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中那片美景
心中那片美景
有一个地方,是激荡我心的天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便是我心中的那片美景。
初来乍到,我和父母自然寻不着路,从车站下来后,真是热闹非凡,颇有“呼卢笑语自从容”的轻松劲。车站的出租车真是大排长龙,坐上了一辆,告诉司机:“去西湖”后,本想一声不吭地享受空调的“高级待遇”,没想到司机却为我们三个介绍起西湖,这在上海是遇不上的。他一路指点,热情地将我们引到“白堤” 待下车后,看着他远去的、行色匆匆地背影,开始爱上了这个城市。
“绿杨阴里白沙堤”。青翠的柳树,似乎掩着白堤入口不让我们去。他们的枝柳飘在空中,在夏雨之后,他们的叶子被冲刷地一尘不染,似宝石般在阳光的直射下。终于用手拨开那好动而又坚守岗位的柳树们,站上白堤,一大片莲花盛开着,他们粉红色的脸颊掩在一大片青翠之中,烈日将他们的花瓣的水份吸干。“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
走在西湖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突然下起了小雨。雨是醉人的,特别是西湖的雨。它反倒不像雨,而像一层朦胧的雾,多了几分东方美。雨弥漫在天地间,笼住了湖面。湖面上的船似乎不忍心扯开“西子”的面纱,淡淡地消失在雾中。雨渐停,影影绰绰的群山象几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湖更是似披着蝉翼般的薄纱,含情脉脉,无比羞涩,如一朵出水芙蓉。但这雨后西湖诡秘得似一位魔术师,时而被雾气湮没,时而却又似婴儿躺在了群山的怀抱,时而像宣纸之上那晕开的墨迹,又如斑驳树影,实实虚虚,虚虚实实。但它淡雅十分,透着雾气,平静地似一面镜子,不知是湖反映天的蓝,而是天响应湖的美,这清纯荡漾的湖水真是使人心旷神怡。
重新走回,这白堤的莲花再次使我大开眼界,与之前不同,雨后莲花不再是坚直挺拨的,而是翠绿可爱的,细雨绵绵,不光润湿了油酥小路,更是滋润了这些生命。雨后的莲花花瓣变得粉嫩无比,身姿婀娜,起舞于碧波微风之中,娇嫩让人怜惜。是时候回去了,穿过白堤,在杭州人的热情拥护下,上了回家的动车。
大自然巧夺天工,杭州是我心中的那片美景。
第二篇:心中那片净土
心中那片净土
界牌中学 2013级4班:王敏
指导师:张冬梅
那片高坡上的树林,我用美好去定义。
每天上学、放学的途中,我都会骑车路过它,然后习惯性地抬头仰望,树林总会用不同的表情迎接我探寻的目光,让我收获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清晨,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抬头便被一树繁花迷乱了眼。那是一树怎样的花啊!纯净,美好,洁白,俏丽如一只只轻灵的蝶,静静地栖在枝头令人不由得敛声屏气,生怕一声惊叹就会惊飞满树粉蝶。潮润的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花香,我心中也平添了几许美好淡定。
傍晚,天高云淡。当我匆匆赶回家吃饭时,总会看见树林中袅袅升起的炊烟。那一缕轻烟,映在粉色的晚霞中,撩拨起人的满怀情思,也给树林抹上了些许人间温情。此情此景,总会令我浮想联翩:有这般闲情逸致择居树林的人,是诗人,还是画家?
阳光满地的春日,绿荫阴翳的夏晨,月凉如水的秋夜,银装素裹的冬季„„树林总让我对下一次路过充满了期待。然而,我却从未踏入过树林,只因终日忙碌于“两点一线”的生活,但我以为这已足够。有这片树林陪伴着,我的心就能源源不断地汲取美的养分。这片树林,就是我心灵的阳光地带。
暑假终于在期盼中姗姗来迟,但我已是初三学生,暑假于我平时相比也没多大区别。但唯一不同的是,不再有机会远望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树林。时隔不久,便向妈妈乞了一个小时散步,其实是为了看望树林。
迫不及待地来到高枝下,一抬头,却顿时愕然:高坡上多出了一块空地,四周凌乱地散落着砖瓦和树木。我默默地拾起一片瓦,又痛惜地捡起一根枝。这砖瓦,是属于那曾经升起炊烟的房子的吗?这树枝,是属于那曾经开满繁花的大树吗?
怎么会变成这样?小镇中最后的一片天然树林,人们竟也不愿放过。难道,只有小镇被钢筋混凝土筑就的大厦充斥而不见湛蓝的天空时,只有当小镇的夜晚被霓虹灯刺眼的光芒照亮而不见温情的月光时,抑或只有当小镇的空间被喧嚣的流行音乐湮没而听不到悦耳的鸟鸣时,人的心才会得到满足么?我悲愤地凝望倒下的树,它们不语;我沉痛地仰视尚未倒下的树,它们默然,却依旧用挺拔的躯干撑起葱郁的树冠,洒下一片浓浓的树荫。这时,有风吹过,细碎的树叶相互碰撞,奏响一曲悲情的哀歌,为自己,更为人类。
面对越来越污浊的河水,面对越来越少的绿地,面对一种又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灭绝,还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赤潮„„人啊,你们怎么可以无动于衷甚至变本加厉?难道伴随着环境一同恶化的还有我们的心灵?
心灵本是一粒种子,需要以美丽为阳光,以真诚为甘霖,以善良为土壤,才能在阳光地带成长。为自然留下一片阳光地带吧,有阳光,有花香,有鸟鸣。相信自然的阳光地带定会演化为心灵的阳光地带,孕育出一颗颗向往美好的心灵!
这就是我的家乡——安县。一个既平凡有和谐的地方。我愿意用心灵去守护这片净土„„
第三篇:心中的美景
心中的美景
书籍中静静地躺着一片红色书签,它像一抹永不退色的风景,铭刻在我的心中。
那是一个初秋的日子,初三的月考成绩下来了,看着名次的退后,想到父母的焦虑,我从书堆中逃了出来。我仰望那绿色的褪色、火红初现的金凤山时,竟被震撼了。
奇峻的高山褪尽了昔日的秀美,飞挂的瀑布为山间谱写了一曲辉煌的乐章,翡翠般的急湍,奔腾!冲撞!烂漫的红叶层林尽染,抹上一笔笔绚丽的色彩,迸发出生命的热烈,飘然而下的无边落叶,将生命的光华定格在精彩的瞬间。
我弯腰拾起一片落叶,试图从网络状的黄色叶脉里,破译出叶子光彩艳丽的生命的轨迹。
忽然,我有了一种冲动,想把落叶夹在书中,当成一枚别致的书签,像一叶扁舟,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那晚,我美滋滋的睡着了。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片落叶,被狂风卷到了空中,飞扬旋转,尽情展现生命的色彩。“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惊奇的发现,我已远远超越了自己,触摸到悠悠云彩。饱经风霜的诗人发出了“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的感慨,声声如重雷,终于唤醒了沉睡的心灵。
那片落叶已在我心中驻扎了下来,装饰着我心灵的窗户。每当看书困了累了时,摸一摸落叶上那粗糙坚挺的生命线,看到那路标时的线路直指前方,一股热血就会在心里喷涌,学习的热情又被重新点燃。
有人说春的新绿,夏的深秀,秋的熔金,都离不开叶子装点着色。没有树叶的季节和原野,是一种残缺和失误,多么令人沮丧、伤感。落叶记载着生命的历程,虽然短暂,却光彩一生。如果在有限的岁月里,能最大限度地发散生命张力,拓展生命空间,那么,当生命像落叶般凋零时,就不是一丝怨悔的叹息,而是一片金色的欢唱。
第四篇:心中的美景
心中的美景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不管在哪里都能看到片片高楼耸立,多了几分繁弦急管,但却少了几声清新的鸟鸣;多了几处红灯绿酒,缺少了几多鲜花。那宁静清幽的小亭、楼阁,那蜿蜒的林间小路,甚至连那轮皎洁的明月也忽隐忽现。但那种超脱世俗的大自然的美景却永远成了我心中的美景。
走出繁华的都市,就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走在竹林间幽静的小石子路上,放眼看那小亭楼阁,坐在亭中,与几位大诗人一起感叹自然的美妙。走在松树林子里,聆听那小鸟婉转的歌唱,观看那小松鼠在林间跳跃。站在高山下,领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宏伟景观。在溪边,小心捧起那清澈见底的溪水,与水中的人影相顾。飞奔向那油菜花田,平躺在绿与黄的海洋中,细看蝴蝶翩翩起舞,听它们诉说那动人凄凉的传说。在大海边,赤脚走在沙滩上,看那阵阵卷着白沫的浪花,一个一个打来,最终化作一股股清凉的海水涌向脚边。去那野山坡,观看花的盛会,五彩斑斓的花与蝴蝶交织在一起,上演一场美的戏剧,让你眼前一亮,冲击你的视觉。
与花儿、草儿倾诉心中的烦恼,与她们一起分享快乐。“喂,五颜六色的蝴蝶花,你那黄蓝的衣裙是不是蝴蝶妹妹给你缝制的?你瞧,你衣裙上的黄花边多么象朵朵油菜花呀?那蓝色的花边又象是海上晶莹的浪花,你多么美呀!”
“噢!色彩不一的野花们呀,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名字吗?” “你们多漂亮呀,是谁为你们精心涂上不一样的颜色?” “你们快悄悄地告诉我吧,这可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哦!” 渐渐的,眼前的景色慢慢散开,取代的却是高楼上的霓虹灯和商店前喧嚣的音乐。“我心中的美景哪儿去了?”没有人回答我,但我明白,它可能永远都只是我心中的美景了。
第五篇:心中的美景
心中的美景
心中的美景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画面上也须有万顷碧绿,也许有林间晓月,也许有当空皓月。我最喜欢的还是纯朴的四季美。春天,一切都像刚谁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河边,微风拂岸,杨柳依依,小草偷偷地把脑袋探了出来,伸了个懒腰。花园里,简直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由名字的,没名字的,随处可见。不时地来几阵风,不但不会使人生气,还给人带来了凉爽,真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啊!
夏天,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季节,荷花千姿百态:有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含苞欲放;有的似乎还没睡够,继续沉睡;也不出来。树上的蝉儿到活泼起来了,像个男高音,卖弄自己尖锐的歌喉。蚊子多了,自然蜻蜓这个“捕虫能手”也没闲着,他们飞来飞去,像个尽职的巡捕。
秋天,是枫叶向人们炫耀自己姿色的时候了,满山的枫叶,不愧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一阵秋风吹过,枫叶“刷刷”的飘落下来,给小山装上了红装;要是这时候站在山上,真会感到挺浪漫的。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又有很多水果上市,可以让我享口福了。
冬天,下几场大雪就再好不过了,一切都变成白色的,放眼望去,可谓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每户人家门口,都会有几个雪人,不用问了,肯定是孩子们做的。农民伯伯们乐极了,也难怪他们这么高兴,“瑞雪兆丰年”嘛!
这就是我心中最好的美景。如果人们加强对大自然的保护,不再有暖冬,不再有化学污染我相信,离那一天就不远了
贵州毕节地区贵州省金沙县逸夫中学初一:李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