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藏獒——三部曲》读书笔记
《藏獒——三部曲》读书心得
总觉得跟《藏獒》有一种不解之缘。还记得在初中时看到的一本作文书中节选了杨志军的藏獒一段。本身我就是一个比较喜爱动物的人,在无意中看到《藏獒》节选时,便喜欢上了它。后来便迫不及待的去书店买,果然爱不释手。随后杨志军又出了第二本第三本,我都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便多次阅读。每次阅读,带给我的都是不一样的感受。当然这是题外话。在那大草原上的忠诚、勇敢,所带给我的震撼与感染,至今留在我心中„„
《一》人总想把自己变成狼,人性就只好让狗替我们珍惜?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刚刚读过姜戎的《狼图腾》,当时对狼性也是莫名的崇拜。然而读了《藏獒》后,我发现獒性是狼性的升华。《藏獒》所张扬的“獒性”即是“忠勇、责任、牺牲、规则”的精神,它对于只为己的狼文化有一定的冲击。作者在《藏獒·序》中评价说:“藏獒的风骨,不可能在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延续,只能在青藏高原的凌锋利土中磨砺。如果不能让它们奔驰在缺氧至少百分之五十的高海拔原野,不能让它们啸鸣于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不能让它们时刻警惕十里二十里之外的狼情和豹情,不能让它们把牧家的全部生活担子抗压在自己的肩膀上,它们的敏捷、速度、力量和品行的退化将不可避免”。想起书中的一句话:当人在想把自己变成狼时,人性莫非只好让狗替我们珍惜?我想作家杨志军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藏獒的缅怀、赞颂,对他父亲的追忆,也是对美好品质的呼吁。在那遥远而美好的西结古草原上,仇恨与宽容在交替上演,这里面既有人的,也有藏獒的。我想当藏獒冈日森格尾随七个上阿妈的孩子逃到西结古草原时,它一定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它会遇到书中的父亲,遇到深深爱着它的那日,遇到丹增**,遇到藏扎西„„这些心中没有仇恨只有爱,像草原一样善良的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冈日森格才能在后来跨越草原上的仇恨,当上西结古草原的獒王,并和那日在一起,和那些领地狗在一起,尽职尽责的守护着西结古草原。在《藏獒》中不得不提的一个角色是书中父亲的藏獒——多吉来吧。多吉来吧本是“恶”的化身,是死神的化身。他的童年是在黑暗与饥饿中度过的。这一切都“归功”与送鬼人达赤,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多吉来吧变成这样,因此多吉来吧很嗜血。多吉来吧原来不叫多吉来吧,而叫饮血王党项罗刹,光听名字就知道他很邪恶,但他却能被父亲所感化并忠心的守护着父亲。这或许是他不幸中的幸运吧。
《二》惊心动魄的狼獒大战愈加惨烈,而天地间善良依旧„„
拥有《藏獒》第二本同样出于偶然,一直以为《藏獒》只有一本,在突然发现《藏獒二》时,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语。《藏獒二》是在《藏獒一》中的一个时间段的插叙,百年不遇的大雪灾,百年不遇的狼灾都降临在了西结古,四面八方的狼,全部汇集到了西结古,势单力薄的藏獒,保护着人类,保护着草原,再次谱写了生命之歌,以致连天都在哭泣。这部作品,其实是狼性与獒性的一次激烈的碰撞,同样是大灾,为了生存,狼群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同类,抛弃老狼保护幼狼和壮狼;而藏獒,他们为了人类,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犹记得父亲被误会时,大灰獒江秋帮穷为了父亲独自一个与群狼浴血奋战,那感人的一幕幕至今都一一浮现在眼前。那日为救被雪困住的尼玛爷爷一家,在哺乳期的她甘愿献出自己的乳汁,等冈日森格来营救,以致最后乳汁都充满了血。那些乳汁是那日用生命化成的。而冈日森格也因此永远的失去了那日,此后他终生不娶。就连冈日森格和那日的小小的孩子卓嘎,也勇敢的保护着书中作者的父亲。书中的父亲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作者的父亲。很多事都是作者根据他父亲原来在草原上的事而改编的,但是却同样或者更加精彩。作者的父亲就像是天生为藏獒所生的,又或者他前生就 1
是一只藏獒。这令我十分的羡慕。能和那么多那么多的传奇的藏獒们生活在一起,是多么令人向往!只是,藏獒这一种族所给历史划上了一道太深太痛的伤疤,而藏獒们的血,永远的撒在那草原上,伴着他们伟大的藏獒之魂一直守护着草原和草原上的人民。草原上的藏獒数量在减少,狼的数量同样也在减少,像命中注定似的。獒与狼之间的恩怨其实也不过是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强加给他们的,也给藏獒们从此的一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悲剧。但藏獒们却无怨无悔,他们不仅继承了祖先的勇猛与强健,也多带了一分忠诚,也是因为这一分的忠诚,一并附加了许多美好的品质。
《三》永别了,藏獒。
在后来,人的无知,却深深的毁了那喜马拉雅山最纯种的藏獒,也毁了草原。在“文化大革命”那**的时代,藏獒为了保护人类,保护草原,壮烈的倒下了,就连獒王冈日森格也在屡屡立下战功后,被“草原风暴捍卫队”用十五支杆叉子枪打死在西结古的碉房山下,完成了他的使命。父亲哭了,七个上阿妈的孩子也哭了,所有的人都哭了。善良的好人麦政委也哭了,那天正是他接受巡回批斗的日子。那一天,他第一次从批斗者口中听到了在那个年代的愚昧的可笑的罪状;那一天,他被他们打断了一条腿;那一天,他流泪了。有人不准他哭,他说我现在不哭什么时候哭?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冈日森格。在冈日森格死后,西结古在也没有獒王,仿佛象征着藏獒这一伟大的种族在历史上从此衰落。
也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969年,接受了麦政委的大权的那些上阿妈仇家的人,对西结古的邻地狗进行了毁灭性的大清洗。那些威猛高大、智慧过人的藏獒,被基干民兵当成了练习射击的靶子。包括那些獒王冈日森格和那日的还原了喜马拉雅古老獒种的后代,那些铁包金公獒和母獒,就这样消失在了藏獒历史的黄昏里。
《藏獒三——终结版》,这一次,给我带来了确实无尽的悲伤和深深的惋惜。在读到书中的动人情节时,我的不止一次热泪盈眶。杨志军完成了他的“藏獒三部曲”,也完成了他对藏獒最痛彻的凭悼和最深切的缅怀。
我赞赏藏獒的忠诚,藏獒的勇猛,藏獒的聪明、独力、意志坚强。它们是有思维、有情感的。它用尾巴表达它内心情感的变化,将保护主人,保护主人希望保护的一切作为自己一生的责任,成为了人类伙伴中无可挑剔的楷模。藏獒从没想过人应该记住并感谢它们的恩德,反而总是希望自己记住并报答人的恩德,这就是藏獒。或者说,有恩不报的不是藏獒,施恩图报的也不是藏獒。藏獒就是这样一种猛兽,把职守看得比生命重要。永远不想着自己,只想着使命;不想着得到,只想着付出;不想着受恩,只想着忠诚。牧人们形容一个坏蛋,就说他坏得像恶狼;形容一个好人,就说他好得像藏獒。藏獒它精忠报主,英勇无畏。藏獒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战。藏獒以道为天,它的战斗是为忠诚、为道义、为职责。
“藏獒”中蕴含着很浓的精神。这种高原动物身上所具有的人类传统的尊严、责任和忠诚等美好品德,代表着一种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独善其身的精神。在那个利益纷争的社会,它是干净的。比如说,有些网上的日志说藏獒是智商低所以忠诚,其实恰恰相反,真正的藏獒从不乱咬人,从不争抢别人家的食物,但是当外人侵犯到他的主人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虽然比较凶猛,但却是有规则、有秩序的。作者以人性化的手法描写“獒性”,其实也是用“獒性”呼唤人性。獒性是对狼性的反动,也是人性指标的另类显示,是我们极端缺乏的道德良心的体现。作者写藏獒,也有一种用动物启蒙人类的冲动。藏獒是一种高素质的存在,在它身上,体现了青藏高原壮猛风土的塑造,集中了
草原的生灵应该具备的最好品质:孤独、冷傲、威猛和忠诚、勇敢、献身以及耐饥、耐寒、耐一切磨砺。它们伟岸健壮、凛凛逼人、疾恶如仇、舍己为人,是牧家的保护神。说得绝对一点,在草原上,在牧民们那里,道德的标准就是藏獒的标准。很显然,作者书中写的“獒性”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当代人类所日益缺乏的美好品德。在藏獒精神和藏獒文化中我深刻领悟到, 作者以人性化的手法描写“獒性”,其实也是用“獒性”呼唤人性,在《藏獒》一书中多次提到了藏獒的优秀品德,实际上是我们人类的优秀分子自古以来就孜孜以求的,也是人类很容易丢失的精神财富。
一是爱岗敬业,安守本分
藏獒是一种既爱岗敬业又安守本分的动物。它们爱岗敬业,扶助主人渡过难关,帮助牛羊抗击野兽;它们安守本分,恪尽职守,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藏獒精神补充人类精神,这不禁让我想到,爱岗敬业是一种职业精神,安守本分是一种职业态度。一个人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职场中取得成功;一个人只有安守本分,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对作为军人的我来说,不但要热爱这一岗位,更要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带着獒精神和獒文化守在祖国需要我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奉献。
二是高尚无私, 舍己为人
藏獒二中最朴实语言的的描写,着实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1957年冬天,西结古草原遇到特大雪灾,寒冷和饥饿夺取了大部分人的生命,许多牧民困在大雪里不知死活。獒王冈日森格带领着狗群迅速的离开了那里,去寻找救援的东西,处在第五胎哺乳期的大黑獒那日留在了一个牧民家。它在自己无吃无喝的情况下,用它的奶汁给牧民一家四口和四只狗以及它自己的两个孩子提供了五天的救命饮食,直到冈日森格代领狗群踩开雪道,给他们叼来了政府的空投物资。那时候大黑獒那日已经站不起来了,但它的奶汁还在朝人和狗的嘴里流着,尽管已经非常稀薄,尽管是奶中掺血的。它似乎把它的血肉全部变成了奶汁,就从那皮包骨的孱弱的身体里,源源不断地被人和狗的求生欲望吮吸而去了。雪灾结束后, 大黑獒那日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它元气大伤, 身体似乎缩小了一半。又过了一年,它就死了。牧民一家抱着死去的大黑獒那日哭晕了过去,全家都给它跪下了。西结古草原上,超度獒魂的经声像烟雾一样弥漫了一个冬天还在弥漫。”多么崇高的品质,它们让我肃然起敬。身为军人,我们也要学习藏獒这种时刻为自己的祖国,人民献身的精神。
三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藏獒是顽强的,能够适应自然环境极端严酷艰苦的高原生活,是真正的高原主人;藏獒是坚忍不拔的,可以忍受千般苦难;藏獒是英勇无敌的,可以迅速击败野兽。而这一切都基于藏獒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勇于挑战自我,无所畏惧、永不退缩地去行动。同时又是一种为了抗争邪恶而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象征;它们是一座座兽性的丰碑,同时又是一座座人性的丰碑。懦弱是人生的大敌,藏獒从不懦弱。相反,藏獒具有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的优秀品格。作为国家未来的军官,我们必须像藏獒一样,不论遇
到什么问题,哪怕是面临失败,我们都不应该灰心丧气,要勇敢地正视它,以积极的态度寻找解决的办法。一旦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自信心也会为之大增。
四是遵守规则,服从命令
藏獒是一种依赖群居才能发挥作用的动物,群居的生活会让它们具有健全的心智,会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它们许多必须遵守的规则,从而使它们的行为方式符合某种代代相传的习惯。这种规则和习惯既体现着藏獒自身的生存需要,也体现着人类的需要。服从命令是天职,条规法令要牢记,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得胜利。任何环境中,只有遵守规则、服从命令,才能取信于人,才能被人尊重;只有遵守规则、服从命令,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只有遵守规则、服从命令,才能凝聚成工作的集体,成长为能打胜仗的团队。当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我们必须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始终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做到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
五是冷静沉稳,自信坚定
藏獒身形伟岸,姿态优雅,一脸的王者之气,顾盼之间八面威风冉冉而来。它一只眼睛含着王者必有的自信和豪迈,一只眼睛含着斗士必有的威严和杀气,但行动却是傲慢和迟缓的,充满着对来犯者发自内心的蔑视。未来的我们,是新世纪信息战场的主人,如果没有冷静的头脑,又如何能在战场上能打仗,打胜仗?
集勇毅、果敢、深情、忠贞于一身,集一切真善美于一身的藏獒,不但成了獒的精神象征,也是作者杨志军的精神倾向,更是真正军人的精神象征。他们传达着作者心目中真正人性化的概念,是作者心目中理想世界的精神形象。而这忠诚、贞烈、勇敢、刚毅又是由着“责任”这个藏獒古老的遗传、本性的接递所爆发出来的性格的表现和精神的再生。这“责任”不但是藏獒的,更是我们的;是一只藏獒为着獒群和人类、为着种族和草原的,更是一个人为着人类和社会、为着自然和灵魂的。于是,藏獒便不仅仅是一种动物了,而是上升到人性高度的生灵了;人也不仅仅是狭隘的人了,而是将自己融入万千生灵的大家庭,融入到天地自然的环抱中的一个既平凡又独特的儿子了。
我呼吁大家每一个人都应如同藏獒一样,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国防重任,为着这神圣而光荣的任务执着向前!
第二篇:育人三部曲读书笔记
育人三部曲读书笔记
开学初,学校下发了本学期的必读书本《育人三部曲》。“比砖头还厚,封面样式平凡,估计又是一本枯燥的纯理论书籍。”这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
某个周末的早晨,闲来无事,我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开始翻阅,一页,两页……第30页,60页……作者的文笔犹如魔法中的魔杖一般将我深深吸引。终于明白,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育人三部曲》依然魅力四射。它的魅力源于它不是枯燥的教育书,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我们很多教师都在追求的“理想”教育境界——那里有“幻想角”、“童话室”……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不可思议;那里有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热爱学习的学生;那里有不管出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总会被一群孩子主动围上前的校长 和老师……
对比我们现在的校园和课堂,学生学习的地方是那么的狭隘;学习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学生们期盼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许多老师追随着“立规矩,收骨头”的陈旧教育理念,对学生严加管教,使学生们害怕,课余时间看到老师甚至会逃跑,等等。
在《育人三部曲》中,苏霍姆林斯基突破了这些传统的刻板教育模式。他坚信人的正确认识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因此他设计各种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活动,让孩子自己在实践中经历磨练,增长才干,得到体验,而不是只靠片面的灌输。
他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贵的积极因素,通过发扬这些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他也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并且善于培养这种积极因素。
他热情鼓励孩子树立自信,把这种自信看做克服困难、挫折,抵御不良诱惑的强大动力。
他对孩子充满爱,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他也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育孩子的爱心。
他不仅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告诉他。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让我受益匪浅。教育需要智慧,教师需要思考。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自己。
第三篇:巴金三部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过去不会是一个沉默的哑子,总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读前人的书,了解他们的经历,总会对我们的成长有所帮助,我想这也是我们读书的重要原因。今年暑假暂且读了四本书,分别是复活、家、活着、昨夜星辰昨夜风。下面我就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简要论述,并就自身经历谈一谈体会。
复活
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常常善良多于残酷,智慧多于愚蠢,活力十足多于冷漠疲沓,或者相反;但是说一个人善良或者智慧而说另一个人凶恶或者愚蠢就不对了。然而我们却总是这样将人分类。这是错误的。人就像河流:每天河里的水都一样;但每条河都会这里狭窄,那里更湍急,这里缓慢,那里更宽阔,有时清澈,有时浑浊,有时寒冷,有时温暖。人也一样。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每一个人类品质的萌芽;有时候显示出一种品质,有时候是另一种,而他则常常变得不像自己,但同时却仍然始终是同一个人。
这是一段文中的原话,描述的是文中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多年前聂赫留朵夫由于自己的年少轻狂引诱了在姑妈家一半是仆人一半是女儿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从此离她而去,留下的只有100卢布,而这一百卢布,不是为了她,不是因为她可能需要钱,而是因为这就是通常所应该做的。玛丝洛娃不得已接受了这100卢布,从此她的厄运接踵而来。先是由于怀孕,不能再把家务工作做好,最主要是由于她的服侍不能再使收养她的聂的两位姑姑满意,于是她们讲她扫地出门,之后她去找她的姨妈打算把孩子生下来,但她姨妈让她所做的工作实在是让她不堪重负,不得已她离开了,去到一个接生婆那里,没想到那个接生婆只知道讹诈她的钱财,根本不顾孩子的生死,不幸地,孩子夭折了,而她的100卢布也所剩无几,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在她想要摆脱穷苦日子的心理下,她选择了去做妓女,在那里她可以不用再做繁重的工作,不用再受男人对她的蹂躏,因为从她离开姑妈家开始,她的生活陷入了一片黑暗,虽然原来在姑妈家的生活是劳累不堪的,但至少生活里不会有这些无耻的好色之徒来侵扰她。她想与其不让人知道的受人糟蹋,不如光明正大的接受它而且可以不用再回去过苦日子。就这样过了很多年,直到她被牵涉进一起杀人案,她再次遇见了20年前那个她爱的最深也伤她最深的聂,从此聂踏上了他的忏悔之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净土,只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很多事明知不对,可还是要自欺欺人,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不受道德的谴责心安理得的度日,不然他们可能没法活下去。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伤口被人触碰的人,觉得仿佛别人故意要来触碰自己的痛处,但其实这只是因为只有痛的地方才会感觉到别人的触碰。小时候,看一个电视剧,总会问,他或她是好人还是坏人,仿佛人只有两种类别或只能这样分类似的,随着自己渐渐长大,阅历的加深,我也逐渐明白其实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我们也不要用这些模式去看它到
底适用哪些人或事,凡事并不是绝对的,只能说它在某种程度上一方面强于另一方面。而托尔斯泰把人比作河流这一说法的确是深深震颤了我的心,每个人代表着一条河流,可能它的长短不一,湍急程度不一,不论它清澈也好,浑浊也罢,它就是一条河,是与其他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河,而人也是如此。
通常人们总以为偷、杀手、间谍、妓女会承认自己的职业是邪恶的,会对此引以为耻。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凡是由于命运或自身的过失和错误落到某种地位的人,不论该地位有可能是多么的不正当,都会对人生总体上抱有一种可以让他们的这种地位看上去又好有可以接受的观点。为了保持他们对人生的这种观点,这些人总是本能的依附一些圈子,圈子里全是那些对人生和对他们自己在人生中的地位持有和他们相同观点的人。每当小偷显摆他们的伎俩,妓女吹嘘他们的堕落,凶手夸耀他们的残忍时,这都会让我们感到惊讶不已。然而,这之所以会让我们感到惊讶,只是因为这些人生活在其中的圈子和圈子里的氛围都局限在狭小的范围,而且更主要的是我们都身处其外。当有钱人夸耀他们的财富—掠夺,军事长官自夸他们的胜利—谋杀,统治者吹嘘他们的权利—暴力时,难道我们不能发现同样的现象吗?我们之所以看不出这些人所持有的人生观中的颠倒反常,只是因为他们所构成的圈子更大一些,而且我们自己也属于这个圈子。
女主玛丝洛娃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女人,而且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人物,这就是她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可以让她对自己感到满意,甚至对自己的地位引以为豪,因此她会竭力维护自己的这种观念,不让别人把她引到另一个世界中去,即使这个世界是光明的。这一段话也让我深受启发,以前面对很多自己觉得不可思议 的事情时,想法一般比较狭隘,不能容忍别人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但现在心中有些明朗,了,明白之所以对别人的所作所为感到不理解,是受自己思维的局限造成的,因为我们只是在用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去度量他人,而那个人也可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也许两套价值观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对错之分,但也并不是说所有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因为总有一套为大众所接受的普适价值,只是当我们今后在面对与自己不相符甚至是背离的观点时,走出自己的思维圈子,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他或她的出发立场,去感受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甚至不许别人这样做,无非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这些人当作人来看待,他们的心目中没有对这些人 应负的责任,而只有他们的官职和规章制度,他们把这些看得高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拿我个人来说,可能没有所描述的那么严重,但确实也有这种倾向。当我们占据某种职位时,我们只是在做一个机器人,在履行这个职位所赋予我们的权利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当不带感情的在做着某些事情时,我们常常显得铁面无私甚至冷酷,这样做可能使我们很好的完成了我们的角色任务,但其实我们心里并没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喜悦,因为我们也是社员中的一员,也希望在既完成任务的同时处理好人际关系,但往往两者不可兼得,因此这也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但其实这个选择对大家来说并不困难甚至也许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会想我们并不是为了处理好人际关系才去做这样一件事情,而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的同时伴随着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而这样也是一个常常令我很头疼的问题。在我们中国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处理任何问题人情关系都显得尤为重
要,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当上司施加压力以便工作能有效率的完成时,上司又会考虑到这样对待下属,是否会使我在公司中被同事孤立,想得更远一点来说,是否会影响我的评优问题,等等皆如此类。而我想,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每一个人的角色意识,要意识到我们不是为了做这样一件事情而做它,而是为了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我们就会自觉的去完成它。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用担心为了公事影响人际关系,反而这种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的工作环境更有助于我们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但往往真要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觉悟是很难办到的,就拿现在的大学生选专业的问题来说吧,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根据的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而是以将来怎样好就业,就业以后是否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作为选择的标准,这样做固然有它的道理,毕竟现实是残酷的,而在这里我也并不是要批评这样一种选择,只是在想,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改变或者努力来改善这一现状呢?我想这也是众多大学生的共同心愿吧。不仅如此,在这一现状下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影响也是尤为深刻,而这受影响的其中一个方面就与我以上所及的一个问题产生了联系,当人们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出于现实条件被迫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甚至不擅长的专业,假若选择了一个不感兴趣但还是在能力范围内的专业,这对社会的影响还算是小,但如果让一个平时数学不及格的学生,选择一个需要精密计算的学科比如会计学或者让那些没有生物学知识基础的文科生去学护理给病人打针,这境况着实令人堪忧啊,难怪现在的护士给病人打针时一针打错,连打好几针的都有,这景象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啊。而我们面对这一现象,不能仅仅只是感叹一番就算了,更重要的是解决它,因为谁也说不准哪一天你也会碰上这样的事情,因此,改善社会这个大环境人人有责。可能你正因你选择了一个热门专业而欣喜,可能你的父母也因你做了一个在他们看来较为明智的选择而倍感欣慰,但我想说的是,你是否有信心承担起这份专业所赋予你的责任呢。
人身上的野蛮的兽性真是可憎,不过,当它以赤裸裸的面目出现时,我们还可以从精神生活的高度去看它,藐视它,于是,不论一个人是倒在了它面前还是抵制住了它,他还是和原来一样。然而,当这种兽性蒙上了一层充满了诗意的美丽的外衣,要求我们崇拜它时,我们就会整个被它吞噬,对他敬若神明,再也分不清好坏。人都有欲望,只是有些人把这些欲望显露在外,以正大光明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有些人,表面上对这些欲望嗤之以鼻,实则比那些显露在外的人更加贪婪。
如果他没有试图赎罪,他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罪孽有多大。不仅如此,她也一样,永远无法感受到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多么恐怖。照此看来很多事情做与不做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即使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当你真正切切去做某件事时,你的感受也许会随着你做这件事的过程而改变,所以凡事不要轻易下结论,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很多时候,看见一些很让人无法忍受的情景时,我们会感叹说,如果我处在他或她的位置,一定坚持不下去,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人都有一种适应能力,当你处在一种你无法改变而不得不忍受的境况中时,你会选择接受它,并且能够很好的胜任它,但前提一定是当你别无选择的时候。所以,人的潜能是超出我们想象的,适时开发一下自己的潜能,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阔。
世界上有各种宗教信仰,就因为人都相信别人,而不相信自己。我对宗教并不是很了解,对宗教的形成,发展,以及至今它仍然备受推崇的原因也不十分清楚。但托尔斯泰的这句话,的确让我有所感触,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有宗教的身影,很多信徒不惜千里迢迢,越山涉水,三步一拜九步一叩的前往他们心中的圣洁之地,只为心中的信仰。固然人都需要有信仰,信仰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动力,但将心中的信仰寄托在神明而不是自己身上的行为也让我深感不解。就像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一个自己难以抉择但对自己而言又相当重要的决定时,我们也许会采用抽签等方式,并对自己这种听天由命的不作为态度冠以上帝之名,而不是再经过自己的慎重思考重新做决定,假若我们答对了,我们会感谢上苍对我们的眷顾,还有的甚至会去寺庙、教堂还愿,从此便有了自己对神明的信仰。而如果我们答错了,我们就会将其归咎于自己的坏运气,这会儿似乎就没想到神明了,不免有些可笑。我想信仰自在我们的灵魂之中。
家
巴金的家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期,在那个战火纷飞、人心惶惶的年代,一群具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如何用自己的行动踏破封建思想的最后一道藩篱的,他们是可爱的,也是可悲的,但我们想他们最终是幸福的。他们也曾困惑过,但他们最终毅然决定奔向世界的主文化之中,他们说即使是踩着他们的尸体过去,我们也毫不犹豫。多么壮烈!我也深深被他们的精神所鼓舞,我想正是有了他们这样一批先驱,后来的人们在与封建礼教作斗争时才会这样奋不顾身,我们新中国的建设才会如此如火如荼。然而新事物的发展一开始总是曲折的,甚至有的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但它的前途是光明的,只有坚定不移的朝前走去,我们才来挽救更多的生命。这就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好比如,当我们无故挨打了,一个人不去反抗而期待有人会来反抗好摆脱目前的处境,第二个人出于第一个人同样的想法也不反抗……如此下去,我们会始终处于压迫之中,只有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反抗意识,踏出第一步,我们才能迎来光明。因此一个不好风气的长期盛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的。书中的故事主要是围绕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展开,他们出生于一个封建氛围比较浓厚的官僚家庭,觉新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兄长,本来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由于性格上的逆来顺受,任由他的爷爷,即这个封建家庭的大家长来安排他的命运,使他过上了在他的爷爷看来该有的生活,最终他被迫娶了一个他不爱的女人,而抛弃了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了解他、理解他的梅,而梅也由于自己母亲的妄意安排,嫁给了一个婚后不到三年就早逝的丈夫,悲惨的过了一生。然而他娶的女人瑞珏用尽自己的一生来替他分忧,但还是由于他的不敢反抗,使得瑞珏在生下第二个孩子由于失血过多而不幸身亡时,都没能与他见一面。觉民是和觉慧一样具有反叛精神的青年学生,但觉民对进步思想的渴望要弱于觉慧,觉慧在经历了鸣凤(一个他喜欢的丫鬟)、梅、瑞珏的死,以及家里的种种令他反感的风气后,毅然决定离家出走,去往上海,一个进步思想比较浓厚的大环境中去,故事就以觉慧的出走作为结局。当然这个故事并没有因此结束,渴望自由的人们的脚步不会因此而驻足。
第四篇:《藏獒》读后感
《藏獒》读后感
《藏獒》读后感1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令人尊敬的,她无论是在人类社中,还是在动物世界里,都如一朵花般,绽放的那样美。
《藏獒渡魂》是沈石溪动物小说集其中的一部,让人敬畏生命,热爱自然,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藏獒是种野性十足的狗,时常以欺负弱小的动物取乐子,甚至有时还会向自己的主人吼叫。所以人们只得在藏獒出生满49天时与喝奶的小羊一起圈养,使其性子温顺,这便是”藏獒渡魂”。
曼晃就是一只渡魂失败的藏獒,欺负小动物都是家常便饭,也会野蛮无理的对付人类,那吼声把人吓得面如土色。主人不得把曼晃送到动物园,在去动物园的路上偶然遇到一只饥肠辘辘的雪豹正准备攻击一只骨瘦如柴的母崖羊。
只见雪豹如见了宝贝似的,两眼冒着绿光,虎视眈眈的望着母崖羊,而母崖羊却纹丝不动,还摆出了要与雪豹抗挣到底的架势,傲视的望着雪豹。
雪豹呲着牙发出了低吼声做出了扑咬的姿势,曼晃的突然出现,让雪豹意识到要想独享美味,必须解决掉这个家伙。
曼突然朝雪包容撞去,似乎是为美味佳肴而战斗,只见它张开大嘴跳了过去,拼尽全力地用嘴去咬雪豹,而雪豹却不甘示弱,藏獒虽然厉害,却敌不过雪豹,雪豹凭着自己强大的豹威让曼晃败下阵来,一步步把曼晃逼向悬崖边缘。
这时母崖羊身后的草丛动了一下,一个湿露露的'小脑袋探了出来,原来这是一只刚刚做了母亲的羊妈妈,它之所以不会落慌而逃,只是为了保护她的宝宝,母崖羊看了眼小羊,双眼闪动泪花,无声的闭上眼睛,毅然地转过了身子。
就在雪豹高高举爪子要拍死曼晃时,母崖羊忽然暴起,使劲地向雪豹撞去,毫无防备的雪豹被撞下了悬崖,它与雪豹同归于尽了。
这时小羊奶声奶的叫着,似乎是在呼唤妈妈,它不知道妈妈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自己,更不知道妈妈在再回不来了。出乎意料的是曼晃并没有吃掉小羊,而是把小羊叼到我身边。经过这件事,曼晃好似换了个狗似的,虽然还是那么勇猛,但不会再欺负弱小和吓唬人类了。
爱就如火焰般激情澎湃,可以融化一切,而世间的母爱却不同,它既可怕又温柔,可怕到还失去生命都无所畏惧;温柔到让你在黑暗中找到光明。
爱是相互的,我爱你,你更爱我,就如镜子般,把你的爱反射给别人,同样也把别人的爱反射给你,我也会用我的心去温暖妈妈的心。
《藏獒》读后感2
“獒”,大的猛犬,可用作猎狗。这是字典上的解释。
藏獒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猛犬,敢只身与狼群周旋,两条藏獒联手可猎杀成年山豹,是世界闻名的优秀猎犬。
在藏族的传说里,藏獒是天上一位战神因噬杀成性触犯天条而被贬到人间来的,所以藏獒性情暴戾残忍,身上有一股浓重杀气,必须在其出生满七七四十九天时,将其与一只还在吃奶的羊羔同栏圈养;羊是温柔娴静平和顺从的动物,四十九天大的藏獒与羊羔共同生活,目的就是要减弱杀气,用温婉的羊性;中淡藏獒身上那太过血腥的獣性。这就是所谓的藏獒度魂。
经过七七四十九天,要是藏獒与羊羔和睦相处,就算渡魂成功,被称为家魂犬。渡魂成功的藏獒,保留勇猛强悍的秉性,却又具备顺从忍耐的美德,即可调教为忠于职守的牧羊犬,亦可训练成叱咤风云的狩猎犬。
并非所有的藏獒都能经受渡魂的考验成为家魂犬,事实上只有百分之五十的藏獒能渡魂成功,一半左右的藏獒都过不了渡魂这一关,有的与羊羔同栏圈养后,就像水火不相容,没日没夜地朝羊羔狂吠乱嚎,根本安静不下来;更有甚者,还会在栏圈里活活将羊羔咬死,这当然是渡魂失败,成了所谓的野魂犬。它们脾气暴躁很难进行调教,不仅会伤害牛羊猪等家畜,有时甚至会伤及豢养它的主人。
在当地,渡魂成功的藏獒,身价极高,牙口一岁的家魂犬,可卖到五千元。而渡魂失败的藏獒,却被当作废品处理,品相再上乘的野魂犬,也卖不出价,随便给几十元,主人就会让你牵走,比买一条菜狗也贵不了多少。
看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藏獒渡魂》,我才知道培训出一条优秀合格的藏獒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条件对于生性凶猛的藏獒是多么的苛刻!但毕竟还有合格者,说明并不是做不到,而是“吹尽黄沙始见金”,能够坚持到最后的才是最好的!
其实,“渡魂”这个道理也同样也适用于人。人的本性都有善、恶的一面,如能扬善避恶,则善莫大焉,如果管不住自己,任人性中恶的一面张扬发散,则会酿成许多祸事,到那时就不是像藏獒渡魂不成功卖不上价格那么简单,祸及的不仅是个人还有社会!
我们每个在人际交往时,在待人接物上,在处理事情时……,都要克制、把握住自己,控制好言行举止,只有管得住自己、克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被人尊重的人。
有一位智者言论道:“和气至祥,戾气至殃。”
也许有时克制自己是一种忍耐,但忍过去,才会是海阔天空!
《藏獒》读后感3
读这本书,我不问作者出处,不谈主旨情感,就是很简单的来看这本书。我不会像文人墨客一样做笔记,摘抄句子。我要的只是阅读中的酣畅淋漓,一口气读完,读的如痴如醉。我写的是这本书的读后感,我不写复杂的句子解析,词语的妙不妙。我喜欢的就是这本书仅此而已。
爱狗吗?现在有很多人爱狗,养的都是宠物狗,它们温顺而可爱,我也很喜欢,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狗,它们有着最原始的狂野,有着所有狗狗的忠诚,甚至更胜一筹,它们就是藏獒。是世界上最大的狗。吼如狮,形如虎,行如豹。基本上一半的大型犬都是由纯种的藏獒演变而来。现在纯种的藏獒已经不多见了。多数都在西藏。
这个故事就是在这里发生的。在那个地方,藏民将它们视为一家人,藏獒也一直用生命守护着它们的主人。那里有一群狗,称为领地狗。由獒王带领守护羊群,领地和人。它们一直和狼群做斗争。直到有一天,父亲来到了这个草原,一切都不平静了,故事就是由父亲带起来的。
父亲的一生都献了藏獒。这本书泪点真的很多,也有很多让人无奈的地方,看到这里,都想进到书里,帮他们一把。藏獒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有一个片段,大雪封山,有好多藏民被困,也有无数的羊死亡。还爆发了狼灾。在一个帐篷了,四个人,两条獒已经饿得奄奄一息。母獒果日是一条哺乳期的藏獒,她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六条生命,自己一点东西也没有吃。
藏獒可以把自己的脂肪,营养转化成乳汁,她坚持了三天三夜,终于等来了救援。在这几天了,藏民们把她的乳汁都吸干了,她还是坚持的喂,最后流出来都都变成了血水。最后六条生命都活了,但是她却死了。藏民们抱着她哭,我也哭了。
这就是狗啊,这就是藏獒。它们只坚持自己想守护的,只为了自己的信念所付出。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在情感上作者并没有用太多的语言直接描述,他只是单纯的在讲一个故事而已,但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眼泪。有时候人类都不能这样这样,但是它们可以。我自幼便喜欢狗,我明白当自己的伙伴死去时的痛苦。狗狗是我们的伙伴,可能狗狗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但是对于它们来说,你却是它们的全部。
《藏獒》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好多。我的感觉就是读完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种震撼心灵的美感。这本书虽不是什么名著,但仍是一部经典之作。好书并不是因为是谁写了条,或者只要他的作者有名,写的书才是好书。好书对于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就像是你喜欢吃苹果,他喜欢吃葡萄一样。好书就是可以触动你的心灵,引起你的共鸣。就好像是这本书,成功的打动了我。
所谓獒,吼如狮,形如虎,行如豹。忠于人也。
第五篇:《藏獒》读后感
《藏獒》读后感
吕书彪 37
藏獒是由一千多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巨型古犬演变而来的高原犬种,是犬类世界唯一没有被时间和环境所改变的古老的活化石。它曾是青藏高原横行四方的野兽,直到六千多年前,才被驯化,开始了和人类相依为命的生活。
在作者杨志军的笔下,獒王虎头雪獒、冈日森格、黑色的狮头母獒那日以及它的同胞姐姐果日、以前的饮血王党项罗刹后来的多吉来吧等等在征服与被征服中,在自信豪迈与威严杀气中,在剽悍不羁与忠于规则中,用威风凛凛的刀牙、奋不顾身的抓扑,完成自己的使命。
《藏獒》的整个故事,是通过第一人称“父亲”来写作的。然而并不拘泥于此,作为人是无法参与到藏獒的思想活动中的,所以许多的场景直接使用了藏獒的视角。作品不断变换着这样的叙事口气,却很自然流畅。故事着力描写了“父亲”作为一个外来的汉族记者孤身一人来到藏边的草原上,努力同藏民打成一片的同时,顶住了其他汉族工作人员的压力,收养了一只藏民包括当地藏獒都很排斥的外来藏獒“雪山狮子”。他从死亡边缘把这只被当地藏獒几乎咬死的藏獒拉了回来,精心的护理,使它重新站立起来。而“雪山狮子”也同样回报了父亲,履行了藏獒的义务,成为了一只出色的藏獒,最终成为獒王。但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一头饥饿的雪豹偷袭了牧羊人的羊群并咬死了一头羊,幸亏藏獒及时发现,阻止了雪豹的偷袭,使羊群免受进一步的损失。在保护羊群的过程中,藏獒与凶猛的雪豹进行了殊死搏斗,藏獒不顾自己伤痕累累,紧紧地咬住了雪豹的脖子,最后终于咬死了雪豹,但是自己也因失血过多而死去了。
我见过的藏獒是在网上看到的马俊仁养的藏獒。并不知道它是一种凶猛野蛮的高原动物。从《藏獒》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藏獒,知道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犬种之一,被称为“犬类活化石”。藏獒曾是青藏高原上横行四方的野兽,直到六千多年前才被人们驯服,开始与人类相依为命的生活。公元1240年,成吉思汗组建了一支拥有3万头藏獒的队伍横扫欧洲,立下了赫赫战功。它外貌凶猛,就像狮子,但是它却是人类的朋友,有着忠诚、勇猛、坚韧等优良品质;它是聪明的,可以很快分清你是它的朋友还是敌人;它是善解人意的,可以很快的明白你的意思,同时它还是忠诚的,会为了保护自己的主人与领地而奋不顾身,直至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我赞赏藏獒的忠诚,藏獒的勇猛,藏獒的聪明、独力、意志坚强。它们是有思维、有情感的。它用尾巴表达它内心情感的变化,将保护主人,保护主人希望保护的一切作为自己一生的责任,成为了人类伙伴中无可挑剔的楷模。藏獒从没想过人应该记住并感谢它们的恩德,反而总是希望自己记住并报答人的恩德,这就是藏獒。或者说,有恩不报的不是藏獒,施恩图报的也不是藏獒。
藏獒就是这样一种猛兽,把职守看得比生命重要。永远不想着自己,只想着使命;不想着得到,只想着付出;不想着受恩,只想着忠诚。牧人们形容一个坏蛋,就说他坏得像恶狼;形容一个好人,就说他好得像藏獒。藏獒它精忠报主,英勇无畏。藏獒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战。藏獒以道为天,它的战斗是为忠诚、为道义、为职责。
“藏獒”中蕴含着很浓的精神。这种高原动物身上所具有的人类传统的尊严、责任和忠诚等美好品德,代表着一种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独善其身的精神。在那个利益纷争的社会,它是干净的。比如说,藏獒从不乱咬人,从不争抢别人家的食物,但是当外人侵犯到他的主人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虽然比较凶猛,但却是有规则、有秩序的。作者以人性化的手法描写“獒性”,其实也是用“獒性”呼唤人性。獒性是对狼性的反动,也是人性指标的另类显示,是我们极端缺乏的道德良心的体现。作者写藏獒,也有一种用动物启蒙人类的冲动。藏獒是一种高素质的存在,在它身上,体现了青藏高原壮猛风土的塑造,集中了草原的生灵应该具备的最好品质:孤独、冷傲、威猛和忠诚、勇敢、献身以及耐饥、耐寒、耐一切磨砺。它们伟岸健壮、凛凛逼人、疾恶如仇、舍己为人,是牧家的保护神。说得绝对一点,在草原上,在牧民们那里,道德的标准就是藏獒的标准。很显然,作者书中写的“獒性”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当代人类所日益缺乏的美好品德。而集勇毅、果敢、深情、忠贞于一身,集一切真善美于一身的藏獒,不但成了獒的精神象征,也是作者杨志军的精神倾向,更是真正人类的精神象征。他们传达着作者心目中真正人性化的概念,是作者心目中理想世界的精神形象。而这忠诚、贞烈、勇敢、刚毅又是由着“责任”这个藏獒古老的遗传、本性的接递所爆发出来的性格的表现和精神的再生。这“责任”不但是藏獒的,更是人类的;是一只藏獒为着獒群和人类、为着种族和草原的,更是一个人为着人类和社会、为着自然和灵魂的。于是,藏獒便不仅仅是一种动物了,而是上升到人性高度的生灵了;人也不仅仅是狭隘的人了,而是将自己融入万千生灵的大家庭,融入到天地自然的环抱中的一个既平凡又独特的儿子了。每一个人都应如同藏獒一样,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历史重任,为着这神圣而光荣的任务执着向前!通读全书后,掩卷长思,我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感触,具体讲就是要学习藏獒身上的优点,即以彼之长,补己之短。身处人类社会,面对人类群体,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文章给了我很深的启迪,让我知道了许多的道理。
藏獒代表着一种精神,代表着一种文化,代表着一种哲学。藏獒的智慧是生存的智慧,是竞争的智慧,是强者的智慧,是成功的智慧。我们不妨换上一双獒眼去看世界,用藏獒一样的优秀品格和职业精神去面对社会,用藏獒一样的良好心态和强健体魄去搏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