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县经济开发区建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5 06:4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蓟县经济开发区建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蓟县经济开发区建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篇:天津蓟县经济开发区建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津蓟县经济开发区建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柿子发酵酒工厂设计

一、总论

1.项目背景:

我国民间用柿子为原料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多属于自酿自饮,从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

柿子是我国的特色果品,目前年产量在4万吨左右,但深加工相对滞后。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Vc,每百克柿果中含Vc49~72克,是橘子的2倍、香蕉的8倍、葡萄的10倍。柿子中还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单宁等酚类物质,具有抑制血小板凝结、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软化血管的作用。但由于柿子中含有大量单宁和果胶,含糖量较低,通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只有14%~18%,并缺少葡萄、苹果等果实中所具有的构成果酒品质特性的各种有机酸,因此,柿子发酵酒在果酒酿造技术上属于较困难的一种,通常被认为不宜于产业化生产。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不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曾投资柿子发酵酒的研制和开发,但由于以上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所生产出的柿子酒颜色过深、涩味过重、口感很差。

近几年,中国农业大学冷平副教授参考日本的相关技术,经多年研究和摸索,研制出了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柿子酒发酵新技术。用该技术生产的柿子酒色泽浅黄、澄清透明,无混浊及沉淀,无泡沫,入口甘甜醇厚,经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测试,全部指标符合国家果酒质量标准及国家卫生标准。采用这套技术可生产甜柿子酒、半甜柿子酒、干柿子酒、半干柿子酒等,目前这项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该项目的关键技术是采用乙醇脱涩技术解决柿子酒发酵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填补了国内柿子酒酿造技术的空白。该项目技术成熟、工艺可行,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而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必将成为农民致富新的增长点。

2.蓟县经济开发区概况:

天津市蓟县,历史悠久,燕山北靠,渤海南望,资源丰富,物产众多,胜迹如云,交通畅达,享有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被称为天津市的“后花园”。得改革开放春风之润泽,蓟县绿色农业尽显优势,旅游产业日益繁荣,现在服务业发展迅速,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服装纺织,机械加工,纸制品加工等多业并举。

蓟县经济开发区是九二年六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省,市级开发区,规划面积6.51平方公里。自建立以来,蓟县经济开发区坚持“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思路,不断拓展招商引资领域。目前,这里汇聚了各类型的企业100多家,投资者来自意大利,德国,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绿色食品,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兼顾电子,服装,化工,机加工等各类产业的综合工业园区,形成了带动蓟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山区综合开发等龙头产业群。

3.柿子发酵酒工厂在蓟县地区的优势:

蓟县盘山磨盘柿又名盘山柿子、盖柿、盘山大柿子,因以盘山地区栽培面积大,产量集中,果实风味佳质量好而得名。

蓟县地区目前还没有柿子发酵酒工厂,被称为中国磨盘柿之乡的蓟县地处京津唐腹地的蓟县,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崛起的区域经济,宽松的投资环境,是柿子发酵酒在蓟县建厂的绝对优势。

二、市场需求预测及生产能力估计:

1.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

与白酒、啤酒相比,柿子发酵酒酒的营养保健价值更高,低酒精度、高营养、纯天然、男女老少皆宜,对人类健康好处也更胜一筹,此外,柿子发酵酒的市场基本空白,在中国市场还没有找到一个成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人们对营养健康需求也越来越重,普遍注重营养健康时代,顺应潮流,消费需求,发展趋势。五大酒类市场全国一年大约5000亿销量,如果柿子发酵酒连带产业兴起能够占领10%,那就是几百亿的市场份额,前景不可想象。所以柿子发酵酒不仅会在中国销售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外市场也定会大受欢迎。

2.国内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

据现有葡萄酒及果酒工厂的生产能力,大概年产5000吨~8000吨,计划柿子发酵酒厂的生产能力为每年5000吨。

三、原材料及资源情况: 蓟县盘山磨盘柿树在全县平原、山区、家庭院落随处可见。蓟县县属于半山区县,磨盘柿栽培分布于七个山区乡镇,栽培面积8万亩,其中盛果期树面积4万亩,年产量6万多吨,年产值9000万元,建有果品专业市场30多个,产销率100%,其磨盘柿以“个大、汁浓、味美”享誉海内外。主要销往俄罗斯及我国东北、西北各省市和上海、深圳等城市。

四、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1.厂址地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

1.1.地理位置及地形:

蓟县经济开发区地处蓟县城南,位于京哈、津围两条国道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城市依托。距首都北京80公里,距天津市区110公里。蓟县经济开发区海陆空交通发达,距中国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145公里,天津港是我国第二大集装箱码头,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欧亚大陆距离最近的起点;距天津国际机场120公里,该机场设有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京哈、津围两条国道以及大秦、京秦、津蓟铁路贯穿东西南北,京沈、津蓟高速路紧临开发区,形成了四通八达、交通畅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1.2.气候条件:

蓟县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摄氏11.5度,平均年降雨量678.6毫米,全年日照百分率63%,年平均相对湿度60%,年平均风速2.2米/秒,无霜期195天。

1.3.生态环境:

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距北京80公里,天津110公里、唐山90公里、承德140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之一,为北方及渤海经济区腹地。全县总面积1470平方公里,人口78万,森林覆盖率37.1%。开发区位于县城南京哈、津围公路交汇处,平均海拔标高10.0米,地耐力每平米13吨。开发区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周围20公里以内有举世著名的盘山风景区、黄崖关长城、国家级森林公园、翠屏湖度假区、县城古文化区、森林保护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令人满意。是投资办厂的良好场所。

1.4.蓟县社会经济状况:

蓟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亦是全国首家绿色食品示范区和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近年来,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协调并进,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2002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6.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6.27亿元。全县固定资产投入达到13亿元。三次产业构成达到16.7:42.3:41。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到2002年底,全县养殖业产值达到12.4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3%。年加工能力500吨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2家,全县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66万吨。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在技术装备、产品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跨上了新的台阶。全县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县乡骨干企业达到270家。工业传统行业改造得到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工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商贸流通、信息、咨询等服务业迅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1.5.投资环境:

蓟县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京哈、津围公路和京秦、大秦铁路等交通动脉横纵贯穿;华北大型火力发电厂--盘山发电厂坐落境内;邮政电讯网络通联全球;海关、金融、保险、文化、卫生等服务机构健全完善;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示范区、旅游度假区、商贸服务区、居民生活区服务功能齐全。完备的城市载体功能,优惠的投资政策,高效的文明服务,让每一位踏上这片土地的朋友都感受热情、周到、温馨,油然而生如归之感。

2.交通运输及水、汽、电等现状

2.1.交通运输条件:

天津蓟县经济开发区距首都北京80公里,距天津市区110公里。蓟县经济开发区海陆空交通发达,距中国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145公里,天津港是我国第二大集装箱码头,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欧亚大陆距离最近的起点;距天津国际机场120公里,该机场设有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京哈、津围两条国道以及大秦、京秦、津蓟铁路贯穿东西南北,京沈、津蓟高速路紧临开发区,形成了四通八达、交通畅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

2.2水资源:

蓟县的地下水储量巨大,水质甚佳,极富开采价值。地表水年平均产水量10.58亿立方米。全县地表主要河道有蓟运河、州河等。县城东侧的翠屏湖,是天津市最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水资源基础。

2.3.电力: 蓟县电力资源充足,有华北最大发电厂——盘山发电厂坐落境内。

2.4.天然气供气站:

蓟县自2007年实施使用绿色能源天然气以来,在市燃气集团大力支持下,管道天然气从无到有,并快速发展到目前的1万多居民用户和近10家企业用户,年用天然气40万立方米。2009年,天津市燃气集团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政府提出的20项民心工程,以绿色能源大力支持城市后花园——蓟县新农村建设。为加快推进中等旅游城市进程多做贡献,由其投资建设以盘山新景观大道为起点,至蓟县城区西侧人民西路为终点的蓟县恒大盘龙谷天然气工程,该项工程铺设直径为300毫米、大口径天然气干线11公里,年供气能力为八千万立方米。恒大盘龙谷天然气工程为蓟县地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3.发展趋势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蓟县围绕加快实施区县经济三年发展计划目标任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2亿元,增长26%;实现财政收入27.3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0亿元,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1%。认真贯彻了市委、市政府“三个高地”、“五个攻坚战”的工作部署,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全力打好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城市功能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服务环境建设、改革创新、民计民生事业发展、保持和谐稳定、于桥水库保护开发十个攻坚战,努力在十个方面实现明显变化。

4.厂址方案:

4.1.建设地点和年限:

建设地点:天津市蓟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年限:未定。

4.2.产品技术方案:

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依中国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采用先进的酿造工艺。

4.3.建厂规模:

项目设计规模:年产高档柿子发酵酒5000吨。

4.4.建设内容:

建设一座9000平方米厂房,新上先进制酒生产线。

4.5.投资及社会经济效益:

略。

附:天津地区风玫瑰图及柿子发酵酒工厂示意图

附:天津地区风玫瑰图及柿子发酵酒工厂示意图

第二篇:啤酒厂建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成都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可行性报告

1、项目内容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的内容是对啤酒生产的可行性的研究。啤酒工厂位于成都经济开发区内,租借场地生产,年产10万升。

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自中国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啤酒的消费也大增。自2002年中国取代美国夺得啤酒消费第一的宝座,也就预示着啤酒产业的大规模生产有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2007年至2010年,啤酒行业有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各种国际交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消费能力进一步的提升,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发展战略,都给行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为啤酒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还将为我国啤酒行业在全球更大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开拓市场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啤酒产量增长见附录表一。

而在成都市场中,随着啤酒节的不断促进啤酒的销售与消费,以及即将来临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的召开也就预示着成都的啤酒销售量必将大增,所以在成都郊外选址建厂生产啤酒有其经济效益,同时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地方收入,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3、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这次研究的资料内容大多来自网上的搜寻,以及自己对成都啤酒的或多或少的了解,虽不完善,但有一定的可利用价值。

二、根据经济预测,市场预测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1、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

成都这几年的飞速发展带来乐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增长是中部六省中最快的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着人们消费水平的巨大提升,同时在啤酒龙虾节的影响下,啤酒的销售与消费更有着长足的进步。在即将到来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和南非世界杯也将大大促进民众对啤酒的消费。因此在成都郊外建厂有着一定的饿经济效益。

2、获利分析及项目的规模 根据网上的原材料的价格,以及采用的两种不同置酒工业流程,采用小麦芽、淀粉配比(20%小麦芽、50%淀粉)与现行工艺(13%小麦芽、40%淀粉)的成本比较(附录表二),千升麦汁原料总成本将减低30.8元,折合千升啤酒原料总成本降低32.24元。以每年生产10万千升啤酒来算,单这一项就可获益320余万元。

三、建厂条件,厂址选择方案

建议将啤酒厂的厂址选在成都市成都经济开发区内。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成都人口众多,有较为优质的充足的廉价的劳动力。

(2):成都交通运输方便,原材料的输入与产品的输出都较为方便。同时是成都生产的啤酒不仅可以到成都去销售,同时还可以运到南京重庆、上海等一线城市销售。

(3):政策扶持。政府这几年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不断提供优惠政策以招商引资。

(4):成都有着小麦原料的供应。成都也是农业大县,出产小麦。建厂在成都可就地取材。

四、工艺流程

(以下的工艺流程来自网上搜寻,是属于制啤酒的一般过程)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包装四个工序。现代化的啤酒厂一般已经不再设立麦芽车间,因此制麦部分也将逐步从啤酒生产工艺流程中剥离。)一个典型的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不包括制麦部分):

注:本图从网上获得原图来源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管敦仪主编《啤酒工业手册》一书。

图中代号所表示的设备为:

1、原料贮仓

2、麦芽筛选机

3、提升机

4、麦芽粉碎机

5、糖化锅

6、大米筛选机

7、大米粉碎机

8、糊化锅

9、过滤槽

10、麦糟输送

11、麦糟贮罐

12、煮沸锅/回旋槽

13、外加热器

14、酒花添加罐

15、麦汁冷却器

16、空气过滤器

17、酵母培养及添加罐

18、发酵罐

19、啤酒稳定剂添加罐 20、缓冲罐

21、硅藻土添加罐

22、硅藻土过滤机

23、啤酒精滤机

24、清酒罐

25、洗瓶机

26、灌装机

27、杀菌机

28、贴标机

29、装箱机

1、制麦工序

麦芽必须通过发芽过程将内含的难溶性淀料转变为用于酿造工序的可溶性糖类。小麦在收获后先贮存2-3月,才能进入麦芽车间开始制造麦芽。

为了得到干净、一致的优良麦芽,制麦前,小麦需先经风选或筛选除杂,永磁筒去铁,比重去石机除石,精选机分级。制麦的主要过程为:小麦进入浸麦槽洗麦、吸水后,进入发芽箱发芽,成为绿麦芽。绿麦芽进入干燥塔/炉烘干,经除根机去根,制成成品麦芽。从小麦到制成麦芽需要10天左右时间。

制麦工序的主要生产设备为:筛(风)选机、分级机、永磁筒、去石机等除杂、分级设备;浸麦槽、发芽箱/翻麦机、空调机、干燥塔(炉)、除根机等制麦设备;斗式提升机、螺旋/刮板/皮带输送机、除尘器/风机、立仓等输送、储存设备。

2、糖化工序

麦芽、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或立仓经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输送到糖化楼顶部,经过去石、除铁、定量、粉碎后,进入糊化锅、糖化锅糖化分解成醪液,经过滤槽/压滤机过滤,然后加入酒花煮沸,去热凝固物,冷却分离。

麦芽在送入酿造车间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这里,麦芽经过轻压粉碎制成酿造用麦芽。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糊化锅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金属容器,装有热水与蒸汽入口,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桨或螺旋桨,以及大量的温度与控制装置。在糊化锅中,麦芽和水经加热后沸腾,这是天然酸将难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变成为可溶性的麦芽提取物,称作“麦芽汁”。然后麦芽汁被送至称作分离塔的滤过容器。麦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锅之前需先在过滤槽中去除其中的麦芽皮壳,并加入酒花和糖。煮沸:在煮沸锅中,混合物被煮沸以吸取酒花的味道,并起色和消毒。在煮沸后,加入酒花的麦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处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性的蛋白质。

糊化锅:首先将一部分麦芽、大米、玉米及淀粉等辅料放入糊化锅中煮沸。

糖化槽:往剩余的麦芽中加入适当的温水,并加入在糊化锅中煮沸过的辅料。此时,液体中的淀粉将转变成麦芽糖。

麦汁过滤槽:将糖化槽中的原浆过滤后,即得到透明的麦汁(糖浆)。

煮沸锅:向麦汁中加入啤酒花并煮沸,散发出啤酒特有的芳香与苦味。

3、发酵工序 发酵罐成熟罐:在冷却的麦汁中加入啤酒酵母使其发酵。麦汁中的糖分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大约一星期后,即可生成“嫩啤酒”,然后再经过几十天使其成熟。

啤酒过滤机:

将成熟的啤酒过滤后,即得到琥珀色的生啤酒。

冷却、发酵:洁净的麦芽汁从回旋沉淀槽中泵出后,被送入热交换器冷却。随后,麦芽汁中被加入酵母,开始进入发酵的程序。在发酵的过程中,人工培养的酵母将麦芽汁中可发酵的糖份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生产出啤酒。发酵在八个小时内发生并以加快的速度进行,积聚一种被称作“皱沫”的高密度泡沫。这种泡沫在第3或第4天达到它的最高阶段。从第5天开始,发酵的速度有所减慢,皱沫开始散布在麦芽汁表面,必须将它撇掉。酵母在发酵完麦芽汁中所有可供发酵的物质后,就开始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层稠状的沉淀物。随之温度逐渐降低,在8~10天后发酵就完全结束了。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和压力做严格的控制。当然啤酒的不同、生产工艺的不同,导致发酵的时间也不同。通常,贮藏啤酒的发酵过程需要大约6天,淡色啤酒为5天左右。发酵结束以后,绝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酿酒师们将这部分酵母回收起来以供下一罐使用。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发酵罐(或者被称为熟化罐中)。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进一步沉淀下来,使啤酒的风格逐渐成熟。成熟的时间随啤酒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在7~21天。经过后发酵而成熟的啤酒在过滤机中将所有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滤去,就成为待包装的清酒。

4、包装工序 装瓶、装罐机:酿造好的啤酒先被装到啤酒瓶或啤酒罐里。然后经过目测和液体检验机等严格的检查后,再被装到啤酒箱里出厂。

洗瓶机:洗净回收的啤酒瓶。

空瓶检验机:极其细小的伤痕也不会放过。

感官检查:每天新酿制的啤酒,由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实际品尝。只有在确保其品质后,才装箱运输。

每一批啤酒在包装前,还会通过严格的理化检验和品酒师感官评定合格后才能送到包装流水线。成品啤酒的包装常有瓶装、听装和桶装几种包装形式。再加上瓶子形状、容量的不同,标签、颈套和瓶盖的不同以及外包装的多样化,从而构成了市场中琳琅满目的啤酒产品。瓶装啤酒是最为大众化的包装形式,也具有最典型的包装工艺流程,即洗瓶、灌酒、封口、杀菌、贴标和装箱。

这次生产采用的配方是小麦芽淀粉配比为20%小麦芽和50%淀粉,较以往的13%小麦芽、40%淀粉所生产需要的成本较低,具体计算见下。

五、劳动定员,人员培训

企业可在镇上招工,以有相关经验者优先。招工300~400人左右,在找相关的研发人员10~30人即可。对无生产经验的,成立培训班培训两星期即可完成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胜任。

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对于建厂的需要,设备的选购,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的估算,年产10万升啤酒所需要的投资是1.3亿(数据来自网上)。因为数额巨大,一个有着千万家资的人可以通过银行借贷。

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厂规模是年产十万升啤酒,按市场价并除去成本等价格可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左右。

而建厂的社会效益则是提升了当地这幅的税收,增加了就业岗位,对社会维持安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八、结论

在成都选址建厂年产10万升的啤酒厂是实际可行的。所产生的净利润是1200万元,对于一个有着千万家产的老板而言,建厂的效益不仅仅可以为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可以正兴成都经济,为社会的建设提供自己的一份力。

附录:

第三篇:乳制品工厂建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方民族大学年产10万吨液态乳工厂建厂

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①项目名称;北方民族大学年产10万吨液态乳工厂 ②项目单位;北方民族大学年产10万吨液态乳工厂

③研究工作概况;从市场前景,原料供应,燃料价格,交通状况环保投资回报等多方面来探讨北方民族大学年产10万吨液态乳工厂建厂的可行性报告。

④结论及建议。原始资金到位的话可以建厂 2.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①项目提出的背景;银川有丰富的奶源巨大人口消费市场,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扶植,可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因此提出建厂方案。

②投资环境;根据《银川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1993088人。0-14岁人口为331567人,占16.64%;15-64岁人口为1536690人,占77.10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4831人,占6.26%;这是一个巨大潜在消费市场,可以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

③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行业发展规划,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就业机会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畜牧业,调整畜牧业结构,突出发展奶类生产,积极推进乳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反当动物产品尤其是牛乳在国民膳食中比重,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方针。近年来,我国乳类的生产、加工和消费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乳业的发展尤其是乳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乳业是同人类生存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健康产业”,是目前我国农村和城郊经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乳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饲养业和乳品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销售环节,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机会,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发展。乳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也是建立三元种植业结构,实行农牧结合的支撑点。

牛乳被称为人类的“液体面包”和“白色血液”,营养丰富,钙磷比例恰当,对预防儿童和老人缺钙症极为重要。牛乳同时也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对促进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有着良好作用。多年来,许多国家积极扩大本国的乳产品生产和消费。日本战后通过实施“一杯牛乳强壮一个民族”行动,极大地改善了国民的身体素质,儿童平均身高已超过我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乳业的发展是关系着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大事。人民的营养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科学文化发达程度的标志。正因为乳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人均乳产品消费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目前,我国乳产品的年人均占有量仅约10kg,大大低于100kg的世界平均水平,与发展中国家的近50kg也相差5倍多。乳产品已成为我国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最为突出的大宗农产品;因此,大力宣传科学的营养观,提高人民的乳产品消费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为战略需要。

④项目发展概况;目前无资金投入。3.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规模 ①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在欧美及其他发达国家,乳品是人们摄取动物蛋白的最主要食品之一,这些国家的人均消费量约为300kg/年根据FAO的统计数据:2000年世界的人均乳品消费量约为100kg/年,亚洲人均乳品消费量(不包括中国)约为40kg/年,日本、韩国、中国台北地区和印度的人均消费量均已超过60kg/年。世界乳品的需求每年按2%的速度在增长,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大约是1%,而发展中国家则快得多,尤其是亚洲和拉美国家。中国属于世界上乳品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发达国家把乳品业的发展水平作为现代化农业,特别是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都有发达的乳品加工业。2000年世界乳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平均比重约为20%,中国还只有3%。欧美及大洋洲各国乳品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力水平高,乳品业产值一般都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3左右,乳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法国汽车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而乳品工业约产值占8%。2000年美国、丹麦、德国等发达国家其乳类产量在畜牧业主要产品(肉、蛋、乳)总产量中占60%以上,美国乳类总产量占其畜牧业主要产品总产量的64.4%,法国则最高达到77.7%,加拿大也达到64.1%。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近年来也把乳品业作为提高国民营养水平和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埃及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各个五年计划中,都把乳品业发展放在第一位。印度从1970年起就在全国开展“白色革命”,大力发展乳品业生产。尽管印度人口增长很快,但人均牛乳占有量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14kg增加到1998年的71kg,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乳品业的成功范例。

②国内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品生产持续发展,乳类产量保持了年均10.3%的增长速度。近几年因市场拉动及国家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的推动,乳品业又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尤其是1999—2001年的三年间,乳品业产量年递增将近20%。但由于我国乳品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乳品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③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

④产品方案和发展远景的技术经济比较及分析;公司在产品选择上,充分考虑银川地区乳制品消费特点,重点确定中性液态乳和各种类型乳酸菌饮料为主,避免产品太多、小而全,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⑤拟建工程的最佳规模:厂区占地面积78000m2,呈规则长方形,东西向约300m,南北向约260m,场地设计标高4-18m,4.原材料、燃料及资源情况

①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原料刚挤下的奶,辅助材料有纸箱、包材、稳定剂、白糖、柠檬酸等,在石嘴山和灵武有大量煤矿可提供燃料,价格按市场价走。

②公用资源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5.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①厂址地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公司选建在银川德胜工业园区银川德胜工业园区在贺兰县,风沙小绿化环境好。贺兰县

②交通、运输及水、电、汽等现状和发展趋势:贺兰县交通便利,包兰铁路、109国道、石营高速公路、沿山公路四条主要交通干线穿境而过,贺兰公共交通设有301路和贺兰中巴,银川市公交公司定于2012年4月28日增开2条公交线路:313路315路。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中部,黄河入境而过,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对干旱的西北高原上这块绿洲来说,比较丰富的水资源是其一大特点,贺兰县处于石嘴山和青铜峡两大电源之间,电力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电力供应充足。

③生活设施状况和协作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配套,是兴办工商企业和从事商贸活动的理想宝地。

④厂址比较和选择意见: 6.工程技术方案

①生产技术方案:

②全厂布置方案的初步选择和土建工程量:厂区占地面积78000m2,呈规则长方形,东西向约300m,南北向约260m,场地设计标高4-18m,考虑到乳品加工厂的生产特点,拟将本厂建成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单位,利用一些不规则地形和沿厂区道路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常绿乔木,载种草皮,布置两个大花园,与本期工程配套的办公及生活设施已由一期工程考虑或另行征地解决。

表3-1建筑指标

Table 3-1 Building indicators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单位 ㎡ ㎡ ㎡ %

指标 78000 31200 41000 40 0.55 39 规划用地面积 建筑物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建筑系数 容积率 绿化系数

③公用辅助设施和厂内外交通运输方法的比较选择意见: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因此将公用设施锅炉房,变电所等布置在厂区南面。厂区设东、西两个出口,东端出入口为主出入口,为原料及辅助材料,成品及人流出入口;西端出入口做为辅助出入口,为煤炭、煤渣等出入口。两个出入口通过干道相连,同时又对内部交通运输不产生干扰。厂区道路布置成环路,主干道宽10m,次干道宽5m,转弯半径为10m,满足消防要求。

④生活福利设施:建议在工业园区住宿区建宿舍楼以保障生活 ⑤地震设防:因其地处地震区建议用防震材料建设工厂。7.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①厂址与环境保护:乳品卫生不仅直接影响乳制品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是一个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为了防止乳制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乳品厂的建设,必须从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施工要求到相应的辅助设施等,按照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进行周密的考虑。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乳品卫生法规和有关乳品卫生条例,以保证乳制品的质量。

②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废水,有机物含量较高。有机物可滋生大量微生物造成污染。③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通过实地调查,考虑到公司所处环境的自然生态质量、国家产业政策及乳业污染控制的特点,建议乳业加工部分产生的废液按照有机成份进行分离,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液采用厌氧发酵的工艺,乳水分离可以降低处理成本,保证厌氧发酵废液的高有机浓度。低浓度的废液采用好氧生物处理的工艺,在长远规划中,企业应该实现中水回用,达到“零”排放。公司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注重保护环境,加强员工环境意识,体现“绿色企业”的精神;采用CIP清洗程序,将不同清洗阶段用水进行分离处理,回收再利用,极大降低污水处理费用;采用厌氧消化法进行污水处理,不仅效果较好,而且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④环境影响评价:污水经过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主要影响为微生物数目种类较多。

⑤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建立完整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普及安全卫生常识 ⑥消防:建立覆盖整个厂区的消防网。8.企业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①企业组织形式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动作、龙头带动、大户养殖,统一防疫,集中服务”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进行经营管理,使企业与乳农结成利益共同体。乳牛养殖以核心乳牛场为中心,养牛专业户力争集中连片,乳业服务公司为枢纽,形成资源共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②人员配备与培训计划:要求乳牛从业人员政治思想好,热爱养牛及乳品加工事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开拓进取精神强,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其中加工车间化验人员要求大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技术开发部人员要求本科以上相关专业学历,并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中级以上职称。(1)班组长培训

对班组长按岗位和工段进行技术操作培训,培训方式在本厂及相关生产厂进行,培训时间2-3个月。(2)全厂培训

全厂生产人员上岗之前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设备管理知识培训,培训以在厂内培训方式进行,时间为一个半月左右。(3)养殖基地技术人员和农户的培训

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对本项目所需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根据需要选派部分技术人员到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培训。对于国家规定的需持证上岗的工种,上岗前必须接受职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对项目区参与项目的养殖场有关专业人员和农户进行强化培训,每次15-20天,项目建设期间计划培训农户及有关技术人员15000人次以上。9.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①项目实施时期的各项工作: ②项目建设实施进度: 10.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

①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投资估算: 用于建筑工程的各项费用K1

车间及办公楼共投资690万元,K= 690万元 用于购置各种设备、工具和器具的费用K2(1)国产设备:798万元

(2)百利包无菌灌装系统:295×6=1760万元(3)利乐枕灌装系统:700×6=4200万元

共计K2=6758万元

其他费用(土地费、人员培训费、勘察设计费等K3)(1)土地费:380万元

(2)人员培训费、勘察设计费为100万元

共计K3=480万元

故生产总投资为:K总=Kl+K2+K3=7928万元

②生产流动资金估算:牛乳销售收入市场价按4000元/吨计算(不含税价),销售费用为销售收入的35%,银行贷款月利率为6%。,设流动资金占固定资产的20%。

③投资收益率和回收期:(1)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2710.35/8128×100%=33.33%(2)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2710.35/(100000×0.4)=6.78%

投资回收期=固定资产总额/年利润=8128/2710.35=3.00年

④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和贷款偿还方式:来源为投资人投资,银行贷款,奶农入股,社会集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公司分红来偿还贷款。11.社会及经济效益评价

①项目的生产成本与销售收入: 折旧费和大修费

设运输及相邻部门投资200万元

则全厂固定资产总投资为7928+200=8128万元 设固定资产折旧后预计残值为原投资的5% 设固定资产清理费为原投资的1% 取设备使用年限为15年

则年折旧额=(固定资产-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预计使用年限

=520.19万元

原材料、燃料消耗费用

按每天300吨产量计算,全年满负荷生产100000吨,鲜乳、辅料、包装材料均以现行市场价计算。

(1)原材料总消耗20480万元(财务部计算)(2)燃料、动力等,每吨消耗按80元计算,则总消耗为73000×50-584万元

(3)职工工资费用:人均工资按12000元/年计算,则工资总额为300×12000-360万元

(4)管理费、其他费用等等(维修费、次品损失费、车间经费等):据财务提供,按(1)和(3)的3%计算,及(20480+360)×3%=625.2万元 共计22049.2万元。

年利润=销售总收入-生产总成本-财务费用-销售费用=100000×0.40-(22049.2+520.19)-8128×(1+20%)×6%×12+100000×0.40×35%=2710.35万元

②财务效益评价:专业机构评价

③国民经济评价:扩大国家乳制品生产规模,增加税收。

④不确定性分析:污染倒灌,市场不景气可能造成投资失败。⑤社会效益评价:

⑥评价结论:扩大国家乳制品生产规模,增加税收,增加就业,奶农收入增加。

12.结论与建议

(1)公司在产品选择上,重点确定中性液态乳和各种类型乳酸菌饮料为主;利用进口的抗生素快速测定仪,体细胞、全乳成分测定仪,强化原料乳品质控制;在原料乳的验收和贮存中,利用6只50吨贮乳罐,将根据原料乳之特点进行分收,并最大化利用原料乳质量;根据乳酸菌饮料的特点和货架期要求,采用适宜的热杀菌工艺,避免动力消耗和营养损失。

(2)本工厂选址于银川德胜工业园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在厂区平面设计中,总体设计合理,建筑和绿化面积配比恰当;在车间设计中,将主生产车间置于厂房中部,各辅助设施分布于主车间四周,使整厂设计紧凑,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管道、泵道距离,节约能源,减少对成品品质的影响。

(3)银川周边地区奶牛品种、饲养水平,提出适合当地特点的原料乳收购标准;根据不同原料乳组成特点和产品特点进行物料衡算,并考虑到不同包装形式之间的差异,区别对待。

(4)本工厂选择板式热交换器作为冷却、加热和杀菌设备;对原料乳冷却过程热量变化进行初步计算,其热量变化为644640kJ/h;对乳制品预热、均质、超高温灭菌等加工阶段进行热量衡算,其热回收百分率为56.41%;该板式热交换器的选择合理,符合本厂的生产的实际情况,具有传热面积大、传热快、热回收率高等特点。

(5)综合考虑了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对不同工段的生产设备进行选型,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反应工厂设计的先进性;根据相关标准和本厂的实际情况,设计冷库和原辅材料库,布局合理,方便生产;配制化验室和研发室,对乳制品从原料到成品进行全程监测和控制,保证乳制品质量的稳定性,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6)依据本厂的生产实际需要,对水、电、汽的使用量进行估算,确定它们最大用量依次为49t/h、400KW、2383kg/h;对不同管路直径进行计算,确定自来水、冰水、蒸汽、清洗管径依次为DN100、DN76、DN125、DN80。

(7)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工厂生产进行组织和管理;实行三班制连续生产,劳动定员安排合理,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8)该项目生产总投资为7928万元;年利润达2710.35万元;盈亏平衡点低,为设计能力的H.67%,产量盈亏平衡点为11620吨;经营安全率达55%投资回收期为3.00年。(9)可开工建设

参考文献

[1]雷海章.“绿色壁垒”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M].农业出版社,2000.1-99 [2]姚玉英.化工原理上、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18 [3]玉海.食品工程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55-87 [4]顾瑞霞.乳与乳制品的生理功能特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9-234 [5]武建新.乳品技术装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32 [6]吴思方.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35-88 [7]蔡功禄.发酵工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23-154 [8]鲍思泽.食品工厂设计与安装[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241-268 [9]许林成.包装机械原理与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87-198 [10]陈自珍.食品添加剂[M].台北:台北文源书局有限公司,1975.150-167 [11]高福成.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88-90 [12]杨昌举.食品科学概论[M].北京:中国大学人民出版社,1999.56-78 [13]许占林.中国食品与包装工程装备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5-60 [14]吴祖兴.现代食品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22-40 [15]张裕中.食品挤压加工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87-98 [16]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3-45 [17]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7.77-88 [18]日本,机械设计(影印,无出版信息),1992.2-5 [19]日本,机械设计(影印,无出版信息),1993.5-8 [20]季昆森.远虑与近忧—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思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98-109 [21] 李元瑞.食品工厂设计原理[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8-99 [22]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1985.54-66 [23]程凌敏.食品加工机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杜,1992.108-230 [24]Ralph Early.The Technology of Dairy Products.Gaithersburg, Maryland, USA:ASPEN PUBLISHERS,INC, 2001.55-97 [25]魏强.年产10万吨液态乳工厂设计[D].青岛:青岛农业大学,2009

第四篇: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与项目负责人

榆林经济开发区,是陕西省政府1999年批准的省级开发区,项目负责人马志高(榆林市市长助理)。

二、开发管理单位

榆林经济开发区的管理单位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榆林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对开发区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土地价格,并推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工作,一个窗口服务。目前,开发区管委会已经成立,与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办公室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近两年,榆林地委、行署多次研究开发区的启动建设问题,确定了开发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发区的前期准备工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地形测量,加强了土地管理,并于1999年5月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开发区总体规划,最近又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土地价格进行了评估。

榆林经济开发区遵循“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主体,一区多园,滚动发展”的宗旨,以榆林得天独厚的能源矿产为依托,立足榆林“低价资源、低价劳动力、低价土地”的优势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以能源重化工建设项目为主体,以荒沙地综合开发治理、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主开发为突破口,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进行建设与管理,将成为集农业、工业、商贸、科技、教育、居住、娱乐、旅游为一体,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健全,功能结构布局合理,既具榆林独特风格、又有现代化特色的综合型对外开放的窗口示范区。

凡进入开发区的企业除享受国务院、省政府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地方制定的土地、税收、技术人才引进、尤其是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三、项目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情况

榆林经济开发区位于榆林市西南郊,北邻西沙区,东跨榆溪河与榆林南郊化工企业相连,距市中心5公里,北起沙河南岸,南至闫庄则村,西以西包铁路为界,东到榆溪河西岸,总体规划用地总面积18.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6.5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

四、项目的性质和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性质

榆林经济开发区诞生在西部大开发之时,依托于榆林的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和陕西的科技优势,以能源化工建设项目为主体,处于我国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换、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迅速发育的时期,决定了开发区的职能是:

1、二十一世纪榆林经济发展的支柱,重化工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项目的示范基地,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增长极和榆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

2、支撑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生态园林环境建设一流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3、晋、陕、蒙接壤地区中心城市—榆林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主要建设内容

开发区的建设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要达到“七通一平”,即路通、排水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讯通、煤气通、热力通和场地平整。

五、开发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一)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发挥榆林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

榆林作为资源富集区,是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前沿地区和晋陕蒙国家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区域。依托资源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运用优惠政策建设开发区,实现产业聚集和生产要素的聚集,是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榆林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实施《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的迫切需要。

为了尽快开发利用榆林的优势资源,陕西省政府于1997年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国家计委于1998年7月以计规划[1998]1404号文件批准了该规划,明确提出近期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为实施规划中的项目创造条件。为此,榆林地区于1998年向省政府上报了设立榆林经济开发区的报告,省政府于1999年2月10日以陕政函[1999]24号文件正式批准榆林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明确指出以能源重化工项目建设为主体,充分发挥开发区的管理、开发和辐射作用,启动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榆林地区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榆林目前还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还很小,要建设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必须走外向型的路子,通过设立经济开发区,依靠特殊优惠政策,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吸引区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是实现榆林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四)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带动榆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加大榆林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必将带动榆林的市政建设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榆林中心城市的作用更加明显。

(五)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实现山川秀美新榆林的客观需要。

榆林经济开发区将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绿化覆盖率,建设一批高效农业项目和生态农业项目,使开发区成为生态园林开发区,将为榆林的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六、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目的、依据和范围

(一)研究目的

1、为开发区管委会决策提供依据。

2、为土地开发后熟地的出让、出租等提供依据。

3、为合理确定土地使用费、土地税、宗地地价提供依据。

4、为征收城市配套建设费提供依据。

5、为招商引资和融资提供参考。

(二)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通过对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为项目决策、项目融资和招商引资提供依据,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有:

1、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291—1999《房地产估价规范》。

3、计规发[1998]1404号《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的批复》。

4、陕政函[1999]24号《关于同意将榆林经济开发区列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批复》。

5、《榆林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6、《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

7、榆林开发区土地价格评估报告。

8、《陕西省92市政综合定额》。

9、《陕西省经济区条例》。

10、榆林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印发《榆林经济开发区土地统征划拨实施方案》的通知。

11、榆林经济开发区土地统征划拨实施方案。

12、国家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有关政策。第二章 项目用地现状及征地补偿

一、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现状

开发区范围内现有的居民和单位很少,有农户40多户,分布于区内中部和沙河与榆溪河交汇处。有粮库、道班、沙地治理公司、华龙私立学校、白界乡政府等单位。分布于210国道西侧,在区内中部只有南郊农场2200多亩耕地。

开发区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程995-1095米之间,自然坡度约为1%,开发区地势平坦、开阔。地表特征为风积沙丘,地形高低起伏较大,沙丘相对高差3-10米,沙丘以下大部分为Q3和Q2黄土状亚砂土或黄土状亚粘土,属榆溪河二、三级阶地。

开发区境内多为活动性沙丘及覆盖沙,受风或重力的作用均能移动,须采取治沙防风措施后方可作为建设用地。适宜建设用地和改造后方可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开发区中部,地形较平坦,沙丘起伏变化较小。不宜建设用地主要是榆溪河西岸和沙河南岸切割较严重及地形坡度较大、冲沟发育等用地。另外,区内多处冲沟,并呈“V”型,处于发展阶段,沟长几十米到几百米不均,沟深约3-10米左右,宽度与沟长成正比,其中草沟长可达千米以上,加之榆溪两岸地形坡度大,切割严重,均不宜作为建设用地。

二、土地统征划拔及补偿

(一)统征划拔方案

今年五月,榆林行署制定了《榆林经济开发区土地统征划拔实施方案》,对开发区内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一次性有偿划拔;对以农业综合开发或以五荒地划拔出让的农业项目用地的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依法有偿统一收回;对集体土地统征为国有土地,在1999年7月2日榆林行署发布关于冻结开发区土地的通告前已由省、地依法批准的非农业建设项目用地,在服从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依法按期建设并补交有关费用,超过法定建设期限的依法无偿收回。对非法买卖的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一律依法收回;对在发出通告后横山、原榆林市审批划拔的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均为违法批地,统一收回;南郊农场在开发区内的土地,可按统征土地及所涉及人员、债务整体划转开发区管委会或有偿划拔土地的办法解决。统征划拔后、收回后的土地由现榆林市土地管理局统一管理。

(二)土地和建筑物补偿标准

1、用地补偿标准

水浇地 3000—4000元/亩

林草地 300—500元/亩

平整后土地 1000—1500元/亩

覆盖土壤土地 1500—2500元/亩

苗圃地 2000—3000元/亩

2、树木砍伐补偿标准

用材林:树木直径5—20公分以上10—50元/株。直径底于5公分以下的0.5—1.0元/株。

经济林:挂果树 50—80元/株

幼果树 10—20元/株

3、拆除建筑物补偿标准

砖混房 200—400元/平方米

简易房 30—50平方米

围墙 5—20元/平方米

大门 100—300元/个

水井(压井)100—300元/个

机井 2000—5000元/个 厕所 50—80元/个

圈棚 50—80元/个

村碑 50—100元/个

坟(三年内新坟)50—500元/座

(三年以上老坟)50—150元/座

4、迁移

下列设施均由产权单位自行迁移,不予补偿。

(1)本区电力系统的杆线、铁塔、变压器等电力设施;

(2)电讯、线务部门的光缆、电缆、杆线及设施;

(3)各种铁皮房、临时工棚。

产权属于村集体或村民、非电力系统单位、居民的电力设施,补偿标准为:电杆迁移费100—300元/根(含电线),变压器1000—2500元/台。

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

一、榆林社会经济状况

开发区的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榆林位于陕西最北部,地处中国中西部结合地带。全市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有1区11县,总人口329万,资源富集,区域经济的特色明显,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也是陕西重要的农牧业基地。改革开放20年来,昔日贫穷、落后、封闭的榆林,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18亿元,比1978年翻了2.5番,比上年下降了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3亿元,下降了42.6%,第二产业增加值29.26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22.09亿元,增长7.0%。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66元。全年社会商业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2.2%,失业率4.5%。全市财政总收入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6.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7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7.4%。

目前,榆林市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治沙治土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转变;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优势资源开发全面启动,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轻纺等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榆林市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市容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榆林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条件

(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开发区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工业基础、资源开发、科技力量等方面看,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是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桥头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陕西已产生了榆林和西安两个有重大开发价值的区域经济增长极。陕西的选择一是发挥科技优势,开创知识经济,二是利用榆林的资源优势,走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子。榆林有“中国的科威特”之称,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全国第四位,地位十分突出,可以和以太原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能源资源开发区和以新疆三大盆地为基础的石油化工基地联成一体,形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带。

(二)良好的经济地理区位,能够让开发区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榆林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陕西省“圭”字型经济发展带的北端极核,处在我国中西部结合地带,北邻呼和浩特---包头经济区,东接太原经济区,南连关中经济区和兰新经济带,西接兰州---银川经济区。在区域体系中,榆林为晋、陕、蒙、宁的接壤地区,与包头、呼和浩特、银川、太原、西安等大城市构成等距周边态势,据断裂点理论分析,有望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经济增长极核和完整的经济区,即榆林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可同时受到几大经济区的推动,容易产生自身发展的动力和广阔的辐射空间。榆林开发区建设正是增强榆林晋陕蒙地域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能够为榆林的产业集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给开发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包神、神朔铁路建成通车,太中铁路前期工作全面展开,贯通西包铁路全线的神延铁路工程进展顺利,线下工程基本完工,铺轨工程已经开始,2001年建成通车后,将对榆林的资源外运,信息内输和发展外向型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10国道绥清段建成投运,榆神段完成总工程量的94%,纵贯全区南北的干线公路全部实现了二级化。榆佳公路改造、野大公路一期改造工程全面竣工。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神盘公路和全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如期开工,青银高速公路吴定段和靖延高速公路进入工可研阶段,县级公路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全市已有125个乡镇通了油路,占乡镇总数的48%。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947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达到580公里;榆林机场已开通至西安、包头航班,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扩建后将开通北京、上海等地的航班,成为陕西省第二航空港;电力方面,府谷沙川沟电厂和榆神二回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榆神330千伏线路输变电工程今年可望建成投运,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通讯方面,国内两条I级干线光缆交叉经过榆林,建成了具有多种先进手段和多种业力的公用通信网,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6%,90%以上的乡镇通了程控电话,通信能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城镇建设方面,按照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思路,以榆林市榆阳区为中心,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城市道路,供水、供热、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得到加强,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红石峡供水工程、榆林市西人民路等市政建设重点工程建成并交付使用,榆阳区供气工程工程进展顺利。今年,全市又确定了23个重点建设项目和209个重大前期项目,计划投资60亿元左右。从目前的势头看,再用5年左右时间,榆林的基础设施将达到根本性改观。到2010年,将形成干支相济的公路网络,与铁路形成复合交通运输体系,能够为开发区的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开发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榆林是国内罕见、世界少有的矿产资源富集区,有世界级的大煤田,国内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和最大的岩盐矿,有相当丰富的铝土矿、高岭土、石灰岩、和石英砂。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6万亿元,现已发现8大类40多种矿产。煤炭,总量有8640亿吨,预测储量6940亿吨,探明储量1660.68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四分之一,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天然气,预测远景储量4.1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3184亿立方米,是目前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石油,预测储量5-6亿吨,探明储量1.7亿吨,是陕西省最有潜力的石油开发区。原盐,全国特大巨型原盐储藏地,其中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292万吨。岩盐探明储量1.39-1.93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13-18%,探明储量51.44亿吨,储量大、品位高、杂质少、易开采。高岭土预测储量30亿吨,探明储量6.8亿吨。铝土矿预测储量1亿吨,探明储量319万吨。石灰岩探明储量1385万吨。石英砂探明储量217.5万吨。罕见的丰富资源,为开发区的资源转化项目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资源开发初具规模,为开发区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85年开工的神华工程已初具规模并向纵深发展,一个以神木大柳塔为中心的现代化煤炭基地正在陕北高原崛起,神府已形成年产2800万吨的原煤生产能力,煤电转化明显加快,一批中小电厂建成投运或正在建设,特大型电厂建设和西电东送工程正在积极争取之中。天然气已投入开发利用,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已在靖边建成投产,年产天然气30亿立方米,开始向北京、天津、西安、银川等地供气。石油开发初步形成了钻采炼一条龙生产体系,现已形成12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和20万吨加工能力。15万吨醋酸、60万吨甲醇、30万吨合成氨、8万吨真空盐、10万吨电解铝等项目正在加紧进行前期工作。在资源开发的带动下,近几年榆林的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经济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走在了全省前列,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开发资源的雏形已经形成。

(六)优越的开发建设条件

开发区北邻榆林市榆阳区的西沙城区,东跨榆溪河与榆林南郊化工企业相连,为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依托市区联合发展。开发区内210国道纵贯南北,西包铁路紧邻西侧,铁路客货运站场分别位于开发区的北、南两端,北侧紧邻榆林飞机场。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开发区的原材料及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110千伏电网覆善全市,延-榆-神330千伏电网已建成投入营运,榆-靖-定-银330千伏输变电线路即将开工建设。府谷4×100万千瓦、榆林4×60万千瓦、神木4×60万千瓦火电厂和靖边1×3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机组等大电厂项目正在规划、论证,到2010年,榆林将成为电力装机容量近1000万千瓦的特大型火电基地,实现“西电东送”的战略目标,近远期电力供应充足。国内两条干线光缆交叉经过榆林,全市开通了程控电话,通信能力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外,开发区内用地平缓开阔,水资源丰富,榆溪河多年平均径流量3.711×108立方米,该河上游建有6座4立方米以上大中型水库,水量稳定,水资源丰富且可以调供。尤其是尤家峁水库位于开发区西北1.5公里,有效库容1500万立方米,可就近自流供给,使开发区的建设不受环境容量的限制。

另外,开发区用地平缓开阔,大部分为荒沙地,开发成本较低,建设条件十分优越。

(七)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成就,为开发区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建国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榆林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植树造林,治沙改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全市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环绕沙区建成总长1500公里、林木面积116万亩的四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850万亩流沙有600万亩达到了固定或半固定,实现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629万亩,人工种草1000多万亩,修成基本农田600万亩。林草覆盖率已由建国前的不到2%提高到25%,其中沙区达到32%,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初步得到控制,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不仅如此,榆林坚持适度、有效地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脱贫致富步伐加快。沙漠中的片片绿洲,变成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水果和鱼虾的“鱼米之乡”,榆林的治沙成就和整套防风固沙经验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联合国有关专家称赞我市“创造了世界奇迹”。目前,榆林市12个县区都被国家计委列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国家对榆林生态环境的关怀和榆林人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给开发区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八)久远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淳朴、忠厚、勤劳、节俭的民风,奇特的塞外风光,为开发区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和其它第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榆林历史悠久,黄土文化浓郁深厚,历代人民留下了很多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有秦直道遗址、1700多里的古长城、道教圣地—白云观、大漠明珠—红碱淖、大夏国都—统万城、天下第一台—镇北台、万里长城第一胜景—红石峡等等;塞上明珠榆林市榆阳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遗址众多,现有有170多处。榆林的塞外自然景观壮丽、独特,既有广阔无际的毛乌素大沙漠,又有榆溪河沿岸的塞上江南,水丰草美、林木茂盛,一派塞上江南风光,“塞上榆林十八滩,水清草绿似江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奇特的风光,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为榆林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榆林经济开发区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明显,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国家政策的倾斜,将使开发区建设如虎添翼,在不久的将来,榆林经济开发区将成为榆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龙头,必将为榆林的经济腾飞作出重大贡献。

三、不利因素

客观地看,榆林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因素:

(一)受传统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榆林人目前的思想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虽然近年来榆林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有80%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全区等级公路较少,县乡公路以土路居多,机场容量小,铁路尚未建成,外运通道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投入和完善。

(三)区域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国民经济总量小,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工业基础薄弱,装备水平低,工艺技术落后,规模小,经济效益较低,影响开发区的发展与建设。

(四)科技、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人才缺乏,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软环境较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强。

(五)建设依托条件差,尤其是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一切均需从零开始,启动困难较多。

(六)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榆林地区财政困难,启动资金筹措面临困难较多。

第四章 开发区布局

一、规模

(一)人口规模

经综合分析,榆林经济开发区人口控制在6万人以内最适宜。

(二)用地规模

全区总面积为18.4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6.5平方公里,实际开发建设面积12平方公里。在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占40.5%,绿地占30.2%,人均综合用地指标274.3平方米,见附表

1、附表2。

(三)布局形态

根据规划,开发区由三大组团形成,即210国道以南组团,主要为工业用地。210国道以北组团,主要为开发区综合中心区。沙河以南组团主要为飞机净空区,以高效农业用地为主。各组团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干道成为一个整体,也可动态调整,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四)功能结构

开发区规划为“一心三区、一带二圈”的功能结构,详见规划图。

1、一心

即开发区的中心,为行政管理、商贸服务、文化信息、科研居住的多功能区,是支撑开发区的指挥服务中心,开发区的窗口和灵魂,城市景观风貌的集中区。

2、三区

(1)工业区

主要布置在开发区南部210国道的南侧,形成开发区的能源重化工项目基地,也是开发区产业支柱区。

(2)多功能中心区

位于开发区的几何中心处,部分职能与“一心”叠加,是开发区行政管理、文化娱乐、金融贸易、商业服务、科研机构、生活居住、医疗体育的集中区域,为开发区的指挥服务系统,是开发区现代城市的窗口。(3)高效生态农业区

包括高科技园区在内,位于开发区的北部,主要以生态农业、观赏农业、设施农业等为主。此区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耕地,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环境和社会效益。

3、一带

从乡企城到南郊工业区,纵贯开发区南北的一条主干道,是开发区的景观序列带,为开发区的纵向主轴。布置的中心广场和工业广场是开发区景观序列的高潮;主轴两侧规划有30米宽的绿化带,作为街景景观的烘托,绿带后为开发区的建筑景观,性质以公建为主,步移景异,街景轮廓丰富多彩。

4、二圈

为沿沙河南岸300米宽、榆溪河西岸100-500米宽、210国道两侧各100米宽、铁路两侧各100米宽的绿化带,在开发区形成“两圈”。“两圈”不仅具有防风固沙、减少污染和水土流失,改善小气候等生态环境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开发区的绿地,体现“绿色”特色的需求。沿榆溪河的景观休闲带状公园,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游憩的场所,是城市通风廊和植物景观序列带。

第五章 开发区单项土地利用

一、居住用地

开发区居住用地分为二大区:

(一)区东居住区

位于中心区的东侧,东邻榆溪河西岸的带状公园,西靠开发区中心,环境优美,区位优越,可形成一、二类居住用地,是安居工程和房地产开发的建设用地,此居住要求安静、舒适、整洁、安全,为开发区后期开发项目。

此区面积59.2公顷,可居住2.9万人,除进住开发区的职工外,随着榆溪河大桥的建成,可解决榆林市南郊区职工的居住问题。

(二)区西居住区

位于开发区中心的西侧,国道210线的两侧,以醋酸厂建设配套居住用地为主,在靠北部及中心区处可进行房地产开发。此处交通方便,设施齐全,面积61.4公顷,可居住3.1万人,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可作为西沙及市区单位、个人的建房用地。

(三)公共设施的配置

两个居住区均按GB50180-193国标的规定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如中学、小学、商场、市场、文化娱乐等,形成居住区级中心,以满足居民日常购物和游憩、社交等的需要。

二、工业用地

(一)工业布置原则

依据开发区形态、功能结构、工业性质、交通体系和主导风向,地下水流向等,对工业用地布局的规划着重强调了以下原则:

1、为投资者创造在短期内即可进行实施开发的条件。

2、开发初期,尽量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项目的投资。

3、集中布局,紧凑发展。避免过于分散的布局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同时为规模化、集约化建设奠定基础。

4、基础配套,逐步完善,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尽可能依托现有的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等,初期首先形成最基本的开工条件,实现快速启动。

(二)南部能源重化工项目工业区的布置

根据国内目前已有的类似工业区的开发实践经验,规划将用地划分成适当大小的地块,主要原则是:

①适应多种类型投资商的需求;

②建设标准厂房,使土地利用最经济;

③各地块在可达性和使用公共设施的机会方面尽可能均等;

④具有一定的弹性。

1、标准地块

根据各地经验及对国内外标准厂房尺寸的研究,在一般情况下,5000平方米的厂区适用范围最广也最为经济。因此,规划结合化工企业的工艺流程,其主要组团均由200米×300米、或200米×400米的标准地块组成,在其周围布置道路;根据需要进行100米×100米、100米×50米地块的进一步细分。在开发建设中,无论是单幢通用厂房,或成片开发,均以标准地块为单位划拨用地。

2、内部道路

工业区的道路布置使每个最小单元(100米×50米)至少有一个临街面,使每一单元地块有相近的交通可达性;所有工厂均不设有直接进入城市干道的机动车出入口,为保证城市快速干道主轴的畅通,除减少出入口外,还在工业区内部加辅助路及20米宽的绿化带。这样既减少了工业区对干道的干扰,又使工业区内部形成独立的环路系统,使各组团的道路系统相对独立。

3、绿化布置

南部工业区要形成花园式生产基地,除在沿干道米宽的绿化以外,还在工业广场的南侧规划有250米宽的绿地,一则为开发区公园,二则为防护空间,三则绿地起到吸尘吸收有害元素,减少空气污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建设花园式产业区。

(三)北部工业区的布置

北部工业区主要以一、二类工业用地为主,依托乡企城的优势,以发展地方轻工深加工,形成开发区的小型工业区。

三、仓储用地

(一)仓储用地布置原则

规划按照“满足合理的物品流向,降低商品流通费用”的原则,并注重开发区发展的需要,按使用性质进行了布置。

(二)仓储用地

依据仓储用地的布置原则,规划在西包线货站处布置仓储用地,根据化工企业的性质,仓储分三类,一是储存仓库,二是周转仓库,三是堆场。在储存仓库中考虑油罐、汽罐的位置,且留有足够的防护距离,周转仓库和堆场还有为榆林地区物资周转服务的功能。

四、公共设施用地

(一)布置原则

依据开发区的地位和作用,并与开发区形态、性质、规模相协调,公共设施布局按照“分级配套,相对集中,均匀分布,就近方便”的原则,将开发区分为区级中心、居住区级中心、二级公共设施体系,形成了完整的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分布在中心区处。

(二)用地布置

1、行政办公用地

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主要实行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规划考虑的管理机构主要为管委会下属部门,其次为市、区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进驻,并在世纪中心广场西南侧予留行政办公用地。

2、商业、金融业用地

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集中安排在80米宽大道两侧。为了减少投资、协作使用方便、减少人流穿越干道、快速形成规模、易于实现城市形象,以建设集中购物中心、金融大厦、服务大楼的形式集中布置。

3、文化娱乐用地

以静为主的文化设施,如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等布置在世纪广场周围,形成文化气氛很浓的文化园区。各种文艺团体、广播电视、电影院、音乐厅、舞厅、老年活动中心等主要集中布置在中心区80米景观大道的两侧及居住区中心处符合规定的服务半径之内,以方便居民使用。

4、体育用地

因市区总体规划在西沙布置有市级体育中心,开发区规划在高效农业区的南侧布置小型体育运动场所,配合市级体育中心进行训练、比赛、教学之用。

5、医疗卫生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3处分别位于居住区和中心区,中心区为综合性医院,规模100床以上,居住区为专科医院。

6、教育科研用地

科研机构布置在中心区的西侧,以科研、设计机构为主,进行知识经济的转换,研究适合榆林资源优势的高科技产品。

7、市场用地

市场用地主要分三类,一是为市民日常生活服务的专业市场,如肉禽蛋、蔬菜等,可均匀分布在居住区内。二是同开发区的工业生产有关的市场,如产品集散地,原材料的采购点等,可考虑放到工厂附近和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方。三是同周围农村有关的土特产专业市场,如粮食、饲料,可布置到开发区的边缘地带。

五、高效生态农业园用地

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位于开发区的北部,一是充分利用了原耕地;二是为满足机场的扩建和净空的要求;三是开发区生态环境的需要和空间艺术的要求。此区主要以花卉、草皮、苗木、精细蔬菜、瓜果的繁育、生产、加工基地为主。分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几类。

(一)设施农业

运用组培、水培、工厂化等高新技术,以先进的设施装备农业,生产反季节及特供的时鲜蔬菜、食用菌、名优花卉等,包括繁育、无土栽培、绿色种苗繁育、鲜花栽培、盆花种植、插药、摆花等。

(二)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把一种农业生产形式产生的废物作为另一种农业生产形式的肥料或燃料,从而形成一种对环境产生极少污染或丝毫污染的循环,开发区要求多数农业项目达到这一要求,成为全市的示范基地。

(三)旅游观光农业

将农业生产试验与观光旅游活动相结合,包括农业生产、观光、休闲,带有三产业的性质。规划有开辟塞北风情农庄、果园、植物园、花卉园等内容,为再建山川秀美陕北培育苗木,创造一个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去处。第六章 开发区工程

一、道路交通

(一)对外交通

1、铁路

西包铁路从开发区西侧通过,为电气化一级铁路。北接包头,南接西安,并在西安与西康铁路衔接,沟通华北、西北与西南地区,形成国家南北向铁路干线。区内设站场2处,即榆林车站和阎庄则车站,其中榆林车站为客运及货运站,阎庄则车站为货运站。整条线路预计2001年3月建成通车,可极大的提高榆林地区的对外运输能力和对外辐射力。

2、公路

国道210(西包公路)贯穿开发区南北,是榆林市目前对外的主要运输通道。至2000年,西包公路榆林地区段达到二级公路标准;至2010年,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可不断增加榆林地区公路运输的运行速度和通过能力。规划西包公路与开发区道路交叉两处,近期为平面交叉,远期规划为互通式立体交叉。其中:与榆溪大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与工业大道为互通式立体交叉。

3、航空

榆林机场位于开发区北部,拥有客机7架,现已开通榆林至西安、包头的航班。根据《榆林机场改扩建可研报告》,榆林机场将由目前的3C级扩建到4C级,可起降大型客机,增加航运班次。届时榆林机场将成为陕西省第二大航空港。与铁路、公路相结合,形成便利的对外交通网络,为榆林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4、汽车站

目前,榆林一级汽车站已扩建已经开工,项目完成后将大大增强旅客的输送能力,为方便开发区内居民出行,加强开发区与周边城市及乡镇的联系,规划设三级汽车客运站一处,用地0.69公顷(站场位置见规划图)。

(二)公共交通

1、规划总体目标

在规划中,开发区公共交通的总体水平将达到中等城市的水平,并具备超前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能力。形成以公路汽车为主力,出租汽车、中巴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公交网络系统。这个系统与铁路、公路、航空等外围大交通紧密衔接,服务一体化,具备强有力的内外幅射功能。确保市民出行方便、快捷、舒适、安全。交通出行结构合理,公交车辆出行比例达到20%以上(见附表3),居民车辆数达到每万人7.4辆标准车,线网覆盖率达到75%以上。

2、公共交通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和原则,公交线路的设置将根据其服务范围的特点而定,服务范围按两个层次划分:

(1)榆林经济开发区内部公交网络系统(见附表4)(2)与榆林市公交网络系统的衔接与延伸

第一层次:在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榆林市总体规划道路网的基础上,规划公交线路,最大限度满足区内居民的出行需要。根据区内吸引人流的不同情况,合理配置公交线路。将各个功能分区有机结合,形成快速便捷的公交网络系统。线路长度控制在6-8公里,站距控制在500米,服务半径按300-500米计。站点设置使居民的步行距离一般不超过500米或步行时间不超过6分钟(按步行速度4公里/小时计)。

第二层次:市区公交线路可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向南延伸,通过榆阳路、老西包公路、机场路、南沙大道接入开发区内主要道路,形成市区与开发区之间便捷的交通网络系统。

3、公交站场

根据《道路交通设计规范》,按每万人7.4辆标准车计,到规划远期需公交车辆44辆。参照开发区总体规划及公交站场的布置原则,规划公交站一处,用地面积0.87公顷(含维修厂),见规划图和附表

4、附表5。

(三)道路系统

1、规划依据及原则

开发区道路系统规划以1994年的《榆林市总体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为基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总体布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远期,开发区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16.46平方公里。开发区由生态区、中心区、工业区构成。道路系统规划既要使这三个功能分区内部有相对独立的主干道网络,又能相互便捷联系,加强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城市道路网的覆盖能力和辐射能力。

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按功能划分为三级,即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本次规划在《榆林市总体规划》道路网的基础上,采取延伸、新辟等措施,规划开发区道路网,并与市区路网紧密衔接。开发区内部道路网主要以方格网为主体,局部环形的路网结构。东西向3条、南北向3条,共计6条主干道构成开发区内部主要道路骨架。在干道骨架网的基础上规划次干道及支路。主干道间距一般为800-1000米,红线宽度控制在40-80米;次干道间距一般为400-600米,红线宽度控制在25-40米。

城市道路网系统南北向主干道3条,分别是机场路、南沙大道及工业大道;东西向主干道3条,分别为榆溪大道、化工一路、化工二路。

通过规划,共计主次干道及支路32条,总长78.11公里,道路广场面积243.61公顷。干道网密度4.4公里/平方公里,面积率14.8%,人均道路用地40.60平方米(见附表

6、附表

7、附表8)。

(四)城市道路交通设施

1、社会公共停车场规划

根据规范,停车场总用地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平方米计算,规划确定停车场总用地为4.8公顷。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占80%,为3.84公顷,自行车停车场占20%,用地为0.96公顷。机动车停车服务半径按500-1000米考虑,规划停车场6处。停车场面积由0.4公顷至1.8公顷不等,以每个停车场所处地块的人流及车流的流量决定。位置见规划书《道路交通工程图》。

2、广场规划

根据规范,结合总体规划布置要求,规划广场3处,总占地面积为23.22公顷,见规划图和附表9。

二、给水排水

(一)榆林市总的水资源条件

1、地表水

①、榆溪河:榆林市地表水资源集中在榆溪河流域。榆溪河全长130公里,流域面积4938平方公里。据榆林水文站资料,其多年平均流量为11.768立方米/秒,最大年均流量为15.60立方米/秒,最小年均流量8.09立方米/秒。据谢家洼观测资料,其多年平均流量5.046立方米/秒。

②、榆溪河支流:共有7条支流,分别是五道河、白河、圪求河、头道河、沙河、二道河、芹河。

③、榆溪河流域主要水库基本情况见附表10。

2、地下水

榆林市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沙漠滩地孔隙水区,该区西北与内蒙古接壤,东部以榆溪河与秃尾声河分水岭为界,面积为3121.25平方公里。本区风积沙与下伏萨拉乌素组砂层构成统一含水层,水量较丰富。因河流切割多以侵蚀下降泉形式排出地表形成泉河。区内6处水源地面积2115.4平方公里,天然补给量89.08×104立方米/日,可开采量47.37×104立方米/日,已开采量1.94×104立方米/日,剩余量45.43×104立方米/日。

3、水资源评价

榆林市虽地处内陆,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按水利区划的划分,属于长城沿线风沙宜井水质改良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可为工业项目提供可靠的水源泉保证。

(二)开发区水资源条件

开发区北依沙河,东临榆溪河,西北距尤家峁水库1.5公里。

1、尤家峁水库概况

①、库容:总库容1584×104立方米,兴利库容1180×104立方米,死库容210×104立方米,已淤积库容53×104立方米。

②、来水量:沙河多年平均流量0.4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3立方米/秒。榆溪河上游刀子湾水库通过西沙渠向水库注水,平均流量2.5立方米/秒,设计流量可达4.0立方米/秒。

③、榆溪河上游红石峡水库库底已打出一口压渗流井,流量达15×104立方米/日,在刀子湾水库不能向尤家峁水库供水时,可由红石峡水库通过西沙渠向尤家峁水库调水。

④、可供水量:综上所述,西沙渠向尤家峁注水可达2.5立方米/秒,最大可达4.0立方米/秒,可保证尤家峁水库年来水量8115×104立方米,灌溉用水1069×104立方米,蒸发渗漏654×104立方米,年可供水量6389×104立方米,平均日供水量可达17.5×104立方米日。

2、地下水资源

榆林市区地下水已探明可开采量5.0×104立方米/日,已开采量仅为0.3×104立方米/日。开发区内醋酸工程拟建厂址周围,已开采地下井3口,单井出水量均超过3000立方米/日。

3、水资源评价

从开发区现有水资源情况分析,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均很丰富,适于开发大中型化工企业。

(三)供水工程

1、供水量

①、生活用水量:根据国家规范,开发区可高于本地区平均用水量,取200Lρ?d

Q生=6×104×0.2=1.2×104立方米/日

②、工业用水量:根据化工基地建设,每小时新鲜水补给量为4240立方米。

Q工=4240×24=10.2×104立方米/日

③、未预见水量按用水量的15%计,Q未=(Q生+Q工)×15%=1.7×104立方米/日

④、消防用水量:按2次着水,灭火水量取40升/秒,持续2小时计。

Q消=2×3600×2×0.04=576立方米

Q总=Q生+Q工+Q未=13.1×104立方米/日

2、农业用水

开发区北部为生态农业区,虽然榆林市地处沙漠边缘,水资源较丰富,但水资源是宝贵的,要尽量考虑节水措施。开发区现有耕地采用明渠灌溉的方式,显然不符合节水要求。作为生态农业园区,可根据农作物的不同,采用喷灌与微灌相结合的方式,达到节水目的,(根据实验数据,在砂质土壤中采用喷灌技术可比明渠节水70%,而微灌比喷灌节水10-20%)。

3、规划水源

①、工业与生活用水:采用尤家峁水库为主供水源。工业起步阶段,由刀子湾水库引水,在刀子湾水库不能引水期间,由红石峡水库向尤家峁水库注水,这样可以满足开发区起步阶段用水;开发区完善阶段,由刀子湾水库、红石峡水库联合向尤家峁水库注水,最大注水量采用西沙渠最大设计 流量4.0立方米/秒,这样尤家峁水库最大供水量可达21.8立方米/日,为工业发展留下充足作地。

②、农业用水:由于开发区主要是化工企业,用水量较大,为了给将来开发留下充足的水源泉,农业用水不考虑地表水,可在农业园区内打井取地下水灌溉。

4、规划水厂

在规划区西北角设一水厂,水厂规模取13×104立方米/日,水厂采用两条水处理流程,开发初期建设一条,开发区完善阶段再建设一条,同时,由于工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水厂再留下一条水处理流程的用地,出水标准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5、水源保护

尤家峁水库设计库容岸界两侧纵深2公里及沙河干流,一级支流两岸纵深1公里为一级保护区,整个沙河流域其他区域为二级保护区。水源泉保护执行国家环保局、建设部等五部委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一级保护区不能新建排污口,不得新建与水源保护相矛盾的建设项目,不允许放牧。

6、管网设置

形成以网环为主,辅以枝状网的管网系统。采用生产-生活-消防统一管网,减少管网穿越铁路、主要公路的次数。

(四)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的选择

根据榆林市总体规划,开发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2、污水排放系统

排水量

①、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

Q生=1.2×0.9×104=0.98×104立方米/日

②、工业废水量:工业用水应加大重复利用率,减少排水量,其排水量应小于榆林市工业排水率(80%)按用水量的60%计。

Q废=10.2×0.6×104=6.12×104立方米/日

③、未预见污水量:按未预见水量的80%计,Q未=1.7×0.8×104=1.36×104立方米/日

④、总排水量

Q总=Q生+Q废+Q未=8.46×104立方米/日

3、污水厂设置

在规划区能源化工厂区的东侧建一污水厂,污水厂规模为8×104立方米日,占地面积8公顷,污水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水质标准。

4、管网布设

采用枝状网,南、北两个片区分别引主干管进入污水厂。

5、雨水排放

①、暴雨强度公式采用西北建工学院根据榆林市气象站多年自计雨量资料分析得出的计算公式:

q=1370(1×1.2LgP)/(t+9)0.75(升/秒?公顷)其中:设计重现期采用P=1年

地面集流时间t1=10分钟

②、受纳水体:以榆溪河、沙河为受纳水体,雨水就近排入两条河流。

三、电力电信

(一)电力工程

1、现状

榆林地区现有总装机容量近60万千瓦,在建电厂装机32万千瓦。

榆林市现有一座热电厂,装机容量2.95(2×1.2+1×0.55)万千瓦,由35千伏双回架空线送至南郊110伏变电站并网。

榆林市设置110千伏及以上等级变电站3座,北郊330千伏变电站,南郊110千伏变电站,西沙110千伏变电站。

榆林北郊330千伏变电站,距开发区约12公里,1998年投运,设置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300000(2×150000)千伏安,330千伏线路2回(延榆线、榆神线),110千伏线路3回(榆南Ⅰ、榆南Ⅱ、榆北)。

南郊110千伏变电站,距开发区约2公里,1977年投运,设置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47500(16000+31500)千伏安,110千伏线接至榆林330变,神木110变、鱼河110变。

西沙110千伏变电站,距开发区约6公里,1977年投运,设置主变压器1台,容量31500千伏安,110千伏侧出线3回(西店线、西南线、西参线)。

2、负荷预测

开发区按负荷性质大致可分为3类,即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综合区,后两类负荷按与用地面积相关的综合密度指标分类预测,远期负荷密度分别为1000千瓦/平方公里和10000千瓦/平方公里,工业区负荷根据工业项目的具体要求的安排按大用户单列计算,预计远期工业负荷18.7万千瓦,生态农业区0.3万千瓦,综合区3万千瓦,总计22万千瓦。

3、方案要点

①、榆林市规划建设神华店塔自备电厂(30万千瓦),府谷电厂(300万千瓦),榆林头道河则电厂(120万千瓦),神木硬地场电厂240万千瓦)。并计划进一步建设由神府通向华北电网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届时榆林将成为向省内外供电的火电基地。

②、榆林北郊330变将进一步加强电源侧330千伏线的结构,形成北至神府,南接关中的330千伏双回路干线通道,北郊变将是开发区电能的主要来源。

③、工业区用电主要由自备热电厂就近供给,工业区内设热电厂2座,总容量14.8万千瓦,由10千伏或6千伏向工业用户供电,并分别与设置在工业区的高压变电站的低压侧联网。

④、设开发区公用变电站1座,工业区投接入主网的专用变1座。开发区公用110千伏变电站,规划容量2×5万千伏安,可预留第三台主变位置。110千伏电源3-4回(引自西沙变1回,引自北郊330千伏变1-2回,自南郊变经工业区专用变引来1回),电压等级设置为110千伏、10千伏,预留用地0.5公顷。

⑤、开发区工业专用110千伏变电站,规划容量2×5万千伏安,110千伏或6千伏,预留用地0.5公顷,工业区内还可根据具体项目安排设置其它必要的自备变电站。

⑥、开发区内的电力线原则上应采用电缆敷于地下,主干通道采用隧道、沟槽,其它一般通道采用直埋。

⑦、开发区外围110千伏线路采用架空布置,设置高压走廊,走廊内宜作绿地或农田,但不应种植高大乔木,走廊宽度及环境要求应符合有关法律和规程规范的要求。工业区内的110千伏线(单回、东西向穿越)在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架空布置。

⑧、开发区的各级线路原则上敷设于道路两旁,与电信线路分侧布置,新建电力线布置在道路东侧或北侧。

(二)电信工程

1、现状

榆林市设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8万门,国家级通信干线有两条交叉穿越全市,已开通数字微波、“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等多种通信手段,建立起多种业务的公用通信网。榆林市电信中心局现设在榆林市区,安装程交换机1.1万门。

2、市话用户预测

规划按开发区内接入公用网的市话用户采用与居住人口相关的普及指标法预测,电信规模作到适应区内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在通信设施上适度超前发展,成为开发区的标志性设施。指标参照饱合段的用户模式特性,市话主线普及率取40-50%,远期市话主线用户达24000-30000户。

3、方案要点

①、开发区设公用电信端局1处(可有多种信息服务业务),占地1.2公顷,是全区信息交换中心,市话交换机终期容量3.5-4万门,至中心局的中继光缆电路终期应达3840路。

②、工业区设行政管理电话总机站、生产高度电话总机智站各1处,与公用网的中继线引自开发区电信端局,总机站的容量及中继电路根据工艺以及管理要求确定,总机站用房可与工业区其它办公建筑结合统一考虑。

③、开发区对外通信传输将以大容量光缆为主。为提高通信可靠性,还将开通数字微波电路。形成多通路、多方式、大容量、高可靠的对外通信网。

④、开发区内的通信网及对外网将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为建设目标,以适应开发区对电信业务的需求。建立一个高质量、高速度、多业务、高度自动化的网络。

⑤、规划区内的电信线路采用地下或隐蔽方式敷设,各类电信线路(含电话、数据、电视等)统一规划,原则上应布置在同一沟道内。区内管线采用单管式布置,电信线路在道路西侧或南侧。

⑥、各类建筑物,各级道路均应预留电信线路管位、通道及电信设备的安装空间。

四、燃气供热

(一)燃气工程

1、耗气定额的确定

根据榆林市榆阳区居民生活水平及目前我国中等城市生活服务设施社会化的普及程度,居民生活用气定额取较高值,为3000兆焦/人?年,气源来自靖边。

2、供气对象

由于工业区已作天然气工程规划,考虑到开发区的实际情况,供气对象确定为居民生活为主,考虑部分公建用气。

3、用气量计算

气化率按1.0取,则总用气量为1.7万标立方米/日(558.5标立方米/年),用气平衡见附表11。

4、用气不均匀系数

居民生活与公共福利设施对天然气的需求是在一年中是逐日、逐月、逐时不均匀的,故用户不均匀系数如下:

月高峰系数:1.15(以平均月为1)

日高峰系数:1.1(以平均日为1)

时高峰系数:2.8(以平均时为1)

时低峰系数:0.2(以平均时为1)

5、规划方案

①、天然气从北部的榆阳城区中压管网引入,在各单位设箱式调压器调压后进入低压管网供用户。

②、压力级别 中压管网压力为:0.2MPA 低压管网压力为:0.03MPA ③、气量:可按630万立方米/年的气量申报。

(6)管网:以环网为主,枝状管网为辅,采用直埋式敷设。

(二)供热工程

1、采暖热负荷

采用面积热指标估算法,民用建筑热指标取80瓦/平方米,热化率取1.0。一般建筑容积率按0.5考虑,别墅区建筑容积率按0.25考虑,总计供热面积113.4万平方米,热负荷为91.16兆瓦。

(2)规划方案

将规划区内设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占地1公顷(工业区已作供热规划)。锅炉房设4台29兆瓦的热水锅炉向规划区供中温热水,除工业区及生态农业区外划分10个供热小区,每小区设一座换热站,换热后向用户供低温热水,换热站供热面积控制在10万平立米左右,各换热站位置在进一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

(3)供热系统形式、热媒及参数

供热系统采用二级管网制,一级管网从集中供热锅炉房至小区换热站,二级管网从小区换热站至热用户。

(4)管网敷设方式

规划路段敷设方式原则上全部采用有补偿直埋方式,穿越街道采用半通行式地沟,与各管线水平间距应符合规范。

五、综合防灾(防洪、消防、抗震、人防)

(一)、防洪工程

1、设防标准

规划区内沙河、榆溪河按50年一遇洪水设防、河道上的桥梁等工程设防需大于或等于50年一遇洪水。

2、设计洪水量

采用原榆林地区“水文手册”有关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公式Q2%=0.87h0.87ψ0.08F0.70以及无定河流域城风沙区小流域经验公式Q2%=0.039H1.3J1/3F0.65综合分析计算得各河设计流量见附表12。

3、防洪工程位置及措施

(1)、沙河上尤家峁水库的修建,基本根治了沙河洪水对规划区的危害,可不重点设防。但为了使水流顺畅,利于城市建设,规划控制河宽8-10米。

(2)榆溪河按50年洪水设防,规划区位于河西岸,高于河床10-20米,局部冲刷严重,可采用木桩加沉排作基础,用固沙草皮护岸,河东侧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设防。

(二)、消防

1、消防用水标准

按同一时间两处着火,每处消防用水量40升/秒计。

2、消防站布置

每个消防站责任区面积4-6平方公里为宜,共设三处,消防车辆15辆,工业区则以厂内消防队为主要消防力量。

消防采用低压消防,消火栓间距为120米,集中给水站服务半径不大于50米。

(三)人防抗震

1、人防

(1)充分利用开发区地下空间,同居住小区、商贸中心的建设紧密结合使地上地下浑为一 体,提高使用能力,最大地发挥其双重作用。

(2)对重要要害部门必须分级保护,以保证战时城市中枢神经的正常指挥。

(3)对城市生命系统的人防工程应提高等级,提高城市应战及救灾能力。

(4)编制计划周密的防空袭预案,编制抢险救灾方案。

2、抗震

(1)生命线工程规划

①、加固水泵房,改造供水管道接口形式,提高管道抗震能力,管道敷设应尽量避开地裂缝。

②、对电力设施进行抗震加固,增装生命线系统供电馈路之间断路器。

③、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无线电管委会采取加固措施,提高电话传递等级,增强综合抗震能力。④、改善天然气管道接口形式,加强地基刚度,提高天然气系统的抗震能力。

(2)防止次生灾害

地震后威胁规划区的有油库、可燃易爆品引起的火灾爆炸、化工厂产生的有毒污染等,所以必须将危险品生产和储存单位以及库房、设备进行抗震加固。

(3)避震疏散规划

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和突发性,宜采取“临震避难为主,震前疏散为辅”的原则进行疏散,绿地、生态农业区、防护林带、广场、体育场、室外停车场等都可用为避震疏散场地。

第六章 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

(一)开发区污染预测

由于开发区地处沙区,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沙尘,开发区的逐步形成,各类污染随之产生:车流量的增加带来交通噪声,化工基地的建设加剧大气及水质的污染、固体废弃物产量增加……污染成份将呈现多样化,如不及时治理,将会使整个开发区乃至附近的榆林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二)环境保护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总方针,以防为主,防治并重。力求在发展的同时,逐步改善并保护好开发区生态环境。

(三)环境保护目标

全面开展环境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及早入手,以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适用环境标准及具体指标见附表13。

(四)环境污染综合预防措施

1、大气

①、严格控制新的大气污染源,提高执法力度,将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在国家标准内,污染源治理按分担率削减污染物排放。

②、加强机动车辆污染防治。机动车辆行动带来的扬尘和尾声气对城市环境影响很大,光化学烟雾的生成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汽车尾声气的缘故。建立洗车场,保证车辆清洁进入开发区。

③、加快法规建设,推行清洁生产。逐步制定防止工业废气污染、防止恶臭污染、防止机动车辆尾声气污染等法规,使大气污染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鼓励并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污染。

④、加强绿化,提高绿地覆盖率。

2、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①、引进清洁生产工艺,加大企业废水回用率,工业企业对生产废水实行清污分流,工艺废水尽量回用或闭路循环;对化工等用水大户冷却水应全部循环使用,严格控制重金属、剧毒和生物难降解的有毒害污染物的排放。

②、实行开发区雨污分流制,污水处理后达到二级处理标准方可排入受纳水体。

③、保护水源地,强化水质监测及水源管理。对尤家峁水库的开发应当谨慎。

3、噪声污染防治

①、加强交通管理,开发区实行禁鸣。

②、加宽干线两旁绿化带以加快噪声衰减。

③、加强对商业噪声、文化娱乐噪声的管理,造就安静的生活环境。

4、环境保护的其他措施(1)对化工基地的所有项目上马前必须作环境影响评价。

(2)加快治沙步伐,建立开发区外围完善的防护林体系。

(3)对开发区的农业项目应积极推行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

二、环卫设施规划

1、主要街道两侧每隔80-100米设置一个果皮箱。

2、在生活区按照服务半径50-100米范围和工厂适当位置设置垃圾筒(组),对生活垃圾应当袋装分类收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运输。

3、规划密闭或垃圾转运站四座(位置如图示),垃圾运至市垃圾处理厂实行全无害化处理。

4、工业固体废弃物以综合利用为主,暂不能利用的考虑贮存或深层填埋处理,但同时应考虑对环境的长远影响。

5、在居住区和公共场所等人员流动密集区设置公厕,规划8座公厕。

6、环卫车辆按人口0.5%0配备,达到30辆。

三、绿化及生态环境

(一)绿化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园林开发区,将开发区作为一个大公园来建设,即在绿色中建城市。使城市绿化真正成为保护开发区生态环境,改善开发区气候,美化环境作用的良好园林绿色系统。把开发和绿色融为一体,将绿色引进到开发区的每个地方,让自然演化过程中的绿地系统和开发区自身的发展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开发区提供满意的绿色空间,同时充分挖掘众多的民间传说及自然、人文景点与绿化建设紧密结合,给绿地赋于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人游之可亲,观之有味,使开发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绿地率达到30%以上。

(二)规划内容

开发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充分考虑了开发区地形地貌,从实际出发,以生态为指导,以植物为主体,以人的需求为对象,合理地组织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的布局,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一个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园林的良性循环系统。

1、开发区园林绿地的布局

沿榆溪河、沙河、铁路、210国道形成“两圈”的绿化系统,通过公园、游园、绿带、农业生态园、道路作为通风管道,形成包围、分割、渗透、融合的绿化格局。这样的布局将由于热岛效应的作用,在开发区上空逆温层的形成,排放于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CO2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和大气的稀释。

(1)公共绿地

建立区级综合公园五个,依据规划立意,使其各具特色:沿榆溪河西岸100-500米宽的带状公园,可大量植树造林,搞好植被,设置帐棚、木屋、开展休闲、游憩活动。中心区南侧公园,利用真实的建筑标本和广泛收集的人文学展品,充分反映榆林乃至陕北的人文风情,民众文化,展示各种民众及建筑与实用艺术中多彩多姿的民间创作,同时给到公园休息的人们增加知识,形成文化娱乐公园。规划中心区北侧公园,该园结合农业生态园,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植物种植特色,如在其中建立丁香、樱花、杜鹃区等,形成不同季节的花、果景色,形成一个主要为观花休息的公园。南郊工业区公园以高大乔木为主,形成森林防护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花园林荫路规划均衡布置,多布置,美化区内每一块地方,使其接近群众,提高绿地使用率,提高绿地率。

(2)防护绿地

沿210国道、铁路两侧各建宽约100米的绿化带。树种选择以对所排废气有一定吸收净化能力,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群落。

沙河南岸及榆溪河西岸可建杂果林,建造沟壑水土保持林、以针叶树为主,要形成一定规模,人为促其植物群落的形成,待形成大片森林后,变为开发区沿河带状公园,使绿化和生产相结合。达到春季花香万里,秋季果实累累。

榆溪河西岸的带状公园,即可用为开发区公园,还作为开发区生态保护林,同时也兼水土保持林的作用。树种上注意植物叶色的选择,每到春秋和水面开阔时,可形成榆溪河优美的风景带。规划时要考虑风景带的节奏与韵律,使之成为开发区的绿肺,净化开发区的空气。尤家峁水库的绿化目的是将其作为水源泉进行保护,树种选择上近水处宜常绿树,少落叶及飞絮,远水处可建经济林或杂果林。

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在生态农业园区里面考虑,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可在农业园区北部空地建设第二苗圃园。

居住区绿地与单位附属绿地

居住用地和单位用地占开发区面积的绝大部分,保证这些用地中绿地的比例与建设,才能使绿色与开发区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单位内绿地率最少要达到30%以上。

2、树种规划

树种的选择原则为“适地适树”,使树木在本地能健康的生长,乔、灌、草搭配,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相结合,使绿化见效快,且有一定的连续性。

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选择6-8种基调树种:国槐、悬铃木、白皮松、刺析、榆叶梅、丁香等,选择2-3种作为绿化骨干树,形成开发区的绿色特色之一。

卫生防护林、工厂等宜选用抗染性强的树种,有针对性地防护,水土保持林宜植深根性、抗性强(尤要抗旱、抗贫瘠)树种,如小叶杨、泡桐、紫穗槐及一些松柏类针叶树。另可组织园林工作者研究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一些观赏性或经济价值高的树种,丰富本地的树种资源。

(三)绿地指标

开发区规划绿地面积49.7公顷,人均82.8平方米,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30.2%。其中规划公共绿地面积92.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4平方米,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5.6%。

第六章 开发建设计划

开发区建设将需要10 15年左右的时间,分三期按计划进行实施。

一、起步阶段

在“九五”末和“十五”期间,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为启动建设和功能开发阶段,主要结合醋酸项目的建设,铁路站场的建设,以210国道两侧为起步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完成大部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吸引或启动一批项目开工建设,进入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开发区的雏形。

二、完善发展阶段

利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规划建设,强化和扩大资源的深加工,加快规划建设目标和功能完善阶段。要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和高效化,培植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基础设施超前、交通便捷、居住舒适、商贸发达、服务支撑健全、环境优美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具体实现三大目标:

基础设施超前化--高标准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普及率100%;供热供气率达到100%;通讯普及率50%以上;道路交通畅通快捷,并有与外部联系的交通干道,使道路广场面积占总用地15%左右。

生态环境优美化--环保环卫要达到国家一流水平,绿地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同时加强“三废”治理,建立高水准的社会服务设施,高档次的环境质量。

空间形态、景观序列个性化--通过各种广场、中心区的建筑造型、道路断面形式、绿化、城市标志、雕塑等丰富开发区的景观和轮廓线。

这种发展目标,体现了对功能、环境和人的重视与关心;体现了开发区建设从城市风貌到内在气质的追求;体现了一种“新”的建设模式的探索。是一种从布局结构、交通体系、居住环境、产业结构、中心区建设等方面均有别于其它开发区的建设模式,一种适应21世纪发展需求的模式。

三、持续增长阶段

开发区各功能成熟完善,工业产业进一步升级或优化,开发区内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知名度和较强的竞争力,国家特大型现代化能源重化工基地完全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第七章 投资额估算

开发区的投资总额即为开发区的土地取得费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土地开发费)。开发区的直接收入即为开发区熟地的出让金或土地租赁费。

按照科学、合理、稳妥的原则进行测算,开发区直接收入与开发投资持平,以成本价出让,计算期取15年,分三个阶段计算,其中启步区5平方公里。根据实际情况,对征地费标准、土地开发期、贷款利率进行调整,其中:

1、征地费标准:征地面积按12平方公里计,开发区内土地除2200亩耕地外,其余几乎全是尚未平整的沙地,原土地估价报告所定的征地费过高,但由于目前尚无开发区内各类用地、树木、建筑物的准确数据,估计平均每亩不到2000元,按2000元/亩测算。

2、预计银行贷款利率在短期内不会上调,以银行现行五年期贷款利率6.03%为名义利率,换算为实际利率为6.168%,作为项目的贷款利息率。

一、地价测算

(一)土地征地费用

全部用地征地费平均为2000元/亩,即C1=3元/平方米,总费用为3600万元。

(二)土地开发费

采取土地估价报告中的数据,榆林经济开发区按“七通一平”后的熟地出让,根据我国省级开发区的资料,七通一平土地开发费一般为1—3.8亿元/平方公里,即6.67—25.33万元/亩,平均为16万元/亩,榆林经济开发区位于中等城市,经济落后,区内基础设施水平低,启动前还要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其开发配套取中等水平,即10万元/亩≤C2≤13万元/亩,折合149元/平方米≤C2≤194元/平方米。

(三)土地税费

土地征地管理费,按征地费的3%计取,C3=3×3%=0.09元/平方米。

(四)土地开发期

由于开发区启动现无资金来源,前期又无基础,加之前期工作千头万绪,估计前期的进展会比较缓慢,为稳妥保守起见,滚动开发的阶段周期以1.5年计,n=1.5年。

(五)贷款利率

取银行中长期贷款名义利率6.03%,实际利率为6.168%。

(六)开发利润率

取近几年社会平均利润率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规定利润率,r2=7%。

(七)无限期土地成本价格范围计算

由P=(C1+C2+C3)×(1+r1×n+r2),149≤C2≤194得: P1=(3+149+0.09)×(1+6.618%×1.5+7%)=177.83元/平方米。

P2=(3+194+0.09)×(1+6.618%×1.5+7%)=230.45元/平方米。

二、50年土地价格测算

P50=无限年期土地价格×{1-[1÷(1+基准还原利率)]50}。

基准还原利率=(1+年资金费用率)×(1+年风险贴补率)-1。

年资金费用率取银行多年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平均值7.02%。

年风险贴补率取1.5%。

经计算,基准还原利率为8.62%。

174.98元/平方米≤P50≤226.76元/平方米,换算后得:11.67万元/亩≤P50≤15.12万元/亩。

三、比较法分析

将榆林开发区与国内和省内其他中等城市产业用的基准地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附表14,从表中可看出,与榆林类似的城市边缘地带三四级工业用地土地的基准地价一般为236-172元/平方米,即每亩15.7-11.5万元,居住用地三四级的基准地价一般为304-220元/平方米,合20.2-14.7万元/亩,二三四级居住和工业综合用地地价平均为283元/平方米,合18.8万元/亩。

从一些开发区的地价来看,安阳经济区工业用地12万元/亩,居住用地14万元/亩,商业用地16万元/亩;呼市经济区工业用地14万元/亩,商业用地16万元/亩,生活用地20万元/亩;九江经济区工业、仓储用地8-10万元/亩,房地产用地13-16万元/亩,商贸、金融用地16-20万元/亩。

榆林经济开发区位于市西南角,从土地级别来看,位置相对偏远,土地利用方式是居住和工业,高效产业化农业园综合利用型,所以土地级别应在二至四级之间,从发展水平看,榆林低于咸阳、包头、安阳、自贡等城市,却高于杨陵、兴平等城市,所以地价应界于两者之间,估价结果为175-227元/平方米,可信度较高。

四、总地价

总面积以12平方公里计算,则总地价为:

174.98×12×106≤P总≤226.76×12×106

20.998亿元≤P总≤27.211亿元

P总=(174.98+226.76)÷2×12×10 2=24.1044亿元。

P单=24.1044÷(12×102)=200.87元/平方米=13.4万元。

(以上土地价格包含土地征地管理费、耕地占用税、土地登记费、水利基金、放线定界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属物补偿费、人员安置费、契税等费用)。

五、基础设施配套费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就是开发后的熟地价格与生地价格之差。

(一)生地价格

P生=征地费用×[(1+r1)n+nr2]+出让年限内场地使用费的折现值之和。

其中:征地费用为3元/亩;

r1-开发贷款利率,取6.618%;

n-开发年限,取三年;

r2-投资年利率,取7%;

出让年限内土地使用费按榆林市规定为2-4元/年?平方米,取3元/年?平方米。生地单价=3×[(1+6.618%)3+3×[(1+6.618%)50-1]÷[6.618%×(1+6.618)50]=47.14元/平方米。

生地价=47.14×12×10 2=5.658亿元。

(二)开发基础设施配套费

开发基础设施配套费合计=24.1044-5.658=18.446亿元。单位基础设施配套费=18.446÷(12×102)=153.72元/平方米=10.25万元/亩。

5平方公里启步区基础设施配套费共为7.69亿元,如在五年内完成,平均每年需投入1.54亿元。

第八章 先期产业开发项目

榆林经济开发区启步区重点选择在南部重化工区和铁路、二级公路沿线。

一、南部工业区

在南部重化工区将要实施的首批重点项目有:

(一)15万吨醋酸项目

总投资10.57亿元,年利税1.6亿元,投资利税率15.24%,投资回收期8.93年(含建设期),目前国家计委已起草批复,有关司局已会签完毕,可在近期批复立项。

(二)60万吨甲醇项目

总投资16.96亿元,年实现利润2.6亿元,投资利税率20.8%,投资回收期7.9年(含建设期),项目预可研完成,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计委待批。

(三)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

总投资22亿元,年实现利润2.19亿元,投资利税率9.04%,投资回收期9.43年(含建设期),项目预可研完成。

(四)8万吨真空制盐项目

总投资6946万元,年实现利税2248万元,投资利税率31.21%,借款偿还期5.8年(含建设期),1999年国家轻工业局、盐业总公司批准建设,可研报告省计委已批复,完成了选址并办理了土地征用手续,初步设计结束,正在委托施工图设计。

以上重化工项目市场前景好,技术成熟,竞争力强,效益显著,是榆林首批重点推出的入园建设项目。

二、北部生态农业区

近年来,榆林每年都有很多的林业治沙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将符合入园条件的农林开发项目安排在北部区建设。还可将其它产业项目安排在与乡企城相连的北部区建设。

三、铁路、二级公路沿线

另外,铁路、二级公路沿线可以建设一些仓储服务设施。

从以上项目储备看,启步区的基础设施建成后,开发区是能够顺利启动的。

第九章 社会效益

陕西省把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摆在全省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计划利用10-15年的时间,使基地初具规模,成为下世纪陕西乃至全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榆林经济开发区是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的重要载体,是陕西由资源富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关键所在,事关我国能源重化工的发展和陕西经济的振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第十章 结论

榆林是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前沿和晋陕蒙接壤区国家能源基地的主体,充分利用榆林资源富集的优势,走资源开发利用集约化、生产装置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符合国家能源和原材料发展战略西移的战略布局,也符合国家关于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决策和产业政策导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启步区的产业项目储备较多,可以利用银行贷款或其它资金快速启动。下一步开发区管委会将着手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各部门的机构与人员编制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根据平均地价尽快确定各类用地的出让价格及主要生产和服务的费用标准,以利于开发区的启动和招商引资。

第五篇:某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5第一节项目概况5

第二节建设单位概况7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与研究内容8

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

第五节结论与建议10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

1第一节项目背景11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1

3第三章开发区前景分析15

第四章开发区发展总体思路与功能定位

第一节总体思路19

第二节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和功能区布局

第三节开发区发展总体目标26

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内容27

第六章建设条件30

第一节地理位置30

第二节自然条件31

第三节基础设施条件33

第四节资源条件35

第七章总体规划方案36

第一节方案设计原则36

第二节方案设计支持系统38

第三节总体布局规划41

第四节主要技术指标4

4第八章工程建设方案45

第一节土地开发工程45

第二节道路工程47

第三节给排水工程50

第四节电力电信工程55

第五节管线综合60

第六节绿地景观工程61

第七节环保、环卫6

3第八节防灾工程规划6

5第九章环境保护67

第一节园区地址与环境质量现状67

第二节环境影响分析69

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7

2第十章开发经营与组织管理机构78

第一节开发原则与形式78

第二节开发经营方式80

第三节组织管理机构8

1第十一章工程节能与节水83

第一节节能、节水概述83 1921

第二节节能措施84

第三节节水措施85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86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8

第一节估算依据及取费标准88

第二节投资估算90

第三节资金筹措93

第十四章经济评价94

第一节基础数据及说明94

第二节财务评价

第三节国民经济评价

第十五章社会评价

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95100101103

下载天津蓟县经济开发区建厂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蓟县经济开发区建厂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粮油商品交易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津粮油商品交易所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关于推......

    建厂可行性分析报告

    建厂可行性分析报告 房地产行业创建断桥铝门窗厂项目是配套化经营的新理念,要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还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要投资少、见效快,收益率高。可以当年建厂......

    投资建厂可行性报告

    篇一:制造业建厂可行性报告范文(详细版) 制造业建厂可行性报告范文(详细版).txt吃吧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乎你的腰围!尝尝阔别......

    “十三五”重点项目-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篇)

    “十三五”重点项目-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诠释、用途、格式等可行性报告代写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定义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它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需要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和论证......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炬视咨询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

    可行性研究报告

    肉羊标准化厂房维修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肉羊标准化厂房维修建设项目项目单位:横山县香草羊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地 点:横山县横山镇元坪村联 系 人:白成爱邮 编:719......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含义及用途 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