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违反行政许可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委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委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程序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不依法履行行政许可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的,依照本办法追究行政责任;按规定需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处理的,移送相关部门;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第三条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工作人员追究行政责任,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惩处与责任相当、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应当追究行政责任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条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本委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不在指定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行政许可有关材料的;
(三)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四)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申请材料全部内容的;
(五)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理由的;
(六)无正当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七)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的;
第六条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本委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擅自设立或者取消行政许可事项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无正当理由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许可的;
(四)依法应当根据招标、拍卖结果或者考试成绩择优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未经招标、拍卖或者考试,或者不根据招标、拍卖结果或者考试成绩择优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五)不依法履行行政许可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
(七)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实施监督检查,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务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八)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实施行政许可中依法收取的费用的;
(九)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七条对有第六条
(六)、(七)、(八)项情形的违法所得,应当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理:
(一)有本规定中两种以上(含两种)应当受到行政处分的行为的;
(二)伪造、转移、销毁有关证据或者隐瞒违法违纪事实的;
(三)包庇同案人的;
(四)对申诉人、检举人、控告人或者案件承办人员打击报复的;
(五)强迫、唆使他人违法违纪的;
(六)干扰、妨碍案件调查的;
(七)有其他依法应当从重处分情节的。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理:
(一)主动纠正违法违纪行为,并且积极配合组织调查,主动说明违法违纪行为的真实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减少或者避免损失,或者及时消除不良影响的;
(三)检举、揭发他人违法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
(四)有其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情节的。
第十条违法违纪行为情节轻微尚不够行政处分的,依照《北京市国家公务员行政告诫暂行规定》给予行政告诫。
第十一条违法违纪行为通过下列途径发现: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诉、检举、控告;
(二)新闻等媒体公开曝光的;
(三)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
(四)行政许可被行政复议机关依法撤销的;
(五)行政许可经行政诉讼,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或部分撤销的;
(六)法制机构在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中发现的;
(七)其他途径。
第十二条责任追究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监察处负责审查并决定受理有关申诉、检举、控告;
(二)监察处会同法规处、人事处等有关处室进行调查核实;
(三)监察处听取被调查人员的申辩,对责任难以认定的应当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
(四)监察处会同法规处、人事处等处室撰写调查报告,提出行政责任追究的处理建议;
(五)责令改正行政许可行为的,经主管领导同意,由监察处负责监督完成;给予相关人员行政处分的,经委党组研究决定,由监察处或者人事处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理。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市水务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ⅩⅩ市水务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辽宁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局属各执法机构(含内设机构)及其执法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责任追究的范围是指我局各执法机构(含内设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不足以追究法律责任的。违反法律规定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属于本办法责任追究范围。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责任人是指根据本办法规定,对行政执法负直接责任的机构和个人,包括直接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其中批准决定是由两个以上成员集体讨论做出的,做出决定的全体成员为批准人。
第五条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责任追究与过错责任相适应,追究责任与纠正过错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执法责任:
(一)不具有法律、法规授权或局委托的行政主体资格的执法机构,在工作中行使许可、收费、处罚、强制、检查等职权的;
(二)不具有执法资格的机构行使执法权或内设机构、委托执法机构以自己名义行使执法职权的;
(三)超越本机构执法范围行使执法职权的;
(四)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机构,其正式在编工作人员没有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行使行政执法职权的;
(五)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机构,使用合同工、临时工等非正式在编人员行使行政执法职权的。
(六)其他依法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责任的行为。第七条 行政执法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执法责任:
(一)不具有或超出许可权限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不具有或超出处罚权限实施行政处罚的;
(三)不具有或超出检查权限进行行政检查的;
(四)不具有或超出强制权限实施行政强制的;
(五)不具有或超出收费权限实施行政收费的。
(六)其他超出权限的行政执法行为。
第八条 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包括拒绝、放弃、推诿、不完全履行),造成公共管理秩序或者公民权益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追究执法责任:
(一)故意不履行或拖延履行的;
(二)过失造成履行法定职责不及时的;
(三)其他不作为情形。
第九条 行政执法行为适用执法依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执法责任:
(一)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行使许可、处罚、强制、检查等执法职权的;
(二)没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依据,行使行政收费职权的;
(三)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依据,但行使行政执法职权时适用错误或不当的。
第十条 行政执法程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执法责任:
(一)不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程序实施行政许可,包括不予许可的;
(二)不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程序行使监督管理、收费、检查、处罚等行政职权的;
(三)除法定事由外,履行法定职责超出法定期限的;
(四)未按法定程序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权利救济手段的。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决定的内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执法责任:
(一)无法定事由做出不予许可决定的;
(二)无事实根据做出行政执法决定或做出的行政执法决定的事实依据未经核实,与实际不符的;
(三)篡改、伪造做出行政执法决定的事实依据,影响执法决定的公平公正性的;
(四)其他违反规定,做出行政执法决定,显失公正的。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决定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结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执法责任:
(一)行政执法决定经复议被决定限期履行职责的;
(二)行政执法决定经复议被变更的;
(三)行政执法决定经复议被撤销的;
(四)行政执法决定经复议被确认违法的;
(五)行政执法决定经诉讼被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的;
(六)行政执法决定经诉讼被判决不履行法定职责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并限期履行的;
(七)行政处罚经诉讼被判决显失公正,要求变更的;
(八)行政执法决定经复议或诉讼被判决由执法机构赔偿损失的;
(九)复议机构做出的复议决定被依法撤销、变更、确认违法的;
(十)复议机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做出复议决定的其他情况。
第十三条 行政执法案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执法责任:
(一)行政执法案卷缺少法定要件的;
(二)行政执法案卷保管不善,丢失、损毁的;
(三)行政执法案卷书写不规范、不符合相关规定的;
(四)伪造、编造、篡改行政执法案卷的;
(五)未在行政执法时及时制作执法案卷,事后后补的;
(六)未能体现法定程序或载明法定事项的。第十四条 执法机构出现上述第六条、第八条、第十条第(三)项、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四)、(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追究执法机构的执法责任。追究方式有:
(一)限期整改;
(二)通报批评;
(三)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以上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
第十五条 个人出现上述第六条至第十三条规定的情况之一的,应追究个人的执法责任。追究方式有:
(一)批评教育;
(二)责令做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离岗培训;
(五)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六)调离执法岗位;
(七)取消执法资格;
(八)给予行政纪律处分。以上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
第十六条 根据主观过错形式,行政执法责任分为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一)由于直接承办人的主观故意,审核人、批准人过失,致使被追究行政执法责任的,承办人负主要责任,审核人、批准人负次要责任;
(二)直接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均由于过失未尽到责任,被追究行政执法责任的,审核人、批准人负主要责任,承办人负次要责任;
(三)直接承办人无主观故意或过失,由于审核人、批准人的主观过错,被追究行政执法责任的,审核人、批准人负主要责任,直接承办人负次要责任;直接承办人明确提出反对意见的,不承担责任。
次要责任人给予第十五条第(一)、(二)、(三)项的处分,主要责任人给予单处或并处第十五条各项的处分。
第十七条 出现第八条、第十条第(三)项、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四)、(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且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对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撤职或者行政开除纪律处分;对其中担负领导职务者,给予行政降级以上纪律处分。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责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一年内出现两次以上应予追究的行政执法行为的;
(二)干扰、阻碍、不配合对其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调查的;
(三)对投诉人、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情形的;
(五)收受当事人财物、接受当事人宴请、参加当事人提供的旅游和娱乐活动等索贿、受贿行为的。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责任人主动发现并及时纠正错误、未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可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
(一)行政管理相对人弄虚作假,致使行政执法人员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的;
(二)法律、法规、规章和内部行政管理制度未作规定或规定不具体,致使行政执法人员理解错误的;
(三)出现意外或不可抗力因素致使被追究执法责任的行为发生的。
第二十一条 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局属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工作。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依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日常监督检查;
(二)受理投诉、检举和控告;
(三)调查有关行政执法行为;
(四)草拟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
第二十三条 行政执法责任人有陈述权和申辩权。行政执法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做出处理决定的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应认真复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申诉期间,原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
对申诉的处理决定应当在30日内做出。
第二十四条 对行政执法责任人做出的处理决定,依照人事管理权限,报送同级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备案,作为目标考核,岗位目标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本办法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纳入依法行政考核之中。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情况的汇报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行政许可法》颁布后,我委高度重视,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进行了组织学习和宣传活动,并切实抓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发改委系统在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方面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宣传
我们坚持把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作为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及依法行政的中心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贯彻落实。一是抓好组织领导。《行政许可法》颁布后,我委专题召开党组会,一方面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一方面对我委的审批项目进行了认真研究,对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相关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成立了以委一把手担任组长,分管副主任及委纪检组组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二是抓好宣传学习。一是学习好宪法和宪法修正案;二是学习《行政许可法》;三是学习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根据一些职务犯罪案例,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以案释法,增强针对性,认真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共同组织编写的《职务犯罪案例评析》一书,以案为鉴,加强干部警示教育,努力提高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党性观念、法制观念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在学习方法上,一是坚持党委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每年举办讲座2次以上,提倡撰写学法用法调研报告或论文。领导干部的年学法时间要求达到40学时以上。二是坚持轮训、培训制度。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每年组织为期5天以上的专题培训或法制研讨班,参加同级组织的党校、行政学院、干校的法制培训。三是坚持自学与辅导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举办法制报告会、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等形式,抓好对干部法律知识的辅导,提高学习效果。四是组织国家公职人员参加相关法律知识答题竞赛活动。五是组织好法制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办事效率、创造更加优越投资环境的认识,为《行政许可法》的顺利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配套制度建设
按照市政府办字[2004]22号“关于建立健全行政许可有关配套制度的通知”为了切实把许可法落到实处,我们分别转发了省发展改革系统的有关配套制度:***发展改革部门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包括管辖与分工、立案与调查、审理与处罚、执行与结案以及30项文书格式)、***发展改革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听取意见程序规定、***发展改革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听证程序规定、***发展改革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规定、***发展改革部门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程序规定、***发展改革部门行政复议规定(包括13项行政复议文书格式)。我们还在委内制定了《***市发改委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三、搞好优质报务 改善发展环境
我委是市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为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机关作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我们一方面公开向社会做了出如下承诺,另一方面坚持将行政许可项目进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一)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内容
1、严格审批范围,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市发改委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的作用。凡市政府已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不再审批。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行政审批收费(物价部门批准的项目除外)。对业务咨询,耐心解答,热情接待。
2、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符合政策、手续完备的项目,自接到申报文件之日起,项目建议书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需报上级部门审批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上报,并帮助争取尽快批复,对符合政策,手续不完备的,一次性全面告知,对不符合政策的,说明情况,做好解释。
3、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办事透明度。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坚持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办事纪律五公开。公开内容在二层大厅,每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公开两次。有关业务科室要将本科职责、项目审批程序和必备手续等挂牌明示,对有关项目的审批事项和各种专项资金的安排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4、依法行政,将行政行为纳入法制轨道。清理和调整不适合当前形势发展的政策法规,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项目,安排资金,重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决定,杜绝“吃、拿、卡、要、报”行为,对违犯规定的要严肃查处。
5、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机关纪律,坚决扭转办事拖拉,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树立纪律严明,雷厉风行,精明干练的新风尚。
(二)对行政许可项目全部进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
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做好进市政服务中心各类审批和收费工作,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四必进”、“六公开”、“三不准”和公开、透明、优质、高效的原则,制定了我委《进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和收费工作运行试行办法》,实行行政服务中心内外统一领导、调度和协调。市政府确定我委进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和收费事项,分项目备案、项目核准、项目审批、事项办理、行政收费5大类30项,全部进服务中心受理和办理许可手续。要求进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业务知识,做到文明廉洁、坚持原则、工作高效,为我委树立良好形象。
四、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事项
为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事项,我委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进行了多次研究,把行政审批工作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政务公开、机关作风整顿等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凡是国家发改、省发改委已公布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凡是部门自定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凡是通过中介组织、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一律下放;凡是能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靠市场运作解决的,一律取消;凡是企业能够自己解决的,一律交给企业办理。
自2001年以来,我委按照省、市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共集中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次,向社会公布取消审批事项38项,取消核准事项3项,合计41项。
在已消减审批事项的落实上,我委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向社会公布,请求社会监督。对已经取消的审批事项,我们通过“两报一台”等媒体多次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并设立了公开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方便社会监督。二是聘请社会监督员,进行专门监督。为加强我委行风建设,我们共向社会各界聘请了60名行风监督员,对于其监督内容,我们强调把对已消减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作为监督的重点。三是搞好委内自律,强化自我监督。在委内,我们通过大会小会,要求各业务科室严格自律,对已经取消的审批事项一个也不能再进行审批。并由委内纪检监察机构严格进行监督,一经发现,从严处理。
近期,我们对已消减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一是召开了主任会议,对各业务科室已消减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调度,由各业务科科长向委领导班子进行专题汇报。二是我们组织有关人员,走访了一些县市区、企业等,就有关我委已消减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座谈。三是采取多种方式,集中时间与各县市区计划局和各位行风监督员进行了沟通,对我委已消减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了解。通过自查,我委已经取消的审批事项,无一项再进行过审批。
通过行《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法治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法用法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得到加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能力不断提高。积极参加各类法制讲座、普法考试,并做到依法决策。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主动征询各方面意见。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政务公开等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推动了行政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第四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情况的汇报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行政许可法》颁布后,我委高度重视,按照盛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进行了组织学习和宣传活动,并切实抓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发改委系统在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方面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宣传
我们坚持把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作为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及依法行政的中心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贯彻落实。一是抓好组织领导。《行政许可法》颁布后,我委专题召开党组会,一方面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一方面对我委的审批项目进行了认真研究,对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相关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成立了以委一把手担任组长,分管副主任及委纪检组组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二是抓好宣传学习。一是学习好宪法和宪法修正案;二是学习《行政许可法》;三是学习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根据一些职务犯罪案例,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以案释法,增强针对性,认真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共同组织编写的《职务犯罪案例评析》一书,以案为鉴,加强干部警示教育,努力提高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党性观念、法制观念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在学习方法上,一是坚持党委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每年举办讲座2次以上,提倡撰写学法用法调研报告或论文。领导干部的年学法时间要求达到40学时以上。二是坚持轮训、培训制度。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每年组织为期5天以上的专题培训或法制研讨班,参加同级组织的党校、行政学院、干校的法制培训。三是坚持自学与辅导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举办法制报告会、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等形式,抓好对干部法律知识的辅导,提高学习效果。四是组织国家公职人员参加相关法律知识答题竞赛活动。五是组织好法制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办事效率、创造更加优越投资环境的认识,为《行政许可法》的顺利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矗
二、做好配套制度建设
按照市政府办字[2004]22号“关于建立健全行政许可有关配套制度的通知”为了切实把许可法落到实处,我们分别转发了省发展改革系统的有关配套制度:***发展改革部门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包括管辖与分工、立案与调查、审理与处罚、执行与结案以及30项文书格式)、***发展改革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听取意见程序规定、***发展改革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听证程序规定、***发展改革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规定、***发展改革部门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程序规定、***发展改革部门行政复议规定(包括13项行政复议文书格式)。我们还在委内制定了《***市发改委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三、搞好优质报务改善发展环境
我委是市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为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机关作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我们一方面公开向社会做了出如下承诺,另一方面坚持将行政许可项目进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一)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内容
1、严格审批范围,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市发改委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的作用。凡市政府已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不再审批。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行政审批收费(物价部门批准的项目除外)。对业务咨询,耐心解答,热情接待。
2、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符合政策、手续完备的项目,自接到申报文件之日起,项目建议书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需报上级部门审批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上报,并帮助争取尽快批复,对符合政策,手续不完备的,一次性全面告知,对不符合政策的,说明情况,做好解释。
3、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办事透明度。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坚持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办事纪律五公开。公开内容在二层大厅,每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公开两次。有关业务科室要将本科职责、项目审批程序和必备手续等挂牌明示,对有关项目的审批事项和各种专项资金的安排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4、依法行政,将行政行为纳入法制轨道。清理和调整不适合当前形势发展的政策法规,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项目,安排资金,重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决定,杜绝“吃、拿、卡、要、报”行为,对违犯规定的要严肃查处。
5、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提高干部
第五篇:公务人员违反公务用车改革纪律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章目的与原则
第一条为保障我市公务用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纪委、省纪委关于公务用车改革的精神,针对公务用车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的情况,坚决制止各种不正之风和破坏公务用车改革制度的现象,维护公务用车的秩序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的适用范围:全市已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党政群机关单位及其公务人员,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及所属人员。
第三条制定本细则的基本原则是:
(一)严格要求,支持保护改革创新;
(二)突出重点,强化领导干部执行公务用车改革纪律;
(三)平等公正,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恰当量纪;
(五)教肓与惩戒相结合,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基础,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为手段,严明纪律,维护车改制度顺利推行。
第二章违反公务用车改革纪律的行为及追究办法
第四条已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市直机关单位及其公务人员凡出现下列情况的,均属违反公务用车纪律的行为:
(一)利用职权向下属单位或管理相对人借用车辆供单位或个人使用的;
(二)利用职权将私家车的开支费用拿到本单位或其他单位报销的;
(三)利用职权向车辆定点加油、维修、保险单位索要个人好处的;
(四)虚增车辆维修经费开支,弄虚作假到公家报销经费的;
(五)将公车油料转倒给非本单位车辆使用的;
(六)在公务用车改革中,将单位车辆隐瞒、出售、转让给下属单位或他人的;
(七)在公务活动中,因节省交通费用而出现(三次以上)早退、迟到、缺席等现象的;
(八)将公车用于非执勤非接待的人员进行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及其他非公务活动的;
(九)非公务执勤需要,将公车开至宾馆、酒楼、歌舞厅等消费娱乐场所消费的;
(十)将公车用于驾驶员的家庭成员或其他非执行公务人员乘坐的(除发生人员伤病、自然灾害紧急救助情况除外);
(十一)将公车用于个人办私事或帮助他人办私事的;
(十二)没有办理出车派遣登记手续,擅自动用公用车辆的;
(十三)非因执勤需要,将公车停放于单位固定停车场以外地方(需维修保养将车停放于维修场的除外)的;
(十四)将公车用于接送个人日常上、下班的;
(十五)其他违反公务用车改革纪律的行为。
第五条已实行车改的单位和个人,凡发现上述违反公务用车改革纪律行为的,发现1次的,进行诫勉谈话,扣发一个月的个人交通补贴;发现2次,通报批评,扣发2个月个人交通补贴;发现3次,除扣发全年个人交通补贴外,视情节轻重,追究其个人及单位领导的党政纪责任。
第三章执行
第六条凡负责驾驶、管理车辆的司机和司机因休(事、病)假不在岗位时单位指定的临时司机,是单位留用执法执勤车管理使用的主要负责人。因违反公务改革用车规定需要追究责任,扣发交通补贴时,按下列规定扣发:
1、司机或临时司机违反规定使用公车,是受其单位领导安排的,在其应扣发的交通补贴中,司机本人与有关领导各负责一半。
2、司机和临时司机违反规定使用公车,需要扣发交通补贴,不属其单位领导安排的,一律由司机或临时司机承担。
第七条因违纪而扣发交通补贴的业务承办工作由市纪委党廉室与财政局负责,党廉室负责调查核实违纪事实,呈报纪委主管领导审批后作出扣发决定,由财政局在违规者所在单位的交通补贴经费中扣发。
第八条为有效防止“补贴照领,公车照坐”的现象发生,实行奖励举报办法。凡举报查实,实施扣发交通补贴的,将扣发的交通补贴全额奖励给举报人(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另行规定)。
第九条本办法由市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