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 学案

时间:2019-05-15 04:2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 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 学案》。

第一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 学案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因、于、与、则、者、之 ‛意义及用法。【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准备】学案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⑵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⑶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⑷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⑵青,取之于蓝(《劝学》)()

⑶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⑷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⑸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⑹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⑺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⑻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3、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⑵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⑶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⑷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⑸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⑹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4、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学案 ⑶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⑷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⑸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⑶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⑷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⑼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⑽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6、解释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1)而记游者甚众。()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4)此三者,吾遗恨也。()

(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6)陈涉者,阳城人也。()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8)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二、合作探究

1、判断‚因‛在文段中的意义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2、判断‚于‛在文段中的意义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学案

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不亦乐乎?

3、判断‚与‛在文段中的意义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4、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资料链接】:

文言虚词词义推断六法

四、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如前所述,多为句末助词,可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等。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因为‚其‛一般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又如‚焉‛,可以用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焉:哪里),也可用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焉:何必),也可用在句末(如‚微波入焉‛,焉:那里)。也有时作代词,相当于‚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代词。‚未知生,焉知死?焉:哪里,怎么)。

五、语法(词法、句法)分析法。

文言虚词中,有不少词(如‚之‛‚其‛‚以‛‚而‛‚焉‛等)在不同的句中或在同一句子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学案 的不同位置上,有时有着不同的词性和用法,如果能够把握某个虚词的词性,往往就能推测出它的含义。以‚之‛为例:例①‚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前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助词;第二三个‚之‛是代词,她(指燕后)。例②‚太后盛气而揖之‛,句末,作第三人称代词(他)。例③‚之二虫又何知‛,句首,作指示代词(这,此)。例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例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作动词,到……去。例⑤‚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句中,是助词,相当于‚的‛。

六、利用特殊句式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言特殊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文言句式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特殊句式有:

判断句(‚……者,……也‛)

被动句(‚见‛‚为……所‛‚受‛‚被‛‚于‛)

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状语后置(‚贫者语于富者曰‛等)]、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

固定句式较多,值得熟记的至少有十种以上,如:‚不亦……乎‛(‚不也是……吗‛例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无以……‛(‚没有用来……的‛例②‚军中无以为乐‛)。‚何……为?‛(‚为什么‛例③‚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如……何?‛,‚若……何?‛,‚奈……何?‛(‚把……怎么样?‛‚拿/对……怎么办?‛例④‚如太行、王屋何?‛)。‚所以……‛(‚用来……‛例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所以、因此……‛例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得无(毋)……乎(耶)‛(‚恐怕……吧‛‚莫非……吧‛例⑦‚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何……之有‛(‚有什么……‛例⑧‚孔子云:‘何陋之有?’‛)。‚惟(唯)……是(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意思是‚只是+动词+提前的宾语‛,例⑨‚惟利是图‛‚惟才是举‛)。‚为……所‛(‚被……怎么样‛,表被动。例⑩‚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第二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 教案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文言文阅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而、何、乎、乃、其、且意义及用法。【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课前背诵】《劝学》 【课时】2课时 【准备】学案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考纲”解读】 1、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明确列出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既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难点。

所谓“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

所谓“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考试说明》把常见的文言虚词,限定为18个,即: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2、04-13年高考对虚词的考查情况: 湖南卷:

2004年 以 其 而 于 以 6 2005年 之 其 6 2006年 乎 以 而 与 于 3 2007年 之 其 则 于 而 4 2008年 因 以 其 与 之 5 2009年 其 于 以 者 与 2 2010年 而 且 也 之 2011年 其

2012年 为 之 以 其 2013年 而 以 乃 之

说明: 乎乃为则也因者 1(1)高考不回避热点,可以重复考。

(2)题型是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组。(3)每年很可能考一个新词。(未考虚词:若、何、所、焉)(4)2014年预测:考四个虚词,“以”字不会再考,“其、焉、于”考的可能性大。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3、文言虚词的词类知识:

(一)代词:起指代作用的词语。

人称代词:吾、予、余、汝、而、尔、若、乃、其、彼、之、孤、寡 指示代词:是、此、斯、兹、之、彼、夫、其、他、某、莫 疑问代词: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

(二)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程度副词:少、稍、略、愈、益、弥、尤、更、最、极、甚、殊、太、特 范围副词:悉、皆、尽、咸、俱、举、惟、特、共、并

时间副词:既、已、曾、尝、向、初、曩、始、常、雅、素、方、正、将、终 语气副词:必、诚、信、固、果、不、弗、非、靡、否、殆、勿、莫、盖、宁 频率副词:屡、辄、每、累、复、更、在、又 谦敬副词:窃、辱、伏惟

(三)介词: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短语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有:

于、以、为、与。

(四)连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短语或句子。并列关系:与、及、而、从、且、则、既„„且 递进关系:而、且、况、以、非独„„亦 选择关系:如、抑、其、或、非„„则„„

承接关系:而、以、乃、则、遂、即、于是、然后 转折关系:而、然、但、则、乃、顾、虽 因果目的关系:以、为、故、是故、是以

假设关系:若、苟、今、使、则、虽、而、向使、假令 修饰关系:而、以

(五)助词:

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语气助词:也、矣、焉、耳、乎、欤、耶、哉、夫、惟、盖(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句首语气)

(六)叹词: 嗟乎、呜呼、唉

叹词是人们在感情激动时发出的一种声响,因此,它是表达强烈感情的词,不作句子的成分。

4、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1)、分清虚实:

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

(2)、辨明用法: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你既然这样记住我)”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

(3)、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用来„„的”;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示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

(4).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三是双音节虚词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 与介词 “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

二、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⑫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⑬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⑭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⑮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⑯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⑰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⑱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⑪-⑰连词。分别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关系。⑱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也可译为“你(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2、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⑫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⑬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⑭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⑮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⑯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⑰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⑱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⑲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何:⑪-⑬疑问代词。其中⑪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原因”⑫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⑬作定语,可译为“什么”。⑭⑮疑问副词。其中⑭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⑮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⑯-⑱【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⑲【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3、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⑤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⑧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⑨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乎:①-⑤语气助词: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③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⑥-⑧介词,分别相当于“于” “对”“ 比”;可作词尾,⑨⑩译为“……的样子”“……地”。

4、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⑬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⑭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⑮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⑯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乃:⑪-⑭副词。其中⑪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这才”等⑫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⑬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⑭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⑮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不能作宾语。⑯【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5、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⑫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⑬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⑭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⑮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⑱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⑲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⑳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⑴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⑵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其:⑪-⑮代词。其中⑪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⑫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不能加“的”。

⑬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 或“我(自己)”。

⑭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⑮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⑯-⑲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测、反诘、期望、商量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搭配。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一定”“还是”等或省去不译。⑳⑴连词。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⑵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6、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⑫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⑬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⑭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⑮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且:⑪-⑭连词。递进关系,“并且”、“况且”;让步关系,“尚且”;并列关系。

⑮⑯副词。相当于“将”“ 将要”“ 暂且”“ 姑且”

三、合作探究

1、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解析:

1、连词,并列关系

2、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假设关系

4、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5、连词,转折关系

6、连词,递进关系

7、连词,修饰关系

8、不久,一会儿

9、连词,承接关系

10、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肯定。

2、判断“何”在文段中的意义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解析: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

3、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4、疑问副词,可译为“多么”

5、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6、可译为“凭什么”

7、可译为“怎么样”

3、判断“乃”在文段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解析:(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4、判断“其”在文段中的意义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解析:

1、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2、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代词,可译为“其中”

4、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

6、代词,可译为“他的” 7、8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11、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四、课堂作业

1、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吾攻赵,旦暮且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CEF(A将近。几乎 B暂且,姑且 C将要,马上 D尚且 E将要,马上 F将要,马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D(①比 ②助词,表疑问语气 ③助词,表揣测语气 ④词尾)乎】

五、课外作业:归纳、何、乎、乃、其、且意义及用法。

识记:《2013湖南卷考试说明》语文科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7

第三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 教案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因、于、与、则、者、之 意义及用法。【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准备】学案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⑫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⑬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⑭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⑪-⑬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依靠、凭借”“ 通过、经由”“趁着”等。⑭副词。“于是、就”。

2、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⑫青,取之于蓝(《劝学》)()

⑬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⑭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⑮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⑯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⑰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⑱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参考答案: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⑪-⑮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到”“对(于)”“由于”等。⑯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⑰⑱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作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3、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⑫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⑬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⑭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⑮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⑯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⑪介词。相当于“和”“跟”“同”。⑫⑬动词。“给”“结交、亲附”。⑭⑮通假字。通“欤”。句末语气词,可表反诘或疑问。

⑯“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4、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⑫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⑬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⑭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⑮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参考答案:⑪-⑭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⑪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⑫表示条件、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 “那么”“就”。⑬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⑭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⑮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5、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⑫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⑬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⑭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⑱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⑲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⑳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参考答案:⑪-⑭代词。分几种情况:⑪-⑬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们)”“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有时或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⑭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⑮-⑲助词。也分几种情况:⑮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⑯结构助词。档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⑰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⑱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⑲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⑳动词,到„„去。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6、解释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1)而记游者甚众。()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4)此三者,吾遗恨也。()

(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6)陈涉者,阳城人也。()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8)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参考答案:1-2代指人、物、可译作“的、的人、”等;3—4用在数词之后,“个、样”;5用在“今、昔”等时间用语后,“的时候”6放在主语之后,表判断;7—8主语之后,引出原因;9—10定语后置的标志。【问题生成】

二、合作探究

1、判断“因”在文段中的意义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解析:

1、介词,根据

2、动词,沿袭

3、名词,原因

4、介词,趁着

5、副词,于是

6、介词,凭借

7、介词,经由,通过

8、介词,因为

9、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2、判断“于”在文段中的意义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不亦乐乎?

解析:

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

2、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3、介词,可译为“到”

4、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5、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6、与“是”构成复音词“于是”,相当于“对此”

7、于:介词,可译为“在”

3、判断“与”在文段中的意义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解析:

1、动词,赞许

2、与“孰”组成固定结构,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

4、动词,结交,亲附

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6、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

7、介词,和,跟,同。

4、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解析: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3、代词,可译为“他”。

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B(A判定语气 B……的人 C附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D判定语气)】

2、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AE(A就,承接连词 B乃,是就是 C连词,用在对比句中 D转折连词 E就,承接连词)】

四、课外作业

【资料链接】:文言虚词词义推断六法

四、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如前所述,多为句末助词,可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等。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因为“其”一般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又如“焉”,可以用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焉:哪里),也可用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焉:何必),也可用在句末(如“微波入焉”,焉:那里)。也有时作代词,相当于“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代词。“未知生,焉知死?焉:哪里,怎么)。

五、语法(词法、句法)分析法。

文言虚词中,有不少词(如“之”“其”“以”“而”“焉”等)在不同的句中或在同一句子的不同位置上,有时有着不同的词性和用法,如果能够把握某个虚词的词性,往往就能推测出它的含义。以“之”为例:例①“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前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助词;第二三个“之”是代词,她(指燕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后)。例②“太后盛气而揖之”,句末,作第三人称代词(他)。例③“之二虫又何知”,句首,作指示代词(这,此)。例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例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作动词,到„„去。例⑤“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句中,是助词,相当于“的”。

六、利用特殊句式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言特殊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文言句式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者,„„也”)、被动句(“见”“为„„所”“受”“被”“于”)、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状语后置(“贫者语于富者曰”等)]、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固定句式较多,值得熟记的至少有十种以上,如:“不亦„„乎”(“不也是„„吗”例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无以„„”(“没有用来„„的”例②“军中无以为乐”)。“何„„为?”(“为什么”例③“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如„„何?”,“若„„何?”,“奈„„何?”(“把„„怎么样?”“拿/对„„怎么办?”例④“如太行、王屋何?”)。“所以„„”(“用来„„”例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所以、因此„„”例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得无(毋)„„乎(耶)”(“恐怕„„吧”“莫非„„吧”例⑦“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何„„之有”(“有什么„„”例⑧“孔子云:‘何陋之有?’”)。“惟(唯)„„是(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意思是“只是+动词+提前的宾语”,例⑨“惟利是图”“惟才是举”)。“为„„所”(“被„„怎么样”,表被动。例⑩“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第四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 教案(最终版)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文言文阅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若、所、为、焉、也、以、意义及用法。【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准备】学案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⑵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⑷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参考答案:⑴动词。像,好像。⑵⑶代词。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⑷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2、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⑵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⑶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⑷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参考答案:⑴⑵助词。其中⑴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⑵“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⑶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⑷⑸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手段或凭借,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一种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3、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⑵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⑶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⑷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⑸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⑹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⑺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察今》)()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⑻何辞为?(《鸿门宴》)()

参考答案:⑴-⑶动词。翻译比较灵活。其中⑴根据具体语境,可译为“演奏”。⑵以为。⑶判断词,是。

⑷-⑺介词。其中⑷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⑸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⑹对,向。⑺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⑻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4、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⑵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⑶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⑷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⑸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参考答案:⑴⑵语气助词。常用于句末,一般可不译。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词尾的作用,相当于“然”。

⑶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⑷⑸代词。表他称,相当于“之”。表疑问,“哪里”、“怎么”。

5、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3.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5.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6.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8.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9.岂独伶人也哉!()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1.《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参考答案:

1、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6、表示感叹语气的。

7、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

8、【„„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9、【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10、【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11、【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6、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⑴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⑵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⑶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⑷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⑸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⑹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⑺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祭十二郎文》)()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⑼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⑽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⑾作《师说》以贻之(《师说》)()⑿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⒀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⒁(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⒂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参考答案:⑴-⑺介词。其中⑴-⑷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凭借„„身份”等。⑸起提宾作用,“把”。⑹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⑻-⑿连词。⑻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不译。⑼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⑽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

⑾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⑿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⒀通假字。通“已”,已经。⒁⒂)动词。“率领”;“以为,认为”。【问题生成】

二、合作探究

1、判断“若”在文段中的意义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解析:

1、连词,假设关系,“如果”。

2、代词,“这”。

3、副词,表推测,好像。

4、代词,“你”。

5、连词,选择关系,“或、或者”。

6、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有“再说”、“至于”的意思。

7、相当于“至如”“至于”。

2、判断“所”在文段中的意义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解析:

1、“„„的原因”

2、表示被动

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4、“是用来„„的”

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6、“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

3、判断“为”在文段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解析:

1、2介词,因为

3、动词,是

4、介词,对、向

5、介词,被

6、动词,作为

7、动词,做

8、介词,为了

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10、介词,替 11句末语助,可译为“呢”

4、判断“焉”在文段中的意义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解析:

1、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兼词,“在这里”

3、兼词,在哪里

4、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

5、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6、疑问代词,怎么

7、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8、代词,他们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是()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廉者,赵之良将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答案】:A、B(A助词,表判定语气 B助词,表判定语气 C表停顿 D助词,表疑问语气)

2、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答案】: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F凭借 G把 H在)

四、课外作业:归纳“若、所、为、焉、也、以”的意义及用法。

识记:《名师导学》“知识储备”

二、文言同义、近义虚词举要(97例)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澧县三中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案

【资料链接】:

文言虚词词义推断六法

一、语境推断法。

阅读文言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例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根据下文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更要仔细辨别。例⑵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的意思;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的意思;而在“适大病,不能行”中,作副词,“恰好”的意思。

二、全句关照法。

许多文言虚词的意义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气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息息相关”。仅以“也”为例: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判断)。例②“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表陈述)。例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表解释)。例④“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疑问)。例⑤“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感叹)。例⑥“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中表舒缓语气或停顿)。例⑦“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

三、代入检验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了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如果语意通畅,就是准确的。如“而”“且”都有表并列、承接、转折、假设等意义,若判断为并列关系,可用“又”替代(有时可不译),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若判断为假设关系,则可用“如果”“假如”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通畅,说明判断正确,反之,则说明判断有误。以“而”为例:例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并列关系)。例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承接关系)。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关系)。例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假设关系)。当然,虚词“而”还有一个特殊的用法,就是通“尔”,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某所,而母立于兹”。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第五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沪教版)初中语文课文目录(H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朗读

(六)综合训练

1国际歌

* 2最后一次讲演

3周总理,你在哪里?

* 4生命的意义

5古文两篇 爱莲说

陋室铭

每周一诗

1敕勒歌

2大风歌

第二单元

默读

(六)综合训练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7我的自修生活

[法]欧仁•鲍狄埃

闻一多

柯 岩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宋]周敦颐

[唐]刘禹锡 北朝民歌 [汉]刘邦

鲁迅

唐弢

8最后一课

[法]都德 * 9我爱读书

[苏]高尔基 10卖炭翁

[宋]欧阳修 每周一诗

3出塞

[唐]王昌龄 4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白 第三单元

精读

(一)把握词语的含义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11飞向太平洋--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目击记 * 12城市视觉污染

程 鑫 13假如没有灰尘

周元桂 * 14诱人的海洋能源

崔金泰 15古文两篇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陨石

[宋]沈括 每周一诗

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6游子吟

[唐]孟 郊 第四单元

视听

(三)画面 16三个和尚 17小蝌蚪找妈妈 18没头脑和不高兴 19渔童

20骄傲的将军 每周一诗

7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8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第五单元

精读

(二)感受词语蕴含的思想感情

21老山界

陆定一 * 22丰碑

李本深 23第二次冒险

[英]狄更斯 * 24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 巍 25周亚夫军细柳

[汉]司马迁 每周一诗

9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10绝句

[宋]李清照 第六单元

速读

(一)集中注意 整体认知

26皇帝的新装

[丹麦]安徒生

* 27阿维•阿斯平纳尔的闹钟

[澳大利亚]亨利•劳森 28孙悟空巧取芭蕉扇

吴承恩 * 29螳螂

徐廷华

* 30神奇的医院

蔡擎元 林雨棠 附:谈谈速读 每周一诗

1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李 白 12梅花

[宋]王安石 第七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三)寓言、民间故事的阅读

(1)谈谈寓言

附:

伊索寓言二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中国古代寓言一则

曲突徙薪

(2)谈谈民间故事

附:鲁班学艺 牛郎织女

每周一诗

13天净沙•秋思

14石灰吟

表 达

第一单元 室内景物的描写

第二单元 自然景物的描写

第三单元 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三)讲小故事

第五单元 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第六单元 自我心理活动的描写

第七单元 应用文写作

(三)记录

七年级第二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精读

(三)理解句意

(一)1词二首

菩萨蛮•大柏地

清平乐•会昌

* 2欧仁•鲍狄埃

* 3驿路梨花

* 4定义、法规六则

5教学相长

每周一诗

1鸟鸣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二单元

精读

(四)理解句意

(二)6荔枝蜜

[元]马致远

[明]于 谦 毛泽东 [苏]列宁 彭荆风 《礼记》 [唐]王维 [唐]王勃

杨朔

* 7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美]亚历克•黑尔

8小桔灯

冰心 * 9再给我十年

江涛 10大铁椎传

[清]魏禧 每周一诗

3凉州词

[唐]王翰 4绝句

[宋]僧志南

第三单元

精读

(五)理解段意

11天气陛下

* 12夏天里的沙漠奇观

13中国石拱桥

* 14假如人的体温降低两度

15河中石兽

每周一诗

5乌衣巷

6约客

第四单元

视听

(四)解说

16搏动中的上海

17花 夏振亚等

18热带风暴(台风)

19大地的奇葩

20曾侯乙编钟

每周一诗

7墨梅

8新竹

第五单元

精读

(六)把握中心

21一面

* 22柔弱的人

23社戏

* 24离别的礼物

25扁鹊见蔡桓公

每周一诗

9题都城南庄

10滁州西涧

第六单元

速读

(二)控制视线 加快速度

26在烈日和暴雨下

27爱心

--一则《征母启事》刊登之后

28智取生辰纲

29上海地铁

[苏]伊林 苏政厚

茅以升 吉星

[清]纪昀 [唐]刘禹锡 [宋]赵师秀

潘祖奇

徐志义

殷培义

章剑平

[元]王冕

[清]郑燮

阿累

[俄]契诃夫

鲁迅

[美]弗•达尔

韩非

[唐]崔护

[唐]韦应物

老舍 张厚东

施耐庵

朱玉琪

30电脑的多种功能

钱伟长 每周一诗

1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12秋夕

[唐]杜牧 第七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四)人物传记的阅读 人物传记的阅读 附录:

鲁迅自传

鲁迅 祖冲之

一个伟大的女性--海伦•凯勒 每周一诗

13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14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表 达

第一单元 用一件事写一个人

(一)第二单元 用一件事写一个人

(二)第三单元 用一件事写一个人

(三)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四)交谈

第五单元 文章的修改

(二)句子的修改 第六单元 用二三事写一个人

(二)第七单元 应用文写作

(四)启事

八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1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

邓小平* 2鞠躬尽瘁

3革命烈士诗抄五首

* 4一块烫石头

[苏联]盖达尔 5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 6去私

《吕氏春秋》 每周一诗

1长歌行

《乐府诗词》 2山居秋暝

王维

3回乡偶书

贺知章 第二单元

速读

(三)综合训练

7“诺曼底”号遇难记

[法]雨果 * 8居里夫人

王通讯 * 9香港海洋公园

庄之明 * 10人民广场地下变电站

梁坚 1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施耐庵 每周一诗

4山中杂诗

吴均

5生查子

朱淑真 6题画梅

李方膺 第三单元

质疑

(一)词与句

12白杨礼赞

茅盾 * 13林中之冬

周繁恺 14滹沱河和我 牛汉

* 15浮冰上

哈夫•B•卡威 16小石潭记

柳宗元 * 17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每周一诗

7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9观猎

王维 第四单元

视听

(五)画面的组合

18雾都孤儿

[英]狄更斯 19毛泽东的故事

附:画面的组合和效果

每周一诗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11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第五单元

质疑

(二)段与篇

20故乡

鲁迅

21我的叔叔于勒

[法]莫泊桑 * 22死海不死

* 23食物从何处来

24核舟记

* 25口技

魏学洢 每周一诗

1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13游山西村

陆游 14竹石

郑燮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五)科普读物的阅读 怎样阅读科普读物 附录:

动物尾巴的功能

华惠伦 生物的“睡眠”

林续中 蛇的药用

劳伯勋 花粉

文侣

高速火车

[美]桑德拉•伯顿 迈克尔•特马雷斯特 活板

沈括 每周一诗

15元日

王安石

16赠范晔

陆凯 表 达

第一单元 记叙中的说明 第二单元 怎样说明事物 第三单元 记叙中的抒情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五)介绍 第六单元 合理的联想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五)公约和守则

八年级第二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质疑

(三)综合训练

1一件小事

* 2小巷深处

3盲厨师

* 4冰心有萧乾

5黄生借书说

* 6愚公移山

每周一诗

1城东早春

2芙蓉楼送别辛渐

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第二单元

比较阅读

(一)立意与选材

* 7我的报童梦

8背影

* 9父亲

10父子情

11短诗两首

七步诗

反七步诗

12捕蛇者说

每周一诗

4社日

5对酒

6四时田园杂兴

第三单元

比较阅读

(二)表现手法

13范进中举

14送考

* 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6茶花赋

17桃花源记

鲁迅 林莉

[苏]巴乌斯托夫斯基 竹林

袁枚 《列子》 杨巨源 王昌龄 辛弃疾

[美]威廉•亨德利克斯 朱自清

鲁彦

舒乙 曹植 郭沫若

柳宗元

王驾

秋瑾

范成大

吴敬梓

丰子恺

贾祖璋

杨朔

陶渊明

* 18桃花源诗

陶渊明 每周一诗

7望江南

温庭筠 8旅夜书怀

杜甫 9蒹葭(节选)

《诗经》 第四单元

视听

(六)区别类别 把握特点 19周恩来(记录片)20周恩来(故事片)每周一诗

10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11渔歌子

张志和 第五单元 比较阅读

(三)综合训练

21藤野先生

鲁迅 * 22团圆

柯灵 23晋祠

梁衡 * 24黄山小记

菡子 25曹刿论战

《左传》 * 26子鱼论战

《左传》 每周一诗

12虞美人

李煜 13浣溪沙

晏殊 14夜雨寄北

李商隐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六)思想修养读物的阅读 怎样阅读思想修养读物 附录:

孩子们给巴金的信 江苏省无锡县钱桥中心小学 给孩子们的信

巴金 理想的阶梯

陈群 兴趣,成才的第一步

梁珊 从“试试看”起步

储瑞耕 朱子家训(节选)

朱柏庐 每周一诗

15如梦令

李清照 16西江月

辛弃疾 表 达

第一单元 记叙中的议论 第二单元 就一件事发表议论 第三单元 这样写读后感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六)答问

第五单元 文章的修改

(三)层次要清楚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六)协议书

九年级第一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诗歌的阅读

1诗词两首

毛泽东 七律•长征

沁园春•雪

2诗两首

艾青 给乌兰诺娃

跳水

* 3问好

柯蓝 4有的人

臧克家 * 5我思念北京

闻捷

* 6为什么灯灭了

[印度]泰戈尔 7古代诗歌三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小重山

岳飞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每周一诗

1池州翠微亭

岳飞 2别云间

夏完淳 3焚书坑

章碣 第二单元 杂文的阅读

8论雷峰塔的倒掉

鲁迅 * 9谈骨气

吴晗 10事事关心

马南村 * 11北人南人杂议

芥子 12奕喻

钱大昕 * 13日喻

苏轼 每周一诗

4渔家傲

范仲淹 5小车行

陈子龙 6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第三单元 报告文学的阅读

14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

陈祖芬 * 15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16向中国人脱帽

钟丽思 * 17三个太阳

黄传会

* 18新生命的诞生

[苏]吉洪诺夫 每周一诗

7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8行宫

元稹 9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第四单元 视听

(七)全面感受 初学赏析

19十六岁的花季

张弘 富敏 每周一诗

10黄鹤楼

崔颢

11泊秦淮

杜牧

第五单元 小说的阅读

20孔乙己

鲁迅

21下棋

南凯

* 22捡

陆健

23竞选州长

[美]马克吐温

24葫芦僧判葫芦案

曹雪芹

* 25干将莫邪

干宝

每周一诗

12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13论诗

赵翼

14论诗

赵翼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七)序、跋的阅读

谈谈序、跋的阅读

《家》后记

巴金

《母亲的话》序

叶圣陶

《儒林外史》序

惺园退士

《唐诗三百首》序

蘅塘退士

*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每周一诗

15南浦

王安石

16山园小梅

林逋

表 达

第一单元 记叙类文章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第二单元 看图作文

第三单元 怎样写书评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七)演讲

第五单元 怎样写计划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七)广告

九年级第二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散文的阅读

1挥手之间

方纪

* 2蓬莱抒怀

峻青

3听潮

鲁彦

* 4腊梅

余秋雨

5墨池记

曾巩

每周一诗

1夜月

刘平方

2赤壁

杜牧

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第二单元 剧本的阅读

6陈毅夜访(《陈毅市长》选场)

沙叶新 * 7江姐(第七场)

阎肃 * 8打渔杀家(第四场)

* 9放下你的鞭子

每周一诗

4观沧海

曹操 5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6潍上与友人别

郑谷 第三单元 综合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

10战争中的小插曲

未央 * 11心中有明天

刘琦 * 12我家的木头与石头

陈祖芬

13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苏联]巴甫洛夫 * 14短文两篇

养成好习惯

梁实秋 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叶圣陶 * 15人类的语言

吕叔湘 每周一诗

7题菊花

黄巢 8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9子夜吴歌

李白 第四单元 视听

(八)综合理解 学会赏析 16凤凰琴

17音乐之声 每周一诗

10武陵春

李清照 11咏煤炭

于谦 第五单元 综合训练

(二)文言文阅读

18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 19陌上桑

20出师表

诸葛亮 21岳阳楼记

范仲淹 * 22登泰山记

姚鼐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24诗话两则

诗词改字

洪迈 推敲

胡仔 每周一诗

12题画

沈周 1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燮 14鄂州南楼书事四首(选一)

黄庭坚 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指导

(八)长篇小说的阅读 25谈谈长篇小说的阅读

26三顾茅庐(《三国演义》节选)

罗贯中

27子夜(节选)茅盾

28石湖晨雾(《冬天里的春天》节选)

李国文

29角斗场上(《斯巴达克思》节选)

[意大利]乔万尼奥里

30执行死刑(《牛虻》节选)

[英]伏尼契

每周一诗

1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16过零丁洋

文天祥

表 达

第一单元 审题与立意

第二单元 给材料作文

第三单元 怎样写调查报告

第四单元 说话训练

(八)即兴发言

第五单元 文章的修改

(四)中心意思要明确

第六单元 应用文写作

(八)小结

附录

简化字总表

六--九年级阅读能力训练目标与内容

语法总表

(沪教版)初中语文课文目录(S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石壕吏

杜 甫

二 卖炭翁

白居易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老马

臧克家

一句话

闻一多

读读背背

赤日炎炎似火烧

《水浒传》

伤田家

聂夷中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平民总统孙中山

马庚存

四 伞包和豆角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雪下大了

丁 浪

人民公仆孔繁森

读读背背

善为国者

刘 向

衙斋卧听萧萧竹

郑 燮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牛郎织女

六 渔夫的故事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孟姜女

日月潭

读读背背

山坡羊•潼关怀古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松鼠

八 蝎子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螳螂

有趣的动物

读读背背

正午牡丹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背影

十 佛罗伦萨小抄写员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示儿女

挨揍

读读背背

游子吟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批评和自我批评

十二 古文两篇

扁鹊见蔡桓公

周处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说'小' 林默涵

寓言二则

啄木鸟与树

鹰和鼹鼠

读读背背

张养浩 [法]布丰 贾祖璋 徐廷华 学 淳 沈 括

朱自清

[意]亚米契斯

陈 毅 张永亮 孟 郊

毛泽东 韩 非 刘义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语录四则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施耐庵

十四 童区寄传

柳宗元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吴承恩

大铁椎传

魏 禧

读读背背

'君子成人之美'等语录四则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从生活中积累表达材料

二 叙事要有中心

三 变换顺序叙述一件事

四 介绍事物要抓住特点

五 详细地说和简略地说

六 就一件事谈谈看法

七 会听会记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七年级第二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 巍

二 南京

[日]大庭美萘子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歌词二首

游击队歌

贺绿汀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凯 丰

马玉祥同大学生的对话

读读背背

题临安邸

林 升

示儿

陆 游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上海的几处景观

小 蓓

四 飞虹凌波话大桥

孙 悦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昂然屹立的东方明珠塔

李亚力

上海小传

顾荣舫 读读背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谈骨气

吴 晗 六 责任

廖烈东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漫谈'人格' 黄 彦

方志敏正气凛然

读读背背

齐大饥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愚公移山

八 狼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黔之驴

知人不易

读读背背

竹石

善积者昌,恶积者丧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说梦

十 人体内的'夜班'工作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生命之水

智慧之花

读读背背

贾生 李商隐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社戏

十二 月迹

[扩展阅读] 读读背背

三颗枸杞豆

梦痕

读读背背

敕勒歌

《礼记》

《 列子》

蒲松龄

柳宗元 《吕氏春秋》 郑 燮 《三国志》 傅连暲 陈 良 李宗浩 杨 锋 鲁 迅 贾平凹 程 海 丰子恺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论语》

十四 小人无朋

欧阳修

读读想想

交友之道

潘益大

名人论友谊

读读背背

芙蓉楼送别辛渐

王昌龄

赠汪伦

李 白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叙述中的'我'和'他'

二 说明一个操作过程

三 发表意见要有事实根据

四 学编小故事

五 列个提纲好

六 写静态和写动态

七 文章语句的修改(上)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八年级第一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白杨礼赞

茅 盾 二 啊,圆明园

王恩宇 [扩展与阅读] 读读想想

祖国,你早

木 青 根

梅绍静 读读背背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 适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奇特的激光

四 红高粱

宛常珍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一束激情的信札

王惠林 生物的'睡眠'

林续中 读读背背

咏柳

贺知章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核舟记

魏学洢 六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美丽的苏州园林

凤 章 晋祠

梁 衡 读读背背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挑战者'号追思

八 发问的精神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弄斧必到班门'

读读背背

知之,不若行之

论诗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十 藤野先生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旋律之魂

——记作曲家施光南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

--怀念叶圣陶先生

读读背背

出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木兰诗

十二 最后一课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冯婉贞

陶四指

读读背背

自题小像

诗二首(选一)

郝铭鉴

启 凡

盛祖宏

绍燕祥

《荀子》

赵 翼

如 一

鲁 迅

杨匡满 肖复兴 王昌龄 陆 游 《乐府诗集》 都 德 胡永其 鲁 迅

吉鸿昌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十四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爱莲说

周敦颐

陋室铭

刘禹锡

读读背背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小松

杜荀鹤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选择有意义的议题

二 根据需要选用说明方法

三 用名言警句来说理

四 即事说理 有感而发

五 写一件事和写二三件事

六 把理由说得充分些

七 材料的提炼和组合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八年级第二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二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秋天小树林

刘益善

秋魂

刘增山

读读背背

江雪

柳宗元

秋思

张 籍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秦俑漫笔

和 谷

四 拜谒史公祠

顾传菁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在长城上

叶君健

感受七盘关

石 英

读读背背

题西林壁

苏 轼 忆江南

白居易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长江

彭晓 汪洋 六 '第一生产力的实现者'--新疆农科院兴农缩写

祝 谦

[扩展阅读] 读读背背

陕北有煤海

世界第一名记者登上太空

读读背背

戏为六绝句(其二)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最先与最后

八 这是在前进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做不馁的'竞技者'

不断把人生的横杆升高

读读背背

游山西村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小石潭记

十 登泰山记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乌蓬摇梦到春江

大明湖

读读背背

宿建德江

中秋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学问之趣味

十二 学问与趣味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孔子论学(五则)

论求知

读读背背

观书有感

冯森龄

杜 甫

鲁 迅

高 奢

何慧英

蔡惠福

陆 游

柳宗元

姚 鼐

叶文玲

刘 鄂 孟浩然

文徵明 梁启超 梁实秋(英)培根 朱熹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尊严

栖 云

十四 我的叔叔于勒

(法)莫泊桑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生死抉择

喊 雷

离别的礼物

(美)弗•达尔

读读背背

七步诗

曹 植

忆江上吴处士

贾 岛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托物言志

二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三 用对照的方法叙事写景

四 用正反对比的事例说理

五 文章语句的修改(中)

六 恰当地选用表达方式

七 用对照方法写人

*'扩展阅读'中'读读背背'的文章,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内读,也可在课外读;'读读背背'的诗文,主要让形式在课外阅读背诵。

九年级第一学期

阅读

第一单元

一 唐诗二首

春望

杜 甫

古从军行

李 颀

二 宋词二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武陵春

李清照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唐诗赏析两篇

迟乃义

山居杂诗六首(其一)

元好问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的大自然 梁 衡

四 光之香

林清玄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延河,静静地流

剑 钊

放下你的斧子

顾 骧

读读背背

山居秋暝

王 维 望天门山

李 白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孔乙己

鲁 迅 六 范进中举

吴敬梓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画马不独画马皮

林士良--《范进中举》赏析

王子安

卢正言 读读背背

登科后

孟 郊 南国十三首(其六)

李 贺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精神手杖

赖文毅 八 美哉!大勇者

史继中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享受崇高

王义堂 论民族节气

李 乔 读读背背

绝句

方志敏 在解放军医院透视戏占

谢觉哉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在萧红墓前的讲演

郭沫若

十一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上的讲话 董建华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

赵泽华 胡大庆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 拉 读读背背

望岳

杜 甫 再经胡城县

杜荀鹤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死海不死

十二 蛇岛

黄沭朋 [扩展阅读] 把水库建到地下去

罗祖德 沈林福 珍贵的水

徐廷华

读读背背

学习和工作的意义

爱因斯坦 复读与运用 第七单元

十三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十四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黄生借书说

袁 牧 马说

韩 愈 读读背背

答客诮

鲁 迅 对酒

秋 瑾 复读与运用 表达

一 留心观察生活 从生活中得到启示 二 学写微型调查报告 三 写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四 向人推荐好书好文章 五 文章语句的修改(下)六 写出一点新意来

九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

一 落花枝头

谢大光 二 祈求

林敬钧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麻雀

屠格涅夫 藤思

陈永昊 读读背背

高 越 苔

袁 枚 复读与运用

第二单元

三 一条丝裙的故事

贝蒂•B•杨斯 四 小丑的眼泪

约•马•齐默尔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友好的报答

格雷夫斯 考恩在海边

阿•茨威格 读读背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又呈吴郎

杜 甫

复读与运用 第三单元

五 曹刿论战

《王传》 六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田忌赛马

司马迁 河中石兽

纪 昀

读读背背

韩冬郎(二首之一)

琴诗 苏 轼

复读与运用

第四单元

七 创造宣言

八 师法自然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怎样成为天才

核弹专家谈罚点球的秘诀

读读背背

元日 王安石

复读与运用

第五单元

九 榆木疙瘩

十 爱儿之心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三十六号

放下你的鞭子(街头剧)

读读背背

杨柳枝词

〈〈孟子〉〉语录一则

复读与运用

第六单元

十一 周公接诫子

十二 出师表

[扩展阅读] 读读想想

勤训

乞不用赃吏

读读背背

和柳亚子先生

赠刘景文

复读与运用

李商隐

陶行知 沈致远 党海山 刘学民 俞华生 赖显生 集体改编 刘禹锡

韩 婴 诸葛亮 李文炤 包 拯

毛泽东 苏 轼

《孟子》

表达

一 情节安排得巧一些

二 展开联想,活跃思路

三 改写和扩展

四 问几个为什么,使议论深入

五 学写小结

附:语法知识复习要点

注:'扩展阅读'中的文章由学生课外自学。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归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①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②代词。相当于“之”。如: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③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疑问代词。什么。如: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⑤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

⑥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如:于我心有戚戚焉。

① 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② 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 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

④ 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⑤ 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下载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 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 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汇总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汇总文言虚词(一)而: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2.表示递进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之〗 一、用作代词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2014、3、5) ———回归课本,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考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探究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教学重难点......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案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案 教学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要求: 1.记住这些虚词的主要意义和用法,完成相关作业。 2.关注例句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并翻译......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案 【考纲点击】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 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

    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范文)

    一、“之”的用法: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夫”在文言文中几种常见的用法(汇编)

    “夫”在文言文中几种常见的用法 “夫”字在文言文中,既是实词,又是虚词,随着所处语言环境的不同,其用法和意义也不一样。因此,弄清其用法,对其所在文言文句子的正确理解很有必要......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爱,ài 动词 ①爱护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