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藏:计划三年内建设通村公路13385公里
2011年西藏在7个地市15个县开展了扶持农村客运发展试点
对于不住在公路主干道附近的西藏老百姓来说,要想出门走得更远,需要两样东西:路和交通工具。路,是基础;交通工具,是手段。既不能在泥巴地里跑车,也不能在水泥路上光靠两条腿走路,两样东西都齐全了,才可以谈得上现代化,才称得上好生活。
日前,记者从西藏交通运输厅了解到,西藏在紧抓“强基惠民公路通达攻坚行动”的同时,积极推进城乡客运发展,促进农牧民出行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据统计,去年,西藏建成农村公路项目246个,新增里程4854公里,新增20个乡镇通油路、273个建制村通公路。目前西藏农村公路里程达到5万公里。如今的西藏,一个以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基本形成,99.71%的乡镇和86.43%的建制村通公路。
同时,去年底西藏全面启动了“强基惠民公路通达攻坚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通村公路13385公里,解决669个建制村通公路问题。据了解,这669个建制村,都是西藏交通上的“硬骨头”,集中在那曲、日喀则、昌都、林芝以及阿里地区。这些建制村公路建设都存在公路里程长、地理条件差、建设投资大、技术难度高等困难和问题。
今年将在推进通乡公路黑色化改建的同时,先解决411个建制村通公路问题和17个乡镇通油路问题。2013年安排258个建制村的公路通达建设,2014年全部建成通车。
由于西藏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农村公路线路长、等级低,农村客运运营成本高,广大农牧区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农村客运发展极为滞后,农牧民群众“出行难、乘车难、出行不安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许多地方的老百姓仍然要靠乘坐货车、农用车等出行,不仅影响农牧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也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方便农牧民出行,2011年西藏在7个地市15个县开展了扶持农村客运发展试点,开辟农村客运班线20条,建成县级客运站60个,乡级客运站6个,简易停靠站205个。
据路桥英才网了解,今年西藏将加大农村客运扶持力度,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强化引导措施,逐步使西藏农村客运到“十二五”末达到“以县级客运站为枢纽,带动乡镇,辐射建制村,使乡(镇)客运班线覆盖率力争由目前的56%提高到80%,建制村客运班线覆盖率力争由目前的40%提高到60%,通油路乡(镇)班线通车率达到100%,县级客运站的经营使用率达到100%”的发展目标,使农牧民群众乘车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客运安全和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第二篇:蒿坪镇通村公路示范路建设汇报材料
蒿坪镇通村公路示范路建设汇报材料
按照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重大战略部署,按照紫阳县政府、交通运输局统一安排,蒿坪镇为进一步加快全镇交通建设步伐,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镇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切实抓好通村公路示范路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蒿坪镇辖19个村委会,全镇有总人口三万余人。省道恒紫路穿境而过,县级道路蒿汉路,蒿大路横穿境内,以及包茂高速在蒿坪有出口,蒿坪镇交通道路可说是十分发达畅通。蒿坪镇现共有村级公路里程164.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134.8公里,有砂石路面公路计30公里。
二、完成情况:
今年县政府下达我镇通村公路示范路里程为69.9公里,占硬化路的52%。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落实这一惠民工程政策,镇政府多次召开通村公路示范路专题会议,领导亲自部署安排,多次亲临工程现场,多方筹措资金40余万元用于示范路的补助。截止到现在,我镇完成了通村公路示范路45.5公里的硬化任务,占县政府下达任务的63%。
三、存在问题
1、受“7.18”山洪水灾的影响,我镇已建成通村公路示范路毁坏严重。其中最严重的双星村屠家沟,陈家沟路面基本被冲毁,大部分路基都被毁坏。
2、国家实施移民搬迁和灾民集中安置政策,我镇有30%的农村居民搬迁到集镇及移民灾民安置点居住。人少了,修路成本增加了,影响了群众的修路热情。
3、修路的自然环境恶劣,山大沟深,有些地方强勉修了路,但里边是石岩,外边就是几十仗高的深渊。
4、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不全,配套资金严重不足,上级部门依然存在重建轻管、轻养现象。
五、下步打算
为加快蒿坪镇全镇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尽早实现通村示范路目标,我们下步打算如下:
1、确保质量,加快进度。加强乡村道路建设质量管理,全面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坚持以镇政府监督、村小组管理、群众监理的质量保证体系,按照“畅、洁、绿、美、安”的要求,确保建一条,成一条,受益一条,做到建成一条公路,美化一片乡村,带动一方经济。镇农村通道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将适时召开研究会,落实解决加快全镇乡村道路建设中的问题,为加快全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2、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不新增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办法筹集通村道路建设资金。一是交通部门争取一点;二是财政部门补助一点;三是村委会、村小组自筹一点: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用民主方法筹集资金;四是社会捐资一点;五是部门帮扶一点:利用县直扶贫对口单位、市直联系单位、新农村驻点单位帮扶修建通村公路,解决部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23、建议相关部门配合支持,给通村公路示范路建设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充分利用上级交通公路部门人才资源,通过对农民的帮传带教,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含量。
4、逐步建立健全村庄道路养护,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道路建设一项,发挥效益一项。对公路沿线乱堆乱放和对公路的小毁和损毁的现象进行彻底的清查和治理。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第三篇:关于修建我村三至五组通组公路的情况汇报
关于修建我村三至五组通组公路的情况汇报
镇委、镇政府:
根据三、五组村民的强烈要求,为了解决村民的行路难,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经村支部、村委会研究决定,于4月11日分别召开了三组、五组全体村民会议,一致同意修建三至五组的通组水泥路,计划工程路段全长:1公里,宽3.5米,厚0.2米。工程总造价25万元。资金来源:
1、由承包方负责申请国家补贴10万元。
2、剩余15万元用三、五组原高速公路永久性占地款支付。
上张村委会 2012年5月3日
第四篇:关于加快全乡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水源乡委员会水源乡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全乡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建设的实 施 意 见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为全面贯彻建瓯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完成全乡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建设目标任务,现根据建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建制村通村公路建设攻坚年”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就加快全乡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和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住国家、省、南平市、建瓯市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的历史机遇,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级负责,多方筹资,加大扶持,注重质量,建养并重,实事求是,加快发展”的建设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交通基础。
二、目标任务
2008年完成9个建制村计75.3公里水泥硬化建设(各村水泥硬化任务详见责任书)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村委会主任为本村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各村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农村公路硬化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各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资金筹集到位,措施到位,务必确保各村农村公路硬化建设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主要措施和优惠政策
(一)科学制定方案。各村要根据各村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山区各村大部分路段省上都已同意降级降标,降级降标路段按3.5m特困路段实施,省、地、市补助资金仍按4.5m路面建设标准给予补助。
(二)多方筹措资金。上级对建制村通村公路建设十分重视,政策更加优惠,补助更加到位,其中:
1、省补助资金。建制村通村四级公路每公里按15万元标准给予补助,在全市完成95%以上的建制村及质量合格率达100%以上,省交通厅每公里追加
补助5万元。
2、南平市 补助资金。通村水泥路每公路补助4万元(老区补助5万元)。
3、建瓯市补助资金。通村水泥路每公里补助1万元。为此,各村要千方百计,加大资金筹措和投资力度,同时,各村要加大宣传力度,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的能量发挥出来,动员全村的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全民大办交通的良好氛围。
(三)严把工程质量关。公路站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和检查力度,认真做好培训和质量监督工作,建立健全“业主负责,政府监督,专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举报”的五级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责任,形成“质量管理,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要积极督促业主和施工队伍加强工程质量的自检力度,建立质量专项督查制度,对施工质量差的单位要实行通报。公路站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深入各村检查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对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每月发一次通报。各村要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路基拓改由乡村负责实施的模式,路面采取招标选 择专业队伍参与农村公路的建设,充分发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优势,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确保工程质量。
(四)加强资金监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省、地、市补助
资金必须按规定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各项目业主单位要建立财务帐目,待项目竣工验收后,市审计局要对项目业主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廉政、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全面落实安全、廉政责任制,各项目业主单位在同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在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还要订廉政合同安全生产合同。
中共水源乡委员会
水源乡人民政府
2008年月日
第五篇:上海计划三年内完成全市中小学校园直饮水建设
上海计划三年内完成全市中小学校园直饮水建设 上海市教委11月26日传来消息,目前本市已有将近400多所中小学校完成了校园直饮水建设,未来三年内将实现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的校园直饮水供水模式。当前,本市学生存在日饮水量不足和饮水质量不高的现状。这与本市校园现有的供水模式和供水质量有一定关系。同时,自来水因存在硬度高(水碱、水垢多),有异味(漂白粉味),细菌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目前无法直接饮用,需要通过煮沸、过滤等方式来提高饮用水质量。
本市部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校长开始重视校园饮用水的安全和质量,据统计,本市已有将近400多所中小学校完成了校园直饮水建设,通过安装中央水处理器等形式,对自来水进行初滤、深滤、消毒、杀菌等深度处理后,为在校学生提供可直接入口的饮用水。但仍有1200多所中小学校还没有实现,且绝大部分学校采用传统的自来水直接煮沸后供水、桶装水供水,甚至一部分学校仍要求学生自带饮用水等,因此,校园饮用水质量亟需改善。
健康饮水和饮水健康是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改善本市青少年学生在校期间饮用水安全和质量,逐步规范全市中小学校(含中职)校园饮用水供水模式,上海市教委在采纳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学校、家长等多方意见后,结合卫生部门统计数据,计划在2013、2014和2015三年内,分别完成本市300所、400所、500所中小学校校园直饮水工程建设,实现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的校园直饮水供水模式,并申报将2013年“完成本市300所中小学校校园直饮水工程建设”列入市府实事,予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