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荣辱观为镜,提高党员干部质量
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下简称“荣辱观”),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当仁不让。各级党组织要以“八荣八耻”为镜,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一、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知荣弃耻的教育机制。“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格,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
衰。各级党组织要通过“三会一课”、党员培训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让广大党员认识到“八荣八耻”涵盖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活动,把树立和践行荣辱观作为延伸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巩固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营造出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积极实践的良好氛围。荣辱观要求我们既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有踏实的行动;既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要有严格的自我约束。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树立和落实荣辱观中率先成为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促进社会知荣辱、明对错、尚美德良好风尚的迅速形成。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能震憾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要使荣辱观成为震憾心灵的道德,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宣传十分关键。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旗帜鲜明地宣传践行荣辱观的先进典型,大力褒扬他们在明辨是非、扬善弃恶、厘清美丑方面的模范言行,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褒荣贬耻的监督机制。党员干部要在树立荣辱观中率先垂范,不但要知荣辱,还要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选择荣、唾弃辱,不做有辱祖国的事。这既需要社会舆论监督,更需要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监督机制:建立明析评价标准机制,形成“参照系”。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道德底线。荣辱观就是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各级党组织要以此为评价标准,甄别人才、评议党员,让大家做到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旗帜鲜明,成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表率。建立疏通队伍“出口”机制,激活“能力源”。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由于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导致出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把这些人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既能增强群众对党的“从严治党”方针的信心,还能激活党员领导干部率先树立荣辱观的潜能。建立促进群众参与机制,增加“监测仪”。党员领导干部荣辱观的形成水平,人民群众最有评议权。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让广大群众的一双双眼睛变成监督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监测仪”。只有党组织的“制度监督”与群众的“实时监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内外实施全程管理,才能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时刻不忘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三、建立健全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扬荣抑耻的激励机制。让荣者更荣、辱者更辱,这是促进荣辱观变成社会风尚的重要保障。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政治、组织优势,促进党员干部积极扬荣抑耻,努力在率先树立和践行荣辱观中保持党员先进性。要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党组织看重什么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人,往往会成为社会上衡量人才优劣、评价做人得失的参照标准,甚至于影响着某种社会风尚的形成。各级党组织要在干部使用、人才培养、党员发展等方面,把在树立和落实荣辱观方面做得特别出色的人作为党组织重点培养、使用对象,只有这样,荣辱观才能变成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激励人们自觉按照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认真践行荣辱观。要建立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机制。树立和落实荣辱观,不仅需要党员的自律,同样需要党组织的“他律”。党组织的严格教育、规范管理,更能让党员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学习、遵守、维护党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牢记党的宗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时时刻刻做到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以良好的先进性形象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要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始终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受到扬荣抑耻的荣誉感、责任感。针对党员干部率先树立和落实荣辱观的情况,应当建立法制化的个人权益保障机制和人性化的感情激励机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扬荣抑耻的环境氛围,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率先示范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扬荣抑耻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推动平安和谐德宏的构建,为边疆各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
第二篇:以名师为镜
以名师为镜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心得体会
临海小学 陈梓斓
三月,阳光明媚;三月,春风送暖;三月,大地换新颜。三月,我有幸到厦门参加了第九届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紧张的两天学习中,我共欣赏了七节名师现场演示课(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虞大明老师(两节)、福州市教育学院四附小林莘老师、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王文丽老师、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张龙老师、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何捷老师、厦门翔安区实验学校许丽碧老师),聆听了名师有关语文教学的讲座(崔峦老师、林莘老师),通过为期两天的外出学习让我深入地学习了语文新课标,对如何实践语文新课标,如何追求更真、更实、更活的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新的认识。
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风格不一,收获良多,许多地方在我们的平时语文教学中值得借鉴和学习。
虞大明老师,名字早已如雷贯耳,但总无缘聆听其课堂教学,23日下午我坐在台下,像学生一样听他演示两节略读课文《珍珠鸟》和《麦哨》的教学,确实受益匪浅。听虞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课堂上的他是那么神采飞扬、魅力四射。他如同一个幽默大师,把快乐带给了台上的学生和台下的老师。虞老师流畅的表达,准确的语言,深刻的挖掘,良好的语文教师的素养使我不禁感叹。虞老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非常到位,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使略读课文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越俎代疱牵着学生走,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林莘老师是个多变的老师,这一分钟是朗诵艺术家,用高超的朗诵技巧和丰富的言语表现力征服听众;下一分钟又化身为小丑,自贬身份以激发孩子思索探究的兴趣。她把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那么到位,那么自然。林老师的课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比如,她教学生读“争奇斗艳、欣然怒放、芬芳迷人、含笑一现”四个词语时,她强调要有感情地读,这四个词语代表的是不同的美:奔放之美、羞涩之美、醉人的美和艳丽的美。在林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学生不仅词语读得很到位还深刻地体会到了词语的意思,而当台上的小老师表现一般时,她便适时转换角色,让台下的孩子们成为老师,来教台上的那一位“学生”,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照顾到了“小老师”的感受。这给我很大的启发:原来词语可以这么教!原来小老师还可以这么培训!
一节《迎接绿色》,王文丽老师从课文中的词语入手,请学生朗读词语,讲授了一些读词语的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词语带给你什么感觉,其中一组词语的感觉是压抑,郁闷,另一组词语给人的感觉是舒服,愉快的感觉,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非常精到,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也考察了学生的词汇量,还很自然的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可谓一箭三雕。之后再回到有这些词语的自然段,让学生朗读,体会,整个过程十分自然,同时完成了导入新课环节。给我的感受就是整个导入过程清新自然,浑然天成。王老师最精到的设计是安排几位学生板演不同角色,排演众人是怎样迎接绿色的,是如何互相交谈的,是如何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的。坐在下面的学生也不能仅仅当观众,还是有重要任务的,监督台上演员的表演,还兼编剧的任务,发现台上演员演错了就要及时提出意见,这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都调动起来了。学生们展开了口语交际,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也是很有帮助。听了这样一堂课,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也学习到了一些教法、学法,真是受益匪浅
《怀念母亲》这一课,张龙老师把“日记”定为主菜。意在让学生从中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并当堂应用写话,让学生从中得法、得言。他指导学生逐层发现:“初步接触”借景抒情——“学会发现” 借景抒情——“体会感悟” 借景抒情——“学借景色”延续情感——回读日记升华情感——由“想”思考随时随地。这部分的设计可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在场的学生也不时传出“解谜”后的酣畅淋漓之声。
当我看到《写作文,要合理》这个课题时,我也想问:“写作文,要怎么样做才合理呢?这应该是大部分老师都想解决的问题吧。”何捷老师的这节课,先是从题目入手,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合理?写作文要如何做到合理?等学生把知道的都说出来之后,何老师像变戏法似的:“好吧,我们开始写作文!”首先,亮题,听写一段话引路;接着,进行段落练习,让学生在玩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在思考中明白什么是合理;然后,变换方式,让学生逆向思维,进一步强化了合理的概念。整节课,学生活跃,时不时就惹得老师们哄堂大笑,就是这种笑声中,孩子们慢慢地摸索出了写作要怎么样才会合理,整节课浑然天成。何老师的课堂教学机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许丽碧老师执教的《掌声》是这次演示课中唯一的一节低年级的课,本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心理互换,设身处地,进入情境,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的形象、印象、意象,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引导学生在这一画面中穿梭、徜徉、悟情悟理,既抓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又切合了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是一节极具实效的好课。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以人为镜,能够体察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听课、听名师讲座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个捷径,听课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的工作还在继续,我的努力不能停止,我将不断反思,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以焦裕禄为镜
以焦裕禄为镜,践行群众路线
——观看《焦裕禄》电影有感
4月10-11日,我参加了华电福建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书记培训班,聆听了舒书记的讲课、观看了《焦裕禄》电影,看专题辅导讲座专题片,听省委党校林建华教授的辅导授课,参加了各书记们的经验介绍和讨论交流等活动,感到收获颇丰。最令人触动的是影片《焦裕禄》深深震撼着每个同志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电影《焦裕禄》再现了60年代的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一生中最为闪光的一段历史。焦裕禄同志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他以坚强的毅力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兰考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月17-18日习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动情地说:“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所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习总书记要求“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说到动情处,他还吟诵了自己于1990年7月15日填写、并在7月16日《福州晚报》上刊登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总书记说:“这首词我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以激励自己见贤思齐,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学习焦裕禄精神:
“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视人民为父母,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心怀爱民之情、恪守为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关心和帮助他们。
“服务群众的办法,还得从群众中找”。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坚持实事求是,自觉拜人民群众为师,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种泡桐树挡风沙,深耕作治盐碱等锦囊妙计,都是他从群众那里学来的。学习他以“实”为本,注重调查研究,注重打基础、谋长远,注重从群众中寻找攻坚克难的办法,坚持查实情、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对上不作假,对下不作秀。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认真务实的态度做好每项工作。
“一勤天下无难事。”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对事业保持旺盛的革命激情,勤于调研,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勤于到一线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面对复杂的局面和繁重的工作,只有勤于动腿、动手、动脑和实干精神,才能化难为易,才能求得就里,找到解决的“良方”。
“富丽堂皇的事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严于律己,从不搞半点特殊,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学习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树立党员干部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良好形象。
树木之所以参天,是因为根须深植;丰碑之所以巍峨,是因为底座牢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要始终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躬身自省、见贤思齐,反复镜鉴,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常修为政之德,不移公仆之心,才能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素质能力、改善作风形象,切实履行好邵电改革与发展的职责,为邵电三期超超临界机组的高效优质建成投产立功建业,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2014年4月18日
第四篇:以书为镜
以书为镜
南乐县第四实验小学王瑞端
唐太宗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现在,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如何更清醒,更公正,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呢?我想说:“以书为镜,可以知不足。”
“以书为镜”,我们不但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从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最终缩小差距;当然,而且我们也会照出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提高自信,精益求精。
“以书为镜”,我们会静下心来,悉心地梳理自己,盘点自己,就像我们精心地梳理自己的秀发,小心翼翼地保养自己的皮肤一样。读书,会丰厚我们的底蕴,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会促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思考教育,思考课堂,思考自己,思考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我们不是正在成长吗?
我常常在想:一本好书,一本浸润着思想之光的好书,就是一笔财富,一份厚重的积淀!读着书的每一个文字,仿佛那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符号,它的价值无以伦比!它折射出的思想光辉,足以让我兴奋不已,感动不已。
读着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玫瑰与教育》,我的心底涌起一种感动。我静静地读着,在字里行间,我却分明触摸到了文字逸射出的温度!炙热而持久!看着,读着,品着,仿佛自己是在与窦老师进行
一次次心灵的对话是那样地亲切,那样温和,又那样深刻!
在“给我幸福的习惯”中,窦老师也谈到了读书。她说:“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幸福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美好的书籍。”是啊,这就是书籍的力量——不容忽视!
读着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我一遍又一遍地在内心质问着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仅仅只能做一名教书匠而已吗?不,不!自己真地不甘心。既然不想成为教书匠,那么,该怎样去做?如书中所讲:“做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的教师”!而审视着这些,自己又做到了哪些呢?
在书中,我仿佛找到了一个久违的自己!书,又唤醒了那个几乎沉睡、静止、不想改变的自我!读书,让我与哲人对话,让我的心灵经历一次次的震撼,震撼之后,就是觉醒,行动!读书,让我静心聆听走在教育最前沿的名师、专家、学者的经验财富,成长故事!而又让我一次次地出乎意料的是——名师、专家、学者的最初,竟是和我一样的教师!
于是,我问自己:“你呢?”
于是,内心最深处的那份“自尊”让我的“自卑”发生了改变,有一种冲动——要“自强”!从而,我选定了一种方向——向前!我知道,这是读书给予我的力量!这是读书赋予我的坚强!
所以,我告诉自己:读书吧!
所以,我告诉学生:读书吧!
希望我,与我的学生,能在书中与幸福不期而遇!
第五篇:以案为镜心得体会
以案为镜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整理提供的以案为镜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借鉴。
近期,根据我校党总支统一部署,我们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对《以案为镜—中小学(园)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及警示剖析》教育读本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反思。支部全体党员按照要求,充分利用工作之余认真开展自学,并在读本中进行了详细的批注和反思。支部召开了集中学习会议,开展了集中学习。在集中学习的同时组织开展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及思考,并且指定部分党员作重点发言。讨论中大家能够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交流了思想,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全书的“贪污贿赂”、“教育乱收费”、“违反廉洁自律”、“失职渎职”、“违反师德师风”、“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六大部分,选取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在教育系统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为每一位中小学教师敲醒了警钟。
以下是此次学习,支部党员的共同体会:
1、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省和自律能力,认真学习,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按照“三严三实”的精神,知纪知法、守纪守法,防范于前,防微杜渐。
2、正确对待监督。作为党员,我们应正确地对待监督,乐意接受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面镜子,经常地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和纠正,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大有裨益。
3、坚持“廉洁从教”。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做的是教书育人的事情,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我们更应始终坚持一面廉洁的大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前形势下,要特别强调“廉洁从教”,我们每位老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然而,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能做到洁身自好,不追随物欲,敬业爱岗,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做一个好教师,必须高度自尊、自重、自强不息、严以律已、分清是非善恶。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要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就要不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师德的学习和修养,努力促进道德认识,不断地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及时矫正和调整教师行为中失误,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行为的端正廉洁。
通过这次警示教育活动,大家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这是每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行为准绳。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才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因此,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