

阎肃 * 8打渔杀家(第四场)

* 9放下你的鞭子

每周一诗

4观沧海

曹操 5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6潍上与友人别

郑谷 第三单元 综合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

10战争中的小插曲

未央 * 11心中有明天

刘琦 * 12我家的木头与石头

陈祖芬

13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苏联]巴甫洛夫 * 14短文两篇

养成好习惯

梁实秋 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叶圣陶 * 15人类的语言

吕叔湘 每周一诗

7题菊花

黄巢 8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9子夜吴歌

李白 第四单元 视听

(八)综合理解 学会赏析 16凤凰琴

17音乐之声 每周一诗

10武陵春

李清照 11咏煤炭

于谦 第五单元 综合训练

(二)文言文阅读

18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 19陌上桑

20出师表

诸葛亮 21岳阳楼记

范仲淹 * 22登泰山记

姚鼐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24诗话两则

诗词改字

洪迈 推敲

胡仔 每周一诗

12题画

沈周 1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燮 14鄂州南楼书事四首(选一)

黄庭坚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八)长篇小说的阅读 25谈谈长篇小说的阅读

26三顾茅庐(《三国演义》节选)

罗贯中

27子夜(节选)茅盾

28石湖晨雾(《冬天里的春天》节选)

李国文

29角斗场上(《斯巴达克思》节选)

[意大利]乔万尼奥里

30执行死刑(《牛虻》节选)

[英]伏尼契

每周一诗

1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16过零丁洋

文天祥

表 达

第一单元 审题与立意

第二单元 给材料作文

第三单元 怎样写调查报告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八)即兴发言

第五单元 文章的修改

(四)中心意思要明确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八)小结

附录

简化字总表

六--九年级阅读能力训练目标与内容

语法总表

(沪教版)初中语文课文目录(S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石壕吏

杜 甫

二 卖炭翁

白居易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老马

臧克家

一句话

闻一多

读读背背

赤日炎炎似火烧

《水浒传》

伤田家

聂夷中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平民总统孙中山

马庚存

四 伞包和豆角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雪下大了

丁 浪

人民公仆孔繁森

读读背背

善为国者

刘 向

衙斋卧听萧萧竹

郑 燮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牛郎织女

六 渔夫的故事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孟姜女

日月潭

读读背背

山坡羊•潼关怀古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松鼠

八 蝎子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螳螂

有趣的动物

读读背背

正午牡丹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背影

十 佛罗伦萨小抄写员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示儿女

挨揍

读读背背

游子吟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批评和自我批评

十二 古文两篇

扁鹊见蔡桓公

周处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说'小' 林默涵

寓言二则

啄木鸟与树

鹰和鼹鼠

读读背背

张养浩 [法]布丰 贾祖璋 徐廷华 学 淳 沈 括

朱自清

[意]亚米契斯

陈 毅 张永亮 孟 郊

毛泽东 韩 非 刘义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语录四则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施耐庵

十四 童区寄传

柳宗元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吴承恩

大铁椎传

魏 禧

读读背背

'君子成人之美'等语录四则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从生活中积累表达材料

二 叙事要有中心

三 变换顺序叙述一件事

四 介绍事物要抓住特点

五 详细地说和简略地说

六 就一件事谈谈看法

七 会听会记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七年级第二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 巍

二 南京

[日]大庭美萘子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歌词二首

游击队歌

贺绿汀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凯 丰

马玉祥同大学生的对话

读读背背

题临安邸

林 升

示儿

陆 游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上海的几处景观

小 蓓

四 飞虹凌波话大桥

孙 悦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昂然屹立的东方明珠塔

李亚力

上海小传

顾荣舫 读读背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谈骨气

吴 晗 六 责任

廖烈东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漫谈'人格' 黄 彦

方志敏正气凛然

读读背背

齐大饥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愚公移山

八 狼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黔之驴

知人不易

读读背背

竹石

善积者昌,恶积者丧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说梦

十 人体内的'夜班'工作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生命之水

智慧之花

读读背背

贾生 李商隐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社戏

十二 月迹

[扩展阅读] 读读背背

三颗枸杞豆

梦痕

读读背背

敕勒歌

《礼记》

《 列子》

蒲松龄

柳宗元 《吕氏春秋》 郑 燮 《三国志》 傅连暲 陈 良 李宗浩 杨 锋 鲁 迅 贾平凹 程 海 丰子恺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论语》

十四 小人无朋

欧阳修

读读想想

交友之道

潘益大

名人论友谊

读读背背

芙蓉楼送别辛渐

王昌龄

赠汪伦

李 白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叙述中的'我'和'他'

二 说明一个操作过程

三 发表意见要有事实根据

四 学编小故事

五 列个提纲好

六 写静态和写动态

七 文章语句的修改(上)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八年级第一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白杨礼赞

茅 盾 二 啊,圆明园

王恩宇 [扩展与阅读] 读读想想

祖国,你早

木 青 根

梅绍静 读读背背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 适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奇特的激光

四 红高粱

宛常珍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一束激情的信札

王惠林 生物的'睡眠'

林续中 读读背背

咏柳

贺知章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核舟记

魏学洢 六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美丽的苏州园林

凤 章 晋祠

梁 衡 读读背背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挑战者'号追思

八 发问的精神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弄斧必到班门'

读读背背

知之,不若行之

论诗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十 藤野先生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旋律之魂

——记作曲家施光南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

--怀念叶圣陶先生

读读背背

出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木兰诗

十二 最后一课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冯婉贞

陶四指

读读背背

自题小像

诗二首(选一)

郝铭鉴

启 凡

盛祖宏

绍燕祥

《荀子》

赵 翼

如 一

鲁 迅

杨匡满 肖复兴 王昌龄 陆 游 《乐府诗集》 都 德 胡永其 鲁 迅

吉鸿昌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十四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爱莲说

周敦颐

陋室铭

刘禹锡

读读背背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小松

杜荀鹤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选择有意义的议题

二 根据需要选用说明方法

三 用名言警句来说理

四 即事说理 有感而发

五 写一件事和写二三件事

六 把理由说得充分些

七 材料的提炼和组合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八年级第二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二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秋天小树林

刘益善

秋魂

刘增山

读读背背

江雪

柳宗元

秋思

张 籍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秦俑漫笔

和 谷

四 拜谒史公祠

顾传菁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在长城上

叶君健

感受七盘关

石 英

读读背背

题西林壁

苏 轼 忆江南

白居易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长江

彭晓 汪洋 六 '第一生产力的实现者'--新疆农科院兴农缩写

祝 谦

[扩展阅读] 读读背背

陕北有煤海

世界第一名记者登上太空

读读背背

戏为六绝句(其二)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最先与最后

八 这是在前进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做不馁的'竞技者'

不断把人生的横杆升高

读读背背

游山西村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小石潭记

十 登泰山记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乌蓬摇梦到春江

大明湖

读读背背

宿建德江

中秋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学问之趣味

十二 学问与趣味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孔子论学(五则)

论求知

读读背背

观书有感

冯森龄

杜 甫

鲁 迅

高 奢

何慧英

蔡惠福

陆 游

柳宗元

姚 鼐

叶文玲

刘 鄂 孟浩然

文徵明 梁启超 梁实秋(英)培根 朱熹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尊严

栖 云

十四 我的叔叔于勒

(法)莫泊桑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生死抉择

喊 雷

离别的礼物

(美)弗•达尔

读读背背

七步诗

曹 植

忆江上吴处士

贾 岛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托物言志

二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三 用对照的方法叙事写景

四 用正反对比的事例说理

五 文章语句的修改(中)

六 恰当地选用表达方式

七 用对照方法写人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九年级第一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唐诗二首

春望

杜 甫

古从军行

李 颀

二 宋词二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武陵春

李清照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唐诗赏析两篇

迟乃义

山居杂诗六首(其一)

元好问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的大自然 梁 衡

四 光之香

林清玄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延河,静静地流

剑 钊

放下你的斧子

顾 骧

读读背背

山居秋暝

王 维 望天门山

李 白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孔乙己

鲁 迅 六 范进中举

吴敬梓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画马不独画马皮

林士良--《范进中举》赏析

王子安

卢正言 读读背背

登科后

孟 郊 南国十三首(其六)

李 贺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精神手杖

赖文毅 八 美哉!大勇者

史继中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享受崇高

王义堂 论民族节气

李 乔 读读背背

绝句

方志敏 在解放军医院透视戏占

谢觉哉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在萧红墓前的讲演

郭沫若

十一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上的讲话 董建华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

赵泽华 胡大庆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 拉 读读背背

望岳

杜 甫 再经胡城县

杜荀鹤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死海不死

十二 蛇岛

黄沭朋 [扩展阅读] 把水库建到地下去

罗祖德 沈林福 珍贵的水

徐廷华

读读背背

学习和工作的意义

爱因斯坦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十四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黄生借书说

袁 牧 马说

韩 愈 读读背背

答客诮

鲁 迅 对酒

秋 瑾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留心观察生活 从生活中得到启示 二 学写微型调查报告 三 写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四 向人推荐好书好文章 五 文章语句的修改(下)六 写出一点新意来

九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

一 落花枝头

谢大光 二 祈求

林敬钧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麻雀

屠格涅夫 藤思

陈永昊 读读背背

高 越 苔

袁 枚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一条丝裙的故事

贝蒂•B•杨斯 四 小丑的眼泪

约•马•齐默尔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友好的报答

格雷夫斯 考恩在海边

阿•茨威格 读读背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又呈吴郎

杜 甫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曹刿论战

《王传》 六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田忌赛马

司马迁 河中石兽

纪 昀

读读背背

韩冬郎(二首之一)

琴诗 苏 轼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创造宣言

八 师法自然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怎样成为天才

核弹专家谈罚点球的秘诀

读读背背

元日 王安石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榆木疙瘩

十 爱儿之心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三十六号

放下你的鞭子(街头剧)

读读背背

杨柳枝词

〈〈孟子〉〉语录一则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周公接诫子

十二 出师表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勤训

乞不用赃吏

读读背背

和柳亚子先生

赠刘景文

复读与运用

李商隐

陶行知 沈致远 党海山 刘学民 俞华生 赖显生 集体改编 刘禹锡

韩 婴 诸葛亮 李文炤 包 拯

毛泽东 苏 轼

《孟子》

表达

一 情节安排得巧一些

二 展开联想,活跃思路

三 改写和扩展

四 问几个为什么,使议论深入

五 学写小结

附:语法知识复习要点

注:'扩展阅读'中的文章由学生课外自学。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归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①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②代词。相当于“之”。如: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③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疑问代词。什么。如: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⑤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

⑥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如:于我心有戚戚焉。

① 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② 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 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

④ 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⑤ 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第三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之〗

一、用作代词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你(们)”。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例如:(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桃花源记》)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童趣》)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4.“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例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三、用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以〗

(一)介词

1.表(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三)“以”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四)同“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兼词,相当于“于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与】

1.作虚词用。

(一)解释为:和、跟、同。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例句略。

第四篇: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案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案

教学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要求:

1.记住这些虚词的主要意义和用法,完成相关作业。2.关注例句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并翻译例句。教学课时: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完成虚词“而”“何”“乎”的教学。1.而 ér(1)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译为“又”“和”“并且”或不翻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译文】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译文】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译文】(范增把玉杯)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了。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A.青取之于兰而青于蓝。(《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译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译文】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⑥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B.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译文】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⑧表目的关系,相当于“来”,也可不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译文】给官吏和百姓造册登记,封存官库,等待项将军来(处理)。(2)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译文】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译文】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呜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译文】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口技》)..【译文】一会儿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被吵醒了。2.何 hé(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译文】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是什么原因呢?

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大王来时带些什么(礼物)? B.豫州今欲何往?(《赤壁之战》).【译文】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A.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快乐呢?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译文】要问在那里朝朝暮暮听到的是什么? 只有那啼血杜鹃的悲啼和猿猴的哀鸣。(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哪有”。A.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译文】你这小子没有什么害怕的了,怎么敢帮你媳妇说话!B.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译文】哪有圆孔可以安上方柄?哪有异路人能携手同行!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译文】青泥山多么迂回曲折,盘山而行,很短的路程内要转很多弯。(3)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译文】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4)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A.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么样?” 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译文】沛公大吃一惊,说:“这怎么办呢?”

②何以:即“以何”,介词结构,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可译为“用什么”“凭什么”等。A.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的门下客蔺相如拦阻我说:“您怎么了解燕王?”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译文】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③无何:可译为“不久”“没多久”。

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译文】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④何乃:可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译文】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3.乎 hū(1)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译文】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 ②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译文】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④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译文】高啊!多么高啊!蜀道难走,比上天还难。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译文】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2)介词,相当于“于”。①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在,在„„时候,在„„方面。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译文】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③表示比较。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译文】他闻知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3)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译文】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了仙境。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完成虚词“乃”“其”“且”的教学。4.乃 nǎi(1)副词。

①表承接。于是,就,便。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秦王怕他撞坏宝玉,就向他道歉,坚决地请他不要这样做。B.乃遂收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荆轲刺秦王》).【译文】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它。②表条件。才。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译文】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③表转折。竟然,却。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译文】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B.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现在您却是逃离赵国投奔到燕国去的。④表限制范围、数量、程度。仅仅,只,才。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译文】到了城东,项羽身边仅剩了二十八名骑兵。⑤表判断。是,原来是。

A.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译文】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B.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译文】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译文】王者之师平定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3)复音虚词。

①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译文】部队(因长途行军)筋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②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译文】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5.其

qí(1)代词。

①人称代词。表示领有: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译文】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译文】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②人称代词。我的,你的,自己的。A.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③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A.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译文】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④指示代词。其中的。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B.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译文】过了一会儿, 一只狼走开了, 另一只狼像狗一样打前面儿坐下了。(2)副词。

①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译文】圣人之成为圣人、愚人之成为愚人的原因,或许都出在这里吧!②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还是”等。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这块土地,安陵君就答应我吧!③表婉商语气,译为“还是”“恐怕”。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译文】进攻不能战胜,围攻又没有后援的部队,我们还是还回去吧。④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A.其可怪也欤!(《师说》).【译文】难道值得奇怪吗?

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译文】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3)连词。

①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A.沛然下雨,则苗淳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译文】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了他呢?

B.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译文】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

②表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抑或”“是„„还是„„”。A.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译文】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呢?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译文】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A.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译文】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菲菲的芳香更加显著。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译文】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6.且 qiě(1)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大王不去,显得赵国软弱胆小。②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译文】壮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③表示让步关系。尚且,还。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译文】我死尚且都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译文】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而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2)副词。暂且,姑且,将要,快要。

A.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发誓不与你断绝关系,你暂且回娘家去。B.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文】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C.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译文】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3)复音虚词。

①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A.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译文】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各自的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时是一丝一毫我也不拿取。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译文】再说那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不是弱小得(无力抵抗),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

②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译文】就像今年已经是冬天了,关西守卒没一个回家休息。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完成虚词“若”“所”“为”的教学。7.若

ruò(1)代词。

①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译文】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译文】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2)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3)复音虚词。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话题。可译为“再说”“至于”。A.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译文】至于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译文】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4)形容词词尾,同“然”,相当于“„„的样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译文】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油油。8.所 suǒ

(1)助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事物、地方、情况)”。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固定结构。“为”和“所”呼应,构成“为„„所„„”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A.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孔雀东南飞》).【译文】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再嫁人。B.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文】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3)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人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们所以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就是因为爱慕您的崇高品德啊。9.为

wéi/wèi

(用作助词、动词及表示被动的介词时读wéi,其余均读wèi。)(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A.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译文】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讲。B.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译文】自然是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给,替。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译文】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打败刘邦的军队。B.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地给(他)敲了一下缻。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在,等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译文】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为了,因为。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译文】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

⑤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的格式,译为“被”。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译文】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2)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文】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第四课时

教学任务:完成虚词“焉”“也”“以”的教学。10.焉 yān(1)代词。

①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相当于“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译文】而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②疑问代词,哪里,什么,怎么。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2)助词。

①常用在句末,根据不同的语境语意可分别译为“啊”“呢”“了”等,有时也可不译。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译文】只能远远地观看却不能靠近它。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可不译。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译文】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③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盘盘焉,园园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译文】盘旋着,曲折着,密接如蜂房,回旋如水涡,伫立着不知道他们有几千万座。(3)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是”“于此”。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译文】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11.也 yě(1)助词。①表判断语气。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②用在句末,表陈述或解释语气。

A.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译文】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译文】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充,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③用在句末,表肯定、感叹的语气。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这鄙贱的人,不晓得将军宽厚到这个地步啊!④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译文】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⑤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A.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我们还是回去吧!B.毋从俱死也。(《鸿门宴》).【译文】不跟(我走)将会一起被杀。

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嗟夫!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译文】从师学道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2)复音虚词。

①也哉:语气助词连用,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译文】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②也欤:表感叹,相当“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译文】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难道值得奇怪吗? 12.以 yǐ(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B.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译文】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②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A.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秦国也没有把那些城池给赵国,赵国也到底没有给秦国那块的氏璧。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而且为了一块宝玉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不好。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问或处所,棚当于“在”“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译文】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回到首都长安。(2)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译文】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不译。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译文】樊哙侧举盾牌一撞。③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刺秦王》).【译文】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译文】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

C.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表示目的关系。以便,来,用来。

A.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荆轲刺秦王》).【译文】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愿意接见我。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译文】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⑤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禾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译文】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

(3)助词。

①作语助,与“来、往、前、后、左、右”等方位词组词,表示于间、方位和范围。A.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译文】(我)接受任命以来,日夜忧叹。B.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指着(地图说)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译文】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 ②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译文】(恐怕不会听任我的意愿,)违反我使我烦忧。(4)复音虚词。

①以是、是以、以故:表原因,相当于“因此”。

A.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译文】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这种感情让我实在是不忍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B.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荆轲刺秦王》)..【译文】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②以为:认为,把„„当作。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译文】有的人认为他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走了。

③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用来„„的办法(话语,理由等)”“没有用来„„的办法(话语,理由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译文】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5)副词。通“已”,已经。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苏武传》)..【译文】单于召集苏武的随行人员,除了已降和已死的外,跟随苏武回国的还有九人。

第五课时

教学任务:完成虚词“因”“于”“与”的教学。13.因 yīn(1)介词。①因为,由于。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译文】(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②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③趁着,趁此。

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译文】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B.因言日:“沛公不先破关中„„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译文】就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不如就趁机友好地款待他。”

④通过,经由。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廉颇听到了这些话,便解衣赤背,背上荆条,由宾客引着到蔺相如府上谢罪。(2)副词。于是,就。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于是握着璧后退几步,靠殿柱站着,气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B.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苏武传》).【译文】于是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14.于

yú(1)介词。

①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可译为“在”“到„„时”。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译文】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险困难的时候接受奉命。②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可译为“从”“由”“自”“在”“到”。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译文】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B.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琵琶行》).【译文】如今漂泊沦落,悲愁苦楚,四处飘流。③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范围。可译为“在”“对”。A.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被任命做上卿,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了名。B.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游褒禅山记》).【译文】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④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可译为“向”“与”“同”“对”“对于”“给”。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译文】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陈情表》).【译文】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C.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译文】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 D.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抄小路逃走,把宝玉送回赵国。

⑤用在形容词后面,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可译为“比”。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⑥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A.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译文】《诗》、《书》等六经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研习过,又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向我学习。

(2)助词。作动词词头,有补足音节的作用。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无衣》).【译文】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共同对敌!(3)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

①表“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的意思。A.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缶。B.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译文】于是我有所感慨。

②表前后句的承接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用法相同。A.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鸿门宴》)..【译文】于是张良到军门外去见樊哙。

B.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译文】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回到(项羽)军营里,详细地把刘邦的话报告项王。15.与

(1)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等。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赵王跟大将军廉颇一班大臣商议。

B.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译文】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2)连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或仍作“与”。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译文】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3)语气词。通“欤”。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反问。可译为“吗”“吧”“呢”等。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译文】但是他(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

(4)复音虚词。孰与,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A.沛公日:“孰与君少长?”(《鸿门宴》)..【译文】刘邦说:“跟你比你们岁数谁大谁小呢?”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你看廉将军和秦王比,那个更厉害?(5)与“孰”组成文言固定结构,“与„„孰”。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跟徐公比谁漂亮?

第六课时

教学任务:完成虚词“则”“者”“之”的教学。16.则

zé(1)连词。

①表顺承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那么”等,或随上下文灵活译出。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译文】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译文】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就值得羞耻,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②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反而”“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译文】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2)副词。表示肯定。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译文】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17.者 zhě(1)助词。

①用在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赤壁赋》).【译文】从它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②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③用在后置的定语后,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有时与“之”搭配。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食一石。(《马说》).【译文】日行千里的马,一餐也许会吃掉一石粟米。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2)代词。

①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沛公日:“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译文】刘邦(对樊哙)说:“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 ②用在否定词后,有假设语气,可泽为“„„的话”。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18.之 zhī(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也可代事,代物。一般作宾语。A.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B.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译文】焦母听了儿子的话,(用拳头)敲着坐具大发脾气。②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不晓得将军宽厚到这个地步啊!③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些,此。A.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译文】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C.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译文】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2)结构助词。

①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译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

B.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膝王阁序》).【译文】傍晚渔船伴随着歌声缓慢的摇过来,歌声响遍整个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译文】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③宾语前置的标志。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B.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

④放在后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译文】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饮酒一杯,咏诗一首,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 处的情意。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⑤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起舒缓语气、和谐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译文】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

第五篇: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汇总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汇总

文言虚词(一)

而: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5.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教你辨析:虚词“而”是表修饰还是表承接,这是学习的难点。表承接的“而”一般放在承接复句中,将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者两个动作连接起来;表示修饰关系的“而”放在单句中,将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且前一个动词修饰后一个动词做状语,或将单句中修饰谓语动词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与动词连接起来。“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时,如果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就表承接;如两个动词没有先后关系,是同时发生且前一动词是修饰后一动词(做状语),就表修饰。

何:用作副词。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

(1)水何澹澹。(《观沧海》)

(2)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教你辨析: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答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然后一一代入,进行筛选,就不难确定是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其: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充当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充当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可译为“它”“他”(包括复数)。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1)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后一个“其”)(《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用作连词。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商量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教你辨析:根据与虚词相关联的词语推断虚词的用法。有的虚词经常与别的词语搭配,有比较固定的用法,也有比较固定的意思,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来推断它们的用法。例如“其”与语气词“何”或“乎”连用,表反问语气。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文言虚词(二)

乃: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衔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后一个“乃”)(《史记·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且: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1)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而且”“并且”。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用作副词。

1.将,将要。

(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暂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复音词:

【且夫】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可译为“况且”“再说”。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3)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

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教你辨析: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且”用作副词,可译为“暂且、姑且”,可联想成语“得过且过”“得饶人处且饶人”等。

文言虚词(三)

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2.相当于“至于”。有时组成“至若”“若夫”等。

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用作代词。

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用作助词。

表示被动关系,常和“为”组成固定结构。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复音词: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

所说的。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用作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1)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3)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2.介绍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

(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注意:读wéi)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第三个“为”)(《鸿门宴》)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教你辨析: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要求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用法和意义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嘉为先言于秦王”这两句中“为”的用法和意义,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当介词“替”“给”讲。

文言虚词(四)

用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

1.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用作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教你辨析:语境推断法。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做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语境交代了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要理解兼词现象。一个单音节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这类词就是兼词,它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如:“焉”相当于“于之”,兼介词、代词。“诸”,①相当于“之于”,兼有代词、介词;②相当于“之乎”,兼代词、语气词。盍,相当于“何不”,兼代词、副词。当然这类词并不是任何时候都用作兼词,要善于结合上下文意及其组合关系分析。

用作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表示陈述语气。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逍遥游》)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2)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4.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1)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用作助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教你辨析: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何种标志,就能确定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语气词,表判断语气。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是助词,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揣测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并序》)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今虽死乎(在)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3)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比)吾。(《师说》)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对)己。(《劝学》)

用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可译为“拿”“用”。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1)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引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于”“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5.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1)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2)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或结果,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1)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并序》)

复音词:

【以是】

【是以】

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有以】

【无以】

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1)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教你辨析:结构推断法。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的意义和用法也该和它相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文言虚词(五)

用作介词。

1.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3.趁着,趁此。

(1)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作副词。

于是,就。

(1)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你辨析:对句互推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指有利的形势。

用作介词。

1.在,从,到。

(1)乃设九宾礼于(在)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从径道亡,归璧于(到)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1)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2)青,取之于蓝。(《劝学》)

3.向,对,对于。

(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2)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4.被。

(1)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5.与,跟,同。

(1)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6.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劝学》)

用作介词。

和,跟,同。(注意:读yǔ)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用作连词。

和,跟,同。(注意:读yǔ)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用作语气词。

通“欤”。(注意:读yú)

是鲁孔丘与!(《论语》)

文言虚词(六)

用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示转折关系,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4.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用作副词。加强判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教你辨析:根据虚词的语言环境分析推断虚词的用法。一个虚词的义项可以是多个,但在一定语境中它的义项却是确定的。因此我们只要仔细分析虚词所处的语境,就可以判断它的用法。从语言环境推断虚词的用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语义方面,一是逻辑方面。“则”“与”“而”“且”“以”等都可以用作连词,从语义方面分析,它们用作连词时功用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某种关系,然后又可以从逻辑方面分析它们属哪一类关系的连词。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句中的“则”从语境分析,后文“国恒亡”是假设的结果,那么“则”就是一个连词,表假设关系。

用作助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等的后面,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1)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2)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在“近”“曩”“今”“昔”等时间词后面。

(1)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2)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4.放在因果句中,引出原因。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作语气词。

1.放在主语后面,与“也”合用构成判断句式,不必译出。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3.译为“……的样子”。

(1)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2)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并序》)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2)宋何罪之有?(《公输》)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骚》)

5.用在时间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1)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2)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用作代词。

1.指示代词,这。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第三人称代词。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教你辨析:语法分析法。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划分句子成分,压缩出句子主干,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充当句子的成分。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是主语;“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做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又如: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宽之至此”中,“之”是代词,代自己。再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晋”是主语,“有”是谓语动词,可知本句是宾语前置,所以“之”起提宾作用。

下载靖波职高--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判断技巧例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靖波职高--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判断技巧例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优秀范文五篇)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 (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1、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教学教案

    而 (一)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 表示转折关系。可......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 学案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 教案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文言文阅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 教案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 教案(最终版)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文言文阅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