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86 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 考试大纲
“886 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主要考核考生的设计类基础理论和综合应用及设计表现能力。
二、考试内容:
1)传达的基本理论;
2)符号的基本理论;
3)视知觉的基本理论;
4)视觉元素及视觉表达方式;
5)视觉设计原则及视觉传播媒介;
6)视觉传达设计的综合应用及设计表现能力。
三、参考书目: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杜士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分值:150分
第二篇:887 视觉传达设计综合 考试大纲
“887 视觉传达设计综合”考试大纲
1.传达的含义。
2.传达对象的分类。
3.传达的目的与作用。
4.传达的过程与原理。
5.感官与传达。
6.语言传达与非语言传达。
7.符号的基本概念。
8.符号的形式与内容。
9.语言符号。
10.视觉符号。
11.视觉心理。
12.视知觉的基本现象。
13.视觉认知。
14.视觉元素与表达方式。
15.视觉设计原则。
16.视觉媒介。
17.创意思维训练的方法
【参考书目】
1.《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杜世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创意思维》,赵世勇,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分值150分。
第三篇:《视觉传达设计》考试作品要求
《视觉传达设计》考试作品要求
一、作品内容:
学生以《公平竞争》主题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制作,要求所设计内容必须健康且符合主题思想。
二、作品具体要求:
1.要求作品设计采用电脑形式表现,内容积极健康且符合主题。
2.以“公平竞争”四个字为主体进行字体设计,制作内容不少于2幅;以“公平竞争”为主题进行公益宣传海报的制作,制作内容不少于三幅且内容必须具有系列特征。
3.作品设计内容必须符合提倡公平竞争这一主题思想,采用任意图形图像内容进行创作;作品主标题为“公平竞争”,副标题及广告宣传语学生自行拟定,要求与主题内容相一致。
4.作品规格:所制作的作品幅面为297mm*210mm(版面横竖关系学生根据制作内容自行确定),分辨率不少于100DPI。
5.作品提交方式:
(1)提交最终考试作品幅面为彩色A4打印稿和电子作品(格式为*.jpeg)。
(2)提交作品的制作说明打印稿及电子稿。
(3)电子作品文件夹一级目录为学生名字和学号,二级目录分别为制作内容。
第四篇:视觉传达设计教案
第一阶段:美术基础;一个月50课时
第二阶段:VI设计系统结合;一个月
第三阶段:商业插画与图文排版;一个月
第四阶段:数字摄影后期课程;一个月
第五阶段:设计流程与印刷工艺;一个月
第六阶段:综合实训。一个月
第一阶段:美术基础;一个月 40+4课时
平面设计——2个月
网页设计——2个月
综合实训——1个月80+8课时 100课时 50课时
第五篇:视觉传达设计概论
视觉传达设计概论
我们如何看待当今的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2班
冷冰洋
09161609
我们如何看待当今的视觉传达设计
论点: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对于美的不断追求,导致更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出现,但我们不应一味的去学的“杂”,而是要在少数专业上学的精。
关键词:视觉传达学科专业艺术学设计学
概论:视觉传达设计就是以文字,符号,造形来捕捉美感,捕捉,表达 意象,表达
意念与企图,进而达到沟通与说服效果的一种设计专业.或许我们会对所谓的″美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设计要捕捉美感,乃是无庸置疑的,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
随着中国的开放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更加凸显出我国高校的设计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滞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活动。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能够得到根本解决,并且矛盾愈加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教育则表现得尤其明显。承认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科地位,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形成有利于生产力高效益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体系,是现阶段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何为设计?简单理解设计就是具有美感并使用纪念功能的造型活动,英文中Design一词的意思是设计、定计划或描绘草图等意思,再后来加入了更多的演绎含义。
何为传达?英文里Common就是人与人沟通中交换某种共同的东西,这些共同的东西可能是知识、构想、意见与态度。并在某种方式下表达出来。而这两者的巧妙结合造就了视觉传达设计这一美妙的学科,随着现在的手段逐步更新,表达的形式上也不断丰富,文字、符号、造型等都可以成为表达某种想法的“利器”,不仅是在抒发设计者的观点,更是能让观看的人们与设计者在内心上产生共鸣。带给他们以美感、深度的想法。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国教育部分设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十二个学科门类。学科门类下设二级学科“类”,再下是“专业”若干种。这种分类是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思想还没有得到解放的产物。既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层次也是混乱的。居然把艺术学划在文学门类,把体育学划在教育学门类,显然是对这两个学科的独特性缺乏了解。我想,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
彩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就这一点而言,传统的学科划分规范就显得过于拘谨和迂腐。所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科分类,不应当是“指令性”的,而应该是“指导性”的。将艺术学确定为实用学科层次的一级学科门类,是科学地正视了艺术学学科的独特性,有利于学科发展和国际交流。
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这些词汇语法的成为近来较为时髦的话,但在面对专业分的越来越细化,对专业能力提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苛刻,需要我们在专业中与相关领域知识的交叉交融中向纵深发展。多多的搞好这些也是应该值得我们做的。
在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研究,就构成某一门学科的对象。中国的现在设计与本土现当代艺术同时登场,设计与美术的不同之处,人们也是逐渐认识到的。其实,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合乎目的是一个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它与功能相近。纯粹绘画的使用就是鉴赏,而实用品的实用则在于按要求发挥效用时。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对于平面广告设计而言,最为重要的一点莫过于信息的传达。
其实,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多个专业的学科,虽然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要求具备有区别的知识结构,因而新的专业必然出现和发展。如同同是诊病,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就有了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区分,又有口腔医学与口腔修复工艺学的专业细分;因方式不同,临床医学与中医学就各自都是二级学科类,也有了放射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专业不同。难道艺术类的学生就都是天才,同样的学制能样样精通?中国设计业和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一直徘徊,不能不说与艺术类相关专业特别是搞传统工艺美术的总是只看到各专业的共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一些人从表象上是理解不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早已不仅仅只是以造型基础、图案或视觉形式为学科基础了,与装饰艺术或各种绘画是有本质区别的,虽然都具有可视性,但是与传达功能相比,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化毕竟是第二位的、从属性的。由于旧有学科分类的桎梏,大多数设计学研究者还无法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沟壑,对设计学进行立体的研究。
欧美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已经有100年的历史。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现代物质文明的影响力可以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相提并论,是组成现代设计范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视传设计师历来受人尊重,法国海报设计家切列特(Jules Cheret)对当时的海报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法国政府于1890年授予他
荣誉军团勋章(the Legion of Honor)。不能因为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基于机械化大批量印刷生产的这个手段上,而将视觉传达设计视为传统的保守的。目前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已经跨越了影视界限,在多媒体设计中产生非常积极和活跃的作用。与此同时,它的传统和范畴却依然存在,在电脑辅助设计的技术前提下,发展速度也非常惊人。当代印刷已经进入到数字化印刷技术时代,并且还在继续发展,平面设计只有紧密结合印刷技术的发展,才不会被历史淘汰。
正因为视觉传达设计自身关系的特点产生了可以利用的设计元素的多样化,从而导致了设计上的不确定性。任何一门学科的特点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即使在学科交叉发展的过程中,其他门类的学科的参与只是对其自身发展的强调和补充,这可以使其自身的特点更加突出与鲜明,而不是混淆与取代。从长远看,视觉传达设计必定是更科学、严谨、合理的概念名称,蕴涵着未来设计的趋向。视觉传达已是一门多元素、多学科交叉的设计学科类。
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细分设置前提,在于每个专业的毕业生达到每个岗位对专业设计师的基本要求,在固定的学制内完成能够而又必须掌握、了解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知识结构的完善。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目前可以包含6个专业: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电子视传设计(电影电视片头、影视广告等影像、电子读物、多媒体等的视觉传达设计)、会展设计。
插图专业很有独立开办的必要。字体设计专业也越来越显现出开办的可能和必要性,而中文字体作为特殊技术产品早已供不应求,却遭到学习视觉传达设计者的藐视。在现阶段,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紧随时代发展的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体,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只会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进步而发展。