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06:3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第一篇: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

姓名:吴泽永

学号:20081509

学院:文史学院

专业:新闻学

2011年2月15日

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

前言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处于边缘位置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在农村生活多年的经验并加以深入思考,理论结合实际精心撰写了本文。简要论述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原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其言论无论多么精妙都只是高阁之谈,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

本文以湖南省靖州县新厂镇营寨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笔者认为或多或少有其合理之处。

一、营寨村简述

新厂镇营寨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地处靖州县边陲,与通道县县溪镇接壤。全村共六个自然团,2000名多村民。营寨村是典型的山地村,交通极为不便,境内没有大河和水路航道,目前全村也还没有一条正式的公路,通往镇政府驻地的公路正在铺筑当中,工程竣工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多年以来当地村民都是经过泥泞的盘山公路去往通道县县溪镇,而很少再到新厂镇赶集。该村的落后与闭塞全县闻名,虽然如此,由于当地村民勤劳能干,坐山吃山也是温饱有余,这些年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当地的香菌种植产业。该村相当一部分的村民都从事香菌种植,尤其是上营寨和下营寨更胜一筹。香菌种植给该村带来的财富一时间还难以统计到具体的数字,但是,自从种植香菌以来村内面貌的改变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时显著的。

与此同时,香菌种植业给该村的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的破坏。极不符合“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十六字方针的“村容整洁”一条。

二、营寨村环境恶化的现象、特征及危害

(一)营寨村环境污染现象简述

营寨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为突出。笔者便有深刻的体会。从前的青山绿水被糟蹋得遍体鳞伤满目疮痍不堪入目。

该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区域呈带状分布,而又以有居民带更胜。营寨村各个自然团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小溪,或穿团寨而过,或绕团外而流,这些水量并不丰富的溪流是当地主要的水源,不仅灌溉农田,还为当地居民提供涤衣洗菜之便。营寨虽处于闭塞之地,但山水田园风光清秀无比,民养自给有余。但是现在已经俨然不是那般模样,小溪里沉积了厚厚的淤泥,烂橘子烂菌包破塑料袋将溪水堵得水泄不通,部分流段出现断流现象,如厕后使用过的卫生纸等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并统统倾泻于小溪当中,不但有碍观瞻,时间一长臭味熏天。

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当地村民却不以为然,得过且过,放任自流。还在门前溪流中喂养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鸭粪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们还在这样的水质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据食物链的原理,最后伤及当地居民在所难免。

(二)营寨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1、污染来源单一。污染源主要是当地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如烂菌包。烂塑料袋、如烂水果、洗衣污水等。

2、主要表现为水源污染。几乎所有的垃圾都排泄到小溪里,远远超过了溪水的自净能力。

3、污染区域集中于居民区及河湾处。很多居民为图方便就近倾倒垃圾,所以很多门前的溪水流段都堆积了很多垃圾废物。溪水拐弯处则沉积了大量的垃圾。

4、污染时间的全年性。以前每逢夏季溪水涨水的时候,由于水量增大流速加快,溪水会把沉积下来的垃圾冲走,但是最近这些年由于河道淤塞严重,垃圾数量剧增等原因溪水已经无力带走沉积多年的垃圾,因而污染的时间由原来的季节性污染转变为全年的污染。

5、治理的艰难性。环境破坏了需要治理,但是农村环境的治理起码受到一下两个因素的制约:

(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维护还缺乏认识。

(2)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奇缺。污染起来是举手之劳,而要治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规模的治理、清除和保护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是不现实的。

(三)营寨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这样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被污染的小溪内鱼虾几乎灭绝。

2、不利于饲养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人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人所食用的是在污染的环境下成长的家禽家畜,是污水洗涤后的蔬菜;人们所呼吸的是恶臭难闻的被污染后的空气。

4、间接危害到城市区域。当地被污染的农产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间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环境换取的繁荣一定是不持久的。总有一天人们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它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6、对当地形象影响不好。环境的破坏时人们素质低下的表现。

总而言之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时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重视,抓紧治理。

三、营寨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纵然是困难重重,总不能因噎废食。权衡利弊,人们还是支付不起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只影响一个人,而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今后的子子孙孙„„

治理环境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既然是要治理那么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方法。在提出具体方案之前笔者认为还需要花一些篇幅来论述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我们制行动方案时有宗法可循。

笔者认为有关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措施,这样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方法。例如营寨村是一个贫困山区在财力上无法安排专门的环卫车辆就不要做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应当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解决类似问题。

(二)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脱离了群众,一切都是空谈,毫无价值。

(三)从根本入手,标本兼治。这个根本就是要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河山的精神,杜绝不良卫生习惯,积极爱护公共环境。人的觉悟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再做有害生态环境的事,环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护好。

(四)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是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根据上述几点原则方针,结合营寨村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从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由村委会安排人员专人专办,这项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不容放松。

(二)制定本村的环境保护日程表,具体规划每一个时段季节的环保目标。第一步是在汛期来临之前全面疏通河道;第二步应该在汛期来领之时借助水力将河道清理干净,将沉积多年的垃圾冲走;第三步应该巩固成果,积极防范,杜绝再次污染。

(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全体村名共同协商制定后严格执行。

(四)责任到户,责任到人。每户居民负责自家门前路段流域的环境卫生。

(五)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设卫生监督员巡视本村卫生。污染公共环境者应给予一定的罚款。

(六)探索新的运作模式。一个村可以成立一个环保合作组织,每个组设分理处。每个自然团应该选择合适场所作为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场应远离居民区。实行“户、团、村”模式,户分类,组回收、村收购。也就是说每户居民事先将

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废弃物分离出来以适当价格卖给环保合作组织,然后每个组派专人定期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储存,最后由村统一再能行二次回收并转运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于本村环境保护的日常开支。

(七)开展卫生评比工作。在本村辖区范围内的各个小组或自然团之间进行卫生评比工作,定期评比一次,评比的内容主要是看该团(组)的公共卫生情况和村容村貌是否整洁,评比出最佳卫生团寨和最差卫生团寨通报全村,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八)严禁在上游河段饲养或放养家禽家畜,以免动物粪便造成水质污染。以上八点只是一个框架性的建议,仅供参考,不足之处可在具体实践中补充或修改。

四、结语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并不希望生活早污浊不堪的环境当中,我们呼唤青山绿水,那就要从我们每一个做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有时候文明只是举手之劳,营寨村相较于其他村而言经济较落后,但我们必须让环保先行,保护好这原本美好的青山绿水,这或许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谓“留的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只有这样才能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恒久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别人先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_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

姓名: 李博斐 学号: 学院: 专业:

2011年2月15日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不能只是担忧与抱怨,而是要有行动,要有绿色行动。垃圾并非一无是处,废品也不是废不可用。垃圾资源化和再循环在技术上并不难,困难在于废物随手抛弃、混合堆积就成为垃圾;因此作为有教养的新世纪的文明人,我们应该参与“举手之劳”的垃圾源头分类活动,为净化我们的生存空间做一点奉献,献一片爱心。

生活垃圾是人类生活的副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一般生活垃圾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等五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现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全市年产4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两个半景山。北京的垃圾堆放场地已有4500余处,占地超过1万多亩。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经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龙织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为此,我们既要少制造垃圾,更要注重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少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饭盒等制品,多用可重复使用的制品,减少宝贵的森林资源消耗;少用塑料袋,改用购物布袋,减少城市“白色污染”的危害;购买无氟冰箱、空调等环保电器,保护大气臭氧层;少用高浓度洗涤剂,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污染源产生的渗出液经土壤渗透会进入地下水体;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您看:颐和园、北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香山、八大处林间山路上散落着和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一些游客只图自己方便,造成旅游环境污染。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

第四、土壤渣土化。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农田就会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

第五、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随着城市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而在长期堆存中只采用简单覆盖致使垃圾产生沼气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第六、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显而易见。要让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就要做好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您知道吗?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大树,可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用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以节约石英砂、纯碱等原料,还可节电;用废金属冶炼金属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还可减少空气污染;而一些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可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变成绿色肥料等。

因此,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信息网络等多种大众媒体,大力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抓紧制定适合国情有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可考虑在一些单位深入细致地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并与大家进一步讨论完善管理办法,使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尽快普遍开展。让我们共同努力,用举手之劳,推动垃圾分类回收,清除垃圾污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使上海能以崭新的面貌举办2010年世博会,同时也给我们自己提供一个优美的健康的生存空间。

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

前言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处于边缘位置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在农村生活多年的经验并加以深入思考,理论结合实际精心撰写了本文。简要论述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原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其言论无论多么精妙都只是高阁之谈,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

本文以山西省原平市班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笔者认为或多或少有其合理之处。

一、山西省原平市班村简介

原平市班村是一个名不虚传的城中村,地处原平市边陲,与通道县县溪镇接壤。全村2000多名村民。班村是典型的小康村,交通极为方便,境内没有大河和水路航道,目前全村也还没有一条正式的公路,通往镇政府驻地的公路正在铺筑当中,工程竣工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多年以来当地村民都是经过泥泞的盘山公路去往通道县县溪镇,而很少再到新厂镇赶集。

该村的落后与闭塞全县闻名,虽然如此,由于当地村民勤劳能干,坐山吃山也是温饱有余,这些年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当地的香菌种植产业。该村相当一部分的村民都从事香菌种植,尤其是上营寨和下营寨更胜一筹。香菌种植给该村带来的财富一时间还难以统计到具体的数字,但是,自从种植香菌以来村内面貌的改变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时显著的。

与此同时,香菌种植业给该村的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的破坏。极不符合“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十六字方针的“村容整洁”一条。

二、营寨村环境恶化的现象、特征及危害

(一)营寨村环境污染现象简述

营寨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为突出。笔者便有深刻的体会。从前的青山绿水被糟蹋得遍体鳞伤满目疮痍不堪入目。

该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区域呈带状分布,而又以有居民带更胜。营寨村各个自然团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小溪,或穿团寨而过,或绕团外而流,这些水量并不丰富的溪流是当地主要的水源,不仅灌溉农田,还为当地居民提供涤衣洗菜之便。营寨虽处于闭塞之地,但山水田园风光清秀无比,民养自给有余。但是现在已经俨然不是那般模样,小溪里沉积了厚厚的淤泥,烂橘子烂菌包破塑料袋将溪水堵得水泄不通,部分流段出现断流现象,如厕后使用过的卫生纸等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并统统倾泻于小溪当中,不但有碍观瞻,时间一长臭味熏天。

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当地村民却不以为然,得过且过,放任自流。还在门前溪流中喂养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鸭粪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们还在这样的水质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据食物链的原理,最后伤及当地居民在所难免。

(二)营寨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1、污染来源单一。污染源主要是当地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如烂菌包。烂塑料袋、如烂水果、洗衣污水等。

2、主要表现为水源污染。几乎所有的垃圾都排泄到小溪里,远远超过了溪水的自净能力。

3、污染区域集中于居民区及河湾处。很多居民为图方便就近倾倒垃圾,所以很多门前的溪水流段都堆积了很多垃圾废物。溪水拐弯处则沉积了大量的垃圾。

4、污染时间的全年性。以前每逢夏季溪水涨水的时候,由于水量增大流速加快,溪水会把沉积下来的垃圾冲走,但是最近这些年由于河道淤塞严重,垃圾数量剧增等原因溪水已经无力带走沉积多年的垃圾,因而污染的时间由原来的季节性污染转变为全年的污染。

5、治理的艰难性。环境破坏了需要治理,但是农村环境的治理起码受到一下两个因素的制约:(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维护还缺乏认识。

(2)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奇缺。污染起来是举手之劳,而要治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规模的治理、清除和保护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是不现实的。

(三)营寨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这样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被污染的小溪内鱼虾几乎灭绝。

2、不利于饲养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人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人所食用的是在污染的环境下成长的家禽家畜,是污水洗涤后的蔬菜;人们所呼吸的是恶臭难闻的被污染后的空气。

4、间接危害到城市区域。当地被污染的农产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间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环境换取的繁荣一定是不持久的。总有一天人们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它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6、对当地形象影响不好。环境的破坏时人们素质低下的表现。

总而言之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时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重视,抓紧治理。

三、营寨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纵然是困难重重,总不能因噎废食。权衡利弊,人们还是支付不起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只影响一个人,而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今后的子子孙孙„„

治理环境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既然是要治理那么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方法。在提出具体方案之前笔者认为还需要花一些篇幅来论述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我们制行动方案时有宗法可循。

笔者认为有关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措施,这样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方法。例如营寨村是一个贫困山区在财力上无法安排专门的环卫车辆就不要做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应当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解决类似问题。

(二)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脱离了群众,一切都是空谈,毫无价值。

(三)从根本入手,标本兼治。这个根本就是要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河山的精神,杜绝不良卫生习惯,积极爱护公共环境。人的觉悟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再做有害生态环境的事,环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护好。

(四)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是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根据上述几点原则方针,结合营寨村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从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由村委会安排人员专人专办,这项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不容放松。

(二)制定本村的环境保护日程表,具体规划每一个时段季节的环保目标。第一步是在汛期来临之前全面疏通河道;第二步应该在汛期来领之时借助水力将河道清理干净,将沉积多年的垃圾冲走;第三步应该巩固成果,积极防范,杜绝再次污染。

(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全体村名共同协商制定后严格执行。

(四)责任到户,责任到人。每户居民负责自家门前路段流域的环境卫生。

(五)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设卫生监督员巡视本村卫生。污染公共环境者应给予一定的罚款。

(六)探索新的运作模式。一个村可以成立一个环保合作组织,每个组设分理处。每个自然团应该选择合适场所作为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场应远离居民区。实行“户、团、村”模式,户分类,组回收、村收购。也就是说每户居民事先将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废弃物分离出来以适当价格卖给环保合作组织,然后每个组派专人定期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储存,最后由村统一再能行二次回收并转运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于本村环境保护的日常开支。

(七)开展卫生评比工作。在本村辖区范围内的各个小组或自然团之间进行卫生评比工作,定期评比一次,评比的内容主要是看该团(组)的公共卫生情况和村容村貌是否整洁,评比出最佳卫生团寨和最差卫生团寨通报全村,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八)严禁在上游河段饲养或放养家禽家畜,以免动物粪便造成水质污染。以上八点只是一个框架性的建议,仅供参考,不足之处可在具体实践中补充或修改。

四、结语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并不希望生活早污浊不堪的环境当中,我们呼唤青山绿水,那就要从我们每一个做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有时候文明只是举手之劳,营寨村相较于其他村而言经济较落后,但我们必须让环保先行,保护好这原本美好的青山绿水,这或许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谓“留的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只有这样才能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恒久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别人先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内 容 提 要

xx,坐落于xx区西北部,是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老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潜力。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xx镇外来人口急剧增多。应该说,大批劳务人员输入,对缓解xx地区的劳力需求矛盾,促进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肯定主流的同时,必须看到,由于外来人口的盲目涌入,加之管理相对滞后,也给地区就业、交通、卫生、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不少值得注意的治安问题,尤其是外来人口犯罪率居高不下,直接困扰和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切实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确保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字:人口管理

提 纲

一、xx地区外来人口现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刑事犯罪日益突出。

(二)违反<<治安管理处理条例>)居高不下。

(三)非法加工、销售伪劣产品猖獗。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发育不全。

(二)法制观念淡薄,人口素质低下。

(三)行政管理相对滞后,有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未形成合力。

四、加强外来人口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保证宏观协调控制,从机制上强化管理。

(二)加大宣教力度,提高外来人口文化素质,增强法制观念。

(三)强化行政手段,推进有序管理。

xx区xx地区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

xx,坐落于xx区西北部,是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老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潜力。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xx镇外来人口急剧增多。应该说,大批劳务人员输入,对缓解xx地区的劳力需求矛盾,促进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肯定主流的同时,必须看到,由于外来人口的盲目涌入,加之管理相对滞后,也给地区就业、交通、卫生、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不少值得注意的治安问题,尤其是外来人口犯罪率居高不下,直接困扰和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切实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确保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xx地区外来人口现状

人口大流动是伴随改革开放大潮而出现的新事物,是一股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外来人口住某些特定的场合曾被冠以“流动人口”、“盲流”、“民工潮”等称号,这之间显然是有区别的。外来人口的组成比较复杂,其主体除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专业人才和承建制单位的职工以及境外在沪人员。本文的外来人口重点指的是从行政管理角度而言,那些不具有本市常住户口,长期滞留本市,以各种合法、非法手段谋生的社会群体。

经调查,至2005年9月底,xx地区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有314xxxx(男218xxxx,女96xxxx)。其中务工者243xxxx(男146xxxx,女97xxxx),务农者24xxxx(男16xxxx,女7xxxx),从事服务业的10xxxx(男6xxxx,女3xxxx),经商者30xxxx(男19xxxx,女11xxxx),其他6xxxx(男4xxxx,女2xxxx)。

从地区治安现状来看,作案对象中外来人口所占比例大。去年1—9月份,xx派出所共刑事拘留1xxxx,其中外来人口1xxxx,占总数的83.3xxxx;治安拘留xxxx,其中外来人口 xxxx,占总数的71.4xxxx。处警告、罚款的外来人口1xxxx,遣送三无盲流人员4xxxx,其中包括送“四边”场所的有轻微违法犯罪人员1xxxx。因此,全镇在去年1—9月份共打击处理外来违法犯罪人员7xxxx,占全镇外来人口总数的2.2xxxx,而同一时期xx地区常住人口违法犯罪率仅为0.0xxxx。由此可见,外来人口的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左右xx地区社会治安的一个严峻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刑事犯罪日益突出。

去年l一9月,xx派出所破获抢劫、盗窃、诈骗等刑事案件2xxxx,其中外来人口作案达2xxxx,占91.3xxxx,其中大案占2/3以上。突出表现为:1.抢劫案件。去年l一9月,xx派出所破获的抢劫案件共xxxx,其中作案者和被害者均为外来人口的xxxx,占总数的7xxxx。2.盗窃机动车案件。去年1~9月受理的全部刑事案中有1/3以上是盗窃机动车案件,其中大部分系外来人口所为;3·街头诈骗案件仍屡见不鲜。有些外来人口看准上海中老年人贪小的心理,用“金元宝”、“秘鲁币”、“劳力士表’’等各种手段骗取钱财,而当受害者发现上当受骗时,作案人早已逃之天天,所以给案件侦破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违反<<治安管理处理条例>)居高不下。

在查获的聚众赌博、结伙斗殴、卖淫嫖娼等危害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对象中,外来人口占了相当比例。2003年,xx派出所共查处违反治安管理对象10xxxx,其中外来人口6xxxx,占63.5xxxx;2003年有处16xxxx,其中外来人口12xxxx,占73.6xxxx,增加了10.0xxxx百分点。而去年1—9月份,共查处8xxxx,其中外来人口7xxxx,占85.3xxxx。此外,由外来人口经营的发廊、小饭店等有8xxxx家,并有增长的趋势,而这类场所正是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贩毒等违法犯罪的孳生地。‘

(三)非法加工、销售伪劣产品猖獗。

部分外来人员为争取暴利,置国家法律、法规、人民的生活安全于不顾,在租赁的房屋中,加工劣质豆制品、制造假酒、假味精、假证件等,严重危害了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管理秩序。有关部门虽然进行了查处,但查处的力度不够,未能形成威慑力。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发育不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只有人口的自由和合理流动才能给市场带来活力,这既是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必要条件和操作运行的必然结果,义是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二大支柱之一劳

动力市场建立的前提条件。然而xx地区乃至×××和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作为市场首要资源的大量流动劳动力由于地区分割或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或放任不管,导致宏观控制乏力和微观配置失调,出现了一定范围的“真空地带”和某种程度的无序状态。况且,即使xx地区建立了自身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如此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也终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xx地区外来人口盲目无序地涌入和难以消化成为必然。难以消化的部分一旦滞留xx,成为无固定职业和无正常收入的盲流,又极易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二)法制观念淡薄,人口素质低下。

就城市文明的历史和现状来说,低下的素质往往是导致犯罪的内在因素。外来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经调查,xx地区的外来人口中,农民占92.5xxxx,城镇无业人员占 3·7xxxx。这些人文化素质很低,小学文化者占57.1xxxx,文盲占10.3xxxx。这些人为“淘金“而来,抗争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和时有表露,起居言行与大城市文明不相合拍。加之由于自身素质低下,缺乏专业技术,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力密集型的重体力工作。这些岗位劳动强度大、工时长、待遇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牟利求富欲望膨胀,在其他消极和不良因素综合作用下,犯罪意念充斥概率加大,尤其易在相互影响中纠合抱团,犯科作乱甚至走上职业化犯罪道路。

(三)行政管理相对滞后,有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未形成合力。

旧的管理体制被打破,新的管理体制未完善,所以外来人口方面出现管理相对滞后或未能达到应有力度的情况。相对突出的是易于引起和加重治安问题的诸如外来人口文明程度不高与有关方面宣传教育不够;外来人口问题多样性与行政管理手段单一性等矛盾问题。另外,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外来人口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的事情,与本单位、本系统、本部门无关或关系不火;有的只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社会效益,对外来人口无序流入造成的后果、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外来人口增多是一种趋势,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从而影响了抓好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而且有关职能部门沟通不够,有的出现空挡,缺乏有力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措施。按有关规定,外来务工、经商等人员均需办理暂住证、务工证、健康证,但公安、劳动、工商、卫生等部门在具体执行上缺乏环环衔接和相互制约的办法和措施。

四、加强外来人口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以上粗略剖析了xx地区外来人口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等,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强化外来人口的管理,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以辩证的态度正确对待人口正常流动,既不能将之看成是洪水猛兽,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坚持“只疏不堵”、“放而不乱、管而不死,的方针,引导外来人口科学有序地流动,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服务。

(一)保证宏观协调控制,从机制上强化管理。

从宏观上建立起对外来人口的调节控制机制,将外来人口的流动控制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一定对象之中,是加强和改善外来人口管理带有根本性的措施。

1.应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调控和管理,提高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组织化、有序化程度。加快乡镇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抓紧建立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加强省(市)际间劳务协作;实行按就业需求信息发放证卡的办法,开展有序有效的管理服务,以逐渐形成“信息导向、按需流动、凭证管理、全程服务”的宏观调控机制。

2.应把外来人口的管理与城镇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起来,加强宏观规划管理。搞好调查研究和预测分析,根据工业和城建发展的需要规划可容纳的外来人口的数量,根据这个数量扩建外来人口的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增强城镇的负荷能力。这样,既可以防止城镇基础设施“超载”,义可以为外来人口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也便于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达到全面开放、计划管理、管而不抑的局面。

3.对房屋租赁,按照“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积极推行个体旅馆式管理办法,建立房东自管队伍,实行派出所(警署)与房东,房东与承租人两级签约,落实外来人口来报去销的申报制度、有验制度、联系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将房东的责任、权利、义务统一起来。

(二)加大宣教力度,提高外来人口文化素质,增强法制观念。

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外来人口自我制约、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意识并为之努力,消除和抑制违法犯罪心理,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经济建设。因此,首先要抓好宣传,充分运用广播、画栏、板报、会议、检查、整治、暂住登记、用工管理等多种手段和渠道,对外来人口进行形势、政策、时事、治安等各方面的宣传灌输,以调动他们关心时事政治、国家大事和经济建设的兴趣,提高观察视野和分析能力,增强法制观念:其次,要抓好教育,包括语言、卫生、计划生育和法律常识等,可以通过开办民办学校等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使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适应大都市的生活方式和节拍。

(三)强化行政手段,推进有序管理。

1.组合各个方面落实责任。外来人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在政府领导卜,建立以公安为主体,其他部门参加的管理机制,以登记办证为龙头,计划生育、劳动、工商、城建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合作,摒弃以往“各自为政”的狭隘观念和做法,形成严密的管理网络和立体管理格局。这样,外来人口的管理才能真正得到改善和加强。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管理外来人口,实现群防群治、综合治理,以推动外来人口管理的社会化进程。

2.实行连带责任制。通过行政管理、法制制约、经济处罚等手段,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聘用.、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管理措施。在公安机关指导协调下,充分调动企业法人代表――房屋租赁户房东――工地工头,“三管齐下”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今后凡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雇工或房客违法犯罪的,用工或留宿单位的治安责任人都要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另外,要提倡建立“外口集居点”,逐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真正把外来人口管住管好。

3.进一步发挥公安机关在外来人口管理一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公安机关的公安派出所是管理外米人口的“先锋”,应走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路子。实行社区民警主管、专管员专管、治保主任和用工单位及房东协管的“三级”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外来人口的摸底、登记、发放、验证、查防、函调、建档、统计等日常工作作,熟悉外来人口的劳动管理与就业服务,包括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劳动保险等服务。

外来人口带来的问题是近年来困扰着xx地区乃至上海和全国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它正日益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发展的速度、社会的稳定。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对外来人口管理问题则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十分关心又非常迫切的课题。外 来人口的管理不是单纯的行业管理问题,解决这个难题必须依托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大背景,从根本上改变观念、转换机制,建立全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作方法。公安机关及有关各方必须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强化管理意识,深化管理措施,优化操作方式,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第三篇: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学院:系别: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班级:姓名:学号:时间:指导老师: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化工系

环 保 概 论

09级精工班李国耀200953232011年11月24日闫 喜 凤

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摘要本文写的当前农村的主要污染问题是生活污染,乡镇企业的污染。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完善机制,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配套政策,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环境现状、防治政策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随着以使用机械、农药、化肥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及乡镇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农村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日趋严重,由于农村环境问题有影响因素多、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打等特点,多年来,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而对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重视,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1、农村环境现状

1.1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加之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垃圾沿河、路等随处乱堆乱放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畜禽养殖户普遍规模小,没有相关配套污染处理设施,禽畜粪便的堆放也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之一。还有部分企业由于受利益驱动,擅自倾倒短期内难以降解的固体废物,也是造成农村垃圾增多的重要因素。

1.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乡镇政府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招商引资等作为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的良策。而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往往是靠山吃山,有煤挖煤、有石采石,兴办小高炉等,这些企业往往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不惜以牺牲环境代价获取经济利益。更有甚领导不经考察,盲目引进一些淘汰落伍、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甚至对一些企业实行重点保护。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见到了经济效益,但由此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1.3农民盲目滥用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污染。

2、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源

2.1生活垃圾污染

(一)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镇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

(三)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2.2水污染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无机亚硝酸盐及农药、腐植酸、藻毒素、氯化消毒副产物等四类有机物。许多研究表明,饮用含有病原体或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往往会给人带来血液性疾病,并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

2.3工业企业污染

随着城市污染控制力度加强,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增加,成为农村的新的污染。由于进入乡镇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污、电镀、化工、建材等少数产业和土法炼磺、炼焦等落后技术上,设备落后加上监管力度不大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差等原因,环境污染严重。基于优先发展经济的考虑或因把关不严等原因也引进了一些污染型企业,其中只有部分企业能做到达标排放,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在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日趋增多,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km2耕田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乡镇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占全国“三废”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1%、67%和89%,已经成为环境突出问题和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2.4农业面源污染

(1)畜禽粪便污染.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已经在4万左右,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27亿t,COD(化学耗氧量)产生量6900多万吨,我国畜禽养殖业废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还很低,一些地区养殖规模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且种养分离严重,大量畜禽粪便无法就近还田,是直接排放到土壤、河道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水源的污染危害极大。

(1)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仍处于依靠农药、化肥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发展阶段,据统计目前全国农药用量达140万t,其中杀虫剂占70%,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65%,有毒品种占75%。化肥的使用量为4700万t其中氮肥用量高达2400万t左右,有机肥使用量占25%。由于农药、化肥利用率问30%-35%左右,绝大部分挥发打空气中或从排水沟流失,因而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污染,进而通过呼吸或食物链影响人身体健康。

(2)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我国每年秸杆产生为7亿t,其中40%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由于这些秸杆未能很好利用,又无处存放,所以农民只有一烧了之。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杆的现象。秸杆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秸杆焚烧所产生的烟尘,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

2.5其它影响环境因素

高频度耕作种植,采取大水漫灌的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壤条件恶化。

3、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1.环保意识淡薄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是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思想根源。长期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环保知识的缺乏,造成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认为环境污染与己无关。只顾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更不考虑生态环境,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而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

2.农村环境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工业化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乡镇政府一味讲发展,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

3.农村环保法律缺失

目前,国家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4.1加强环保法制宣传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重在全民参与,而在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环境保护法知之甚少。各级政府要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知识,让农民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乡镇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教育,使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使乡镇企业负责人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明确责任,自觉减少、控制污染。

4.2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既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4.3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农村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或环境要素,划分生产和生活区,对不同区域实行相应的环境标准并严格监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工业园区进行集中生产、集中治理。统筹建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农村饮用水质卫生安全和农村环境卫生。

4.4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农村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单纯依靠环保专项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将农村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防治法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污染防治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使农村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标准化、长效化。同时,还要注重与现有法律文件的整合与完善,解决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法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陈润养.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初探.环境保护,2008

[2]刘青.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河南农业,2008

[3]俱国鹏,房妮.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科技信息,2008

[4]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5]李干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理论前沿,2009

第四篇:临汾市环境污染与治理调查报告

临汾市环境污染与治理调查报告

我们周围的环境与我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分割,就像水和鱼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二者相互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在世界经济陷入滞涨的窘迫态势下,人们认识到人类生存环境开始出现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全球环境问题等的出现,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如何实现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汾河之滨,东依太岳,西靠吕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临汾市曾拥有着黄土高原上的“花果城”的美誉。当时临汾市园林局的一位处长为了美化环境,搞出环境特色,就在临汾建立了石榴一条街,苹果一条街,柿子一条街,梨树一条街,春夏之际,大街小巷百花齐放,等到金秋时节,大街旁的果树上都挂满了果实,显示着丰收的胜景,更展示出名副其实的“花果城”。至今临汾市的主要大街上仍保留着当年的部分布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临汾美好环境的过去。

自上世纪八十年初代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宽松,临汾的煤炭产业开始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炼焦等相关产业,国民经济不断加强,临汾市也逐渐成为工业型城市。然而,随着烟尘颗粒,固体煤渣,洗煤污水的大肆不合理的直接排放,临汾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世代哺育临汾的母亲河汾河都快成了臭水河,严重影响了汾河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临汾的天似乎总是昏蒙蒙的,很少能见到蓝天白云,那时曾有人自嘲的说甚至不敢在临汾穿着白衣服出去逛街,这也就难怪临汾市曾连续几年被评为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甚至有专家曾说过临汾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但近几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从源头分析临汾环境现实问题,不断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使临汾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临汾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已达334天,综合污染指数1.72,较2005年下降68.5%,在中国113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排名中,从2005年的倒数第一跃居到2009年的正数第29位,前移84位,已彻底摘掉全国污染最严重的“黑帽”。到了2010年,临汾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8天,其中一级天数就达到了99天。临汾环境的治理已经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

造成临汾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1)临汾市的地形环境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临汾市区地处临汾盆地中央,东西两侧有太岳和吕梁山脉凸起,西部吕梁山犹如一座直立高墙,东北部霍山,东部的太岳山和东南部的塔儿山犹如一个向东弯曲的半椭圆斜坡围墙,在地貌上呈一个南北走向的“多”字盆地,形成一个天然屏障。当灵石峡谷吹来的北风低空气流进入盆地后,受东部山脉和东南部塔儿山的阻挡,气流回折迂回在盆地中徘徊,当西南黄河峡谷及南部低空气流进入盆地后,受东部及东北部霍山主峰及群山的阻挡后回折,但在折向过程中又受到西部吕梁山的阻挡后又回折盆地中,两股主导气流都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形成了污染物在盆地中央徘徊的地方性风场。并且市区全年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静风期,不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和水平输送而滞留在盆地内部,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2)城市热岛环流效应的影响

城市热岛是在城市化的人为因素和局地天气气象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人为因素中以下垫面性质的改变、人为热和过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大气污染等为最重要要。城市下垫面特性导致地表温度升高,空气受热形成热气流上升,近郊等城市边缘区的空气就下沉补充到空气上升的区域中,从而形成一个城市热岛环流。热岛环流直接加重了污染的程度,通常空气在温度不断上升时形成上升气流,很容易形成对流型天气,从而导致市区云量增加。热岛环流在增加云量的同时,还容易使大气污染进一步恶化,在城市产生的污染通过环流进一步影响城市。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地把下层的污染固体颗粒带到上部的大气层中,这样在一定高度和范围内形成一个缓慢的热岛这一现象是大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临汾也不例外。因此,在治理环境污染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采取最可行的办法改变临汾市环境污染严重的面貌。

(二)经济结构及工业布局因素。(1)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临汾污染严重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布局失当、审批把关不严等因素,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在河流、干道、城镇甚至水源地附近,对城镇区域大气和汾河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中焦化企业最集中的河西工业园,居然位于临汾市区冬季上风位置,一刮风,焦化厂排出的废气就往市区灌。成为市区环境污染的元凶。处于粗放型状态的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临汾市乡镇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围绕小炼铁产业发展了诸多小铸造、小炼焦等相关小企业,并且多形成企业群,多数乡镇企业技术装备差,工艺落后,防治污染的措施和设施没有或不完善。至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市委、市政府提出“打基础、调结构、治环境”战略任务以来,这种处于粗放型状态的乡镇工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对改善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3)单一的煤炭能源结构,且煤种杂、硫分高导致空气污源严重,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临汾市区大气环境污染的特征属典型的煤烟型污染,与单一的煤炭能源结构直接相关,也是导致临汾市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市区不仅燃煤量大,且煤种杂,硫分高。因此,临汾市大气污染主要为硫氧化物和可吸入粉尘颗粒物。

(4)污染物未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界

由于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物并未进行任何有效处理便排放到自然界。例如汾河沿岸的工厂企业及生活污水经常直接排放到河道中,市区外围有些地方经常能看到堆积如山的固体垃圾,这些不良行为正是进一步加剧临汾环境恶化的因素。但临汾市并没有一家专门清洁处理这些垃圾的企业,即便是有,也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而没能正常的发挥其作用。此外,经常出现的焚烧垃圾等现象也对环境造成一定不良影响,而环保部门简单的将垃圾拉运,倾倒,随意掩埋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三)居民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因素

(1)燃烧设备落后,加大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临汾市以前采取集中供暖的地区范围并不是很大,基本上多为小锅炉采暖,由于技术层面的原因,小锅炉供暖会差生燃烧效率低、热效率低、能耗大、脱硫除尘设施效率低或不完善等状况;此外,临汾市供暖燃烧炉和茶炉大多没有使用清洁能源,一般情况下就直接用烟煤供暖,这便造成了煤炭资源严重的浪费,更使得环境污染程度进一步加剧。

(2)低空排放直接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临汾市供暖高炉排放筒一般比较低,基本上都在30米以下,且分布不合理又比较集中,每到集中供暖时期,大大小小的高炉毫无节制的排放着污染烟尘,而临汾所处的地形环境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便加剧了空气污染。据有关监测结果表明,30米以下的空间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30米以上,这充分说明低空的面源污染是造成空气严重污源的主要元凶,并且是对人群造成直接危害的根源,直接危害着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四)城市化过程及城市交通发展因素(1)城市绿化建设落后及城市发展的影响

临汾市在地貌上为黄土高原盆地城市,黄土覆盖面广且土质细腻。据统计,临汾市绿化情况远低于同类城市的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由于植被稀少黄土裸露,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就会给市区空气环境带来严重的扬尘污染。加之城市化迅速发展带来的建筑垃圾随处堆放,就进一步增加了城市扬尘污染产生的几率。由于生态建设工作不到位,临汾市的环境不断恶化就可想而知了。

(2)城市交通建设不完善和汽车尾气治理不当

临汾市借助资源方面的优势,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快的,但城市建设似乎没能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临汾市的交通建设不是很完善,外环路是市区分流货运及其他重型车辆的主要途径,但外环路路况较差,二次扬尘极为严重。市区机动车辆逐年增加,交通道路的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市区车流量过大,尾气污染情况就更加严重了。部分应淘汰的车辆超期服役;尾气超标车辆未能有效治理;清洁燃料推广进展缓慢,形成尾气总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加剧了市区的大气污染。

(五)污染控制、治理、管理及法律因素(1)环保监管力度薄弱且执法手段单一

临汾市环保现场执法主要靠监察大队,目前临汾市环保监察大队实际工作人数远远不足,由于人手有限,只能主要对群众举报的情况进行检查。虽然临汾市政府决定加大对市区环境监察力度,成立了专门的市区监察大队,但这些人员都没有编制。在临汾,大部分的县市级环保监察大队没有车辆,有的监察队甚至被迫向企业借车用。由于监察力量薄弱,一些违法、违规生产极易死灰复燃。目前环保执法只有行政处罚一种手段,而且罚款限额极其有限。对于严重违规企业,相关部门最硬的手段是建议政府关停。但对于投资过大的项目,政府关停难度也大。对于没有落实的企业,也只能逐一立案,等候上级环保部门给予处罚。这势必会进一步影响环境治理的时效。

(2)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企业守法成本高

工业企业是临汾环境污染的主力,而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却不高。环保部门监测资料显示:不少企业仅有生产设施而无任何环保设施,或有环保设施不运转,大部分焦化缺少必要的污染防治和能源综合利用设施,大部分火电企业未配套脱硫设施,部分地方违法建设项目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因为污染处理设施成本过高,如果顾及了环境效益则企业的经济效益便会大大缩水。据调查,安装环保设施花费很大,一个年产60万吨的焦化企业,水、气全套环保设施配置齐全需要近4000万元。有的企业为了应付检查,装一个一两百万元的环保设施,实际上根本起不了作用。有的企业安装了配套的设施,但为了节省运行成本,白天用晚上不用,环保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当下临汾市治污的首要问题就是加大对环保工作的资金投入,以短期的经济亏损来换取临汾市经济长远有效的发展。

由于自然地形环境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便只能在现有的城市环境基础上寻求解决办法。首要解决的便是城市的绿化面积情况,增加城市地表植被覆盖率,通过环境自身功能达到城市污染自净,同时减轻城市热岛环流现象对城市污染的影响。

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及布局情况,在不损害城市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经济转型,使城市经济由粗放型想集约型发展,必要时强行关闭落后的小企业煤矿。同时要改变临汾单一的煤炭能源利用,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加大对城市污染治理的投入,大力引进先进的治污设施,最好是自主开发针对自身情况的治理模式,改变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使临汾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绿色化。

取缔落后的供暖系统,实行大规模的集中供暖,并积极采用先进的脱硫技术,节省能源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增加硫煤脱硫技术资金,大力扶持相关企业发展,以解决临汾硫煤污染严重的局面。

加强临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疏通运行不畅的道路,改善市区道路环境。淘汰该报废的的汽车,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同时增加道路两旁的绿化面积,缓解城市大气污染。

完善环境污染控制、治理、管理的措施,增加环保监督力度,明确环保奖惩制度,严厉处分污染严重企业。完善环境污染处理法律,用制度来约束环境污染的现象。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环保举措,必要时可提供适当的经济补助。

环境的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是全社会的行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相信经过临汾人民的共同努力,临汾的环境问题将不复存在,我们生活的这一片天地会更加美好。

第五篇: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处于边缘位置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

我通过实地考察和在农村生活对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简要论述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原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解决方案。

本文以余姚市康山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

一、余姚市康山村简介

康山村地处余姚市区北首,距市中心2公里,区域面积3。 5平方公里。东靠北郊村,南临丰山前村,西隔姚江与畈周村相望,北止旗山、新桥村。交通发达,梁周一级公路,余禾公路穿村而过,给我村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村土地总面积3026。6亩,其中耕地面积1384。6亩,山林1162亩,水面100亩。总人口2240人,下辖13个村民小组,农户849户,党员99名,社员代表39人,村民代表40人。20xx年村总收入45110。3万元,农业收入1935。3万元,工业收入390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89。84元元,村集体可用资金212。7万元。先后获得余姚市卫生村,余姚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街道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村境属姚江以北平原,地形平坦,间有小山丘,属古泻湖地貌,多粉泥土、黄斑泥。气候温暖多雨,属亚热带季风区。

近十年来,康山村新建了多家公司企业、工厂和化工厂,也发展起了农禽业、畜牧业和养殖业,为村子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创造了条件。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为村子带来了污染。污水、废气的排放、大量垃圾的产生都使村子的河流、土地、大气有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针对这些情况,村委会也实施了各项措施,进行了治理。

二、康山村环境恶化的现象、特征及危害

(一)康山村环境污染现象简述

康山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为突出。该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区域部分,而又以有居民带更胜。康山村各个自然团都有小溪,这些水量并不丰富的溪流是当地主要的自然水源,不仅灌溉农田,有些当地居民和外地务工人员还经常用以涤衣洗菜和清洗器具。除此之外,在兴建了许多工厂之后,大量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之中,虽然已及时处理过该问题,但也对环境造成了影响。曾经的河流还是相当清澈的,没有水藻,鱼虾也丰富,平时不仅用以洗米,还有许多人去游泳。但是现在已经俨然不是那般模样,小河里沉积了厚厚的淤泥,水藻、水葫芦遍布,湖水也发绿发臭,部分流段出现断流现象。

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当地村民虽不满这些情况,已很少使用河水,但也没有人会主动清理河流。有的居民还在门前溪流中喂养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鸭粪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们还在这样的水质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据食物链的原理,最后伤及当地居民在所难免。

除了水污染,垃圾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经常有村民在路边或者田里焚烧垃圾或农作物剩余。焚烧时产生的大量浓烟和焚烧后剩的垃圾灰不仅污染了大气,也影响了农田的质量。此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如城市居民,即使已经建造了一些公厕和大垃圾箱,但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另外,在化肥、农药被推广之后,大量化肥和农药被用于田地中,并且随着水流进入河流之中,这不仅对土地有污染,对河流也造成了污染,更会间接影响到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

(二)康山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1、污染来源多样。污染源有当地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垃圾,如农作物垃圾、化肥农药、家禽家畜粪便、瓜果皮、塑料袋、污水等。

2、主要表现为水源污染、垃圾污染。水中产生的水藻过多过快,家禽家畜粪便排放,污染远远超过了溪水的自净能力;生活垃圾过多,垃圾随处乱扔。

3、污染区域集中于居民区、工农业生产区。很多居民为图方便就近倾倒垃

圾,所以很多门前和路口段都堆积了很多垃圾废物。

4、污染时间的全年性。

5、治理的艰难性。环境破坏了需要治理,但是农村环境的治理起码受到一下两个因素的制约:

(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工厂不愿治理排放的污水废气,因为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维护还缺乏认识。

(2)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奇缺。污染起来是举手之劳,而要治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规模的治理、清除和保护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是不现实的。

(三)康山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这样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被污染的小溪内鱼虾大量减少,土质遭到破坏。

2、不利于饲养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人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人所食用的是在污染的环境下成长的家禽家畜,是污水洗涤后的蔬菜;人们所呼吸的是恶臭难闻的被污染后的空气。

4、间接危害到城市区域。当地被污染的农产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间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环境换取的繁荣一定是不持久的。总有一天人们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它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6、对当地形象影响不好。环境的破坏是人们素质低下的表现。

总而言之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时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重视,抓紧治理。

三、康山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纵然是困难重重,总不能因噎废食。权衡利弊,人们还是支付不起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只影响一个人,而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今后的子子孙孙??

治理环境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措施,这样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方法。

(二)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脱离了群众,一切都是空谈,毫无价值。

(三)从根本入手,标本兼治。这个根本就是要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河山的精神,杜绝不良卫生习惯,积极爱护公共环境。人的觉悟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再做有害生态环境的事,环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护好。

(四)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是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根据上述几点原则方针,我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一)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从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由村委会安排人员专人专办,这项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不容放松。

(二)制定本村的环境保护工程表。比如先增加公用垃圾箱的数量,并每天增加清理次数;同时开展河流治理,定期打捞河流中的垃圾、清理水藻等。

(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全体共同协商制定后严格执行,必要时可使用强制措施。

(四)责任到户,责任到人。每户居民负责自家门前路段流域的环境卫生。

(五)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设卫生监督员巡视本村卫生。污染公共环境者应给予一定的罚款。

(六)探索新的运作模式。一个村可以成立一个环保合作组织,每个组设分理处。每个自然团应该选择合适场所作为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场应远离居民区。将垃圾分类处理,并进行适当的回收利用。

(七)开展卫生评比工作。在本村辖区范围内的各个小组或自然团之间进行卫生评比工作,定期评比一次,评比出最佳卫生团队和最差卫生团寨通报全村,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八)严禁在上游河段饲养或放养家禽家畜,以免动物粪便造成水质污染。

(九)要控制农村工业污染。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禁止淘汰的、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污染严重的技术、产品向农村转移。加强对企业进站废水检测,防止超标排放废水进入管网。继续抓好化工产业的整治,最好能建立污水处理站,并与城市污水管网相连接。对农村的企业实行分类治理,关停淘汰一批非法小加工点,搬迁整合一批基本符合条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确保水质提升。结合行业实际,提出准入条件和排放要求,通过治理来整合提升一批,淘汰取缔一批,促进该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新改扩建的规模畜禽养殖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已投产的规模养殖场,按要求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并进行限期达标排放。争取在三年内完成80%畜禽养殖户污染治理,20%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全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置。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加大投入,争取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政策,因地制宜利用管网接入集中处理和厌氧动力、生化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等办法,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度。推广大岚镇有机垃圾太阳能处理的模式。

四、结语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并不希望生活早污浊不堪的环境当中,我们呼唤青山绿水,那就要从我们每一个做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有时候文明只是举手之劳。

关于全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情况的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市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提高环境质量,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我市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在对新郑市几个乡镇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村庄养殖户的养殖设施简单,除少数村庄外,大多数村都没有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处理,如养殖户聚集的新郑市八千乡南部的几个村庄,多数养殖户都是在自己的家里进行饲养。少则几千只,多则上万只,空气质量十分恶劣。并由此滋生了大量的苍蝇,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

(二)生产生活污水和生产生活垃圾大部分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在我们调查的几个乡镇中,池塘边、小河旁、村边地头多数成为了农村的生活垃圾场;乡镇企业较发达的乡镇,都没有污水处理厂,企业的生产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河流或渗入地下。特别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些乡村,个体企业较多,产生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无人管理,环境监管失控。造成农村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使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到目前为止,流经新郑的双洎河水质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村水环境的恶化不仅危及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农产品的食品安全。

(三)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这是多年来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使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水源污染等问题突出,同时也使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突出,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农产品残留通过“米袋子”、“菜篮子”最终也将影响到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

(四)能源利用方式落后,清洁能源利用率底。目前,我市农村的主要能源依然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这样既浪费了木材、破坏了植被,又污染了大气环境。有些农村燃烧秸秆现象仍时有发生,产生的烟尘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五)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包括当地农民在内都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尚未引起高度重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同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程,更多的是体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这就造成治理资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难和不足,制约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我市应尽快依法制定和实施一批地方性农村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标准。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坚持综合利用,实现有效治理。一是要通过综合规划和设计配套,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尽量实现零排放,解决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难题。二是对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项目,在项目立项、

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严格把关,引导鼓励企业走综合利用的路子,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三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牧、鱼牧、果牧相结合的牧—沼—果、牧—沼—鱼、牧—沼—菜等种养模式,实现对有机营养物质进行多层次的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新郑市新村镇的文士湾村农民发展猪-沼-果种养模式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这种模式不仅使农民一年四季不用买煤,也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使饮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三)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步伐。各地要结合文明村建设,协同农办、水利等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在这项工作中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可提供的资金和农民的承受能力来制定方案,避免操之过急,造成新的不安定因素。

(四)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各级政府应采取一些扶持政策,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予以重点补助。可以先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其他乡镇以后逐步建设。建制镇要单独或联合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场),提高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

(五)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大力推广和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和产业特色探索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村镇建设。

(六)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确保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的达标排放。一是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建设一套完善的环

境监管制度,确保乡镇企业生产符合环境管理要求;二是要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关停;三是严格控制村庄新办企业,并逐步引导村办企业进入乡镇工业园区,便于集中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七)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揭露和批评违法行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农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尊重农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应定期向农民群众公布,对涉及农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听取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题目: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

姓名:吴泽永

学号:20xx1509

学院:文史学院

专业:新闻学

20xx年2月15日

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

前言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处于边缘位置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在农村生活多年的经验并加以深入思考,理论结合实际精心撰写了本文。简要论述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原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其言论无论多么精妙都只是高阁之谈,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

本文以湖南省靖州县新厂镇营寨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笔者认为或多或少有其合理之处。

一、营寨村简述

新厂镇营寨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地处靖州县边陲,与通道县县溪镇接壤。全村共六个自然团,20xx名多村民。营寨村是典型的山地村,交通极为不便,境内没有大河和水路航道,目前全村也还没有一条正式的公路,通往镇政府驻地的公路正在铺筑当中,工程竣工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多年以来当地村民都是经过泥泞的盘山公路去往通道县县溪镇,而很少再到新厂镇赶集。 该村的落后与闭塞全县闻名,虽然如此,由于当地村民勤劳能干,坐山吃山也是温饱有余,这些年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当地的香菌种植产业。该村相当一部分的村民都从事香菌

(四)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各级政府应采取一些扶持政策,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予以重点补助。可以先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其他乡镇以后逐步建设。建制镇要单独或联合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场),提高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

(五)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大力推广和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和产业特色探索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村镇建设。

(六)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确保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的达标排放。一是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建设一套完善的环

境监管制度,确保乡镇企业生产符合环境管理要求;二是要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关停;三是严格控制村庄新办企业,并逐步引导村办企业进入乡镇工业园区,便于集中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七)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揭露和批评违法行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农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尊重农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应定期向农民群众公布,对涉及农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听取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

下载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污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环境污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环境污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一、摘要“低碳环保”一词频繁被提及,各行各业都在低碳时代展现自己的环保意识,进行自己的环保行动。为了加深对低碳环......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1 社会实践时间:20xx.1.20-20xx.2.20社会实践地点: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一、社会实践的背景和地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1 【前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调查报告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解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人类社会进人21世纪,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热点问题。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时,更加期望着有一个优美的生存环境及和谐的生产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共同的......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1 前言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1 背景:现在农村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由于农村大多数居民都是饮用自然水,这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命安全,......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4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日趋严重,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