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塘旧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
一、荷塘旧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分析:
《荷塘旧事》是北师大教材六年级上册“往事”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作者回忆了四年级的暑假在乡下度过的难忘的生活,赞美了那里的美景和淳朴的人。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定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能够自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受年龄的制约,无法做到深层次地把握和理解课文,因此,在学习中还需老师进行学法上的点拨。文章中,“溺水被救”这一环节有很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此为突破点,引导学生读中学法,读中悟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勾画、圈点和批注,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伙伴间真诚的关爱。
2、拓展延伸,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学会抓细节描写欣赏文章的方法。
3、读写结合,初步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叙述事件、表达感情。
教法学法:
讨论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忆荷塘旧事
1、还记得这篇课文吗?(生读课题),在文章的最后,作者饱含深情地这样写道——PPT(如今,我的孩子已经上学了,往事也忘了许多,可是,那荷塘却如同天上的月牙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在《荷塘旧事》这篇美文中,作者写到了那几件旧事? ——狗刨比赛、水中激战、溺水被救。
二、赏读细节,品伙伴之美
1、你们发现了吗?在这三件事中,作者印象最深最深的是哪一件事?——溺水被救。为何如此深刻?——经历生死的体验/感受到了伙伴的关爱。PPT(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深深地攫住了我。)
2、这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中品味吧。——PPT(自学提示:默读11—15自然段,(1)边读边思考:溺水时“我”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的?请勾画出来,用关键词进行简要批注
(2)请带着你的感受多读几遍你找到的句子)
3、PPT(四人小组学习建议:(1)说一说你找到的句子,你有怎样的体会?(2)有感情地读一读(3)评一评小组成员的朗读)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
a、“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攫住了我。”(心理描写)b、“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动作、语言)
c、“咕噜”,一口水进了肚。(动作)
d、我晕头转向地一个劲往上挺,每次冒头只能喊“救??”,便“咕噜”喝了一口水。(动作、语言)
e、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往下沉,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涨得几乎要炸,水还一个劲地往嘴里涌。
(动作、心理)
5、小结: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进行生动的描写,就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溺水时的惊恐万状。
三、拓展迁法,抒真挚之情
1、现在,请拿起你手中的小资料,快速浏览,抓住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句子,去品味细节,体会感情
2、请生交流,用深情的朗读表达感受,可邀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3、师:原来,运用细节描写可以把感情表达得如此深刻而感人,我们也来让它为我所用吧!
出示Ppt:
(1)文文生病了,脸烧得红红的,趴在桌上昏昏欲睡。这时,老师走了过来??
(2)上午最后一节课,我正在写作业,这时,一阵诱人的香味飘进了教室??
(3)爸爸看着我完成得一塌糊涂的作业本??
请选择1个情景,用上细节描写把事情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4、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相机点评。
6、学生谈收获,师总结: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其实,细节也能成就精彩,希望孩子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细节、用好细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板书设计:
荷塘旧事
狗刨比赛 击水游戏 溺水被救
抓细节:心理、语言、动作??
悟感情:恐惧、害怕、绝望??
篇
二、荷塘旧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塘旧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回忆童年时在外祖母家过暑假和小伙伴在美丽的荷塘边戏水的事情。今天就具体品味作者笔下的荷塘之美以及让作者留念的旧事。
二、品读赏析。
(一)学习“荷塘之美”的部分。
1、打开书自由读文,找出文中描线荷塘之美的相关句子用~~~~~勾,把你的感受和体会用简洁的词句批注在旁边。
学生会找到:(学生简单赏析,带感情读。)
(1)其中最美的一个便是村东北的野荷塘,塘中长满了荷花。又有人叫它“月牙泡”因为它的形状像月牙。(荷花多而美)
(2)“来到塘边??繁星闪烁。”(我体会到夜晚的荷塘很美,塘上有繁星闪烁般的亮光,树木中有晶莹的新月般的月牙泡,这种美很静,很迷人,漫步其中,定是无可言喻的惬意。)
师:你找的很好,读书后能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蕴涵了怎样的感情,这叫会读书。能用读表达出内心的感受来吗?
(3)“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
(4)“白天??在微风中荡着绿浪”师:正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又点缀着许多??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我感觉这是一种动态的美,她给人感觉纯洁、优美,令人痴迷。
师:是啊!绿叶满池,荷花颤动,那姿态不正像像跳舞的少女吗?谁还想读?抽一生。
师:不错,体会到的、感受到的都包含在读书里,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捧书通过朗读再现荷塘之美。
5、指导写法
师:荷塘的景色是迷人的,那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用什么方法把荷塘的美景表现的淋漓尽致?(生读)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恰当地使用了描绘颜色的词语、比喻的修辞手法及动静结合的写法。)
指导浮光跃金时想象画面。
用比喻来写景有什么好处?(生动形象的写出景物特点)
【出示】 师小结:夜晚、白天,一静一动,互相衬托,使荷塘之美更加生动。我们在写景时不仅要学习这种用比喻修辞手法,抓住颜色特点来描写景物的方法,也要学习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二)深入研读,回味旧事
1、欣赏完了荷塘的美景,你还记得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关于荷塘哪几件往事?狗刨比赛——有趣 打水仗——激烈溺水获救——惊险
(1)交流:溺水获救
2、过渡语:这三件事中,哪件事作者写得最详细?(溺水获救)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惊险”呢?(指名回答)
3、师:谁能用一个词形容当时的情景。(危在旦夕、千钧一发、岌岌可危??)
4、“我”当时是什么心情?(害怕、恐慌、紧张??)
5、指导朗读。(指名同学读出我当时的心情。评读、齐读。)
6、原来溺水是这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伙伴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课件出示4:(突然,我觉得有人抓住了我的手腕,接着一股力把我拉出来。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
7、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个比喻句,把小伙伴手拉手比作铁链般,也看出了小伙伴们机智、勇敢、团结)
师小结:是啊,铁链般的队伍,金子般的心。
8、过渡语:一场虚惊之后,作者被救上来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呕水。课件出示5:当我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心里会想______。小伙伴们围着我哈哈大笑,此时他们会想______。
9、师:可见,小伙伴们在哈哈大笑?这是嘲笑吗?师小结:这不是嘲笑,而是小伙伴救人后的轻松的笑,这是善意的笑,这也是憨直纯朴的笑!所以,作者说,那笑声是多么憨直淳朴,我一直留恋那笑声!这就是小伙们淳朴的爱。(板书:淳朴的爱)
10、现在,作者总算是化险为夷了,老师想请大家帮小作者想想他遇险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听警告越过边缘线。
①、怎么理解这里的“边缘线”啊?界限——深水区和浅水区的分界线。
②、在我们课文中的丁丁说:“城里人和乡下人心里也有一道“边缘线”,这个边缘线又怎么理解啊?”
城里人骄傲看不起乡下人。
③、在课文中作者心中是否有这样的 “边缘线”呢?如果有请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我却根本没把这些警告放在心上。我一个城里的孩子,见识比他们多多啦,我才不怕呢!该城里人向乡下人炫耀了,我想站起来,再向小朋友骄傲的喊上一声:“你们看!”)师指着板书小结: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城里人和乡下人心中是存在边缘线的,但文中小伙伴们却用他们淳朴的爱来化解了作者心中的那条边缘线。
(2)交流:打水仗及狗刨比赛
(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
1、师过渡:刚才我们学习“溺水获救”这部分经过这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后,请同学们默读狗刨比赛和击水游戏两件事,除了感受小伙伴的淳朴你还有别的感受吗?。
2、预设:交流打水仗
①动作:击、闹、射、撞击、撩水、混、响、吐、击————写出了打水仗的热闹,也看出了小伙伴们的自由与快乐。
②拟声词:哗哗、呀呀、扑扑
可以看出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的快乐和他们的亲密。
③写打水仗,作者只要写“打水仗”时的水线、动作、声音进行直接的描写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塘边树上的鸟呢?(这是侧面描写,侧面反映了我们打水仗的激烈,而且表现了我和小伙伴们的自由自在和快乐。)④小结:这里作者运用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写出了打水仗的热闹。我们习作中注意运用这样的写法。能读出热闹的场面来吗?指名读。
3、在打水仗结束后,他们哈哈大笑起来,从这个笑当中你能体会到些什么?(小伙伴们亲密无间、无拘无束的快乐。)
4、预设:交流“狗刨比赛”
①、从激烈的狗刨比赛中你还感受到什么?
体会狗刨比赛的激烈过后,大家已经很累了。无拘无束 快乐自在
5、读了这三件事情,文中的小伙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勇敢、淳朴、憨厚)
6、小结:无论是快乐的比赛、击水游戏还是因逞强溺水,都展现着小伙伴的亲密无间、无拘无束、憨直淳朴,都给作者留下了快乐,这些回忆都深深的铭刻在作者的脑海中,久久难以忘怀。
7、“如今可是”引读18自然段,多年后荷塘任时时浮现在我眼前,“我怀念那荷塘”作者的回忆在伙伴的笑声中戛然而止了,除了怀念荷塘,还会怀念什么。拿起笔,写写我怀念那荷塘,怀念,怀念,怀念。
三、师总结:
是啊,童年是每个人人生的第一步,它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欢笑,是一句句天真无邪的话,是一次次开心畅怀的笑,是一个个亲密无间的伙伴,那就让我们心怀着这份快乐,品味着这份纯真,充满自信的迎接每一天
篇
三、荷塘旧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荷塘旧事》是北师大教材六年级上册“往事”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本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生活。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了描绘颜色的词语,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同时,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作者深深铭记在心的往事,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通过美景旧事,使作者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美和人类纯朴的爱。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品中作者流露出的感情。
2、通过研读探讨“旧事”,体会小伙伴憨直、淳朴的性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悟出写作方法,体会作品中作者流露出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小伙伴们的性格特点并领悟文章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从作者童年的回忆里,见到了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的荷塘。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荷塘的美景。老师这准备了几幅图画,咱们一起来欣赏荷塘那美丽的景色好吗?(播放课件)
课件1:出示荷塘美景的图片
2、师:同学们,在这美丽的荷塘,作者究竟经历过什么事,以致于在多年后,这美丽的荷塘还时时浮现在作者的眼前?
二、整体感知,初谈感受
㈠、整体感知
1、过渡:荷塘的美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发生的事情给作者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快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哪几件事?(用学过的方法概括小标题)
(板书:狗刨比赛、打水仗、溺水被救)
2、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画出感兴趣的地方,在空白处简单写写批注。学生默读,写批注,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A、交流狗刨比赛。
“气喘吁吁”和“昏昏欲睡”这两个词,从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我们在玩狗刨比赛时候的激烈和热闹,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快乐自由,无拘无束。
小结:荷塘那里留下了作者快乐的身影,这也让作者怀念。
B、打水仗
投影出示:
有时,我们分成两队,相互击水。那情景更是闹得慌,急速的水线向对方射去,又从对方射来,水线交射在一起,撞击出点点白珠,腾起,落下。“哗哗”的撩水声,“呀呀”的叫喊声,乱糟糟响成一片。塘边树上的鸟也被骇得停止了鸣叫。两条战线越逼越近,最后混成一团。搞不清谁和谁是一队的啦,只是闭着眼,嘴里“扑扑”地吐着,使劲往外击水。当我们互相扭在一起时,便停止了击水,哈哈大笑起来。
交流:作者怎么写出这份热闹的?
①动作:击、射、撞击、撩水、吐、击————写出了打水仗的热闹,也看出了小伙伴们的自由与快乐。
②拟声词:哗哗、呀呀、扑扑
③写打水仗,只写水线、动作、声音进行直接的描写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塘边树上的鸟呢?
(这是侧面描写,能够烘托出打水仗的热闹。我们习作中注意运用这样的写法。)④小结:这里作者运用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写出了打水仗的热闹。能读出热闹的场面来吗?指名读
C、交流“溺水被救”
1、过渡:让作者怀念的仅仅是荷塘的美丽与带来的快乐吗?还有——(惊险)惊险源于“我”的一次“壮举”。
出示:
可是这壮举刚开头,水便一下子没了我的头顶。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攫住了我。
2、“我”的壮举是什么?是真正的壮举吗?
理解“不可名状”、“攫住”。指名读,读出害怕来。
3、还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危险来?读读找出的句子。
(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救命啊??”
我晕头转向地一个劲往上挺,每次冒头只能喊:“救??”,便“咕噜”喝一口水。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地往下坠,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涨得几乎要炸,水还一个劲往嘴里涌。)
4、用一个词形容一下此时的作者。(危在旦夕、千钧一发、??)
5、原来溺水是这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就在“我”如此危急的时候,小伙伴们真正的壮举拯救了“我”。小伙伴们的壮举是什么?(突然,我觉得有人抓住了我的手腕,接着一股力把我拉出来。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
6、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伙伴们的勇敢、聪明、机智)]
7、师小结:小伙伴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样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既保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又能将溺水的我安全救起。以后,我们遇上需要你见义勇为的时候,可要像小伙伴一样急中生智,切不可鲁莽行事。
②当我被拖到岸上时,我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呕水。当我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心里会想______。小伙伴们围着我哈哈大笑,此时他们会想______。(以后要注意安全??可把你救上来了??)
8、师:小伙伴们的哈哈大笑是嘲笑吗?
师小结:这不是嘲笑,而是小伙伴救人后的轻松的笑,这是善意的笑,这也是憨直纯朴的笑!所以,作者说,那笑声是多么憨直淳朴,我一直留恋那笑声!这就是小伙伴们淳朴的爱。
(板书:淳朴的爱)
9、现在,作者总算是化险为夷了,老师想请大家帮小作者想想他遇险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听警告越过边缘线。
①、怎么理解这里的“边缘线”啊?界限——深水区和浅水区的分界线。②、在我们课文中的丁丁说:“城里人和乡下人心里也有一道“边缘线”,这个边缘线又怎么理解啊?” 城里人骄傲看不起乡下人。
③、在课文中作者心中是否有这样的 “边缘线”呢?如果有请把相关的句子找
出来读一读。
(我却根本没把这些警告放在心上。我一个城里的孩子,见识比他们多多啦,我才不怕呢!该城里人向乡下人炫耀了,我想站起来,再向小朋友骄傲的喊上一声:“你们看!”)
师指着板书小结: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城里人和乡下人心中是存在边缘线的,但文中小伙伴们却用他们淳朴的爱来化解了作者心中的那条边缘线,让城里孩子和乡下孩子变得是那样的亲密无间。也希望我们同学之间不要有那条边缘线。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多年后,那荷塘仍时时浮现在我眼前吧?
请个同学总结一下
师总结:
是啊,美丽的荷塘,淳朴的伙伴,都让作者留恋,使作者刻骨铭心全班齐读18自然段。
三、板书设计:
荷
美
塘
旧 狗刨比赛(有趣)
事 打水仗(激烈、热闹 淳朴的爱
溺水被救(惊险)
第二篇:《荷塘旧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荷塘旧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孙艳茹 指导教师: 王维令 双林小学
*** 教材分析:《荷塘旧事》是北师大教材六年级上册“往事”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作者回忆了四年级的暑假在乡下度过的难忘的生活,赞美了那里的美景和淳朴的人。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定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能够自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受年龄的制约,无法做到深层次地把握和理解课文,因此,在学习中还需老师进行学法上的点拨。文章中,“溺水被救”这一环节有很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此为突破点,引导学生读中学法,读中悟情。教学目标:
1、通过勾画、圈点和批注,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伙伴间真诚的关爱。
2、拓展延伸,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学会抓细节描写欣赏文章的方法。
3、读写结合,初步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叙述事件、表达感情。教法学法:讨论法 读写结合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忆荷塘旧事
1、还记得这篇课文吗?(生读课题),在文章的最后,作者饱含深情地这样写道——PPT(如今,我的孩子已经上学了,往事也忘了许多,可是,那荷塘却如同天上的月牙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在《荷塘旧事》这篇美文中,作者写到了那几件旧事? ——狗刨比赛、水中激战、溺水被救。
二、赏读细节,品伙伴之美
1、你们发现了吗?在这三件事中,作者印象最深最深的是哪一件事?——溺水被救。为何如此深刻?——经历生死的体验/感受到了伙伴的关爱。PPT(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深深地攫住了我。)
2、这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中品味吧。——PPT(自学提示:默读11—15自然段,(1)边读边思考:溺水时“我”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的?请勾画出来,用关键词进行简要批注(2)请带着你的感受多读几遍你找到的句子)
3、PPT(四人小组学习建议:(1)说一说你找到的句子,你有怎样的体会?(2)有感情地读一读(3)评一评小组成员的朗读)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
a、“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攫住了我。”(心理描写)b、“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动作、语言)c、“咕噜”,一口水进了肚。(动作)
d、我晕头转向地一个劲往上挺,每次冒头只能喊“救„„”,便“咕噜”喝了一口水。(动作、语言)
e、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往下沉,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涨得几乎要炸,水还一个劲地往嘴里涌。(动作、心理)
5、小结: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进行生动的描写,就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溺水时的惊恐万状。
三、拓展迁法,抒真挚之情
1、现在,请拿起你手中的小资料,快速浏览,抓住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句子,去品味细节,体会感情
2、请生交流,用深情的朗读表达感受,可邀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3、师:原来,运用细节描写可以把感情表达得如此深刻而感人,我们也来让它为我所用吧!出示Ppt:
(1)文文生病了,脸烧得红红的,趴在桌上昏昏欲睡。这时,老师走了过来„„(2)上午最后一节课,我正在写作业,这时,一阵诱人的香味飘进了教室„„(3)爸爸看着我完成得一塌糊涂的作业本„„
请选择1个情景,用上细节描写把事情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4、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相机点评。
6、学生谈收获,师总结: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其实,细节也能成就精彩,希望孩子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细节、用好细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板书设计: 荷塘旧事
狗刨比赛 击水游戏 溺水被救 抓细节:心理、语言、动作„„ 悟感情:恐惧、害怕、绝望„„
第三篇:荷塘旧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王艳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浮光跃金、不可名状”等词语。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流利读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梳理课文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1、2、播放荷塘美景图片,生欣赏,说说看到了什么? 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师: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二、交待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浮光跃金、不可名状”等词语。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三、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开火车)
2、听写词语:两生板演,写后订正板演生字,再对照预习卡上词语
改错
3、指名读文,正音
4、师出示句子,生朗读句子,并对照学习卡交流理解词语,有问题同学帮助。
四、梳理课文层次,内容
1、自学指导
默读思考:
(1)、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文中共回忆了几件小事?分别是什么?(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分钟后交流)
3、汇报交流
(1)分层,鼓励学生有不同分法
指导写景叙事散文分层方法
(2)概括内容,生汇报,师出示填空,指导概括语言
(3)课文中有一句话既表达了作者情感,又揭示了文章主题,是哪句话?(我怀念那荷塘。。。淳朴的爱),齐读,师交待散文特点,抓住线索梳理思路是很好的方法。
五、课堂检测
生字注音组词
第四篇: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烈士山小学
王健
一、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带着上节课的问题,和作者一起走进荷塘,去感悟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的淳朴。
二、1、用心读2——4自然段,边读边画,从文中那感受到荷塘的美?试着用一个词语或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点拨“荷塘周围的黑绿„„”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解。同学们感受到了荷塘白天和夜晚德美,那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轻声读一读,再在组内读一读,全班推荐两名同学教师给配乐来读一读。
3、如此让人怀念的荷塘,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眼中的荷塘的?(学生说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浮现在作者眼前的不管不光有美丽的景色,还有那些淳朴的有趣的事。
1、快速默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是地方画出来,并在书上做批注。
2、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感受
3、班级内汇报。其他学生及时的给予补充。
4、让作者怀念的不仅仅是荷塘的美丽与快乐,还有惊险,这源于我的一次壮举。
5、指名说说这次壮举。
6、文中说的边缘线是指什么?在作者的心中是不是也有一道边缘线,那是什么呢?
7、一场虚惊之后,作者被就上来了,但是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的呕水,安静之后,心里会想„„„„,小伙伴们围着我哈哈大笑,此时他们会想„„„„。
8、小伙伴们的笑,是什么样的笑? 9作者留恋的还有什么?
10、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是呀,美丽的自然景色,淳朴善良的小伙伴们,都让我刻骨铭心。他承载了我儿时的欢乐,往事如风,不可摸,不可食,却可以感受。往事如雨,没颜色,没味道,却有重量,有触动。美好的童年,快乐的往事,每每想起,都恍如回到从前,重新感受那如阳光般和煦的温暖,那点滴的感动。老师相信,学完了这一课,你一定有很多收获,那么把你的收获,写下来,读出来,画出来吧!作业超市: 读一读: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一画: 作者眼中的荷塘。写一写:
观察一处景物,并写下来。教学板书:
美景
浮光跃金
黑绿
绿
荷塘旧事
和谐之美
旧事
狗刨比赛
打水仗
溺水获救
第五篇: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联系上下文积累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读中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人类的淳朴。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2、培养学生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读中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人类的淳朴。
三、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小伙伴们的性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同学们,都见过荷花吧?谁能用一个词来描绘一下你眼中荷花的美丽姿态? 学生发言,形容自己眼中的荷花。师:荷花以它那娇美的外形和特有的品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请欣赏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荷花的美丽倩影。
2、出示课件,欣赏荷塘美景。师配乐朗诵。
3、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学生朗读课文,师提出朗读要求。
2、出示朗读测试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朗读的最基本要求是读正确,现在看看这些词你都会读,读准了吗? 课件出示词语:点缀 淳朴 攫住 留恋 憨直 月牙泡 恰似 似的 撩水 月朗风清 浮光跃金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
4、学生对照朗读要求进行自评。
(三)、再读理解
1、理清文章层次。读过课文,相信同学们对全文已经有了初步印象了。本文主要是从描写荷塘美景和回忆往事两个方面来进行写作的。(板书:荷塘美景 旧事)
2、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3、读后谈感受。
预设一: 学生可能会找出文章中描写荷塘美景的段落。(1)学生在文章的三、四自然段中体会荷塘的美丽。引导学生感受荷塘夜晚与白天不同的景致。理解重点词语:月朗风清 浮光跃金(2)指导朗读,读出静,读出美。女生齐读。(3)感受白天荷塘颜色的变化:绿光 绿浪 粉红。朗读要轻快。(4)师生合作读,读出韵味(配乐)。
预设二: 学生可能会找出最有趣的部分——“狗刨比赛”或“塘中戏水”。(1)谁来说说“狗刨比赛”是怎么回事呀?(2)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指导男同学读出戏水的欢快场面。(3)师生合作读“池中戏水”的部分。(4)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体现出“我”优越感的句子来。“可是,我却根本没把这些警告放在心上。我一个城里孩子,见识比他们多多啦,我才不怕呢!” 指导学生带着神态和动作朗读。(5)找出当“我”遇险时,小伙伴们的举动,感受乡下孩子的淳朴、善良。
4、齐读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作者的心声,体会往事难忘。
(四)、回归整体
1、师生合作,尝试编小诗,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这么长的文章写成这么短的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胜利果实吧。齐读板书。感谢那个愉快的假期,让“我”这个城里孩子能来到这个小乡村,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感谢作者那优美的文笔,让我认识了一群淳朴的乡里娃,体验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学到这里,同学们的心中还有怎样的疑问?
2、质疑。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请大家保留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