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塘旧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荷塘旧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积累“浮光跃金”、“攫住”、“憨直”等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2、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笔下荷塘美景,并学习其景物描写方法、比喻的修辞手法,达到学以致用。
3、朗读、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感受“大自然和谐的美”。教学重点:掌握整字词,感受“大自然和谐的美”。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笔下荷塘美景,并学习其景物描写方法、比喻的修辞手法,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课前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讲好词好句积累在本子上。
2、思考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可分为三部分,怎样分?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教师:课件
教学流程
总体设计:字词教学——整体感知——品读赏析——仿照写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欣赏荷塘美景。
2、说说观后之感。
3、导入:荷塘叶绿花娇,恰似人间仙境,今天让我们陪同作者一起欣赏荷塘的美景,一同回忆荷塘那让人难以忘怀的往事吧。(板书课题)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字:读音、字形、组词
点缀(zhuì)颤动(chàn)清澈(châ)恬静(tián)骇(haì)炫耀(xuàn)攫住(juã)呕(ǒu)憨直(hān)词:读、释义、造句。
浮光跃金:指月光照耀下的水面闪着金光。这里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水面。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攫 住:抓住。憨 直:憨实直爽。
2、交流: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板书:
大自然和谐的美人类淳朴的爱
3、交流:文章可分为三部分,怎样分?
4、交流你画的比喻句,三、细读“荷塘”,品味美景
1、文中哪些段落体现了大自然和谐的美?
生:课文的2-4自然段
师:这些段主要写什么?(生:荷塘美景)
2、请大家听教师配乐朗读,闭目想像荷塘的美。
3、你从哪儿感受到它的和谐美?
生:读比喻句。
4、出示两个片断:⑴课文2-4自然段⑵将课文2-4自然段缩写,去掉比喻部分。
5、对比朗读,说说哪个片断好?好在哪儿?
[体会运用比喻及抓住颜色来表现出这荷塘的美]
6、小结:作者除了比喻还抓住颜色来表现出这荷塘的美,这是绿与红的和谐,是一片绿叶与粉红的荷花的美景和谐。是的,荷塘处处彰显和谐的美。
7、同一个地方,因时间的不同,它所呈现的魅力也不同。你喜欢月色下的荷塘还是白天的荷塘?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8、分别齐声读2或3自然段。
四、作业超市:
1、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3、仔细观察一处让自己心动的景色,试着写写。
板书设计:
月下
大自然荷塘和谐的美
白天
人类旧事淳朴的爱
第二篇:荷塘旧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王艳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浮光跃金、不可名状”等词语。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流利读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梳理课文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1、2、播放荷塘美景图片,生欣赏,说说看到了什么? 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师: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二、交待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浮光跃金、不可名状”等词语。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三、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开火车)
2、听写词语:两生板演,写后订正板演生字,再对照预习卡上词语
改错
3、指名读文,正音
4、师出示句子,生朗读句子,并对照学习卡交流理解词语,有问题同学帮助。
四、梳理课文层次,内容
1、自学指导
默读思考:
(1)、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文中共回忆了几件小事?分别是什么?(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分钟后交流)
3、汇报交流
(1)分层,鼓励学生有不同分法
指导写景叙事散文分层方法
(2)概括内容,生汇报,师出示填空,指导概括语言
(3)课文中有一句话既表达了作者情感,又揭示了文章主题,是哪句话?(我怀念那荷塘。。。淳朴的爱),齐读,师交待散文特点,抓住线索梳理思路是很好的方法。
五、课堂检测
生字注音组词
第三篇:荷塘旧事(第一课时)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一. 谈话导入
今天,课室里来了几位听课的老师,让我心里难免有些紧张,为了放松心情,老师想到一个拥有美丽景色的地方去过过快乐的生活,感受一下淳朴的人情,大家和我一起去吗?好,今天我们一起去荷塘,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板书课题)二. 新授
㈠虽然时间很短,但老师相信大家的预习能力,首先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10)㈡大家对字词的掌握让老师比较满意,相信课文也难不倒你们。1.首先老师想知道,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荷塘是指地点,旧事是以前发生的事)还想知道什么?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找,文中哪几段描写荷塘(2-4),哪几段写在荷塘发生的故事。(5-16)(7)3.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读课文2-4段,用一个字来概括对文中荷塘景色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组内交流,找出关键句子。(3)
4.指名汇报(美),相机理解词语(与朗风清,浮光跃金),出示图片感受,(同时说说这句话从哪方面写出荷塘的美:颜色、形状)指导朗读。
(1)只见满塘浮光跃金,如繁星闪烁。塘四周的树木在微光下形成一围黑绿。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
(2)白天,塘面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着绿浪;绿叶中点缀着
许多粉红的荷包和荷花,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5.(在一张幻灯片中出示句子)回顾这几句话,他们都运用了什么(比喻)修辞,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5)
6.看题目,荷塘旧事,明明是写事的文章,作者为什么用好几段来描写..荷塘的景色呢?(①美景是我怀念的旧事的一部分②荷塘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好铺垫③烘托了全文的气氛:快乐、美好)
7.(根据时间)出示自学提示: 读课文5-16段,分成3层,并概括出每层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5-7狗刨比赛8击水9-16溺水获救)三. 作者具体是怎么描写这几件事的?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7.那接下来的情节究竟如何发展,作者写了那几件事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四. 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描写一下秋天的景色,运用比喻的修辞。板书设计: 荷塘旧事 地点 以前的事 往事(2-4)(5-16)美 狗刨比赛 形状、颜色 击水 溺水获救
第四篇:《荷塘旧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荷塘旧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孙艳茹 指导教师: 王维令 双林小学
*** 教材分析:《荷塘旧事》是北师大教材六年级上册“往事”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作者回忆了四年级的暑假在乡下度过的难忘的生活,赞美了那里的美景和淳朴的人。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定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能够自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受年龄的制约,无法做到深层次地把握和理解课文,因此,在学习中还需老师进行学法上的点拨。文章中,“溺水被救”这一环节有很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此为突破点,引导学生读中学法,读中悟情。教学目标:
1、通过勾画、圈点和批注,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伙伴间真诚的关爱。
2、拓展延伸,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学会抓细节描写欣赏文章的方法。
3、读写结合,初步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叙述事件、表达感情。教法学法:讨论法 读写结合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忆荷塘旧事
1、还记得这篇课文吗?(生读课题),在文章的最后,作者饱含深情地这样写道——PPT(如今,我的孩子已经上学了,往事也忘了许多,可是,那荷塘却如同天上的月牙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在《荷塘旧事》这篇美文中,作者写到了那几件旧事? ——狗刨比赛、水中激战、溺水被救。
二、赏读细节,品伙伴之美
1、你们发现了吗?在这三件事中,作者印象最深最深的是哪一件事?——溺水被救。为何如此深刻?——经历生死的体验/感受到了伙伴的关爱。PPT(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深深地攫住了我。)
2、这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中品味吧。——PPT(自学提示:默读11—15自然段,(1)边读边思考:溺水时“我”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的?请勾画出来,用关键词进行简要批注(2)请带着你的感受多读几遍你找到的句子)
3、PPT(四人小组学习建议:(1)说一说你找到的句子,你有怎样的体会?(2)有感情地读一读(3)评一评小组成员的朗读)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
a、“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攫住了我。”(心理描写)b、“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动作、语言)c、“咕噜”,一口水进了肚。(动作)
d、我晕头转向地一个劲往上挺,每次冒头只能喊“救„„”,便“咕噜”喝了一口水。(动作、语言)
e、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往下沉,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涨得几乎要炸,水还一个劲地往嘴里涌。(动作、心理)
5、小结: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进行生动的描写,就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溺水时的惊恐万状。
三、拓展迁法,抒真挚之情
1、现在,请拿起你手中的小资料,快速浏览,抓住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句子,去品味细节,体会感情
2、请生交流,用深情的朗读表达感受,可邀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3、师:原来,运用细节描写可以把感情表达得如此深刻而感人,我们也来让它为我所用吧!出示Ppt:
(1)文文生病了,脸烧得红红的,趴在桌上昏昏欲睡。这时,老师走了过来„„(2)上午最后一节课,我正在写作业,这时,一阵诱人的香味飘进了教室„„(3)爸爸看着我完成得一塌糊涂的作业本„„
请选择1个情景,用上细节描写把事情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4、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相机点评。
6、学生谈收获,师总结: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其实,细节也能成就精彩,希望孩子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细节、用好细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板书设计: 荷塘旧事
狗刨比赛 击水游戏 溺水被救 抓细节:心理、语言、动作„„ 悟感情:恐惧、害怕、绝望„„
第五篇: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烈士山小学
王健
一、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带着上节课的问题,和作者一起走进荷塘,去感悟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的淳朴。
二、1、用心读2——4自然段,边读边画,从文中那感受到荷塘的美?试着用一个词语或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点拨“荷塘周围的黑绿„„”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解。同学们感受到了荷塘白天和夜晚德美,那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轻声读一读,再在组内读一读,全班推荐两名同学教师给配乐来读一读。
3、如此让人怀念的荷塘,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眼中的荷塘的?(学生说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浮现在作者眼前的不管不光有美丽的景色,还有那些淳朴的有趣的事。
1、快速默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是地方画出来,并在书上做批注。
2、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感受
3、班级内汇报。其他学生及时的给予补充。
4、让作者怀念的不仅仅是荷塘的美丽与快乐,还有惊险,这源于我的一次壮举。
5、指名说说这次壮举。
6、文中说的边缘线是指什么?在作者的心中是不是也有一道边缘线,那是什么呢?
7、一场虚惊之后,作者被就上来了,但是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的呕水,安静之后,心里会想„„„„,小伙伴们围着我哈哈大笑,此时他们会想„„„„。
8、小伙伴们的笑,是什么样的笑? 9作者留恋的还有什么?
10、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是呀,美丽的自然景色,淳朴善良的小伙伴们,都让我刻骨铭心。他承载了我儿时的欢乐,往事如风,不可摸,不可食,却可以感受。往事如雨,没颜色,没味道,却有重量,有触动。美好的童年,快乐的往事,每每想起,都恍如回到从前,重新感受那如阳光般和煦的温暖,那点滴的感动。老师相信,学完了这一课,你一定有很多收获,那么把你的收获,写下来,读出来,画出来吧!作业超市: 读一读: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一画: 作者眼中的荷塘。写一写:
观察一处景物,并写下来。教学板书:
美景
浮光跃金
黑绿
绿
荷塘旧事
和谐之美
旧事
狗刨比赛
打水仗
溺水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