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
行政机关实现法德兼治的双轨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就意味着法德并用,双轨治国将成为我们党新时期的治国之道。对于各级行政机关而言,要实现法德兼治,必须做到依法行政和以德行政,这样才能够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落实。
一、依法行政要解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法制化问题
一个国家是否已经建成为法制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看行政机关,看其是否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近年来,我国依法行政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相继出台了一些行政法律法规,如《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使行政机关行政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给依法行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支撑。但是,就目前行政机关工作法制化而言,除了亟待解决行政机构组织本身的法制化和对行政监督的法制化外,还需重点解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法制化的问题。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立法。在以往的立法工作中,主要是有关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的一些项目,难免不同程度地受到当时的体制与认识的局限,或多或少存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不适应WTO规则所要求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是:行政法规和法律之间、地方性法规和法律、行政法规之间以及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之间的权限划分不明确,“立法无序”;体现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的原则不够,行政机关管的事情过多,办事手续失之繁琐;政府部门之间职权交叉、重复,造成互相推诿、扯皮,甚至“依法打架”;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权力比较具体,责任比较抽象,权力与责任不够统一;对老百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规定的义务比较具体,权力比较原则,权力与义务不够统一;比较重视对违法行为的制裁,而对法律规范的引导作用重视不够,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确立立法计划、审核立法项目时,严防部门利益“法制化”,克服行政机关权责失衡和人民群众权利义务不均的现象。二是按照《立法法》的有关要求,对以前已经公布的法规进行认真的清理、修定,促使和确保法律法规的统一;对正在制定或准备制定的法律规章,在规定有关行政机关的权力的同时,必须规定其相应的责任,规范、制约、监督行政权力的行使,防止滥用权力。三是在立法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好母法与子法、主动式立法与被动式立法、党的政策与立法工作、市场经济与立法工作、工作经验与立法工作、立法工作与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使立法工作更加科学,以此来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保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其次是执法。改革开放以来,各级行政机关的法律意识有了普遍提高,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仍有有法不依,违法施政的问题:有些行政机关法制观念、法制意识淡薄,惯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用行政手段办事,缺乏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处理问题的自觉性,存在着“以言代法”、“以罚代法”、“以权压法”、“以情代法”、“执法犯法”的现象,有的甚至置法律于不顾,搞权情交易,以权谋
私,贪脏枉法,既妨碍了工作,又败坏了政府形象。现在各级政府部门都在针对行政审批权过度集中和缺乏监督、行政审批事项十分庞杂和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审批事项程序不合理的弊端进行改革,如果只是减少审批项目,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审批现在全世界都有,哪些需要审批,哪些不需要审批,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减。行政机关必须从行政审批弊端的根源着手,通过改革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率,使政府行使审批权的过程公开、公正;通过改革对审批权的设定进行科学的论证,使审批行为规范、透明;通过改革明确审批的具体程序,对逾期审批和重大事项审批要赋予行政相对人一定的权利救济手段和建立听证会制度。依法行政除了执行一些具体规定外,多数都是程序上的问题,程序公正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目前只有《行政处罚法》还不足以解决行政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还需要制定颂布实施《强制法》、《许可法》和《行政程序法》。这样,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的职责和行使行政权的程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就可以使行政机关做到办事权限合法,办事程序合法,既行使权力,又承担责任,既不能不作为,以不能乱作为。同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率先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以德行政要着力加强行政机关的行政伦理建设
以德行政,就是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政治道德建设为落脚点,“永做人民公仆”。以德行政中的“德”,首先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广大公务人员自身的道德建设,即行政伦理建设。行政伦理,即“治国”的伦理,它是行政机关和全体公务人员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在公共行政领域所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和。行政伦理融合在治理国家与公共行政的方方面面,体现在行政体制、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协调、行政监督、行政效率、行政素质之中,其本质是一种政治伦理。行政伦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行政伦理观,它是行政伦理体系的核心;其二是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包括行政伦理原则、行政伦理范畴、行政伦理规范;其三是行政伦理机制体系,包括行政伦理监督机制与行政伦理养成机制。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行政伦理观就是国家公务人员在公共行政中关于行政伦理价值追求的总体观念,并具体表现为行政伦理活动现象、行政伦理意识现象与行政伦理规范现象,它在根本价值的层面上影响或指导着每一位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近年来,党中央反复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要求广大的公务人员确立正确的行政伦理观。江泽民总书记为国家行政学院的题词“永做人民公仆”,就是对我们党行政伦理观的高度概括。因此,我们各级行政机关和广大公务职人员都应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牢固树立竭诚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行政伦理观。二是建立健全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伦理规范体系是当务之急的思想政治建设重大工程,是解决行政道德失衡、失范的需要。用“三个代表”思想确立行政伦理的原则,用“五种革命精神”确立行政伦理的范畴,用“三讲”对行政伦理进行规范,这是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政治道德建设、促使其在行政中恪守“官德”的重要措施,也是党的事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三是加强行政伦理机制体系建设。行政伦理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是他律性和自律性的相统一,加强行政伦理机制建设就应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针对他
律性特点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对领导班干部一定要严格监督。”这几年查处的有领导职务的公务人员违法乱纪案件,大多数是群众举报或者由其他案件牵带出来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行政伦理监督软弱乏力。这说明了我们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越是高级公务人员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因此,目前已有的制度要坚决执行并继续完善,没有建立的要尽快建立。加大监督力度,特别要加强主动监督,把监督的关口往前移,加强事前防范,努力做到公务人员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相应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其次,针对自律性特点加强行政伦理的养成教育机制建设。养成就是广大公务人员,尤其是有领导职务的公务人员要自觉地加强自身政治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较高群体的一员,真正起到道德表率作用,自觉做到亲民、爱民、倾听人民呼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教育就是在加强民主法制教育的同时,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诚实守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以及“五种革命精神”的教育,增强公民信用意识。通过有效地教育养成机制运行,使广大公务人员行政伦理修养,由以履行行政责任心为核心的道德自律,逐步渐近到行政理想、行政态度、行政义务、行政责任、行政纪律、行政技能、行政荣誉、行政作风融为一体,将行政他律与行政自律统一起来的行政人格形成与完善的最佳境界。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格的力量很重要”,各级领导班干部和每一位国家公务人员要“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这就是行政伦理教育与养成机制建设的最终目标。
三、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还需要建立健全有关制度
众所周知,道德先于法律而产生,其覆盖面又广于法律。道德在人类社会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制约着社会的一切规范。因此,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大前提下,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当我们做到以德行政,依法行政才有有力的政治思想支撑,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守法才有坚实的基础,两者如同机车之双轨,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实现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原则和目标。怎样才能全面推行“双轨”行政呢?回答是肯定的,就是要加强有关保障制度建设。一是通过制度建设有效维护公平、正义和秩序。因为社会不公正恰恰是引发违法行政、弃德行政的主要原因。二是通过制度建设保证使其具体的违法行政、弃德行政付出代价,不能使其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更不能使依法行政的人总成为事实上的吃亏者。三是“双轨”行政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因此应重视行政活动中有领导职务的公务人员行政人格形象的锻造与考察。四是应加强以德行政制度建设。行政道德制度是指将人类社会道德生活中的部份人伦关系和行政活动方式明文化、正规化。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而以德行政是以德治国的大要。泱泱大国,行政机关行政当然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也必须建立和规范,法德兼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方能“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二篇:行政执法单位依法行政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行政执法单位依法行政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一、组织领导(8分)
(一)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集体研究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年内研究依法行政工作3次以上(3分)。召开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低于3次的,少一次口1分。
(二)法制机构健全,领导责任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法制机构或法制专干,法制机构负责人或法制专干列席行政办公会议(2分)。未成立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或责任不明确的,扣1分;无法制机构或法制专干的,扣1分;法制机构负责人或法制专干未列席行政办公会议的,扣2分。
(三)保障依法行政工作经费,确保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1分)。经费不保障的,扣1分。
(四)定期向县政府报告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2分)。未及时上报依法行政工作计划、总结及专项工作情况报告的,有一次扣1分。
二、决策机制(12分)
(一)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决策相关制度和程序(2分)。无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和程序的,扣2分。
(二)重大决策实行合法性、合理性论证,涉及民生问题的决策事项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2分)。重大决策未经本部门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的,有一件扣1分;对涉及民生问题的决策事项应组织听证而未组织的,有一件扣1分。
(三)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2分)。未根据本部门职能要求建立健全预警应急方案的,扣2分。
(四)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实施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2分)。未建立或未落实的,各扣1分。
(五)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电子政务以及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4分)。未落实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全面公开的,扣2分;未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扣2分。
三、行政执法(32分)
(一)实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定期梳理执法依据和权力,并报县政府法制办审核公布(3分)。未对执法相关内容采取有效形式向社会公布的,扣1分;未定期梳理执法依据和权力,并报县政府法制办审核的,扣2分。
(二)依法分解执法职权,规范执法流程,完善行政执法相关制度(4分)。执法职权项目未分解的,扣2分;未制定并公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和相关制度的,扣2分。
(三)及时作为,依法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事项,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6分)。行政不作为,每起扣2分;错案每起扣6分。
(四)行政处罚审批中有法制机构或法制专干审核意见(2分)。有一件无意见的,扣2分。
(五)重大行政处罚及时上报县政府法制办备案(2分)。应报未报备案的,发现一次扣1分。
(六)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执法证定期年检,执法证件管理规范,无合同工、临时工执法(6分)。不亮证执法的,有一次扣1分;执法证件管理不规范的,扣2分;执法证不年检的,扣2分;有临时工、合同工执法的,扣2分。
(七)执法文书规范,卷宗材料齐全,建档及时(1分)。文书不规范、材料不齐全、建档不及时的,各扣1分。
(八)每季度开展一次执法案卷自查,并上报评查结果(2分)。缺一次或未上报,扣1分。
(九)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合法、规范(2分)。行政许可有一起不合法或不规范的,扣2分。
(十)公布收费项目及标准,规范收费行为,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取行政许可费用(2分)。未按要求公布的,扣2分;存在乱收费行为的,扣2分。
(十一)积极开展“开放型依法行政示范点”创建活动(2分)。无活动方案的,扣1分;未开展活动的,扣1分。
四、行政执法监督(26分)
(一)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全面落实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相关制度(5分)。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低于100%的,扣5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答辩不及时,工作协调不配合,造成工作失误的,有一件扣2分。
(二)认真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国家赔偿决定和行政判决(4分)。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国家赔偿决定和行政判决的,每起扣2分;行政决定经复议或诉讼被撤消的,每起扣2分;对《司法建议书》、《行政复议意见书》等提出的问题不及时纠正并反馈的,每起扣1分。
(三)明确专人审核规范性文件,按时报备规范性文件,确保备案率、及时率、合法率均达100%(4分)。未落实专人负责审核工作的,扣1分;未按要求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的,有一件扣1分;未及时上报文件发文目录的,扣1分;规范性文件违法的,有1件扣2分。
(四)定期组织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3分)。未定期开展清理的,扣1分;规范性文件未及时提出修改或废止的,有一件扣1分。
(五)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4分)。未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相关配套制度的,扣2分;对违法或过错责任人员未追究的,有一起扣2分。
(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和及时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每半年开展一次行政执法评议考核(6分)。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扣1分;未组织执法案卷自评的,扣2分;在全县执法案卷评查中发型不合格案卷的,有1件扣1件;未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并及时上报,扣2分。
五、法制宣传及队伍管理(12分)
(一)落实领导干部学法规定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2分)。本领导班子集体安排学法少于两次的,扣1分;未展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扣1分。
(二)认真开展公务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提升活动,建立健全专题法制讲座制度,编制好本单位学法培训考核计划,并认真组织落实(2分)。未建立公务员、执法人员学法培训计划的,扣1分;全体行政执法人员集中学法时间少于40课时的,扣1分。
(三)加强法制宣传,全年向县政府法制办上报依法行政信息或调研文章不少于12篇,在县级以上主流新闻媒体刊用依法行政工作新闻(信息或调研文章)不少于4篇(4分)。上报依法行政信息或调研文章少于12篇的,扣2分;在县级以上主流媒体刊用依法行政工作新闻少于2篇的,扣2分。
(四)行政执法人员按时参加县政府法制办组织的执法培训和考试(4分)。执法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县政府法制办组织的执法培训和考试的,每少1人扣1分;在全县行政执法人员考试中,单位平均分处于全县后3名的,扣2分。
六、行政执法效果(10分)
不出现执法不当,徇私枉法,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影响的行政行为(10分)。符合要求的得10分,并实行奖励加分,创新依法行政工作,其经验在全国、省、市介绍或推广的,分别加10分、7分、5分(要求提供原始文字依据);造成负面影响的,分县、市、省、全国范围,分别给于3分、5分、7分、10分的扣分。
第三篇: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
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行政法制监督体系,但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不足: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权利配置在整体安排上不合理;监督主体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在监督范围上过窄、监督对象上缺乏制衡性;在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上效果差;在监督程序上,缺乏应有的透明度;在监督机制上缺乏双向性和全面性。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改革和建设我国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行政法行政法制问题解决方法
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现代行政所普遍遵守的行使行政权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内涵包括着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及比例原则。当然,静态的依法行政是一种行政主体在职权范围内依法而为的行政,但行政中广泛存在的自由裁量权及随着行政权利的日益扩张,静态的依法行政将被突破,出现大量的动态行政,对行政的监督和制约变得越来越困难,单靠行政主体自身约束自己来实现依法行政,已无法实现法制模式下的依法行政。目前,我国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理顺行政法制监督中的各种关系,建立科学、合理、健全、高效的监督体系,对行政行为真正做到有力监督和制约,早日实现行政权的依法行使,使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使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实现。
一、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现状评价
虽然从纵向看,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在近年来已有所发展和完善,但不可否认,政府责任监督机制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突出变现为政府责任监督不力,阻滞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假设的进程。要解决政府责任监督不力的现状,首先要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当前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体现出一种制度堕距,主要有一下几个问题:
(一)监督主体问题
我国现行政府责任监督主体存在着多元性的特点。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有权对我国政府责任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机关(包括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等)、司法机关(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
从政府(行政机关)的角度来看,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为外部监督主体,而行政机关的监督为内部监督主体。这些主体由于存在着职权或地位上的问题,而无法顺利地发挥其作为政府责任监督主体的作用。
(二)监督对象问题
政府责任的监督对象的存在决定了政府责任监督机制存在的必要。政府责任监督对象的复杂程度决定了政府责任监督机制需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政府责任监督对象的确定既是政府责任发生现实的需求,也是实践选择的结果。当前我国政府责任正处于一个高发期,而对政府责任的监督实践中对于监督对象选择却并未能完全反映当前的实际,使得我国的政府责任监督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监督程序问题
西谚有云:“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这句谚语充分说明了程序的重要性。而我国法律实践中历来有“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对政府责任监督也存在程序未被重视的问题,首先就反映在立法上的不成熟,对监督程序的规定过于原则。但就当前我国政府责任监督实际工作来看,现有立法的监督程序规定还是能够满足工作开展的需求的,而更主要的问题反映在实践中政府责任监督程序的不被遵守甚至随意创制上。监督缺乏程序,是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无法常规化的重要原因。
(四)监督效力问题
我国监督效力的问题与监督主体的地位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我国政府责任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往往无法完全排除相关利益单位的干扰,依法独立工作,导致责任监督无法顺利进行,监督效力权威不足;同时,政府责任监督主体与党纪监督主体的过分紧密的联系,使得政府责任监督难以避开政治的影响。在这种政治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双重影响下,当前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效力存在与预期不相符的现象。
二、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的建议
我国政府责任监督的机制问题存在于立法和制度实施两个方面,因此,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需要从立法和制度实施两个方面入手,找准问题,对症下药。通过对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完善政府责任监督机制需要从法律规范和制度运行两个方面进行整合,并着重解决具体的现实主要问
题,从具体的方面进行完善。
(一)完善途径:法律规范和运行制度的整合针对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在我国现行的责任监督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新形势,不断强化和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律规范间的整合,使各主体的职权及相互监督制约关系得以合理设置,明确职权行使及监督的方式、程序及确定的后果,使政府责任监督机制从立法层面上得到确立,为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的实践提供指导依据和规范保障。
监督制度数量的繁多并不能代表监督制度的完善。事实上,由于这些监督制度将监督对象分得过细,监督资源和力量被分散,各种监督制度的实施情况并没有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由于各种制度在具体的构架和实施方式上存在着许多重合的方面,难免导致监督的冲突。因此,由于各制度未经过合理的优化组合,所起到的监督效果,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或大于二。
综上,要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使对政府责任的监督达到最优的效果,在实践层面上,应对现有监督制度做一个清理和整合,纳入到一个相对统一、完整的监督机制中来。
(二)几个主要问题的解决和完善
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要从法律规范和制度实施两个途径进行。在这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理论与实践中已发现的主要问题,从具体内容上做出改进和完善。针对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的主要问题,需要进行如下完善:
1、加强监督主体的地位和职权
加强监督主体的地位和职权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首先是明确监督主体身份,赋予其作为监督主体应有的地位和职权,体现作为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如果监督主体缺乏相对的独立性而依附于被监督者,控制权力的基本目标就无法实现”其次是加强监督主体地位和职权,使其监督对监督对象具有足够的约束力。
2、廓清监督对象范围
政府责任监督对象的范围决定了政府责任监督主体所需的职权配置和能力发挥,监督对象范围的确定,是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结构设置的重要依据,因此,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必须廓清监督对象的范围。廓清监督对象范围,有
利于政府责任监督力量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行使,既能避免因介入非行政法律责任的监督而分散原本就不强大的监督力量,也能使预设的监督对象都能真正得到监督,维护监督机制的完整和公正。
3、监督程序的完善和遵守
“法律监督程序必须符合正当法律程序或者程序正义的要求,才能实现其价值”。政府责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权行使需要有合理的政府责任监督程序作为约束和保障。当前,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法律规范和实践中,程序随意的现象较为严重,是政府责任监督主体的职权未能得到充分行使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政府责任监督非常规化的集中体现。
因此,要提高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的权威,关键还是在于从法律规范上对权力结构进行重新配置,加强监督主体的权力配置,使之获得有力的法律指称,同时在实践中排除来自行政权力尤其是行政首长的权力的干扰,从而维护政府责任监督的权威。
总之,健全行政法制监督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监督工作极为重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已出台了《党内监督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正在制定实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监督法以及行政监督法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制度必将进一步完善,人民期盼建立的民主、法制、高效和廉洁的政府也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孔祥林.对完善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2] 应松年.行政法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3] 许小莲,魏星河.对我国行政监督缺失之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4]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5] 王成栋.政府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四篇:与德同行 以美育人
与德同行
以美育人
【摘要】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 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因此,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怎样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发挥教育因素,因势利导,实现以德同行以美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
德育
美育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美育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其积极促进人的优良品质形成是显而易见的。美育之“美”大过美术“美”,只有真正地把美术这门学科当作一门美育课,将美术“美”的种子散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学生才会感受到美术“美”的无穷魅力。美育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其积极促进人的优良品质形成是显而易见的。美育之“美”大过美术“美”,只有真正地把美术这门学科当作一门美育课,将美术“美”的种子散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学生才会感受到美术“美”的无穷魅力。作为专业课的教师我们应该转变曾经迷失的教育方向,让美育自然融入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发挥美育的实质效应,实现二者之“美”共存共荣的新天地。几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我深深的体会到:美术教育是通过对色彩、线条、肌理、构图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视觉教育,学生大量、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他们对美术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高贵品质的优秀的人。美术教育对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潜在作用,如“凉水泡茶慢慢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灵魂得到洗涤,品质得到升华。
一.美术课堂更新观念,德美并重
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如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对本画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着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坚持画鸡蛋,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二.榜样的力量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美术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三.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正确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美术教材中展示了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的一个小局部,学生却很想了解这一长卷的全部。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在这里学生就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在欣赏外国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例如,教学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纺织女》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Google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委拉斯凯兹”,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纺织女》这一作品是借助现实与神画的形象,表达出艺术与财富出自贫贱者之手这一主题思想,而且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使德美相连,互相衔接,教育学生在作品中体现德育思想,使美术作品更加完美。可见,运用互联网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益。
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服装的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在介绍油画艺术时,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华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通过介绍我国历史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及建筑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它经流数千年的历史领域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奔流向前,这是世界绘画史上很少见的。在表现风格上,除了西方绘画有相同的一面,还具有与西方绘画迥然有别的许多民族特色。为此,使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之林中独树一帜。
在美术活动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因此,做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美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旬刊》, 2011(4):51-51 《时代报告美术版》,2005(3):21 《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
第五篇:以德育德
做爱的山泉
武威十九中 刘瑞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先生的这一番话,我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就更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的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 用爱呵护学生成长。这时,你会感到异常的愉悦。这份愉悦的感受来自学生带给你的感动,它如濛濛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着心灵。
作为一名有十几年工作经历的班主任,我深深感受到: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前提。
一、用爱去营造一个团结的班集体
新生报到,带着喜悦、好奇、求知欲,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班集体。从此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所有的事情他们要开始独立去承担、面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再也不能我行我素,各行其事,一切要以集体为重。班主任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了做到这点,我把关爱渗透到平时。比如:帮学生整理衣领,拍拍学生的头,学生生病时温柔的目光、关切的话语、递上的一杯热水。天气变了,我会及时提醒学生添加衣物,注意用火、用电安全。我在尽力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乐于亲近我,就沟通了师生之间的心灵,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学生把我当做可以依赖的人,也乐意和我推心置腹地谈思想、学习、生活,心就会往一块儿想,劲就会往一处使,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二、师爱激励学生进步
作为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中,常会遇到“恨铁不成钢”的学生,你苦口婆心,他对答如流;你略施责罚,他心中怀恨。此时,班主任工作要有耐心,切忌粗暴对待,要深入了解学生,找出学生发生情绪波动的原因。我班级里有个学生,各科的成绩都非常差,平时的表现也不好,经常破坏自修课纪律,我找过他家长谈话,了解了他过去学习的情况,又找他好好谈话,作了耐心细致的开导,帮他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好。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三、关爱学生的心灵成长
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身心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阶段,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再加上家庭的过分溺爱,社会的不良影响,往往使他们好逸恶劳,自我意识过重,承受能力极小,心理素质较差等。面对着学校繁杂的规范要求,沉重的书包,饱和的时间安排,有的学生往往会走向极端,一种是过分服从依赖,惟恐做的不够,整天只是机械似的埋头苦学,另一种是认为自己无法成材,成功无望,学习上只是敷衍,这些都是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表现,作为班主任,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校内外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的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班主任与学生交心要善于选择方式、技巧及态度,并且营造恰当的气氛,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拘束感,使学生无所顾虑的倾吐真实的心理活动,这样再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当然要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首先还得考虑学生是否接纳你,学生只有认为你是一位让他佩服、尊敬的老师,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同你交流。因此,作为班主任,还得不断塑造自我形象。
班主任生活在学生中间,是他们看的见、摸得着的最好榜样。因此,塑造班主任自我形象的最好办法就是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行动中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的首先得做到,如我每次进班第一眼先看地面卫生,如果有纸屑、垃圾等我都会亲自动手捡扫,新发的笤帚,我都会用绳子捆扎一遍,这样结实又耐用。上课时问同学们:老师这节课讲多讲少,哪些该多讲哪些该少讲你们知道吗?因此我偷懒你们是不会知道的,但我不会这么做。讲文言文时,凡是中考的篇目,讲解很透彻,整理的题也全面。议论文,说明文都会在初一就让学生按中考要求什么的题该用什么样的规范语言答题。语文课堂笔记会在下课前小组长检查,如果没记由组长监督课间补上。所以,语文笔记每人都写在书上。劳动时亲自动手,而不是只做“甩手掌柜”,外表端庄,衣着整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等等,如果老师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模仿并下定决心去做,同时还能感到老师平易近人,从而才使学生愿意接近你,同你交流。
四、用爱营造集体的“凝聚力”
有了爱的基础,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纽带。一个班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的好坏,关键是看这个集体是否有凝聚力,那么老师和学生的和谐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关键.在这方面我注意不断调整师生关系。班委会可以说就是师生之间的润滑剂.那么,在般干部的选拔中我也是费了一番心思。开学两周后,通过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观察,我分别找了几个比较有能力、懂事的孩子谈话,鼓励他们参加班委会的选举。之后又分别有人来找我“毛遂自荐”。那么对于他们我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本着“能者居上”的宗旨,对每一个竞聘“岗位”上的每一位同学都进行试用,时间是一周,看看在他所管理的一周之内工作做的如何,最后对几位竞聘人员进行总结,由同学们选举出心目中的合适的班委人选。通过班委选举,进一步加深了我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了,也正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和同学们心往一处用,劲儿往一处使,为我班的发展共同努力。
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办公桌上那两个红红的苹果,耳畔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你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学生呢?就让我们做一泓爱的清泉,无私地清澈着每位学子的心灵,浇灌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