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点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学生版
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用准确迁移实现从积累到运用的飞跃
Ⅰ 如何掌握文言实词的五大知识点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通假字和特殊实词这五大知识点。
一、多义实词:溯源辨流,紧扣语境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某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掌握多义实词的方法有: 1.巧记本义引申解
(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①手足情深,焉能或忘。..本义: 比喻义:
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本义: 比喻义:
(2)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试着寻求义项间的联系。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④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清除,废除,除掉,去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逝去 .义项间的联系:
点拨
2.紧扣语境推敲解
试写出“黠”字在句中的意思。
(《元日》)(1)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齐武成帝子琅琊王,太子母帝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例如:解释下文中加点的“过”的意思。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
二、古今同形异义词:了解词义演变特点
1.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并说明其古今词义的变化特点。(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今义: 词义变化特点:(2)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今义: 词义变化特点:(3)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 词义变化特点: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今义: 词义变化特点:
(5)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古义: 今义: 词义变化特点:(6)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 今义: 词义变化特点:(7)颜色不少变 ..古义: 今义: 词义变化特点:(8)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古义: 今义: 词义变化特点: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古义: 今义: 词义变化特点: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古义: 今义: 词义变化特点:(11)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词义变化特点: 精要点拨
古今异义是。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
2.(1)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体会这一特点。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④(吴汉)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⑤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统过幹(并州刺史高幹,袁绍甥也),..幹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2007年上海高考题,有删改).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博涉书记 ..C.访以当时之事 ..点拨
三、活用实词:找规律、析特点
B.幹善待遇 ..D.可以自娱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名词活用
1.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规律和特点。(1)东犬西吠: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5)而相如廷叱之:(6)常以身翼蔽沛公:(7)人皆得以隶使之:(8)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规律和特点:
2.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特点。(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 ②二月草已芽: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⑤君子不齿: 规律和特点: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规律和特点:
(3)①沛公军霸上: ②鹪鹩巢于林: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④国人不敢言,道路以目: ⑤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规律和特点:
(4)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④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⑤填然鼓之: 规律和特点:
(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②道海安、如皋: ③大楚兴,陈胜王: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籍吏民,封府库: 规律和特点:
(6)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缇骑按剑而前: ③客逾庖而宴: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⑤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规律和特点:
点拨 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作状语的;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经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慢慢地、逐渐地”。
2.名词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 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的“礼”,就是“礼遇”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如“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中的“利”,就是“使„„得到利益”的意思。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二)动词活用
3.试找出下列句中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规律和特点。(1)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5)而其见愈奇:(6)不敢复有株治:(7)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规律和特点:
点拨
1.动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即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3.动词的为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所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的意思。
(三)形容词活用
4.试找出下列句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并试着找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特点。(1)穷山之高而止:(2)不耻相师:(3)始指异之:(4)阙秦以利晋:(5)何必劳神苦思:(6)齐彭殇为妄作: 规律和特点: 点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就是“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的意思。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就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四)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5.试找出下列句中数词活用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其一犬坐于前: 点拨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某个具有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四、通假字:依据条件,准确判断
1.试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兹”是否通假。如通假,试说明其通假理由。①总此十思,宏兹九德。.②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父没,或劝之仕 .B.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C.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点拨
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对于通假字,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判断该字是否通假。这两个条件为:;②。
五、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特殊实词多关注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判断下列句中有无偏义复词。如有,请指出并释义。(1)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是一个字一个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合成词)为主,两个字一个词。但古代汉语中也有特殊现象,存有少量双音节词(即复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就是较典型的两类词。
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如“根本”中“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谤讥”中“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
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虽然它在古汉语中很少,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成为阅读的障碍。如何掌握呢?一要弄 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意义上相近或相对,二要结合语境加以揣摩、判断。如“沛公则臵车骑,脱身独骑”中的“车骑”,结合下句则可知偏在“车”义。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同义词连用与偏义复词很相似,而考生要善于把二者区分开来。同义词连用时,其中的每一个实词的意义都有所保留;而偏义复词,是在某一语境下,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失去了。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两个句子相比较,前一句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在“寒”义;后一句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词连用。
巧用“一义多词”法,高效记实词
①表示“庄稼收成不好、荒年”的有:凶、俭、歉、饥。②表示“责备”的有:让、过、望、谴、非、尤、咎、责。③表示“赞许”的有:多、称、誉、许、道、与、嘉、褒。④表示“私下、暗暗地”的有:阴、潜、间、私、窃、微、暗。⑤表示“掌管”的有:典、当、知、守、掌、职、执、序、掌、司。⑥表示“去、到、往”的有:之、适、如、造、诣、徂、至、趋。⑦表示“轻视、看不起”的有:小、易、轻、少、鄙。⑧表示“代理”的有:假、行、权、摄、署。Ⅱ 怎样依据语境推断实词的含义
高考不仅考查120个常见实词,还考查许多陌生、疑难的实词的含义,以及常见实词的不常用含义。为此,既要靠平时的积累,又要靠临场推断,且两者要紧密结合。推断有方法技巧,掌握主要推断方法,并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应对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策略。
1.对称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即时巩固1(1)充分利用句中加“△”的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其庐之入。①殚其地之出,竭.△朱缨宝饰之帽,腰②戴白玉之环。.△始而敬③则思慎终。.△兮,贤不必以④忠不必用。.△车舆,万物殷⑤人众富。.2.语境推断法
主要是利用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语句连贯、相承相接的特点,其意义也是上下连贯、相承相接的 特点来推断实词含义。这是推断最主要的方法。
文言文的语境,有三个层面的理解: 一是。二是。三是。
语境推断法对于我们解读文言文,乃至现代文阅读题来说,都是必要的技能。它不仅有助于推断实词释义选项的正确与否,对解答虚词辨析题、信息筛选题、概括分析题也都有帮助。
即时巩固2(1)利用语境推断法推断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并说出推断过程。
①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诛:讨伐。
(2)利用语境推断法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并说出推断过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答: 3.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1)划分句子成分法
“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信任).(2)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自放驴,取樵炊爨”(2000年高考全国卷),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文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即时巩固3(1)运用语法推断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③吾得兄事之。.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A.大天而思之大:尊崇,形容词用作动词 .B.因物而多之多:与“少”相对,指数量多 .C.孰与物畜而制之物:把„„当作物一样,名词作状语 .D.思物而物之物:把„„当作物,名词的意动用法 .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孰与骋能而化之
.C.故错人而思天 .
4.联想推断法
联想推断法有课本联想推断法和成语联想推断法两种。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不少成语源于文言文,因此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即时巩固4(1)利用课本联想推断法,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 .联想课文《陈情表》中的句子:听臣微志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节选自《荀子·天论》)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骋:施展B.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有:掌握 .错:错误D.则失万物之情 情:本性 .
迫: 壁: 度:
(2)利用成语联想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②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③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5.字形推断法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汉字本身即为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樯橹”,“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
另外,“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即时巩固5 利用字形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生而眇者不识日。.(4)平民虽平价不能籴。.6.邻字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同义复词实际上是同义复用,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即时巩固6(1)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2)益跅(tuò)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3)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7.通假推断法(也叫字音推断法)(见前面“通假字”)推断只是推断,不是确定;推断不是万能的,它只是考场上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而且推断方法技巧往往不是单一使用的,而是要综合运用。关键在于平时多积累,不断提高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能力。并且,这些推断方法技巧需要运用娴熟,能内化为一种习惯,方可有效、高效,在考场上“过关斩将”。
文言虚词必须掌握的三大知识点
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这里的“相对”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相对于文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范畴,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兼词等;二是具体到某一个词,会有虚词的义项,也会有实词的义项,所以不能说哪一个词一定是虚词,它在有些语境中也会作实词的。
一、《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牢牢掌握(一)高频虚词:以、而、之、其、于、为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用法。①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战》).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③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④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⑤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⑥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⑦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⑧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⑨欲以客往赴秦军(《魏公子列传》).⑩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⑪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⑫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⑬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⑭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⑤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⑥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⑦宋何罪之有?(《公输》). ⑧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⑨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⑩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⑪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其”的意义和用法。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⑤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⑦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⑧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于”的意义和用法。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④而耻学于师(《师说》).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⑥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⑦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⑧至激于义理者不然(《报任安书》).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为”的意义和用法。①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②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④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⑦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⑧草木为之含悲(《〈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二)常见虚词:何、乃、且、若、所、焉、因、则、与、乎、也、者 7.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何”的意义和用法。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⑤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8.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乃”的意义和用法。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⑤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9.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且”的意义和用法。①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②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报任安书》).③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⑤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⑥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⑦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⑧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10.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若”的意义和用法。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殽之战》).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1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所”的意义和用法。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1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焉”的意义和用法。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1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因”的意义和用法。①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⑤侯生因谓公子曰(《魏公子列传》).⑥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⑦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1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则”的意义和用法。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②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1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与”的意义和用法。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赤壁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⑤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1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乎”的意义和用法。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③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⑤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17.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也”的意义和用法。①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④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⑤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18.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者”的意义和用法。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②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登泰山记》).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④何者?上下之分也(《史记·儒林列传》).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⑦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解牛》).
二、常见副词:适当积累 19.解释下列句中“曾”的意思。(1)曲罢曾教善才服: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0.解释下列句中“固”的意思。(1)人固有一死: .(2)斯固百世之遇也: .21.解释下列句中“比”的意思。(1)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2)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2)且相如素贱人: .(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仆诚以著此书: .(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加 .(6)而卒莫消长也: .(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
三、特殊虚词:数量虽少,不可忽视(一)复音虚词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且夫:句首助词,引出下文议论,况且、再说 .. B.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奈何:怎么办 ..C.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以为:认为 ..D.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这样却 ..24.对下列句子中固定结构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因此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独„„哉:“只是„„吗” ..③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谓„„曰„„:“对„„说„„”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为:“为什么„„呢” ..⑤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之谓也之谓也:„„的称谓 ...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认为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⑥⑦(二)兼词
25.说出下列句中“焉”的意义。
①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26.说出下列句中“诸”的意义。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②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③(孟子)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④人孰敢不听而化诸? .27.说出下列句中“盍(曷)”的意义。①盍各言其志? .②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
在翻译中落实虚词翻译之巩固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越数日: .(2)吾家之鸡或夜鸣: .(3)人何与焉: .(4)若夫时然后鸣: .(5)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 .(6)人之言默: .(7)未可言而言: .(8)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2012·江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彻里,燕只吉台氏。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②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注 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四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贺钦,字克恭,„„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旱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至性不显,真理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既别,肖其像事之。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有来学者,辄辞之曰:“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达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第二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案
【考纲点击】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仍在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上,在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偏义复词。其中考查的重点是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考点突破】
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单音节词、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点。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一、古今异义
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已不相同的词,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演变转移了,有的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变化,这些变化都造成了古今异义。
例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灾,绝食者千余家
(断绝粮食)
B.小学而大遗失
(小的方面要学习)
C.古之学者必有师
(读书求学的人)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
【解析】 “绝食”是词义演变了。“小学”古是“小”和“学”两个单音节词相连,今义则是一个双音节词;“学者”古义是泛指求学读书之人,今指有专门学问之人,词义缩小了;“所以”古义表示“……的原因”或“通过……的途径、方法”,今表示结果,词义转移了。
诸如此类的古今异义词,教材里多处出现,同学们在课后应做分类整理,加强记忆。只要大家留心整理,记忆,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语感,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遇到此类现象会自然想到是否有古今异义的情况,然后结合上下文比较推断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来。【答案】
D 二、一词多义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例
2、下列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凭借,借助)
C、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假如)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不真,与“真”相对)【解析】宽假:宽容,是一个双音复词,“假”的义项有借、凭借、借助、不,真、给与、如果、假如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妁。在课外文言丈的阅读中,遇到某一个实词,就会联想到这个词在教材见过哪些义项,试着把这个义项代入到具体语境中去判断,则能推断出正确的理解。记得多了,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答案】 C
三、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中“莫”通“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知明而行无过
(智)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什么)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供)
D、虽有镐暴,不复挺者
(又,曝)
【解析】 “何”有“什么”义,但这里把“什么”代进去是讲不通的,有通假的意识,就要想到是近音通假,“何”通“呵”,呵斥的意思。【答案】
B
高中课本中涉及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同学们可采用“零存整取”的方法来分散记忆,即每学一篇课文,就做归纳整理,一篇文字的通假字并不是很多,整理起来很容易,识记起来更方便,如《师说》中的通假字就只有两个:“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中“不”通“否”。同学们养成分类整理的习惯,分散,记忆,阅读运用时就可以“整取”了。
四、单音节词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如古代说“冠”,现在说“帽子”;古代说“朝”,现在说“早晨”。因此,不能把单音节词误认为双音节词,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地”,土地;“方”,方圆。也不能把连绵词拆开来理解,如“望洋向若而叹”(《秋水》),“望洋”是仰视的样子,不能拆成“望”和“洋”来理解。还要注意同义词(近义词)连用,如“中道崩殂”(《出师表》),“崩”,特指天子死亡;“殂”,死亡。“崩殂”在这里是同义词连用,可以看成一个词,“死亡”的意思。
五、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是说,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作息”一词从文章意义上分析是“劳动”的意思,那么这个词语的意义就偏重于“作”,“息”就成了陪衬。再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正处于充满危机、有可能亡国的时候;“存亡”中只有“亡”表达了意义,“存”做陪衬。【方法指津】
一、命题规律
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从近几年来看文言实词的考查大多数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
二、命题预测
现对2009年高考“文言实词”的考查趋势作如下预测:
1.题型较稳定,在第1卷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命题材料中的句中实词往往与课文中的实词对照设题。
2.重点考查实词的语境意义。
3.在第Ⅱ卷中以翻译或断句的形式考查。【技巧指津】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在文盲文阅读练习中,不仅要直接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而且在语句翻译题中也要涉及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一般说来,其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成语联想法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绝大部分来源于古诗文,因而有很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得到了保留;在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就可以联系成语来推断其意义。如《涉江》中:“腥臊并御,芳奉得薄兮”中的“薄”字意义,可以联想成语“日薄西山”,就能推断出“薄”字为“接近、迫近”的意思。
二、语法结构分析法
要考察某个实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先确定其词性,再推断其意义。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烟涛微茫信难求。”句中“信”字,显然是用来修饰谓语“难求”的,用作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来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信”字应译为“实在,确实”的意思。
三、整齐句式推断法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相似的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如《涉江》一文中的句子“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句中的“以”字,较难理解,但可借助该句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贤”对“忠”,意思相近,“以”对“用”,童思也应该相近,由此可以推断出“以”字也作“被任用”之意。
总之,能否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直接关系着能否读懂文言文,在平时复习和应考中,要灵活利用一些技巧,正确推断文言实词的音义。【误区警示】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辽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辐射面广,占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
1、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桶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
2、不知通假,以通假宇为本宇。对占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的本字去解释,而仍按字面义去解释,这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3、不明活用,未按活用类型解释词义。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是望文生义,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4.不分单双,将两个单音宇误作一个双音词。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 —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常见古今异义词】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行装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男人的妻子 3.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
古义:效死命;今义:导致死亡
4、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古义:男子;今义:妇女的配偶
5.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古义:施行政令;今’义: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6、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 7.东面而视
古义:脸朝东;今义:方位词,东边 8.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古义:面部;今义:面貌
9.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专家、学者,内行的人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l0.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古义: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
今义: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1、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12.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13、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明
14、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脚下面
15、吾祖死于是
古义:在此;今义:承接连词
16.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竹制手杖;今义:搀扶老人 17.或取诸怀抱,晤盲一室之内
古义: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18.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骄傲;今义:尽情
19,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20.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肆无忌惮,贬义 2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2.吾从而师之
古义:两个词,“从”是“跟3X"的意思,“而”是连词
今义: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很多人 24.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25.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天气;
今义: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26.韩魏之经营
古义:名词,收藏;今义:动词,计划或管理 2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怜悯 28.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随从人员,名词;今义:干某项事业 2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义:当中夹杂着,今义:当中 30.室仅方丈,可容一人
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 31.墙往往而是
古义:到处;今义:相当于“每每”、“常常” 3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古义:脸色;今义:色彩
3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
3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3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古义:大于的侍从官;今义:给马洗身 36.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皇恩;今义:向上级报告
37.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3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拳拳之情;今义:数量少,不重要、39.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40.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古义:幸运;今义: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 41,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古义:心志和气力;今义: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4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古义:品行作为;今义:举动
43.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古义:包罗;今义;关住鸟兽的东西 4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古义:饱的样子;今义:与事实相符 45.蟪蛄不知春秋
古义:一年;今义:春天和秋天 46.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
47.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古义:忘记立功,心无作为;今义:没有功劳 48.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古义:指兄长;今义:父亲和兄长 49.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
古义:作几案;今义:进行犯罪活动 50.既而将诉于舅姑
古义:公公婆婆;今义:舅舅和姑姑 51.言讫,献欷流涕
古义:流眼泪;今义:流鼻涕
52.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古义:对作者的敬称;今义:年长的人 53.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古义:官府;今义: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54.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古义:没有说,没有记载;今义:暴虐,没有德政 55.无伤也,是乃十二术
古义:没有关系;今义:没有受到伤害
56.兄弟妻子离散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只指妻子,不包括儿女 57.布衣之交
古义:平民;今义:棉布做的衣服
58.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指中原之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59.意气中勤勤恳恳
①古义:辞意和语气;今义:志趣和性格
②古义:诚恳的样子;今义:勤劳而踏实 60.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古义:刚刚开始;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 61.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
古义:感情深厚;今义:热情而周到
62.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古义:皇帝亲近的侍从;今义:亲密而接近63.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古义:尘世;今义:尘土
6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旁系亲属 6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靠它来;今义:表因果关系
6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6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68.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
69.肃宜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古义:关切、问候;今义;热情周到 7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喻被欺凌的对象;今义:鱼的肉 71.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卑俗浅陋;今义:品质恶劣 7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实际上 7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公开扬言;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
7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义:有抱负的男子;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7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作祭礼的牲畜;今义: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7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古义:①弯着身子,②恭敬、谨慎地;今义:行礼 7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今义:有人物、情节的事情 78.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今义:奉承 【常见的偏义复词】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进入)2.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3.昼夜勤作息
(偏义在“作”,劳作、织布)4.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死”,死亡)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亡国)6.噌眩如钟鼓不绝
(偏义在“钟”,铜钟)7.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偏义在“害”,危害)8.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9.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偏义在“往”,往使元军军营)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铜钟)11.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离开)1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街巷)13.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年长、年龄大)1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婆婆)15.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兄”,母亲、哥哥)16.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哥哥)17.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偏义在“死”,牺牲)18.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19.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不同)20.能谤讥于市朝
(偏义在“市”,闹市)【最易误解的高考文言实20例】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
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
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3.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
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4.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
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
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6.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误:许多
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7.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误:干涉
正:侵扰,冒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大无理,侵扰了贤良。8.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误:怨恨
正: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9.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误:简略
正: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10.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误:讲课
正:督促
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11、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误:命令
正:荚好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12.勉顺时政,劝督农桑。
误:劝说
正:勉励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13、—亡曰:“君勿言,吾私之。”
误:私自.
正:偏爱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14.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误:迅速
正:招致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大多了。
15.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误:轻微
正:如果没有
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16.或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
误:相连接
正:怀恨
译文:柳或跨坐在几案上,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17.高祖举兵将人洛,留暹佐琛知后事。
误:了解
正:主持
译文: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务。18.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误:整治
正:太平
译文:每次读书读到有关国家大平、祸乱、成功、失败的经验
教训。
19.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
误:文字
正:养育
译文:催租不骚扰,这是催租中的抚恤(爱护养育)。20.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误:因为
正:获罪
第三篇:2018高二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
【1】
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交换 . 按:红色括号内文字为本专题编者所加。下文皆同。【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对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考生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推断方法如下:①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②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③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④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⑤根据字形推断词义,⑥语境分析推断。典例中B项可采用课内推断法和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法来判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 “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1.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自抚养 躬自:亲自 ..B.慈父见背 见背:长辈去世 ..C.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D.矜悯愚诚 矜悯:夸耀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密奉事以孝谨闻 密以祖母年高 ..B.有暇则讲学忘疲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齐桓得管仲而霸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下列对文中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B.强调祖母刘的病“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C.《陈情表》的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以抒发对祖母的孝情。D.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宿愿。5.翻译下面语句。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陈情表》)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解析】2.B 矜悯:怜恤、同情。
3.A 【解析】首先要能正确翻译句子。其次可结合句首句末词帮助断句,如本句中的“而”“曰”。第三可借助典故“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帮助理解,断句。4.D 【解析】出仕。
5.(1)我小的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还不能走路,伶仃孤独,(一直)到成人自立。
(2)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志;境遇艰难时更当坚定意志,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3)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得到升迁。而朝廷里没有为他说话的人,只能升任汉中太守一职。自己认为朝廷没有重用他,很有怨言。实现“宿愿”不当,李密本是以祖母生病为借口而拒绝出仕,后来祖母去世,不得已而 4 【解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不行:不能走路。零丁:伶仃孤独。成立:成人自立。(2)老当益壮: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宁:怎能。穷:境遇艰难。(3)内转:升迁。而朝廷里没有为他说话的人,迁:升任。以:认为。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第四篇:201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1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知识要点】
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此外,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
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
第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文心雕龙》)。
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的作品。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大致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语言规范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此外,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
【考点分析】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或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变得完全不同,如“汤”、“烈士”、“爪牙”(古代指武臣,无贬义);大多数情况则是,一些多义词语,只是其中一两个义项古今相同,其他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比如“伐”古今都有“砍伐”、“讨伐”的意义,但古代还有“功业”、“自我夸耀”的意义。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词,古代都是一个词组,意义自然也就相差很大。如“祖父”、“形容”等。阅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古今意义的差别,以今度古,望文生义,就很易出错。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课本编者列出的340个常用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应是学习的重点。在这340个实词中,出现频率更高所含义项较多的又是下面100个实词。
拔、拜、暴、报、被、比、鄙、敝、兵、薄、策、察、乘、除、从、殆、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兼、间、简、见、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屏、窃、倾、穷、趋、却、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引、遇、援、责、直、至、致、质、著、卒、族。
/ 7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因为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分,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通假字之于本字,大部分是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是就古代读音而言的),只有少数是形体或偏旁相近。通假字的读音,一般可按所表示的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现将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的常见通假字及其读音、意义分列于后。
4.识别和掌握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变了读音。词类活用主要是为了收到简练、鲜明、生动的效果。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
1.名词活用
①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思仍和这个名词本身的意思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如:沛公军霸上(军:驻扎);二月草已芽(芽:发芽);进城梯而下之(梯:架梯);冬雷震震夏雨雪(下雨、下雪)。
②活用为使动词。其特点是必带宾语,是兼语式的简化,翻译时必须恢复成兼语式。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wang之(王:使„„为王)。
③活用为意动词。活用为意动词,也必须带宾语,但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孔子师郯子”,译成“孔子把郯子当作老师”。
④直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例如:“猱进鸷击(像“猱”、“鸷”那样,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操军破,必北还(向北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而乡邻之生日蹙(一天天,一天比一天,表示情况的逐渐变化);日啖荔枝三百颗(每天,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
2.动词活用
①活用作名词。即这个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来到这里的人);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
②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一般说来,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多属使动用法。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之:使之活);可烧而走也(走:使„„逃跑)。
③意动用法。意动用法就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意谓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意动用法多数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例如: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谢,公子怪之(怪:以„„为可怪)。
3.形容词活用
①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不是表事物的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它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例如:“与少(少数人)乐乐,与众(多数人)乐乐,孰乐?”“兼采百花之长(长处)而去其短(短处)。”“与苍梧太守有旧(旧交)。”
②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善:与„„友善)。
③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其特点与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基本相同。如:大
/ 7 王必欲急臣(急臣:使臣着急);足以荣汝身(荣汝身:使你荣耀)。
④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例如:我妻之美我者(美我:认为我美);成以其小,劣之(劣之:认为它很差);且庸人尚羞之(羞之:把这件事当作羞耻。)4.数词活用
①数词有时可活用为动词。如: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怀有二心)。
②活用为形容词。如:用心一也(一:专一)。
【高考金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
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
暴: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 .D、姑息重荣不能诘。
诘:追问 .【解析】C谨:恭敬。高中语文读本《荆轲刺秦王》一文中“谨斩樊於期头”,这里的“谨”用法如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2007年高考浙江卷〗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
/ 7 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臵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忝其父祖耳
忝:羞辱,有愧于。.
B自恨期人之浅也
期:看待。.
C畏其敏
畏:担忧。.
D饮酒不衰
衰:减退。.【解析】C “畏”,敬畏,敬服。
专项训练
(一)李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①守桐庐②,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③,其歌词④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⑤,握手⑥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⑦,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⑧坐颔首,殆欲下拜。(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注释]①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谥“文正”,故世称范文正公。②桐庐:古地名,今浙江桐庐市。③记:传记。④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⑤瞿然:惊讶的样子。⑥握手:拱手。⑦溥(pǔ):大。⑧凝:注意力集中。
【文化常识】严子陵。上文说的“严先生”,即东汉时的严光,他字子陵,今浙江余姚人。严子陵与刘秀早年是同学。刘秀击败王莽军队称帝后,邀请他到京城洛阳任谏议大夫(皇帝的顾问),可去后不久,发觉朝中多猜忌,于是隐居浙江桐庐附近的富春江边,常钓鱼赏景。今建有严子陵钓鱼台,并有严子陵传碑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守
②泱泱
③已
④易
⑤盛
⑥扣
⑦颔首 2.翻译:①既成,以示李泰伯
②必将名世
③殆欲下拜
(二)龚遂为渤海太守
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①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
/ 7 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②遐远,不沾圣化③,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④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⑤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⑥,盗贼亦皆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遂见齐⑦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选自《汉书•龚遂传》)[注释]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海濒:海边。③圣化:皇帝的教化。④潢池:即池塘。此比喻濒海的渤海郡。⑤钩:镰刀。⑥翕(xī)然:一下子平静下来。⑦齐:渤海郡古为齐地。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并
②禽
③举
④副
⑤恤
⑥说
⑦遣还
⑧罢
11犊
○12课 ⑨得
⑩躬
○2.翻译:①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
②臣胜之耶?将安之也? ③移书敕属县
④遂乃开仓廪假贫民
(三)里社祈晴文①
民之穷亦甚矣!树艺②畜牧之所得,将以厚其家,而吏实夺之。既夺于吏,不敢怨怒,而庶几偿前之失者,望今岁之有秋③也,而神复罚之。嘉谷垂熟,被乎原隰④,淫雨暴风,旬月唯作,尽扑而捋⑥之。今虽已无可奈何,然遗粒委穗不当风水冲者,犹有百十之可冀,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吏贪肆而昏冥⑧,视民之穷而不恤。民以其不足罪,固⑨莫之罪也。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民虽蠢愚,不能媚顺于神,然春秋报谢⑩以答神贶⑾者,苟岁之半,未尝敢怠;使其靡所得食,则神亦有不利焉。夫胡为而察之?民之命悬于神,非若吏之暂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属也。隐而不言,民则有罪;知而不恤,其可与否,神尚决⑿之!(选自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注释]①这是一篇祈求神灵使天放晴的文章。里社,古时村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②树艺:种植。⑧秋:好收成。④原隰(xí):广平而低湿的土地。⑥旬月:一月。⑥捋(lǚ):本指手指弄顺某物,此指暴风雨打掉了谷穗。⑦委:剩下的。⑧昏冥:昏庸。⑨固:同“故”。⑩春秋报谢:指春季、秋季村民祭祀土地神。⑧贶(kuàn g):赐。⑥尚:希望。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于
②庶几
③垂
④淫
⑤冀
⑥苟
⑦恤 2.翻译:①将以厚其家
②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 ③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
④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 ⑤非若吏之暂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属也
(四)赞刘谐
有一道学①,高屐②大履,长袖阔带,‚纲常“③之冠,‚人伦”④之衣,拾纸墨⑤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
/ 7 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⑥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⑦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⑧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选自明•李贽《李温陵集》)[注释]①道学:指崇奉儒家学说的人。②屐(jī):木底有齿的鞋,此指鞋底。③纲常:指三纲五常,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及仁、义礼、智、信。它是封建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④人伦:为人的伦理道德。⑤纸墨:指儒家著作。⑥羲皇: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帝。⑦纸烛:灯笼。⑧李生:作者李贽自称。
[文言知识]词类的活用。词类的活用,古今汉语中均有,只不过古汉语中稍多罢了。现代汉语中“铁了心”的“铁”,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上文“敢呼仲尼而兄之”中的“兄”,是名词作动词用,“兄之”意为做他的兄长。又,上文“李生闻而善”中的“善”,本为形容词,但在句子中要作动词用,解释为“认为好“。又,上文“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中的“昭”,本为形容词,指明朗,在句子中要理解为“照亮”天空。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的词性在句子中临时活用为其他词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哂
②斯
③易 2.翻译:
①窃唇吻之三四
②其人勃然作色而起 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3.解释下列词组与句子中的“徒": ①自谓真仲尼之徒焉(上文)
②徒劳无益
③家徒四壁 ④徒步当车
(五)邴原戒酒
邴原①旧能饮酒,自行②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③,至陈留④则师韩子助,颖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宴。‛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选自《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引)[注释]①邴(bǐng)原:三国时魏国人。②自行:此指出门游学。③苦身持力:凭体力支撑着疲乏的身体。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⑤贶(kuàng):赐与。
[文言知识]互文见义。它是一种文字表达方法。《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其中“受任”与“奉命”、“际”与“闾”都是同义的词或词组,作者交叉运用,使句子有变化,这就叫“互文见义”。上文“至陈留则师„„,颖川则宗„„,汝南则交„„,涿郡则亲„„”,其中“师”与“宗”同义,“交”与“亲”同义,它们也属互文见义。又,《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其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为互文见义,同时,“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也是互文见义现象。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会
②耳
2.翻译:①单步负笈
②但以荒思废业
/ 7
文言文参考答案
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李泰伯改字
1.①做郡太守 ②水浩大的样子 ③停 ④改换 ⑤大 ⑥问 ⑦点头。2.①写成后,把它给李伯看;②必定将会在世上留下名声;③几乎要跪下拜谢。
(二)、龚遂为渤海太守
1.①同时 ②同“擒”③推荐④符合⑤周济、体谅⑥同“悦”⑦打发(他们)回去⑧撤去⑨能⑩亲自11小牛12督促
2.①你想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满足我的心意?②如今想要我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③发信告诫下属各县;④龚遂便打开粮仓将粮食借给贫穷的百姓。
(三)、里社祈晴文
1.①被②希望③将④过分⑤希望⑥如果⑦体谅 2.①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②神为什么不马上向天帝报告而阻止它?③百姓认为他们(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们。④神耳聪目明而且仁慈,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⑤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连续做下去。
(四)、赞刘谐
1.①讥笑②这③改变 2.①偷来三四句孔子的语录;②那人生气地改变了脸色并站起来;③然而怎么知道他说得这么深刻啊!3.①门生②白白地③只胡④空的
(五)、邴原戒酒
1.①聚集②了 2.①背着书箱步行;②只怕因此荒废学业。
/ 7
第五篇: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2014、3、5)———回归课本,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考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探究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文言虚词的用法判断。
2、树立语境意识,提高虚词类试题的答题正确率。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考纲解读:
1、考纲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常见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在文中”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意义”是就词的内涵而言;“用法”是就其功能亦即词性而言,要知道,词性相同的词,其意义不一定相同,因而在做题时应先确定词性,再判断意义。因此应对文言虚词考查,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是应当通过阅读实践,把虚词放到语境中去把握。考纲形式:
1、选择题,每个选项由两句话组成,其中的一句出自语文课本,要求选出选项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文言翻译。第二节 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一、学习推断方法
(一)、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二)、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1 ①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三)、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四)、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① 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② 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③ 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a)青麻头伏焉()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c)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d)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六)、看删换变化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得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七)、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B.大王来何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C.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D.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以战?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儿寒乎?欲食乎? 技盖至此乎?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嬴乃夷门抱关者也。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D.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示赵弱且怯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B.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若属皆且为所虏。D.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五、课堂回顾:
1、收获
2、困惑
六、提升训练(课下作业)
1、(2011北京)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
B.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C.使曹子计不顾后 使管仲出死捐躯 ..D.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今人君论其臣也 .. 【答案】C A转折,却/顺承,就,B 介词,给,替/动词,做;D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
二、方法小结
看语法结构 看对应位置 看特殊标志
看语气表达 看具体语境 看删换变化 看句式特点
三、解答虚词题的思路: 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2、(2011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智能亦自可韬 语其妻曰„„ ..
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 2
四、课堂演练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C.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B(凭,介词/相当于“而”,表顺承。A.他的,代词。C.他,代罗提督。D.将,将近,副词。)
3、(2011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答案】C 【解析】C其:代词,他的,作定语;A代词,那,那个;B代词,他,作宾语;D语气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D.我为鱼肉,何辞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附四题答案 词,一定,不要。
4、(2011江苏)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持节发仓粟以赈之 作《师说》以贻之B.上贤而释之 令人有大功而击之; C.庄助复为请告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D.尊宠于群臣无二 以勇气闻于诸侯 【答案】B 【解析】A代词,他(们);B连词,表顺承,就/连词,表转折,却; C介词,替。D介词,在。
5、(2011山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 续耳
6、(2010四川)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以.郡更察廉为楼烦长 是时以.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乃.得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者.斩武吏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疾病且.死 不出,火且.
尽 答案:B 解析:A项都是介词,凭„„的身份。B项前一个是副词,才;后一个是副词,于是,就。C项都是„„的人;D项都是副词,将要。故选B。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C.某所,而母立于兹。若属且皆为所虏。
D.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C(C项为代词,你;A、B、D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2.C(C、均为为代词,什么原因。A、动词,呵问;代词,什么原因 B、代词,什么;副词,多么。D、副词,怎么;代词,什么)3.C(A、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 B、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呢。C、形容词词尾,助词,„„的样子;相当于介词“于”。D项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吗。)
4.A(A、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B、表出乎意料,竟然;副词,确认判断,是、就是。C、副词,是、就是;第二人称代词。D、表顺承,就、才;副词,确认判断,是。)
5.C(C、均为副词,分别表商婉、期望语气。A、指示代词,其中;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B、人称代词,他;活用为第一人称。D、指示代词,那;音节助词,不译。)
6.A(A项为连词,表并列,又。B、副词,暂且,姑且;副词,将。C、连词,表让步,尚且,还;副词,将。D、连词,表并列,又;副词,将。)
六、答案
7.C(C、动词,像,如;,表假设,如果。A、均为代词,你、你们。B、均为连词,表假设,如果。D、均为代词,你。)8.C(C、名词,处所;介词,与“为”一起表被动。其余为助词,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9.A(A、表凭借,用来„„的方法;其余表原因,„„的原因。)10.D(D、均为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A、表被动,被;介词,为了。B、动词,形成;介词给;C、介词,替;动词,作为。附:板书设计: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1.看语法结构 2.看对应位置 3.看特殊标志 4.看语气表达看
5.具体语境6.看删换变化看语法结构 7.看句式特点 课后附记: 通过对18个文言虚词用法的训练,为推断文言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打下了基础,并做到了课内外知识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