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知识竞赛参考题—难忘九一八练习题(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5 07:3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一八知识竞赛参考题—难忘九一八练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一八知识竞赛参考题—难忘九一八练习题》。

第一篇:九一八知识竞赛参考题—难忘九一八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2、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是,地点在。

3、九一八事变后,只有个多月,东北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4、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5、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是。导致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

6、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起,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中国人民的抗战开始了。

7、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

8、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和十七路军,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

9、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督促、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

10、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11、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12、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又叫做,发动者、。

13、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出发,主张解决。党中央

派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14、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从此,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5、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二、列举题:

1、列举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领及职位。

2、列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列举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进行抗日的队伍及领导人。

4、列举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简述题:

1、简述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结果和历史意义。

2、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是为什么?

四、材料分析

1、见书72页的《松花江上》的歌词

请回答:(1)是什么原因导致“我”脱离家乡而流浪?

(2)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反映了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歌中提到的“九一八”指什么?

(4)歌词的内容反映了什么?

(5)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请回答:(1)这是谁在什么事变后发给谁的命令?

(2)这个命令造成什么恶果?

(3)此材料反映蒋介石对日采取的核心态度是什么?

3、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党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它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

——引自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年11月)

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民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引自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1931年9月22日)

请回答:(1)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一:“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象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穿孔。在近代史中,如果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

——《世纪老人张学良》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于2001年10月15日发给张学良家属的唁电,称张学良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了张学良在近代史上两大主要功绩及其影响。

(2)结合张学良的功绩谈谈你的看法。

5、材料: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请回答:

(1)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的目的是什么?

(2)蒋被捉后,对如何处置蒋介石中共的主张是什么?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3)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的,有什么现实意义?

第二篇:九一八知识竞赛题

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是(A)

A 1931.9.18B 1932.9.18C 1933.9.18D 1934.9.18

2.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在(D)

A 皇姑屯B长春C旅顺D沈阳

3.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目的是(B)

A占领东北B变中国为殖民地C促使蒋介石扩大内战D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4.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有利的客观因素是(D)

A国内阶级矛盾尖锐B经济危机使得日本经济困难

C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方针D中国国内局势动荡,战争频繁

5.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B)

A卢沟桥事变B柳条湖事件C华北事变D西安事变

6.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政府现在既以此案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国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上述材料反映出国民政府的直接态度是(A)

A寄希望于政治解决B顺应民众的要求

C采取了投降政策D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7.九一八事变,又称(A)事变

A沈阳B东北C黑龙江D辽宁

8.九一八事变后,只有多个月,东北多少平方公里锦绣河山全部沦陷敌手(B)A一百多万B一百五十多万C一百九十多万D两百三十多万

9.西安事变的发生时间(B)

A 1935.12.12B 1936.12.12C 1937.12.12D 1938.12.12

10.九一八事变后率东北军撤入关内的将领是(A)

A张作霖B张学良C杨虎城D何应钦

11.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D)

A扩大侵华B美日争夺激烈C抗日高潮出现D国共分裂对峙

12.九一八事变后的影响不包括(D)

A打破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加深了英美与日本之间的矛盾C中日民族矛盾向着主要矛盾地位上升D中国内战进一步扩大

13.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百天便占领了相当于日本本土面积2.5倍的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官兵死伤仅199名,导致这种战况的主要原因是(B)

A日本闪电战的威力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中日力量对比悬殊D国际帝国主义的绥靖政策

14.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D)

A幻想国际干预B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

C借以削弱东北军力量D惧怕抗日力量强大威胁其统治地位

15.30年代,有一幅漫画,画上是一个穿和服的大人,抱着一个戴眼镜的小孩,这幅画反 映了(D)

A美国与蒋介石的关系B日本与美国的关系

C蒋介石与张学良的关系D日本与伪满洲国的关系

16.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没有立即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主要原因是(D)

A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党B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明确的对日政策 C“左”倾错误在党内仍占统治地位D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17.1933年,国民党部分爱国将领举起抗日反蒋旗帜的原因不包括(D)

A民族危机的加深B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

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D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影响

18.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特点是(D)

A保留原东北军的指挥系统B形成独立的军事编制

C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D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

19.西安事变也称(C)

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双十二事变D八一三事变

20.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D)

A取代蒋介石的地位B满足各阶层处死蒋介石的要求

C向中共表示合作抗日的诚意D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21.西安事变发生后,若置蒋介石于死地,客观上有利于(C)

A中国共产党B中国国民党C日本侵略者D中国人民

22.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政治要求是呼吁国民政府(A)

A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民主权利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制订宪法,给人民民主权利D废除***,实现民主自由

23.从根本上说,促使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爱国将领抗日反蒋的因素是(B)

A阶级利益和政治立场所决定B中日民族矛盾的逐步加深

C受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感召D受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24.1931年后,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对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是(D)

A 由“门户开放”转为“大陆政策”B由绥靖转为独霸中国的政策

C 由“门户开放”转为绥靖政策D由绥靖转为遏制政策

25.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妥协退让,以牺牲民族利益换取反动政权的苟安,而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抗日,以换取民族危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取决于(A)

A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两党的力量大小不同

C两党矛盾尖锐D同日本关系的不同

26.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继续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是(B)

A国民革命军B东北抗日游击队

C抗日联军D抗日义勇军

27.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C)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B粉碎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抗日D寻找发展时机

28.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B)

A全面抗战时期B局部抗战时期C局部反攻阶段D大反攻阶段

29.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事(C)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B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0.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D)

A扩大侵华B美日争夺激烈C抗日高潮出现D国共分裂对峙

31.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敌手,主要原因是(A)

A日本为发动侵略作了长期准备B东北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D伪满洲国成为日本的侵华帮凶

32.二十世纪30年代初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D)

A歌颂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政D抗日救亡

3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

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中国共产党党员与东北人民、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了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主、外交干旋为辅的方针

3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C)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

35.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不同点是(C)

A由民族危机引起

B青年学生都起到了先锋的作用

C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D由北京扩展到全国

36.下列史实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C)

A黄埔军校B北伐战争C东北抗日义勇军D抗日战争

37.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提出“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其态度的实质是(A)

A不抵抗政策B幻想国际援助C等待日本主动撤兵D攘外必先安内

38.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提出(C)

A国内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9.张学良曾与杨虎城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A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D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

40.“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C)A南昌起义B台儿庄战役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41.在抗击日本侵略的过程中,中国各阶层人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武装,其中具有统一组织和领导的有(B)

①抗日义勇军②抗日游击队③抗日联军④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⑤十九路军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42.1933年举起抗日反蒋旗帜的国民党将领是(C)

①冯玉祥②李济深③吉鸿昌④蔡廷锴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4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有(D)

①抗日游击队②抗日义勇军③抗日联军

A ①②B ③C ①D ①③

44.1931—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特点是(A)

①抗日与反蒋相结合②参加者有人民群众也有国民党将领

③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④主要抗日力量未能有效地联合起来

A ①②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D ③④

4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观条件是(A)

①日本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②日本爆发经济危机,陷入困难境地③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忙于应付本国危机,无暇东顾④蒋介石政府集中兵力“围剿”红军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

46.九一八事变后,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的爱国力量不满蒋介石对日妥协的政策,纷纷举起抗日的旗帜,他们(B)

①成立东北抗日联军②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③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④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革命政府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4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结束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48.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有(D)

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林则徐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49.评价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依据的主要史实是(C)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②东北易帜③西安事变④重庆谈判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50.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B)

A ①④②③B ④①②③C ③①②④D ①③②④

第三篇: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1、课程标准:

①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②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地位和作用:

本课为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主题下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个事件: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后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本课下启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全国性的抗战爆发,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学生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讲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初二学生已能够明辨是非善恶,本课的教学安排能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爱国热情。

3、我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搜集资料、处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4、课堂上初中生容易产生精神上的疲惫,教师要注意及时调动学生积极性,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

[设计的指导思想]:

1、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学生探究和体验历史的过程,是学生概括、描述和感悟历史的过程。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内容,提高

独立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丰富和健全人生观、价值观。

2、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时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去积极思考,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历史意义

[课程资源]:课本,地图册,《松花江上》歌曲、杨靖宇、张学良、杨虎城图片等网络资源,学生查找杨靖宇的相关资料,《西安事变》影视片段

[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常规教学、学生讲述、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图片和两则消息:①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②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至少也应该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师提问:为什么我们要牢记“九一八”?(激发学生强烈求知的欲望)导入新课。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1、指导学生阅读70页课文前三段,由一位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结合课后“练一练”填表题,填写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简单经过和结果,并在书上做出标注。

2、投影《“九一八事变”形势图》,引导学生分析70页动脑筋:“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实质的方法)

3、投影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

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导致了什么后果?(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4、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体会东北人民在东北沦亡后的悲痛之情,激发学生对对日寇野蛮侵略中国的愤恨,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5、师讲述:东北沦亡了,但是中国人民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斗争。在东北辽阔的土地上,各种抗日武装风起云涌,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指导学生阅读71页第2、3段小字,请一位学生讲述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为学生展示才华搭建舞台,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杨靖宇-这位中华民族的英雄,因为课文对这位英雄的事迹介绍很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西安事变

1、(过渡)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师提问: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提出了什么主张和要求?蒋介石是什么态度?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又是什么态度?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了解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

2、学生朗读72页关于西安事变爆发的一段文字并做好标注,明确西安事变发动的时间、人物和简单经过。播放《西安事变》影视片段: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捉。(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也使学生精神能重新集中)

3、看完影视片段后,师提问:蒋介石捉起来后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讨论73页“活动与探究”: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这个问题,师补充

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突出中共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4、师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中国时局产生了什么影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72页最后一段,引导学生对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及时局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巩固小结

1、师生共同小结: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2、投影张学良逝世后,江泽民给张学良亲属的唁电:“惊悉张学良先生逝世,十分悲痛。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哀悼!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远怀念张学良先生。张学良先生千古!”引导学生评价张学良、杨虎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指导学生完成填充图册第14课练习。

[课后反思]:

1、本课是一堂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常规教学课。

2、本课教学效果良好,很好的完成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3、利用播放歌曲和影片,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的讲解进程中提出探究式的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比较符合本课教学实际。

第四篇: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

一.教学任务分析:

托尔斯坦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从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影视资料片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第十六课《难忘九一八》,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是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影响。

三,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情感价值有了一定提高,对新事物感兴趣、对社会热点较关注。根据以上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四,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九一八事变经过、结果

2、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背景、经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

探究

一、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答案: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用课件展示杨虎城和张学良照片及言论,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二的问题。最后再用课件展示答案。探究二: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杨虎城为何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

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中共的抗日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了感召作用。B:直接原因:蒋

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据此可推知这次历史事变是:[C]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2)2005年4月29日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晤。连战大陆之行打破了国共两党60年的隔绝,写下了国共两党历史上的新篇章。据此回答: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进行过两次合作,请说出这两次合作的主要成果分别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第一次合作的成果是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或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感想是:和则两利,团结就是力量;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

3、探究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完整观看电影《西安事变》,然后撰写观后感。

第五篇: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蒋介石不抵抗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等,增强感性认识。

3.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

三、教学方法 1.情景引导法。2.讨论法。3.材料提炼法。4.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打响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星火燎原的火星;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难”指哪些难。导入新课:歌曲《松花江上》激发学生兴趣了,设置问题。

1、歌曲中东北人民为什么离开家乡流亡?

2、那个悲惨的时侯是什么时间?

(一)、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爆发原因:(课件 教师讲解)九一八事变爆发经过:(视频 学生讲述)

中国民众的态度: 国民党: 结果:

共产党: 表现:

东北人民: 表现: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学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

过渡:东北人民在极艰苦的情况下英勇抗敌,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也激发了国民党爱国人士的抗日决心,从而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二)、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爆发原因:(学生阅读,独立完成)西安事变爆发经过:(视频 学生讲述)西安事变的性质:(教师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那么,该如何处置蒋介石呢?(教师引导学生,从西安事变发生时的复杂形势进行分析)

西安事变结果:和平解决

小组探究从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件事看,我们从中能看到什么?请大家想一想,可以讨论。[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我们不仅看到了共产党人和各阶层人士的高瞻远瞩和博大胸襟;而且看到张学良、杨虎城能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功臣,伟大的爱国者。西安事变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历史不容忘却,面对我们今天祥和的生活。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死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每一位中国人铭记历史的屈辱,并在铭记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

(三)、课堂总结测评(视时间而定)

下载九一八知识竞赛参考题—难忘九一八练习题(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一八知识竞赛参考题—难忘九一八练习题(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难忘九一八》

    教学课题:《难忘九一八》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难忘九一八》是鲁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属于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第一课,在此之前,教材已经讲述了西方列强......

    14难忘九一八

    14课难忘九一八主备:史慧颖辅备:初二历史备课组 学习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2、掌握西安事变的背 景、经过、结果和和平解决意义。 3、......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难忘九一八》,设计课时为一课时,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板块......

    难忘九一八演讲稿

    难忘九一八演讲稿范文【篇一】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窗外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可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无法轻松的欣赏这样的美景,感受大自然这优美的风光。那是因为75年前......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兴凯湖中学 张忠红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制),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_难忘九一八_教学设计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

    九一八事变作文: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作文:难忘九一八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哪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难忘九一八》的教学设计 火箭农场学校政史地组设计者:张飞燕总课时:一课时 一、分析教材,定位学习目标 《难忘九一八》一课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