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汇总
文言虚词(一)
而: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5.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教你辨析:虚词“而”是表修饰还是表承接,这是学习的难点。表承接的“而”一般放在承接复句中,将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者两个动作连接起来;表示修饰关系的“而”放在单句中,将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且前一个动词修饰后一个动词做状语,或将单句中修饰谓语动词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与动词连接起来。“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时,如果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就表承接;如两个动词没有先后关系,是同时发生且前一动词是修饰后一动词(做状语),就表修饰。
何:用作副词。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
(1)水何澹澹。(《观沧海》)
(2)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教你辨析: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答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然后一一代入,进行筛选,就不难确定是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其: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充当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充当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可译为“它”“他”(包括复数)。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1)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后一个“其”)(《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用作连词。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商量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教你辨析:根据与虚词相关联的词语推断虚词的用法。有的虚词经常与别的词语搭配,有比较固定的用法,也有比较固定的意思,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来推断它们的用法。例如“其”与语气词“何”或“乎”连用,表反问语气。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文言虚词(二)
乃: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衔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后一个“乃”)(《史记·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且: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1)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而且”“并且”。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用作副词。
1.将,将要。
(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暂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复音词:
【且夫】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可译为“况且”“再说”。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3)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
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教你辨析: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且”用作副词,可译为“暂且、姑且”,可联想成语“得过且过”“得饶人处且饶人”等。
文言虚词(三)
若
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2.相当于“至于”。有时组成“至若”“若夫”等。
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所
用作代词。
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用作助词。
表示被动关系,常和“为”组成固定结构。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复音词: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
所说的。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为
用作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1)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3)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2.介绍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
(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注意:读wéi)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第三个“为”)(《鸿门宴》)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教你辨析: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要求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用法和意义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嘉为先言于秦王”这两句中“为”的用法和意义,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当介词“替”“给”讲。
文言虚词(四)
焉
用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
1.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用作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教你辨析:语境推断法。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做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语境交代了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要理解兼词现象。一个单音节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这类词就是兼词,它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如:“焉”相当于“于之”,兼介词、代词。“诸”,①相当于“之于”,兼有代词、介词;②相当于“之乎”,兼代词、语气词。盍,相当于“何不”,兼代词、副词。当然这类词并不是任何时候都用作兼词,要善于结合上下文意及其组合关系分析。
也
用作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表示陈述语气。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逍遥游》)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2)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4.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1)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用作助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教你辨析: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何种标志,就能确定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语气词,表判断语气。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是助词,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揣测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并序》)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今虽死乎(在)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3)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比)吾。(《师说》)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对)己。(《劝学》)
用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以
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可译为“拿”“用”。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1)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引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于”“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5.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1)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2)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或结果,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1)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并序》)
复音词:
【以是】
【是以】
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有以】
【无以】
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1)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教你辨析:结构推断法。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的意义和用法也该和它相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文言虚词(五)
因
用作介词。
1.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3.趁着,趁此。
(1)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作副词。
于是,就。
(1)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你辨析:对句互推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指有利的形势。
于
用作介词。
1.在,从,到。
(1)乃设九宾礼于(在)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从径道亡,归璧于(到)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1)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2)青,取之于蓝。(《劝学》)
3.向,对,对于。
(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2)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4.被。
(1)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5.与,跟,同。
(1)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6.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劝学》)
与
用作介词。
和,跟,同。(注意:读yǔ)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用作连词。
和,跟,同。(注意:读yǔ)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用作语气词。
通“欤”。(注意:读yú)
是鲁孔丘与!(《论语》)
文言虚词(六)
则
用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示转折关系,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4.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用作副词。加强判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教你辨析:根据虚词的语言环境分析推断虚词的用法。一个虚词的义项可以是多个,但在一定语境中它的义项却是确定的。因此我们只要仔细分析虚词所处的语境,就可以判断它的用法。从语言环境推断虚词的用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语义方面,一是逻辑方面。“则”“与”“而”“且”“以”等都可以用作连词,从语义方面分析,它们用作连词时功用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某种关系,然后又可以从逻辑方面分析它们属哪一类关系的连词。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句中的“则”从语境分析,后文“国恒亡”是假设的结果,那么“则”就是一个连词,表假设关系。
者
用作助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等的后面,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1)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2)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在“近”“曩”“今”“昔”等时间词后面。
(1)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2)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4.放在因果句中,引出原因。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作语气词。
1.放在主语后面,与“也”合用构成判断句式,不必译出。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3.译为“……的样子”。
(1)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之
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2)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并序》)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2)宋何罪之有?(《公输》)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骚》)
5.用在时间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1)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2)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用作代词。
1.指示代词,这。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第三人称代词。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教你辨析:语法分析法。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划分句子成分,压缩出句子主干,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充当句子的成分。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是主语;“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做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又如: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宽之至此”中,“之”是代词,代自己。再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晋”是主语,“有”是谓语动词,可知本句是宾语前置,所以“之”起提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