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按照油田化学品的分类方法,根据用途可将油田用表面活性剂分为钻井用表面活性剂;神气开采用表面活性剂、提高釆收率表面活性剂、油气集输用表面活性剂和水处理用表面活性剂等。
l 油田表面活性剂现状
(1)钻井用表面活性剂。在油田用表面活性剂中,钻井用表面活性剂(包括钻井液处理剂和油井水泥外加剂)用量最大,约占油田用表面活性剂总量的60%左右;釆油用表面活性剂的量相对较少,但其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其用量约占油田用表面活性剂总量的1/3,这两类化学品在油田用表面活性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目前世界钻井液处理剂的研究,形成了美、俄、中“三足鼎立”局势,美国以各种新型聚合物材料为研究对象,俄罗斯主要立足于“原料价廉易得”这一原则,研究尽量以各种工业下脚料为基础,其次是一些传统处理剂(天然)改。我国的研究重点在充分利用传统原料和开发新型合成聚合物(包括单体)两方面。国外钻井液处理剂的研究重点更突出,即以含磺酸基的合成聚合物为基础的各种产品,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代聚合物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多元共聚物产品成为新型钻井液处理剂的代表。降粘剂、降滤失剂和润滑剂等品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具有浊点效应的聚合醇表面活性剂在国内所有油田得到推广应用,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聚合醇钻井液体系。此外,甲基葡萄糖酸甙、甘油基钻井液也在现场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也促进了钻井液用表面活性剂出发展。目前,我国钻井液处理剂已经发展到18类,上千个品种,年消耗量近30万t。
国外20世纪80年代油井水泥外加剂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合成聚合物材料普遍作为首选的研究对集;我国1993年油井水泥全部转化为符合API标准的系列产品,外加剂随之快速发展;国内成功研制出了专用的油井水泥分散剂SAF(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与固井质量、抽气层保护密切相关的油井水泥降滤失剂、促凝剂、缓凝剂和胶接增强剂等也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形成了专用的油井水泥外加剂,目前已经发展到11类200多个品种,年用量数千吨。
(2)采油用表面活性剂。与钻井用表面活性剂相比,采油用表面活性剂品种和数量都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酸化和压裂用产品。在压裂用表面活性剂中,胶凝剂研究以改牲天然植物胶和纤维素为主,也包括各种合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近年来,国外在酸化液表面活性剂领域发展相对缓慢,研究开发的重点集中在开发酸化用缓蚀剂,其特点是利用现有原料改性或复配缓蚀剂,其开发的共同点是原料和产品无毒或低毒,且产品具有油/水溶或水分散性。胺类、季铵类和炔醇类复配缓蚀剂较多,醛类缓蚀剂由于具有毒性,开发相对减少。缓蚀剂方面还有以十二烷基苯磺酸和低分子胺(乙胺、丙胺、C8~18伯胺、油酸二乙醇酰胺)的复合物,乳化剂则以油包酸型乳化剂为主。我国近年来压裂酸化液用表面活牲剂研究力度不够,进展不大。除开发过程中压裂酸化液用的缓蚀剂外,其他用途的品种也较多,其中最多的是胺类(有机伯、仲、叔、季酰胺或其复配物),咪唑啉及其衍生物也是一类用量较多的的有机缓蚀剂。
(3)油气集输用表面活性剂。我国油气集输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已有14类、数百个产品。其中,原油破乳剂用量最大,年需约2万t。我国针对不同油田研制了适用的破乳剂产品,不少品种已经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而降凝剂、流动改进剂、降粘剂和清防蜡剂等品种较少,且大多数为复配型产品,由于不同性质的原油对用作降凝、流动改进、降粘和清防蜡目的的表面活性剂的要求不同,也为新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难度。
(4)油田水处理用表面活性剂。油田水处理剂是油用开发中重要的一类油田化学品,各种水处理剂的年用量在6万t以上,其中表面活性剂占40%左右,尽管在油田水处理方面表面活性剂的需求量很大,但我国在水处理用表面活性剂方面的研究却较少,油田水处理用表面活性剂的品种还不齐全,且多数产品都是从工业水处理行业引进,但由于油田水的复杂性,直接从工业水处理方面引进的产品适用性差,有时不能发挥功效,还缺少有针对性的油田水处理表面活性剂。国外对水处理用表面活性剂方面的研究以絮凝剂开发最为活跃,开发的产品也很多,但用于油气田污水处理的并不多。
(5)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国外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规模大。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用于驱油的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品种,但还不能满足三次采油的需要。国内可用于合成驱油剂用表面活性剂的重烷基苯年产量不足2万t,难以满足需要,且分子量大小和分子量分布不适用于合成驱油剂用表面活性剂;在植物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方面尽管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不能满足油田驱油的需要,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大庆、胜利、辽河、大港等油田已经实施了聚合物驱油,大庆油田建成了年产5.7万t的聚丙烯酰胺装置,胜利油田建成了年产2万t以上的聚丙烯酰胺装置,加上其他一些生产企业,全国已经具有10万t/年以上的生产能力,目前驱油用聚合物的年需求量在数万t,从规模上已基本能满足需要,但产品质量(如相对分子质量和溶解性、耐温、抗盐饱力)和国外还存在差距。在油田用表街活性剂中,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化学品。2 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1)钻井用表面活性剂。为适应钻井的需要,钻井用表面活性剂研究应围绕如下方向:①适用于深井(大于4 500 m)、抗高温(150~180 ℃或更高)、抗盐(NaCl至饱和)、抗钙或镁的增粘剂、降滤失剂、降粘剂和流型改进剂的开发;②大位移井、多分枝井用的润滑剂、井壁稳定剂、流型改进剂和低伤害处理剂的开发;③复杂易坍塌地层的泥页岩稳定剂、堵漏剂的开发;④低渗透地层钻井用保护油气层的各种处理剂,特别是两性离子的合成聚合物处理剂的开发;⑤对环境友好、低成本的天然材料改性产品的开发。
今后需要进行以下工作:①抗温抗盐的阴离子和两性离子型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多元共聚物,AMPS、乙烯基吡咯烷酮(NVP)、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微交联抗温抗盐的聚合物的研制;②用于提高钻井速度和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的屏蔽暂堵剂、固壁剂的研制;③用于提高钻井速度的钻井液化学清洁剂的研制;④适用于不同地层温度的聚合醇或多元醇(关键是浊度设计);⑤开发以天然材料为主、无污染的新型钻井液处理剂和聚甲基葡糖甙;⑥开发环保型仿油基钻井液用水基高效防塌剂、降滤失剂和包被剂;⑦无机-有机单体聚合物处理剂的研制;⑧高效低毒的无荧光润滑剂、起泡剂和消泡剂等专用的表面活性剂的研制。
油井水泥外加剂方面,应开发耐高温的缓凝剂,以聚合物材料为基础,研究与其他外加剂配伍性好、不发生过度缓凝和起泡的抗高温分散剂,成本低廉的木质素改性产品,水泥浆游离水控制剂,以及固体悬浮剂、降滤失剂和防气窜剂等。今后工作重点:①完善脂肪族磺酸盐缩聚物分散剂和降滤失剂(重点是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②以木质素磺醮赫为基础进行分子修饰制备分散剂和缓凝剂;③合成聚合物高温缓凝剂的开发(AMPS聚合物);④有利于减少水泥浆析水的合成聚合物降滤剂(重点是AMPS、NVP聚合物);⑤改善二界面胶铺绿麖的表面活性剂;⑥高效消泡剂的开发。
(2)油气开采用表面活性剂。今后应当加强油气开采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开发,发展可用于低渗透油层改造和实现“稳油控水”而实施堵水-调剖作业所需的无残渣的稠化剂、助排剂、高强度耐温耐冲刷的化学剂,选择性堵水-调剖以及耐温抗盐的堵水-调剖剂和稠化剂。进一步开发性能良好、原料易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且与破胶剂作用后破胶彻底、不产
生沉淀性残渣的压裂、酸化用的天然植物胶或改性天然植物胶(田菁胶、香豆胶)、纤维素类和淀粉类稠化剂,以及抗盐性好,耐温(在90 ℃以上,甚至更高)的合成聚合物胶凝剂及环境安全、性能好的“绿色”缓蚀剂,同时重视利用工业废料等。结合实际情况,围绕现场和提高作业质量的需要,应着重开展的工作:①耐温抗盐的堵水-调剖剂和选择性堵水-调剖剂;②研制高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并通过复配生产高效助排剂、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③开发原料易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且与破胶剂作用后破胶彻底、不产生沉淀性残渣的天然植物胶或改性天然植物胶(毋菁胶、香豆胶)、纤维素类和淀粉类压裂、酸化用的稠化剂。以AMPS、NVP和AM聚合物为重点开发抗温抗盐的合成聚合物胶凝剂或稠化剂;④开发复合缓蚀剂、增效缓蚀剂,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石油炼油厂废弃物)生产低成本及苯烯酮缓蚀剂;⑤黏土稳定剂方面进一步完善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开发阳离子聚合物(如甲基丙烯酰二甲胺基乙酯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合物);⑥适用于泡沫压裂液的表面活性剂及用于油乳酸体系的抗温乳化剂。
(3)油气集输用表面活性剂。用于稠油开采的化学品具有开发潜力,应解决一般稠油-蒸汽驱效率低、超稠油开采、管线常温输送、高碳(大于C40)原油采输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表面活性剂是高温发泡剂、高温堵漏剂(防窜)(300 ℃)、高效破乳剂、降凝剂、降粘剂、降阻剂和清防蜡剂等化学剂。油气集输用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方向:①通过扩链剂提高传统破乳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并在新型破乳剂分子中引入含硅、磷和硼的元素,使破乳剂达到高效、低耗和一剂多功能;②开发适用于高含水期原油的反向破乳剂(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破乳剂,如阳离子聚醚);③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醚型破乳剂;④改性烷基酚醛树脂聚醚类破乳剂;⑤适用于不同类型原油的高效降凝、减阻和降粘剂,适用于稠油乳化降粘的表面活性剂;⑥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研制安全高效的水基清蜡剂,以及清防蜡专用的表面活性剂;⑦生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开发。
(4)油田水处理用表面活性剂。开发可以有效降低水中机械杂质、油含量和缓蚀、杀菌、阻垢的表面活性剂,如高效絮凝剂、反相破乳剂、高效缓蚀剂、杀菌剂、防垢、阻垢剂,两性离子或阳离子聚合物也是油田水处理剂的发展方向。目前油田水处理用表面活性剂产品品种少、新型高效的产品更少,发展潜力较大。这方面应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尽快形成系列化配套产品。今后需要进行的工作:①絮凝剂方面:重点开展阳离子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两亲离子聚合物、AMPS聚合物研究,关键是提高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合理设计基团比例;②阻垢剂方面:完善膦酸盐类产品,开发胺类阻垢剂(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与酸、烷基次磷酸盐化合物、丙烯酸、AMPS等反应物),研究开发聚环氧琥珀酸等产品;③缓蚀剂方面:以胺类为原料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开发二胺或多胺与脂肪酸的反应产品、脂肪胺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加成物、环状季胺化合物等;④杀菌剂方面:重点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性,开发季膦盐类、双分手膜表面活性剂型杀菌剂,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复合生产复配型杀菌剂;⑤研制适用于水处理的基础表面活性剂原料和单体。
(5)提高采收率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表面活性剂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化学剂。围绕耐温抗盐、抗高价金属离子、高效优质和环境友好这一目标,今后工作应集中在以下几点:①适用于聚合物驱油、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油所需要的价廉的高分子聚合物,耐温(120 ℃)、抗盐(大于20万mg/L)的高分子聚合物;②适用于耐温抗盐聚合物研制需要的有机单体,包括表面活性剂单体和两亲单体,如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基磺酸(AMC12S)、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基磺酸(AMC14S)、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基磺酸(AMC16S);③开发符合三次采油条件的表面活性剂重烷基苯磺酸钠(WABS)以及炼油厂副产的烷基芳基磺酸盐;④开发适用于油田需要的由植物油下脚料为基础的天然混合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用生物法激活并以胺类调节相对分子质量制备羧酸盐;⑤开发石油羧酸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⑥开发具有抗盐抗温特性的磺基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对羟基苯甲
酸-对羟基苯磺酸共缩物型阴离子、非离子结合型表面活性剂、α-烯烃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等;⑦改性木质素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包括与烷基酚缩合改性、通过酚羟基与烷基化试剂(如卤代烷烃)缩合改性和用脂肪胺反应改性,改性木质素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是最有潜力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⑧开展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生产用原料的研究和开发,重点是控制原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量分布。
第二篇:油田生产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油田生产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开采稠油用的表面活性剂
由于稠油粘度大、流动性差,给开采带来许多困难。为开采这些稠油,有时需将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注入井下,使高粘度的稠油转变为低粘度的水包油型乳状液,抽提到地面。这种稠油乳化降粘法用到的表面活性剂有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醇醚、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多烯多胺、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硫酸酯钠盐等。采出的这种水包油型乳状液,需要将水分离出去,也要使用一些工业表面活性剂作为破乳剂进行脱水。这些破乳剂是油包水型乳化剂。常用的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环烷酸、沥青质酸及它们的多价金属盐。特殊的稠油,不能采用常规的抽油机开采法,需要注蒸汽进行热采。提高热采效果,需要使用表面活性剂。向注汽井注入泡沫,即注入耐高温的起泡剂及不凝气体是常用的调制方法之
一。
常用的起泡剂是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石油磺酸盐、磺烃基化的聚氧乙烯烷基醇醚和磺烃基化的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等。由于含氟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高,对酸、碱、氧、热及油稳定,故含氟表面活性剂是理想的高温起泡剂。为了使分散的油易于通过地层的孔喉结构,或使地层表面的油易被驱出,需要使用称之为薄膜扩散剂的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是氧
烷基化酚醛树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2、开采含蜡原油用表面活性剂
开采含蜡原油,需要经常进行防蜡和清蜡。表面活性剂作为防蜡剂和清蜡剂。防蜡用的有油溶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前者通过改变蜡晶表面的性质而起防蜡作用。常用的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是石油磺酸盐和胺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是通过改变结蜡表面(如油管、抽油杆及设备表面)的性质而起防蜡作用。可用的表面活性剂有烷基磺酸钠、季铵盐、烷烃聚氧乙烯醚、芳烃聚氧乙烯醚及其它们的磺酸钠盐等。清蜡用的表面活性剂也分两个方面,油溶性用于油基清蜡剂,水溶性的磺酸盐型、季铵盐型、聚醚型、吐温型、OP型表面活性剂、硫酸酯盐化或磺烃基化的平平加型与OP型表面活性剂等用于水基清蜡剂。近年来,国内外将清防蜡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将油基清蜡剂和水基清蜡剂有机地结合起来,生产出混合型清蜡剂。这种清蜡剂以芳香烃和混合芳香烃作油相,以具有清蜡作用的乳化剂作水相。当选择的这种乳化剂为具有适当浊点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时,就可使它在油井结蜡段以下温度达到或超过它的浊点,从而使这种混合型清蜡剂在进入结蜡段前破乳,分出两
种清蜡剂,同时起清蜡作用。
3、稳定粘土使用的表面活性剂
稳定粘土分防止粘土矿物膨胀和防止粘土矿物微粒运移两个方面。防止粘土膨胀可用,如胺盐型、季铵盐型、吡啶盐型、咪唑啉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防止粘土矿物颗粒运移可用的有含氟的非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4、酸化措施使用的表面活性剂
为了提高酸化效果,一般在酸液中需加入多种添加剂。凡能同酸液配伍并易被地层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均可作为酸化缓速剂。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脂肪胺盐酸盐、季铵盐、吡啶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磺酸盐化、羧甲基化、磷酸酯盐化或硫酸酯盐化的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等。有些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磺酸和它的烷基胺盐,可将酸液乳化在油中,产生油包酸乳状液,以此乳状液作为酸化工业液,亦起缓速作用。
有些表面活性剂可作为酸化液防乳化剂,具有分支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五乙烯六胺均可作为酸化防乳化剂。
有些表面活性剂可作为乏酸助排剂,可作为助排剂的表面活性剂有胺盐型、季铵盐型、吡啶盐型、非离子型、两性及含氟表面活性剂等。有些表面活性剂可作为酸化防淤渣剂,如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如烷基酚、脂肪酸、烷基苯磺酸、季铵盐等。因它们酸溶性不好,可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将它们分散在酸液中。为了提高酸化效果,需要在酸液中加入润湿反转剂,将近井地带的润湿性由亲油反转为亲水。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醇醚与磷酸酯盐化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醇醚的混合物等,被地层
吸附为第吸附层,而起到润湿反转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表面活性剂,如脂肪胺盐酸盐、季铵盐或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起泡剂,制成泡沫酸工作液,达到缓速缓蚀深部酸化之目的,或以此制成泡沫作为酸化的前置液,将它们注入地层后,再注酸液。泡沫中的气泡产生的Jamin效应,可对酸液起转向作用,迫使酸液主要溶蚀低渗透层,提高了酸化效果。
5、压裂措施使用的表面活性剂
压裂措施常施用于低渗透油田,就是用压力将地层压开,形成裂缝,并用支撑剂将裂缝支撑起来,减少流体流动阻力,达到增产增注目的。有些压裂液是用表面活性剂作为成分之一来
配制的。
水包油压裂液是由水、油和乳化剂配制的。使用的乳化剂有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表面活性剂。若用稠化水作外相,以油作内相,可配得稠化水包油压裂液(聚合物乳状液)。这种压裂液能使用160℃以下的温度下,并能自动破乳排液。
泡沫压裂液是以水为分散介质、以气为分散相的压裂液,其主要成分是水、气和起泡剂。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硫酸酯盐、季铵盐和OP型表面活性剂均可作为起泡剂。起泡剂在水中的浓度一般是0.5—2%,气相体积与泡沫体积的比值在0.5—0.9范围。
油基压裂液是以油作溶剂或分散介质配成的压裂液。现场应用最多的油是原油或其重馏分,为了改进其粘温性能,需要加入油溶石油磺酸盐(分子量300—750)。油基压裂液也包括油包水压裂液和油泡沫压裂液。前者用的乳化剂是油溶性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后者用的稳泡剂是含氟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水敏地层压裂液,是用醇(如乙二醇)与油(如煤油)混合物作为分散介质,用液体二氧化碳作为分散相,用硫酸酯盐化的聚氧乙烯烷基醇醚作乳化剂或起泡剂配成的乳状液或泡沫,压裂水敏地层。
压裂酸化用压裂液,既是压裂液又是酸化液,用于碳酸盐地层,两种措施同时进行。与表面活性剂有关的是酸泡沫和酸乳状液,前者用烷基磺酸盐或烷基苯磺酸盐作起泡剂,后者是用
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
压裂液也同酸化液一样使用表面活性剂作为防乳化剂、助排剂和润湿反转剂,在此不再多叙。
6、调剖、堵水措施用表面活性剂
为了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抑制原油含水上升速度,需要在注水井上调整吸水剖面及在生产井上进行堵水的增产措施。其中的一些调剖堵水方法,经常用到一些表面活性剂。
HPC/SDS冻胶调剖剂,由羟丙基纤维素(HPC)与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SDS)在淡水中
配成。
烷基磺酸钠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分别溶于水中,配成两种工作液,先后注入地层,在地层中两种工作液相迂,产生烷基三甲基胺的烷基亚硫酸酯沉淀,封堵高渗透层。
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烷基芳基磺酸盐等可作为起泡剂,溶于水中配制一种工作液,然后与液体二氧化碳工作液交替注入地层中,就在地层中(主要是高渗透层)形成泡沫,产生堵塞,起到调剖作用。
以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起泡剂溶于硫酸铵同水玻璃配成的硅酸溶胶中注入地层,然后注不冷凝气体(天然气或氯气),则可在地层中先产生以液体为分散介层的泡沫,随后硅酸溶胶胶凝,就产生了以固体为分散介质的泡沫,起到堵塞高渗透层及调剖作用。以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为起泡剂,以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稠化稳泡剂,再注气体或产生气体的物质,在地面或地层生成水基泡沫,这种泡沫在油层,表面活性剂大量移至油水界面,引起泡沫破坏,故不堵油层,是一种选择性和油井堵水剂。
油基水泥堵水剂是水泥在油中的悬浮体,水泥表面亲水,当它进入出水层时,水置换水泥表面的油井与水泥作用,使水泥固化封堵出水层。为改善这种堵剂的流动性,通常加入羧酸盐
型及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水基胶束液溶堵水剂,是由石油磺酸铵、烃类及醇类等为主要成分的一种胶束溶液,在地层中迂高含盐水,可变粘稠,达到堵水作用。
水基或油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堵水剂,是以烷基羧酸盐和烷基氯化铵盐活性剂为主要成分,只适用于砂岩地层。
活性稠油堵水剂,它是一种溶有油包水型乳化剂的稠油,在地层迂水后产生高粘的油包水乳
状液,达到堵水目的。
水包油堵水剂,是以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将稠油乳化在水中配成。
7、防砂措施用表面活性剂
防砂作业前,需要注一定量的由表面活性剂配制的活性水作为前置液,对地层进行予清洗,以提高防砂效果。目前常用活性剂,多数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8、原油脱水用表面活性剂
在一、二次采油阶段,采出的原油多用油包水型破乳剂。已发展了三代产品,第一代是羧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第二代是低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OP、平平加和磺化蓖麻油等。
第三代为高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二次采油后期和三次采油阶段,采出原油多以水包油型乳状液形式存在。所用破乳剂有四类,如十四烷基三甲基氧基氯化铵、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它们可与阴离子类型的乳化剂反应,改变其亲水油平衡值,或吸附在水湿性粘土颗粒表面,改变其润湿性,破坏水包油型乳状液。另外一些可作为油包水型乳化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油溶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
剂,也可用作为水包油型乳状液破乳剂。
9、水处理用表面活性剂
油井采出液经脱出原油之后,产出水需要经过处理才能达到回注要求。水处理的目的有六个方面,即缓蚀、防垢、杀菌、除氧、除油和除去固体悬浮物。因此,要使用缓蚀剂、防垢剂、杀菌剂、除氧剂、除油剂及絮凝剂等,涉及工业表面活性剂的有如下方面:
用作缓蚀剂的工业表面活性剂有烷基磺酸、烷基苯磺酸、全氟烷基磺酸的盐类,直链烷基胺盐类、季铵盐类、烷基吡啶盐类、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盐类、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类、聚氧乙烯二烷基丙炔醇、聚氧乙烯松香胺、聚氧乙烯十八胺以及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烷基磺酸盐,各种季胺基内盐,二(聚氧乙烯基)烷基及其衍生物的内盐。
用作防垢剂的表面活性剂有磷酸酯盐、硫酸酯盐、醋酸盐、羧酸盐及其它们的聚氧乙烯基化合物。磺酸酯盐、羧酸盐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磷酸酯盐、硫酸酯盐。
用于杀菌剂的工业表面活性剂有直链烷基胺盐类、季胺盐类、烷基吡啶盐类、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盐类、多种季铵内盐、二(聚氧乙烯基)烷基及其衍生物的内盐。
用于除油剂的工业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具有分支结构和含二硫代羧酸钠基的表面活性剂。
10、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一、二次采油可采出25%—50%的地下原油,还有许多原油留在地下采不出来。进行三次采油可提高原油采收率。三次采油多以化学驱油方法,即向注入水中加入一些化学剂,提高水驱效率。在所用化学剂之中,有些属于工业表面活性剂,其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剂的化学驱油方法,称之为表面活性剂驱。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毛管数而起到提高采收率作用。由于砂岩地层表面带负电,所以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且大部分是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它是使用磺化剂(如三氧化硫)将芳香烃含量高的石油馏分磺化,再用碱中和制成。其规格:活性物50%—80%,矿物油5%—30%,水2%—20%,硫酸钠1%—6%。石油磺酸盐耐温不耐盐,不耐高价金属离子。合成磺酸盐是由相应的烃类,用相应的合成方法制得。其中的α—烯烃磺酸盐,特别耐盐,耐高价金属离子。另外一些阴离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也可用于驱油。表面活性剂驱油要用两种助剂:一种是助表面活性剂,如异丁醇、二乙二醇丁醚、尿素、环丁砜、亚烯基苯磺酸盐等,另一种是电介质,包括酸碱盐,主要是盐,它们可减少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相对增加亲油性,亦是改变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而起作用。为了减少表面活性剂的损耗,提高经济效果,表面活性剂驱,还要使用称之为牺牲剂的化学物质。可作为牺牲剂的物质,有碱性物质和多元羧酸及其盐类,低聚物和高聚物也可作为牺牲剂,木质素磺酸盐及其改性物是一种牺牲剂。
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驱油主剂的驱油方法,称之为复合驱,与表面活性剂有关的这种驱油方法有:表面活性剂十聚合物的稠化表面活性剂驱;碱十表面活性剂的碱强化表面活性剂驱或表面活性剂强化碱驱;碱十表面活性剂十聚合物的按元复合驱。复合驱通常比单一的驱动有更高的采收率。据目前国内外发展趋势分析,三元复合驱较二元复合驱有更高的优越性。三元复合驱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石油磺酸盐,通常还复配使用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的硫酸、磷酸及羧酸盐类、聚氧乙烯烷基醇烷基磺酸钠盐等,以提高其耐盐性能。近期,国内外都重视研究和使用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如鼠李糖脂、槐糖脂发酵液等,以及天然混合羧酸盐和造纸副产碱木素等,在现场和室内试验取得了好的驱油效果。
第三篇: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
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面临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统筹规划,游客单
一、消费水平不高等问题。要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发展,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关键词: 中国红色旅游 旅游 旅游文化
一、红色旅游的含义。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三、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
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尽管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但是由于形式单
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 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和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2.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此外,有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
3.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伴随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而来的还有红色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交通和通讯的畅通和发达是形成开放型红色旅游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目前全国红色旅游突飞猛进发展的这一阶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则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和红色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因此,加快进行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4.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难以形成大气候。在全国红色旅游大兴起的形势下,各地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置于全省、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全局中,这样才能做到整体统筹规划,避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促成全国红色旅游统筹而又各自凸显特色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又要使各个红色旅游景区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站在全局的高度具体落实,这样其主打路线的选择、旅游品牌的树立、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就会具有大局和长远的战略,以此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5.游客类型相对单一,消费水平不高。
目前国内红色旅游景区娱乐、疗养等功能不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且游客群单一,大多是以红色旅游景区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所以青少年是游客中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多数是团队旅游,停留时间短,消费不高,因而收入也不高。此外,红色旅游区周边的集群景观或配套的系列性旅游项目缺乏,也影响了游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大多只停留短短两三天,影响了景区的收益。
四、如何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国掀起红色旅游浪潮的今天,如何针对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推动和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进一步扩大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注重整体有效规划。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把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使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提炼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将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革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充分挖掘和展示。各地区应将本地区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置于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注重统筹互补,形成气候。
2.构建红色旅游产业格局。
目前,国内很多红色旅游景区多采取展板、实物展示等单一的形式,形式简单,内容缺乏吸引力。不少旅游专家表示,只有将红色旅游内容丰富了才能吸引游客,如果红色旅游线路做不到精耕细作,没有众多游客的参与和整个社会的认同,红色旅游就成了一个空泛的概念,爱国主义教育也相应削弱了效果。3.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国内有许多红色旅游点“孤立”存在,没有与其它旅游项目或景区形成集群效应,再加上红色旅游景区展示形式单
一、乏味等原因,造成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逗留时间短,能观赏的有价值的景点较少,无法在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中长期的游客群,游客消费有限,“回头率”低,经济效益低下。因此,要改变红色旅游区的现状,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就要变“单色”为“多色”,让“孤景”成“群景”,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提高景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公务员之家 4.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带动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1]红色旅游的问题与出路。
[2]红色旅游:怎样保持长久生命力。
第四篇:特殊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对聋哑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聋哑人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人们通过各种慈善活动和媒体报道知道他们,但与他们亲身、亲密接触的机会却寥寥无几。事实上,盲聋哑人所真正面对的问题远不仅听障这么简单。体现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与普通人的不同和造成这些不同的根源,却是大众所通常没有想到的。本文从聋哑学生的教育现状和发张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聋哑人 特殊教育 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和工作力度,许多地方的特殊教育工作发展得很快。但是,我国的特殊教育在各个地域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聋教育做为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在现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今天也同样面临着“发展与改革”这一历史使命。要让残疾人“充分参与和平等”,就必须真正的让残疾人享受到和谐、平等的教育。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推动和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就是要开展对特殊教育的研究力度。
聋教育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好多的特殊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我们的特教教师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与教学模式。但是在现代教育形势的影响下,教育教学的改革正在对一些“成型”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着批判甄别式的荡涤。好多的特教教师在教改的过程中迷茫,不知道怎样教好了;好多的特教教师通过对教育新理论的学习,对自己教学模式产生了怀疑,可又不知道怎样改进提高;好多的特教教师对正在进行的普通基础教育的课改表示欢迎,可又不知道怎样与之联系起来,用到聋校的教育教学当中去。可以说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摆在我们每一个特教人面前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通过普通教育改革的发展,我们欣喜的看到了,结合新的教材,结合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普通教育的发展改革正如火如荼,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怎样结合和利用好现代教育模式和理论,真正的搞好特殊教育特别是聋校的教育教学,在针对听障学生的的教学当中把态度教育、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三大教育任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特教人面前的课题。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进一步推进聋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聋哑儿童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使聋哑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各级政府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护残疾人的法律法规。
(二)全社会渐渐正视聋哑残疾人生存、发展等社会问题。首先社会各界开始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聋哑残疾人,正视他们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千方百计地为之排忧解难,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们融进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履行公民义务,享受公民权利。其次聋哑残疾人要正视自己残疾的现实,不讳言自己的困难,克服过分敏感、过于自尊和自卑的弱点,以平常心观察社会,平视他人;要勇敢地走出封闭状态,迈向社会;要坦然地接受帮助,这也是结交朋友、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聋哑残疾人的教育。虽然我国对残疾人实行9年义务教育,为残疾人进入高等院校制定了特殊政策,但还没有建立起残疾人的教育体系,残疾人的教育很多情况下与正常人相比处于弱势。因此,国家应着手建立一套独立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加快对聋哑学校建设,提高聋哑教育层次,改革聋哑教育现状,为聋哑人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在改善学校环境,改革教育方法,拓宽知识面等方面为聋哑残疾人发展打好基础,进一步提高聋哑残疾人的思想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
(四)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我国虽对残疾人就业提供了一些机会办法,实行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但同世界上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尚有一定差距,还没有建立起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独立体系,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往往混同于健全人的社会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应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性,逐步建立起相对独立、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五)提倡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环境。残疾人和健全人—样享有公民权利,但是总有一些人歧视、嘲笑甚至虐待残疾人,这种不文明行为不仅伤害残疾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全,还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要在全社会中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提倡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气,引导人们相互理解、尊重、关心、帮助,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残疾人问题是个社会问题,社会方方面面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一部分工作,不能光靠政府或某个部门来做,如果各单位都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解决好残疾人的几个问题,使矛盾及时化解,消除不稳定因素,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我国的残联组织一般到区县,但是最基层如街道、乡镇有绝大部分地方是没有残联组织的,有的地方即使有,也因为没有正式编制,形同虚设。而残疾人分布在各个村社中,能经常接触到残疾人的是基层残联,他们最了解残疾人的困难情况和思想动态,可以直接为残疾人服务,做残疾人的思想工作。基层残联工作强化了,不仅可以为残疾人解忧,还可以为党和政府分忧,因此,各级政府要给基层残联更多的关心,在人员编制、办公条件、活动经费方面给于支持,以切实加强基层残联的组织建设,增强其活力。
展望未来,立足特教,让聋哑孩子在特教乐园里学习做人、康复身心、增强本领、塑造品格;让教师在特教百花园里专业成长、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描绘人生;让聋哑学生的健康成长成就教师的主动发展,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 王小慧,张福娟.特殊儿童评估的新进展.中国特殊教育,2001,31(3):48-51
第五篇:汽车用橡胶制品与材料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用橡胶制品与材料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1.前言
2000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呈现了迅猛发展势头。2002年汽车产量突破300辆大关,2003年累计汽车生产量为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其中轿车产量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成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2004年尽管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银行对汽车消费信贷全面紧缩等多方面因素减缓了汽车“爆炸式”增长,但是上半年仍呈现快速增长局面,1~7月份汽车产量为303.05万辆,同比增长23.54/%;其中轿车产量144.89万辆,同比增长30.21/%;预计全年汽车产量将达到510~530万辆。业内专家预计2005年初,2004年抑制汽车市场发展因素的作用会减弱,汽车市场将会有新一轮增长。我国汽车工业由超常规增长逐渐向较快速增长状态过渡。从中长期看,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10年我国汽车业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2010年将达到800万辆,2020年将达到1200万辆左右。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对车用橡胶制品和材料提出新的要求,也刺激和带动了橡胶制品和材料业的发展。橡胶制品是汽车重要配件,每辆车上多达400~500个橡胶件,若2004年汽车按522万辆产量计算,汽车用各种橡胶制品(除轮胎外)需求量预测如下:骨架油封2.08亿件;复合密封条1.5亿m;V带1.67亿条;同步带1958万条;多楔带1568条;皮膜、隔膜1.31亿件;液压制动皮碗3.85亿件;胶管3.62亿标m;减震制品1.28亿只等。汽车工业的发展给车用橡胶制品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良好市场前景。
2.汽车用橡胶制品及材料
2.1汽车用胶管
2003年我国汽车用胶管企业约20余家,年产量约为1.6亿标m,国产化率约为48/%左右,主要生产企业是:
吉林橡胶制品公司、沈阳红星胶管厂、天津大港鹏翔胶管公司、天津(环宇)胶管公司、河北亚大塑料汽车制品公司、河北阔丹-凌云汽车胶管司、青岛固特异、南京7425厂、大陆大洋公司、宁波丰茂橡胶公司、上海尚翔汽车胶管有限公司、安徽宁国中鼎、泰州长力树脂胶管公司、无锡第二橡胶制品公司、大陆上海流体有限公司、浙江宁海天普汽配、深圳迪普、武汉东森橡胶制品公司。另外,重庆中南、江西宜春、广东南亚、广东燕达、浙江铁马、贵州大众、贵州申一等也生产多种汽车用胶管制品。还有一些汽车胶管生产企业处于建设和筹备阶段,如东海橡胶(广州)有限公司,计划2004年底投产,预计年销售额为3亿元;正在筹备的伊顿-森斯达汽车流体连接器(上海)公司,计划为上海大众公司生产空调胶管和动力转向胶管等。
我国汽车胶管总体来看,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布点分散,技术力量薄弱,生产工艺和设备比较落后,新产品开发缓慢;从生产能力来看,普通汽车用胶管市场供大于求,而高档轿车所需要胶管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合资引进车型,胶管国产化率不足40/%,高档轿车国产配套率仅为5/%。因此,今后汽车胶管工业应紧跟国际潮流,开发高性能、汽车专用的胶管制品。
具体情况如下:
1.燃油胶管
由于使用无铅汽油和向高氧化值方向发展,导致燃油对橡胶的腐蚀性增大,因此燃油胶管的内层必须具备良好的耐燃油性能。其内胶层已发展到用氟橡胶、氯醇橡胶或丙烯酸酯橡胶代替丁腈橡胶。为了降低燃油渗透率和进一步改进耐热性能,内胶层大多选择复合结构,即由氟橡胶与氯醇橡胶或丙烯酸酯橡胶组成,通过挤压成型。由于氟橡胶比较昂贵,氟橡胶层比较薄,一般为0.2~0.7mm;外层则采用玻璃纤维、聚酯纤维或尼龙纤维等,尤其是聚酰胺纤维成为增强层首选。
2.空调胶管
目前随着新型环保致冷剂R134a的应用,空调胶管的结构和材料变化很大,内胶层采用树脂和氯化丁基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的结构成为空调胶管的最佳组合,如德国凤凰公司开发的空调胶管,内胶层由聚酰胺和三元乙丙橡胶组成,增强层为聚乙烯纤维,外胶层用三元乙丙橡胶,具有渗透率低,可以在-40℃~140℃环境下使用。国外生产商为了解决橡胶与树脂的粘合问题,还在内胶层胶料配合中加入既能起硫化作用又能增进树脂和橡胶粘合性的树脂材料,如苯酚甲醛树脂、间苯二酚或甲酚树脂。
3.散热器胶管
近年来随着汽车向节能和低污染方向发展,发动机舱温度提升了15-50℃,因此原来采用硫黄硫化体系生产的散热器胶管逐渐被用过氧化物体系生产产品所替代,主要采用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
4.制动胶管
由于免保轿车出现、制动流体工作环境温度提高和使用高沸点制动流体,目前制动胶管内胶层有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替代丁苯橡胶的趋势,国外制动胶管内外胶层多为三元乙丙橡胶,增强层使用聚酯、聚乙烯醇或人造丝纤维等。内胶层可以用耐压聚酰胺,外胶层使用氯磺化聚乙烯。
5.动力转向胶管
国外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发展趋势是采用高压泵,对胶管要求提高耐热性和耐久性,内胶层要求具有良好耐油性能,外胶层要求耐磨、耐热、耐候等。目前胶管内外层用胶正由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向氢化丁腈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化聚乙烯、丙烯酸酯橡胶转变,增强层以尼龙66为主。
6.涡轮增压器胶管
该类胶管最大要求就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国外涡轮增压胶管目前采用全橡胶结构,即内胶层由氟橡胶和耐热性好的硅橡胶组成,增强层用高强度芳酰胺纤维针织组成,外胶层采用硅橡胶。目前我国尚处于开发阶段,据报道,上海尚翔汽车胶管公司正在开发此类产品,所用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增强层使用不锈钢丝编织而成,工作压力为10MPa,工作温度为-40~205℃。
在设备方面,我国从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引进20余条汽车用胶管生产线,国内如南京7425厂成功开发了“SZB-24×12液压制动胶管双层自动编织生产线”,部分关键工艺已超过引进的意大利同类设备,但是目前国内整体设备水平较低,大部分依赖进口。
2.2 汽车用油封
油封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精密橡胶零件,经过近十年发展,目前我国油封年需求量超过4亿件以上,其中为汽车主机厂配套的汽车用油封l亿件以上,共拥有大小规模不等的生产企业300余家,其中具有年产3000万件以上生产能力的企业有十余家,产品品种3000余种,30/%的企业有.不同数量的出口。近几年来油封市场竞争激烈,其中国外合资、台资和民营企业三分天下,汽车用油封的生产结构发生较大调整。一是国外著名油封企业纷纷来中国设立合资和独资企业,如日本NOK与德国Freudenberg公司合资成立长春恩福油封有限公司和无锡恩福油封有限公司;SKF集团属下的美国CR公司在安徽独资设厂成立希尔密封件有限公司;法国哈金森公司与二汽在湖北十堰合资成立东森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日本荒井在武汉建设独资公司等。二是大量台资的油封企业纷纷在内地设厂,地点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上海和江苏一带,其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三是国内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使我国油封生产技术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如安徽中鼎密封件有限公司、青岛北海密封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瑞博密封件有限公司、宁波无边橡塑有限公司、椒江海门万隆橡胶密封件公司、广州奥力斯油封公司等。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油封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和良好机遇,通过技术引进和产品结构调整,我国油封工业加快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产品性能、质量和品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汽门油封;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氢化丁腈橡胶、聚四氟乙烯油封及复合型特殊油封在制造技术上有了明显进步。
尽管我国油封工业取得较大进步,但是国内油封市场竞争激烈,国外独资、合资和台资企业产品以明显质量优势占据汽车主机厂的大部分配套市场,其他企业仍存在生产规模小、新产品开发力度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和生产过程控制及产品检验手段落后等不足。今后应根据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结合国外发展经验,加快新产品开发与原料助剂的本土化进程,主要建议如下:
一是加快成套生产技术装备开发与国产化进程。充分认识到油封生产是个系统工程,从配料-炼胶-半成品胶料准备,骨架-冲压-精整-磷化处理-涂胶-硫化,弹簧缠绕-热处理接头等都要采用DCS自动控制,保证生产出质量稳定、可靠制品,满足主机厂配套需求。
二是加大一些油封主要需要特种橡胶的开发。目前国内需要原料主要使用国外著名公司产品,如氟橡胶使用3M公司、杜邦公司、大金公司;丙烯酸酯橡胶使用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和瑞翁公司;丁腈橡胶主要来自拜耳公司、日本合成橡胶公司等。因此国内应加大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聚四氟乙烯、氢化丁腈橡胶等特种橡胶的开发与生产。另外在助剂方面,国内应针对特种橡胶硫化、加工所需要的高性能和特种助剂,尤其是适合胶料工艺性能的多功能橡胶助剂母粒。选择具有一定吸油性的无机助剂,配合中尽量采用橡胶-偶联剂-白炭黑-炭黑体系,控制胶料有适当的油膨胀性等。
三是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目前我国油封现行标准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以后开发新材料、制品都应以国际标准或者国外先进标准为起点,完善产品相关的检测方法和控制手段,保证产品高性能优质稳定。
四是加强研发设计水平。提高研发能力是油封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今后国内油封生产企业重点从油封流体动力学入手,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制品。未来油封的发展趋势是复合型油封;采用铝骨架粘合氟橡胶,使用注射硫化工艺制作而成的整体油封;聚四氟乙烯组合油封;在油封唇口部位贴合聚四氟乙烯片,在聚四氟乙烯片中添加玻璃纤维、石墨、二硫化钼等贴合聚四氟乙烯油封。
2.3 汽车用密封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40余家生产汽车橡胶密封条生产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汽车橡胶密封条挤出生产线40余条,年生产能力约为1.7亿m,实际产量约为1亿m左右。多数企业仅拥有单一挤出生产线,仅有少数企业,如贵州红阳密封件有限公司、淮安橡胶制品一厂、万源德富泰斯密封制品有限公司、上海申雅密封件有限公司、铁岭华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天津星光橡塑有限公司具有较大生产能力,其中贵州红阳已有橡塑密封条生产线11条,年生产能力达到2500万m,产品质量和产量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汽车用密封条属于国家鼓励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近年来国内形成了外资控股企业、国有企业控股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局面。经过20余年发展,汽车密封条产品结构和产品设计、生产装备与工艺技术取得明显进步,多数密封条挤出生产线的加热硫化方式为微波硫化和热空气硫化相结合,还有采用玻璃珠沸腾床硫化和硫化罐等加热硫化方式,近年来又引进了欧洲高温强风、多向送风的加热硫化橡胶密封条挤出生产线。
橡胶密封条材料基材是三元乙丙橡胶,为了满足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安装部位的要求,汽车密封条要求采用不同性能的三元乙丙橡胶混炼胶制作。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用于汽车密封条的新型材料越来越多,尤其是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E)作为汽车密封条的优越性被业内人士所认识,用在汽车密封条的热塑弹性体材料主要有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其耐磨性好、摩擦系数小,用作汽车玻璃导槽密封条的挤出用料,更可用作汽车密封条的接角材料;此外水发泡海绵状TPE在国外已研制成功,已在汽车橡胶密封条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取代海绵橡胶制作汽车密封条的新趋向;另外TPE着色工艺简单方便,已常作为汽车橡胶密封条的外装饰材料,目前彩色TPE和彩色橡胶在线共挤包覆橡胶密封条技术,国内数家汽车密封条企业已引进应用。
为了防止橡胶密封条与车身扳金件开启的贴合面冷冻粘连,通常采用有机硅涂层对橡胶密封条贴合面进行处理;聚氨酯涂层喷涂在橡胶密封条滑动表面用来代替静电植绒技术也开始推广应用;
我国汽车用橡胶密封条工业总体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多套生产线引进和汽车工业发展将逐渐缩小差距。今后发展重点,一是开发高性能热塑弹性体材料,满足国内橡胶密封条工业生产需求。二是绿色环保汽车密封条成为发展趋势,为了减少汽车密封条生产过程中污染与粉尘,要采用母粒型硫化剂和促进剂,另外有毒有害的原料和助剂禁止使用,目前国外已经不在橡胶密封条中使用的原料和助剂有;丁腈橡胶生胶,防老剂丁、甲、BLE,促进剂NOBS、DIBS、OTOS、TMTD、TMTM、TETD、PZ、EZ、ZMPC、DTDM、MDB、防焦剂NA等。而目前国内防老剂BLE、促进剂NOBS、TMTD、TMTM等在橡胶密封条里还有相当数量使用,值得国内业界的特别重视。
2.4 汽车减震橡胶制品
目前我国汽车减震橡胶制品数百家,有专业生产企业也有大量附带生产各种减震橡胶件的企业,数字很难统计。国内主要研制和生产汽车减震产品,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无锡雀来宝减震器有限公司、宁波拓普橡塑实业有限公司、安徽宁国中鼎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橡胶配件厂和东海(天津)有限公司等。汽车用减震制品主要有橡胶弹簧、橡胶空气弹簧、机架横梁、发动机悬架减震器、扭震阻尼器等。对限制汽车排放量、降低噪声、提高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安全性、舒适性和驾驶易操作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减震制品用量逐年增加,2003年国内汽车减震橡胶制品需求量约为1.25亿只,而且未来高档轿车生产数量增加,汽车用减震橡胶制品需求增长速度更快。一辆高档轿车用减震橡胶制品高达60件左右,品种、类型和用途不一,因此对材料要求也是多样化的。从减震角度考虑,应该选择损失系数ε较大的橡胶,如丁腈橡胶和丁基橡胶等。但是需要根据制品使用在不同部位而选择,从耐疲劳和蠕变性能考虑,多选择天然橡胶;若要提高其耐热性时,则选择丁苯橡胶;若在动态生热小的场合可以选用聚丁二烯橡胶;若橡胶减震产品在工作时与各类油介质接触,选用丁腈橡胶;由于对汽车尾汽排放标准进行更严格限制,致使发动机和排气管的温度升高,用于这些部位的橡胶需要采用耐热性高的三元乙丙橡胶。
我国汽车用减震制品今后发展方向是开发标准化、系列化减震制品,重点放在国外已成功应用的液压减震器和扭转减震器;提高检验和测试技术水平;开发新型减震橡胶材料,橡胶减震材料开发应进一步提高材料耐热性;开发低动倍率、高阻尼的新型弹性体材料,如在天然橡胶中加入40~50份经过树脂乳液处理的短纤维,可以明显提高减震橡胶制品的动态性能。
2.5 汽车传动带
汽车传动带主要有V型带和同步齿轮带两大类,我国轿车用传动带特别是同步齿轮带生产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产品基本满足轿车的需要,但是产品质量、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尚有一定差距。2003年我国汽车用V带产量约为4.2亿m,同步带产量1200万条左右。主要生产企业有贵州大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盖茨霓塔传动带有限公司、无锡橡胶制品厂、上海胶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东方明珠传动带公司。
目前我国传动带主要采用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化聚乙烯、氢化丁腈橡胶和丁苯橡胶等作为主体材料。目前我国传动带整体水平较差,不仅产品质量不稳定,使用寿命较短,而且所需要原材料较少,性能较差,骨架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尤其是使用的材料比较落后,如国外汽车V带主体材料主要采用氯丁橡胶和氢化丁腈橡胶,骨架材料主要选用聚酯帘线、芳纶帘线,而国内主要使用氯丁橡胶,氢化丁腈橡胶很少使用;骨架材料则主要选择人造丝和玻璃纤维。汽车同步带国内主体材料选用氯磺化聚乙烯和氢化丁腈橡胶,骨架材料为玻璃纤维;而国外主要采用氢化丁腈橡胶/异丁烯酸锌复合材料、耐寒氢化丁腈橡胶,骨架材料为芳纶帘线。
因此今后国内传动带制作应尽快由传统的氯丁橡胶和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向氢化丁腈橡胶过渡,同时骨架材料应立足国内开发解决。
2.6 其他橡胶制品
汽车用橡胶制品除以上介绍外,重要品种还有制动皮膜和皮碗、防尘罩等。今后应重点发展采用氟硅橡胶、聚酯织物为骨架材料制作而成的轿车用供油压力调节器膜片;采用氯化聚乙烯制备更多汽车用膜片。作为防尘罩用的材质,最重要需求就是耐候性好,而且要根据使用部位需要耐屈折、耐油、耐磨的特性,等速万向节一般采用氯丁橡胶,但是随着耐热性能提高,采用热塑弹性体逐渐增加,在欧美,大部分轿车上都使用聚酯类热塑弹性体来制作防尘罩,这类材料既能满足耐候、耐油、耐热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实现汽车的轻量化。
3.汽车用橡胶制品对材料及助剂的需求
汽车用橡胶制品(不包括轮胎)需要有一部分天然橡胶和通用合成橡胶,但是更多的是性能更优异的特种橡胶。
我国目前汽车橡胶配件中主体材料多为传统橡胶,如NR、SBR、CR、NBR和EPDM等,而ACM、FKM、SI、HNBR(氢化丁腈橡胶)、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特种新型橡胶仅有少量应用,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特种橡胶产量极少,生产没有形成规模,产品没有形成系列化,很多品种需要依赖国外进口,在某种程度限制和影响了我国汽车用橡胶制品向高性能领域发展,此外国内对这些特种橡胶研究开发不够,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用橡胶制品的质量、性能和数量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将刺激我国特种橡胶工业的发展。
2003年我国氟橡胶生产能力约为1300t,产量很少、品种单一,主要为26型氟橡胶,总产量约为700t左右。丙烯酸酯橡胶2003年生产能力约为2000t左右,年产量为1300t左右,主要产品为含氯型产品,烯键型和环氧型极少。国内氯醇橡胶2003年生产能力约为2000t,产量约为1400t左右,主要产品有均聚型氯醚橡胶、二元共聚型氯醚橡胶和三元共聚型氯醚橡胶等3个品种。氢化丁腈橡胶国内唯一是中石油兰化公司采用铑系催化剂溶液法均相催化加氢技术建设的15t中试装置;硅橡胶国内有数家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生产的商品量很少,每年数十吨左右。2003年国内氯磺化聚乙烯总生产能力约为6000t,产量约为4500t左右,除吉化公司规模较大外,其余生产企业均为小规模生产,且生产工艺落后,基本上采用四氯化碳为溶剂的工艺。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国内研究较多,但是能够生产出供应汽车橡胶制品使用的产品极少。
国外汽车橡胶制品企业在大量使用ACM、HNBR、FKM、SI、CHC、氯磺化聚乙烯等特种橡胶外,还不断开发和应用性能独特的专用胶种,如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牌号为Vistalon8800的改性疏松型EPDM是一种充油、乙烯质量分数低、二烯质量分数高、在很低温度范围内压缩永久变形性好的超软型材料。荷兰DSM公司牌号为Keltan 7441A的EPDM是一种高温形态、力学性能和回弹性能好的橡胶,专用于汽车减震装置的制备;牌号Keltan 2340A的EPDM是一种低粘度、硫化速度快的橡胶,用于汽车制动胶管、密封垫和风挡刮雨器制备。美国道康宁牌号为Silas-tic4-9040、4-9060、4-9080的氟硅橡胶耐高温、耐燃油和耐溶性性能极好,非常适用于汽车胶管和密封制品制备。美国AES公司的Santoprene橡胶已用于福特、大众、丰田和奔驰汽车公司的汽车密封条等密封制品。国外开发的EPDM/有机硅改性橡胶制品在耐热性、耐候性、压缩永久变形性能方面优于硅橡胶,既可用硫黄硫化,又可用过氧化物硫化,适用于多种成型方式,因此可用于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不能适应的场合,主要用于汽车上减震材料等。
为了适应特种橡胶材料大量使用和汽车环保安全性能的要求,汽车用橡胶制品对硫化、加工助剂也提出更高更新要求,目前在助剂方面存在主要问题有,一是主要是通用型橡胶助剂,而专门针对特种橡胶材料加工应用的助剂很少,如ACM、FKM等橡胶使用防老剂、促进剂等;二是大量有毒橡胶助剂在使用,如萘胺类防老剂、由伯胺为原料合成的硫化促进剂品种等,严重影响了汽车的安全性和环保绿色化进程;三是橡胶加工助剂,尤其高性能加工助剂缺乏,如国外普遍使用的超细白炭黑、不溶性硫黄、分散剂、脱模剂、硫化返原剂等。助剂领域特别关注是纳米白炭黑、高性能不溶性硫黄、三嗪类硫化剂、ACM专用的防老剂TK-100、环保型硫化促进剂NS、分散剂T-78等。
4.发展建议
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汽车尤其是轿车的生产与制造过程中,与之相配套的橡胶制品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今后要加快国内汽车用橡胶制品设计、开发与生产,加快整套先进生产线的引进。
特别值得石油化工界引起重视的是汽车用橡胶制品对材料和助剂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一些特种橡胶材料成为汽车橡胶制品必需的原材料,这些特种橡胶也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高性能新材料。可以充分利用我国氟石资源,采取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发展氟橡胶;在国内现有生产基础上,加大有“汽车胶”之称的丙烯酸酯橡胶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开发;利用吉化公司的EPDM生产装置和兰化丁腈橡胶装置开发高性能的汽车橡胶制品专用的EPDM和丁腈橡胶;扩大吉化公司的氯磺化聚乙烯生产装置,尽快采用环保的非四氯化碳溶剂或固相法生产工艺;同时要加强硅橡胶、氯醇橡胶和高性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开发与研究。在加工助剂方面要积极推进绿色化、专用化、高性能化、母粒化、复合化进程,促进汽车橡胶制品加工助剂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