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建设局近三年工作总结
近三年来,城建工作以区下达目标为重点,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理念全面展开。具体总结如下:
一、近三年主要工作
(一)主要工作情况
1、城建重点工程 新区成立以来,我局共实施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共计 项,累计完成投资约 亿元,其中市目标 亿元,区目标 亿元。
2、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完成工业总产值 万元,销售收入 万元,工业增加值 万元,利税 万元,上交税金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万元。
3、主要职能工作完成情况
①规费收取 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万元,劳保统筹费 万元,已全部上缴财政。
②规划编制与管理 协助完成《XX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明确了XX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空间结构,为全区城市建设发展构建了蓝图。完成《XX中心城区干道网规划》、《XX区中心城区排水规划》、《XX区近期建设规划》等。完成建设工程规划方案评审 个,年完成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份,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完成规划验线项目 个,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完成规划验收项目 个,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③工程管理和城市管理 年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份,核准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合同价 亿元,竣工工程 个,竣工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竣工备案工程 个,备案面积 万平方米。三年共拆除违章建筑 万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1、理顺体制,严把规划审批和监督关。
①按照市政府关于市、区规划管理职能的分工的调整,理顺了全区规划管理体制,规划管理步入规范管理轨道。
②加大了规划编制力度,使城市规划管理有据可依。
③完善了专家评审制度,专家库扩展至 人,同时建立了总规划师把关制度。所有房地产项目及大学园区的规划方案均经专家评审。
④严格执行规划管理相关规范、指标。多层建筑容积率不得超过,小高层不超过,高层不超过,绿化率不得低于 %等。
⑤建立健全了规划验线验收制度。通过建立规划验线和验收制度,加强了批后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偏差和违规行为,有效地扼制了开发商擅自修改建设方案的违法行为。
⑥加强规划宣传与培训。结合《XX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的施行,通过街头宣传、张贴标语、电视宣传、举行学习讲座等方式开展规划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广大市民对一切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使规划管理工作走向公开化、程序化、法制化轨道。
2、加大力度,确保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①严格制度,规范项目管理。建立了包含项目运作,质量、安全、投资管理,变更设计管理在内的市 项重点工程管理制度,实现以制度管项目。
②制订目标任务,强化目标考核。对重点工程实行目标管理,明确了分工,签订了责任制。对工程的工期、工程的质量标准、投资控制和安全生产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③加强综合协调工作。以监督管理为主线,强化现场管理,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在把好设计关、招投标关、施工队伍关、工程审计关的基础上,重点强化过程控制。
④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实施工程进度控制。周密安排施工计划,随时优化技术方案,做到环环紧扣,万无一失。
3、加强管理,促进建筑市场规范化。
①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建筑市场的要求,加强有形建筑市场的建设。继续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及承发包交易行为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全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全区建设工程招投标率、公开招标率达到100%。加强了对评标过程和评标专家的管理,开展程序性的监管工作,完善计算机管理系统,提高有形市场的服务水平,切实加强了有形建筑市场自身规范性建设。完善了中标结果公示制和施工合同备案管理机制,并做好招、投标项目监督和跟踪管理工作。实施量化标准,加强对代理机构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本区范围内招标代理活动的中介机构的代理行为。
②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完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管理制度,通过企业资质审批、年检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加大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勘察、设计、监理等企业和有关专业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清出建筑市场。加强对劳务分包的管理,强化建筑劳务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制度和建筑施工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筑劳务市场。深入开展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摸清拖欠工程款底数,加强监督检查,防止新的拖欠,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③通过加大在建工程日常监督、工程质量专项检查、工程监理管理、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质量投诉办理力度等措施,以参与建设的各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为重点,规范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促进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持续提高。
④强化建筑市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修改完善了《XX区建筑工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严格落实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继续推行和完善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逐步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备案制度、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备案制度、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等。通过加强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开展建筑安全专项治理和建筑工地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及时调查处理安全事故,完善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机制。
4、完善制度,改善城市管理。建设了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战斗队伍;强化日常巡查,对乱搭滥建、随意选址定点等违反规划的行为,及时立案,及时查处。对于违建,依法拆除,绝不姑息迁就、以罚代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着重从维护城市道路、给排水、治理河道和园林绿化等方面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提升了城市形象。完善城市管理制度,理顺城市基础设施行政审批权。
5、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建立建设局政务大厅、建筑市场管理服务中心等,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营造“办事程序最简、办事速度最快、办事成本最低”政务环境的目标。
二、今后几年主要工作思路及措施安排
(一)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 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富民强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快道路交通、公用事业和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市整体形象,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打造滨江特色新市区。
2、基本原则
(1)遵循规划,依法实施。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加快编制 年近期建设规划,加大规划管理和执行力度,维护规划的法定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2)瞄准目标,快速推进。紧紧围绕区党代会提出的“四区”建设目标,加速完成各项建设和管理任务,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
(3)拉开框架,突出重点。继续以沿江开发为突破口,拉开老山至长江岸域,至 XX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中心框架,扩大建设规模,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XX、地区和 地区连为一体。
(4)思路创新,综合运作。解放思想,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通过市场化运作和经营性开发,走“以城建城”的良性循环的城市建设与管理路子。
3、主要举措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控制与指导作用。一是加紧近期建设的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城市控制性详规、生态环境、老城改造等一系列专业规划。开展规划和重大项目的公示制,要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透明度。
二是提高规划的编制质量,保障规划民主决策科学性。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审批制度,备案制度,协调制度和听证决策等科学民主决策制度,防止城市发展的规划控制目标和规模缺乏深入的科学论证,出现盲目决策制度。
三是深化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四是加强规划管理,提高城市项目安排的科学性。加大对重点地区和区域的城市规划的制定和研究,力争所的项目安排均有规划作为审批的前提和基础。
(2)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城市形态,塑造城市特色。
一是打破目前“哑铃”状发展现状,要做到对城市中心区石佛寺的用地地块进行置换,确保城市建设用地;对行政中心和房地产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气,形成规模。
二是加强城市特色建设。充分发挥 等自然环境优势,打造最佳人居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塑造XX城市特色。
(3)用科学发展观组织城市经营,要搞好城市建设经营。
一是大力推进资本运营,千方百计盘活城市有形、无形资产,努力拓宽城市建设的筹资渠道,拿出一批城建项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招商引资。
二是搞好城市产业经营。把产业发展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以产业来带动、安排其他建设。
三是提高城市文化经营,积极弘扬和发展特色文化,打造一批人文景观,提高城市品位。
(4)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一是处理好城市道路框架和主次道路的关系,提高道路等级和路网密度,实现“主干成环,支路成网”。
二是处理好完善设施与塑造精品的关系。集中物力、财力规划建设XX、XX重点片区,打造一批道路、绿化城市亮点,提高城市品位。
三是处理好中心区与小城镇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幅射带动功能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城区和XX、XX等小城镇建设,重点支持一批省级重点中心镇的XX镇发展。
三、意见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到位。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较小,规划审批与管理依据不充分。
2、框架未拉开。大交通格局还未形成,中心城区还有众多路网等待改造、修建,与XX区对接的相关路网刚刚动工实施。
3、特色不鲜明。建筑没有统一主题,城市景观缺乏魁力,城市品位不高,没有城市特色。
4、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差,已有设施养护、维修跟不上。城市燃气、供电、给排水方面欠帐较多。
5、城市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6、城市入口形象还需大力整治。目前几处城市入口普遍存在建设标准偏低,标志性建筑不够,环境、形象与江北新市区的定位不适应。
(二)几点建议:
1、高起点规划,实施城市设计。
(1)整合城市要素,形成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①体现滨江城市风貌。滨江地区应当突出江面开敞的空间形态特点,开发做到错落有致,滨江地区的绿化数量、品质均应当高于其他地区。保证滨江地区边界的连续性,营造滨江地区边界的韵律感(重在城市轮廓线及地标的引导和控制)。②着力整治城市通江河道。
(2)紧扣定位,抓紧完善各类规划。按照XX发展的迫切需要,加速推进XX区和高新区的规划对接,加快编制城市各类规划。当前,结合XX和XX建成后对我区的影响,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立即着手编制城市中心区,旅游度假区,大学区和XXX四个分区规划,着手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尽快确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或调整各镇城市规划。
(3)强化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健全和完善专家评审制度,充实专家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规划顾问制度,对全区规范管理工作进行总体把关,保持城市形象的协调性;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规划管理,以规划的“刚性”保证城市有序发展;要进一步理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严格实行城市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要严格规划审批制度,确保规划的法律效力;要加大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完善规划监督机制,加强对违规审批的责任追究,严格查处各类违法建设,切实做到“清前堵后”;把监督检查贯穿于规划的全过程,把各类违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2、在城市管理中试行“三招”,大力推进市政管养体制改革。下决心推进城市管养体制改革。整合市政职能,实施管养分离。将整个XX城市管养统一管理,推进“三招”即“管养招标、经营招租,人员招聘”。逐步形成管理高效,运转协调,竞争择优的城市管养新机制。
3、创新理念,多方筹集城建资金。确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多元化投入”的城市建设新理念,有效破解因城市建设资金匮乏而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一是要积极组建区城市建设平台。
二是实施以城聚财。足额收取城市建设配套资费,集聚资金加快新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探索实施市政设施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行基础设施资产市场化及市政设施资产社会化;土地经营权、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以及其他设施经营权、管理权出让等各项收入和各级财政投入资金,集中用于建设。
第二篇:区建设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区建设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区建设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区建设局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克服城市建设和管理任务重、时间紧等困难,大力加快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和行业管理,推进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一、强化规划龙头地位,狠抓城区规划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分区规划要求,强化措施,充分发挥规划设计、城市测绘、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职能,狠抓各项措施管理,使全区的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上台阶。
⒈上半年共核发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证宗,用地面积亩。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宗,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⒉认真编制城乡规划,促行业规划审批规范化。完成了荣山镇、大岗镇总体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完成崇岗总体规划路网规划;完成上顿渡龙津南路改造规划、玉茗花园二期详细规划和罗家巷修建性详细规划二期调整;完成廖坊移民四个安置点规划和抚八线拆迁安置规划;对江铃培训中心、临川贡酒集团、临川一中、二中等各项报建用地进行了选址工作。
⒊完成了城市测绘各项工作。对崇岗镇平方公里、罗湖镇平方公里和太阳镇平方公里地形图进行了测绘;完成了临川一中、原创:www.xiexiebang.com临川二中扩建征地测图和温泉征地测图。
二、通过城投公司经营城市,对临川城市建设进行市场化运作。
我局继续以城投公司为主体,实施经营城市战略,运用市场经济的做法,大力盘活国有土地,对临川城镇建设进行成功运作。
(一)上顿渡旧城改造工程
⒈一期改造工程:进行了一期遗留的棉麻公司宿舍平方米拆迁,公产部分已签订拆迁协议,私房部分正在积极做工作;党校宿舍平方米的拆迁,已完成摸底、拆迁许可、评估、宣传动员等前期准备,正在上门上户做工作。完成了位于中兴路与桥东路交汇处平方米土地拍卖前期工作。占地亩的河滨公园已由城投公司垫支万元委托深圳鑫中设计公司设计,施工图设计已于月中旬完成。全长米、宽米的中兴路改造,上半年已完成主车道铺设多米,完成投资万元。一期改造范围内引资建设商住楼建筑面积共为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河滨大厦、文化广场、河畔花园均已封顶,河滨广场正加紧施工,预计年内基本竣工。
⒉旧城改造二期工程:完成了二期改造拆迁摸底、拆迁许可和评估等工作,制定了拆迁实施方案,二期改造需拆迁房屋万平方米,补偿拆迁费万元,涉及住户多户。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结合二期改造和资金实际情况,公司分别就二期改造整体招商和分块招商进行了经济分析,拟定了详细的招商引资建设方案,并与几家客商进行了洽谈。经济适用房建设已完成选址工作,并进行了初步规划,首期建设万平方米已完成经济分析,制定了建设实施方案。
(二)玉茗花苑安居工程
上半年共销售住宅套,销售店面间,销售柴间间,销售幼儿园一座,共收入万元,截止目前,玉茗花苑小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含一期余房销售收入万元)。月份共投资多万元建设了一座平方米的幼儿园,完成人行道铺设和环境绿化;完成水、电、音讯门等安装。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首期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已完成了规划设计和户型设计,拟定了建设方案,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和准备工程招标。加强了小区保安,耗资多万元完善、维护小区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小区环境。与用户签订了物业管理协议,培训了物管人员,通过努力上半年共收取物业管理费万元。
三、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上半年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半年来,我局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快。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使上顿渡城区面貌得到了明显好转。市政、园林、环卫、城管、自来水等部门认真扎实地做好了本行业的各项工作。
⒈市政管理部门共投资万元进行城区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建设东路西口下水道改造,临川新城跳石桥至喻坊熊家全长米、ф米的涵管下水道改造;对城区余米的主、支下水道进行了清淤。完成区人大督办的公、检、法三家宿舍院内外下水道改造新建工程,完成农机公司至欣欣楼米长主下水道加盖封闭。完成人行道维修平方米,沟墙米,更换盖板块。对城区路灯进行了全面检测维修,完成临川大道组旧路灯拆除及组新路灯安装,并对上顿渡大桥组旧路灯进行了拆除,完成了组新路灯的安装。
⒉园林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了街道行道树及临川大道绿化带的日常管理工作。投资万余元对龙津南路行道树进行了改造,将老法国梧桐全部改种天竺桂;对中洲公园内部重新进行规划和整治,对公园内的苗木进行养护和改造,对景点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对玉茗路绿化带每月进行一次
第三篇:区建设局
三、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重点从以下六方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搭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框架。
把城镇社区与农村社区、工业园区与农业园区、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加快建立由区域总体规划——镇(街道)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以此确定农村地区居住区、产业区、农田保护区、生态区和不开发区等功能区的布局规划,通过发展建设功能区,把城乡连接成一体,形成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和谐发展的组团城市。
(二)统筹发展三大产业,奠定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
1、全面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佛山市三水区农业产业和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决定》(三委发〔2009〕1号)要求,对“七园一带”约20万亩农地,根据各自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科学开展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从2009年起全面实施,到2011年基本完成。二是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社)的主体投入地位,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区政府按照2000元/亩的最高标准,投入4.6亿元补助农业园区的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银行的支持,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三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效益农业、品牌农业和精细农业,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步伐。
2、继续发展优质工业,为反哺农业创造条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园区兴业、工业强区”战略,进一步明确各镇(街道)产业发展定位,促进产业集聚。继续抓好招商选资和项目落实,为发展增添持续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势推进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通过工业产业升级换代和积聚财力,加大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力度。
3、以度假式乡村休闲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涉农三产。充分利用我区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三江汇流的自然条件和“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重点发展度假式“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研究制定扶持“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的政策措施,按照农民投资、政府补贴的原则,同步推进村庄改造与乡村旅游区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错位互补、协同发展格局。力争用3~5年时间,使三水“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成为闻名省、市的旅游名牌。
4、实施富民工程,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倍增。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指导,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经营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发展补偿机制,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盘活农村集体经济留用地,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三)大力实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拓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空间。
1、推行优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是大力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村居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二是加快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每年全区统一安排开发建设用地指标,逐步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流转试点工作。借鉴江浙地区“两分两换”(即农村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区“三旧”改造工程,鼓励有条件的镇、村或多个村民小组通过宅基地置换,整合和优化村庄居住点,联合建设农村新社区。在西南城区周边范围建设5~10个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逐步在各镇(街道)城区范围建设5~10个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规划范围内旧自然村暂停新农村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农村居民以宅基地置换商品房、农民公寓房、物业或货币补偿。四是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综合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股权等各种农村产权的流转交易。通过规范、公开、统一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逐步赋予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的权利,实现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 ”。
2、大力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加大股份社的整合力度,适度扩大股份社规模,逐步统一股份社的土地发包期。二是选择有条件的城中村、园中村、郊边村,积极推进“四改一转”综合改革:即村委改居委,农村居民改城镇居民,集体经济体制改城镇经济体制,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改市政管理,集体土地转国有土地,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三是积极推行集体经济管理职能与村民自治职能分离。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各司其职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
3、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一是积极筹建村镇银行,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引导村镇银行推出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允许农村集体物业和资产用于银行抵押贷款,解决农村发展所需资金问题。二是搞好“政银保”农业贷款工作。引导合作银行向符合我区产业政策和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企业和农户贷款,大力扶持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种养项目,并通过实施信用保险降低贷款风险,不断加大银行资金扶持力度。三是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根据当地农业特色、发展优势和抗风险需要,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需要的险种入手,加快推出生猪、三鸟、水产、花卉等险种,并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补充保险、农村居民住房保险等险种。
(四)全面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城乡一体化的硬条件。
1、以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为载体,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每年继续按照不少于10%的数量,以“五村、五通、五化、五有”为标准开展自然村的新农村创建工作,到2015年全面完成,整体改善农村
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以农村垃圾处理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切实加快建成白泥坑垃圾填埋场建设,在此基础上全面实行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继续大力实施“三年促变、绿地三水”工作,确保成功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区,美化提升农村的生态空间和居住环境。
2、以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为重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切实加快西江水厂首期工程进度,确保2009年底前实现西江、北江双水源供水。加快镇级水厂整合步伐,推进管网建设进度,重点推进自来水进村入户工程,引入招投标的竞争机制开展村内管网建设工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民主决策和确保质量,2011年基本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任务。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交通路网和公交营运体系。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的污水处理、燃气、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强化城乡基础设施高标准衔接、全方位互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五)积极发展农村文教卫事业,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软环境。
1、大力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统一区内教师福利待遇。进一步推进名师培养工程,全面提升各镇(街道)教育办学水平。
2、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实施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在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镇村数字电视建设。
3、扩大医疗卫生覆盖面。建立健全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格局。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逐步实现两个医疗保险制度的并轨,尽早实现区域医疗保险费用实时结报。
(六)完善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人力保障。
1、探索城乡一体劳动就业和失业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劳动力失业登记制度和失业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清理取消各种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实行适用于城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统一的劳动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在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一视同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区域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2、建立全覆盖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政府扶持、集体补贴、个人缴费”和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加快推进全征地和全退出承包集体土地的农村居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全体农村居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试点。
3、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重点加强教育和医疗救助等专项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低保线标准、五保供养标准与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联动调整机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全面提升社会福利整体水平。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合力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成立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区领导担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统一负责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若干个专责推进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对策措施,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具体工作。各镇(街道)也要相应成立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保工作顺利实施、稳步推进。
(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哺农长效机制,实现各级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土地出让收益和耕地占用税新增部分使用结构,大幅度提高用于“三农”的比例。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城市管理体制,将新型社区的交通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部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改变以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主要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的格局。
(三)建立扶持优惠政策。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中,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向农村集体和农民征收的税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对用于宅基地置换的房产、物业等建设,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征收的税费,争取减免上交市级以上的各种税费,凡区级留成的税费收入一律以扶持发展的形式作专项补助。凡涉及有偿服务的收费,一律只收取材料成本费,其中属于政府事业单位有偿服务的收费,由政府财政支付或减免。凡属以集体土地建设的农民公寓,按减轻农民负担的农民自建房政策执行,只收取土地证、房产证工本费。
(四)加大督促检查和宣传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跟踪督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督查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各大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支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区建设局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总结
区建设局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节能降耗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我局成立了建筑节能领导小组,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建筑业管理的副局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建筑业管理科科长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站长组成。
二、认真贯彻落实建筑节能标准
在建筑领域中,现行的国家、省节能标准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根据国家标准、法规,特别是《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部令第76号),于2000年10月1日施行。今年2月份我局邀请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总工程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建筑节能专题知识培训。参加本次培训的主要是质监站工作人员、区属施工总承包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科科长以及部分房地产工程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和施工项目经理。
目前,凡是我区辖区内新开工的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必须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如已竣工的干览镇西码头国际贸易城住宅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现开工在建的,如干 览镇西码头阳光海湾住宅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金塘中学(公共建筑)、教学楼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位于盐仓街道的海运大厦(公共建筑)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等以上民用建筑对屋面工程、门窗、墙体均有建筑节能设计具体要求和内容。
三、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
按国家、省建筑节能标准,对在建工程项目中有建筑节能要求的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
四、主要存在问题
1、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展开:对建筑节能材料的监督、检查、检测尤为必要,但因刚起步,有关建筑节能材料性能检测设备、机构尚未完善,如中空玻璃露点性能检测。
2、对建筑、监理、施工等各方面主体的建筑节能标准、规范的宣传力度尚不够。
3、对建造绿色建筑的意识不强,特别是根据我区实际未充分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程项目较少。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1、继续加大对建筑节能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宣贯力度。
2、对民用建筑的建筑节能拓宽渠道,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农村住房和既有建筑的日照特点,根据《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规定,推广安装于阳台线直立墙面的分体式太阳能技术。
3、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在建工程项目建筑节能部分验收、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篇:区住房和建设局工作总结
区住房和建设局工作总结
在20**年的工作中,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真抓实干,专业高效”的作风开展各项工作,在区领导班子的关心支持、全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局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20**主要情况
(一)在住房改革与保障方面:“建设与分配齐驱,双向开花”。一是我区5个在建保障房项目运作顺利,总占地面积26万㎡,总建筑面积137万㎡,可提供住房14792套,均采用全市首创“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建设保障房的新型开发模式,即鼓励企业出地并投资建设,政府全过程监督并统一配售、配租。2013年底可按时保质将988套保障性住房交付使用。二是今年我局从现有保障性住房项目中筹集了3500套企业人才住房,并以有限产权的形式,面向辖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公开配售,即:“企业在购买后,只能出租给员工,不能变卖”,最终以公示及多部门联合审定通过的共有289家企业,现已全部分配完毕,涉及住房面积达23.5万㎡,为企业在员工居住成本上节省了约25亿元。三是企业人才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已正式启动,并在积极有序推进。我区现已完成采集《XX区人才安居试点企业认定标准和名录(第一、二批)》并予以公示,两次公示试点企业共1658家。我局已完成对试点企业网上申报培训工作,现已有300多家企业成功在网上注册。住房补贴相关资金已到位,预计在今年12月份发放1至9月份的企业人才住房补贴。四是截止至2013年10月,我局累计向332户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货币配租补贴约374万元;安排公共租赁住房263户;向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及低保边缘家庭305户发放廉租房货币配租款约275万元;受理安居型商品房首次轮候申请材料9422份,日常轮候453份,受理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材料约2000份。
(二)在建筑及节能管理方面:“监管与培训并用,双向推动”。我局在2013年负责备案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项目共55项,中标总价3.6亿元;核发施工许可证40份,建筑面积23.29万平方米;组织全区性专项安全检查400次,共检查工地95个,发出检查意见书382份,发现工地安全隐患2400条,整改合格率为100%;日常巡查危险边坡46个。组织安全培训班,共培训建筑工人2800多人,发放安全宣传资料1000份。开展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工作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抽查工作,印发节能宣传图册300余份。目前已实施了十多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深业泰然大厦(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为56475万元;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为168943.13平方米)已向XX市科技促进中心提出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认证,申报级别为国家一星。此外,我区投资建设的环境监测大楼也向市节能促进中心申报绿色建筑。
(三)在瓶装燃气与小区物业管理方面:“排查与协调兼顾,稳控大局”。开展全市第一个城中村(水围村)管道燃气改造的可行性调研工作,并获得专家评审组一致通过。开展XX区“城中村”出租屋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出租屋约7900多栋,约22万多出租户。根据市安会要求,我局牵头开展XX区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出动检查人员1800余人次,辖区内餐馆场所约3500家,发现隐患900多家,发放整改文书700多份;我局全年共调查处理小区物业纠纷信访案件211件,接待上访人员78批203人次。组织协调会、座谈会、基层调研137次;向街道、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下达调查函、指导意见33件。
(四)在专项工作及项目工程建设方面:“专业与担当共存,尽职高效”一是挖掘潜力利用政府或企业管理的零星、闲置用地承建5个公益停车场,现已建成3个,开创了全市首个“的士码头”,另有3个在建,超额完成1个,计划在年底能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6个停车场总用地面积约1.75万㎡,可提供停车位573个,配餐中心4个,每天可解决约1万名的士司机停车、就餐、如厕问题,深得的士司机的青睐。二是全面启动水围村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和水围社区管道燃气建设工程,其中二期工程涉及项目14个、涉及房屋300多栋楼,8000多用户,为全市第一个管道燃气进村工程;启动皇岗吉龙村13栋旧民宅整治修复工作。
二、20**年工作计划
(一)根据市住建局的《XX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制定《XX区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实施细则》,大力推动福田辖区绿色建筑的发展。
(二)继续按时保质推进保障房项目建设,计划在2014年完成梅林颂德花园、平湖坤宜富苑保障房的建设工作,做好辖区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
(三)开展老住宅区管道燃气改造试点工作:拟对沙头街道辖区药厂小区、华海小区、新光小区、活力宝5-6栋和梅林街道辖区梅兴苑、荔园阁、红梅苑共7个小区2730户开展管道燃气改造试点工作。
(四)推进水围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括燃气管道建设),整治内容包括:
1、水围社区管道燃气建设工程。为水围村输送管道天然气到每栋每户,共300多栋楼,8000多用户,是深圳第一个城中村管道气建设的试点项目,也是全国首创。
2、整治完善整个水围村(约0.66平方公里)的给水、消防管道、监控系统、强电、巷道路面、屋顶绿化等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相关功能;
3、在功能整治的同时,将水围村163栋沿街立面打造成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示范村,提升整体空间环境。
(五)开展地质灾害整治工作:拟完成竹子林越众小区、梅林颂德花园西侧、竹林小学西侧边坡的治理工作。
(六)建立物业资质申领现场核查制度。针对目前有企业在申领资质时,专业技术人员造假问题,在企业资质申领时,对企业应配置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实地核查,堵住造假漏洞,净化行业市场,提升行政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