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文章标题: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两会”期间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重要论述,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
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十分全面、系统而且精练、准确。虽然只有短短的百十来字,但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既涵盖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主要方面,同时也凝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涉及到了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等多方面的道德准则,并且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关的价值取向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也都包含于其中。它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到xiexiebang.com]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状况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嬗变,对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无可避免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也有消极不良、腐败堕落的。而这些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造成了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在某些情况下的混淆不清,致使人们的荣辱观发生了某些畸变与偏差。如:对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甚至在言行上有损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尊严;将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视之为不合时宜的“傻冒”行为,而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则被认为是出自“人的天然本性”,具有“合理性”;更有少数人以违法乱纪、挥霍浪费、骄奢淫逸来显示其拥有的特权与显赫地位,等等。这些,不仅使某些干部走上了背离党和国家、背离人民的犯罪道路,也对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清除的障碍。“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直接针对和纠正的就是这些美丑、善恶、真伪不分的情况。胡锦涛同志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八荣八耻”的概括,划清了大是大非的界限,褒奖了真善美,贬斥了假丑恶,有助于各级干部、党员、人民群众及广大青少年伸张正气、抵制邪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这对于建立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历史事实表明,每当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时期,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精神支柱的力量是尤其不可或缺的,正确的荣辱观就是这一精神支柱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与社会主义市
第二篇: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文章标题: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两会”期间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重要论述,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十分全面、系统而且精练、准确。虽然只有短短的百十来字,但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既涵盖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主要方面,同时也凝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涉及到了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等多方面的道德准则,并且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关的价值取向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也都包含于其中。它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秘114网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到文秘114网]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状况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嬗变,对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无可避免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也有消极不良、腐败堕落的。而这些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造成了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在某些情况下的混淆不清,致使人们的荣辱观发生了某些畸变与偏差。如:对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甚至在言行上有损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尊严;将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视之为不合时宜的“傻冒”行为,而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则被认为是出自“人的天然本性”,具有“合理性”;更有少数人以违法乱纪、挥霍浪费、骄奢淫逸来显示其拥有的特权与显赫地位,等等。这些,不仅使某些干部走上了背离党和国家、背离人民的犯罪道路,也对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清除的障碍。“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直接针对和纠正的就是这些美丑、善恶、真伪不分的情况。胡锦涛同志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八荣八耻”的概括,划清了大是大非的界限,褒奖了真善美,贬斥了假丑恶,有助于各级干部、党员、人民群众及广大青少年伸张正气、抵制邪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这对于建立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历史事实表明,每当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时期,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精神支柱的力量是尤其不可或缺的,正确的荣辱观就是这一精神支柱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市场经济的联系是内在的、不可分的,它不仅仅在于提倡一种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价值导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挥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指导、规范、调节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指南。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再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社会规范的调节作用。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要有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其最基本的价值就是社会规范的“调节功能”。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社会规范呈现纷杂化趋向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使社会生活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并通过这种共同的规范去调节人们的行为,使整个社会生活保持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之中。而这种有序的社会状态,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鲜明提出,可以使人们能够按照这种社会规范的要求,不断地衡量和测定自己的行为,或坚持、或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向,力图不断地同社会规范的要求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一种有序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
总之,我们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倡导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大力提倡、学习贯彻“八荣八耻”荣辱观的过程中,随着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共同践行、自觉行动,我们深信,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激励我们奔向新的精神高地,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第三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txt如果不懂就说出来,如果懂了,就笑笑别说出来。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幽默就是一个人想哭的时候还有笑的兴致。
二、运用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分析说明我们党在当前形势下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在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大背景下,胡锦涛又借助于同民主党派交流谈话的机会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有针对性地,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在其中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八荣八耻”可以说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从人们的思想认识上入手,荡浊扬清,树立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稳定的、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社会存在;③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相适应。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①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②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③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力量,而新的、进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同唯心史观把某种精神因素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和动力,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
2.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但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的功能。
(1)不同步性。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意识形态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阻碍社会发展;有时又会预见到社会存
在未来发展趋势,推动社会发展。但这只是相对的,过时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新的意识形态也只是在历史条件具备时才可能产生。
(2)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意识形态,在内容上会吸收、保留以往的某些意识形态材料,“古为今用”;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推陈出新”。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这种继承性造成了意识形态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3)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对经济及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
3.意识形态的功能
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由于每一社会形态中往往存在着反映新、旧和现实社会的三种意识形态,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展开斗争。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这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武装、感染、教育和引导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关材料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胡锦涛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精神,又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和新阐发,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这四条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集中概括。在当今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热爱祖国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无上光荣和最大幸福;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倡的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以崇尚科学为荣”里所讲的科学,是指包括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团结互助作为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突出体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其中也蕴涵有中华民族优秀伦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直接传承,并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条主要是针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道德失范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3.现阶段提出荣辱观的必然性
第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4.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它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人类传统荣辱观念的积极因素,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共同
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的共同愿望。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它的根本属性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胡锦涛同志概括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新概括。“八荣八耻”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整体内容,全方位体现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
5.“八荣八耻”构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体系
“八荣八耻”中的每一条都是有所值,也是各有侧重的,其内容和价值取向可简单分析如下:
第一条是国家观,强调必须热爱祖国不能危害祖国;
第二条是人民观,强调必须服务人民不能背离人民;
第三条是科学观,强调必须崇尚科学不能愚昧无知;
第四条是劳动观,强调必须辛勤劳动不能好逸恶劳。
国家观、人民观、科学观、劳动观是事关国家、民族、社会和人生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问题。
后面的四条,则具体涉及人我观、义利观、法纪观、生活观。这八个观就构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体系。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了时代所产生的问题的症结,并指明了解决的途径。它不仅是一个普通的道德标准,而且也是一个包括法律、道德和信念三个层面的公民生活规范。
6。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第四,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第五,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第六,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
【命题视角点拨】
由上述考点背景资料的分析可知这个知识点是特别重要的,是今年的热门考点,希望考生严加关注。命题的思路是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原理相联系出题,同时也会联系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是一道综合性的材料题。
第四篇:师生践行“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师生践行“八荣八耻”共树社会主义荣辱观
红光农场子弟校中学部
胡锦涛同志“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用简洁概括的语言明确了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红光农场子弟校中学党支部、团委在组织师生学习“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向全校师生发出了8条倡议:
1、爱国爱校爱集体,勇敢肩负起当代青年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不做有损于国家、学校和集体利益的事情。
2、服务社会,服务同学,服务他人,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不计个人得失,在奉献中体现自身价值,反对自私自利。
3、崇尚科学,刻苦学习,砺练本领,增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反对愚昧无知。
4、勇于攀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自强自立,反对好逸恶劳。
5、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互助进步,教学相长,反对不文明行为。
6、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共建和谐校园,反对迟到、早退、缺课、违纪现象。
7、共创节俭校园,弘扬艰苦奋斗作风。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坚决反对大手大脚、挥霍浪费享乐之风。
8、营造健康、文明、积极的校园文化,坚决抵制庸俗、低级、堕落的文化。
这一活动使师生们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得到增强,让“团员争先锋,永远跟党走”不仅仅作为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广大师生心中的一种信念、一种追求。
第五篇:八荣八耻心得体会--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心得体会--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人民意愿,就必定赢得人民支持、受到人民拥护。
总书记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总书记同志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天天面对,事事相关,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
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安排部署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展开,随着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共同践行、自觉行动,我们深信,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激励我们奔向新的精神高地,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